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 (下)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 (下)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 (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比重在1.075~1.090,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比重在1.092左右。分离淋巴细胞以密度1.077±0.001的分层液为佳。

Ficoll分离液法主要用于分离PBMCs,是一种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心法。聚蔗糖-泛影葡胺是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分层液,商品名Ficoll。分离时先将分层液置试管底层,然后将肝素抗凝全血以Hanks液或PBS液做适当稀释后,轻轻叠加在分层液的上面,使两者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水平式离心后,离心管中会出现几个不同层次的液体和细胞带:

由于红细胞和粒细胞比重大于分层液,同时因红细胞在Ficoll液中凝聚成串而沉于管底,血小板则因密度小而悬浮于血浆中,只有与分层液密度相当的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层液的界面之中,呈白膜状为白膜层。吸取该层细胞,经洗涤离心重悬即为单个核细胞。本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 %,细胞收率可达80%以上,但室温超过25℃时可影响细胞收率。

辅助性T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CD3+CD4+CD8+。(Th1主要分泌IL-2,IFN-γ或TNF-β等辅助细胞免疫或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Th2主要分泌IL-4/5/6/10等辅助体液免疫、参与速发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性T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是CD3+CD4-CD8+。(CD3+CD8+CD30-可认定为Tc1细胞;CD3+CD8+CD30+可认定为Tc2)

调节性T细胞:自然存在的,其典型标志为CD4+CD25+Foxp3+ (最重要的分子标记是一种转录因子Foxp3)

成熟B细胞均表达CD19,B1细胞CD19+CD5+,B2细胞CD19+CD5-

NK细胞的典型标志:CD3-CD16+CD56+。单核-巨噬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为CD14。人成熟DC的主要特征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但不表达MPS、T/B/NK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CD14/3/19和CD20/16/56)。

T细胞增殖试验有:形态学检查法,3H-TdR掺入法、MTT比色法

溶血空斑实验(PFC):将经SRBC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与一定量的SRBC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那些受到抗体分子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

空斑,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目。

细胞因子(CK):是由机体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有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细胞粘附分子(CAM):是由细胞产生、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包被有待测CK抗体的微孔板上,加入可分泌相应细胞因子的待测细胞,在有或无刺激物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后,待测细胞向其周围分泌细胞因子,并被板上的特异性抗体捕获。洗去细胞后用酶标抗体为一抗或二抗,分别做直接法和间接法。所选底物应在酶促反应后形成不溶性产物。一个斑点代表一个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斑点的颜色深浅程度与细胞因子量相关。

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现在认为,Ig与Ab没有什么区别)临床上常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SPI<0.2为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害较轻(如微小病变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大多较好;SPI>0.2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害较重(如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预后大多不良。

M蛋白(MP):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Ig。

本周蛋白:即尿液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和某些细胞膜上的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蛋白质。

血液中大部分补体由肝脏合成,均为糖蛋白,多为β球蛋白,少数为α/γ球蛋白;其中C3含量最高(1.2g/L),D因子含量最低(1~2mg/L)。补体应保存于-20℃以下(56℃加热30min 即可灭火,常温下很快失活)

免疫调节作用

补体CH50实验:补体与抗体(溶血素)致敏的羊红细胞接触后,被激活(C1、经典途径),从而使致敏的SRBC溶解,在特定体系中,其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比。因此,将新鲜待检血清做不同稀释后,与致敏红细胞反应,测定溶血程度,以50%溶血时的最小血清量判定终点,可测知补体总溶血活性。以50%溶血判断结果比100%溶血灵敏、准确。

补体结合试验(CFT)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的特点,用一定量的补体和致敏的SRBC来检测有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3个系统:

1、反应系统:已知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抗体(或抗原)

2、指示系统:绵羊红细胞与相应溶血素结合,成为致敏绵羊红细胞。

3、补体系统

常用豚鼠新鲜血清。反应系统与补体系统先发生反应,然后再加入指示系统,根据致敏绵羊红细胞有无溶血来判断实验结果。(不溶血为阳性+ ,溶血则为阴性- )

肝炎病毒感染

(一)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主要经粪-口传播,其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通常呈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技术对HA V IgG及IgM进行检测。HAV IgM在急性感染时出现较早(发病后1~4周),上升快,高峰效价高,持续时间短(常于3~6个月后转阴),是急性HA V感染或复发的可靠指标,并且有助于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HAV IgG一般于感染4周后出现,24周达高峰,可维持多年甚至终生。

(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采用固相RIA、ELISA、反向间接血凝实验等方法检测,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目前可采用CLIA对血清中的HBsAg进行定量检测,对肝炎患者动态评价病情与药物疗效很有价值。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于HBV的外壳部分。血清中检出HBsAg是乙肝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是乙肝患者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急性肝炎潜伏期即可出现养性,先于患者临床症状级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转氨酶ALT升高)1~7周,到恢复期HBsAg滴度逐渐降低乃至消失。仅为HBV感染的标志,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及预后。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是机体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志。目前常用固相RIA与ELISA法检测之。

