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铝酸锂(NCA) 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Al掺杂Li-Ni-O系列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Al掺杂Li-Ni-O系列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Al掺杂Li-Ni-O系列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戴长松;羊俊;王殿龙;王福平【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06(22)11【摘要】以Ni(NO3)2、Al(NO3)3和LiOH为原料,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AlxO2(x=0.025~0.30)新的共沉淀方法:在前驱体的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振动,在焙烧前用无水乙醇保护前驱体,并在空气气氛下对前驱体进行焙烧.采用充放电测试、XRD和循环伏安研究了掺铝量、焙烧温度和时间、补锂量以及超声波振动对LiNi1-xAlxO2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中,正极材料LiNi1-xAlxO2中Al的最佳含量为x=0.2,最佳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16 h,补锂量为0.05(即:nL:nNi+Al=1.05:1)效果较好;并发现掺铝有利于形成和稳定α-NaFeO2型层状有序结构.同时发现,超声波振动提高了电池材料的性能.【总页数】7页(P2011-2017)【作者】戴长松;羊俊;王殿龙;王福平【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相关文献】1.固相烧结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P2O7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J], 王任衡;肖哲;李艳;孙一翎;范姝婷;郑俊超;钱正芳;贺振江2.热电池用贫锂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姜义田;许萍;胡冉;尹丽君;季柳燕;胡华荣3.热电池正极材料NiCl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任玥盈;李继龙;杨少华;许浩;占先知4.三维自支撑甲苯灰微球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J], 孙宁;王旗;张德安5.Al掺杂Li_2MnSiO_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J], 刘文刚;许云华;杨蓉;任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技能训练实验一(锂离子电池NCM正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2010

综合技能训练实验一(锂离子电池NCM正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2010

综合技能训练实验方案题目:锂离子电池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一、实验原理采用共沉淀前驱体法合成锂离子电池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

实验原理(以氢氧化物沉淀为例)如下:1/3 Ni2+ + 1/3Co2++ 1/3Mn2++ n NH3 +2NaOH[Ni1/3Co1/3Mn1/3 (NH3)n] (OH)2 + 2Na+(1) [Ni1/3Co1/3Mn1/3 (NH3)n] (OH)2[Ni1/3Co1/3Mn1/3] (OH)2 + n NH3 (2) [Ni1/3Co1/3Mn1/3] (OH)2 + Li2CO3Li[Co1/3Ni1/3Mn1/3]O2 + H2O + CO2(3)二、药品和仪器1、药品:镍盐、钴盐、锰盐(以硫酸盐为佳)、NaOH、NH3·H2O、NH4HCO3、Na2CO3、无水碳酸锂。

均为分析纯试剂。

2、仪器:常量玻璃仪器(漏斗和滤纸、表面皿、烧杯、10和100ml量筒、锥形瓶、250ml单颈或三颈烧瓶、滴液漏斗、药匙、吸液管、玻棒)、铁架台、磁力搅拌加热装置及附属玻璃仪器、200℃温度计、抽滤装置、循环水式真空泵、坩埚。

检测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

三、层状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锂镍钴锰氧化物四、实验内容1、共沉淀剂的配制配制6mol/dm3NaOH和6mol/dm3NH3·H2O混合溶液100毫升,或Na2CO3的饱和溶液[Na2CO3+ NH4HCO3(4:1)]100毫升。

2、共沉淀前驱体的合成利用控制结晶法合成镍、钴、锰三元共沉淀物前驱体。

沉淀剂分别为NaOH+ NH3·H2O或Na2CO3+ NH4HCO3。

以n(Ni): n(Co):n(Mn)= 1:1:1的比例称取相应量的可溶性镍盐、钴盐、锰盐配成适当浓度的混合溶液,将此混合溶液和适当浓度的沉淀剂,滴加入到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度、pH值、温度。

2024年镍钴铝酸锂(NCA)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镍钴铝酸锂(NCA)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镍钴铝酸锂(NCA)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本文将对镍钴铝酸锂(NCA)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将介绍镍钴铝酸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接着将探讨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分析竞争格局和影响因素,并最后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镍钴铝酸锂(NCA)概述及特点镍钴铝酸锂(NCA)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它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能够满足需求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和便携设备等领域的能源需求。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镍钴铝酸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镍钴铝酸锂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其主要原因包括:1.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对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材料的需求;2.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对储能技术的需求;3.科技进步带来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需求。

