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破杀庞涓
关于孙膑的典故

关于孙膑的典故孙膑,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
被齐威王任为军师。
公元前354年,指挥“围魏救赵”之战。
马陵之战中,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
撰写《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久已失传。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关于孙膑的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孙膑的典故:壮志不泯孙膑战国时期的齐国,在远离齐都临淄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晚年的孙膑深居简出,潜心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
时值深秋时节,这一天,孙膑从堆满简牍的几案上抬起头,望着窗外瑟瑟的秋风中纷纷飘落的枯叶,目光不由地转到了那双残废的双腿上,昔日那些艰难坎坷、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仿佛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
孙膑,齐国阿地(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
他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膑是孙子的后代,孙子死后一百多年而有孙膑。
孙膑在青年时期,曾和魏人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
这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隐士,有通天彻地之才。
他精通数学,日星象纬,占往察来,言无不验;又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莫口难当;还精通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祛病延年;尤其精通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列兵,鬼神莫测。
据说,他的弟子众多,战国时代著名兵家尉缭和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出于他的门下。
孙膑为人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加上学习勤奋刻苦,颇得鬼谷子的器重。
一天,鬼谷子对众弟子说:“我夜间讨厌听到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宿,替我驱鼠。
”这天夜里,轮到孙膑值宿,鬼谷子将孙膑叫到跟前,从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对他说:“这是你的祖先孙子留下的《孙子兵法》13篇。
当年你的祖先曾将它献给吴王阖闾,阖闾用其策,大破楚军。
后阉闾惜此书,不欲广传于人,乃置于铁柜,藏于姑苏台屋楹之内。
自越兵焚台,此书不传。
吾向与汝祖有交,求得此书,亲为注解;行兵秘密,尽在其中,未尝轻授一人。
今见子心术忠厚,特以付子。
”并告诫道:“得此书者,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
孙膑是怎样诱庞涓入马陵之“套”的

孙膑是怎样诱庞涓入马陵之“套”的?吴名岗摘要:司马迁说:“孙子筹策庞涓明矣。
”《孙膑兵法》说:“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
是吾所以取庞涓而擒太子申也。
”孙膑射杀庞涓的“套”是早就设计好了的,关键是怎样诱其入“套””魏太子申“欲还”不能,庞涓独断专行”因仇恨而失去了理智的庞涓不但“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到了天黑,仍不顾一切地追逐孙膑,这时孙膑时隐时现的身影,令庞涓可望而不可即,欲罢不能,才让其来到早已为他准备好的大树下被乱箭穿身,自到而死的。
败者自败,庞涓的失败完全是其嫉妒和仇恨使然,也是孙膑“恨而诱之”的结果”关键词:筹策马陵隘塞嫉妒遂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2095-9176(2020)04-0067-006司马迁说:“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
”J他的意思是说,孙膑谋划擒杀庞涓是很精明的了,但可惜他不能早预防庞涓,以致自己被庞涓膑足而残疾。
为人正直而有才,就会被人嫉妒,君子是无心提防小人之暗中陷害的。
面对同一个人,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是因为当初孙膑把庞涓当同学、当朋友看待,所以才受其害。
当认清了庞涓忌才害能的本性,又在战场上相遇时,孙膑自然是要拿出对付敌人的办法来对付庞涓了。
桂陵战败后,庞涓不后悔自己当初对同学下毒手,而后悔当初没有杀了孙膑。
孙膑成了庞涓胸中的一片阴影,成了庞涓在魏国建霸权、兴伟业的挡头。
孙膑经历了庞涓对他的残害,再联系到庞涓平时的为人和性格,怎样对付这个小人,他早已成竹在胸。
马陵之战,“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⑵。
魏军追击齐军,在齐军离魏入齐之际,庞涓本应考虑是否继续追击的问题,但他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弃其步军,举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这就有些不正常了。
年作文名人故事-军事家孙膑智斗庞涓

田忌打算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不同意,说:“我们应当避实击虚,攻其要害,如今我们不如率领大军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一定回师自救。既解除了赵国的危急,又可打击他们,岂不是很好吗?”
