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
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系、院:环境与资源专业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121班姓名 : 布祖热学号:201218070112指导老师:李永春、钱老师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了解野外工作的基本步骤,练习观察竹子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野外研究工作的方法;掌握土壤的采集,竹子的测量、施肥的方法,学会使用检索表鉴定雷竹林的年龄、高度、胸径;了解植物资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野外实习,初步学会和了解生态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熟悉生态学在森林工作的基本方法。
掌握野外实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通过学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采集雷竹林的土壤,通过实验测出其水分、有机质的含量、水解性氮的含量、速效钾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和PH值。
通过跟农户进行交流,提高自己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和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们也开开眼界了,多多观察,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
通过分好几个组去完成任务,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
我们冒着大雨去实习、去搜集资料,可以磨练我们意志和毅力。
在农户的介绍和讲解下,我们比较清楚地掌握了分竹子的岁数,还有高度,知道了怎么施肥竹林,施多少、何时施,年产量和总利润。
我们在老师的领导下去了我们学校的实习基地,在这里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还种了种拦笆的草,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和化肥流入水体。
野外环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外作业工作量大,时常还要忍饥挨饿,跋山涉水,顶酷暑冒风雨,这种艰苦的环境对磨练我们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农业生态学野外实习使我们从课堂走向自然,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去了解形形色色的竹子种类及生态习性,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二、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1. 时间与安排实习时间为:2014-3-29~2014-3-30实习地点:太湖源、浙江农林大学实习基地、一家农户的雷竹林第一天去了实习地点,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我们学校的实习基地,还去到处观察了竹子还有竹笋。
生态实习报告

生态实习报告我在上个月参加了一次生态实习,这次实习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实习地点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庄,那里的环境非常清新,生态先进。
整个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学习和实践。
一、学习在实习的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进行的是生态学基础知识学习。
我们的老师讲解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问题。
这些知识的了解对我们的实践过程至关重要。
在学习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生态系统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纲要》等。
这些法规条例规定了我们在生态保护实践中的行动准则和方向。
在实践活动的前期,我们还需要了解村庄的生态情况。
我们通过采访村庄的居民和走访村庄的各个角落,了解了当地环境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后期的实践计划。
二、实践在实践环节,我们利用学习的知识和了解的情况,来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
我们从几个方面入手:1. 垃圾分类在村庄周边设置了垃圾桶,让村民们进行分类垃圾,有机垃圾和非有机垃圾分别放进不同的垃圾桶。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 植树造林在村庄周边的空地上种植了树木,增加了氧气含量,改善了空气状况。
3. 水质治理利用生态学基础知识,设计了用水系统,将河边的水流经处理电站处理后,变得更加清洁。
我们还使用了能够生态修复的植物来修复河道,保持河道生态平衡。
通过实践,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了解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一件单独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用生态思维来保护,需要我们用科学思维来规划。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更好地了解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和启迪。
生态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5篇

生态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5篇生态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精选篇1一、实习概况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
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
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
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
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
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
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
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
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
