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核意见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核意见的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0.11.20•【文号】环函[2000]439号•【施行日期】2000.1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审核意见的复函(环函[2000]439号)江苏省环境保护局:你局《关于送审〈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报告》(苏环然[2000]37号)收悉。
经审查,我局原则同意《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现函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总体规划》提出的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
该保护区是我国沿海滩涂湿地类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全球丹顶鹤最大的越冬地,也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必须切实加强保护,充分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示范功能。
二、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区总面积为45.3万公顷;原则同意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现有核心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偏小,应根据沿海滩涂的淤涨等情况做适当调整。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资源保护和管理规划。
但要对拟建的万顷湿地水位控制工程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要协调处理好与地方生产、生活的关系。
四、原则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
开发利用活动必须建立在保护和管理好区内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规模;鸵鸟养殖、水产品养殖等项目应进行相应的科学论证和效益评估。
五、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科研规划。
根据实验区内人口密度大,围垦、滩涂养殖等开发活动日益增加的情况,应加强有关资源开发对珍禽和湿地生态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
请你局按上述审核意见,对《总体规划》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请江苏省人民政府审批。
特此函复。
二000年十一月二十日。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
根据调查和分析,目前盐城珍禽自然保护 的物种多样性已受到一定的威胁,究其原因, 一是环境质量恶化。保护区上游人类生 生活产生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 药等有害物质被排入水体,受污染的水流经保护区,造成有毒物质的积 ,水体的富营养化,食物网的简化,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二是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特别是在保护区试验区和缓冲区,对 保护野生经济动物的乱捕滥猎、对经济植物收割或采伐的数量和强度过 及水产养殖面积大、密度高、品种单一等等,严重削弱了滩涂湿地的自 再生能力和自然净化能力。 三是外来物种的入侵。如1983年引入我国用作保滩护岸和饲料作 物的大米草,已在保护区部分滩涂恶性繁殖,急剧蔓延,开始威 胁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同时,生物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基 础—滩涂湿地的急剧减少和质量下降,也使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 受到严重威胁。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盐城珍禽自然保 护区物种种类的减少和数量下降。近来的研究证明,给滩涂对虾 养殖业带来致命打击的对虾病害实际上就是一种“坏境地质病”。 另外,有“软体黄金”之称的鳗鲡苗总产量居全国第一,最高年 捕捞量达1.5104㎏,目前鳗苗资源几乎枯竭。
旅游资源
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沿海滩涂型自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总结 然保护区。保护区所在的这片滩涂受海洋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
量充沛,四季分明。滩涂上河道港汊纵横交错成网,多沼泽。历史 上古长江和黄河长期在该保护区内的南北两端入海,形成了现在20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多万公顷的沙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蕴育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 及莎草科、禾本科等植物。区内芦苇茂密,绿草如茵。整个保护区 象一块绿色的毛毯漂浮在黄海边上,被世界生态学家誉为禽鸟的 二:物种多样丰富性 “王国”,生态保护的典范。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规划思路(⼀)⽴⾜区域、跨越发展⽴⾜长三⾓、江苏省及沿海等区域,充分利⽤沿海开发战略优势及⾃⾝⼟地、劳动⼒及岸线等资源禀赋,实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业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并重、沿海与内陆空间并重、本地与异地城市化并重的跨越发展战略,全⾯提升中⼼城市综合竞争⼒,尽快缩⼩与先发地区差距并赶超区域平均发展⽔平,建设现代化沿海中⼼城市。
(⼆)重点向海、特⾊发展把握沿海开发战略机遇,⼤⼒促进沿海地区发展,以沿海资源禀赋为基础,保护⽣态、合理开发,加强沿海港⼝与临海产业、内陆城市的互动,使沿海地区成为盐城⼯业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与周边沿海城市错位发展、特⾊发展,建设⽣态型沿海中⼼城市。
(三)整合资源、低碳发展充分依托盐城⽣态资源条件及全省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通过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有效引导城乡空间及产业的合理发展;强化对⾃然保护区、基本农⽥等⽣态空间的保护,引导城镇空间集约布局;积极倡导紧凑集中的混合布局模式、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交通模式、⽣态系统多样化保护、新能源利⽤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发展,实现低碳发展。
(四)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城乡,促进城市化⽔平的质与量的提升,实现以城带乡、以⼯促农的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形成惠及全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调社会公平,提⾼⽣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现代化、⽣态型沿海中⼼城市。