田忌听了,连声称好,就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果然,庞涓丢下赵国,急速回军。走到桂陵,不料孙膑早已在这里设下埋伏。魏军指手不及,被齐军打得大败而逃。
素材名人故事军事家孙膑智斗庞涓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国,暗中却在魏惠王面前诬告他私通齐国。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去,还在他脸上刺了字。
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逃回齐国,齐威王很佩服孙膑的才能,对他大加重用。
庞涓之死读后感

庞涓之死读后感
世界上有许多书,而《战国史》这种关于历史的书籍是我最喜欢的,因为里面不仅有耐人寻味的故事,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孙膑杀庞涓》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庞涓和孙膑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但庞涓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就回魏国做了大将军。
后来庞涓陷害孙膑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
孙膑找到机会来到齐国,做了军师。
这时,庞涓来攻打齐国,于是齐国把做饭的灶每天减少一万个。
庞涓看到后,认为齐军士兵越来越少,便骄傲起来,竟撇下大部队去追击,最后被齐军包围,自刎而死。
看完《孙膑杀庞涓》这个故事,我发现自己不就是那个自以为是的庞涓吗?
有一次,我发愤图强,作业终于得到了一个“优+”,我十分高兴,我的妈妈也表扬了我,这让我洋洋得意、骄傲起来,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站在了人生的顶点,所以说话的语气也变得非常高昂。
但是俗话说得好“骄傲使人落后”,我的做法就验证了这句话,下次做作业时,因为没有好好复习,导致作业上全都是“大红叉”,这么大的落差让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不能一获得成就就骄傲。
失败是成功之母,骄傲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这就是《孙膑杀庞涓》中蕴含的道理,也可能是历史故事为什么深受世人喜爱的原因吧!。
孙膑兵法擒庞涓原文及翻译

孙膑兵法擒庞涓原⽂及翻译孙膑兵法擒庞涓原⽂及翻译擒庞涓 擒庞涓 作者:孙膑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万⾄于茬丘。
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带甲⼋万⾄..竞。
庞⼦攻卫□□□。
将军忌[ ⼦] ..卫□□,救与..⽈:“若不救卫,将何为?”孙⼦⽈:“请南攻平陵。
平陵,其城⼩⽽县⼤,⼈众甲兵盛,东阳战⾢,难攻也。
吾将⽰之疑。
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途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之不知事。
”于是徙舍⽽⾛平陵。
..陵,忌⼦召孙⼦⽽问⽈:“事将何为?”孙⼦⽈:“都⼤夫孰为不识事?”⽈:“齐城、⾼唐。
”孙⼦⽈:“请取所..⼆⼤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
环涂甲之所处也。
吾未甲劲,本甲不断。
环涂击柀其后,⼆⼤夫可杀也。
”于是段齐城、⾼唐为两,直将蚁附平陵。
夹环涂夹击其后,齐城、⾼唐当术⽽⼤败。
将军忌⼦召孙⼦问⽈:“吾攻平陵不得⽽亡齐城、⾼唐,当术⽽厥。
事将何为?”孙⼦⽈:“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
分卒⽽从之,⽰之寡。
”于是为之。
庞⼦果弃其辎重,兼趣舍⽽⾄。
孙⼦弗息⽽击之桂陵,⽽擒庞涓。
故⽈,孙⼦之所以为者尽矣。
译⽂译⽂ 从前,魏国国君惠王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便派出⼤将庞涓统领⼋万⼤军到达卫国的茬丘。
齐国国君威王得到消息后,⽴即派⼤将⽥忌带领⼋万军兵开到齐国和卫国边境。
庞涓攻打卫国,形势⼗分危急。
⽥忌将军要救卫国,但有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计可施,便和谋⼠孙膑商议。
孙膑指出,不能直接去救卫国。
⽥忌⼀听,⼗分着急,便问道:“如果不去救卫国,那怎么办呢?”孙膑说:“请将军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
平陵城池虽⼩,但管辖的地区很⼤,⼈⼝众多,兵⼒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艰难攻克。
我军可以故意在这⾥⽤兵,以便迷惑敌军。
我军攻打平陵,平陵南⾯是宋国,北⾯是卫国,进军途中还要经过魏国的市丘,我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被切断。
我们要故意装出不知道这种危险。
”⽥忌接受了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
庞涓自大为亡 被孙膑围困乱箭射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庞涓自大为亡被孙膑围困乱箭射死
导语:庞涓之死庞涓,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统领着当时号称“东方最强”的军队,最后却败在了以逃跑著称的齐国军队,庞涓也在马陵之战中,兵败