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
生态农业实习报告

生态农业实习报告生态农业实习报告难忘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次实习让你有什么心得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写一份实习报告做好总结了。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喔!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生态农业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农业实习报告1首先对于这次实习,我对学校有以下建议:学校教学安排上存在问题。
这之前,我们对农业机械一无所知,当实习时那些师傅问我们如何排除故障,什么型号的机器性能较好等问题时,我们哑口无言。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达不到实际教学目的,还有损我们学校声誉,让人以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除了吃饭和读书外,干不了别的也没有什么用处。
一、实习地点本次实习所在地是内蒙古兴安盟索伦牧场。
索伦牧场总土地面积107726。
97公顷;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浅山地带,山川交错,地貌有山地、沟谷地、低洼地三种,山势大多平缓,低洼地坡度大部分小于10°,一部分谷底较为开阔。
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年降雨量450~560mm,年均气温2.1°C,无霜期110天,≥10°C年积温 20xx~2200°C,光照时数2789。
48,雨热同季,多集中在7~9月。
土壤类型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暗棕壤。
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木林、疏林地、草甸草原、坡地草原。
无风蚀沙化及水土流失。
该牧场主要从事畜牧饲养业和农业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机械配套率较高。
全场总人口约为5千人;辖管7个生产队;农业机械总动力11668千瓦,实际机播面积约为4000公顷,化肥用量约1000吨。
但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基本上无水利灌溉设施,完全靠天吃饭。
农业总产值1千多万,粮豆总产量12000吨,单产3526公斤/公顷,牲畜头数30多万头(只)。
1998年由外地人分别投资建造淀粉加工厂和屠宰场各一个,年利润均在200万元左右。
二、实习过程8月17日早晨,全班同学24人到达索伦牧场总部。
2024年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生态学实习报告范文实习地点: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郝家营生态农业示范园实习目的:参观当地的生态农业模式;了解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管理和栽培技术;了解农业生产知识以及蔬菜大棚管理技术。
实习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我们在柳老师的带领下,乘坐校车来到了实习地夏庄街道郝家营生态农业示范园,进行实习,期间实习地的郝经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下面结合农业生态学的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讲解将此次实习总结报告如下:从郝家营生态农业示范园看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一方面取得投入少产出多,获得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要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防止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取得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而这两个方面又是同步进行的,这样就需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
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的郝家营生态农业示范园,共有蔬菜种植基地____亩,其中节能型日光温室60栋,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基地生产的番茄、樱桃番茄和芹菜三个蔬菜产品已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认证,并申请注册了好家牌蔬菜商标。
该示范园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实习中我们了解到该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结合生态农业的需要,进行了有效的农业环境管理,其农业生态模式在硬件上的体现有以下几点:该基地的每座温室均配有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并配套了沼气灯,合理利用自备能源;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沼气为蔬菜增加温度和提供二氧化碳,沼液和沼渣作为蔬菜的有机肥料;为提高灌溉效率和减少温室内空气湿度,每个温室都配套了先进的滴灌设备,既节水又高效;为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各温室都安装了自动卷帘装置;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及大棚管理技术我们在基地郝经理的指引和带领下参观了各种蔬菜大棚。
由于该地位置优越,下有崂山地下水,上有适宜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加上周围政府、企业聚集,不用出门,品质良好的蔬菜就已经被订购一空,给生态园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doc

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实习目的:现代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在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污染,对土壤、水体、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同时还面临着不仅是环境资源问题,还有人口增长,资源不足与遭受破坏的综合作用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使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合理规划结构,调配资源。
实习材料:卷尺,铅笔,记录本等实习原理:生态工程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和专业技术经验组装起来的,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工程系统。
