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2022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分析

2022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分析

2022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分析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

大宗商品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大宗农产品。

下文是对2022下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状况分析。

在原油价格下行的影响下,贵金属、能源化工、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仍旧难见起色。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周二(8月4日)表示,2022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仍维持低位,受其影响并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中国的进口将连续低位运行。

过去的一个月大宗商品“损失惨重”原油价格收盘价在本月跌至2022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跌幅超过20%;黄金遭受闪崩,跌至五年来最低点,截至发稿,(8月4日)欧市国际现货黄金盘中小幅走高,现交投于1088美元/盎司四周,但分析认为反弹空间极其有限;LME期铜持续走低,刷新2022年以来最低;受布伦特原油跌破50美元影响,矿业和能源类股票承压。

分析认为,拉动大宗商品走低的因素之一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

瑞银8月4日的最新投资建议是:目前不要配置任何多元化大宗商品指数。

有观点认为国内低通胀压力也可能因此加大。

更多最新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原油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

大宗商品全面溃败金价或跌至1000美元以下大宗商品的暴跌就像传染病一样不断扩散。

路透核心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跌至199.81,刷新2022年12月2日以来新低。

周一现货钯金价格跌至2022年10月30日以来最低水平587.1美元/盎司。

同时油价也受重挫,美原油与布油单日跌幅均超4%。

由于投资者担忧石油输出国组织主要成员国坚持增产导致供应进一步过剩,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双双跌回熊市。

同时,美国原油库存较过去五年的均值高出了近一亿桶。

原油不是唯一下跌的商品。

追踪19种商品表现的核心商品CRB 指数触及2022年来最低水准,几乎全数抹去了由中国需求带动的、持续了10年的商品“超级周期”所录得的涨幅。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作者:————————————————————————————————⽇期: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国际贸易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分析■张耀⼀南阳师范学院⼤宗商品是指进⼊流通领域,⽤于⼯农业⽣产、消费使⽤的⼤批量买卖物质商品。

可分为三类:基础原材料,农副产品和能源商品。

其中具有表代性的有橡胶、⾷糖、⼤⾖、⽟⽶、钢铁、矿产品、有⾊⾦属、⽯油等。

近年来,我国⼤宗商品进出⼝量持续上升,加上⼯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导致对⼤宗商品的需求逐渐增长。

与此同时,国际⼤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运⾏的投资机制影响越来越显著。

另外,国内物价⽔平受国际⼤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临通货膨胀困难等问题。

因此,研究⼤宗商品价格变化,妥善应对价格波动,对稳定物价、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降低宏观经济运⾏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有⾊⾦属类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据⼤宗商品⽹数据显⽰,2016年2⽉⼤宗商品价格触底后开始回升,3⽉升幅较⼤。

由于欧洲央⾏全⾯降息以及国际油价⾛⾼,我国需求有所增加,推动国际有⾊⾦属价格上升。

3⽉,伦敦⾦属交易所,有⾊⾦属价格指数⽐上⽉上涨5. 61%。

其中,伦敦铝、铜期货价格,分别为每吨1540美元和4945美元,上涨1.0%和7.7%。

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上⽉上升1. 67%,铁矿⽯进⼝价平均为每吨55.8美元,⽐上⽉⼤幅上涨21. 6%。

贵⾦属⽅⾯,2⽉纽约黄⾦期货价格环⽐上涨9. 9%。

3⽉纽约黄⾦期货价格最⾼涨⾄每盎司1272美元,⽐2⽉上涨3. 5%。

⽬前,全球⾦属基本维持在供⼤于求的格局,新兴经济体对钢材和有⾊⾦属的需求强劲,如矿⽯、铝、铜、铁价格在较长时间内将维持强势局⾯。

(⼆)部分农产品价格⼩幅回升当前全球粮⾷价格处于近⼏年的低位,2015年度产量有所下降,产需关系总体平衡、部分品种库存⾼企,预计粮⾷价格继续低位徘徊,但下降空间不⼤。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大宗商品市场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宗商品市场的趋势,并预测未来的前景。

大宗商品市场的现状1. 大宗商品的定义和分类大宗商品是指数量巨大、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通常用于交易和投资。

