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保利国际广场超高层综合体景观设计SWA

合集下载

简约、精致的现代主义建筑——保利国际广场

简约、精致的现代主义建筑——保利国际广场

简约、精致的现代主义建筑——保利国际广场
杨建华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保利国际广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会展商务区的中部,该项目与香格里拉酒店、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共同屹立在珠江南岸,成为琶洲的新地标.该文从建筑理念、建筑规划及景观、建筑空间及形态、建筑技术及结构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和介绍了这座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和建筑特色.其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及毗邻珠江的地理位置,建筑外观和构造细部都体现了SOM对现代主义建筑简约精致的理性追求.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杨建华
【作者单位】保利(武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2
【相关文献】
1.重庆重宾·保利国际广场 [J], 司耘
2.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以珠海市横琴保利国际广场为例[J], 胡若文;田甜
3.长沙保利国际广场超高层曲面单元式幕墙防水设计与施工 [J], 章一峰
4.保利国际广场大跨悬挑桁架转换层施工安装与卸载方案优选 [J], 刘轩; 张永山;
区彤
5.折纸明灯
——北京保利国际广场节能策略整合 [J], 杨金红;吴吉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利国际广场简介

保利国际广场简介
立以来,它已经在50多个国家完成了1万多个设计项目,其中以办公写字楼居多。近年来SOM凭 借超前的设计理念及严谨的设计态度打开了中国市场,其中上海金茂大厦、北京新保利大厦、 国贸三期、金融街等知名写字楼全部出自SOM建筑师笔下。
施工团队
总承包商:中建三局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公司:北京帕克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幕墙承包商:江河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精装承包商: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钢结构加工厂商: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双层幕墙
T1采用双层幕墙,外循环 系统,冬季外幕墙开启扇封闭, 形成封闭空气间层,利于保温 节能,夏季外幕墙开启扇开启, 上下热压形成空气对流,带走 空气热量,利于夏季隔热节能。 双层幕墙的设计能有效降低建 筑能耗,减少塔楼的运行费用。 同时隔音效果远超过普通幕墙 系统,有利于创造安静高品质 的办公环境。
保利国际广场 介绍
POLY INTERNATIONAL PLAZA BEIJING
2013.04.14 北京
保利国际广场位于北京东边的朝阳区大望京村。用地面积23612m2,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机场高速公路和东五环路出入口处。
项目地点
国门第一站的中国灯笼
保利·国际广场位于大望京商务区核心地块,犹如钻石般的灯塔屹立在机 场高速旁,是进入五环率先引入眼帘的地标建筑。
T1标准层平面图
Hale Waihona Puke T2基本情况地上建筑面积:3.1万m2 总层数:地上16层,地下3层 高度:80m 层高:4.2m 净高:2.7m 标准层面积:约1950m2 使用率:约75% 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 筒 空调系统:风机盘管 电梯系统:客梯7部分为高低二区, 另有转换梯2部、VIP梯1部、货梯1 部,电梯合计11部