接受HBV疫苗接种后,血清中可出现HBsAb阳性。作为疫苗免疫机体产生的抗体,对HBV 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乙肝疫苗接种者一旦出现除抗HBs以外的标志物,则应视为既往感染。HBsAb阳性可提示急性感染后的恢复期。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多存在于HBsAg阳性的标本中,急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疾病慢性化倾向。

在血清中的出现时间稍后于HBsAg,是HBV复制活跃的血清学指标,其水平与病毒复制、肝脏损害程度成正比,因此HBeAg是乙肝患者有较强传染性的标志。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多出现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的患者中,比HBsAb转阳要早,常在HBsAg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时检出,可长期存在。

当血清HBeAg转阴后,可出现抗HBe,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不是保护性抗体)。HBeAg的血清学转换是指HBeAg含量消失同时伴HBeAb出现,是目前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近期目标(最初目标是减少乙肝病毒的DNA复制)。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长,包括IgM和IgG。抗HBc IgM是机体感染后最早在血液中出现的特异抗体,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的标志。抗HBc-IgG在感染后逐步产生。

高滴度的HBcAb存在常表示体内有HBV复制。HBcAb阳性时表示乙肝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高滴度抗HBc-IgM是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肝炎活动期也可呈阳性,标志着乙肝病毒在复制,有传染性。抗HBc-IgG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大三阳:以上指标中的1、3、5为阳性;小三阳:以上指标中的1、4、5为阳性。

6、HBcAb-IgM:是早期HBV感染的特异性血清标志。初次感染早期即上升,数月后无论HBsAg消失与否,HBcAb-IgM表达稳定,对于急性肝炎诊断很有价值。其效价降低常提示预后较好。长期不降至正常范围者,提示有转化为慢性肝炎的可能。

7、pre-S1:即乙肝病毒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外膜蛋白成分存在于HBV Dane颗粒和管形颗粒上,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检测率高度符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毒复制指标。前S1抗原可以随HBeAg消失而消失,与阴转时间正相关,可作为病毒清除与病毒转阴的指标。HBeAb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慢性无症状的携带者中,前S1抗原阳性可表示病毒的复制。该指标阳性的患者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阴性/无症状的携带者。前S1抗原阳性常提示急性乙肝向慢性乙肝的转变。该指标阴转越早、疗程越短,预后也越好。

8、pre-S2:即乙肝病毒前S2抗原,其上具有高免疫性的抗原决定簇和多聚蛋白受体,为人类T/B淋巴细胞的识别表位,pre-S2与HBV的感染和复制有密切的关系,对临床早期诊断,了解预后及制备乙肝高效疫苗有重要意义。

前S2抗原与HBsAg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急性乙肝中,前S2抗原与HBsAg都可作为HBV复制标志。在慢性乙肝中,前S2抗原的出现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该抗原长期存在,提示患者有转为慢性乙肝的可能。前S2抗原不仅能判断HBV的感染,而且对观测疾病预后、药物选择及疗效观察也有作用,是对乙肝两对半的有效补充。

以上指标中的1、2、3、4、5、7、8项,在临床上称为乙肝七项~

(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HCV的感染特点是慢性化几率高,感染过程长,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病变并呈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可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放射免疫诊断(RIA)和ELISA检测血清中HCV抗体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

机体产生的HCV抗体不是中和抗体【即可与细菌毒素、病原体(如病毒)及其产物特异性结合并发挥中和作用的抗体。能中和毒素的毒性作用或阻断病毒感染靶细胞】,没有保护性,仅是感染的标志物,也可作为慢性丙肝、肝硬化的诊断指标。(HCV ELISA仅为初筛试验)HCV-IgM阳性可作为HCV活动性复制的血清学标志,常与慢性丙肝急性发作有关。HCV 含量的多少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以及抗病毒疗效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HCV的定量检测对本病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表现出的增高的

PS:II/III型超敏反应是AID的机制,IV型超敏反应是排斥反应的机制。

变应原:是指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其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型抗体称为变应素)

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超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引发的最常见;血清过敏性休克),局部性超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输血反应,HDN,AIHA,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常见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hus反应、类Arthus反应),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常见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HDN)

母子间血型不合是引起HDN的主要原因。如母亲为Rh阴性血型,胎儿为Rh阳性血型,在首次分娩时,胎儿血进入母体内,母亲被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致敏,产生以IgG类为主的抗Rh抗体。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再次妊娠时,母体内的Rh抗体便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膜上的RhD抗原结合,使红细胞被溶解破坏(血管外溶血),引起流产或发生新生儿溶血。

初次分娩后,72h内给母体内注射Rh抗体,能及时清除母体内的Rh阳性红细胞,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HDN。

【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

抗血细胞抗体大多属于不完全抗体,这种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不发生凝集现象。

Rh抗体的检测:为防止Rh血型不合所致死胎或HDN的发生,可对孕妇血清或胎儿羊水的Rh抗体进行检测,最为常用的是酶介质法。

酶介质法原理:Rh(D)抗体多为IgG型不完全抗体,当它与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相遇时,便与红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结合。但由于IgG型不完全抗原的两个抗原决定簇的跨度小于红细胞因排斥力而产生的最小间距(250nm),所以不能将相邻的红细胞彼此连接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加入酶介质可破坏红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糖肽,降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小红细胞间斥力,使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有利于IgG型不完全抗体在两个红细胞抗原位点间连接,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最常用的酶是1% 木瓜/菠萝蛋白酶。