常见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金属、农产品等。

2. 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常常受到供需关系、经济周期和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价格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消费者购买能力,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 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因素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复杂的影响因素。

全球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冲突、货币政策变化等都可能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4. 大宗商品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着众多挑战,如政治不稳定、气候变化和供应链风险等。

然而,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技术进步也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机遇。

大宗商品市场的未来前景1. 全球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对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这将是大宗商品市场未来的重要驱动力。

2.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宗商品市场也受到了影响。

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的需求增加,将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 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的崛起将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对能源和农产品的需求将增加,这将促进大宗商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4. 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技术进步和创新将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大宗商品市场在当前和未来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兴市场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也将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大宗商品价格及对我司影响分析

大宗商品价格及对我司影响分析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及影响分析进入2022年,全球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正大幅攀升,美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飙升7.5%,2月同比飙升7.9%,创40年来新高。

2、3月,疫情影响之下,随着俄乌冲突升级,生产消费品的大宗商品价格增幅更加迅猛,其中,铜价3月份最高涨至74,680元/吨,目前为73,500元/吨,年度涨幅达4.59%。

大宗商品材料占建筑成本的47%-70%,其中对行业影响比较直接。

今年一季度,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三菱电机、约克空调、东芝、博世热力、TCL暖通等一批设备厂家在2月底、3月初期间对外公布因大宗商品原材料、物流成本上涨对设备售价涨价的函件(见附件)。

大宗商品原材料上涨已经传导至设备厂家,从而也将影响金茂云服等工程承包商的利润。

就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及应对,分析如下:一、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解读1、国际经济环境的分析从国际市场来看,中短期大宗商品价格有进一步上涨动力,美联储加息将加剧市场价格高位震荡。

主要的原因如下: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有进一步上涨动力。

一是俄乌谈判传来积极信号,市场对诸如股票、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偏好回升,有市场人士预测投资人对大宗商品配置将超过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1%,超过近几年历史高点0.85%,从而或将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推高。

二是受地缘政治及疫情影响,全球主要经济生产活动受阻,高盛指出,“目前所有大宗商品市场都处于短缺状态”,供应短缺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也将受到限制。

目前全球通胀已处于高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也开始逐渐收紧其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将遏制通胀至合理水平,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宗商品等价格的稳定。

2、国内经济环境的分析从国内环境来讲,扩基建、稳地产或促使今年国内原材料价格易涨难跌。

主要的原因如下:基建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达8%,高于GDP4.8%的增速,基建发力较容易带动有色金属与化工类大宗商品的上行。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展望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展望


锯j 钎 硒宪考 21 年第5 期( 考 02 0 总第26 期) 46
( 图 2 。在 监 测 的 重要 大 宗 商 品 当 中, 产 、 见 ) 矿
金 属和 橡胶 类 降幅较 大。 与上年 同期 相 比较 , 矿
元 与 30 8 0元 两个 整 数 关 口, 比上 年 同期 有较 均
∞ 大 幅度 下 降 。 ∞ ∞ ∞
产 品下 降 1 % , 幅最 大。 其 次 是 橡 胶 类 下 降 9 降 1 % , 色 金 属 下 降 将 近 1 % ,钢 铁 类 下 7 有 7
降 l% 。 3
二 、大 宗 商 品 价 格 跌 落 原 因 分 析 首先是 欧 债 危 机 引 发 出 口需 求 急剧 萎 缩 。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陈克 新
摘 要 :0 2年 8月 1 21 6日, 中国国 际经济 交流 中心举 办第 3 “ 济每 月谈 ” 主 8期 经 ,
题 为 “ 宗商品 价格 形 势与影 响 ” 中商流 通 生产 力促 进 中心首席 经 济师 陈克 新认 大 。 为 , 0 2年 以来 大 宗商品价格 先 扬后抑 的原 因 : 21 一是 欧债危 机 引发 外 需 急剧 萎缩 ; 二是 此前 宏观 调控 对 欧债 危机 的 负面 冲击估 计 不足 , 紧缩 力度 过 大 。从 中长期 看 , 大 宗商品 价格 还将 呈现 向上趋 势 , 只是 暂 时 因欧债 危机 和 经济减速 被抑 制 。
锯j { ! r 硒宪孝 21 年第5 期( 考 02 0 总第26 期) 46
须长 期 坚持 基本 立足 国内 自给解 决 的方 针 , 果 如 在这 个 问题上 出现反 复 , 恢 复到 原 来 的综 合 生 再 产 能力则 要付 出更大 的代价 , 而且 生产 会 出现 下 降。 特别 是对 玉 米 目前 出现 “ 紧平 衡 ” 问题 要 的

