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战略性思考

合集下载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美国会计学家罗宾·库帕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指运用成本管理技术,使得公司在提高战略地位的同时降低成本,具体而言,他说战略成本管理是一个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主要是从战略的视角来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发现降低成本的途径,其目标是营造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在我国加入WTO后,在这种新的经济时代下,传统的成本管理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我们的成本管理不能只控制在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是我们应该考虑到企业长远的、潜在的各种优势,运用战略的观念实现成本管理的新价值。

为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传统成本管理衰弱的原因、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成本管理衰落的原因(一)不重视企业的外部因素。

战略成本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也就是说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关注自己,又要去了解别人。

既要知道上游供应商的情况,又要清楚下游客户的情况、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同游的竞争对手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

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它的重点是放在企业产品的生产环节,所以说传统的成本管理它重视的是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一是在采购之后就开始成本管理,这样就失去了同上游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的机会,而这对于企业的低成本供应商优势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二是不考虑竞争对成本控制的影响情况,没有揭示出本企业同竞争对手相对成本的地位;三是没有从行业价值分析供应商、本企业和购买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二)过多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会计的追求目标。

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服务,传统成本管理视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已任,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利润最大化不仅未能考虑企业的长远规划,而且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及不利的一面。

如:很多企业,常常会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少摊或者不摊无形资产,尽可能节约降低成本等。

这样的话就会在最终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及战略集采的思考

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及战略集采的思考

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及战略集采的思考1. 引言1.1 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及战略集采的重要性房地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及战略集采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房地产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房地产项目涉及众多环节,如材料采购、施工、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本控制。

战略集采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整合各方资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战略集采还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引入更多的优质供应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及战略集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房地产企业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积极推进战略集采的实施,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需要深刻认识供应链管理及战略集采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1.2 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十分复杂和多元化。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们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

一方面,企业需要确保供应链的高效和稳定,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的要求;企业还需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加强风险管理,以保持竞争优势。

在房地产业中,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到最终销售等多个环节。

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供应链成本控制不足、供应商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房地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战略集采的作用。

通过战略集采,企业可以整合资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协同和优化。

房地产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提升竞争力。

2. 正文2.1 供应链管理在房地产业的应用房地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1 (1)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1 (1)

1 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02 战略成本管理 02.1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2)2.2 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方法 (3)2.3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 (6)3 如何将战略成本管理更好地付诸实践 (6)3.1 强化资源竞争优势,推进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7)3.3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必须提高企业战略风险控制能力 (7)4、战略成本管理展望 (8)4.1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将日趋专业化 (8)4.3 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9)4.4 战略成本管理将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 (9)4.5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将更加丰富 (9)结束语 (9)引言战略成本管理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战略成本管理得到日趋深入的研究并被实践证明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然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为核心,从当前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特征、分析方法、实施步骤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得出一些战略成本管理实践和未来的一些思考和结论,以期对我国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

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

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战略管理已经被提高到日益重要的地位。

战略成本管理完善了现代成本管理的体系,为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相比传统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1 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有力措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来组织生产经营,经过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在借鉴国外理论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企业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思考

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思考

成本 管理 目标 是 在局 部 范 围 内降低 成 本 , 尽 量 降低 每 个作 如 业 的成本 , 尽量 降低 原 材料 的消耗 量 等 。而 在 战 略成 本 管 理
中, 强调 从 全 局着 眼 , 过 成 本 管 理 使 实 现 企 业 战 略 目标 的 通 策略 的成 本最 低 , 其 管 理 过 程 中 , 在 自始 至 终 贯 穿 着 成 本 效 益 的理 念 。战略 成本 管 理 的 目标 不 是 局部 范 围的 低成 本 , 而 是谋 求 全局 范 围的低 成 本 。 ( ) 本管 理 对 象 的 范 围扩 大 了。 随 着 知识 经 济带 来 二 成
探 讨 知识经 济 下 的财务 管 理创 新 , 企业 实 现 成 功 理财 是 的必 然选 择 。传 统 的 成 本 管 理 着 重 于 从 微 观 层 次 进 行 成 本 管理 , 而战 略成 本 管 理 则 是从 企 业 全 局 角 度 , 过 成 本 管 理 通 手 段制 定 出能 实现 企业 战略 目标 的最优 策 略 。

