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课文《诫子书》对比阅读(附译文)知识点考点重点(含中考真题)专项练习

《诫子书》对比阅读(附译文)(含中考真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刘备敕刘禅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

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不复自伤,但以卿①兄弟

为念。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②卿智量,甚大增修③,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注释】①卿: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

称谓,相当于“你(们)”。②叹:赞叹。③增修:即“溢美”,意

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修:美好。

译:我最初只是得了一点痢疾而已,后来转而得了其他的病,恐

怕难以挽救自己了。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六十多了,

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所以不再为自己感伤,只是惦念你们兄弟。射

援先生来了,说丞相(诸葛亮)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进步,远比他所期望的要好,要真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

服于人④.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

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

《管子》《六韬》一通已毕,道亡⑤,可自更求闻达。

【注释】④能服于人:能够使别人敬服。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⑤道亡:(所抄之书记)在途中丢失。

译:努力啊,努力!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

小而不去做。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你父亲我

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有空时系

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

会有很大帮助。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

《管子》《六韬》,还没给你,就在路上丢失了,你自己可以再找有学问的人学习这些东西。

(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增加②汝父德薄,勿效之效仿

( 1 )①增加②仿效

( 2 )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但以卿兄弟为念

( 2 )但 / 以卿兄弟 / 为念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3 )①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

②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

( 4 )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 4 )两文作者都勉励儿子要多读书,并且加强品德修养.

( 5 )从两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警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感悟: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

( 5 )示例: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

②“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 12 岁的时

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

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译: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

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

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

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

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

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

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

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译:我听说,用肃敬保持道德品行宽大宽容的人,就可以荣华富贵;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

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地位显要;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拙来保有

明察事理的聪慧、明智的,就是明智,聪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并用浅陋浅显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

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第一组题

1 .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又相天子博闻强记:

非学无以广才险躁则不能冶性

1. 辅佐;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扩展;轻薄浮躁。

2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2.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依靠内心安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

养自己的品德。

3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

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

内容是:。( 2 分)

3.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第二组题

1 .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非学无以广才()悲守穷庐()又相天子()

1.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扩展屋子辅佐

2 .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险躁则不能冶性()

2. 在因为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就

3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

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

内容是:。

3.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4 .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

何及!

4. ( 1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 2 )(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

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

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5 .乙文

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乙】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

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

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

意智。

我最初只是得了一点痢疾而已,后来转而得了其他的病,恐怕难

以挽救自己了。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六十多了,又有

什么可遗憾的呢?所以不再为自己感伤,只是惦念你们兄弟。射援先

生来了,说丞相(诸葛亮)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进步,远

比他所期望的要好,要真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努力啊,

努力!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只有

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你父亲我德行不深厚,你不

要效仿。你可以向丞相学习,待他如你的父亲一样,不要懈怠!不要

忘记!也要让你的兄弟们都知道!一定要记得!

【丙】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

公曰:“善哉!”

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

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

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

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

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7 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遂成枯落

益人意智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1 、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的目标;增长;凋落,衰残,比喻年老

志衰,没有用处;增加;戏弄

2. 翻译下列句子。( 8 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是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

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闲空有时间的时候看一下那些有学识的人和他们的著作《六韬》、《商君书》,对你的智慧会有很好的帮助。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点燃蜡烛照起亮光(行走)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更好呢)?

3. 甲文诸葛亮诫子,乙文刘备训儿,丙文师旷讽君,其内容有何

异同?

3 、同:劝学,学能励志,学可益智。

异:诸葛亮诫子,劝勉儿子立身修德,立志、学习、惜时是成才

的三大条件,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刘备训儿,劝儿

养德修学,不辞善小,远离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4 ~ 7 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

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 (jī) :

迷信鬼神和灾祥。

译: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 ( 你 ) 一定不要接

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个地方的

土地贫瘠 ( 不好 ) ,而且地名十分凶险 ( 不好、不吉 ) 。楚国人

敬畏鬼,而越国人迷信鬼神和灾祥。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

个地方。”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

之所以异乎俗也。 ( 选自《吕氏春秋》 )

译: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

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

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 ( 懂得、明白 ) 不把世俗利益

看作利益 ( 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 ) 。懂得把别人所厌恶

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4.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孙叔敖疾 ( ) (2) 王数封我矣 ( ) 答案: (1) 生病 ( 或生重病 ) (2) 多次 ( 或屡次 )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 ( 不好 ) ,而且地名十分凶险( 不好、不吉 ) 。 (2) 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 ( 懂得、明白 )

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 ( 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 ) 。

6. 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

什么?

