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浪漫主义”
对浪漫主义的理解

对浪漫主义的理解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并迅速传播到其他地区。
它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想象力,并反对理性和传统的束缚。
浪漫主义的出现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击,它标志着人们追求自由、情感和个性的新纪元。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它鼓励人们表达内心的激情和渴望,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和情感,如爱、悲伤、热情和渴望。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人类的情感。
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
它鼓励人们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和梦想。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超越理性和常规的特点,如超自然的元素、异国情调的背景和神秘的氛围。
这些作品通过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人们超越现实的限制,追求更美好的世界。
浪漫主义反对理性和传统的束缚。
它批判了启蒙运动对理性和科学的过度强调,强调人的情感和直觉的价值。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通常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反对社会和道德的约束。
这些作品通过赞美自然、强调个体的情感和自由,呼吁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
浪漫主义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艺术和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催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和艺术家。
浪漫主义的精神也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和观念,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情感和自由,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然而,浪漫主义也有其局限性。
它过分强调个人的情感和自由,忽视了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往往缺乏现实主义和社会批判的视角,过于理想化和抽象化。
此外,浪漫主义也容易陷入情感的虚无主义和自我沉迷,忽视了理性和责任的重要性。
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文化和艺术运动。
它鼓励人们表达内心的激情和渴望,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和梦想,反对理性和传统的束缚。
浪漫主义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局限性。
我们应该在追求个人情感和自由的同时,保持理性和责任的平衡,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浪漫主义知识点总结

浪漫主义知识点总结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和艺术运动的一种主要特征,它追求个性与情感的真实表达,崇尚自然、情感与想象力,是对理性主义、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
浪漫主义在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后世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的起源与背景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时代,社会变革、传统观念的动摇和人们对自由、民主的向往都成为了浪漫主义产生的土壤。
浪漫主义也是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反叛,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与科学,而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了现代化的社会,但这些变革也带来了物质丰富和精神空虚的两极化现象。
人们开始怀疑理性的权威和科学的绝对价值,开始关注内心情感和个人体验。
二、浪漫主义的特征1. 强调情感与想象力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刻。
浪漫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情感与想象力才能触及灵魂深处,而理性与科学只是表面的东西,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奥秘。
2. 崇尚自然浪漫主义者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美和真理的源泉。
在自然中,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情感的安慰。
自然也是浪漫主义者思考和创作的灵感来源,通过自然的表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3. 反对现实社会的不公与虚伪浪漫主义者看到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虚伪,他们呼吁社会的改革和对人类精神的关注。
他们希望人们不要只注重物质的享受,而要关注人性的良善和情感的真挚。
4. 颂扬个性与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者颂扬个人的英雄主义,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使命,应该追求内心的真诚与自由。
他们崇尚英雄和英雄主义的精神,认为只有英雄主义的精神才能点燃人类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三、浪漫主义的文学代表作品1.《哥德尔》〈童话》,《童话》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代表作之一,《童话》以它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幻想世界的构建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
2. 《山水顿观》《山水顿观》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文,其中强调对自然的吟咏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浅谈浪漫主义艺术在绘画领域的体现

浪 漫主 义绘 画人 物 。
关键词 : 漫主义 ; 浪 美学 特 征 ; 画代 表 作 绘 热 情 是 浪 漫 主义 艺 术 的 要 素 , 情 是 浪 漫 主 义 精 神 所 在 , 激 以
时 事 为题 材 而成 为 浪 漫 主 义 的 内容 ,首 先 是 绘 画 中 洋 溢 着 的 激 情 , 是 遵 循 旧法 , “ 智 ” 致 冷 漠 的 古 典 主义 艺术 最 缺 乏 的 这 山 理 导 品格 。 新 古 典 主 义走 向保 守 时 , 漫 主 义 提 出 了许 多 与古 典 主 当 浪
越 现 实 的 想 象 和 夸 张 的 手 法 塑造 理 想 中 的形 象 。
二 、 漫 主 义 艺 术 在 绘 画 领 域 的 体 现 浪
( ) 漫 主 义 的 先 驱— — 戈雅 一 浪
革 命 代 表 『阶层 的人 物 形象 。人群 中那个孩子象征着年轻 的法兰两 。 生
( ) 国 、 国 、 罗斯 浪 漫 主 义 艺术 的 迅 猛 发 展 三 英德 俄
上 , 起 了现 实 主义 艺 术 的旗 帜 , 半 儿 的 乡 问 生 活 和 激 动 的海 树 将 上情 景 展 现 在人 们 面 前 , 让人们 进 入 一 更为 饱 满 的精 神 天地 。 个
2德 国 浪 漫 主 义 美 术 的 发 展 .