在生态工程的设计中,还必须要考虑地理环境、效率、资源、技术、社会因素等条件。
只有把一切考虑当中,才能提前对不利情况做出预测并制定应对措施,以避免实际生产中的损失。
实习步骤:1.对生态农场进行实地考察,记录。
2.听取技术人员的讲解,学习生态农场经营者的经验。
3.产生给自己的想法,发现别人在生产中的不足或可以改进之处。
4.通过调查、对比、论证设计并提出自己的方案。
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方案—生态农业城镇化:1.背景介绍与前景展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可耕作土地越来越紧张,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是一个不可绕过的课题,或者说是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思路,实习报告《农业生态工程实习报告》(..)。
与此同时,在物质基本丰裕的前提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的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枯燥、乏味、一层不变的生活与工作令人厌倦,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与加强烈。
因此,将部分农业生产高效、集约地搬入城镇,充分利用城镇闲置空间,无乱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角度,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并非想要设计一个高度专一的生产模式,而是希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构建一种更加协调,更加宜于人们生活的模式。
当然,在幻想的乌托邦之前,首先要考虑在经济上采取此类模式集体或个人能否接受。
而其中要牵涉的问题,就是我下面要讨论的。
2023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

2023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2023年暑期,本人参加了一次生态学专业实习。
本次实习地点是美丽的云南省丽江市,实习时间为两周。
在实习期间,我对环境、生态、动植物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能力。
一、实习单位和实习任务本次实习单位是丽江市的一个保护区,其任务是维护、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并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参与野生动物调查与监测,野外生态环境调查,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等。
二、实习内容1. 野生动物调查与监测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主要是对野生动物进行了调查与监测。
在保护区里,我们遇到了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包括金丝猴、大熊猫、剑羚等。
我们通过观察、测量、拍照等手段,了解它们的数量、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秩序和食物链等信息。
通过一周的努力,我们成功地收集了大量珍贵的野生动物信息,为以后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野外生态环境调查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了保护区里的野外生态环境调查。
我们前往了一些生态系统丰富的地方,例如丽江古城周围的湖泊、山林,还有许多难以到达的山区和峡谷。
我们利用现代仪器对空气、水、植被等环境因素进行了测试和监测,以了解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
我们发现,有一些受污染的水源,以及因为过度开采等原因造成了植被和土壤严重退化的地方。
我们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以便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
3.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实习期间,我们也参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
我们参观了一些生活区、旅游景点和开采矿区,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很多地方由于盲目的人类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比如,有一些地区由于过度的开发,使得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严重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我们通过这些实地调研和评估,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们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的决心。
新野生态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生态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新野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态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数据采集、生态调查等方式,加深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环境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汉水流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本次实习地点选在新野县的白河滩湿地公园,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物种丰富,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地考察:通过对白河滩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基本特征。
2. 物种调查:采用样方法对湿地植物、动物进行实地调查,记录物种名称、数量、分布等信息。
3. 环境监测:利用专业仪器对湿地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环境质量。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5. 生态修复方案设计:针对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
四、实习成果与体会1. 物种多样性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共记录湿地植物50余种,动物20余种。