庞涓之死
庞涓,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统领着当时号称“东方最强”的军队,最后却败在了以逃跑著称的齐国军队,庞涓也在马陵之战中,兵败被杀。
庞涓之所以兵败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外部,一个是内部。
庞涓之死
庞涓之死的外部原因是孙膑用兵太巧,抓住了庞涓的人物心理。
庞涓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自己的同学孙膑对他太了解了。
孙膑正是因为非常了解庞涓,所以才敢大胆的使用“增兵减灶”的计策,这才使得庞涓一步步迈进孙膑布置的陷进之中,最终庞涓被孙膑围杀于马陵。
内部原因一个是庞涓的自大狂妄,庞涓此人虽然有着很不错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是韬光养晦,锋芒内敛。
据历史记载,庞涓此人,好大喜功,有一点小小的功劳,都可以吹嘘到天上去。
所以,他在魏国国内被很多人排斥,要不是庞涓确实有那么点才能,估计早就被魏王给杀了。
也是因为他的自大狂妄,才让孙膑有机可乘,抓住了这一缺点,最后死在了这个缺点之上。
内部原因的第二方面就是魏国内部的不团结,勾心斗角,窝里斗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
魏国军事实力在庞涓的手上的刀巨大的发展,但是国内并不怎么团结,这也就使得魏国的国力不怎么稳定,拖慢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导致国力的衰退。
所以,最后魏国的军队在马陵之战中一失败,整个魏国就陷入到了
生活常识分享。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
两个都是师兄弟互相残害的故事。
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孙膑为兄,庞涓为弟。
魏国招贤,庞涓下山投奔,因为才华出众而得到重用。
后来孙膑也被使者招到魏国,庞涓才能不及孙膑,便陷害孙膑,导致孙膑被挖去髌骨,终身残疾,然而在大牢中庞涓仍然欺骗孙膑为其写兵书,最终一个狱卒实在看不过去,告诉孙膑了实情,孙膑才恍然大悟,为保住性命,开始装疯卖傻,庞涓担心孙膑假装,便让他住猪圈,吃猪屎、狗屎。
最后在禽滑的协助下(让人穿上孙膑的衣服,假装孙膑,吸引监视他的人),最终逃离了魏国。
孙膑逃离魏国后,在齐国受到重用当了军师,利用齐国的力量,在马陵一战中杀掉了庞涓,为自己报了仇。
(边后撤,边扔煮饭的灶具,误导庞涓认为齐国兵马越来越少,最后中计,自刎而死)
田单的连环计
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战国时齐将。
燕国攻打齐国,他将全家将车轴锯断,顺利逃走,之后,齐国人认为田单有本事,便推举他为将,坚守即墨。
当时燕国的大将乐毅已打下齐国70多个城池,仅剩两个,田单施反间计,使燕惠王改用骑劫为将,后来田单又利用食物引来很多乌鸦,让燕国人误认为有神人相助,后来又散步燕人割鼻子、挖祖坟等事情,让齐国人不敢投降,通过挖祖坟,激起其过人的愤怒,又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一举收复七十多城,创造了战国后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被齐襄王任命为相国,封安平君。
爱国名人故事:军事家孙膑智斗庞涓

爱国名人故事:军事家孙膑智斗庞涓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
他早年曾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
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国,暗中却在魏惠王面前诬告他私通齐国。
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去,还在他脸上刺了字。
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逃回齐国,齐威王很佩服孙膑的才能,对他大加重用。
公元前354年,庞涓带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
第二年,齐威王命田忌做主帅,孙膑做军师,率军救赵。
田忌打算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不同意,说:“我们理应避实击虚,攻其要害,如今我们不如率领大军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一定回师自救。
既解除了赵国的危急,又可打击他们,岂不是很好吗?”田忌听了,连声称好,就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
果然,庞涓丢下赵国,急速回军。
走到桂陵,不料孙膑早已在这里设下埋伏。
魏军指手不及,被齐军打得大败而逃。
庞涓在作战中,看到齐军战旗上有个斗大的“孙”字,不由得大吃一惊,说:“原来孙膑还活着,我中了他的计了!”庞涓收拾好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了大梁。
过了十三年,魏惠王又派庞涓去攻打韩国。
韩国抵挡不住,持续地向齐国求救。
这个次,孙膑还是采用桂陵之战的老办法,不去直接救援韩国,却去攻打魏国。
庞涓率领魏军,日夜不停地往回赶,这时,齐军已攻入魏国境内,占领了很多地方。
这次,孙膑制定计策,下令齐军退兵。
庞涓见齐军退兵,就跟在后面,紧紧追赶。
第一天,他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只见营地上到处都是煮饭用的灶。