竞争格局和影响因素镍钴铝酸锂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与各级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以维持竞争优势。

影响镍钴铝酸锂市场的因素主要包括:1.政策因素:各国政府推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对镍钴铝酸锂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2.技术创新: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研发将影响市场格局和产品竞争力。

3.原材料供应:镍、钴、铝等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波动将对市场产生影响。

市场发展展望未来,镍钴铝酸锂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以下几个方面将对市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电动汽车市场增长: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提高对镍钴铝酸锂等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材料的需求。

2.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储能技术的需求,提升镍钴铝酸锂市场的发展空间。

3.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技术创新和降低生产成本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市场发展。

总结本文对镍钴铝酸锂(NCA)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影响因素和发展展望进行了阐述。

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一、概述NCA(镍钴铝)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具有高容量、高能量密度和较长循环寿命等优点。

其制备过程中,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对最终电池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进行探讨。

二、溶胶-凝胶法制备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1. 溶胶制备溶胶是指凝胶前的液态胶体溶液,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溶液组成。

在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中,首先需要制备含有镍、钴、铝等金属离子的溶胶。

通常选择硝酸盐、硫酸盐等金属盐作为金属离子的来源,通过溶解和配比制备得到所需的金属盐溶液。

2. 凝胶制备凝胶是指溶胶经过凝胶化过程形成的胶体凝胶体系。

将制备好的金属离子溶液与表面活性剂、络合剂等有机物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温度、pH值等)形成胶体凝胶。

凝胶的品质对最终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凝胶的形成过程。

3. 凝胶成型通过旋涂、喷涂等方法将凝胶成型成片状结构,通常需要经过烘干等处理,得到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三、固相反应法制备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1. 配料在固相反应法中,通常选择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铝等作为原料。

按照一定的摩尔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作为前驱体的原料。

2. 粉磨经过混合的粉料需要进行机械粉磨处理,使其颗粒尺寸细化,有利于后续反应的进行。

3. 烧结将粉磨后的物料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烧结,通过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热处理,使混合物发生固相反应,得到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四、共沉淀法制备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1. 配料将含有镍、钴、铝盐溶液用氢氧化钠等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反应,从而得到含有镍、钴、铝等金属离子的沉淀物。

2. 洗涤对得到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处理,去除杂质离子和未反应的原料,得到较纯净的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3. 干燥将洗涤后的NCA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得到粉末状的前驱体物料。

ZnO包覆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ZnO包覆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PreparationandElectrochemicalPropertiesofZnO Coated LiNi0.5Mn1.5O4 CathodeMaterials
GONGJiaxu,DAIYatang,LUJinghua,WANGWei,PULinyu,ZHANGHuan
(1.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2.SchoolofScience,SouthwestUnit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gy,
收稿日期:2018-08-0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ZA0117);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cx18-005)。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巩家旭,男,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戴亚堂(1969—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储能材料,Email:daiyt2003
@163.com
巩家旭1 戴亚堂1 鲁静华2 王 伟1 蒲琳钰1 张 欢1
(1.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2.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并使用 ZnO对其表面进行包覆改性。通过 X射线 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Raman)、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化学阻抗图谱(EIS)、 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分析技术对所得材料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包覆未改变基体结构并且适量的 ZnO包覆 可以提高 LiNi0.5Mn1.5O4的电化学性能。当包覆量为 1.5%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最为明显,室温 0.1C倍率和 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 133.15,132.66mAh/g,充放电循环 10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 96.1%,90.1%; 在 55℃高温 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 126.96mAh/g,充放电循环 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 77.2%,而未 包覆的 LiNi0.5Mn1.5O4在相同条件下容量保持率仅为 42.9%。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LiNi0.5Mn1.5O4 ZnO 包覆 中图分类号:TM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755(2019)01-0001-07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3-01T09:16:52.16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9期作者:袁庆华[导读] 在本文的研究中,有必要讨论锂离子电池的高镍三元物质,了解目前高镍三元应用的背景,分析高镍三元袁庆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在本文的研究中,有必要讨论锂离子电池的高镍三元物质,了解目前高镍三元应用的背景,分析高镍三元物质的合成过程和改性方法。

电力的出现对人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不可再生能源相比,电力具有保护绿色环境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和自然放电功能,是最常用的锂离子电池。