【临床意义】

Rh血型抗原主要有5种,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现频率高。凡带有D抗原者称Rh 阳性,不带D抗原者为Rh阴性。当Rh阴性的个体受到D抗原的刺激(输血、妊娠、器官移植)后,可产生D抗体,若该个体再次受到D抗原阳性血液就可发生溶血反应。

在Rh血型不合所致的HDN中,母亲为Rh阴性血型,但体内产生了抗Rh抗体。为及早发现胎儿有胎内溶血,应尽早对孕妇Rh抗体进行监测。一般妊娠16周应作首次Rh抗体检测,如结果为阴性则每6~8周复查一次。如结果为阳性,则第20周重复检测,以后每隔2~4周复查一次,直至分娩。Rh抗体滴度≥1:16或1:32时,胎儿很可能发生水肿。Rh抗体超过1:64即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孕妇血浆交换术等。

免疫增殖性疾病:免疫器官、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Ig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

可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早期)、AIDS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包括:原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孤立性浆细胞瘤、淀粉样变性、重链病、轻链病、恶性淋巴瘤、慢淋)、继发性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非淋巴网状系统肿瘤、单核细胞白血病、风湿性疾病、慢性炎症、冷球蛋白血症等)、原发性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正常情况下,机体能识别“自我”,对自身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仅产生微弱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耐受。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受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由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点:

多数原因不明,诱因可有可无,无诱因者多称为“自发”“特发”性

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有遗传倾向,已发现某些特定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疾病的重叠现象,一个患者可同时患有多种自身免疫病

病程一般较长,多迁延为慢性。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强度密切相关

体内有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细胞,自身抗体在不同自身免疫病中有交叉和重叠现象。部分疾病有相关的特征性自身抗体

可以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用患者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可使疾病被动转移等

免疫抑制剂治疗多可取得较好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

【备注】

①抗dsDNA抗体是SLE患者的特征性标志抗体,是SLE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其诊断特异性高达95~100 %,但敏感性仅30~50 %,阴性不能排除SLE诊断

②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与抗dsDNA抗体相同的诊断特异性,可达到95%。其表达与SLE病情活动有关。

③抗Sm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是其血清标志抗体,已列入SLE的诊断标准,约30~40 %的患者该抗体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特征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部分病例可有心、肺及血管受累。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rhiumatoidfactor,RF),血清IgG、

ANA:即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是IgG。IIF(间接荧光免疫法)为最常用的总ANA筛查实验、目前最常用HEp-2细胞作为抗原。

MCTD:即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见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混合表现,但不能确定为哪一种疾病,并伴有高滴度的斑点型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RNP抗体,这类自身免疫病称为~。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以变性IgG的Fc片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几种疾病RF的检出率:

免疫缺陷病(IDD):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或不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有反复、持续性、机会性感染,可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并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

【特点】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好均具有某些共同的临床特点:

1、反复感染。IDD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易发生反复感染且难以控制,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取决于IDD的类型和程度

2、肿瘤。IDD患者尤其是T细胞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居多。

3、自身免疫病。IDD患者有高度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约1000倍,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性贫血等多见。

4、遗传倾向:多数PIDD具有遗传倾向性,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5、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多种多样:IDD患者因其免疫系统受损的组分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并可同时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从而出现复杂的功能障碍和症状。另外,患同种免疫缺陷病的不同患者,也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是指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免疫系统发育不良而造成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包括:

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B细胞先天发育不全或不能接受T细胞传递的信号,Ig水平低或缺陷)、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T细胞的发生分化和功能障碍)、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胸腺、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及Ig缺乏的遗传性疾病)、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吞噬细胞的数量、移动和/或粘附功能、杀菌活性等异常导致的疾病)、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D):是指由恶性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等诱发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又称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患者的CD4+T细胞减少,同时伴反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致病机制】

1、HIV入侵靶细胞的机制:CD4分子是HIV糖蛋白的特异性受体,故其主要侵犯CD4+T 细胞(表达该分子的单核-巨噬/树突状/B/神经胶质细胞也是其重要的靶细胞)。HIV通过gp120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高亲和性结合,同时也与表达在靶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5)结合,再由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得以进入细胞。

2、HIV损伤感染的CD4+T细胞:HIV在靶细胞中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CD4+T 细胞。

3、HIV可通过各种机制逃避免疫识别攻击

【HIV感染的免疫学特征】

1、CD4+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功能严重障碍,CD4+/CD8+比例倒置,低于0.5。

2、Th1与Th2细胞平衡失调。感染的无症状阶段以Th1细胞占优势,分泌IL-2刺激CD4+T 细胞增殖;至AIDS期则以Th2细胞占优势,分泌IL-4/10抑制Th1细胞分泌IL-2,从而削

弱CTL的细胞毒效应。

3、抗原提呈细胞功能降低。HIV感染巨噬/树突状细胞后,可损伤其抗原处理和呈递能力(但不易杀死细胞),反而使之成为HIV的庇护所,成为晚期AIDS患者血中高水平病毒的主要来源。

