老年人脑梗死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合集下载

老年心房颤动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心房颤动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36l
·论 著·
老年心房颤动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陈华
【摘要l 目 的 探 讨 老 年 心 房 氟 动 (Af)的 患 病 原 因 及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 蒯 i 8che皿 i c础 , cIs) 相 关 危 险
因素。为预防as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02月一2010年0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5岁以上Af 患者
CHEN Hu8
【 A姗 】 obj e 甜 他 To i n啷t i gat e tll e r i 8k f l吼嘣0f c唧bIal i ∞heIni c姗ke( cI s) i I l ol d pat i 明协试t h捌al
Af we陀coU∞自Bd触l 五br nl 觚帆( Af ) . Met I l o出.I k cHIl i cal ddt a 0f 99 p蚵ent 8 ov凹65 ye mwi nl
Af常常并发左心耳( 房) 血栓,为CIS独立的危 险因素HJ,c I s通常是左房血栓栓塞的结果哺】。血 栓的形成是一 个动力学障碍的过程,强 烈依赖局部 血流和血管壁、心内膜状况。是在心内膜、血管壁病 变基础上以血 小板为主的多细胞相互作 用的结果。 Af 者处于血栓前高凝状态 ,常伴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房内膜不光整,凝血、纤溶异常激活等,均可促使 局部心房内血 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 随血流运行 到脑部,出现 脑栓塞。老年人血粘度增 高及动脉粥 样硬 化, 则更 易形成 附壁 血栓 。
( P<0.05).Il I娜g如黜;伊嗽i ∞Al咖i s ,par iet8l tI I姗nbll 8鼬d c瓯蒯ar t 耐鹤喜p蛔畔w嘴弛ht ed tD CI s .con-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郑建 雷 ,严 沛元 ,王海 清
( 1 . 浙江省人 民医院
杭州 3 1 0 0 2 4 )
心内科 ,浙江
杭 州 3 1 0 0 1 4; 2 . 浙江省人 民医院望江 山院 区 内科 ,浙江
[ 摘 要]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惠者血小板平均体积 ( M P V ) 、 纤维蛋白原 ( F I ) 、左房内径 ( L A D )
第4 4卷第 1期 2 0 1 4年 1月 温州医科




、 , o 1 . 4 4 No. 1 J a n . 2O1 4
J ou r n a l o f We n z h o u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脑梗死的相关 因素分析
t o mo g r a p h y( CT ) a n d / o r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a g i n g( MRI ) . CHA2 DS 2 一 v a s e s c o r e , me a n 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e , p l a s ma
Pr ov i nc i al Pe o pl e H os pi t al ,H an gz ho u,310 02 4
o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mo n g t h e me a n 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e , i f b r i n o g e n a n d l e t f a t r i a l

3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3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3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分析作者:郭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4期【摘要】目的提高临床上房颤与脑栓塞关系的认识。

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本院3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病例(所有病例均不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用食道超声探查左心房血栓及左房大小,用CT对脑梗死部位定位。

结果所有病例多为老年人,房颤发生时间均在半年以上,左心房均可见云雾状血栓,梗死部位多为颞额顶部,面积较大。

结论老年人房颤无高血压、高血糖等中风高危因素,却易发生脑栓塞,临床上加以重视,房颤患者早期食道超声检测左心房有无血栓、早期抗凝为预防中风关键。

【关键词】房颤;脑栓塞;心房结构重构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均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中风高危因素,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55~75岁,平均年龄(65±5)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5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冠心病2例,无甲亢及器质性心脏病20例。

房颤发生时间6个月~1年6例,持续一年以上24例。

1. 2 方法所有30例病例均用食道超声检查左心房有无血栓及左房大小,用CT对脑梗死部位定位。

2 结果所有病例年龄均较大,平均年龄(65±5)岁,房颤发生时间均在半年以上, 10例左心房前后径3.6~4.0 cm, 20例左心房前后径>4.0 cm, 30例均有左心房血栓,其中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为左心房云雾状血栓, 25例无瓣膜病为左心耳血栓;额颞部梗死7例,额顶部梗死10例,顶叶并颞叶梗死10例,小脑及脑干梗死3例,其中小脑及脑干梗死占10%,额颞叶梗死占23.3%,额顶叶并颞叶梗死占66.7%。