目前用于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各种储能系统,有独特的推广优势。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引言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重要部分,正极的材料部分占锂离子电池的1/3以上,正极材料是否有效决定了后续锂离子电池的供电效率。

在通常情况下,正极材料必须与元件融合,达到对应性质要求。

如锂离子在充放电时,氧化还原反应依靠电池中的镍元素进行变量。

因此,镍含量决定了电池的容量。

但是,镍的比例过高,会导致阳离子混合的问题,从而影响最终的使用指标和电池放电效率。

有必要考虑到电池本身稳定的分层结构,以确保充电速度提高。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的研究中,发掘引入锰元素对结构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且锰元素有低廉成本的优势,能够降低电池应用损耗。

但锰元素的添加也需要掌握规律,锰元素添加不科学,如锰元素过高会对电池的层状结构产生破坏。

一、高镍三元材料合成工艺(一)固相法固相法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固相法可以将电池中的锂源以及过渡金属盐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物质通过高温燃烧,随后进行研磨,便会得到对应材料。

固相法的工艺较为简单,锻烧温度符合要求,能够保障物料之间扩散率的增加。

但同时,温度的控制是固相法的难点,若温度反应过高,物料间的扩散速度就会增加,反应速率提升[1]。

而温度过高,也会出现能源浪费。

镍钴铝酸锂的原料

镍钴铝酸锂的原料

镍钴铝酸锂的原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镍是镍钴铝酸锂的主要原料之一。

镍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池材料的制备。

在镍钴铝酸锂中,镍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使电池具有更高的性能。

镍在镍钴铝酸锂的制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示例:镍钴铝酸锂(NCA)是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那么,镍钴铝酸锂的制作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镍钴铝酸锂的原料主要包括氧化镍、氧化铝、碳酸锂和硝酸钴等物质。

氧化镍是镍钴铝酸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正极材料中的镍元素。

氧化铝则用于稳定正极材料的结构,增强其循环稳定性。

碳酸锂则负责提供锂离子,而硝酸钴则用于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导率和结构稳定性。

制作镍钴铝酸锂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原料的采购和准备工作,要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接下来是将氧化镍、氧化铝、碳酸锂和硝酸钴等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然后,将混合物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处理。

在烧结的过程中,原料中的各种化合物会发生一系列的物化反应,形成镍钴铝酸锂的晶体结构。

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正极材料的结晶度和性能。

经过冷却、研磨和筛分等工艺处理,即可得到成型的镍钴铝酸锂颗粒。

这些颗粒可以直接用于正极材料的制备,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包覆和改性处理,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制作镍钴铝酸锂的原料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只有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从而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镍钴铝酸锂的原料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篇示例:镍钴铝酸锂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中。

它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备受青睐。

共沉淀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

共沉淀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

共沉淀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哎,今天咱们聊聊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尤其是共沉淀法,这可是一门神奇的技术,真心让人眼前一亮。

大家知道,三元正极材料主要是指镍、钴、锰这三种金属元素的组合,咱们就像调酒师,把这些成分巧妙地混合在一起,最终得出一种性能优异的电池材料。

想象一下,如果把它比作一道美味的菜肴,那可真是大厨级别的享受。

先说说共沉淀法吧,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但其实也没那么神秘。

就像做饭一样,首先得准备好食材。

咱们要的“食材”就是金属盐。

把这些金属盐溶解在水中,形成一个透明的溶液,简直就像是为做汤而调好的高汤,闻起来可香了。

咱们得加入沉淀剂。

这一步就像是给汤里放调料,瞬间让整个味道层次丰富起来。

沉淀剂一加入,反应立马就开始了,咕噜咕噜冒泡,最后形成固体颗粒,简直是魔法一样。

然后,咱们得把这些沉淀物收集起来,就像捞面条一样。

把它们过滤出来,洗干净,去掉多余的杂质,保证这些颗粒干净整洁。

这一步相当关键哦,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菜。

咱们把这些沉淀物干燥,准备进入烘烤的环节。

想象一下,把食材放进烤箱,等着它们变得更加美味。

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颗粒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变得更加稳定,性能也会更上一层楼。

可是呀,制备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偶尔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比如说,沉淀不完全,或者颗粒大小不均匀,这就像做菜时调味不当,让人失望。