规划2030年城市⼈⼝170万。
(⼀)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盐城应依托空港、海港两个⼀级开放⼝岸,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开通扩⼤盐城⾄韩国、⽇本等东北亚地区的交通专线。
通过空港、海港的有效组合,重点发展对外的特⾊物流,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确⽴盐城在江苏北部、长三⾓乃⾄全国物流供应链中针对韩国等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转重要节点地位,建设成为东北亚特⾊物流转运基地。
(⼆)沿海新型产业基地和长三⾓北翼中⼼城市发展空间的局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结构的重组促使长三⾓产业布局开始由沿江、沿湾向苏北沿海地区转移。
盐城大丰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天堂的壮丽景色

盐城大丰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天堂的壮丽景色盐城大丰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是一个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作为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之一,这个保护区拥有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鸟类天堂,吸引了众多鸟类爱好者和自然摄影师。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最丰富、最复杂的生态类型之一,它为许多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盐城大丰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典型的湿地,由江河、湖泊、河塘、滩涂等陆地湿地和淡水湖泊、滨海湿地以及沙洲滩涂等水体湿地组成。
首先,这个保护区的湿地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蓝天、绿树、碧水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画卷。
在这里,湖泊、河流交错,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湿地景观。
碧绿的芦苇丛、垂柳和倒影在湖面上,渔船点缀其中,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太阳的余辉映照在湿地上,景色更是美不胜收,是摄影师们的绝佳拍摄地点。
其次,这个保护区是许多鸟类的家园和迁徙栖息地。
盐城大丰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之一,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候鸟选择这里作为繁殖、栖息和越冬的场所。
这个湿地保护区记录了超过300种鸟类的出没,其中包括珍稀的鹤类、鸥类、鸬鹚类、雁类等。
每年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候鸟在这里建筑巢穴、繁衍后代或者等待合适的时机继续迁徙。
它们的到来不仅给湿地增添了生机,也为鸟类研究者和观鸟爱好者提供了独特的观察和拍摄机会。
在保护区的观鸟塔上,可以一览无余地观察到各种鸟类的活动。
鸟儿们优雅地盘旋飞翔,在湖面上挥洒着舞姿。
一些鸟儿在栖木上筑巢,忙碌地来回穿梭、搬运材料。
一群群的白鹭、苍鹭、鸥类以及鸬鹚在湖面上潜水觅食。
湖边的芦苇丛里,可以看到一些雀鸟和莺鸟在枝头歌唱,它们的歌声回荡在整个湿地上,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妙的感觉。
除了丰富的鸟类资源,盐城大丰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其他珍稀的野生动植物。
保护区内有众多的动植物物种,如赤眼蟾蜍、姬鸟、红尾鸮等,它们在这里繁育、生长,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城珍禽湿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与功能区划

盐城珍禽湿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与功能区划1. 引言盐城珍禽湿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珍禽栖息地和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
在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方面,准确分析湿地生态适宜性和划分功能分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析盐城珍禽湿地的生态适宜性,并进行功能区划。
分析方法包括植被、土壤、水环境质量分析等,希望为湿地管理提供参考。
2. 生态适宜性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需要满足一定要求。
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三方面的结论。
2.1 植被分析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的生态适宜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盐城珍禽湿地的植被类型中,水生植被占据了主导地位,草本植物和灌木占比更小。
盐城珍禽湿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有:水杉、芦苇、大叶杨、孟宗竹、水葫芦、水稻、河蒲、茭草等。
水杉是盐城珍禽湿地的典型植物,其它植物的分布范围因其生态需求而异。
2.2 土壤分析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城珍禽湿地的土壤以泥土为主,属于酸性土质。
在土壤质地上,湿地东部以沙粘土为主,而湿地西部则以黏性土壤为主。
土壤含水量和排水条件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很大。
在盐城珍禽湿地的土壤水分特征上,东部的含水量较少,而西部则较多。
另外,土壤排水条件也有所不同,盐城珍禽湿地西部的排水条件较好,而东部则较差。
2.3 水环境质量分析水环境质量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态适宜性密切相关。
盐城珍禽湿地水环境质量较好,其中湿地东部的水环境质量较差,湿地西部则相对良好。
在水质指标上,盐城珍禽湿地的水体呈现出低咸度、富营养化的特点。
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其中总氮和总磷均超过了国家二类水标准。
3. 功能区划盐城珍禽湿地的管理需要根据其功能进行划分,不同功能区具有不同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我们将盐城珍禽湿地划分为三个功能区——核心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资源开发区。