本进 行 控制 。第 六 步 , 评价 战 略成 本管 理 实 施 的效 果 。战 略 成本 管 理就 是通 过 以上 程 序为 实 现企业 战 略 目标 服务 的 。 战 略成 本管 理 相 对 战 术 成 本 管 理 而 言 , 管 理 目标 、 在 管
理对 象 、 理 思想 及管 理方 法 上具 有 如下 特征 : 管
Jl 0 2 u ,2 0
关 于 战 略 成 本 管 理 的 理 论 思 考
李锦 萍 徐 凤 丽 王 丽 萍
( 州 市建 委 ; 州市 财政 局 ; 州市一 建公 司 , 锦 锦 锦 辽宁 锦 州 1 1 o ) 2 o0
内容 提 要 : 着 中国加入 世 界 贸 易组 织 , 随 国际 间的竞 争 日益加 剧 , 另 是 随着 经 济 全球 化 进 程 的加 快 , 统 的成 本 管 理模 特 q 传

采购成本降低策略与方法

采购成本降低策略与方法

前 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采购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采购已不仅仅是企业或部门的一种独立的功能和一般的工作,而是一种与公司战略决策紧密相关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采购管理同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一样,越来越受到公司的普遍重视。

中国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和采购热点地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和中国企业的国际采购将日益频繁。

然而,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采用的传统采购模式,致使国内的采购管理任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国内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的差距明显。

因此,加强企业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使采购成为一个重要的增值过程、成为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采购管理者必须具备有关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而,对采购管理的认识和感悟,对国外采购管理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的引入至关重要。

特别是近年来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笼罩在外贸出口衰退的阴影下,根据经济部最新调查, 于87年7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制造业经营实况分析”结果发现,在制造业中高达63.49%的企业认为,市场竞争激烈是经营上所面临最大的困难,其次依序为汇率变动不稳,工资太高,基层劳力不足,市场需求停滞以及管理及技术人才不足。

由此可见,企业在面临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地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以及产品技术层次不断提升的压低下,如无法有效的资源,节流则成为企业因应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尤其在采购占平均销售金额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下,降低采购成本,则是采购人员增加企业附加值最直接的方式。

第一章 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降低采购成本是采购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

成本分析与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降低采购成本应主要着眼于供应商和供应市场,而不是依靠压缩采购人员的待遇。

通过对采购商品的价格分析、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来降低采购成本。

(战略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战略性思考

(战略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战略性思考

什么是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

节约采购成本的技巧一、节约采购成本的策略就企业采购来说,节约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1) 价值分析法与价值工程法,即通常所说的VA与VE法:适用于新产品工: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价值工程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现在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2) 谈判: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议过程。

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

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期望采购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

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3) 早期供应商参与ESI: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

通过供应商早期参与的方式,使新产品开发小组依据供应商提出的性能规格要求,极早调整战略,借助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杠杆采购:避免各自采购,造成组织内不同单位,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零件,却价格不同,但彼此并不知的情形,无故丧失节省采购成本的机会。

应集中扩大采购量,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

5) 联合采购:主要发生于非营利事业的采购,如医院、学校等,通过统计不同采购组织的需求量,以获得较好的折扣价格。

这也被应用于一般商业活动之中,如第三方采购,专门替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企业单位服务。

6) 为便利采购而设计,DFP—自制与外购的策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利用协办厂的标准与技术,以及使用工业标准零件,方便原材料取得的便利性。

这可以大大减少自制所需的技术支援,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

7) 价格与成本分析: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者是非常重要的。

罗兰贝格战略采购优化企业采购管理

罗兰贝格战略采购优化企业采购管理

罗兰贝格战略采购优化企业采购管理简介本文将介绍罗兰贝格战略采购(Roland Berger Strategic Procurement)如何优化企业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公司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优化采购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持竞争优势。

1. 什么是罗兰贝格战略采购罗兰贝格战略采购是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战略咨询公司提供的一项专业服务。

该服务侧重于优化企业采购管理,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风险,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2. 为什么需要优化企业采购管理优化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能够带来以下益处:•降低采购成本:优化采购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更好的供应链管理和采购策略,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采购成本。

•提高采购效率: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和引入先进的技术工具,企业可以提高采购流程的效率,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降低风险:优化采购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供应链风险,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

•保持竞争优势:一个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罗兰贝格战略采购优化企业采购管理的方法罗兰贝格战略采购通过以下方法来优化企业采购管理:3.1 采购策略优化罗兰贝格战略采购帮助企业优化采购策略,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合作方式、采购合同管理等。

他们通过分析企业的采购需求和供应链情况,制定适合企业的采购策略,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

3.2 采购流程改进罗兰贝格战略采购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来提高采购效率。

他们分析企业现有采购流程的痛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例如,引入自动化的采购工具和系统,优化采购审批流程,提高采购响应速度。

3.3 供应商管理优化罗兰贝格战略采购着重优化供应商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健康的供应商关系。

他们通过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制定供应商评价体系和供应商绩效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供应链和降低风险。