3 讨论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生呈上升趋势,多数老年人房颤无器质性心脏病,可能为心房肌退行性变,心肌纤维化,或三尖瓣峡部折返,肺静脉入口异位节律点有关。

老年人房颤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中风高危因素,却易发生脑栓塞,房颤成为影响脑卒中发生率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1],慢性房颤引起左心房电重构与结构重构,心房部位不规则收缩,左心房扩大,血液淤积在左心房形成血栓,房颤形成血栓与房颤发生时间、左房大小、心功能成正相关,房颤时间大于半年,左房内径大于4.0 cm,易形成血栓。

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

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

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摘要】总结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持续监测心电图及血压,溶栓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转危为安,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脑梗死;护理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一般人群中患病率约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55 岁以下的人群患病率小于0.1%,而80岁及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增长为 8%。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房颤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研究显示AF 患者卒中风险相较于普通人群增加3至5倍。

除此以外,AF 导致患者心功能恶化、住院率增加、生活质量降低。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导管消融(Catheter ablation, CA)治疗来恢复窦性心律。

CA 已被证实在治疗有症状的房颤中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但是,导管消融手术成功率因术者的经验和手术策略等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2%-5%,其中致残的卒中发生率在0-2.5%。

2020年7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2020年6月21日因“心悸伴头晕8月”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与糖尿病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31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145/96mmHg。

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无扩大,心率142次/分,心律不齐。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冠状CT示:右冠状动脉狭窄70%病变。

血脂:甘油三酯1.77mmol/l,头颅CT: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头颅CTA提示:右侧大脑后动脉交通前段管腔重度狭窄。

右侧椎动脉闭塞。

心脏彩超:左房扩大,二、三尖瓣轻度反流。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左心房无血栓。

诊断:①心律失常,阵发性房扑、房颤;②高血压2级。

患者6月30日于15:50行导管射频消融术,17:20结束术后返回CCU,呈镇静状态,持续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北京房山区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抗凝治疗调查

北京房山区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抗凝治疗调查

北京房山区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抗凝治疗调查马云峰;孟庆伟;韩文芹;伊丽瑾;王朝斌【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24(32)5【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房山区心房颤动(AF)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的抗凝治疗现状及原因分析,为AF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规范化的抗凝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通过社区体检筛选AF脑卒中65岁及以上高危人群,调查问卷发现AF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抗凝治疗现状:结果(1)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且不存在排除标准AF患者共703例,其中299例(42.5%)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华法林145例,利伐沙班86例,达比加群68例。

65~74岁、75~90岁、>90岁3个不同年龄段年龄越大抗凝比例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703例AF患者中267例患脑梗死,其中抗凝109例(40.8%)。

无脑梗死患者436例,抗凝为191例(43.8%)。

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抗凝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AF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抗凝原因有:医生未明确告知需要抗凝(48.5%);患者不知道抗凝的重要性(30.9%);医生明确告知需要抗凝,但患者担心出血(24.8%);虽医生告知需要抗凝,因华法林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医疗条件不允许(21.3%);口服新型抗凝药价格昂贵,负担不起费用(7.9%);(4)年龄、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作为AF脑卒中高危人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是AF脑卒中高危人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抗凝比例越低,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并未因心源性脑栓塞抗凝比例增加;(2)AF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抗凝原因中医生未明确告知需要抗凝占比最大,所以需要临床一线医生提高规范诊疗意识,应抗凝则抗,降低AF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总页数】5页(P297-301)【作者】马云峰;孟庆伟;韩文芹;伊丽瑾;王朝斌【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2【相关文献】1.房颤患者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抗凝治疗与健康管理2.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抗凝治疗现状调查3.老年心房颤动高危人群抗凝药物选择及其安全性研究4.高危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调查5.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抗凝治疗现状调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人心房颤动特点及诊疗

