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妇产科应急处理预案
妇产科_应急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妇产科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各类妇产科急症的能力,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妇产科常见急症的应急反应能力;2. 优化妇产科各类应急救治流程,确保救治工作的高效、有序;3. 增强科室间的协作能力,提高整体救治水平;4. 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因应急救治不当而带来的风险。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妇产科所有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等。
四、预案内容1. 常见妇产科急症应急处理流程(1)孕产妇大出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快速进行止血、输血、抗休克等救治措施。
(2)子痫:迅速给予解痉、降压、镇静等治疗,必要时进行剖宫产术。
(3)胎儿窘迫:立即给予吸氧、保暖、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必要时进行剖宫产术。
(4)胎盘早剥:迅速给予止血、输血、抗休克等救治措施,必要时进行剖宫产术。
(5)臀位分娩: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采用产钳助产或剖宫产术。
2. 应急演练流程(1)制定演练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参演人员、演练内容等。
(2)组织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包括急救技能、应急处理流程等。
(3)模拟演练:按照演练方案,模拟各种妇产科急症,检验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应急物资储备(1)血液:储备充足的各类血液,以满足孕产妇大出血等急症的救治需求。
(2)药品:储备各类急救药品,如止血药、抗休克药、解痉药等。
(3)器械:储备各类急救器械,如止血带、输血器、手术器械等。
(4)设备:储备各类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等。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实施责任: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2. 监督检查:医院相关部门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的落实。
3. 演练频率:每年至少组织1-2次应急演练,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妇产科应急救援预案模板

一、预案名称妇产科应急救援预案二、预案目的为提高妇产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性事件的能力,确保母婴安全,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妇产科在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性事件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四、应急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统筹协调,分级负责;3.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4. 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五、组织结构与职责1. 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科副主任- 成员:护士长、住院医师、护士等2. 职责:(1)制定本科室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3)负责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4)协调各部门,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六、应急响应流程1. 紧急事件报告(1)医护人员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灾害性事件时,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2)科主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应急办报告。
2. 应急响应启动(1)医院应急办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等投入应急工作。
3. 应急处置(1)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孕产妇进行紧急救治;(2)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防止病情恶化;(3)及时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4. 应急结束(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灾害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医院应急办宣布应急结束;(2)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等撤回。
七、应急物资与设备1. 急救药品:止血药、抗生素、抗过敏药、止吐药等;2. 急救设备:氧气袋、吸痰器、除颤器、呼吸机、监护仪等;3. 其他物资:消毒用品、防护用品、应急照明设备等。
八、应急演练1. 演练内容:模拟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性事件,包括火灾、地震、洪水、集体中毒等;2. 演练目的: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反应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3. 演练周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九、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订,由妇产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妇产科应急预案

妇产科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妇产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包括但不限于产科急救、产科手术意外、产妇突发疾病等。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处置流程。
(1)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立即通知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2)医务人员迅速组织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院或者进行手术救治。
2. 应急设备和药品准备。
(1)妇产科应急箱内应存放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械,确保能够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2)定期检查应急设备和药品的有效性,保证在需要时能够正常使用。
3. 应急演练。
(1)定期组织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急救流程、团队协作、应急设备使用等。
4. 应急指挥。
(1)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指定专人负责应急指挥,统一指挥协调救治工作。
(2)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
四、应急预案执行。
(1)所有医务人员都要熟悉本预案内容,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2)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行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五、应急预案评估和改进。
(1)定期对妇产科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完善。
(2)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应急预案宣传。
(1)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应急预案宣传,提高他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配合度。
七、附则。
本预案由妇产科负责人负责解释和修订,所有医务人员都要严格遵守预案内容,确保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妇产科门诊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妇产科门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降低事故损失,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妇产科门诊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纠纷、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妇产科门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