经历过 1 7世 纪 的 辉 煌 后 , 班 牙 美 术 界 沉 寂 下 来 , 到 1 西 直 8
基 普 林 斯 基 。他 的 优 秀 作 品 《 骑 兵 达 维 多 夫 》 他 获得 院 士称 骠 使 号 。12 8 7年 基 普 林 斯 基 为 普 希 金 所 作 的 肖像 曾 受 到 普希 金本 人
的肯 定 。
三 、 束语 结
浪漫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浪漫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起源于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代表了对传统和理性主义的反叛,并支持个人主义、自由、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的理解和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运动: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多个领域。
这种运动强调情感、个人主义、自由和想象力,反对传统和理性主义,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2. 反传统和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反对传统和理性主义,主张个人主义和创造力。
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追求真实和自然,强调个人的情感、热情、直觉和直观体验。
他们认为传统和理性主义导致了生命的贫瘠和无聊,需要通过自由和想象力来创造新的生命力和美感。
3. 爱情和自由:浪漫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情感,追求真爱和自由的生活。
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是受到传统束缚的人物,他们追求爱情和自由,不再被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所束缚。
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认为,真爱和自由是人类最高的追求,只有在自由和想象力的世界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4. 想象力和幻想:浪漫主义追求想象力和幻想,认为它们是艺术和生命的基础。
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创造了许多富有想象力和幻想的作品,如《世界名著》中
的《茶花女》、《乌托邦》等。
他们认为,想象力和幻想可以创造新的生命力和美感,可以超越社会和现实的种种限制,使人们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思想的激情。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情感、个人主义、自由和想象力的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反对传统和理性主义,鼓励人们寻找真爱和自由,追求想象力和幻想,创造新的生命力和美感。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摘要:本文针对欧洲音乐史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浪漫主义早期和中期的代表作曲家对他们各自追求的风格和作品的音乐特点来思考。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特点题材体裁在1789年的欧洲,皇权政治动荡不安,民众思想也开始有了自由主张。
随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导致统治了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在此之后的整个欧洲,随着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思潮流派和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兴衰,“浪漫主义”成为这一时期艺术历史的统称,即浪漫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潮流,并支配和指导着大量的作曲家。
一、浪漫主义早期音乐特点贝多芬作为跨越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家,他有“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之称。
他的大量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但是他的内心始终把“自由、进步”作为他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富含着力量、意志和气势,同时也充满了崇尚自由和情感表达的精神。
这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一)韦伯(1786-1826)1821年,韦伯的歌剧之一《魔弹射手》在柏林的成功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韦伯当时受霍夫曼的歌剧《翁迪妮》的启发而创作出这部歌剧,《翁迪妮》这部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这两部歌剧都是取自于德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其故事充满了神奇与魔幻。
韦伯在歌剧创作上继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经验,写作手法上运用主体、和声、调性等方面的对比手法,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魔弹射手》的突出成就在于它的序曲,韦伯运用“主导动机”的手法贯穿整部歌剧主体。
引子的第一主?}采用了朴素的民间曲调,节奏缓慢、柔和。
和声采用C大调主-属-主的奏鸣曲式结构来烘托出和谐、安详的氛围。
随着管乐描绘出的寂静气氛,大提琴所演奏出的低沉旋律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阴森恐怖的狼谷形象,为主题中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情感拉开序幕。
韦伯的歌剧创作不论从选题还是到音乐手段上,都为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现实与浪漫(浅谈中西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在作家审美情感倾向的表现上:
在创作手法上: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 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 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 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 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 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 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 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 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 还只管让刘姥姥.
了解文学流派的现实意义:
1.便于按照喜好阅读作品,增加读到好作品 的概率
2.了解各个流派的写作手法,更好理解作品 3.更有效率的增加个人文学修养
The reading of all good book is li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finest men of past centuries.