老年人心房颤动特点及诊疗
1 . 2病因及诱发因素 1 8 A 中冠状 动脉 粥样硬 化性 心 脏病 7 例 ,原发 性高 血压 3 3例 F 8 O
华法林 、胰激 肽原酶等 ),其中有 1例 患者坚持长 期用抗凝剂 阿司匹 8
林5 ̄ 5 gd 0 7m /,口服,无 1 例发生脑 梗死 。而2例脑 梗死患者均未 长期 8 坚持服 用抗凝剂治疗 。本组A 患者未并 发脑 梗死者 ,生活能 自理 ,能 F 从 事家务 劳动 。2 例脑梗 死患者 中经积 极治疗 后有 1例痊愈 ,7 8 0 例症 状改善 ,6 无改善 ,5 死亡 ,另1 例 例 例慢性 A 患者因血小 板偏低未使 F 用 阿司匹林等 药物抗凝 ,结果于A 第4 F 年时并 发腹主动脉 下端、双侧 髂总动脉和双侧股 动脉血栓形成 ,引起双 下肢广泛坏死而死亡 。 2讨 论 A 是老年人常见 的心律失常 ,随着 年龄的增大 ,其发病率升高 。 F
A 可 以致 严重的心功能不 全及 血栓形成 ,特别是左 房内栓子脱落是 F
例 ,冠状 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 脏病伴 原发性高 血压 1例 ,慢 性肺 心病6 2 例 ,风湿性 心瓣膜病 6 ,甲状腺 功能亢进 性心脏 病4 ,原 因不明2 例 例
例 。A 诱发因素多为过度劳累及呼 吸道感染 。 F l - 3临床表 现 本组患者 中阵发性A 例 ,慢 性持续性A 2 例 。1 9 F9 F19 2 例慢性A F 中A 持续最短 时间为2 3 F 年 个月 ,最 长 1 例为 1年 ,平均6 1 年。 19 慢 2例
生率在5 ̄9 05岁组 占6 %,而在 8 -9 . 7 0 8岁组 占3 . l 6 %_,非瓣膜性心脏病 2 J
合并AF 发生脑卒 中的机会较无A 者高出5 7 】 F  ̄ 倍口。本组AF 伴发脑梗死发

老年人心房颤动临床特征分析

老年人心房颤动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研 究 ・
20 2 09年 月第 4 卷第 5 7 期
老 年人心 动临床 征分 房颤 特 析
杨 春 梅
( 新疆维吾尔 自治 区昌吉州人民医院干部病房 , 新疆 昌吉 8 10 ) 3 0 1
【 摘要】目的 了解 老年心房颤动的病 因分布及危害性。方法 选择 2 0 0 4年 1 2 0 月 0 7年 6月住院的 5 2例老年心房颤动患 者, 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 中高血压 1例 (6 2 , 4 2 . %)冠心病 1 例( 11%)冠心病 9 1 2. 5 ,
准 :00 .5
1 材料 与方 0 7年 6月 3 0日在我科住 院并有 完整记载资料 的老年房颤患者 5 2例临床资料 , 男性 3 7例 , 女性
2 结 果
21 基 础疾 病 分 布 ( 1 表 )
1 ; 5冽 年龄 6 O~9 , 0岁 平均( 2 7 . .) 对 反复住院患者 以最 4±7 岁。 2
心房颤动 ( f是临床 常见的心律 失常 , A) 其发生率 随年龄增 长 而增 加 , 引起 一系 列临床症 状 和严 重并发 症 , 可 如血栓 栓塞 事件 、 心衰等。近年来对 房颤 的发病率 、 患病率及病死率越来越 重视 。我们对 5 2例老年 房颤进行 了总结 , 现将 临床特点 报道
如 下。
险 因素视 为脑卒 中高危患者【 既往有脑卒 中或 TA史 、 : I 体循环 栓塞史 、 年龄大于 7 5岁 、 中至重度左 室收缩功能不全和 ( ) 或 充 m性心力衰竭 、 商血压或糖 尿病史 。
1 . 统 计 学 处理 3
数据采用 S S I. P S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均数差异 的显 著性用 t 检验 , 问计数资料差异 的显 著性 用 x 组 检验 , 检验水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论文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论文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明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特点和防治方法。