他叫人点了一点灶的数目,不觉吃惊地说:“想不到齐军竟有十万人吃饭,人数真很多呀!”第二天,他又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再叫人一点,发现煮饭用的灶减少了一半。
他高兴地说:“看来已有很多齐军逃跑了。
”到了第三天,庞涓发现齐军煮饭用的灶又大大减少了。
他更加高兴了,对部下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
他们进入我们国境才三天,已有一大半跑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膑破杀庞涓
孙膑生于阿邑、鄄邑之间,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派人悄悄地把孙膑召到魏国来。
孙膑来到大梁后,庞涓忌恨他,怕他超过自己,于是就编造罪名,诬蔑孙膑犯法,处以膑刑(去掉两腿的膝盖骨),同时在他的脸上刺了字,想以此让他永无出头之日。
后来,齐国的使者来到了魏国。
孙膑以一个罪犯的身分,悄悄求见了齐国使者,同齐国使者进行了交谈。
使者觉得孙膑是位奇才,就把他藏在马车里,偷偷带到了齐国。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孙膑,待他很好。
田忌经常与宗室的公子们赛马赌钱。
孙膑看着田忌家的马与对方的马实力差不多。
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下回赛马,你可以尽管下大赌注,我包你能赢。
”田忌相信孙膑,于是便约齐王和诸公子们赛马,并下了千金的赌注。
临到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您用您的下等马跟他们的上等马比赛,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就这样,三场比赛过后,田忌一负二胜,赢了齐王千金。
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
齐威王和他谈论了一回兵法,很佩服,随即尊孙膑为军师。
后来,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派人到齐国求援。
齐威王想派孙膑率军援赵,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刑的人,不宜充当主将。
”于是齐王就派田忌为主将,而请孙膑给他当军师,让他坐在一辆有篷盖的车里,为田忌出谋献策。
田忌打算引兵直奔被围的赵国,孙膑说:“一团乱丝只能慢慢地解,不能乱扯乱揪;给人拉架,只能从旁劝解,不能挥拳抡臂地加到里头去掺合。
如果给它来个避实就虚,那么形势就会立刻发生变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他们的精锐部队都到外面去了,国内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您不如领兵奔袭魏国的国都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地,攻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这样魏军就必然要撤兵回来自救。
这一来,我们便一举两得,既为赵国解了围,又叫魏军疲于奔命。
”田忌采纳了这个方略,魏军果然放弃了赵都邯郸,回师自救,而田忌在桂陵截击魏军,把魏军打得落花流水。
十三年以后,魏又与赵联合攻韩,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王又让田忌为将带兵救韩,田忌率兵直扑大梁。
魏将庞涓闻讯后,急急从韩国撤兵,赶回魏国东境阻击齐军,可是这时齐军已经越过边境突向魏国腹地了。
孙膑对田忌说:“魏国人以剽悍勇猛著称,他们素来瞧不起齐国人,认为齐兵胆子小。
善于作战的人就是要将计就计,因势利导。
兵法上不是说过:每日行军百里赶去和敌人争利的,就要折损自己的上将;每日行军五十里赶去和敌人争利的,也会减员一半。
我军进人魏境的头一天,在营地上安排给十万人做饭的炉灶,到第二天安排给五万人做饭的炉灶,第三天只安排给三万人做饭的炉灶。
”田忌同意,就这么办了。
庞涓追了三天,他高兴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国人是胆小鬼,进人我国境内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一半了。
”于是,他下令甩掉步兵,只带着一支轻装的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齐军。
到了这一天,孙膑估算着到天黑时,魏军可以赶到马陵。
马陵这个地方的道路狭窄,两旁地势险要,可以埋下伏兵。
于是孙膑叫人把路边的一棵大树削去树皮,在露出白木头的地方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
然后调集了万余名善射的齐兵埋伏在山路两旁,告诉他们:“天黑以后,只要看见有人点火把,你们就一起放箭。
”当天夜里,庞涓果然带兵进入了马陵道,来到那棵大树下,他见树上放佛写着什么,于是叫人点起火把来照看,结果树上的字还
没看完,两旁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一下子乱成一团。
庞涓知道大势已去,自己没有任何办法,只好拔剑自杀了。
临死前他又恨又气地说:“这一下可成就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齐军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军,并俘虏了魏国太子申而归。
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他写的兵法也在世上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