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许多化学知识来自实验,面对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效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科学实验方法,获得化学知识?我结合课堂教学,阐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紧扣概念;实验教学;联系生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化学教学由原来重视结论的灌输教学向重视学生动手实验的启发教学转变。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许多化学知识来自实验,面对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实验方法,获得化学知识?我结合化学教材和学生实际,通过概念教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紧扣概念,凸显化学特色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实质属性,是构成化学的知识点。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化学,所以对化学较为陌生,化学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紧扣概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或直观或通过实验,让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

1.巧借教学手段。初中生刚接触化学,而某些化学概念又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概念,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学生看不见、摸不着,仅凭教师的表述和讲解,学生无法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概

念,如果教师能利用教具模型,配合挂图,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学生就容易在大脑中形成原子、分子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化学教学带来的新的机遇,化学教学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直观展示分子、原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动画看到: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直观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生有效理解化学概念带来机遇。

2.有效对比。对比方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化学里面有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教师要抓住概念的主要特征,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正确理解概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分解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区别。这些相对立的化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通过对立,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这些化学概念。

3.全面理解概念。化学概念是相关联的,每个化学概念并不是简单孤立的,要让学生科学理解概念,并利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就需要学生用发展、联系、全面的观点去理解概念。如果课堂上,教师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定义,学生就无法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如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学习时,如果简单地通过字面理解,学生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如果套用化学变化的字面理解,就是化学变化,很多学生会误以为水变成水蒸气,水消失了,产生了水蒸气,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水的另一种

形态存在,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同样是物理变化。可见,要全面理解化学概念就不能简单孤立地理解,而是要综合多种知识,前后联系,才能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

二、精心设计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要学好初中化学,实验必不可少,它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重要环节。初中生的年龄相对少,对新事物、新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化学实验刚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化学教学要借助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紧张的初三学习生活中活动下,同时,又能在新奇的实验中学习知识。但化学实验又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准备实验材料,同时实验现象要明显,才能给学生留下强烈的印象。而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更应考虑到学生实验所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同时,要交待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化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为主导,请几个学生帮忙,其它学生在台下观察、记录。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在实验前交待学生如何观察?观察重点是什么?在实验中要获取哪些信息或验证哪些理论?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出来的,同时也为以后的学生分组实验打下基础。例如在做“镁条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当学生看到镁条燃烧时发出白光,教室里顿时热闹了,学生感到惊奇,叫声一片,但真正懂得从中获取知识的少。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实验演示前没有讲明观察的一些

注意事项,因为化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看到化学现象,这不是玩的实验。如果教师能引导好,学生就会注意到镁条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股白烟,而离实验距离比较的学生,则会发现镁条燃烧前为银白色的金属,燃烧后却变成了一种白色的粉末。实验过程,学生不能老盯着白光,而要全面、细心地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从而明白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镁条在化学变化前后的不同之处,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分组实验的前奏,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做好“扶”,当学生明白化学实验的操作模式时,教师就要适当的“放”,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方法,学生实验能力才能全面提升。

三、联系生活,拓展化学能力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如农民在种植时,要用化肥让植物获得更多的养分,要通过农药杀死害虫;在保存食品时,要用到干燥剂;衣服的色彩也是离不开化学。面对初中化学,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同时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过的化学知识或验证化学结论。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水垢,人们都想设法除掉它,但有时却很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化学小实验,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映,后剩下水和二氧化碳,就顺利的去除了水垢,学生就会发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用,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同时,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渠道,如大气

污染和汽车、工厂等排出的废气有关,酸雨、臭氧层空洞这些也是同人们不当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而像一些案例,如三聚氰胺、苏丹红这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就是这些不法分子片面的利用化学物质,酿成社会危害。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客观的了解化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总之,化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掌握化学概念,从而获得化学能力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