2. 设立应急指挥部,由门诊主任担任指挥长,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3. 各科室设立应急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 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科室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
3. 对可能危及患者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包括:(1)启动紧急疏散程序,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撤离。
(2)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抢救。
(3)协助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理。
4.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协调各部门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5. 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清理和善后处理。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医疗纠纷:启动医疗纠纷应急处理流程,及时了解患者诉求,安抚患者情绪,组织专家会诊,依法依规处理纠纷。
2. 火灾: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同时,联系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3. 地震: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
同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抗震救灾。
4. 恐怖袭击:立即启动恐怖袭击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
同时,协助公安部门进行处置。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治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妇产科门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

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为了更好地应对妇产科突发事件,在此制定了应急预案,以确保医疗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一、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目的本预案是为了科学、快速、有序地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小损失,保障医院妇产科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妇产科常见突发事件类型及处理方法1、严重出血:处理方法:迅速停止出血,保持患者体位平卧,输血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手术。
2、意外孕产妇疾病爆发:处理方法:迅速隔离患者,派遣专业护士进行护理,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转院治疗。
3、产妇突然晕厥:处理方法:保持产妇通畅呼吸道,给予氧气,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输液。
4、胎儿窘迫:处理方法:加强监测,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
5、产后出血:处理方法:迅速止血,输血,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手术。
6、术中意外事件:处理方法:迅速调集力量,停止手术并处理意外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7、婴儿窒息:处理方法:迅速进行婴儿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
三、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执行程序1、值班医师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指挥相关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2、与病情情况做出评估,并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3、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协调其他科室人员及时支援。
4、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处于工作状态。
5、对于无法满足的情况,应及时寻求外援并报告医院领导。
6、突发事件结束后,及时总结、分析出现问题,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提升1、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汇报。
3、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4、找准医院的薄弱环节,并加强完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五、结语妇产科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只有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医院妇产科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
希望我们的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能够为各位医护人员提供一份有力的帮助,带领大家应对突发事件。
(完整)妇产科应急预案

应急处理
控制抽搐,降低颅内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 予降压、解痉治疗。
后续治疗
继续降压、解痉治疗,密 切观察病情变化,适时终 止妊娠。
产科休克
预防措施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感染等可能导致 休克的危险因素。
应急处理
后续治疗
针对休克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 控制感染、止血等,同时加强器官功 能支持。
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信息资源共享与传递
建立妇产科应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调, 共同应对妇产科突发事件。
制定妇产科应急信息报告制度,明确 报告内容、时限和方式,确保信息及 时准确传递。
资金保障措施
将妇产科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医院 预算,确保应急工作有充足的资
根据医护人员的不同层级和职责,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和难度,确保培训内容的针 对性和实用性。
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 处理能力和实战经验。
演练形式和实施步骤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目的、 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方
面的内容。
采用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等形式的演练 方式,让医护人员亲身体验应急处理过 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准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预防措施
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羊水栓塞 等可能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
危险因素。
应急处理
早期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阻断凝 血过程,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
小板等血液成分。
后续治疗
继续抗凝治疗,密切监测凝血功 能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
03
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

妇产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妇产科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妇产科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包括分娩异常、新生儿窒息、孕产妇意外、医疗纠纷等。