4、B细胞功能异常。因gp120属于超抗原,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所致,表现为多克隆激活、高Ig血症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典型的有:

①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病原体为卡氏肺囊虫和白色念珠菌(还有巨细胞病毒、带状孢疹病毒、隐球菌等);②恶性肿瘤:AIDS患者易伴发卡波西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也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③神经系统损害:约60%的AIDS患者出现AIDS 痴呆症。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分类】

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指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抗原。

肿瘤相关性抗原(TAA):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但在癌变细胞此类抗原的表达水平远超正常细胞。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分类

(一)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二)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三)自发性肿瘤抗原,(四)正常细胞成分的异常表达

1、分化抗原:是组织细胞在分化、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或消失的正常分子。

2、胚胎抗原:是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出生后由于编码该抗原的基因受阻遏而逐渐消失,或仅微量表达,发育成熟的组织一般不表达。

3、过度表达的抗原。

4、细胞突变产生的独特型抗原。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机制】

一、T细胞

MHC-I 限制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为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①其抗原受体识别结合肿瘤细胞上的肿瘤抗原,通过溶细胞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②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等),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MHC-II 限制的CD4+辅助性T细胞(Th):其参与抗肿瘤免疫效应主要是通过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如IFN-γ、IL-2等)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并增强CD8+CTL的杀伤功能而实现,但也有一定的直接杀伤肿瘤的作用,其在很多情况下对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及免疫记忆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

γδ+T细胞与CTL相似,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但不受MHC限制,此类细胞还可分泌IL-2/4/5、GM-CSF和TNF-α等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在IL-2的作用下,γδ+T细胞能够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或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形式杀伤肿瘤细胞。

二、NK细胞

是一类在抗肿瘤免疫早期起重要作用的效应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非特异性成分,不依赖抗体或补体,无需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可

能的机制:

①释放细胞毒性因子或穿孔素介导溶细胞作用,其杀伤作用无肿瘤特异性、MHC限制性和免疫记忆性;②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③NK细胞表面的FcγR可与覆盖在肿瘤细胞表面抗体的Fc段结合,通过ADCC作用而杀伤肿瘤细胞;④il-2/12/15、IFN等可在体内外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故T细胞免疫应答可增强NK细胞活性。

三、巨噬细胞

既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PC)启动免疫应答,也可作为潜在效应细胞溶解肿瘤细胞。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如下:

①作为APC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并通过分泌IL-2/12促进其激活,以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②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酶体酶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其强弱与进入肿瘤细胞内的酶的量有关);③巨噬细胞表面有FcR,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的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④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TNF、NO等细胞毒性分子简介杀伤肿瘤细胞(TNF可能是介导巨噬细胞杀伤作用的主要成分)。

四、树突状细胞(DC)

可高度表达MHC-I/II、B7和ICAM-1等免疫相关分子,参与肿瘤抗原的提呈,在体内外均有激发针对肿瘤的初次和再次T细胞应答的功能;内皮细胞被TNF-α,IFN-γ等激活后具有细胞毒活性,也可杀伤某些肿瘤细胞。

【体液免疫机制】

一、提呈肿瘤抗原

B细胞以其BCR捕捉肿瘤细胞释放(或分泌、脱落)的可溶性抗原,加工处理后与MHC-II 类分子结合,诱导CD4+ 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二、分泌抗体介导肿瘤杀伤效应

①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细胞毒性抗体IgM和某些IgG亚类(G1/G3)与肿瘤细胞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溶解肿瘤细胞,但CDC仅可杀伤单个肿瘤细胞,对实体瘤无效。

②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抗体通过Fab段与肿瘤细胞结合后,又可通过Fc段与表达FcγR的多种效应细胞(如巨噬/NK/中性粒细胞)结合发挥ADCC效应,溶解肿瘤细胞。该类细胞介导型抗体比上述补体依赖型抗体产生快,肿瘤形成早期即可在血清出现。

③抗体的调理作用:吞噬细胞在有IgG类抗体存在时,通过其表面的FcγR,可显著增强对以结合抗体的肿瘤细胞的吞噬能力。

④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某些受体:例如转铁蛋白可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生长,而其抗体可通过封闭肿瘤表面的转铁蛋白受体抑制肿瘤生长。

⑤抗体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消失: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后,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甚至消失,从而限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或其他体液。

临床应用:高危人群筛查、肿瘤的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期、肿瘤的复发监测和预后判断、肿瘤的疗效监测。

移植(transplantation):是指将健康细胞、组织和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

被健康细胞、组织和器官称为移植物(graft),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为供体(donor),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为受体(recipient)。

移植排斥反应:是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

一、HVGR: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包括:

1、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与受者血循环恢复后的数分钟至1~2天内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体液排斥反应。

2、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于移植后的数周至数月内,是排斥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临床表现。

3、慢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病程进展缓慢。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是此类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在受者体内生长,并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相容性抗原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对宿主组织器官发动攻击的反应。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完整版)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doc