形象的建构
现实主义:描写生 活实际存在的样子,
逼真反应生活
浪漫主义:描写生 活可能出现或事实 上不存在的事物,
表现理想
现实主义:深
总
作家审美情感 倾向的表现Βιβλιοθήκη 沉隐蔽结浪漫主义:热
烈外露
创作手法
现实主义:精 雕细琢的写实
浪漫主义:幻 想夸张象征
请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追到女神?
同学A:你好, 我已经认识你一年了。 我连手都没牵过。
身内上育衣裳仙口胞中,食。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 可夜球怜来样身城上外大衣一。正尺因单雪,,见心 晓风忧驾炭炭,贱车化愿辗天冰作寒辙一。。 个石猴,五官 牛俱困备人饥,日四已肢高,皆市全南门。外便泥中就歇学。 爬学走,拜了 翩黄四翩衣方两使骑者。来白目是衫运谁儿?。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浅谈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浅谈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写作提纲一、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首先,感情热烈奔放、慷慨激昂,处处展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怀。
(1)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来抒发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2)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其次,善于运用奇幻的神话传说和游仙诗的形式,来表现其热烈的思想感情和对进步理想的追求以及同黑暗现实的尖锐矛盾。
最后,善于运用自由解放的语言和灵活不羁的格式来表现其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二、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形成原因1、生平及其思想性格对其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影响2、道教思想对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3、善于学习和继承我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优良传统第一,李白能够大胆的学习、借鉴和继承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第二,李白还善于从民歌中提取浪漫主义的丰富营养。
第三、李白还善于吸取其他优秀诗人的长处.三、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响摘要:李白是唐代诗歌的伟大旗手,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感情热烈、想象丰富、形式自由、气势宏伟,常用一些夸张式的比喻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来表现其热烈激昂的浪漫主义情怀,代表着唐诗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
李白诗歌形成积极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思想性格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如道教思想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勤奋地向前代文学遗产学习,继承并发展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并把我国古代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优良传统进一步加以发扬光大,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关键词: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成因、影响。
浅谈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唐代是我国诗歌繁荣发展的时代,产生了不少杰出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其中伟大诗人李白的成就尤为突出,是这一时代的旗手。
综观李白的诗歌,其艺术风格是多样的,但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是其主导风格,这也是盛唐诗歌的主导风格。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的音乐风格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的音乐风格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风格的分析,力图较为宽泛地对这一重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对今后的钢琴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外艺术史上,凡是杰出的艺术家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其全部创作之中,体现在其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等各方面,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是德国音乐家,巴赫的风格与贝多芬的风格截然不同,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拉斐尔的画风与达·芬奇的画风的迥异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艺术风格体现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流派则体现出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的共性。
在近代文艺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流派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下面笔者谈一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特色。
19世纪(1830—1900年)的音乐,常被称作浪漫主义音乐。
这个世纪是情感宣泄、多愁善感的世纪;是和声极度多样发展的世纪,是曲式结构大胆创新的世纪;也是音乐大师层出不穷、钢琴音乐发展到巅峰的世纪。
在19世纪初,钢琴的使用已很普遍,它的音响比以往的大键琴更有效果,尤其是踏板装置的增加,又为钢琴增加了一项新魅力,它使和声美妙地混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色彩感,更能表达出浪漫的气氛。
钢琴不仅仅成为一件独奏乐器,还进入室内乐的范围,从而吸引无数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它们使钢琴尽可能地表现以柔情的情绪到宏大的篇幅,使钢琴的技巧和表现都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而此时作曲家兼演奏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又形成了明显的演奏风格。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是相对的。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是个人主义,尚情感、重主观、尚新奇、重民族情。
在这种观念下,浪漫主义的音乐在形式和技巧上虽承自古典乐派,但内容上都大有差异,古典乐派的音乐是超民族的、超个别性,着重在抽象的观念,只求表现“美的理想”,而较少宣泄人类产生的感情,浪漫乐派的音乐则是自由奔放,形式上无拘无束,喜用抒情和描写,民族民间因素大大增加,标题性也很强,与大自然密切结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浪漫主义”
摘要:浪漫主义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是对古典美学理性主义的反叛,传统的摹仿论受到质疑,表现心灵的学说广为传播。
它是精神和情感世界中的一次革命。
浪漫主义文论家大多是作家,其理论多半来自创作实践,主要特征是个人主体性,感情崇拜和大自然崇拜,最终自由和独特性,要求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在无拘无束的幻想中体验心灵。
浪漫主义建立了现代美学传统,为人类的心灵和情感表现开辟了一片新的天空,但是对理性的过分破坏,对个人的崇拜也在人类精神世界投下了一片阴影。