其中,湿地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如芦苇、菖蒲等;动物以鸟类、昆虫、两栖动物为主。
2. 环境质量评价:根据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因子监测结果,评价白河滩湿地公园的环境质量。
结果显示,该湿地环境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价值。
3. 生态修复方案设计:针对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如外来物种入侵、湿地退化等,提出以下生态修复方案:(1)加强湿地保护,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减少湿地资源消耗。
(2)开展外来物种入侵治理,恢复湿地生态平衡。
(3)加强湿地植被恢复,提高湿地生态功能。
(4)加强湿地水质监测,确保湿地水质安全。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系、院:环境与资源专业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121班姓名 : 布祖热学号:201218070112指导老师:李永春、钱老师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了解野外工作的基本步骤,练习观察竹子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野外研究工作的方法;掌握土壤的采集,竹子的测量、施肥的方法,学会使用检索表鉴定雷竹林的年龄、高度、胸径;了解植物资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野外实习,初步学会和了解生态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熟悉生态学在森林工作的基本方法。
掌握野外实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通过学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采集雷竹林的土壤,通过实验测出其水分、有机质的含量、水解性氮的含量、速效钾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和PH值。
通过跟农户进行交流,提高自己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和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们也开开眼界了,多多观察,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
通过分好几个组去完成任务,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
我们冒着大雨去实习、去搜集资料,可以磨练我们意志和毅力。
在农户的介绍和讲解下,我们比较清楚地掌握了分竹子的岁数,还有高度,知道了怎么施肥竹林,施多少、何时施,年产量和总利润。
我们在老师的领导下去了我们学校的实习基地,在这里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还种了种拦笆的草,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和化肥流入水体。
野外环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外作业工作量大,时常还要忍饥挨饿,跋山涉水,顶酷暑冒风雨,这种艰苦的环境对磨练我们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农业生态学野外实习使我们从课堂走向自然,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去了解形形色色的竹子种类及生态习性,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二、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1. 时间与安排实习时间为:2014-3-29~2014-3-30实习地点:太湖源、浙江农林大学实习基地、一家农户的雷竹林第一天去了实习地点,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我们学校的实习基地,还去到处观察了竹子还有竹笋。
下午避过阵雨之后为了采集土壤就去了一家农户的雷竹林,听完农户的一番介绍和讲解,按事先分好的组进行采集土壤和部分竹子的年龄、高度和胸径。
采好之后,回了学校。
第二天去了实验室,在老师和学长的讲解下按组进行了实验,并测了各自采集的土壤的水分、有机质的含量、水解性氮的含量、速效钾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和PH值。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数据。
2.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内容不多而简单,主要内容就是采集雷竹林的土壤,测出其水分、有机质的含量、水解性氮的含量、速效钾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和PH值。
学会看竹子大概能测出其高度、年龄、胸径。
还要把握给竹子施肥的方法、时间和量。
最后要比较的清楚竹子的年利润和成本。
三、主要实验结果与分析1.雷竹林所得到的数据:编号年龄(岁)高度(m)胸径(cm)1 4 5 16.42 3 5.5 14.73 6 7 17.84 5 7 15.75 6 6.5 13.26 3 7.5 16.27 5 4.5 128 1 8.5 169 2 5 9.510 3 7 13.211 3 7 15.112 6 4.5 8.713 5 6.5 13.914 6 7.5 15.115 1 8 15.116 2 2.5 8.417 3 7 17.8编号年龄(岁)高度(m)胸径(cm)18 3 7 13.819 6 6.5 13.220 1 6 11.221 5 5.5 11.322 3 7.5 16.423 3 8 14.124 1 8.5 1725 2 8.0 16.526 2 5.5 13.927 3 7 1528 3 6.5 12.529 3 5.5 9.730 6 6.5 14.831 5 6.5 13.232 3 7 17.133 1 7 14.534 5 6.5 15.735 5 5 10.336 3 7 14.137 2 4.5 13.938 3 5 9.939 1 4.5 11.140 3 4.5 14.941 5 5 15.342 4 8 17.643 3 8 13.244 5 7.5 15.245 1 4.5 13.946 3 6.5 15.247 4 6.5 16.348 5 6.5 17.349 6 4.5 17.150 4 5 13.3雷竹林及竹笋:2.主要的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土壤PH测定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Ph计 3.89 4.39 4.04混合指示剂 3.91 4.39 4.03分析:pH的化学定义是溶液中H+ 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土壤pH是土壤酸碱度的强度指标,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
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pH易于测定,常用作土壤分类、利用、管理和改良的重要参考。