答案:因为“荆人畏鬼,而越人信”,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

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 ( 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 )

7.“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

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让我们明白了:

做人不可贪心不足 ( 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

西才能长久保有等 ) 。

五、 2019 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逐题解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 7-11 题 . ( 20 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

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

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

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③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

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

浊无所失⑤ ;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 ; 效

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

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

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

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

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

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 请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2 分)

申父母之戒

7. 【答案】申 / 父母之戒

【解析】谓宾断句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 ( 4 分)

①非学无以广才②意与日去

③乐人之乐④数郡毕至

8. 【答案】①使……增长②离开③以……为乐④全,都

【解析】“广”、 " 去 " 源于《诫子书》重点字词 , 需要关注“广 " 的使动,“乐”源于《醉翁亭记》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毕”源于《口技》 : “群响毕绝”。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6 分)

①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译文:

9. 【答案】①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解析】“以”需要译为“来”,注意“修身”与“养德”的翻译。

②夫学须静也 , 才须学也。

译文:

【答案】②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解析】注意“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

③吾常为寒心 , 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

译文:

【答案】③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

【解析】“常”译为“常常、时常”,“为 " 译力“替 " ,“是以 " 按句式译为“这是……的原因”,“效”译为“效法、

效仿”,以上均能在课内文言《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治水必

躬亲》重点字词中找到。

10. “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

要概括。( 4 分)

10. 【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

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 .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 . 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宂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

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

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

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11. 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

哪些。( 4 分)

答:

11. 【答案】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 . 才须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

明突出论证了“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 . 生动形象论证了需

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教厚谦虚、节约不

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

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

突出论证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

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六、 2019 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二)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 9 ~ 13 题。( 12 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

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

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

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

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

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

的傲慢神气。

9.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 分)

( 1 )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 2 )淫慢则不能励

精励精:

( 3 )悲守穷庐穷庐:( 4 )此即日习于傲矣

习:

9. ( 2 分)( 1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 2 )励精:振奋精神

( 3 )穷庐:偏偏简陋的房屋

( 4 )习:习惯,熟悉

10. 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 静以修身 / 皆以美于徐公

B. 险躁则不能治性 / 至则无可用

C.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 /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

后见也

D. 车马仆从习惯为常 / 二虫尽为所吞

10. ( 2 分) C

1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11. ( 2 分)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12. 【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

“ A ”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

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诚弟弟,提出做事宜

“ B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 C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

习与做事。( 3 分)

12. ( 3 分) A. 遂成枯落 B. 平心静气 C. 躁(险躁 / 焦躁)

13. 【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

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3 分)

13. ( 3 分)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如【乙】文所说

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

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

近奢而远离俭了。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

过度消费。

七、 2019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逐题解析版

(四)文言文阅读( 16 分)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 ,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 才须学也 ,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 意与日去 , 遂成枯

落 , 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 , 将复何及 !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 , 切莫惜书 ; 惜书之甚 , 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

为是 , 看坏一本 , 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 ,

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 , 明知是旧窑④ , 当珍惜 ; 然贫家止有此器 , 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 ? 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 : 清初诗人。②高阁 : 束之高阁,不去

阅读。③遑 : 闲暇 , 空闲。④旧窑 : 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 , 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 , 乃是大愚不灵 , 自寻烦恼。人生在世 , 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 凡遇不易处之境 , 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

③疾” , 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 : 清代作家。②掌 : 同“长”。③疢(ch è n) 疾 : 疾病 , 比喻忧患。

【释义·懂文】

13. 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

当的义项。( 2 分)

( 1 )示() A. 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 给人看 C. 表示 D. 教导

( 2 )谕() A. 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 告诉 C. 知道D. 比喻

【答案】 13.(1)D ( 2 ) 2B ( 2 分,每小题 1 分)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 分)

( 1 )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答案】 14.(1) 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 ( 富贵人家 ) 藏书

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 ( 余力 ) 效仿这种做法。

( 2 )凡遇不易处之境 , 皆能掌学问识见。

【答案】 2 凡是遇到逆境 ( 不顺的处境 ) ,都能増长学问和

见识。

【圈点·品味】

15. 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

时的语气和情感。( 4 分)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

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

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 1 )初读古书 , 切莫惜书 ; 惜书之甚 , 必至高阁。