临床免疫学检验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 B 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 Fc 受体、补体受体、EB 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 B 细胞: CD19、CD20、 CD21、 CD22 (成熟 B 细胞的 mIg 主要为 mIgM和 mIgD)同时检测 CD5分子,可分为 B1 细胞和 B2 细胞。 B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 CD3(多链糖蛋白);辅助 T 细胞的标志是 CD4;杀伤 T 细胞的标志是 CD8; T 细胞受体 =TCR。 T 细胞和 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 CD4+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3+ CD4-CD8+ =细胞毒性T 细胞( Tc 或 CTL)( 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 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 PHA)刀豆素( CONA)刺激 T 细胞增殖。增殖试验有:形态 法、核素法。 T 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 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 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 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 CD16( ADCC)、 CD56。 测定人 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 细胞株,而测定小鼠胞株。NK细胞活性则常采 用 YAC-1 细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 - 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表达 MHCⅡ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 sIg ,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 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 B 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IgA>IgM>IgD>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12、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分子上VH和 VL(高变区)是抗原结合部位。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A型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具有吞噬传递免疫信息在特异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红细胞 2.冲液后,计数池每个大格的体积是() A 0.1u l B 0.01 ul C 1.0 ul D 0.0001 ul 3.血片经过瑞氏染色后,成熟红细胞呈鲜红色,白细胞核染色呈浅灰色, 其原因是PH为() A 5.4 -6 B 7.4-8 C 6.5-7 D 8.2-8.6 E 8.7-9.4 4.三种粒细胞区别的要点是() A细胞大小 B特异性颗粒 C染色质结构 D浆颜色 E核浆比例 5.下列除了哪种疾病外,均是中性粒细胞增加的疾病() A猩红热 B尿毒症 C 流行性感冒 D 铅中毒 E化脓性阑尾炎 6.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分叶核常为() A一叶 B二叶 C三叶 D四叶 E 五叶 7.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以上幼稚细胞增多称为() A核左移 B核右移 C中毒颗粒 D 逆行性变化 E杜勒氏小体 8.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是棕红色,在波长540nm处,有一较宽的吸光带, 它是() 9.大面积烧伤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增高的原因是() A红细胞生成增多 B红细胞寿命延长 C 红细胞破坏减少 D 血液浓缩 E白细胞生成减少

10.诊断铅中毒的最佳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增多B低色素红细胞增多 C 靶红细胞增多D 点彩红细 胞增多 11使血沉明显加快的原因是() A红细胞数量增多 B 大红细胞贫血 C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 D 球形红细胞贫血 E 红细胞凝集成团 12.关于魏氏血沉发测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深静脉血1.6ml B 用血沉管吸抗凝血至零刻度 C与0.4ml抗凝剂混匀 D垂直立于血沉架上 E 室温静置半小时 13.关于血沉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男性血沉生理变化不大 B 新生儿血沉加快C妇女月经期血沉可 加快 D 年龄超过50岁的老年人血沉可加快E 高原地区的居民血沉低于平原地区的居民 14.欲中和A型血清的天然抗体,可加哪一种唾液() A A型分泌型唾液 B B型分泌型唾液 C O型分泌唾液 D A B型分 泌唾液 E 任何唾液 15.用标准血清鉴定血型,下列哪项的结果应判断为A型血() A与抗A不凝,抗B凝抗A+B凝 B与抗A凝,抗B不凝抗A+B凝 C 与抗A凝,抗B凝抗A+B不凝 D与抗A不凝,抗B不凝抗A+B凝 E与抗A不凝,抗B凝抗A+B不凝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 (上)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间的结合力涉及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其中疏水作用力最强,它是在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的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 亲和性(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一个相应抗原表位(AD)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两者空间结构的互补程度。 亲合力(avidity):是指一个完整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与若干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它与亲和性、抗体的结合价、抗原的有效AD数目有关。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 带现象(zone phenomenon):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在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抗原与抗体结合但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从而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现象。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抗原过量称为后带。 免疫原(immunogen):是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免疫佐剂(immuno adjustvant):简称佐剂,是指某些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载体(carrier):结合后能给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效应:初次免疫与再次免疫时,只有使半抗原结合在同一载体上,才能使机体产生对半抗原的免疫应答,该现象称为~。 单克隆抗体(McAB):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即~。 多克隆抗体(PcAb):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多种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含有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免疫球蛋白,即~ 基因工程抗体(GEAb):是利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对编码抗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装配,经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 杂交瘤技术 【原理】以聚乙二醇(PEG)为细胞融合剂,使免疫后能产生抗体的小鼠脾细胞与能在体外长期繁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通过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HAT)选择性培养基的作用,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生长,经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和单个细胞培养(克隆化),最终获得机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又能长期体外繁殖的杂交瘤细胞系。将这种细胞扩大培养,接种于小鼠腹腔,可从小鼠腹水中得到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一)小鼠骨髓瘤细胞 理想骨髓瘤细胞的条件:①细胞株稳定,易于传代培养;②细胞株本身不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③该细胞是HGPRT或TK的缺陷株;④能与B细胞融合成稳定的杂交瘤细胞; ⑤融合率高。 目前最常用的是NS-1和SP2/O细胞株 (二)免疫脾细胞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 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 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 BCF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 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临床检验学》题库及答案讲课稿

