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教学设计

农业昆虫学教学设计

1. 引言

农业昆虫学是农业生态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涉及到农业生产中昆虫的认识、分类、生态学、生殖与繁殖、灭虫和防治等方面。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农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本文旨在对农业昆虫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

•昆虫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基本概念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发育、营养与代谢、行为和遗传等

•昆虫的生活史和种群动态

•农业昆虫的种类、危害和防治方法

2.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

•掌握基本的昆虫分类和鉴定技能

•能够观察、记录和分析昆虫生态学数据

•能够评估和选择农业昆虫的防治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以下情感目标:

•对昆虫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有深入认识

•养成观察、分析和判断的好习惯

•培养对农业昆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教学内容

3.1. 基础理论

本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昆虫形态、结构和分类、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昆虫的生活史和种群动态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书本阅读、视频观看等方式进行。

3.2. 实验操作

本课程的实验操作部分主要包括昆虫的观察与鉴定、昆虫生态学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昆虫防治方法的评估与选择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课外实践、专业实习等方式进行。

3.3. 综合案例

本课程的综合案例部分主要是针对实际农业昆虫防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4. 教学方法

4.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讨论和解答,不断深入、拓宽和巩固知识。

4.2. 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包括影片教学、PPT讲解、实物展示等方式,以加强理论学习的视觉效果和教学体验。

4.3. 实践教学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包括实验教学、课外实践和专业实习等方式,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同时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技能、实践表现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可采用作业、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综合案例等方式进行评价。

6. 总结

农业昆虫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意见。

作物育种学--绪论详细教案

2011年第19期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学详案 课程名称:《作物育种学》绪论授课章节:绪论 班级:15班 学生:王辉 学号:20111566

《作物育种学》绪论教学详案 1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发展;作物品种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国内外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知识,激励学生积极投入作物育种这个艰苦而又自豪的行业,为世界农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2 教学要求 识记两个概念:作物育种学和作物品种;掌握作物育种学目标及优良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了解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常见的育种途径。 3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概念:作物育种学和作物品种;作物育种学目标及优良作物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4 课时分配 本章用时45min,具体分配如下: 5 教学方法 提问法,举例讲授法

6 教学内容 导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好。你们都知道袁隆平是干什么的吗? 学生回答:袁隆平是世界水稻杂交之父。 教师补充:对了,袁隆平,1930年出生——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得8项国际奖 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让克基金会“农学与营养奖”; 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会“拯救饥饿奖”; 1995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 1996年,获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亚洲大奖”; 1997年,获国际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 ★我国第一个以农业科学家冠名的上市公司“隆平高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个公司即是以袁隆平为名命名的,公司上市后随即使袁隆平的身价超过1000亿元人名币。 ★2004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05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 这一系列成就,使袁隆平成为我国水稻杂交育种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成就让世界数千万人免于被饥饿折磨而死。也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你们想更进一步认识这位伟大的育种家吗?那就来学习作物育种学吧! 我们还知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大国之一,农业是我国赖以生存的基础行业。俗语说“民以食为天”,没有充足的粮食资源,人们的生存、生活便无法得到保障。而获取充足的粮食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即是选育优良作物品种,提高粮食产量来实现。《作物育种学》即是一门以研究和选育优良作物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这门新课程。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本教材加上绪论部分一共十七章,本节课我们先学习绪论部分。 讲述: 绪论一共分3节分别介绍了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发展;作物品种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

【农学课件】作物育种学教案

§ 绪论 §0.1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0.1.1 含义: 作物育种:是指选育作物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的一项工作。 良种繁育:是指保持新品种和改善恢复生产上应用品种的优良种性,繁殖推广优良种子的一项工作。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就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0.1.2 任务 研究育种规律,创造优良品种,生产又多又好的种子,实现品种良种化、种子标准化,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0.1.3方法 利用现有的引种 驯化 系统育种 人工创造的品种间杂交 远缘杂交 理化因素诱变 杂种优势利用 体细胞杂交 基因工程 高光效育种 染色体工程 0.1.4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作物生产科学的两个不可偏缺的主科。 §0.2 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发展 良种包括优良品种和优良种子两种含义 0.2.1 品种的概念与品种的合理利用。