关键字: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浪漫主义”是指用罗曼斯语言写出的中古冒险传奇。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至4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大陆。
这一运动不但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且构建起较为系统完整的浪漫主义文学理论。
究其根源,自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进而推动思想革命的进程。
一时间,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兴起,此起彼伏,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革命带来的动荡与不安、战争与流血,也使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悲观失落的情绪当中,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
浪漫主义思潮正是对这一社会心理的响应。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具体落实到文学上,就表现出人们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热切追求和对僵化复古的新古典主义文学的无情抛弃,浪漫主义文学理论亦随之应运而生。
如恩格斯所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浪漫主义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侧重抒情的文学类型或者要素,甚至某种生活态度。
从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直到今天,都能寻找到浪漫主义的影子,狭义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文学思潮和风格,兴起于18世纪后期的德国,其影响遍及欧美,它不仅仅是文学思潮,而且是席卷人类整体精神世界的潮流,它强调人的主观性和内心现实,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统治,推崇感情的力量。
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莱辛、海涅,法国的雨果,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等。
18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被法国的古典主义所统治,强调理性和秩序,18世纪末期,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萌发了新的精神,70-80年代初发生了名为狂飙突进的文学运动,当时,德国的一批年青知识分子和作家在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精神革命。
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和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抗议封建专制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他们响应卢梭的号召,提倡投入自然的怀抱,对民间文学表现了特殊的爱好。
从政治和社会角度看,法国大革命对于浪漫主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场大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基础,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面貌,而且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引发了巨大的革命。
独立的个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地位,从个体出发的思想和表现取得合法性,个人的自由和独特性在政治上受到尊重。
自由、平等、博爱三原则取代了中世纪的等级秩序,欧洲知识分子从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被新的世界和新的想象所激动,纷纷提出各种理论。
从精神发展的角度看,康德为浪漫主义在哲学上做了铺垫,在认识论上确立了主观的地位。
对康德来说,自然并非自然本身,而只是所有经验的表象,对于自然的物自体本身,我们是不可认识的。
因此,真理不是对主观性的排斥,相反主观性是真理得以存在的基础。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主观和天才都占据了相当的地位,个人和神秘体验也占据了价值的重要领地。
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关键人物,他们在理论上确立了浪漫主义的地位,一方面在精神
领域内要求无限制的自由,另一方面确立了诗歌在一切艺术门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浪漫的诗歌成为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则使浪漫主义文学进入第一个高潮,诗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是一种文体,而在于它代表了人类的情感和想象。
法国的雨果则把这场运动推向了顶峰。
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文学运动和流派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各种方式影响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普遍采取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文学,认为文学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密切关联。
浪漫主义文论首次较为细致地阐述了“浪漫诗”,并将其与“古典诗”一起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比较分析,因而确立起新的文学的历史观。
从而在根本上粉碎了文学的静止观;其二,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将文学视为作家主观心灵的产物,文学是作家内心感受、情感体验的自由表现,强调情感、想象是成就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这是对新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将文学禁锢在抽象理性、束缚在古人书本内的做法的坚决反叛和彻底决裂,为文学的自由表达,为作家真实地书写自我性情开辟了新的途径。
但是,由于它片面地强调主观否定客观,也使得文学走上越来越脱离现实之路;其三,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极力倡导个性解放,将作家的创作能力归之为某种先天的才能——天才,非常推崇“灵感”这种不为作家所控制的激情洋溢的无意识创作状态。
这的确是对文学创作特性的一种把握,但浪漫主义文论力图从主观、先验存在去寻找理由,这就为自己的理论打上了重重的唯心论和神秘论的烙印;其四,浪漫主义文学理论重视自然,向往人类的自然状态,反对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戕害与扼杀。
但它常常将对自然的理解引向人的主观和先验存在,最终把自然还原为精神或神秘力量。
浪漫主义文论总是和唯心主义、先验哲学存在者不可分割的联系。
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两大主流体系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
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
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
很多现代主义者自称“新浪漫派”,可见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密切的联系。
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
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
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此外,许多浪漫主义者重视对民歌、童话等民间文学的整理和搜集,在很大程度上保存并发扬了西方文学的民间传统。
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浪漫派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的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代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