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吸引鸟类的原因
2024年机场驱鸟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机场驱鸟工作总结一、引言机场作为国家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持飞行区域的安全和无干扰。
鸟类对于飞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机场的驱鸟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机场飞行区域的安全和无干扰,我机场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的驱鸟工作。
下面本文将对这些驱鸟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内容在2024年,我机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驱鸟工作。
1. 驱鸟设备更新为了更好地驱赶鸟类,我们购买了一批新的驱鸟设备。
新设备包括声波器、激光器和飞鸟驱赶器等。
这些设备具有更强的驱赶效果和更广的覆盖范围,有效地减少了鸟类活动区域。
2. 鸟类生境管理我机场加强了对机场周边鸟类生境的管理。
我们修复了一些水源,增加了水体的深度,减少了鸟类活动的空间。
同时,在机场周边建立了一些人工鸟巢,吸引鸟类转移活动区域。
3. 巡逻巡查为了及时发现机场内外的鸟类活动,我们加强了机场巡逻巡查的频次。
巡逻人员会定期巡查飞行区域,特别是航线附近的鸟类活动区域。
一旦发现鸟类聚集,即刻使用驱鸟设备进行驱赶。
4. 垃圾管理垃圾是鸟类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鸟类找食的机会,我们加强了机场垃圾的管理工作。
每天都有人员对机场周边和飞行区域的垃圾进行清理,减少了鸟类的觅食点。
5. 鸟类监测与记录为了更好地了解机场内外鸟类的活动情况,我们建立了鸟类监测与记录系统。
每天我们都会记录机场内外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并与驱鸟工作进行对比。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驱鸟策略,提高驱鸟能力。
三、工作成果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
1. 鸟击事故减少2024年,我机场发生的鸟击事故较往年有所减少。
这得益于我们的驱鸟工作的加强,有效地减少了鸟类活动区域,降低了鸟击事故的发生概率。
2. 鸟类活动区域减少通过驱鸟设备的使用和鸟类生境管理的改善,我们成功地减少了鸟类活动的范围。
机场内外的鸟类聚集数量减少,对飞行区域的影响相应减小。
3. 驱鸟能力提升我们在2024年充分利用新设备、加强巡逻巡查和垃圾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机场的驱鸟能力。
《2024年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范文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之一。
而作为国际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生态环境与鸟击风险的管控是关系到机场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评估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鸟击风险,为机场的生态保护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分析(一)生态环境背景呼和浩特位于我国北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环境复杂多样。
白塔国际机场所在的地区,不仅有着广阔的农田、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环境,还毗邻城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特点1. 植物种类:机场周边拥有多种植物种类,包括草原植被、湿地植被等,为各类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 动物种类: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
其中,鸟类种类繁多,包括候鸟和留鸟等。
3. 昆虫种类:昆虫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也相当丰富。
三、鸟击风险评估(一)鸟击风险因素1. 鸟类活动区域:机场周边广泛的自然环境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增加了鸟类的活动范围和频率。
2. 鸟类迁徙路径:呼和浩特地区是众多候鸟的迁徙路径之一,候鸟在迁徙过程中可能误入机场飞行区域。
3. 机场运营特点:机场的灯光、声音等人类活动也可能吸引或干扰鸟类。
(二)鸟击风险评估方法为评估鸟击风险,可采用实地调查、历史数据分析和遥感技术等方法。
实地调查可了解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鸟类活动情况;历史数据分析可了解过去一段时间内鸟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原因;遥感技术则可用于监测鸟类活动区域的变化。
