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项自闭症孩子的感统训练小游戏

合集下载

10个感统游戏

10个感统游戏

10个感统游戏
标题:10个感统游戏,激发孩子的感官与运动能力
一、介绍
感统游戏是一种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刺激和发展孩子们的感觉和运动技能的方式。

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平衡感、协调性、空间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我们列举了10种适合孩子们的感统游戏。

二、感统游戏列表
1. 滚球比赛:两个孩子面对面坐在地上,用脚将球滚向对方,先让球出界的一方输。

2. 踩气球:每个孩子脚下绑一个气球,通过跳跃踩破对方的气球。

3. 手指画:让孩子用手指在湿沙或者湿面粉上画画,可以锻炼他们的触觉和精细动作。

4. 触摸袋: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一些物品,让孩子触摸并猜测是什么。

5. 味道识别:准备几种不同的食物或饮料,让孩子蒙眼品尝并猜出是什么。

6. 音乐椅子:随着音乐的停止,孩子们需要尽快找到座位坐下。

7. 平衡木:让孩子走一段平衡木或者绳索,提高他们的平衡感。

8. 闭眼走路:让孩子闭着眼睛走路,感受周围环境的声音和气氛。

9. 眼睛追踪:让孩子跟随移动的物体(如飞盘)转动眼睛,提高视觉跟踪能力。

10. 听声寻物:让孩子闭眼,根据声音来源寻找物品,提升听觉定位能力。

三、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推荐的10个感统游戏,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发展感觉和运动技能,还能增强亲子关系,提供有趣的室内或户外活动。

希望家长们能尝试这些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

感统训练建议xiao游戏

感统训练建议xiao游戏

感统训练建议游戏1、游戏名称:钻洞洞游戏目的:练习手膝着地爬行,设定方向爬行。

加强爬行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若干游戏活动:在房间的某处放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引起孩子先注意。

一个成人手脚着地弯下身子做“山洞”,引导孩子钻过山洞去拿自己喜欢的玩具。

孩子拿到玩具后,让孩子玩一会玩具以鼓励。

游戏时间:15—20分钟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

选择适当的区域或空间,让孩子有开阔、安全的爬行范围。

2、游戏名称:拉拉走走游戏目的:练习拉着玩具走路游戏准备:一个带轮子的可以拖拉的玩具游戏活动:拿出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告诉孩子玩具的名称。

示范给孩子怎样拉着玩具走,引导孩子拉着玩具行走。

游戏时间:20—25分钟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

玩具翻到或绳子缠绕时,大人要及时给与帮助,以免孩子发生危险。

3、游戏名称:投球游戏目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学习观察和探索目标。

游戏准备:废旧报纸、脸盆或纸篓一个。

游戏活动:在孩子面前将旧报纸揉搓成团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可以请孩子一起参与揉搓报纸)。

让报纸球在地上滚动,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

与孩子一起玩丢球、滚球、追球、捡球的游戏。

成人示范将纸团投入筐内,然后引导孩子玩“投球”。

游戏时间:20—30分钟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

根据孩子投球的情况,随时调整距离和筐或盆的大小。

4、游戏名称:搬运工游戏目的:练习下蹲捡物,学习听指示做动作。

游戏准备:玩具若干,装玩具的容器一个。

游戏活动:将玩具摊放在平面上,成人走开一定距离。

请孩子拿一样玩具走到成人处交给成人(如果孩子已经具备对玩具的认知,成人可以指定孩子拿取某一样玩具)。

孩子完成“任务”时,成人要给与表扬。

游戏时间:20—25分钟指导与建议:游戏贯穿1—1.5岁的孩子。

玩具翻到或绳子缠绕时,成人要及时给与帮助,以免孩子发生危险。

5、游戏名称:双人两脚走(亲子游戏)游戏目的:锻炼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几项自闭症孩子的感统训练小游戏

几项自闭症孩子的感统训练小游戏

我家孩子是星宝宝,以下是我觉得有效果的感统小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宝宝可以跟我有一些互动了,有助于改善孩子一部分行为,愿天下的孩子都脱离孤独症。

1。

接球游戏训练目的:训练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站着,家长把球扔给宝宝,鼓励他把球同样扔给家长。

方法: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然后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宝宝伸手来接球;当宝宝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以后慢慢在变成投球,让孩子有扔的意识。