3.1 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是湿地生态系统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主要为湿地内珍禽和珍稀植物提供保护和栖息场所。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基本类型:滩地型旅游地代号YC-AAD-003;其他代号:①;②行政位置射阳县地理位置东经119°43ˊ~120° 56ˊ,北纬32°34ˊ~34°23ˊ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辽阔的黄海之滨,覆盖了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五县 (市)的沿海滩涂,海岸线长582 公里,总面积达45.3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是射阳县新洋港与斗龙港山海河之间的滩涂,面积为1.74万公顷,保护区总部设在盐城向东40多公里的射阳县新洋港镇上。
保护区是挽救一些濒危物种的最关键地区,如丹顶鹤、黑嘴鸥、獐、震旦鸦雀等,其中重点是丹顶鹤。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珍禽保护区位于射阳县东首,西临海堤公路。
射阳县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背靠204国道和新长铁路,建设中的沿海大通道穿越境内,拥有国家二类对外开放口岸射阳港。
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3年11月挂牌建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并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1996年又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
共有因子评价问答(你认为本单体属于下列评价项目中的哪个档次,应该得多少分数,在最后的一列内写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基本类型:滩地型旅游地代号YC-AAD—002;其他代号:①;②行政位置大丰市地理位置东经120° 42ˊ—51′,北纬32° 56ˊ—33°36′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86年保护区核心区面积2668公顷,缓冲区为2220公顷,实验区为73112公顷,总面积为78000公顷,包括了大丰市的所有海岸湿地。
江苏盐城: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城名片

92CHINA TOP BRANDSSpecial 专题江苏盐城: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城名片候鸟飞抵江苏盐城滩涂度冬本刊记者/路滨琪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自然旅游,迎合了当下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说:“旅游业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生态旅游,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大自然给予的文化遗产成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中最独特的筹码。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江苏省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表示,生态旅游产业是体现生态文明成果的朝阳产业。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位于我国长三角地区、江苏沿海的中部。
全市土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2万,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排名第二。
盐城市副市长张京麒说:“盐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绿色生态湿地是它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
盐城东部沿海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太平洋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海洋性湿地。
”作为全国唯一因盐得名的城市,盐城曾是中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张京麒表示,盐城盐土滩涂面积占全国滩涂面积1/6左右,占江苏Yancheng: A City’s Name Card for Green Ecological Development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3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0%,现在每年以约2万亩的速度向大海延伸,因此土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
据江苏省盐城市旅游局局长童健介绍,盐城有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珍禽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全球25%的麋鹿和60%的野生丹顶鹤生活在这里。
同时盐城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世界自然生物圈成员单位,被列为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北京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吴必虎表示,盐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海洋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海盐文化等生态特色都是其开展生态旅游的亮点。
盐城乡村旅游swot分析

盐城乡村旅游swot分析盐城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盐城旅游业发展进⼊⼀个新时期。
本⽂运⽤SWOT有事、弱势、机遇、威胁分析⽅法对盐城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进⾏总体评价,为盐城制定相关乡村旅游政策提供参考。
⼀、优势(Strengths)1、盐城乡村⾃然条件优越盐城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
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
盐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海洋、滩涂资源,是江苏省⼟地⾯积最⼤、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
全市⼟地总⾯积1.7万平⽅公⾥,其中沿海滩涂⾯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沿海滩涂⾯积的75%;海岸线长582公⾥,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56%。
射阳河⼝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公⾥的速度向⼤海延伸,被称之为“黄⾦海岸”,是江苏最⼤、最具潜⼒的⼟地后备资源。
盐城市位于亚热带季风型⽓候区,⽇照充⾜,⾬量充沛,⽓候宜⼈,四季分明。
独特怡⼈的⾃然环境是盐城市开展乡村旅游的优良载体和富有魅⼒的游览、体验对象。
2、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保单位15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然保护区2个。