不过没关系,经验丰富的“厨师”总会找到解决办法,调整反应条件,让一切变得完美。

经过这些细致的步骤,最终得出的三元正极材料就是那一盘美味佳肴,既有营养又能让人满意。

在这个过程中,咱们还得考虑到环保问题,不能只顾着做材料,而忘了对地球的责任。

采用水作为溶剂,不仅经济实惠,还能减少污染。

这就像是做饭时,咱们尽量用新鲜的食材,保持健康一样。

毕竟,健康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接着说说这些三元正极材料的应用,它们可是电池世界里的明星哦。

无论是电动车、手机,还是储能设备,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材料,咱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真是没法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Material Chemistry 材料化学前沿, 2017, 5(2), 46-51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7 in Hans. /journal/amchttps:///10.12677/amc.2017.52006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CACathode Materials by ChemicalCo-Precipitation MethodJian Li1,2,3, Zhongzhong Liu1, Hongming Zhou1,2,3, Baorong Chen11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2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Non-Ferrous Me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3Zhengyuan Institute of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and Devices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Received: Apr. 2nd, 2017; accepted: Apr. 14th, 2017; published: Apr. 24th, 2017AbstractIn this article, Li2CO3, Ni(NO3)2, CO(NO3)2, Al(NO3)2 were used as the raw materials to synthesize the mixture of nickel cobalt aluminum carbonate and lithium carbonate vi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n the mixture were presintered 4 hours at 550˚C and sintered 15 hours at 750˚C in the tube furnace to obtain cathode material NCA. XRD, SEM of this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it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material was about 180 mAh/g at 1C, and still kept at 165 mAh/g after 50 circulations, which showed good cycle perfor-mance and rate performance.KeywordsNCA Cathode Materi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Lithium Battery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铝酸锂(NCA)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李荐1.2.3,刘忠忠1,周宏明1.2.3,陈宝荣1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2中南大学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3湖南省正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湖南长沙Email: ziliao2000@收稿日期:2017年4月2日;录用日期:2017年4月14日;发布日期:2017年4月24日文章引用:李荐, 刘忠忠, 周宏明, 陈宝荣.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铝酸锂(NCA)正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J]. 材料化学李荐等摘要本文以碳酸锂、硝酸铝、硝酸镍、硝酸钴为主要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备碳酸镍钴铝与碳酸锂的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在管式炉中550℃预烧4h,750℃烧结15h得到镍钴铝酸锂,并对镍钴铝酸锂进行SEM、XRD性能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1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约为180 mAh/g,循环50次后仍有165 mAh/g,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关键词NCA正极材料,共沉淀法,锂离子电池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前言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能源的载体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等方面,并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展迅速。

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是制约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所有的正极材料中LiNiO2材料因为其具有价格相对便宜、高容量等优点而成为替代钴酸锂的理想正极材料,但是LiNiO2在实用方面也还存在许多缺陷,如制备条件苛刻,不易合成准确化学计量的LiNiO2;充放电过程中结构不稳定,易发生相变,过充电时将严重影响其循环寿命,热稳定性差会带来安全隐患等等。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对LiNiO2进行掺杂改性研究,期望通过掺杂以改变或修饰LiNiO2的结构[1] [2]。

研究表明,掺入Co元素可以改善材料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其电化学性能[3] [4]。

其中20%~30%的Ni被Co取代制得的正极材料,其综合性能良好。

掺入Al元素,可以抑制充放电过程中晶体结构的变化,改善其循环性能,并且有利于改善其热稳定性和耐过充性[4] [5] [6]。

若同时在LiNiO2正极材料中采用Co、Al共掺杂能够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7]。

对于镍钴铝酸锂的晶体结构,Madhavi [8] [9] [10]等人做了深入的报道。

目前制备NCA的主要工艺有高温固相法、化学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其中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产品性能较好。

本文主要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含有碳酸镍钴铝和碳酸锂的混合物,之后将混合物进行烧结得到镍钴铝酸锂,而大多数制备镍钴铝酸锂的方法中需要再将镍钴铝前驱体与锂源混合,相比之下本文的制备方法中镍钴铝前驱体与锂源混合更加均匀,制备出的镍钴铝酸锂材料阳离子混排程度更低,性能更好。