方法:对800例住院老年慢阻肺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住院期间并发急性脑梗死40例,分别就其年龄、肺心病病程年限、血糖血脂、高血压状况及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等六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心房颤动、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高龄和肺心病年限均对于脑梗死并发出现有较大影响。

结论:在肺心病治疗中应注意患者基础病的治疗,以便更好地预防急性脑梗死。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脑梗死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013对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80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病例检索和回顾性分析,发现住院期间出现脑梗死病者40例,并就其并发原因作一些粗浅探讨。

资料与方法一般情况:40例住院期间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发症的病人,其肺心病的诊断治疗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病人28例(70%),女性病人12例(30%),平均年龄为73岁,较未出现脑梗死的病人平均年龄高3.5岁;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出现脑梗死34例(85%),在缓解期的有6例(15%);其中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30例(75%),支气管哮喘5例(12.5%),支气管扩张3例(7.5%),矽肺2例(5%);该40例慢阻肺病史均在10年以上,其中有心房颤动者24例(60%),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18例(45%),有糖尿病症者14例(35%),高脂血症7例(17.5%)。

临床资料:40例病人中,咳嗽、咳痰、发热者36例(90%),呼吸困难者30例(75%),呼吸衰竭12例(30%),胸闷心悸24例(60%),右心衰竭10例(25%)。