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陆边缘最⼤的海岸型湿地,被列⼊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湿地之都”。
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个野⽣麋⿅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与⾃然⽣物圈成员。
⼤丰野⽣麋⿅保护区⽬前麋⿅种群600多头,其野⽣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位。
国家级珍禽⾃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类野⽣动物12种,国家⼆类重点保护野⽣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种群的60%以上。
市域西部地处⾥下河地区腹地,⼤纵湖、九龙⼝、马家荡等湖泊⽔域⾯积近百平⽅公⾥,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1.1 保护区概况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32°34′—34°28′,东经119°48′—120°56′之间,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地处盐城市管辖的射阳、大丰、滨海、东台、响水5个县(市)的沿海滩涂,保护区总面积4553.3km2(包括潮上带1673km2,潮间带1613.3km2,东沙等辐射状沙洲1367km2),其中滩涂面积3000多km2,约占江苏省滩涂总面积的63%。
建于1983年的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1992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同年10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是在这里越冬、中转、繁殖、栖息的丹顶鹤、黑嘴鸥、河麂等珍禽稀兽以及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一直面临着保护和开发的矛盾。
由于人口剧增和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内陆可供开发的土地接近枯竭,人们的目光便转移到沿海滩涂,目前保护区潮间带一半以上的滩涂已被围垦开发。
因此,尽管目前滩涂在不断淤长,由于大规模的滩涂开发,适宜丹顶鹤等珍禽栖息的湿地面积仍在迅速减少,并使有效生境破碎化。
据统计,1990年丹顶鹤栖息地面积为430km2,到1998年减少至180km2,8年间栖息地丧失近60%。
本次规划以位于保护区中部的核心区及周边地区为对象,包括射阳盐场、射阳林场、方强农场以及斗龙乡的一部分。
规划重点区域为南北分别以斗龙港和新洋港出海河为界,西界为老海堤向西约2km,总面积约200km2。
海堤西边除北段1.7km长,300m宽的土地属保护区管辖外,其它土地已被开发成农田和虾塘、鱼池,离海堤50m处有一复堆河;海堤向东为宽阔的湿地滩涂,坡降为1.8‰左右。
目前滩涂仍以每年50~200m的速度向海扩张,保护区内年成陆面积达900hm2。
1.2 自然条件1.2.1 气候条件保护区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极端最高温度39.0℃,极端最低温度—17.3℃,与内陆相比冬季气温偏暖、夏季偏凉。
年平均降水量1023.8mm,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5—9月的平均降水量达700mm,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冬季降水很少。
夏季有两个降水较多的过程,一是梅雨,二是台风暴雨。
该地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夏季雨量集中,有利于土壤脱盐。
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区太阳年辐射总量116.2—121.0千卡/cm2,年平均光照时间为2199—2362h,无霜期210—224d。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与寒潮。
1.2.2 水文条件区内水源主要为陆地水和海洋水两大类。
陆地水主要有新洋港、斗龙港及自然降水。
正常年水源比较充足,但分布不平衡。
海洋水主要受风暴与潮汐作用,经常漫满海堤外滩涂。
平均潮差2—3m,历史最高潮位7.37m,曾出现在保护区南端的新港闸。
海水盐度年平均在29.52—32.24‰之间,汛期及近岸受排水影响仍不低于22‰。
近海水域pH值在8.0左右,全年时空变幅不大,适宜于海洋及滩涂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因沿岸水系发育,营养盐类含量也较为丰富。
1.2.3地质和土壤条件区内滩涂主要是1128—1855年间黄河大量倾注入海的泥沙,以及海底的部分泥沙在潮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下淤积而成的粉沙淤泥质滨海平原。
1855年黄河北迁后,泥沙来源骤减,致使射阳河以北开始侵蚀,射阳河以南仍在增长,保护区核心区滩涂仍以每年50—200m不等的速度向海域延伸。
保护区地势坦荡,地下水位和土壤含盐量高是生态旅游开发的不利因素。
研究表明,滩地草甸滨海盐土地下水埋深夏季为0.2~0.5m,春、秋为1.0~1.5m,冬季为2.0~2.5m。
另外,滩涂还有季节性积水及大潮入侵问题。
海堤以内潮水虽不能到达,但地下水仍然很高,只有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才能开发利用。
土壤盐分是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草甸滨海盐土含盐量为0.2~0.6%,沼泽滨海盐土为0.5~0.7%,而潮滩盐土由于地处潮间带的板沙滩和浮泥滩上,含盐量大于0.6%。
滩地土壤养分贫瘠,除钾外其它养分含量都很低,很难满足植树造林需要,必须进行改良。
1.2.4 植被状况本区属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但没有天然的地带性土壤和地带性植被,生长于滨海盐土上的盐生植被为隐域性植被。
保护区属淤长型海岸,由于各潮间带生态环境不同,滩涂自然植被类型有很大差异。
年潮淹没带,分布着多年生的白茅、獐毛草等草甸植物;月潮淹没带,土壤含盐量高,只能生长一年生的盐蒿,其下缘为光滩,不能生长任何植物。
另外,在河口边滩还有芦苇、大米草生长。
1.3 社会经济状况1.3.1 保护区历史沿革1983年2月2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建立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的决定。
1984年4月13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江苏省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正处级单位,编制15人,1994年增加到30个编制,属江苏省环保厅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1985年4月,盐城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划分江苏省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决定》。
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同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
经过20年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较大成绩。