2. 实验以硝酸镍(分析纯AR)、硝酸钴(分析纯AR)、硝酸铝(分析纯AR)、碳酸锂(分析纯AR)为主要原料。

将Ni、Co、Al以摩尔比为80:15:5的比例配成2 mol/L的金属阳离子溶液,并计算金属盐沉淀要消耗的碳酸锂、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锂以及烧结时要消耗的碳酸锂的总质量,其中碳酸锂在50℃的溶解度为1.08 g/100 g水,称取总质量的碳酸锂加入到2 L烧杯中,之后缓慢加入金属阳离子溶液和稀释后的氨水,控制反应温度在50℃,并于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其转速为400r/min,反应12 h后,陈化2 h,洗涤干燥后获得碳酸镍钴铝和碳酸锂的混合物,之后在管式炉中通氧气中以550℃预烧4 h,750℃烧结15 h得到镍钴铝酸锂。

取少量镍钴铝酸锂样品进行SEM、XRD测试,之后将镍钴铝酸锂与PVDF、乙炔黑以8:1:1的质量比混合制作正极浆料,并以锂片为负极组装2032扣式电池进行电性能评测。

李荐等3. 结果及讨论3.1. 形貌分析图1是将碳酸镍钴铝和碳酸锂的混合物在氧气氛围中烧结得到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的SEM图,图1(a)和图1(b)分别是镍钴铝酸锂在10,000和20,000倍下的扫描结果,从图1(a)中可以看出样品团聚成的二次颗粒大小在8 μm左右,分布均匀且形状类似球形。

从图1(b)可以看出样品的一次颗粒尺寸较小、晶粒度好且堆积致密,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颗粒尺寸较为适中。

3.2. XRD分析图2是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烧结法得到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的XRD,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制备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没有杂质相,与标准卡片吻合,且图谱中(006)和(102)、(108)和(110)分峰明显[11],晶胞参数中c/a的比值[12]为4.931,且I(003)与I(104)的比值大于1.2,说明其阳离子混排程度低、晶体的有序度较好、六方结构完整且晶胞结构稳定。

3.3. 电化学性能分析将获得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组装纽扣电池(2032),测试其电化学性能。

图3为镍钴铝酸锂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的充放电电压范围为3.0~4.2 V,材料的1 C初始放电比容量约为180 mAh/g,显示了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图4为共沉淀法制备的镍钴铝酸锂在1C的循环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约为180 mAh/g,循环50次后仍有160 mAh/g以上,体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图5为镍钴铝酸锂材料分别在0.1 C、0.5 C、和1 C下分别循环10圈后得到的倍率放电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0.1 C、0.5 C和1 C下首次充放电容量容量分别达到了200 mAh/g、189 mAh/g和178 mAh/g,且容量衰减较慢,体现了镍钴铝酸锂材料良好的倍率性能。

图6为制备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在0.1 C下首次充放电前和充放电30次后的的交流阻抗谱,根据交流阻抗的原理可知,在电化学阻抗谱的半圆起点与Z’轴的交点为Li+在电解液内部迁移的阻抗;电化学阻抗谱的半圆部分为Li+在正极材料界面迁移的阻抗;电化学阻抗谱的斜线部分为Li+在正极材料内部迁移的阻抗。

从图中可知,该材料循环30后界面迁移的阻抗相对减小,可能是材料结构充放电后趋于稳定,不过制备的镍钴铝酸锂在充放电前后内阻变化不大,且内阻较低,体现出良好的离子扩散能力。

(a) (b)Figure 1. The scan result of NC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 on under different magnification图1. 共沉淀法制备的NCA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扫描结果李荐等Figure 2. The powder diffraction diagram of the NC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图2. 共沉淀法制备的NCA的粉末衍射图Figure 3.First charge and discharge diagram of NC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图3. 共沉淀法制备NCA的首次充放电图Figure 4. The cyclic curve of NC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图4. 共沉淀法制备的NCA的循环曲线李荐等Figure 5. The ratio discharge curve of NC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图5. 共沉淀法制备的NCA倍率放电曲线Figure 6. The ac impedance spectra of NC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图6. 共沉淀法制备的NCA样品的交流阻抗谱4. 结果与讨论1)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碳酸镍钴铝和碳酸锂的混合物,于氧气氛围下二段烧结得到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该材料阳离子混排程度低、层状结构有序性好、颗粒尺寸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