15.(1) “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

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技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 2 )人生在世 , 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

(2) “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

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股切期望。

(4 分。每小题 2 分,语气、情感各 1 分 )

【摘录·明理】

16. 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 , 根据

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 填序号 )(4 分 )

①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④便须动圈点为是 ,

看坏一本 , 不妨更买一本⑤忍让为居家美德⑥若必以相争为

胜 , 乃是大愚不灵 , 自寻烦恼⑦生于忧患 , 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 , 务实求知 , 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

“ (1)_____________ ”去做 ; 面对困境 , 可以用古人的话“( 2 )_____________ ”来勉励自己 ; 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 , 可

以提醒自己“ (3)_____________ ”;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 , 可以告诫自己“ (4)_____________ ”。

【答案】 16. ( 1 )④( 2 )⑦( 3 )③( 4 )② (4 分,

毎小题 1 分 )

【解析】便须动圈点为是 , 看坏一本 , 不妨更买一本。译文:

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 , 如果看坏了一本书 , 不妨再去买一

本来。淫慢则不能励精 , 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

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译文】

开始读古书时 , 千万不要太爱惜书本 , 过分的爱惜 , 一定把

它束之高阁而不去读它。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 , 如果看坏

了一本书 , 不妨再去买一本来。爱惜书本是有能力藏书的人家所做的

事 , 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就譬如茶杯饭碗 , 明明

知道是珍贵的古瓷器 , 本应当珍惜 , 但家里穷 , 只有这件器皿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知识梳理及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二、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字词解释 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 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性,养性。 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日:时间。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对比阅读

《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对比阅读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 ①行:操行。 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⑤淫漫:荒淫,怠惰。 ⑥励精:振奋精神。 ⑦意:意志。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试题】 1.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非学无以广才 () 悲守穷庐()又相天子() 2.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险躁则不能冶性()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 是: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 是:。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课文《诫子书》对比阅读(附译文)知识点考点重点(含中考真题)专项练习

《诫子书》对比阅读(附译文)(含中考真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刘备敕刘禅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 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不复自伤,但以卿①兄弟 为念。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②卿智量,甚大增修③,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注释】①卿: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 称谓,相当于“你(们)”。②叹:赞叹。③增修:即“溢美”,意 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修:美好。 译:我最初只是得了一点痢疾而已,后来转而得了其他的病,恐 怕难以挽救自己了。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六十多了, 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所以不再为自己感伤,只是惦念你们兄弟。射 援先生来了,说丞相(诸葛亮)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进步,远比他所期望的要好,要真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 服于人④.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 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 《管子》《六韬》一通已毕,道亡⑤,可自更求闻达。 【注释】④能服于人:能够使别人敬服。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⑤道亡:(所抄之书记)在途中丢失。 译:努力啊,努力!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 小而不去做。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你父亲我 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有空时系 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 会有很大帮助。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对比阅读(5篇)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对比阅读(5篇) 乙】《诫子书》与《周公诫子》的对比阅读 周公诫子》中心内容是___儿子伯禽不要骄傲自满,要保 持谦虚谨慎的美德,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轻视人才。而《诫子书》中心内容则是告诫子孙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修身养德,不贪淫荒漫,不冒险躁动,要有志向,有远大的目标,才能致远。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经常被人们用作座右铭,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静寡欲,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的目标。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___《诫子书》 改写】 君子的行为应该是静谧的,以此来修身养性,节俭为要,以此来增进德行。没有淡泊的心态,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宁静的环境,就不能有远大的前程。研究需要静心,才华需要研究,没有研究就无法扩展才华,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