帮助:如果宝宝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宝宝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然后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目的: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专注力,处于自我保护意识,时间长了,他会接住抛过来的球,当他接的时候,他自然注意力就集中了。

2. 爬隧道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让宝宝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方法:可以先让宝宝在充气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宝宝触摸和摇晃隧道,培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如果宝宝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强化,把宝宝喜欢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里,鼓励宝宝爬进去拿取食物;或者让宝宝边爬边推一个中型球前进。

帮助:起初星宝宝有时是不会配合的,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宝宝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多试几次,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宝宝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3. 跳床星宝宝一般跳跃性都不太好。

训练目的:调节跳跃能力,增强自身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宝宝学会双脚跳跃。

方法:先让宝宝在蹦床上,起初宝宝会双脚交替跳,家长需要双手扶着,并且尽量说一些宝宝喜欢的童谣有助于听觉刺激,让宝宝更好的发展语言。

帮助:起初星宝宝有时是不会配合的,全程由家长指导完成。

慢慢就会双脚跳,然后是脱离家长自己双脚蹦。

4.手撑地训练目的:调节上肢力量,有助于孩子开口说话。

训练要求:让宝宝学会靠手部力量支撑身体。

方法:先把宝宝腿扶起,使宝宝手着地,并且抬头。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感统失调这个词,如今越来越被家长们所熟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协调能力差等,都可能与感统失调有关。

而感统游戏则是帮助孩子改善这些问题,促进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

下面就为您介绍 100个有趣又实用的感统游戏。

1、扔沙包准备几个小沙包,家长和孩子互相投掷,让孩子在躲避和接住沙包的过程中,锻炼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跳房子在地上画出格子,孩子按照规则单脚或双脚跳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滚球游戏准备一个大球,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着,互相滚动球,孩子需要接住并推回,能增强孩子的触觉感知和手臂力量。

4、平衡木行走找一个矮的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慢慢行走,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胆量。

5、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让孩子在拼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6、折纸游戏教孩子折各种简单的形状,如纸飞机、小船等,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

7、蒙眼摸物将一些常见的物品放在一个箱子里,孩子蒙上眼睛,通过触摸来辨认物品,提升触觉感知能力。

8、穿珠子准备一些绳子和珠子,让孩子将珠子穿起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专注力。

9、模仿秀家长做出各种动作或表情,孩子进行模仿,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控制和模仿能力。

10、音乐传球播放音乐时开始传球,音乐停止时球在谁手里谁就表演节目,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11、袋鼠跳孩子站在袋子里,像袋鼠一样跳跃前进,增强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

12、踢毽子教孩子踢毽子,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13、拍气球将气球拍起,不让它落地,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

14、搭积木让孩子用积木搭建各种造型,发挥想象力的同时,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认知。

15、手指画准备颜料,让孩子用手指蘸着颜料作画,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16、倒着走孩子倒着走一段距离,提高平衡感和空间感知。

17、跳皮筋传统的跳皮筋游戏,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18、踩影子在阳光下互相踩对方的影子,增加孩子的运动乐趣和反应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游戏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游戏
听声寻物
宝宝身体位于大陀螺之中,大陀螺完全盖于宝宝身体上方,家长拿沙锤或手摇铃等可发出声音的玩具,位于不同方向摇动,让宝宝根据音源向前爬行。可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空间方位感。
快乐杯子
两个儿童同坐在陀螺内协调用力让大陀螺旋转起来。开始的时候,指导者要轻轻的晃动陀螺,让儿童逐渐体会平衡感和重力感,当熟悉了以后可以让儿童自行用力旋转陀螺。
脚底触摸游戏
让孩子闭上眼睛,用各种不同的让孩子闭上眼睛,用各种不同触感的物品去碰触孩子的脚底,像是苹果、柠檬、鸡蛋、布偶等让孩子来猜。(注意力集中到脚,加强触觉刺激)
踩脚印
依照孩子的鞋子大小,将形状画在各种平面素材上,再用锯子、剪刀或刀片撷取下来,接着用双面胶将这些脚型板贴在地上或板子上,记得平均分配左脚与右脚(脚掌触觉刺激)
卷寿司
用薄毯将孩子卷住,并用适当的力度挤压
我画你猜
在宝宝手、肚子、背上画符号,宝宝说出画的是什么
气球吹
将气球吹起,然后松一个小口,用气流冲击宝宝脸上、手心、脚心等身体部位
抓痒痒
将自己双手搓热,在孩子身上抓挠
畅游球池
让孩子在海洋球池中间蹦跳翻滚
手印画
让孩子用手指沾满颜料后,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上作画,也可以改用食用色素(提供手指末端触觉讯息,触觉最敏感的位置之一)
太空仓
让儿童紧握大陀螺的边缘,指导者可以前后左右摇晃,让儿童体会不同的平衡感与重力感,就像坐进了太空仓。
投球
递给孩子一些球,让他投入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可以在大陀螺周围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距离放置几个篮子或纸箱,经常变更投掷的方向和距离,让孩子寻找目标,做这项活动时回转的速度仍不宜太快,难度适宜,使孩子能成功70%左右,注意培养孩子对这项活动的兴趣。孩子的兴趣越大,越努力想达到目标时,运动企划能力的提高就会越好;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感统失调这个词,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