三、组织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妇产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妇产科主任副组长:妇产科护士长、急诊科主任成员: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急诊科医护人员、相关职能科室人员2. 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妇产科主治医师副组长:妇产科护士成员:妇产科医护人员、急诊科医护人员四、应急预案1. 分娩异常(1)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胎儿窘迫等情况,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如必要,立即进行剖宫产。
(3)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请求相关科室支援。
2. 新生儿窒息(1)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窒息,立即进行新生儿急救处理。
(2)立即通知儿科医生到场支援。
(3)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请求相关科室支援。
3. 孕产妇意外(1)孕产妇在医院内发生意外,如摔伤、突发疾病等,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如必要,立即转送重症医学科。
(3)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请求相关科室支援。
4. 医疗纠纷(1)发生医疗纠纷,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医务科,并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应急处理小组到达现场后,协助保卫科、医务科进行调查和处理。
(3)妇产科主任、护士长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密切关注事情进展,积极配合调查和处理。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修订和更新1. 本预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医院实际情况和应急处理经验,适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最新范本医院卫生院妇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

最新范本医院卫生院妇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我院妇产科急救管理,提高妇产科急救能力,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妇产科在接诊、治疗、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急救情况,包括孕产妇突发疾病、分娩并发症、新生儿急救等。
三、组织机构成立妇产科急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妇产科急救工作。
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组员: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人员四、急救原则1.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
2. 及时、准确、高效地处理急救事件。
3.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4. 严格遵守医疗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
五、急救流程1. 接诊:首诊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病情制定初步治疗方案,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2. 评估:妇产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启动急救预案。
3. 启动预案:妇产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宣布启动急救预案,各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进行配合。
4. 救治:妇产科医护人员按照救治方案进行抢救,其他相关科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5. 记录:妇产科护士负责记录急救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救治措施、患者及家属沟通等内容。
6. 总结:急救结束后,妇产科主任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急救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预案1. 孕产妇突发疾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通知相关科室会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分娩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通知相关科室会诊,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
3. 新生儿急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通知相关科室会诊,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2. 定期开展妇产科急救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 (1)2、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 (2)3、破裂时的应急预案 (3)4、DIC时的应急预案 (4)5、产前出血的应急预案 (5)6、休克时的应急预案 (6)7、产时心衰的应急预案 (7)8、急产时的应急预案 (8)9、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应急预案 (9)10、胎儿宫内窘迫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0)11、妇科外伤的应急预案 (11)12、急腹症的应急预案 (12)13、胎死宫内的应急预案 (13)14、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14)15、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6、新生儿错抱应急预案……………………………………………………17、新生儿烫伤防范应急预案………………………………………………18、新生儿预防误吸应急预案………………………………………………19、新生儿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20、新生儿防坠床应急预案…………………………………………………21、新生儿预防丢失的应急预案……………………………………………一、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1、患者出现羊水栓塞症状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阴道出血、尿量等。
5、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二、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1、发现产后出血多时,立即按摩子宫,通知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开放两个或两个以上静脉通道,做好补液输血准备。
3、配合医生寻找出血原因,并遵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4、做好手术前准备。
5、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及阴道出血量。
1、发现子宫破裂时,立即停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立即通知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补液输血准备。
3、氧气吸入,配合医生抢救休克,并遵医嘱执行药物治疗。
4、检测胎心音。
5、做好术前准备。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7、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1、一旦发现患者出血不凝,皮肤黏膜有紫斑或出血,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氧气吸入,遵医嘱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3、抽血做各项检查。
4、严密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经过。
五、产前出血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产前出血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及科护士长。
2、立即听胎心音,观察出血量、查血、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3、建立静脉通道。
4、做好术前准备。
5、协助医生抢救治疗。
6、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1、患者出现休克症状,通知值班医生。
2、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