横琴保利国际广场一期工程结构设计_曾乐元

横琴保利国际广场一期工程结构设计_曾乐元
笔者按 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第 5.3.3 条及条文说明,将柱上板带等效为框 架梁参与整体计算,以考虑无梁楼盖面外刚度的影 响,楼板仍按刚性楼板考虑,计算结果如图 3b、4b 所 示,框架柱的配筋率明显降低,但总体配筋率仍较 大,部分等代框架梁超筋(抗弯承载力不足)。
关键词:基础选型;楼盖选型;无梁楼盖边跨设计
Structure Design of Hengqin Poly International Plaza First-Stage Project
Zeng Leyuan Ou Tong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010,China)
曾乐元等:横琴保利国际广场一期工程结构设计
AUG 2014 No.8
本场地中有代表性的钻孔 K1-15 详细数据为: 孔口高程 1.8m,钻孔深度 60.3m,初见水位 0.1m,稳 定水位 0.2m。土层分布如下:〈1〉冲填土,厚 3.0m,松 散,湿,主要为粉细砂,粒径均匀,质较纯;〈2-1〉淤 泥,厚 27.2m,流塑,饱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含腐植 物 ,粘 性 好 ,质 较 纯 ,局 部 含 少 量 粉 细 砂 ,见 贝 壳 ; 〈2-5〉粉质粘土,厚 18.9m,可塑,主要为粘粒,粘性 较大,质较纯,局部含少量中粗砂,干强度及韧性中 等;〈5-2〉砂质粘性土,厚 5.9m,硬塑~坚硬,花岗岩 风化残积而成,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 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见细片状黑云母,含少 量石英质细、中砂,遇水易崩解;〈9〉微风化花岗岩, 厚度 5.3m 以上,岩芯呈长、短柱状及块状,中、粗粒 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基本未变化,断口处 新鲜,节理面稍被铁染,岩质坚硬,锤击声脆,采取率 为 96%,RQD=85%。

高力国际-保利集团-成都-保利国际广场整体报告

高力国际-保利集团-成都-保利国际广场整体报告
电子信息工业 医药工业 食品(烟草)工业 机械(汽车)工业
第三产业 46.5%
第二产业 46.6%
– 第三产业
成都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在GDP中所占 比例达46.5%。 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迅速发展。
资料来源:2009年成都市统计年鉴
中西部主要省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
2008年西部主要城市GDP对比 2008年西部主要城市GDP对比
单位:亿元 4,000 3,500 3,265 2,504 1,495 1,525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成都 重庆 长沙 西安 昆明 3,797
17
与中西部主要省会城市相比, 成都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具有 较强的消费能力。
2008年中西部主要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2008年中西部主要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主城区 近郊区 远郊县 锦江区、成华区、金牛、武侯区、青羊区、高新区 双流、温江、龙泉、 新都、郫县、清白江 都江堰、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 县、蒲江县、新津县
资料来源:成都市统计年鉴
西三角经济圈
环渤海增长极、长三角增长极及珠三角增长极的经济发展起步早,发展成熟,随着西 部大开发以及产业布局转移,西三角经济圈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6
行政区划
7
成都市面积12,390平方公里,辖9区4市(县 成都市面积12,390平方公里,辖9区4市(县 级市)6县,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 级市)6县,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 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 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 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 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 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 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 蒲江县、新津县。 蒲江县、新津县。 2008年,全市户籍人口1,125万人,常住人口 2008年,全市户籍人口1,125万人,常住人口 达1,270.6万人。 达1,270.6万人。 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 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 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 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 合实力西部第一。 合实力西部第一。

关于ASLA

关于ASLA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 HITEC TS )成立于1899年,已有100多年历史,是一个世界性的专业协会,代表全美50个州和全世界42个国家的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共同构成人居环境建设的三大学科。

景观设计师的终身目标是将人的活动,包括城市、建筑、水利和交通等人类工程,与生命的土地和谐相处。

全美有70多所大学设有景观设计学专业,全世界有120多所大学设有景观设计学专业。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11年度专业奖项ASLA公布了2011年专业奖项的获奖名单。

奖项涵盖了美国以及世界范围的公共空间、住宅设计、校园、公园以及城市规划设计。

由知名设计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567个参赛作品之中,最终选出了37个作品分获:综合设计,住宅设计,分析和规划,沟通交流,设计研究,以及地标设计等奖项。

奖项的评判除了针对设计的质量之外,还考虑到了环境的承受敏感性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

获奖者将于11月2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的ASLA年会及博览会上被授予奖项。

中国所获ASLA项目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

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公顷,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广州保利国际广场

广州保利国际广场

项目地址:中国广州项目面积:57hm2项目委托: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景观设计:SWA集团首席设计师:James Lee项目负责人:James Lee设计团队:James Lee、I-Hsien Lee、Ye Luo、Aleksandra Dudukovic、Ying Hu、Paul Stevenson 设计时间:2003年~2004年施工时间:2005年~2006年建成时间:2006年获奖情况:2009ASLA专业奖之设计荣誉奖相关信息参见:保利国际广场位于中国广州市经济贸易区内,是一个富于创新性的办公与展览中心开发项目。