战略化采购管理

战略化采购管理

44 企业管理轻型汽车技术2020(11-12)战略化采购管理钟夏芳李传兵(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战略化管理采购与传统管理采购的区别,以及战略化采 购管理的关键特性,阐述了战略化管理的方法及思路,提出开展战略化采购管理的必要性,为日常采购工作、供应商管理等提供一种全局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采购的传统化管理战略化采购管理关键特征组合矩阵法A BC管理法1引言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采 购早已超越普通的“买东西”角色,在企业里面的战 略性位置越来越明显。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采 购管理逐步进人了企业战略管理范畴,采购工作 不仅仅是谈判、杀价、催货,已逐渐成为控制公司 总体成本的关键岗位,企业管理者逐渐认识到采 购对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提升采购 管理水平也成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2战略化采购管理的必要性各类企业的销售成本与销售收人之间的比例 是不一样的,一般制造业毛利率不会超过30%,也 就是说成本占收入的7成左右。

表1为各大公司 的收入成本与销售额的百分比(收入成本指产生 收入的直接成本,包括销售成本)。

当近50%甚至更多利润作为应付款直接流向 供应商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配 送和产品制造周期,必然进行适当改进以实现更 多利润。

当今时代在改变,市场变化加速,竞争更 趋于全球化,行业技术更新迅捷,要求厂家的新产表1收入成本占销售额的百分比企业名称百分比(%)波音83戴尔82福特82通用汽车80美国铝业75美国工农业设备公司75德事隆74卡特披勒73品开发周期迅速缩短,生产外包已成为主流,大幅 降低采购总成本已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采购已经 满足不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必须拥有战略 化采购思维。

战略化米购(Strategy Sourcing)是一■种系统性 的、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采购方法,是一种有别于 常规采购的思考方法,与普遍意义上的采购区别 是前者注重“最低总成本”而后者注重“单一最低 采购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

节约采购成本的技巧一、节约采购成本的策略就企业采购来说,节约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1) 价值分析法与价值工程法,即通常所说的VA与VE法:适用于新产品工: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价值工程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现在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2) 谈判: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议过程。

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

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期望采购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

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3) 早期供应商参与ESI: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

通过供应商早期参与的方式,使新产品开发小组依据供应商提出的性能规格要求,极早调整战略,借助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杠杆采购:避免各自采购,造成组织内不同单位,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零件,却价格不同,但彼此并不知的情形,无故丧失节省采购成本的机会。

应集中扩大采购量,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

5) 联合采购:主要发生于非营利事业的采购,如医院、学校等,通过统计不同采购组织的需求量,以获得较好的折扣价格。

这也被应用于一般商业活动之中,如第三方采购,专门替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企业单位服务。

6) 为便利采购而设计,DFP—自制与外购的策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利用协办厂的标准与技术,以及使用工业标准零件,方便原材料取得的便利性。

这可以大大减少自制所需的技术支援,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

7) 价格与成本分析: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者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采购不了解所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能算是了解所买的物品是否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8) 标准化采购: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项目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设计、规格,或降低订制项目的数目,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但这只是标准化的其中一环,应扩大标准化的范围,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企业选择采购成本策略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上所说的几种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只是理论上的方法,就现实实践中,企业拟定采购策略的时候,应同时考虑下列几项因素。

1) 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

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是属于一次性的采购,或者是持续性的采购。

这应是采购最基本的认知,如果采购的型态有所转变,策略也必须跟着作调整,持续性采购对成本分析的要求远高于一次性采购,但一次性采购的金额如果相当庞大,也不可忽视其成本节省的效能。

2) 年需求量与年采购总额。

年需求量与年采购额各为多少,这关系到在与供应商议价时,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议价优势。

3) 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卖方、传统的供应商、认可的供应商,到与供应商维持伙伴关系,进而结为策略联盟,对成本的分享方式不同。

如果与供应商的关系一般,则肯定不容易得到详细的成本机构资料,只有与供应商维持较密切的关系,彼此合作时,才有办法做到。

4) 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采购量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有直接的关系,产品有导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采购量会逐渐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现,采购量才会逐渐缩小。

降低采购成本的战略性思考我国传统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和范围过多地局限在采购领域、采购性费用和采购规模效益三个方面。

因此,建立降低采购成本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有效进行市场竞争,提高采购的竞争能力和采购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 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将采购视为互为联系的活动的集合体,通过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使成本与其相关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价值链分析包括:①内部价值链分析。

内部价值链分析就是不仅要注意生产过程,而且要关注生产之前和之后的作业,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②外部价值链分析。