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遇到各种困难。

而感统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感觉统合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 100 个有趣又实用的感统游戏。

1、穿越障碍在家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如椅子、抱枕等,让孩子以不同的方式穿越,如爬行、跨越、侧身走等。

2、气球大战将气球吹起来,孩子和家长互相拍打气球,不让气球落地。

3、指五官家长说出五官的名称,孩子迅速用手指指出。

4、扔沙包在一定距离外设置一个目标,让孩子将沙包扔向目标。

5、模仿秀家长做出各种动作或表情,孩子进行模仿。

6、跳房子在地上画出房子的形状,孩子按照规则跳。

7、滚球游戏孩子和家长面对面坐好,互相滚球。

8、拼图比赛准备一些简单的拼图,孩子和家长比赛谁拼得快。

9、盲人摸象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通过触摸来猜出物品。

10、折纸游戏教孩子折各种简单的纸制品,如飞机、小船等。

11、平衡木行走可以用木板或长条的物体当作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行走。

12、跳绳比赛孩子练习跳绳,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

13、踢毽子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

14、套圈游戏在地上摆放一些物品,孩子用圈去套。

15、搭积木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搭建各种造型。

16、翻跟头在柔软的垫子上,让孩子尝试翻跟头。

17、捉迷藏经典的游戏,能锻炼孩子的空间感知。

18、听口令做动作家长发出各种指令,孩子迅速做出相应动作。

19、画画接力家长和孩子轮流在纸上画画,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20、踩影子在阳光下,孩子追逐家长的影子并踩住。

21、运水果用小篮子装一些水果,让孩子端着走一段距离。

22、扔纸飞机看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准。

23、拍皮球通过拍皮球,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

24、木头人喊完“木头人”后,所有人保持不动。

25、吹泡泡孩子追着泡泡跑并尝试去戳破。

26、跳皮筋传统的游戏,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协调。

27、夹豆子用筷子或夹子将豆子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

自闭症小孩子常玩的游戏

自闭症小孩子常玩的游戏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常用到得游戏一、交往游戏(一)吹泡泡1.游戏玩法:小朋友拉成一个圆圈。

随着老师边说边做动作:“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

”小朋友手拉手转圈.“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泡泡变大,小朋友向外把圆圈变大;变小得时候,小朋友聚在中间。

“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

”高得时候,小朋友将手举起来;低得时候,小朋友蹲下。

“砰!泡泡破了。

”小朋友松开拉着得手,跳起来。

2.注意问题:(1)尽量让小朋友自己手拉手,以给孩子提供互动得机会.为了防止孩子跑开,家长可以在后面辅助。

(2)教师在组织过程中借助能力好得孩子带动能力弱得孩子。

(3)孩子不能做出正确反应得时候,家长不要急于辅助,要引导孩子模仿别人行为.(4)待孩子们熟悉了以后,可以让语言好一些得孩子说,带领大家做游戏。

(5)小朋友之间要有一定得距离,避免相互碰撞。

(二)踩尾巴1.游戏玩法:准备纸条若干,将纸条得三分之一塞进裤腰里,其余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两人一组,一个儿童当踩尾巴得人,另一个在场地上跑着躲避,不让对方踩到自己得尾巴。

2.注意问题:(1)孤独症儿童往往会无目得地乱跑,因此家长或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对方。

(2)开始时,教师可以将孩子得角色固定下来,待孩子掌握以后再换过来。

对于能力弱得孩子,教师可以安排家长与孩子一组,待熟悉后,再安排小朋友之间得互动;在小朋友互动时,能力稍强得宜扮演“长尾巴得”,能力差异不要过于悬殊.(3)为发展互动可以适当允许孩子之间得碰撞,家长不要太理会“谁吃亏、谁占便宜”得问题,等待孤独症儿童自己得反应.(三)两人二足1。