该项目坐落于珠江江畔,毗邻历史悠久的琶洲塔公园。

这个占地57hm2的项目成为展示场地与背景融合的先例,并兼顾了公园美景与这座城市在快步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强调的可持续性。

项目成功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并高效、典雅地展示了现代艺术的美感。

项目地段以前是农业用地,有水渠直接与珠江相连。

珠江的背景环境、地块自身的农业历史、该地区的热带气候条件、客户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欣赏,以及涵盖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风格的总体思路彼此交融,共同影响着景观设计意向。

建筑设计和场地设计彼此结合,围绕一个绿色、宜居和可持续的开发战略展开。

两座南北向的修长塔楼与一组低层裙房相结合,塔楼沿宽阔的中心花园广场的对角线方向遥相呼应。

这一建筑布局可引导主导风向上的凉爽气流顺利通过中心花园。

作为整体建筑基座的一个组成部分,花园庭院标高抬升了1.5m,以增强这种凉风的效果。

连续的建筑雨篷在花园周围形成一个遮风挡雨的户外走廊。

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水体设计采取了独特的设计,以便引入凉风。

在暴雨季节,水道也能起到蓄洪和导流的作用。

为了满足行人的需求,密植树林形成大型树冠层,为大部分地面提供荫凉,显著降低了热岛效应。

宽敞的林荫道在建筑物周围建立了一个遮阳框架,为建筑物基座底层部分的东西立面提供了有效的遮阳防护。

建筑物的错动布局还形成了进入中心花园的两个重要门户空间。

SWA简介

SWA简介

• • •
• •
1、了解土地,地质、斜坡、土壤、排水道、植被以及隐含的动物生态情况; 2、框架规划,对场地进行组织,体现重大创意,规划包括五个元素:公共空 间、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与个性特征; 3、挖掘场地文化和城市特征,形成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物理特性相结合的自 然结果。个性特征的表达方式包括基本社区布局、建筑关联、景观特色、建 筑特色以及公共元素的外观。这就创造了所谓的“地点感”。 4、通过规划和景观设计引导城市的发展和社区的构建,注重景观的功能性和 交通网络。 5、全过程中与土木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生态专家及其他基础设施专家紧密 合作
深圳罗湖口岸
• • • • • 项目名称:深圳罗湖口岸火车站 项目类型:多模式运输中心 竣工时间:2004年 业主:深圳市政规划局 所获奖项:2006年亚太城市土地利用卓越奖



罗湖口岸火车站属边境控制区,是深圳最繁忙的地区,每天来往客流量达60万人次,因此政府决定 在此修建一座地铁站。在深圳市政规划局的赞助下,由8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对 37.5万㎡的项目进行了设计及修复,工作首先从研究交通路况开始。 设计小组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才把这片由三个街区组成的人流熙攘的公共空间转变成一个井然有序、 时尚的国际性城市设计典范。新的空间可以容纳巨大的客流量,旅客也可以在此换乘各种交通工具。 由于天气炎热潮湿,设计师把所有的通行道路都设计在了地下,旅客在那里也可以看到天空以及附 近的花园。

保利国际广场位于中国广州市经济贸易区内,是一个富于创新性的办公与展览中心开 发项目。该项目坐落于珠江江畔,毗邻历史悠久的琶洲塔公园,成为展示场地与背景 融合的先例。项目成功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并高效、典雅地展示了现代艺术的美感。 项目地段以前是农业用地,有水渠直接与珠江相连。珠江的背景环境、地块自身的农 业历史、该地区的热带气候条件、客户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欣赏,以及涵盖创新、 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风格的总体思路彼此交融,共同影响着景观设计意向。

