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废物类别划分的固体废物弃置总量数据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第四章生活垃圾第五章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第六章危险废物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法。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推行绿色发展方式,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第四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
第五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六条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
固废知识培训学习

验证。 • 违反此项管理要求处罚依据:《固废法》第七十五条:不按照国家规定申报
登记危险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 款。
25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 (五) 源头分类制度
的; • ⑤其他重大变更事项。
23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 违反此项管理要求处罚依据:
• 《固废法》第七十五条:不按照国家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或者在申报登 记时弄虚作假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4
二、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要求
• (四)危险废物申报登记
• 实施要点: • (1)须按月在江苏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申报危险废物产生、贮存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 易燃性、反应性、毒性物质含量。
(四)两高司法解释重点解析 • 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2013年《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
• 将14种情形界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2013年6月19日起正式施行。
9
• (一)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危险物质的 • (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 (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POPs等污染物超标三倍以上 • (四)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等排放、倾倒、处置危险物质的 • (五)两年内曾因排放、倾倒、处置危险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第三次实施该行为
32
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存在问题
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存在问题
• (一)主体责任未落实
企业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认识不到位, 重视程度不够,未建立相应的责任和考核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需要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这包括了十二个检查项目和共30条检查内容。
总的来说,这些要求包括了八项制度、三类设施的环境管理以及一项业务培训。
八项制度包括了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及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及备案制度。
三类设施包括了贮存设施、利用设施以及处置设施。
业务培训方面,要求与危险废物相关的业务必须得到相应的培训。
具体来说,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如下:一、污染防治责任1.建立危废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应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2.建立危废管理图表,设立危废管理领导小组及分工。
3.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产单位主管人员及各生产班组(员工)在危废管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
4.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工艺环节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5.达标标准: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
二、标识制度1.危险废物的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3.达标标准: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2001)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2-1995)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警告标志标签:盛装危险废物的和包装物必须全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设施、场所,必须同时设置危险废物的警告标志和标签。
三、管理计划1.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2.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3.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
4.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
5.达标标准: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
GB 18597-2023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的总体要求、贮存设施选址和污染控制要求、容器和包装物污染控制要求、贮存过程污染控制要求,以及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环境应急、实施与监督等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建设和运行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也适用于现有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运行过程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
历史堆存危险废物清理过程中的暂时堆放不适用本标准。
国家其他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中针对特定危险废物贮存另有规定的,执行相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25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HJ1259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台账制定技术导则HJ1276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6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2贮存storage将危险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

危险废物
复或者更换,每年至 少检查一次。
2021/7/4
14
2.2 标识制度---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关于印发排放口标志牌技术规格的通知》
平面固定式标志牌外形尺寸 ①提示标志:480×300mm ②警告标志:边长420mm
立式固定式标志牌外形尺寸 ①提示标志:420×420mm ②警告标志:边长560mm ③高度:标志牌最上端距地面2m
24
2.5 源头分类制度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 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 处置的危险废物(《固废法》第五十八条)。
编号
达标标准
评分细则
8
危险废物按种类分 别存放,且不同类 废物间有明显的间 隔(如过道等)。
A.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 B.不同废物间有明显间隔(如过 道等)。 以上每项符合得1 分。 注: 此条考核收集时的源头分类。
2021/7/4
17
2.3 管理计划制度
编号 达标标准
制定了危险废物
管理计划;内容
齐全,危险废物
4
的产生环节、种 类、危害特性、
产生量、利用、
处置方式描述清
晰。
评分细则
A.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表述清 晰; B.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依据充分,且 提出了减少产生量的措施?? C.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表述准确,且 提出了减少危害性的措施?? D.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表 述清楚。 以上每项符合得0.5 分。
21
2.4 申报登记制度
编号
达标标准
评分细则
1.全面、准确地申报了危险废物的种
6
如实申报(可以是 专门的危险废物申 报或纳入排污申 报、环境统计中一 并申报);内容齐 全;能提供证明材 料,证明所申报数 据的真实性和合理 性,如关于危险废 物产生和处理情况 的日常记录等。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

DBXXX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 XXX/T XXXXX—XXXX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6)5 分类 (6)6 分类收集设施配置 (7)7 垃圾运输 (9)8 垃圾处置 (11)附录A(规范性附录)分类标志 (12)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应用示例 (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分类、分类收集设施设置、分类运输设施设置、分类处理设施设置。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置阶段的设施设备标识及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9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CJJ 27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47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 65 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 1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 205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DB51/T 1553-2017 四川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管理规范DBJ51/T 071-2017 四川省城镇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标准3 术语和定义DBJ51/T 071-2017中界定的部分术语和定义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J51/T 071-2017中的部分术语和定义。
3.1生活垃圾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作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规范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固体废物的不当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因此,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是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厨余垃圾等。
2、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废渣、废矿石、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等。
3、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物的建设、拆除和修缮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砖块、混凝土块、木材、钢材等。
4、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如注射器、输液器、纱布、棉球等。
5、农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药包装废弃物等。
二、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的意义1、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分类收集,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分别进行处理和处置,避免了不同废物之间的相互污染,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提高资源利用率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中蕴含着不同的可回收资源,如废纸、塑料、金属等。
通过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可以将这些资源重新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3、降低处理成本分类收集可以使固体废物的处理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从而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例如,对于可回收的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理量,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4、促进可持续发展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的原则1、分类明确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来源和特点,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方法,确保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能够准确分类。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 (2)

..附件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主要包括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情况,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情况,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应急预案备案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等情况等。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见附1,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医疗机构、实验室、机动车保养维修等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参照附1;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见附2。
;,.附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环保负责人: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时检查人员: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环境监察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3.对危险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核查原始凭证。
4.根据评分细则给出得分。
5.备注栏可对检查情况进行简要记录。
6.检查的主要内容不适用的,计为0分,并将该项分值从满分中扣除后,按比例换算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界值。
;,.;,.;,.;,.;,.;,.;,.;,.;,.附2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环保负责人: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时检查人员: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姓名:单位:环境监察执法证件号: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