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大宗商品是指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大豆等。

大宗商品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当前大宗商品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2. 全球经济形势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增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全球需求疲软,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下降,加之贸易壁垒增加,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3.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供给方面,大宗商品产能过剩导致供应压力加大,限制了价格上涨空间。

需求方面,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增多导致需求下降,压制了价格上涨。

供需关系紧张的大宗商品,如石油、铜等,供应缺口及其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4.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对大宗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

地缘政治事件,如战争、恐怖袭击、政治动荡等,会导致大宗商品市场供应中断或出口限制,从而引发价格的剧烈波动。

例如,中东地区的冲突和动荡常常影响石油市场,使其价格上涨。

5. 货币政策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和汇率变动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会刺激该国出口,提高大宗商品的竞争力,进而推高价格。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也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因为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定价是以美元为基础的。

6. 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大宗商品市场也有一定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大宗商品的产量和效率,从而影响供求关系。

例如,新的采矿技术可以提高矿石开采效率,增加供应量,压制价格。

7.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大宗商品市场同样有影响。

环境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会对农产品、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造成巨大影响,导致价格波动。

例如,干旱天气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

8. 结论大宗商品市场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关系、地缘政治风险、货币政策及汇率变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是指商品市场中商品价格的不断变动。

这种价格波动对于大宗商品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分析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对于理解市场的运作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可以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在供给方面,以下几个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天然资源的供给限制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宗商品的生产与采矿需要耗费大量的天然资源,包括石油、铁矿石、铜等等。

当这些资源的供给受限制时, 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

例如,如果世界石油市场供应不足,油价将会上涨。

其次,生产与运输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

成本的上升会促使生产者提高价格,从而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运输成本的波动也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力。

例如,如果航运费用上升,将会增加商品的运输成本,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升。

再次,天气状况对某些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自然灾害、干旱或洪涝等天气因素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大宗农产品价格。

例如,如果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农产品供给将减少,价格上涨。

除了供给方面的因素,需求方面的因素也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意味着人民对基本需求、基础设施和其他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

因此,全球经济增长增速的变化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其次,金融市场和资金流动对大宗商品价格也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投资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大宗商品价格会相应产生波动。

资金流动的不稳定性和投机行为也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例如,当投资者预期通胀率上升时,它们可能会大量投资大宗商品,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最后,政府政策和国际政治因素也会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贸易政策和政府补贴等政策举措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

此外,地缘政治事件和国际紧张局势也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大宗商品贸易指的是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大的原材料和商品,如石油、金属、农产品等。

本文将分析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与趋势,并探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在未来将呈现出更多多样化的交易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传统的线下交易将逐渐被线上交易所取代。

交易所通过建立全球化的交易平台,提供便利、高效的交易环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此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大宗商品交易可实现去中心化,消除中间环节,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

其次,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压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碳排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因此,大宗商品贸易将趋向于低碳、环保的方式。

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越来越广泛,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同时,环境监管和绿色贸易标准的加强也将对大宗商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将趋向于区域化和多边化。

地理接近和相似经济结构的国家往往形成贸易集团或区域性贸易合作组织,以促进贸易合作和互利发展。

例如,欧盟、东盟和南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场等经济体都通过签订自贸协定或建立贸易组织,推动大宗商品的贸易自由化和互通有无。

此外,跨国贸易谈判和多边贸易协定,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哈回合谈判,也对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将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和国家间关系的紧张都可能对大宗商品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国际制裁、贸易纷争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商品价格波动和市场不稳定。

因此,政府间的外交努力和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以维护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对我国经济而言,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和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创近7年新高【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独家发布】2020年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连续5个月回升,创2012年6月以来新高。