同时在土壤理化分析中,土壤pH与很多项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密切关系,因而是审查其他项目结果的一个依据。
土壤pH分水浸pH和盐浸pH,前者是用蒸馏水浸提土壤测定的pH,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碱度),后者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的pH,大体上反映土壤的潜在酸。
盐浸提液常用1molL-1 KCl溶液或用0.5 molL-1 CaCl2溶液,在浸提土壤时,其中的K+ 或Ca2+ 即与胶体表面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相当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故盐浸pH较水浸pH低。
土壤pH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和电位法。
电位法的精确度较高。
pH误差约为0.02单位,现已成为室内测定的常规方法。
野外速测常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其精确度较差,pH误差在0.5左右。
本实验用PH计可直接读出PH值。
1)PH计:操作步骤: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10克两份,各放在50ml的烧杯中,一份加无C02蒸馏水,另一份加1molL-1 KCl溶液各25ml(此时土水比为1:2.5,含有机质的土壤改为1:5),间歇搅拌或摇动30分钟,放置30分钟后用酸度计测定。
2)混合指示剂: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在比色瓷盘孔内(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野外可用待测土壤擦拭),滴入混合指示剂8滴,放入黄豆大小的待测土壤,轻轻摇动使土粒与指示剂充分接触,约1分钟后将比色盘稍加倾斜用盘孔边缘显示的颜色与pH比色卡比较,以估读土壤的pH。
实验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分析:本法是在外加热源的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来滴定。
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再间接计算有机质的含量。
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碳量为58%,要换算成有机质则应乘100/58=1.742。
另外,由于该方法对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约为90%。
故测定结果还应乘以较正系数100/90=1.1氧化和滴定时的化学反应式如下:2K2Cr2O7+8H2SO4+3C—2K2SO4+2Cr2(SO4)3+3CO2+8H2OK2Cr2O7+6FeSO4+7H2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操作步骤: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过孔筛的土样0.1~0.5g(含有机质>7%的称0.1g,4~7%称0.2g,2~4%称0.3g,<2%称0.5g),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
(应直接倒入试管底部,避免沾在管壁上)。
用滴定管准确加入0.8N K2Cr2O75ml,轻轻摇动试管,使管内土样分散。
(勿使土壤粘在试管上部)。
再沿管壁缓慢加入浓H2SO45ml ,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之水汽。
把试管插入铁丝笼中并放入预先加热至180~190℃的油浴锅中,此时油温下降至170~180℃,保持此温度。
当试管内容物开始沸腾时,计时煮沸5分钟(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应准确计时)。
取出试管,稍冷后擦净管外油液。
将试管内容物用蒸馏水洗入三角瓶中,瓶内总体积不要超过60~70ml ,加入2~3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0.2N FeSO4滴定,溶液颜色由橙黄变绿再突变到棕红色即为终点。
若以二苯胺做指示剂,应于溶液中先加入NaF 粉末1小勺或50% H3PO43ml (使 溶液中Fe3+ 与其络合成无色络离子,以消除滴定时产生的红褐色Fe2(SO4)3的干扰,然后加入二苯胺1ml ,此时溶液呈暗紫色,用0.2N FeSO4滴定至暗绿色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消除药品不纯等的影响),加石英砂、防止暴沸。
实验三: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分析: 方法原理:在扩散皿中,土壤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态氮转化为NH3,扩散后为H3B03所吸收。
H3B03吸收液中的NH3再用标准酸滴定,由此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操作步骤:称取风干土(过1mm 筛)2.00克,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水平的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样品铺平。
在扩散皿的内室中加入2%的H3B03指示剂 2m1,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上涂上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至完全粘合。
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小缝,从毛玻璃狭缝处迅速加入10m1 1 mol ·L-1 的Na0H 溶液,立即盖严,用橡皮筋圈紧。
随后放入40士1℃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士0.5小时后取出(可以观察到内室应为蓝色),内室吸收液中的NH3用0.005M 或0.0025M H2S04滴定,终点由蓝绿色转变至红紫色,记下所用去的标准酸量(毫升)。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并做土壤含水量。
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分析:用PH8.5的0.5M碳酸氢钠溶液,于温度25℃左右提取分离土壤速效磷。
取一定量的提取液,控制显色中的硫酸的浓度为0.4N,钼酸铵的浓度为0.1%,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使形成“磷钼兰”溶液。
用比色计测定其兰色强度,然后于标准曲线上查找其相应的浓度,从而计算土壤中的速效磷的含量操作步骤:1.制备待测液:称取过20mm筛的风干土样5.0克于50ml左右塑料瓶中,用快速自动加液管加0.5M NaHCO3 50.00ml,盖紧瓶塞,放在25℃±1℃恒温室或保温箱内,保温振荡30分钟,立即用干燥过滤器保温过滤,滤液承接于60ml塑料杯内。
2.显色:分别用快速移液管吸取滤液5.00ml于20×180mm 试管中,再加硫酸—钼酸铵使用液5.00ml,轻轻摇动,以驱除CO2(防止试液溅出),最后充分摇匀,加氯化亚锡溶液1滴,再摇匀,当室温在20℃左右显色10—15分钟,否则应延长至20—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