丹顶鹤种群由建区时的282只增加到现在的上千只;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举办了6期国际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研讨班;接待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旅游观光者,国内游客年逾4万人次。
1.3.2 盐城市社会经济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市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3.0亿元,比2000年增长10.0%,人均7580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5元/年。
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之交通状况不断改善,为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4 环境质量现状1.4.1 水环境质量根据盐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属保护区核心区边界的新洋港和斗龙港的总体上属于Ⅲ类水质,但部分指标如石油类污染物、非离子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等有不同程度超标,具体监测结果见表1—1。
保护区核心区内部如水禽湖水质目前尚无监测资料。
表1—1 2000年新洋港和斗龙港入海河口环境监测结果注:表中除pH外浓度单位均为mg/l。
1.4.2 大气环境质量根据环境监测结果统计,1999年沿海滩涂环境质量较好,其中TSP在0.048—0.072mg/m3,NOx在0.009—0.028mg/m3之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1.4.3 其它环境质量目前保护区旅游开发强度不大,旅游人数偏少,远低于区域环境承载力,其噪声、固体废弃物及人为干扰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和生态完整性影响不甚显著。
1.5 特色和优势1.5.1 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区内现有高等植物480种,浮游和藻类植物286种,腔肠动物43种,环节动物65种,软体动物156种,甲壳动物139种,昆虫310种,鱼类281种,两栖、爬行类45种,哺乳类48种,鸟类379种,是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动物的天堂,鸟类的王国,物种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
1.5.2 重点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和中转站保护区内共有43种特有的物种,62种濒危物种,其中丹顶鹤等12个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皮书。
保护区是丹顶鹤在全球最重要的越冬地,越冬的丹顶鹤已超过1000只,占全球野生丹顶鹤种群数的一半以上,最大集群种群可达500只以上。
此外,每年还有约20多万只水禽在保护区内越冬。
保护区滩涂宽阔,食物丰富,是东北亚与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和能量补充地。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这里中转、迁徙的候鸟达300多万只,其中鸻鹬类就达上百万只。
同时,保护区还是珍稀濒危鸟类黑嘴鸥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繁殖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哺乳动物河麂生栖繁殖的最后堡垒。
1.5.3 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景观盐城位于长江和黄河入海口之间,拥有独特的滩涂风光。
从空间结构上看,盐城市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周边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距离均在300km左右,对城市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
因此,盐城市具有旅游资源丰富和接近客源市场的双重优势。
保护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四季鸟类和景观特色各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进入保护区,极目远眺,芦苇、白茅、盐蒿连绵不断,四季色相分明,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仿佛进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和鸟类的乐园,千里海堤树木葱郁、莺歌燕舞,辽阔海域鱼跃鸟翔。
1.5.4 旅游基础条件较好江苏省已将盐城市纳入沿海旅游区,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省市两级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于2002年完成了省市两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保护区在保护、科研、宣教、生态工程示范、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生态旅游系统评价制定生态旅游规划,除要了解当地基本概况、特点和优势外,更重要的是从生态旅游的角度深入分析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构成、性质、特点、质量及其存在的问题,考察其是否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可能适合开展哪些旅游活动,哪些方面应重点加强和改进。
2.1 生态旅游系统一个地区生态旅游系统的潜力取决于四大要素,即主体(游客)、客体(旅游资源)、介体(服务设施系统)和载体(生态环境),构成旅游业主体部分的游客对旅游资源、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某一旅游地是否满足这些要求,激发旅游者的兴致是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
2.1.1 旅游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丹顶鹤及其它珍禽水鸟等种类多,数量大,特有性强,与广阔平缓的滩涂、海面相结合,是其他旅游地所没有的;良好的海岸生态湿地环境蕴育了辽阔壮观、一望无垠的滩涂风光,也带来了大量品种各异的海产品;无论是鸟类等动物的种类、数量,还是自然景观,一年四季都具特有的景致;动植物与滩涂湿地生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态过程隐藏着无穷的自然奥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科普教育功能。
以海堤景观林带为依托,构建一个滨海森林公园,在森林背景下布设各种人工景点,加上水面改造,将能形成一个要素组合相对齐全、景象万千的极佳生态旅游系统。
盐城市位于里下河地区,具有典型的河口海岸湿地,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形成湖河相连、舟船云集的苏北水乡特色景观;盐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人文旅游资源遍布各地;古遗址、古建筑、古寺庙、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等一应俱全;盐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和民族文化,这些旅游资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