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_第一单元第一章_认识生物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典型例题:1.某小组将生物中的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归为一类。

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D)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典型例题:1.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D)A.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B.森林和草原C.陆生动物和人D.森林、草原、陆生动物、细菌、真菌和人类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典型例题:1.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提供(D)A.水分B.空气C.食物D.生存条件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 ;生物能进行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生物能对 ;生物能,生物都有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研究生物的方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P11第一节生物圈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探究的步骤: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

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

(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第四节生态系统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

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

(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

食物链中越往后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越多。

(终级消费者数量最少,毒素最多)1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复习要点:一、生物的主要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走;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注:常说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二、调查1、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尝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归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复习要点: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注:生物圈指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人类的活动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细菌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光、温度、水、空气、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2、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三种关系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植物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水圈的大部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竞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捕食(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合作(如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2.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的荒漠环境。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

四、生态系统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_第一章《认识生物》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_第一章《认识生物》课件

讲:Ⅰ.把病毒归为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病毒能繁育后代。 Ⅱ.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呼吸都需要氧气。例如:酵母
菌可以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Ⅲ.钟乳石、珊瑚、机器人、电脑病毒都是非生物。 Ⅳ.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同的特征,反射
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才具有的特征,反射属于应激性。 练:链接聚焦中招T1、T2

羞草的叶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等
能生长和繁育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 就开始繁育下一代。
都有_遗__传__和__变__异_的 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有相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特
特性
除_病__毒__外,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
征。
__细__胞___是生物体命现象的是( A ) A.AlphaGo机器人下棋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向太阳 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解:AlphaGo机器人不能呼吸、生活不需要营养,不属 于生命现象,小鸡、葵花、婴儿的生活需要营养、能 进行呼吸,都属于生物。 故选:A。
知识点二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__目__的___和调查___对__象__;调查过 程中要 _如__实__记__录__;对调查结果要进行 _整__理__和__分__析__,有 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__统__计___。
注意:由于调查范围不同,有时需要对样本进行选择,即
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要随机抽取,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
而有偏好的选择。
2.注意事项:①设计调查表格;②认真视察,如实记录,
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 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④注意安全,不要 _一__个__人__走__到__ _偏__僻__的__地__方__;不要 _攀__爬__高__处__;不要___下__水__;防止被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生物具有以下8个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动物和人通过摄食获取。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体排汗、排尿,植物的落叶等。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如长得像父母为遗传,长得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生物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如实记录调查过程,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 按照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 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

这种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5.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要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计算全班平均值等步骤,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6.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7.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如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够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例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的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情景创设丰富多样:本节课通过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的特征。这种多样化的情景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一些常见的生物现象,如花草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
2.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物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些生物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教师总结回答:“这些生物现象都具有生物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2.能够运用生物的特征来识别和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3.掌握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对生物的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作业布置环节,我设计了一份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物,并记录其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结束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评价,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来识别生物。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生物的特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课件

视察与思考
生物
生石花
视察与思考
非生物
钟乳石
科学方法 —— 视察
眼睛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照相机
尺子测量
科学方法 —— 视察

驴 马
科学方法 —— 调查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 4.调查过程如实记录,不要仅凭个人喜好。 5.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问:如果是调查广州花都区初中生的平均身高呢?
蝌蚪
用鳃呼吸
皮肤呼吸
青蛙
特征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三 种 排
呼气
泄 方 式
排尿
出汗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 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 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 体外。
特征四:生物能生长和繁育
+
特征四:生物能生长和繁育
孵小鸡
破壳而出的幼鳄
特征四:生物能生长和繁育
种子萌发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 定阶段,就开始繁育下一代
莲与蜻蜓
蚂蚁
河虾
鲫鱼
(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写出你的分 类根据和分类结果。
答案: (1)根据形态结构可分为动物和植物,凤眼莲和莲属于植物, 蚂蚁、蜻蜓、河虾、鲫鱼属于动物。 (2)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凤眼莲、莲、 河虾、鲫鱼属于水生生物,蚂蚁和蜻蜓属于陆生生物。
我能行
1.下列选项中天杨树落叶
B.珠穆朗玛峰每年上升3.7厘米 D.小草发芽
2.鲸浮在海面上时,会喷出雾状水柱,这是哪种生命现
象( A )
A.呼吸 B.生长 C.发育 D.捕食
我能行
3.种植在同一片田地内的玉米,其形态结构基本一样,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_第一单元 第一章_认识生物
更有趣的生物课将要开始了!! Are you ready?
潜伏训练




婴 儿
是 生


转 基 因 番 茄
克 隆 羊 多 莉
机 器 人 含 羞 草

染 人 的
病 毒











珊 瑚 珊 瑚 虫
蚊 子

黑木耳

含有生物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悬 铃 花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


二氧化碳和无

机盐,通过光合作用制
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
糖、淀粉等有机物。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
物,以植物或者其他生
物为食。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 要吸入氧气,放 出二氧化碳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 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 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 性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 变异的特 性7、除了病毒之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对于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①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归为 植物 、 动物和 其他生物 三大类; ②按照用途,生物可以分为 作物 、 家禽 、 家畜 和宠物等; ③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可以分为 陆生生物 和 水生 生物等。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有些是生物,有些不是,那么所有生物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的呢?
比如出汗、呼出 气体 和排尿。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 物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 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 应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 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 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这些特征都是对环境的适应,生物首先 要适应环境,然后才能影响环境。
小组讨论
现在的机器人能够进行一些人的活动, 那为什么不是生物呢?怎样判断一个 物体具有生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精讲释疑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要有明 确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在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