品种的概念:品种是某一栽培作用适应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各个体具有相对一致的,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且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能够表现出品种所特有的优良性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①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②品种是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价值的生产资料;③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区性;④品种的利用有时间性。 作物品种( Cultivar )是人工进化的、人工选择的,即育种的产物,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作物品种也有其在植物分类学的地位,属于一定的种及亚种,但不同于分类学上的变种。变种( Variety)是自然选择、自然进化的产物,一般不具上述特性和作用。 每个作物品种都有其所适应的地区范围和耕作栽培条件,而且都只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作用,所以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随着耕作栽培条件及其他生态条件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要求也会提高,所以必须不断地选育新品种以更替原有的品种。 作物品种除了纯系品种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型,如多系品种、异交群体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所有类型的品种都应具有上述的基本性能和作用。 0.2.2 品种的分类: ①农家品种; ②改良品种。 0.2.3 优良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①适应性强,表现丰产性; ②抗逆性强,表现稳产; ③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 ④栽培管理容易,成本低。 0.2.4 品种的合理利用: ①使良种良法在适应地推广种植; ②在适应地区还应因地制宜; ③要注意品种搭配; ④要注意防杂保纯。 0.2.5 品种的特征特性 (1)特征:植物体各部分或器官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上的症状叫特征。 (2)特性:植物体在生理生物化学和加工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叫特性。 特征特性总称为性状。性状从遗传角度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从栽培角度分为;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

自主学习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9005218.html, 自主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一、自主学习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 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4期.何莲珍. [2].论学生的自主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2期.庞维国. [3].基于IHDR自主学习框架的无人机3维路径规划. 《机器人》.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5期.陈洋.张道辉.赵新刚.韩建达. [4].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 《外语教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1期.张殿玉. [5].基于内容的自主学习式MP3搜索引擎的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 年z1期.吴云鹏.董守斌.宋丙林. [6].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理念应用体系初探. 《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 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2期.陈江波.李洪斌.王鹏. [7].自主学习:相关理论与评价工具. 《河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9期.赵同领.田勇泉. [8].实习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8期.彭会珍.陈静.张振香. [9].大学生自主学习农业昆虫学的探索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 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9期.金大勇.吕龙石.范丽清.

农业昆虫学

农业昆虫学教案 第一章农业害虫防治的理论基础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农业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2. 掌握农业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 3. 掌握农业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二、讲授的内容纲要 (一)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1. 种群的自然控制 2. 害虫的生态对策 3. 农业(田)生态系统 (二)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 1. 害虫为害程度的分析 2. 作物受害损失估计 3. 防治指标的制定 (三)虫害发生的条件和防治的基本途径 三、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内容 1. 害虫的生态对策与防治方法的关系 2. 害虫为害程度的分析 3. 作物受害损失估计 4. 防治指标的概念与内涵 5. 虫害发生的基本条件 6. 农业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二)难点内容 1. 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 2. 农业(田)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3. 经济损害水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概念的区别与理解 4. 害虫与虫害的区别 四、采用的教学方法 1.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2. 部分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寻找