游戏玩法:两个小朋友互相搭肩,将两人互靠得一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两人像就是长着三条腿,然后再协同一致向前走.2.注意问题:(1)开始时,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与孩子组成一组。

孩子熟悉以后,再将两个小朋友组成一组。

(2)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一个能力强得与弱得搭配结合。

(3)走得快慢不就是目得,关键就是协调一致,既要彼此相互关注,因此慎用比赛得形式。

68个感统训练实操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68个感统训练实操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指导重点
1. 必须前项滚筒及游戏隧道的游戏都很熟练时,才可以进行此游戏。2. 进行时,指导者可以跳动跳床,增加前庭重力感的刺激。3. 孩子也可以自己在滚筒内摇动,来增加触觉和重力感的刺激。
延伸活动
滚筒也可以放在床铺上或沙发上滚动,指导者甚至可以推动或摇动沙发。使孩子的固有感觉刺激加强。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进行20分钟,每周约进行二次。
延伸活动
可以用小型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已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坐破气球。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20分钟,每周约进行三至四次。
活动设计7坐坐大龙球
适用儿童
身体协调不良。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助他自己主控重力感,对前庭感觉机能的建立帮助较大。同时,孩子可以发挥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联系伸展和保持平衡,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帮助最大。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孩子在大龙球滚动的压力下,可以强化各部位触觉和大脑的协调能力,更可以在不断的转动中,建立较好的身体形象。
指导重点
1.让孩子趴卧或仰躺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身上,慢慢作前后左右的滚动,或在中间做轻轻压挤。2.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仰躺)容易接受些。3.可以尝试压压孩子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最远,有助大脑和身体间的协调。4.上下、前后、左右滚压对孩子脑子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5.与三明治游戏一样。不仅对敏感儿有帮助,对触觉反应迟钝儿,也有刺激其复苏的功效。
指导重点
1. 指导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器。两人双手紧握,互相保持平衡。2. 由于采用站姿时,重力感通常较不稳定,两人配合的动作对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颇有帮助。3. 观察孩子在运作时,头、手、脚、躯干的适应反应。4. 摇晃时可以先练习由指导者带动孩子,再由两人以同一速度,配合彼此摇动的韵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家孩子是星宝宝,以下是我觉得有效果的感统小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宝宝可以跟我有一些互动了,有助于改善孩子一部分行为,愿天下的孩子都脱离孤独症。

1。

接球游戏
训练目的:训练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站着,家长把球扔给宝宝,鼓励他把球同样扔给家长。

方法: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然后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宝宝伸手来接球;当宝宝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以后慢慢在变成投球,让孩子有扔的意识。

帮助:如果宝宝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宝宝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然后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目的: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专注力,处于自我保护意识,时间长了,他会接住抛过来的球,当他接的时候,他自然注意力就集中了。

2. 爬隧道
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让宝宝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方法:可以先让宝宝在充气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宝宝触摸和摇晃隧道,培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如果宝宝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强化,把宝宝喜欢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里,鼓励宝宝爬进去拿取食物;或者让宝宝边爬边推一个中型球前进。

帮助:起初星宝宝有时是不会配合的,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宝宝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多试几次,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宝宝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3. 跳床
星宝宝一般跳跃性都不太好。

训练目的:调节跳跃能力,增强自身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宝宝学会双脚跳跃。

方法:先让宝宝在蹦床上,起初宝宝会双脚交替跳,家长需要双手扶着,并且尽量说一些宝宝喜欢的童谣有助于听觉刺激,让宝宝更好的发展语言。

帮助:起初星宝宝有时是不会配合的,全程由家长指导完成。

慢慢就会双脚跳,然后是脱离家长自己双脚蹦。

4.手撑地
训练目的:调节上肢力量,有助于孩子开口说话。

训练要求:让宝宝学会靠手部力量支撑身体。

方法:先把宝宝腿扶起,使宝宝手着地,并且抬头。

如果宝宝慢慢适应,可以适当加长时间,最后家长扶着宝宝的脚,宝宝可以靠手部力量爬。

帮助:手撑地有助于宝宝上肢力量的发展,运动时宝宝抬着头,有助于更好的发展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