神经系统表现有:头昏头痛28例(70%),反应迟钝、表情淡漠6例(65%),嗜睡2例(5%),失语2例(5%),肢体不同程度瘫痪18例(45%),精神症状2例(5%),昏迷4例(10%),抽搐2例(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 颤 动 组 1例 (.%) ,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 1. , 2 21 多 有 x = 06 P<
随着 我 国人 口的老 龄 化 ,急性 脑 卒 中的 发病 率 亦 在 增 加 , 老 年脑 梗死 病 人 中 , 分伴 发 心 房颤 动 。为 探讨 在 部 两 病之 问 的关 系 , 文 回顾 分析 我 院6 0 本 7 例老 年 脑 梗死 病 人 的临床 资料 , 现将 结果 报告 如 下 。
3 讨 论
性 脑卒 中病人 , 全部 病例 符合 全 国第 四次 脑血 管病 学术会
议 制订 的缺 血性 脑 卒 中诊 断标 准并 经 头颅 C 或磁 共 振检 T
查 证实 , 据其 有否 伴 发 心房 颤 动分 为两 组 , 根 同时用 卡方 检验作 两组率 的 比较 。伴 发心房 颤动组 10 , 1例 占同期 住 院 脑 梗死 病 人 总数 的 1 .%(1/ 0 ; 6 例 , 4 例 ; 龄 64 106 )男 3 女 7 年 7
用 日益 受 到 重 视 。
中冠状 动 脉粥样 硬 化性 心 脏病 ( 心病 )8 , 血 压性 心 冠 5例 高 脏 病4 例 , 0 心肌病 3 , 例 肺源 性心脏 病5 , 例 病态 窦房 结综 合 征2 , 例 细菌性 心 内膜 炎2 ; 例 伴心力 衰竭 6 例 ; 0 动态 发病 3 5 例(18 , 态发 病7 例 (82 。 心房颤 动组5 0 , 3 .%)静 5 6 .%) 非 6 例 占 同期住 院脑 梗死 病人 总数 的 8 .%(6 /7 1 36 5 0 0 ;男3 1 , 6 9 例 女 19 ; 龄5 6例 年 1~9 岁 , 2 中位 年龄6 岁 ; 中原 发冠 心病 2 2 3 其 9 例, 高血 压 2 1 , 尿病 9 例 f 0例 糖 8 同一 病 例 可患 两 种 以上 原 发病 )伴 心力 衰竭 9 例 , 功 能不 全5 ; ; 1 肾 例 动态 发 病 1 9 3 例
发 现有 附壁 血栓 者4 。 例
[ ] 芮 德 源 , 编 . 血 管 疾 病 的基 础 与 临 床 [ . 尔 滨 : 2 主 脑 M]哈 黑 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 9 5: 3 — 3 1 9 6 1 6 2. [ ] 顾 亚 明 , 建 明 . 血 管 病 并 发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预 后 分 3 包 脑
(48 , 态 发 病 4 1 (52 。 两 组 比 较 , 房 颤 动 组 2 .%)静 2 例 7 .%) 心
年 龄 较 大 f- 5, /2. P<0. 1 。 = 0 )
本 资 料 显 示 , 非 心 房 颤 动 组 比 较 , 房 颤 动 组 病 人 与 心
年 龄 较大 , 发病 急 骤 , 情 重 , 病 意识 障 碍程 度 深 , 伴 心功 常 能 不全 , 死灶 大多发 生于 颈 内动 脉系尤 其大脑 中动 脉[, 梗 2 1 这 可 能是 心 房颤 动 病人 瘫 痪重 , 意识 障碍 程度 深 , 偏视 发 生 率 高的原 因。另 外 由于 病变 波及 丘脑 下部 , 易致 上消 化 道 出血 、 热 、 应性 高 血糖 , 高 反 这也 是其 重要 特 点 。 有研究
【 关键 词 】 脑 梗 死 ; 心房 颤动 ; 脑血 管疾 病
1 引 言
平、 胞磷 胆 碱 、 生 素 E , 维 等 部分 病 人 在 发病 6h内给予 溶
栓 治 疗 。 同 时治 疗原 发 病 , 给予抗 血 小 板 聚集 药( 阿司 如 匹林 、 嘧 达莫 等 ) 调 整血 压 等 。心 房 颤 动组 针对 心 功 双 及 能、 高血 压 、 心房 颤 动等作 相 应处 理 。 心 房颤 动 组并 发 上 消 化 道 出 血3 例 (82 , l 2 .%)较非 心
参 考 文 献
[]孟 家 眉 . 卒 中 与心 脏 病 的关 系[]中华 内科 杂 志 , 1 脑 J.
1 9 3 ( ) 38. 9 3, 2 5 : 6
生率 较 高 , 隙性 脑梗 死 发 生 率较 低 ((分别 为 79 49, 腔 )z .、 . 均为 P<0O ) 7 例 均 在人 院 时行 标准 1 导联 心 电 图检 .1。6 0 2 查 , 房颤 动 组 无P , 之 以F , 率3 0~6 0 / i, 心 波 代 波 频 5 0 次 r n a
23 治疗 与转 归 全 部病 人 按缺 血 性脑 卒 中 常规 治疗 , .
析 [ ]临 床 荟 萃 , 9 6, 1 2 ) 9 19 2 J. 19 1 ( 1 : 9 - 9 .
( 稿 日期 : 0 9 0 — 4 收 20 — 5 1 )
脱 水降 颅压 ,改善 脑 缺血 ,应 用 脑 细胞 保 护药 如 尼 莫地
颤 动 组 的 64 , 果 与 上 述 研 究 一 致 。 .% 结 治 疗 方 面 , 药 方 案 应 根 据 患 者 的 原 发 病 、 功 能 情 用 心 况及 脑 梗 死 面积 大小 而 定 , 治疗 脑梗 死 的 同时 , 积极 在 应
现 分 别 为 : 昏迷 3 例 (73 和 9 例 (73 , 昏迷 4 浅 0 2 .%) 7 1 .%) 深 2 例 (82 和 5 例 (04 ; 侧偏 视 2 例 (9 1 和 4 例 3 .%) 8 1 .%) 同 1 1.%) 5 (.%)偏 盲3 例 f73 和2 7 f70 , 向凝 视5 例 80 , 0 2 .%) 0 例 3 .%) 同 0 (55 4 .%)和 10 (96 ;失 语7 例 (09 1 例 1 .%) 8 7 .%)和2 0 1 例 (75 ; 身 感 觉 障 碍 9 例 (18 和 34 (86 , 3 .%) 偏 0 8 .%) 8 例 6 .%) 轻 度 偏 瘫 3 例 f09 4 3 .%)和 39 f4 1 ,重 度 偏 瘫 6 例 5 例 6 .%) 1 (55 和 10 (86 ; 限性 癫痫 2 例 (82 和 1 例 5 .%) 6 例 2 .%) 局 O 1 .%) 9 ( .%) 34 。两组 椎 基底 动脉 系 统梗 死 分别 为 7 和 3 例 ; 例 O 颈 内动脉 系 统梗 死 分别 为 13 占9 .%, 中大 脑 中动脉 0 例f 36 其 闭 塞4 例 , 82 和 50 ( 4 6 其 中 大脑 中 动脉 2 占3 .%) 3 例 占9 .%,
6 0~8 岁 , 位 年 龄 7 岁 ; 续 性 心 房 颤 动 史 2~1 年 ; 9 中 1 持 5 其
有 学者 … 为 , 认 心房 颤动 是老 年人 缺 血性 脑卒 中发 生 的主要 原 因 ,而 且 心房 颤 动引 起 的缺 血 性脑 卒 中发 生 率 随 年龄 增 长 而增 高 ,所 以心 房 颤动 在 脑卒 中发生 中的作
显 示 [并 发 消 化 道 出 血 和 ( ) 应 性 高 血 糖 者 病 情 重 , 1 或 反 进 展 快 , 后 差 。本 组 心 房 颤 动 组 并 发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及 反 应 预
22 临 床 表 现 .
心 房 颤 动 组 与 非 心 房 颤 动 组 的 临 床 表
性 高 血 糖者 分 别 占2 .% 、55 ,较 非 心房 颤 动 组发 生 82 3 .% 率高 ; 心房 颤 动组 6 内病死 率 为4 .%, 周 09 港 海 滨 疗 养 院 卢 干 平 202
【 要 】 目的 探 讨 老年 人 心房 颤动 与脑 梗 死 的关 系。方法 摘 对 连 云港 海 滨疗 养 院6o 老年 脑梗 死 病人 的 临床 资 料进行 7例
心房 颤 动 组 与非 心 房 颤动 组 比 回顾 性 分析 , 据 其 有 否伴发 心 房 颤动 分 为 两组 , 根 比较 两 组 临床表 现 、 疗 和转 归。 结果 治