答案,教师辅助指导答疑。 3. 提供《农业昆虫学》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化教学,方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五、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 (一)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二)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 (三)虫害发生的条件和防治的基本途径 本章内容共讲授5学时 六、教学设计 实行多媒体教学。编写和制作《农业昆虫学》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图表和动画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该课件挂在学校校园网上,便于学生学习。 第二章农业害虫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农业害虫防治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2. 掌握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特点 3. 掌握害虫综合治理的内涵和特点 4. 掌握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原则 二、讲授的内容纲要 (一)植物检疫 (二)农业防治法 (三)生物防治法 (四)物理机械防治法 (五)化学防治法 (六)害虫的综合治理 三、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内容 1. 农业防治法的特点及基本内容 2. 生物防治法的特点及基本内容 3. 物理机械防治法的基本内容 4. 化学防治法的特点 5. 应用化学防治法时需注意的事项 (二)难点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案 XX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章节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园艺植物育种及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和品种的概念。 教学基本内容: 1、园艺植物育种及园艺植物育种学 2、品种 3、良种 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5、园艺植物育种历史和进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品种的概念 难点:品种的概念;品种的特点;优良品种的概念及在生产上的作用。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1、多媒体结合板书。 2、介绍品种概念时举例若干果树、蔬菜、花卉品种及野生植物图片,以对比理解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3、讲解品种的特点时举例并结合图片。

作业与思考题: 1、品种概念。品种和优良品种的联系和区别? 2、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良种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3、你对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的历史有何了解? 4、根据你对进化理论与遗传学的理解,谈谈自然进化、人工进化与遗传改良的关系。 5、我国园艺植物育种现状与世界上发达GJ的差距如何? 6、育种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7、现阶段国内外园艺植物育种有何动态? 8、园艺植物的品种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作业用图示方式表明野生资源、品种、优良品种、育种、栽培的关系。 绪论 随着RM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园艺事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园艺植物(果、菜、花) 插入图片:黄蜜桃、番茄、花毛茛 现代园艺生产要求果树和蔬菜:种类多样、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丰产稳产、耐贮耐运、适于机械化生产。 在园林绿化中人们希望园林绿地中布置的花卉植物,丰富多彩、万紫千红、健康美丽,既能展示物种的多样性,又能展示品种的多样性。

作物育种学教案

§0 绪论 §0.1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0.1.1 含义: 作物育种:是指选育作物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的一项工作。 良种繁育:是指保持新品种和改善恢复生产上应用品种的优良种性,繁殖推广优良种子的一项工作。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就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0.1.2 任务 研究育种规律,创造优良品种,生产又多又好的种子,实现品种良种化、种子标准化,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利用现有的引种 驯化 系统育种 人工创造的品种间杂交 远缘杂交 理化因素诱变 杂种优势利用 体细胞杂交 基因工程 高光效育种 染色体工程 0.1.4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作物生产科学的两个不可偏缺的主科。 §0.2 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发展 良种包括优良品种和优良种子两种含义 0.2.1 品种的概念与品种的合理利用。

品种的概念:品种是某一栽培作用适应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各个体具有相对一致的,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且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能够表现出品种所特有的优良性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①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②品种是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价值的生产资料;③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区性; ④品种的利用有时间性。 作物品种( Cultivar )是人工进化的、人工选择的,即育种的产物,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作物品种也有其在植物分类学的地位,属于一定的种及亚种,但不同于分类学上的变种。变种( Variety)是自然选择、自然进化的产物,一般不具上述特性和作用。 每个作物品种都有其所适应的地区范围和耕作栽培条件,而且都只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作用,所以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随着耕作栽培条件及其他生态条件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要求也会提高,所以必须不断地选育新品种以更替原有的品种。 作物品种除了纯系品种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型,如多系品种、异交群体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所有类型的品种都应具有上述的基本性能和作用。 0.2.2 品种的分类: ①农家品种; ②改良品种。本文节选自(武汉婚纱摄影 0.2.3 优良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①适应性强,表现丰产性; ②抗逆性强,表现稳产; ③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 ④栽培管理容易,成本低。 0.2.4 品种的合理利用: ①使良种良法在适应地推广种植; ②在适应地区还应因地制宜; ③要注意品种搭配; ④要注意防杂保纯。 0.2.5 品种的特征特性 (1)特征:植物体各部分或器官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上的症状叫特征。 (2)特性:植物体在生理生物化学和加工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叫特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