(三)鸟击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可将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鸟击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低风险区域主要为机场周边的人类活动较少、生态环境相对单一的地区;中风险区域主要为机场周边生态环境较为复杂、人类活动适中的地区;高风险区域则为机场附近的活动区域或迁徙路径等关键区域。
机场鸟击防范应用技术培训综合测试题

机场鸟击防范应用技术培训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飞机遭受鸟击的损伤程度可以分为哪四个等级:()、()、()和()2机场鸟击现场实地勘查的方法有()()()()
3体印采集的方法有()()()()4一份完整的鸟击报告包含()部分()部分()部分()部分和()五个部分
5最早期的驱鸟目的为()()()
二简答题(80分)
1机场鸟类情况综合调查报告要求有哪几个部分?(8分)
2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特点有哪些?(6分)
3机场及周边地区有哪些因素吸引鸟类涉足?(8分)
4机场是怎样的一个生态系统?如何进行整治?(8分)
5机场常用的驱鸟设备有哪些?效果如何?怎样改进?(8分)6举例说明鸟击对飞机存在哪些损伤?(6分)
7简要叙述鸟击现场实地勘察的步骤(6分)
8说出生态驱鸟常用的几种方法(6分)
9对机场及周边地区进行科学的鸟类调研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8分)
10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系统有哪几个部分组成(7分)
11鸟类识别的方法有哪几种(5分)
1)根据形态特征识别鸟类;
2)根据羽毛颜色识别鸟类;
3)根据栖息环境和姿态识别鸟类;
4)根据鸣叫声识别鸟类;
5)根据鸟巢识别鸟类;
12请列举几种鸟类识别必备物品(最少4种)(4分)
1)望远镜;2)夜视仪;3)鸟类图鉴;4)录音器;。
机场驱鸟方案

机场驱鸟方案摘要:随着机场的不断发展和扩张,鸟类对机场的飞行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为了确保航空安全,机场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有效的驱鸟方案,以减少鸟类与飞机的冲突。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性的机场驱鸟方案,旨在提供给机场管理者参考。
一、背景:随着民航业的发展,机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机场通常位于人口稠密区域附近,并且拥有大片的开放空地以及丰富的水源,因此鸟类往往会选择在机场附近栖息和繁殖。
这就给机场的飞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为鸟类可能与飞行中的飞机发生碰撞,从而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二、问题:1.鸟类和飞机的冲突:鸟类在机场附近筑巢和觅食,而飞机在这个空域中起降和飞行。
鸟类和飞机的冲突增加了飞行事故的风险。
2.对机场运营的影响:若飞机与鸟类发生碰撞,飞机的机体和引擎可能会受损,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给机场运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生态环境保护: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维护他们的生存环境,但又不能将他们的存在威胁到飞行安全。
三、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帮助机场管理部门制定综合性的驱鸟方案。
1.鸟类监测和数据收集:机场管理部门应建立鸟类监测系统,定期进行鸟类巡查,并记录鸟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管理部门了解鸟类与飞机的冲突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改善栖息环境:机场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机场周边的鸟类栖息环境,以减少鸟类对机场的吸引力。
例如,修剪草地、移除垃圾和食物残渣,减少鸟类食物来源。
此外,建立鸟类栖息地保护区,将鸟群引导到较远离机场的区域。
3.声音和光线驱鸟器:声音和光线驱鸟器是一种有效的鸟类驱赶工具。
机场管理部门可以安装这些设备,在飞行活动频繁的区域放置。
当鸟类接近时,设备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或闪烁的光线,驱赶鸟类离开。
4.鸟类排除网和避障设备:机场管理部门可以在机场周边的危险区域安装鸟类排除网和避障设备,以防止鸟类进入飞行区域。
排除网可以阻止鸟类进入机场区域,而避障设备可以警示飞机飞行员,避免与鸟类的碰撞。
浅谈机场鸟类生态调研与鸟击防范工作

浅谈机场鸟类生态调研与鸟击防范工作发表时间:2020-04-29T02:18:02.962Z 来源:《福光技术》2020年1期作者:陈健玲[导读] 在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存在,机场区域鸟击事故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达州河市机场 635000摘要:机场选址通常在距离市区一定距离的郊区,周围的绿化工程通常比较优越,给出行旅客带来了一定的视觉享受和环境体验,但同时这些绿化植被也使得鸟类在此聚居。