问。荒淫懒散就无法激发精神,急躁冒进就无法控制情绪。时间和年龄在不断流逝,意志和日子也在不断消逝,最终变得萎靡不振,与世隔绝,悲伤地守着贫穷的房屋,又有什么意义呢!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___忽长 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 改写】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益处。但有些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尊重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做引起了别人的憎恨,就像对待仇敌一样,讨厌他们就像对待恶鸟一样。这种用研究来损害自己的行为,不如不研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没有淡泊的心态,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急躁冒进就无法控制情绪。 ③人疾之如仇敌:别人憎恨他就像仇敌一般。 ④恶之如鸱枭:厌恶他像对恶鸟一样。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诫子书》知识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诫子书》知识点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dàn)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悲叹)又怎么来得及呢? 【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澹(dàn)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一定要。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度。慢:懈怠,懒惰。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光。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光、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比喻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1)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附答案译文)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比较浏览 1.考点经典句翻译 外子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道德教养的人,他们以静思检查来使本身精美绝伦,以简朴勤俭来造就本身崇高的品格.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乃至远.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克不及明白本身的志向,不身心安静就不克不及实现弘远目的. 4、.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外子子之行( )(2)俭以养德( ) (3)非安静无乃至远( ) (4)淫慢则不克不及励精( )(5)险躁则不克不及治性( ) (6)多不接世( )答案:(1)品格崇高的人(2)用.凭借.依附(3)实现弘远目的(4)懈怠.懒散(5)陶冶性格(6)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译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译文:

答案:(1)进修必须收视反听,增加才干必须耐劳进修.(2)不尽力进修就不克不及增加才干,不明白志向就不克不及在进修上获得成就.(3)韶华跟着时光逝去,意志跟着岁月消磨.填空.(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间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示“躁”的伤害的句子是:答案:(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乃至远(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克不及治性浏览.浏览全文,答复(1)~(3)题.(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②淫慢则不克不及励精(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①申饬②振奋,振作③消掉,逝去④立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淫慢则不克不及励精,险躁则不克不及治性.译文: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答案:①过度懒散就不克不及振奋精力,浮躁就不克不及陶冶性格.②最后就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字词句基础知识内容问答与对比阅读(含答案)

《诫子书》字词句基础知识内容问答与对比阅读 一、文学常识 1.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是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二、字词读音 夫.:fú淡泊 :dàn bó淫.慢:yín 险躁.:zào 遂.(suì)穷庐.:lú.. 三、朗读节奏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重点字词 诫:告诫,劝勉。 书:书信。 夫:语气助词,用于句首。 以:助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修养身心。 养德:陶冶德行。 无以:没办法。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扩大。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成.学:成就。 励.精:振奋。 淫慢:放纵懈怠。 :轻薄,浮躁。 险躁 .. 治.性: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就;凋落,衰残;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 遂.成枯落 .. 多.不接世:多数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五、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四篇(含答案)

《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四篇(含答案) 《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四篇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诸葛亮《言家事》 【乙】须静也,才须学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dàn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悉仰于官:______________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 ..及卒,如其所言: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tāo)慢:漫不经心 1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附答案译文)

《诫子书籍》课内及课中对于比阅读之阳早格格创做 1、考面典范句翻译 妇君子之止,静以建身,俭以养德. 有公德建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去使自己尽擅尽好,以朴实朴实去培植自己下尚的品德. 2.非浓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近. 不瞅浑世雅的名利便不克不迭细确自己的志背,不身心宁静便不克不迭真止近大目标. 4、.阐明下列句中加面的词汇.(1)妇君子之止()(2)俭以养德() (3)非宁静无以致近() (4)淫缓则不克不迭励细()(5)险躁则不克不迭治性() (6)多不接世()问案:(1)品德下尚的人(2)用、依据、依赖(3)真止近大目标(4)懈怠、懒惰(5)陶冶性情(6)交战社会,有“用世”的意义 2.翻译下列句子.(1)妇教须静也,才须教也.译文: (2)非教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教.译文: (3)年取时驰,意取日去.译文:问案:(1)教习必须博心致志,删少才搞必须受苦教习.(2)不齐力教习便不克不迭删少才搞,不细确志背便不克不迭正在教习上赢得成便.(3)年华随着光阳逝去,毅力随着岁月消磨.挖空.(1)文中有二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下近”的座左铭,那二句话

是:,.(2)《诫子书籍》齐文的核心论面是:,.(3)《诫子书籍》中能表示“躁”的妨害的句子是:问案:(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近(2)静以建身俭以养德(3)险躁则不克不迭治性阅读.阅读齐文,回问(1)~(3)题.(1)阐明下列句中加面的词汇.①诫子书籍()②淫缓则不克不迭励细()③年取时驰() ④非志无以成教()问案:①告诫②振奋,振做③消得,逝去④坐志(2)用新颖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淫缓则不克不迭励细,险躁则不克不迭治性.译文:②遂成枯降,多不接世,悲守贫庐,将复何及!译文:问案:①太过懒惰便不克不迭振奋细神,暴躁便不克不迭陶冶性情.②末尾便像枯枝败叶那样,对于社会不所有孝敬,(到那时)守正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去得及.(3)读了那篇文章,您受到了什么开收?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问案(示例):人正在少年时期该当竖坐近大的志背,收愤图强,预防老了悔恨. 6、阅读底下的笔墨,回问4~7题.孙叔敖徐,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启尔矣,吾不受也.为尔死,王则启汝,必无受利天.楚、越之