即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分析。

供应商不仅生产着采购用于价值链的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影响着采购,如供应商发货频繁可以降低采购的库存需求。

顾客也有其价值链,如那些订量少、事先不确定的顾客成本比那些订货量大,事先确定的顾客成本要高。

2) 重视无形成本动因和采购竞争优势成本动因包括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重视无形成本动因的分析能为采购改变成本地位、增强竞争力提供契机。

从无形成本动因着手来加强成本管理,创造采购竞争优势正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精髓所在。

3) 通过资源共享来降低采购成本资源可以分为共享和非共享资源两大类。

对于共享资源,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

例如,采购固定资产就是典型的共享资源,除了固定资产以外,还有:①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

②资源的采购费用。

信息使用费用。

③信息传播费用。

④建立和使用销售渠道的费用。

⑤交易费用。

⑥市场开发费用。

⑦经验的共享。

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4)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降低采购成本在信息时代,降低采购成本的思路和方法应该建立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如果没有一套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采购成本将一筹莫展。

因此,采购首先要建立起以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中心的高效信息管理系统。

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市场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②利用国际互联网收集和发布信息,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③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将采购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信息(市场需求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信息等),以及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从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计划、制造、到销售和服务)进行系统地有机管理和控制。

④利用集自动订货系统。

综上所述,想必能为政府采购成本的降低起到点拔作用,同时能通过战略性的思考给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带来活动力![编辑]采购成本降低的策略与方法一、采购成本降低受到重视的原因由于近年来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笼罩在外贸出口衰退的阴影下,根据经济部最新完成,于八七年七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制造业经营实况分析"结果发现,在制造业中有高达百分之六十三点四九的业者认为,市场竞争激烈是经营上所面临最大的困难,其次依序为汇率变动不稳,工资太高,基层劳力不足,市场需求停滞以及管理及技术人才不足。

由此可见,企业在面临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地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以及产品技术层次不断提升的压低下,如无法有效的开源,节流则成为企业因应变局的有效方法之一。

尤其在采购占平均销售金额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下,降低采购成本,则是采购人员提供企业附加值最直接的方式。

二、降低采购成本的十大手法根据统计全美Fortune200公司所使用的成本降低手法,最有效果的前十项如下,由于各手法的执行成效因企业而异,以下十项并无优先顺序可言。

1) Value Analysis(价值分析,VA)2) Value Engineering(价值工程,VE):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成降低成本的目的。

价值分析是使用于新产品工程设计阶段。

而价值工程则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化的研究与分析,但现今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3) Negotiation(谈判):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议过程,这也是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时,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所能期望达到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

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4) Target Costing(目标成本法):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在企业的五大致命过失(Five deadly business sins)一文中提到,企业的第三个致命过失是,定价受成本的驱动(cost-driven pricing)。

大多数美国公司,以及几乎所有的欧洲公司,都是以成本加上利润率来制定产品的价格。

然而,他们刚把产品推向市场,便不得不开始削减价格,重新设计那些花费太大的产品,并承担损失,而且,他们常常因为价格不正确,而不得不放弃一种很好的产品。

产品的研发应以市场乐意支付的价格为前提,因此必须假设竞争者产品的上市价,然后再来制定公司产品的价格。

由于定价受成本驱动的旧思考模式,使得美国民生电子业不复存在:另外,丰田和日产把德国的豪华型轿车挤出了美国市场,便是采用价格引导成本(price-driven costing)的结果。

5) Early Supplier Involvement(早期供应商参与,ESI):这是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让具有移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

经由早期供应商参与的方式,新产品开发小组对供应商提出性能规格(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的要求,借助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6) Leveraging Purchases(杠杆采购):各事业单位,或不同部门的需求量,以集中扩大采购量,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为之。

避免各自采购,造成组织内不同事业单位,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零件,却价格不同,但彼此并不知的情形,平白丧失节省采购成本的机会。

7) Consortium Purchasing(联合采购):主要发生于非营利事业的采购,如医院、学校等,经由统合各不同采购组织的需求量,以获得较好的数量折扣价格。

这也被应用于一般商业活动之中,应运而起的新兴行业有第三者采购(Third-party Purchasing),专门替那些MRO需求量不大的企业单位服务。

8) Design for Purchase(为便利采购而设计,DFP):自制与外购(make or buy)的策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利用协力厂的标准制程与技术,以及使用工业标准零件,方便原物料取得的便利性,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减少了自制所需的技术支援,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所需的成本。

9) Cost and Price Analysis(价格与成本分析):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购不了解所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能算是了解所买的物品是否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10) Standardization(标准化):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项目、夹治具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设计/规格,或降低订制项目的数目,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