《临床检验学》题库 及答案

《临床检验学》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核左移: 2.核右移: 3. MCH: 4. MCV: 5. MCHC: 6. 止血: 7. Ret: 8. 表观粘度: 9.抗凝: 10. HCT: 11. 脾池化: 12. Hb: 13. ESR: 14. 瑞氏染液: 15.再生性核左移: 16.退行性核左移: 17.毒性颗粒: 18.异型淋巴细胞: 19.粒细胞缺乏症: 20.正定型: 21.反定型: 22.出血时间(BT):

23.凝血酶原时间(PT): 24. 血液凝固: 25.血型系统: 二、填空题 1.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 2.实验室常用抗凝剂有、、、。 3.瑞氏染料是由和组成的复合染料。 4.血液是由和组成。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液加抗凝剂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是。 5. 血液pH值相对恒定,健康人血液pH值是。 6. 血红蛋白测定法目前常用的是___ 和___ 。 7. 红细胞起源于___ _、在_ 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 _。 8.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 _和___ _结合组成。 9. 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 __,最小吸收波谷__ __。 10.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 __,本法由___ _推荐,并经_ ___确认为标准方法。 11. 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 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 __表示。 12. 大红细胞见于__ __和__ 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 和___ _所致贫血。

免疫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一章抗原 一名词解释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性物质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 半抗原:本身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物质,当予蛋白载体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时,获得免疫原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可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毒性作用而保留原有抗原性质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自身抗原 功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能与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无法触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存在于两种不同抗原分子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 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AA):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 超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 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某种(些)相同抗体的它种抗血清或含某种(些)相同抗原决定簇的它种抗原结合的反应 白细胞分化抗原(CD):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志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胚胎期由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是,血清中AFP含量显著增高 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活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弗氏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是有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和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混合而成,使用时与水溶性抗原充分混合,使抗原分散在佐剂中形成油包水乳剂。在不完全佐剂中加入死的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或卡介苗)就成为弗氏佐剂 二问答 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 3.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2.只刺激B细胞产生IgM 3.无免疫记忆 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大肠杆菌O86含人血型B物质,肺炎球菌14型含人血型A物质 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B1型题)_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B1型题) 1、既具有抗原吞噬能力又有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2、既不表达HLA-Ⅰ类抗原又不表达HLA-Ⅱ类抗原的细胞是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3、应用CDC方法检测HLA-DR抗原所使用的待测细胞为 A.纯化的T细胞 B.纯化的B细胞 C.纯化的红细胞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单核细胞 4、PHA刺激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5、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6、流式细胞仪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7、细胞毒试验可用于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8、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数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9、测定T细胞数量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0、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1、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A.免疫印迹法 B.细胞毒试验 C.反向溶血空斑试验 D.E花结试验 E.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12、白血病儿童从骨髓库中得到别人捐献的骨髓,属 A.自体移植 B.同种移植 C.异种移植 D.同系移植 E.胚胎组织移植 13、试验性将猪心移植给猴,属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1.血常规CBC:全血细胞计数 2.血量:动物循环系统内所含血液的总量 3.红细胞计数RBC: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4.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珠蛋白与亚铁血红素组成 5.白细胞计数WBC:指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循环池)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6.白细胞分类计数DC:根据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特征识别五种白细胞,测定其相对比值(百分率)以及观察其病理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 7..血小板计数: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是出血与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 8.抗凝: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抑制或除掉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9.抗凝剂:采用物理化学方法,除去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 10.毒性指数:计算含有毒性颗粒的细胞数与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的比例 11.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中比正常中性颗粒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又小而稀少, 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中. 1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13.核象: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应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14.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 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15.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白 细胞总数减少 16.网织红细胞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 胞 17.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 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8.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 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9.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 或溶解等变化 20.血细胞比容HCT.PCV:一定体积中的全血中的红细胞所占容积的相对比例 2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细胞体积的平均值,fl 2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 平均值,pg 2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g/L 24.出血时间(BT):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 止的时间 25.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26.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成 为颗粒,经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内可见深染的颗粒 27.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干细胞分化的嗜酸性粒细 胞祖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 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 28.酸性染料:为阴离子染料,主要有伊红Y和伊红B,能释放质子,与细胞的碱性

(完整版)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10.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1.胸腺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D 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I 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靶细胞表面的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 DEECB 6-10:BDACD 11-15: CCEBC 16-20: DAABC 二、填空题 1. ①大红细胞;②小红细胞,③棘形红细胞,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⑤新月形红细胞,⑥颗粒形红细胞,⑦皱缩红细胞,③影细胞,⑨红细胞碎片。 2. 皱缩、胀大、渗出。 3. 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vohie小体、退行性变。 4. 3 /HPF,镜下血尿,肉眼血尿。 5. 流动,凝胶。 三、名词解释 1、核右移: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若5叶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2、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中比正常中性颗粒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又小而稀少,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中。 3、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而渗出血管外、组织间隙及浆膜腔所形成的积液。