部编版初中语文《诫子书》对比阅读 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诫子书》对比阅读含答案 (一)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标出下列语句的停顿。 年 /与时驰卿/今当涂掌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夫君子之行.(操守)意与日去.。(离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3.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5.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学官呢!只不过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读书.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时,跟吕蒙讨论商议事情,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县的阿蒙啊!”吕蒙说:“有抱负的人离别数日后,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情况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二)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和中考试题集锦

部编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和中考试题 集锦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集锦 一、默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是时期的家、家,与他相关俗语。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夫君子之行 ( ) (2)俭以养德 (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 (6)诫子书() 四、简答题: 1、表达中心的句子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3、文章就哪几方面进行论述? 4、本文论述了多层关系:、、。 5、出自本文的成语:、 6、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五、按要求背默: 1、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 , 2、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 , 3、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 巩固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二、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三、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4)文本作者抓住一个“”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条件。 四、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老师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七、课外延伸阅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部编版语文《诫子书》重要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诫子书》重要知识点 一、原文及译文: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依靠内心恬淡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心句)(“志当存高远”)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静志的关系)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后就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着贫穷的小屋,悲伤叹息,知道要悔过,又怎么也来不及了。 【启示】 本文的主要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他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二、《诫子书》知识点 (一)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使……广 2.非志无以成学成:使动,使……成 3.多不接世多:形作名,多数人 4.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作名,高远的目标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七上《诫子书》

部编人教版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三、诫子书诸葛亮 【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居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阅读《诫子书》,完成25~36题。(40分) 第一组题目: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静以修.身/邹忌修.八尺有余。 B.才.须学也/初级狭,才.通人 C.将复.何及/复.行数十步 D.险.躁则不能治性/吾与汝毕力平险. 2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险躁则不能治性。 2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劝诫儿子要静思反省,俭朴节约,认为这是“修身”“养德”的途径。 B.诸葛亮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强调“静”的重要:修身须静,学习须静。 C.诸葛亮感慨自己年华老去,时光蹉跎,意志消失,人生“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D.诸葛亮在给儿子的这封家书中,希望儿子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君子。 第二组题目: 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非学无以广才./况才.之过于余者 B.悲守穷.庐/蝉则千转不穷. C.险躁则不能治.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将复.何及/不敢出一言以复. 29.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来要求其子,并强调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 B.“静以修身”强调安定不动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以潜心专一来修养身心。 C.“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强调节俭、俭朴。 D.“非淡泊无以明志”强调安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这样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 第三组题目: 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静以.修身/咨臣以.当世之事 B.夫君子之行./终日在地上行.止 C.意.与日去/醉翁之意.不在酒 D.将复.何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2.用现代汉语翻下列句子。(4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成枯落”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告诫,意在劝勉儿子要惜时勤学,为社会所有。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体现了君子不与外回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C.诸葛亮以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恳切地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 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教诲,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教子之心表达得非常恳切。 第四组题目 3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租晶()(3分)

第15课《诫子书》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诫子书-知识点整理(讲课用,可打印)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发语词之:的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目的,来(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不,不能无以:没办法俄而:不久宁静:宁静专一致:到达 明:明确、坚定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远:远大目标形作名 译文:不能内心恬淡,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必须来自学习。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广:增长,形作动志:立志,名词作动词成:成就。译文: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成就学业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放纵懈怠慢:古今异义则:就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轻薄浮躁险:古今异义治性:修养性情 译文: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年纪与:随,同驰:疾行,指迅速老去意:

意志去:消失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7.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遂:最终成:变成,成了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译文:最终成了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8.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穷:简陋,破败将:将要复:又何:怎么译文:悲哀地坐守着简陋的屋子,悔恨又将怎么来得及! 文言现象 1、词类活用(3个): 非学无以广才增长,形作动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大的目标,形作名 非志无以成学立志;名词-动词 2、古今异义(4): 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治:古义,修养;今义,治理 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今义:环境安静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形容速度不快 3.一词多义(6个):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 以: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诫子书-2023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能力拓展训练(部编版)