保利国际广场 Poly International Plaza

保利国际广场 Poly International Plaza

保利国际广场中国北京Poly International Plaza Beijing, China 业主:保利(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规模:116,000平方米高度:161.2米摄影:Bruce DamonteSOM 服务范围: 建筑设计、结构工程竣工年份: 2017年保利国际广场位于北京故宫和首都机场之间。

业主中国保利集团的愿景是将项目建设为北京新兴的国际商业中心-大望京地区的地标性建筑。

SOM的创新设计根据北京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当地的极端季节性气候和频繁的地震活动作出响应。

项目场地由主楼和两栋规模较小的配楼组成。

三栋大厦的椭圆形基底轮廓打破了毗邻的城市肌理的刚性几何形状,让周边的公园与项目场地完美融合在一起。

园林绿化覆盖了车库坡道和疏散楼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它们的视觉影响,同时还构建出宁和、随地形起伏的人行步道。

塔楼的外观设计受中国纸灯笼启发,在连续斜肋框架构成的图案上安装宝石切割面造型的玻璃幕墙,使建筑立面在与天空和日光的互动中展现出变幻无穷的影像。

外骨架结构体系形成外层保温墙体,内层玻璃墙体之内才是办公空间。

双层玻璃幕墙围护结构的两层表皮及其之间的间隙空间,可对外部的极端温度进行调节,使塔楼的整体能耗降低了23%,碳排放量降低18%。

塔楼平面两端的间隙空间向内扩展,形成了两个约122米高的中庭——高度几乎贯穿了这座31层摩天大楼的总高度。

这种“楼内楼”的设计方法也是这个项目可持续性设计策略的关键所在。

大跨度斜肋框架与双层围护结构的整合同时实现了高效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和采光充足的室内无柱空间。

这座标志性建筑已获LEED金级认证,这也是建筑与结构工程设计团队之间协同合作,共同努力的成果。

中庭和开放式的楼层设计营造出一系列有吸引力的社交空间,从公共休息厅到屋顶花园——这些空间有助于在大楼的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社区意识。

保利国际广场于2017年竣工,再次有力地展示了SOM跨专业协作能力Client: Poly (Beijing) Real Estate Company Limited Size: 116,000 sqm Height: 161.2m Photography: Bruce Damonte SOM Services: Architectur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Year of Completion: 2017Located midway between the Forbidden City and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the project was envisioned by the China Poly Group as a landmark for the emerging Dawangjing district, a new hub for globalbusiness. Its innovative design responds to the geography and climate of Beijing--a region prone to extreme seasonal climateand high seismicity.The project site comprises a main tower and two smaller supporting towers. The elliptical footprint of the three towers frees the buildings from the rigid geometry of the adjoining urban fabric, allowing the landscape of surrounding parks to continue seamlessly through the project site. The landscaping covers garage ramps and egress stairs, minimizing their visual impact while creating a tranquil, undulating topography with pedestrian paths.Inspired by Chinese paper lantern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tower’s exterior is formed by a continuous diagrid pattern, with a jewel-like faceting that shimmers as it reflects the sky. The exoskeleton structural system forms an outer thermal envelope around the office spaces, which are enclosed within a second glazed interior envelope.A second interior glass envelope creates a double skin with an interstitial space that mediates exterior temperature extremes, reducing the overal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23 perc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by 18 percent. The interstitial space expands inward at the ends of the towers to create two soaring, 400-foot atriums—nearly the entire height of the 31-story skyscraper. This building-within-a-building approach is the key to the project’s sustainable design.The integration of the long-span diagrid structure with the double-skin envelope achieves two benefits at once: a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 envelope and a column-free interior filled with daylight. While traditional Chinese paper folding patterns provided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form, it was the concerted effort of an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team that put the iconic building on track for LEED Gold certification.The atria and open floor plates also make room for inviting social spaces, from shared lounges to a roof garden, that helps to build a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the people who work in the building. Completed in 2017, the building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collaborative, integrated design.NO.208 世界建筑导报 7980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设计事务所 THE DESIGN FIRMNO.208 世界建筑导报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