本文了对机场附近区域的鸟类生态调研工作概况、调查方法、调研结果分析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做好农田规划、加强重点位置防控、改变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鸟击防范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机场鸟类;生态调研;鸟击防范引言鸟类是自然界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民航事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一环。
鸟类和航空器同在空中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存在,机场区域鸟击事故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
为了将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降到最低、也为了解决飞行器的安全风险问题,对机场鸟类生态调研与鸟击防范工作进行研究可谓是势在必行。
1机场鸟类生态调研1.1调研概况某机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兴建,经过不断的巨大规模和重新修整,目前总面积约为一百万平方米,机场跑道为南北走向,总长两公里。
其区域内覆盖植被基本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混交林,整体植被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附近农作物生长喜人。
这种极佳的生态环境让鸟类的繁衍生息愈发兴盛,然而同时也使得机场鸟击防范工作难度成倍增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决定对该机场的鸟类进行生态调研。
1.2调查方法2018 年 4 月初到 2019 年 11 月末,对案例机场和周边地区进行生态调研,频率为每周两次,调查的主要区域为机场飞行区、锥形面和机场周围十公里范围内的鸟类生活区域,选取了公园、林场等地区作为调研位置。
充分利用了点线结合的手段,着重开展了飞行区工作,为了确保调研准确性借助了高倍望远镜等设备,最终得出了一系列调研数据。
民航机场驱鸟工作方案

民航机场驱鸟工作方案一、前言。
民航机场是国家的门户,是连接国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
然而,鸟类在机场周围活动,容易引发飞行安全事故,对航空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为了确保民航机场的飞行安全,驱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民航机场驱鸟工作方案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驱鸟工作的意义。
1. 保障飞行安全。
鸟类进入机场跑道、停机坪等区域,可能引发飞行安全事故,造成飞机受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 保障航班正常运行。
鸟类在机场附近活动,容易影响航班的正常起降和运行,给机场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3.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的驱鸟工作,可以有效保护鸟类和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与航空安全的良性互动。
三、驱鸟工作的内容。
1. 制定驱鸟工作方案。
根据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鸟类种类,制定科学合理的驱鸟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2. 定期开展鸟类监测。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或派遣专业人员,对机场周边的鸟类活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了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
3. 采取物理驱鸟措施。
在机场周边设置高音喇叭、鸟类标志牌、鸟类驱赶器等设施,通过声音、光线等方式驱赶鸟类,减少其在机场附近的活动。
4. 采取生物驱鸟措施。
引入鹞鹰、猎鹰等天敌鸟类,利用它们的天性来驱赶其他鸟类,减少鸟类在机场周边的滞留。
5. 加强草地管理。
保持机场周边草地的整洁、干燥,减少鸟类在此活动的可能性,有效降低鸟类对机场的影响。
6.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宣传车等形式,向周边居民和游客宣传鸟类保护和驱鸟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驱鸟工作的保障措施。
1. 加强管理。
机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驱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驱鸟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增加投入。
机场管理部门应增加对驱鸟工作的投入,包括购置驱鸟设备、招聘专业人员等,确保驱鸟工作的有效实施。
3. 加强协作。
机场管理部门应与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驱鸟工作,形成合力。
4. 定期评估。
机场植物类型与鸟类活动关系的探讨