数据显示,1月份CCPI总指数152.53点,比上月上升3.2点,涨幅2.2%;比上年同期上涨23.1点,涨幅17.8%;与年初持平。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走势
环比来看,1月份,共有七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其中牲畜类、油料油脂类、食糖类、能源类、矿产类、农产品类和有色类分别上涨5.1%、3.9%、3.4%、3%、2%、0.8%和0.6%;钢铁类、橡胶类分别下降1.3%和0.5%。

棕榈油价格连续六个月上涨,环比涨幅达9.1%,创2017年1月以来新高。

棕榈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主产区库存有所减少,棕榈油供给不及预期。

我国棕榈油市场供给基本依赖进口,国际棕榈油供给减少将对我国棕榈油价格造成较大影响。

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数据,2019年12月,主产区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133万吨,创2018年6月份以来最低水平;同期棕榈油库存降至201万吨,为2017年9月份以来最低点。

二是国际市场需求攀升,棕榈油进口价格继续走高。

主产区印尼宣布2020年起启动B30生物柴油计划,印尼棕榈油消费量预计将增加约300万吨,导致国际棕榈油价格持续上涨。

三是国内棕榈油替代需求继续增长。

受我国进口大豆减少影响,豆油市场供给偏低,棕榈油等替代油脂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9/20年度,我国棕榈油进口需求预计将增至685万吨,创我国棕榈油进口历史高点。

猪肉价格仍处高位,环比上涨 6.5%。

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供给仍然偏紧。

2019年四季度以来,生猪产能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受非洲猪瘟影响,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全国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生猪存栏31041万头,比
三季度末增长1.2%,但同比下降27.5%。

二是猪肉消费季节性增长。

1月份临近春节,肉类加工企业积极备货,居民消费比前期增加,猪肉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旺季。

同比来看,1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其中牲畜类、能源类、食糖类、油料油脂类、矿产类和有色类分别上涨100.6%、15.9%、13%、9.5%、8.7%和1%;橡胶类、农产品类、钢铁类分别下降4.2%、3.1%和0.2%。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数据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止涨回落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独家发布】2020年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有所下降,结束连续5个月上涨态势。

数据显示,2月份CCPI总指数为143.69点,比上月下降8.8点,降幅5.8%;比上年同期上涨10.1点,涨幅7.5%;比年初下降8.8点,降幅5.8%。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走势
环比来看,2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下降。

其中,能源类、油料油脂类、矿产类、有色类、钢铁类和橡胶类分别下降10.2%、6.8%、6.7%、6.6%、4.9%和4.4%;牲畜类、农产品类和食糖类分别上涨2%、0.9%和0.4%。

原油价格高位回落,环比降幅达17.2%,跌至去年8月水平。

原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供应充足。

2月份美国原油保持1300万桶/日的历史高位水平,加之欧佩克减产力度不佳,现有原油供给充裕。

二是需求下降。

受疫情在多国扩散影响,全球油品市场需求预期走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新月报显示,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23万桶/日至99万桶/日。

锌矿价格连续十一个月下降,环比降幅达10.2%,创2016年9月以来新低。

锌矿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供应整体宽松。

受海外矿业巨头产量增长影响,2019年全球锌矿产量为1289.7万吨,较上年增长0.9%,锌矿整体供给偏宽松格局不改。

二是需求有所下降。

受疫情影响,企业多处于停工状态,房地产企业施工和基建开工需求延后,汽车、家电需求大幅下滑。

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月份全国汽车产量为28.5万辆,同比降幅达79.8%。

三是库存持续累积。

据万得数据,2月底,国内锌锭社会总库存达28.94万吨,比上月增加18.05万吨,高出上年同期6.02万吨;上期所锌库存16万吨,比1月底高11.07万吨。

同比来看,2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下降。

其中,橡胶类、钢铁类、有色类、矿产类、能源类和农产品类分别下降8.2%、6.3%、6.3%、5.4%、3.4%和1.9%。

牲畜类、食
糖类和油料油脂类分别上涨114.3%、11.4%和2.8%。

从年初比看,2月份共有六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下降。

其中,能源类、油料油脂类、矿产类、有色类、钢铁类和橡胶类分别下降10.2%、6.8%、6.7%、6.6%、4.9%和4.4%;牲畜类、农产品类和食糖类分别上涨2%、0.9%和0.4%。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