2023年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能力拓展训练 诫子书 一、(2022·黑龙江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节选自《朱子家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2)宜.未雨而绸缪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3.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 【答案】1.增长应当 2.(1)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丧失)。 (2)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记。 3.节俭第二问示例:生活中我会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物品,吃饭时会做到光盘。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注意结合语境。 (1)句意: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2)句意:应当在没下雨的时候,先把房子修补完善。宜,应当。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1)年:年纪。驰:逝去。意:意志。去:消失。(2)惠:恩惠。念:记在心里。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出生活要节俭;乙文“自奉必须俭约”要求生活必须节俭;生活中节俭的事例有很多,比如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吃饭吃干净不浪费等。 二、(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B.非志.无以成学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C.蒙辞以军.中多务至霸上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 D.非复.吴下阿蒙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部编版七上第15课《诫子书》考点汇总(新)

七上15.诫子书 三国蜀汉·诸葛亮 一、文学常识 1.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2.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二、重点字词梳理 1.古今异义 (1)静.以修身古义: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今义:安静,平静。 (2)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与“快”相对。 (3)险.躁则不能治.性①险:古义:轻薄;今义:危险,险要。 ②治:古义:修养;今义:治理。 (4)意与日 ...去.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 2.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 (2)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3)非志无以成学名词作动词,立志。 3.一词多义 (1)学:夫学须静也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学业 (2)之:夫君子之行助词,的 下车引之代词,他 (3)日:意与日去时光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3)日:意与日去时光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4)志: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动词,立志 (5)以:静以修身连词,用来 俭以养德用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用来 可以为师矣凭借 4.重点实词 (1)俭.以养.德俭:节俭。养:培养。 (2)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3)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4)非学无以广.才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 (5)淫慢 ..则不能励精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6)险躁 ..则不能治性 ..险躁:轻薄浮躁。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7)年与时驰.驰:指迅速逝去。(8)意与日去.去:消失。 (9)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0)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1)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12)夫.君子之.行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之:结构助词,的 三、特殊句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品行,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 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五、成语 1、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2、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3、宁静致远: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六、主旨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本来用意是什么? 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2、论述思路 文章主要从(治学)和(修身)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作者一直强调的是一个“静”字。治学须要“静”,修身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文章最后还论述了应该珍惜时间的道理。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时。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 七、理解性默写 (1)文中强调学习与成才的关系的句子是: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2)文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告诉孩子如果不珍惜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的句子是: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要静思反省的语句是: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4)文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夫.君子之行(fú)淫.慢(yín)励.精(lì)险躁.(zào)遂.成(suì)穷庐.(lú ) 二、节奏划分: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字词解释: (一)古今异义 1.静.以修身 古义: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今义:安静。 2.淫慢.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 3.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4...年与时驰. 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车马等或使车马等)跑得很快。 5...意与日去. 古义:丧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二)一词多义 夫学.须静也(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学业) 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遂成.枯落(成为、变成) 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介词,可以拿来)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名词,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三)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 2.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作动词词,增长) 3. 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用作动词,立志) (四)重要虚词 1.夫君子之.行(助词,的) 2.静以.修身(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也”表示判断) (六)成语积累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2.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四、课文默写 1.《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诸葛亮《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相照应,这句话也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以及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 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中心论点、主旨句),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然后从正面分析了静与学,才与学,志与学的关系,最后从反面论述了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光阴的道理,希望儿子能做“君子”。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淡泊明志,静心学习,珍惜时间,不淫慢险躁,希望儿子能做“君子”。 3.诫子书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怎样论述的? 答:学习和做人( 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做人和治学) 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述效果。 4. 摘录文中一处对偶句,简述你喜欢的理由。 答:(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理由: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感和节奏感。 5. 赏析“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的表达效果。 答:“驰”是疾行,指迅速逝去的意思。“去”是消失的意思。这两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流逝速度快,一去不复返的状态,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坚定意志。表达了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之情。 6. 文中多次提到“静”,说说你对“静”的理解。 答:(1)作者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学须静也”,可见“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和精神要求,是学习的前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要做到“静”,就要屏除杂念和干扰,内心恬静、不慕名利,从而实现远大的目标。 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