3、协助医生寻找休克原因,协助抢救,遵医嘱抗休克治疗。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1、出现心衰症状时,立即氧气吸入,保持输液通畅,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3、遵医嘱协助辅助检查,通知心电图室,急查心电图。
4、协助医生抢救心衰。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
6、严格床头交接班,加强巡视。
1、发现急产者,迅速做产前检查,产妇宫口开大3cm,进入隔离产房。
2、立即通知医生及其他助产人员。
3、做好分娩前准备。
4、协助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
5、分娩后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6、做好记录。
九、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应急预案1、将患者置于单间,避光避声避免刺激,加床档,通知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准备抢救物品及药品。
2、监测生命体征,胎心音,及时反馈给医生,告知产妇及家属。
3、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反应,防止子痫发生。
4、严密告知生命体征,膝键反射,记录尿量(出入量)。
5、一旦发生子痫应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6、记录治疗过程,抢救经过。
7、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
十、胎儿宫内窘迫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时,氧气吸入,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助产士。
2、严密观察胎心音、羊水颜色,并记录。
3、备齐抢救物品,做好术前准备。
4、尽快结束妊娠。
5、做好各项记录,严格交接班。
1、安置病人,监测生命体征,通知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2、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做好各项实验室监测项目。
3、协助医生明确诊断。
4、遵医嘱作术前准备,给予清创缝合。
5、行心理护理。
6、观察病情并动态记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炎、补液、抗休克对症处理。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建立静脉通道(留置针),必要时建立双通道。
3、及时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做好输血准备。
4、取休克卧位,氧气吸入2—3L/min。
5、动态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6、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十三、胎死宫内的应急预案1、通知医师,重复寻找胎心音。
2、陪护行B超检查,核实胎心情况。
3、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并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
4、观察全身症状,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5、按医嘱做好各项化验。
6、注意宫缩,出现产兆情况,及时送入产房。
7、做好文书书写、床边交接。
十四、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给予氧气吸入,置患者头部抬高15°,下肢抬高20°。
2、选择大号针头快速进行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扩容,若因失血多,血管瘪陷难穿刺者,配合医生立即行静脉切开术,保证液体的充分补充。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0—30 min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认真观察患者意识改变,皮肤粘膜的颜色、温度、尿量的变化。
4、积极主动协助医师做好后穹隆穿刺,尿妊娠试验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
5、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尽快护送患者进手术室。
十五、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一)初步复苏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胸廓扩张情况)。
5. 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1)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撑。
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 /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5、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1)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
(2)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四)气管插管1、气管插管指征:(1)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2)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或要延长时;(3) 经气管注入药物时;(4)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AA病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2、选择合适型号的镜片(1号足月儿用,0号早产儿用)3、选择正确的气管导管:内径2.5mm-<1000g, <28w内径3.0mm-1000-2000g, 28-34w内径3.5mm-2000-3000g, 34-38w内径4.0mm->3000g >38w4、整个操作要求在20S内完成并常规作1次气管吸引。
(五)药物治疗: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遵医嘱执行。
(六)评价复苏过程中随时评价新生儿的皮肤、呼吸、心率、喉反射、肌张力,为确定进一步的抢救措施提供依据。
处理流程:保温一摆好体位(鼻吸气位),先口后鼻,清理呼吸道一擦干全身—触觉刺激一重新摆正体位,肩部垫高3厘米一必要时给氧—评价呼吸、心率和肤色一有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送入新生儿病房支持护理,呼吸、心跳暂停立即予心肺复苏。
十六、新生儿错抱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一)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二)应立即进行错抱婴儿的查对,查对正确及时更换婴儿。
(三)在婴儿洗澡或按摩过程中发生襁褓服放置错误时要及时查对更换。
(四)产妇姓名相同的,要严格查对床号、性别、体重、住院号、出生时间。
(五)治疗前腕带脱落者及时核对补戴,无腕带者不做任何治疗。
(六)必须两人查对,工作核对时严肃、认真,如有异议必须及时询问、严格查对。
(七)家属发现错抱婴儿,要及时做好查对工作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八)发生重大错抱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
程序报告主任、护士长→立即查对→做好正确更换→查看腕带及襁褓服信息→做好解释工作→查找错抱原因→作出书面检查→组织讨论。
十七、新生儿烫伤防范应急预案预防措施(一)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新生儿出生后做好防烫伤的指导工作,杜绝使用热水袋。
冬天为新生儿保暖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宜超过50℃,热水袋应加布套,切勿贴近新生儿身体,以免烫伤。
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新生儿肢体温度及皮肤有无变化。
(二)沐浴时每洗一个新生儿操作者均要用前臂测试水温,不得直接将新生儿放置浴盆,操作时仔细、认真,随时观察新生儿有无病情变化。
游泳或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保持38~39℃,热水水龙头不得朝向游泳池防止烫伤;实习生、进修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三)病房内使用的保温容器放在床头柜下固定位置,严禁放在窗台、床头桌、床单元周围,以防烫伤。
应急预案(一)一旦发生烫伤,立即撤离热水袋,或脱离热水区,通知医生,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判断皮肤烫伤程度。
(二)烫伤严重者及时协助医师请相关科室会诊,应用烫伤药物。
(三)加强巡视,观察用药效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汇报。
(四)家属有异议时及时做好解释工作,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程序立即停止使用热水袋或脱离热水区→通知医师→观察病情或请会诊→使用药物→观察病情→做好解释工作。
十八、新生儿预防误吸应急预案防范措施(一)新生儿出生后做好产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