66 ・
C i J hn Co v lse t n ae cn Me Jn. 01 Vo . 9. d,a 2 0, 1 1 N0. 1
文 章 编 号 :0569 21 )106一 1 10 — 1X( 0 0 O — 0 6 O
老 年 人 脑 梗 死 与 心 房 颤 动 的关 系
结论
较 , 并 发上 消化 道 出血 、 在 并发反 应 性 高血糖 及 病死 率 上均 有显 著性 差 异 , 心房 颤 动组 发 病急 骤 , 病情 重 , 意识 障碍程 度 深 。
心房 颤动 是 老年 人脑 梗 死的 重要 危 险 因素 , 临床表 现 独具 特 点 , 影 响预 后 , 在 临床 上加 以重视 。 其 且 应
闭 塞 5 例 , .%) 腔 隙 性 脑 梗 死 分 别 为 1 例 f.%) 3 占9 5 。 0 9 1 和 19 (20 。 两 组 比 较 , 房 颤 动 组 大 脑 中 动 脉 闭 塞 发 7 例 3 .%) 心
治疗 原 发 病 。因 为原 发 病 引起 的心 房 颤 动不 仅影 响 脑卒 中患 者急 性期 病 死率 , 且影 响远 期 复发率 及 预后 。 而 总之 ,我们 认 为心 房 颤 动是 老年 人脑 梗 死 的重 要危 险 因素 , 临床 表 现 独 具 特点 , 影 响 预后 , 其 且 因此 应在 临 床 上加 以重视 。
2 临 床 资 料
21 资 料 及 方 法 我 院 19 . 9 7~2 0 年 收 治 的 6 0 缺 血 07 7例
00 )两 组并 发 反 应 性 高血 糖 分别 是 3 例 (55 和4 例 .1; 9 3 .%) 8 (.%)有 非 常显著 性差异 ( = .8 P<0O ) N后 心房 86 , x。76 , .1。6 颤 动 组 与 非 心 房 颤 动组 分 别 死 亡 4 例 (09 5 4 .%)和 3 例 6 (.%)两 组有 非常显 著性差 异( = 02 P<0O ) 64 , x。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