机场植物类型与鸟类活动关系的探讨摘要:伊犁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气候湿润温和,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但这样特殊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伊宁机场飞行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对于鸟击防范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近年来,伊宁机场飞行区在清除原生杂草的基础上人工种植了多种植物,使闲置土地得到了利用,同时也降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并希望以此达到鸟击防范的目的。
但究竟种植哪种植物更能起到鸟击防范的效果,本文通过2011年夏季的实地调查,了解伊宁机场飞行区生产旺季期间鸟类活动数量,旨在比较在伊宁机场飞行区种植薰衣草、苜蓿、黄豆、狗牙根这四种作物的利弊,为今后的环境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机场;鸟类;植物;鸟击防范1研究意义国际航空联合会已经把鸟击升级为“A”类航空灾难,可见鸟击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机场鸟类活动频繁的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在于食物源对鸟类的吸引,减少机场生态环境中吸引鸟类的食物源是解决机场鸟击威胁的根本方法。
植食性鸟类的食物源直接来源于植物,同时一些种类的植物容易滋生昆虫,昆虫又成为一些食虫鸟和两栖爬行动物的食物源,而这些食虫鸟和两栖爬行动物往往又会吸引大型的猛禽。
所以归根结底机场内植物的组成是研究鸟类食物源的关键[1,2]。
培养不吸引鸟类的草坪可以切断鸟类的食物链,但种植草坪草往往需要一定的水源保证其成活,成活后又要进行割草作业,工作量大,维护成本较高。
且各机场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差异,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各机场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要种植的植物进行选择。
2 材料和方法伊宁机场飞行区人工种植的植物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薰衣草、狗牙根、苜蓿、黄豆,其中薰衣草种植面积55ha、狗牙根种植面积26ha、苜蓿种植面积20ha、黄豆种植面积24ha。
我们把这四种植物的种植区分别选为实验样地A, B, C, D。
本文采用固定距离样点法调查四个实验样地中的鸟类,每片样地各取30个样点,每个样点在每月进行2次重复调查,样点半径40m。
《2024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鸟击物种鉴定及防控建议》范文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鸟击物种鉴定及防控建议》篇一一、引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每年承载着数以千万计的旅客和货物。
然而,随着机场的运营,鸟击问题逐渐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鸟击物种进行鉴定,并基于这些物种的特性提出有效的防控建议,以期提升机场的安全水平。
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鸟击物种鉴定1. 常见鸟类种类根据统计和分析,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常见的鸟击物种主要包括:喜鹊、麻雀、燕子、鸽子等。
这些鸟类因适应了城市环境,常在机场周边活动。
2. 鸟击原因分析鸟类与飞机相撞的原因主要包括:鸟类在飞行过程中的误判、飞行高度和速度的不确定性、以及机场周边环境的吸引等。
此外,鸟类在繁殖期、迁徙期等特殊时期的活动习性也会增加鸟击的风险。
三、防控建议1. 生物防控措施(1)建立鸟类栖息地管理机制:对机场周边的湿地、林地等鸟类栖息地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合理调整植被结构、控制饵源等方式,减少鸟类在机场周边的聚集。
(2)引入天敌控制:在机场周边适当区域引入鸟类天敌,如猛禽等,以控制喜鹊、麻雀等常见鸟类的数量。
(3)人工驱赶:利用声音、光等设备对机场周边的鸟类进行驱赶,减少其与飞机的接触机会。
2. 技术防控措施(1)安装防鸟网:在机场关键区域安装防鸟网,防止鸟类进入禁飞区。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鸟网,确保其有效性。
(2)研发先进预警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先进的鸟类探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鸟群活动,为飞行员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
(3)优化飞行程序:根据鸟类活动规律和飞行特点,优化飞机起降和飞行路线,降低与鸟类的接触风险。
3.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1)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鸟击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参与鸟击防控工作。
(2)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鸟类活动监测和报告工作,对提供有效信息的举报者给予奖励。