四、简答题 1、异型淋巴细胞种类

I型(空泡型):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H型(不规则型):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足。核形状及结构与I型相同或更不殊途同归,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量丰富,染色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皿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2、血沉增快的病理临床意义? ①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时,血中急性反应物质释放增多所致。风湿热的病理改变,结缔组织性炎病症,其活动期血沉增快。慢性炎症如结核病时,血沉增快。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较大的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如无合并症,一般2-3周内恢复正常。心肌梗塞时血沉增快,,心绞痛时血沉正常,故可借血沉结果加以鉴别。 ③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恶性肿瘤病人增快的血沉,可因手术切除或化疗放疗较彻底而渐趋正常,复发或转移时又见增快。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时,血沉常明显增快,慢性肾炎、肝硬化时血沉亦常增快。⑤贫血:轻度贫血对血沉尚无影响,若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增快。 ⑥高胆固醇积压症: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胆固醇明显增高者,血沉常见增快。 3、大便OE试验临床意义是什么? 粪便隐血阳性见于①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粘膜损伤(如服用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肿瘤时。②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肿瘤鉴别诊断:在消化性溃疡时呈间断性阳性。消化性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免疫防御指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而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指机体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指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若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5、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淋巴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

临床免疫学检验重要知识学习材料编辑

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答: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这种特性是由抗原、抗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结合是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沟槽分子表面的结合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答: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五种类型:①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的凝集反应;②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所产生的沉淀反应;③抗原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所致的细胞溶解反应;④细菌外毒素或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所致的中和反应;⑤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等。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环境条件有哪些?在实验中如何控制这些条件因素? 答:环境条件包括:电解质,酸碱度和温度。稳定条件:①电解质:常用O.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作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②酸碱度: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的理化性质,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为6~8时进行;③温度:一般以15,40℃为宜,最佳反应温度为37℃。 简述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主要步骤。 单克隆抗体是应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制备的,其主要操作步骤包括抗原免疫、亲本细胞的选择和制备、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的筛选和克隆化、杂交瘤细胞体内接种或体外增量培养、单克隆抗体的纯化与鉴定。 试述免疫血清应如何进行纯化。 免疫血清的纯化主要是指提纯免疫血清中的IgG并去除无关的杂抗体。提纯IgG类抗体的方法有:硫酸胺盐析法粗提、离子交换层析法和亲和层析法,采用亲和层析法提取IgG时,可使用纯化抗原或葡萄球菌蛋白A交联sephamse 4B制成层析柱。另外,还可通过吸附法获得单价特异性抗血清。方法是将不含特异性抗原的杂抗原与戊二醛等双功能试剂混合制成固相吸附剂,以吸附免疫血清中的杂抗体,或将杂抗原交联于sephamse 4B上,通过亲和层析去除杂抗体。 叙述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杂交瘤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这种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性,即既能够分泌抗体又能在体外长期繁殖,经过克隆化后成为单个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 简述间接血凝试验的基本原理。 间接血凝试验是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人的0型红细胞或绵羊、家兔的红细胞制成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可出现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现象,又称被动血凝试验 简述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原理(又称Coombs试验)、类型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Coombs试验又称抗人球蛋白试验,其原理是不完全抗体多半是7S的IgG类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牢固结合,但在一般条件下不出现可见反应,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连接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特异抗体,可使红细胞凝集。 Coombs试验有二种类型:(1)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红细胞结合的不完全抗体。(2)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抗球蛋白试验主要应用于那些方面? ①输血:对于“危险”受体(指曾经输血、肌肉注射过血液制品或母子间血型不合的妊娠而可能产生免疫性血型抗体的人)的配血试验必须包括各种不完全抗体的检查,以抗球蛋白法最为可靠。②血型抗原抗体的检查:主要检查Rh—者,其体内是否有抗-D抗体,应用抗球蛋白试验对外表为D 阴性的供体血液作常规检查。最可靠和灵敏的方法是将待检D 阴性的红细胞与高效价的不完全抗-D 血清混合,然后加抗球蛋白血清检查细胞上有无致敏抗体。③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性疾病的诊断:母体产生的最常见的免疫性抗体为Rh 抗体和ABO 抗体,一般为7S 的IgG,可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可借抗球蛋白试验检出而采取预防性措施。④对溶血性贫血的研究: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大多数可借助该方法证实有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存在。⑤对细菌或立克次体的不完全抗体的检查。Coombs 试验还可采用专一性特异性的抗球蛋白的血清,如抗IgG 血清、抗IgM、抗IgA以及抗补体血清等,分析结合于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免疫球蛋白的亚类。 什么是协同凝集试验?主要用于何种检测? 协同凝集试验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相类似,但所用的载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的细胞壁中含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

1、血清(serum)血液离体自然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 2、血浆(plasma)全血抗凝离心后去除血细胞剩下的成分。 3、抗凝剂(anti coagulant)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4、红细胞计数(RBC)是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项目,常作为诊断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的主要指标之一。 5、血红蛋白(hemoglobin,Hb)RBC 的运输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吸收肺部的氧气,并输送至全身各组织。 6、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throcyte)成熟的红细胞是无细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质和铁,有运输氧的功能。但是人体内细胞生长不可能没有细胞核,所以有核红细胞实际上是未成熟的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所占比例很少。 7、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周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态或柄状,而成不典型的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或正常,但厚度变薄;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尤易见到。 8、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tc)介于成熟RBC和晚幼RBC之间的细胞,略大于成熟RBC,其胞质中含有少量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 9、嗜碱性点彩RBC(basophilic-stippling cell)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形成颗粒,经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内可见到深染的颗粒;若以瑞氏染色,则在粉红色的胞质中见到紫红色或蓝黑色颗粒。 10、豪焦小体(Howell-Jolly body)又称染色质小体,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1~2μm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见于脾切除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减低、红白血病、某些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 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 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是反 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 12、白细胞计数(WBC)是指计数单位 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 13、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在显微 镜下观察染色后的血涂片上的白细胞 形态,并进行分类计数,求得各种WBC 的比值和绝对值。 14、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在严 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时中性粒细胞内 出现的比正常中性粒粗大、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的染成紫黑色的颗粒。 15、异性淋巴细胞(lymphocyte)在某 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 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 异型淋巴细胞。 16、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 性粒细胞杆状核增多,或者出现晚幼粒 细胞,中幼粒细胞等。常伴中毒颗粒等 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17、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五叶以 上大于3%。常伴有WBC减少,造血功 能衰退表现。主要见于巨幼贫,恶性贫 血。 18、棒状小体(Auer body)白细胞浆中 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 1条或数条不定,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 晶化的形态。棒状小体对鉴别急性白血 病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19、晨尿(first morning urine)指清晨 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派出的尿 液。 20、随机尿(random urine)指患者无 需做任何准备,不收时间限制,随到随 留的尿液标本 21、中段尿(midstream urine)指临床 上尿液培养中,采取小便时,让开始的 小便将尿道冲洗干净后,截取中间小便 作样品进行培养。目的是防止尿液被污 染。 22、多尿(polyuria)24 小时尿量大于 2.5L 称为多尿。(1)内分泌病:如尿 崩症、(2)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23、少尿(oliguria)24 小时尿量少于 0.4 L 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 称 为少尿。病理性少尿可见于:(1)肾前 性少尿(2)肾性少尿:因肾实质病变导 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3)肾后 性少尿:尿路梗阻引起。 24、无尿(anuria)24小时尿量小于0.1L, 或在24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进 一步排不出尿液,称为尿闭,其发生原 困与少尿相同。 25、蛋白尿(proteinuria)一次随机尿 中蛋白质为0~80mg/L,尿蛋白定型试 验为阴性,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 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实验为阳 性,称为蛋白尿。 26、功能性蛋白尿(functional proteinuria)指在健康人的尿中出现了 暂时性、轻度、良性的蛋白尿。 27、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尿液 游离Hb>0.3mg/L,而镜下未见完整 RBC,外观为棕色或酱油色, OBT(+)。 28、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 为尿中含有 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外观呈深黄色, 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若在空气中久臵 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 外观呈棕绿色。 29、本周氏蛋白(Bence-Jones protein)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浆细胞 病,体内产生过多的Ig轻链,该蛋白加 热至40~50℃发生沉淀,继续加热则重 新溶解又称凝溶蛋白 30、血尿(hematuria)离心沉淀尿中每 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 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 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 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 尿。 31、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 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 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 32、肉眼血尿(macroscopic hematuira) 1L尿液中含1ml以上的血,肉眼能辨认 出尿呈红色。 33、脓尿(pyuria)脓尿是指尿液中含 有大量的脓细胞即白细胞,临床上指的 脓细胞就是变性的白细胞,故该病又称 白细胞尿。 34、镜下脓尿(microscopic pyuria)离 心沉淀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 到5个以上的白细胞和脓细胞。 35、肉眼脓尿(macroscopic pyuria)尿 中含大量白细胞,呈乳白色,甚至出现 块状。 36、结晶尿(crystalluria)产生尿结晶的 现象称晶结晶尿

免疫学名词解释-精选.pdf

1.antigen(Ag):抗原,是指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2.hapten: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 体产生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3.super antigen(SAg):超抗原,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 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该抗原能刺激T细胞库总数的1/20~1/5,且不受MHC限制,故成为超抗原。 4.antibody(Ab):抗体,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 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5.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 6.hypervariable region(HVR):高变区,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 顺序与构型极易变化,这些区域为高变区。 7.variable region(V):可变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 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8.monoclonal Ab(mAb或McAb):单克隆抗体,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 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9.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city(ADCC):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 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的作用。NK细胞是介导ADCC效应的主要细胞。 10.opsonization:调理作用,是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上的IgG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534066317.html,plement(C):补体,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包括30余种组分,是 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12.Classical pathway:补体经典途径,是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 以C1、C4、C2、C3、C5~9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最终发 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13.Alternative pathway:补体旁路途径,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 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并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14.MBL pathway:补体MBL激活途径,在感染早期,体内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 和C反应蛋白。MBL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形成MASP,MASP水解C4和C2启动后续的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 15.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9组成。该复合 物牢固附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16.Cytokine(CK,CKs):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 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的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 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17.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集落刺激因子,是由活化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一组细胞因子。CSF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干细胞因子(SCF)等。 18.Interferon(IFN):干扰素,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得名。根据来源和理化 性质的差异可分为IFN-α、IFN-β、IFN-γ三类。IFN-α和IFN-β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