同时,及时回应和处理市民的反馈和意见,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及xx 吸引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更新时间:2011-1-15
点击数:212
机场及xx 吸引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
机场鸟击灾害的根源在于机场生态环境对鸟类的吸引,鸟类生存离不开食物、水、遮蔽和筑巢繁衍场地。
机场周围的养殖场、屠宰场、饲料加工场、果园、谷物厂、垃圾场、湖泊、沼泽地及森林、野生动物、植物自然保护区等,都是吸引鸟类的场所。
因此要想彻底有效地解决机场鸟击威胁的根本方法就是要研究清楚机场及周边环境吸引鸟类活动的一切因素。
这样才能有利于综合治理。
3.1 食物因素
a. 土壤动物
机场中的草坪、土道面对鸟类的吸引主要表现在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上,而作用程度主要反应在食物链关系上,食物链中,土壤动物被鸟类直接或间接取食。
草坪、土道面的土壤和草丛中寄生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大量的昆虫。
机场的土壤动物(主要是蚯蚓)和草丛动物(主要是昆虫)是生态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蚯蚓的繁殖能力很强,经常在雨后出现,常常吸引许多家鸽和野鸡。
b. 植物种子
土道面的开花植物和豆荚类植物等是植食性或杂食性鸟类的食物,一株杂草产生的种子数量是非常惊人的,稗草在一般条件下,一株能分蘖20 多分枝,可达一万粒种子。
除了稗草还有三叶草,尤其是到秋季种子成熟脱落,数量繁多。
c.农田
机场旁边常有自然村,距离机场跑道100 米处就很可能有大片农耕地,都种有庄家,特别是一些农民种的小麦,玉米、稻子等谷物都是鸟类觅食的诱因。
由于部分机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某些原因,机场附近的大片空地一直被当地农民耕种无
法制止。
这些农作物面积较大所以成为了一些鸟类如麻雀等觅食的最佳场所。
3.2 人为因素
此外,还有场区人员活动留下的垃圾、上磨村的街道垃圾堆、食品厂的污水池,垃圾长时间不清理就会滋生蚊,蝇(蛆),易吸引鸟类来觅食,成为鸟类觅食的天堂。
粮库或是人类在机场附近地区晒粮食,这些因素都能吸引大量的鸟类前来觅食。
3.3 水源因素
机场区域及其周边地区有多个水库、自然保护区、池塘、沟渠和湿地。
如水库、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机场附近有一池塘,而且养殖有
三、"四种鱼。
这些水体不但很方便鸟类饮水,水体内滋生的软体动物也吸引了鸟类前来觅食。
尤其是水鸟和涉禽。
而这样无疑就大大增加了机场鸟击灾害发生的几率。
土道面低洼地及滑行道破损处的积水也会滋生水生昆虫,同时也吸引大量的鸟类前来喝水。
特别是大雨过后,机场及其附近的土坑、凹地、人工湖泊、蓄水池都给鸟类前来喝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4 栖息地因素
栖息地的类型不同,直接影响到鸟类的群落特征和活动规律[7]。
鸟类具有对栖息地选择的先天偏好性。
尤其是空间异质性(special heterogeneity程度较高的树林,多样性的小生境能容纳更多的鸟类。
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机场飞行区内人为活动较少,土道面为鸟类提供了开阔的生境。
例如某机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树林
成片的树林是吸引鸟类前来筑巢的巨大诱因,还能给鸟类提供丰富的食源。
该机场内大型林地数量不多,但机场周围存在大片柳树林并且跑道纵向两旁均有。
树木高大,许多上都搭有鸟巢见,供鸟类栖息繁衍。
机场两边土质地区全是草坪,草坪浓密旺盛。
每到春天和夏天雨水增加,杂草
飞速生长,几天就能长到
三、四十公分,容易成为鸟类隐蔽的栖息地,而且便于隐藏难以被发现。
这给飞行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c房屋
场区的房屋屋檐下很容易成为鸟类的藏身地,经常可以在墙边发现鸟屎。
例如麻雀经常习惯性地藏身于此,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3.5 迁徙和飞行因素鸟类的迁徙是指由于气候或是温度的原因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一些候鸟类要飞往温度高的地方去越冬,或是特定的鸟类定期到某地区去繁殖。
这段时期内鸟类行为特点是:
种群数量多,集群规模大,昼夜活动频繁。
例如某机场正好处于鸟类的一条迁徙路线上,天气转冷时有大批鸟群迁徙,届时都会有大量鸟类经过、出现或栖息于此机场。
从而使鸟击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且很严重。
3.6 气候和天气因素例如某机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这为鸟类栖息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雨后土壤动物和草丛动物会出现在土道面表面甚至爬向跑道,成为鸟类前来觅食的诱因[8]。
例如:蚯蚓小青蛙等小动物及昆虫等会在雨后常常爬到跑道路面上来,吸引了众多鸟类。
风向、风速会影响鸟类飞行速度和时间,同时也可能是鸟击灾害的影响因素[9],比如,由于机场常年多大风天气,鸟类可能在飞行中在此受阻而被迫停歇,或是在空中飞行中受风力影响而难以掌握飞行方向导致其与飞机相撞。
因此造成该机场鸟击事故发生率往往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