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高一美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优秀教案

高一美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重要性;•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美术审美能力。
教学材料•《美术鉴赏教程》;•画册、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了解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美术鉴赏在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美术创作和鉴赏的协同关系;•美术鉴赏在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方面的作用。
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美术鉴赏基本知识•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美术鉴赏基本方法•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美术史、艺术风格和流派;•掌握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提高美术审美能力•通过美术鉴赏,锻炼自己的美术感受和观察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素养。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式教学;•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节:美术鉴赏的重要性1.引入美术鉴赏的概念和作用;2.分享美术鉴赏的“四大作用”;3.引导学生参加讨论和分享个人观点。
第二节:美术鉴赏基本知识1.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分享相关图片和资料;3.分组探究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第三节:美术鉴赏基本方法1.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2.分享相关资料和视频;3.听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评价;4.回答学生提问和解决疑惑。
第四节:提高美术审美能力1.分享美术大师的作品和艺术风格;2.鼓励学生自行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3.小组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4.分享一些创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价;•创作作品评价;•美术鉴赏作业评价。
教学拓展•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探究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美术艺术;•参加美术比赛或活动。
总结通过本节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美术鉴赏的作用和重要性,还掌握了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和方法,提高了美术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探究和研究美术艺术,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课题:《美术鉴赏》模块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设计与授课: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推荐: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毅敏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理解、区分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理解具象作品、意向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懂得美术鉴赏对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学生会使用专业术语描绘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表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眼睛。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师:大屏幕出现课题)(二)新授:1.讲授美术的概念①什么是美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②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高一美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优秀教案

高一美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优秀教案教案名称: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2. 学生能够分析、理解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3.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鉴赏的定义和重要性;2. 艺术创作中的形、色、线和构图等基本要素;3. 不同艺术流派和重要艺术家的作品欣赏;4. 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 教材:美术鉴赏相关的教材;2. 资源:艺术作品图片、影片等;3. 工具:投影仪、音响等。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艺术作品的图片或播放一个短视频,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出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美术鉴赏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艺术创作中的形、色、线和构图等基本要素,并通过示例分析和解释。
教学步骤三:作品欣赏(20分钟)选取不同艺术流派的代表作品,并介绍相关艺术家的背景和创作思想,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四:讨论与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评价所欣赏的艺术作品,分享个人观点和感受。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互动交流。
教学步骤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美术鉴赏知识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布置下节课的相关学习任务或扩展阅读。
教学步骤六:作业批改与反馈(5分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批改和反馈意见。
教学步骤七: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化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和探索。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3. 学生对美术鉴赏知识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艺术的魅力;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展学生对不同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欣赏;3.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美术鉴赏的研究和探索,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
高一美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优秀教案

高一美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独立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美术鉴赏相关教材、课件、美术作品图片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美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的美感。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美术作品美在哪里?你们是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如:美术作品的定义、分类、审美标准等。
2.教师讲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技法等。
3.教师结合具体作品,演示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美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呢?(二)课堂实践1.教师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美术鉴赏。
2.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美术鉴赏对你们有什么帮助?第三课时(一)课堂分享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作业,展示自己的鉴赏报告。
2.学生互相评价,交流鉴赏心得。
(二)美术鉴赏实践1.教师展示几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美术鉴赏。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教案_人教版[1]】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 观念。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方法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板书:造型艺术美术二、新授美术的范畴板书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建筑篆刻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⑴历史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流派及代表人物?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放牧》古代岩石画《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美术鉴赏的方法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三、布置作业书后练习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教学目的: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指名说说二、新授板书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以玉组词玉分几种,玉器制作有几种审美追求?为什么说“君子比德于玉”?新石器时代有哪些玉器文化?选择一玉器进行鉴赏练习学生细读,交流讨论。
反馈:结合图例引导学生说说答案,阐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含义,重点讲授“君子比德于玉”进行鉴赏练习,说说艺术风格和喜欢的原因。
三、总结中国传统玉工艺历史悠久,品种浩瀚,成就卓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玉的质地来比喻人的美德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使本来就精美的玉器更增添了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一、导入二、教学过程提问:对“美术”的认知。
在自己心目中对美术的概念及美术主要指的是哪些方面?一、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提问:对“欣赏”和“鉴赏”的认知和区别?(一)、美术的门类【合作探究一】看图片思考问题?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讨论:美术的范围有多大?老师总结并板书:提问,思考让大胆说出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整合讨论成果,集中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引出课题。
通过合作《墨梅图》上题《咏梅诗》一首:“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咏梅诗》第一、二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第三、四“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学生仔细观察、结合历史、文学、积极思考、大胆回答。
3、《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4、《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传世名作,同时也是联合国会议大厅里永久陈列的一幅画,作品完成于1937年。
《格尔尼卡》很有名,大到美术史,小到中小学的美术课本都有专门介绍。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共五篇]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d44de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f.png)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共五篇]第一篇:《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了解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及中国与西方美术门类的同与异。
②了解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与修养。
③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内容结构①美术的主要门类,中西美术领域的同与异;美术领域随时代而变化、发展。
②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常识;各种美术门类的语言特点;古今重要美术理论著作的代表性论点;与兄弟艺术门类的参照比较。
③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应当掌握的必要条:作者情况,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环境,作品的主题、表现技巧特点。
④通过著录练习,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记录、表述能力。
3重点和难点①本为美术鉴赏教材的引言,学生在未接触到教材所涉及的丰富中外美术内容时,会感到枯燥乏味。
本的内容要点可在陆续授过程中反复提示,使学生加深印象。
②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容易感到惶惑的是对于现代美术创作中一些观念性的、试验性的,以及行动艺术等现象,可以留在讲外国美术鉴赏第八《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等程中说明,但不必强调取得共识。
二、教学过程(一)美术作品欣赏、岩画古人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岩壁上的图画,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现。
中国岩画分布区域遍及12个省、自治区的40个以上的县(旗)。
岩画制作有刻、绘两种。
北方岩画多为磨刻、敲凿与线刻,风格粗犷、简明。
南方岩画多以红色涂绘,可能为赤铁矿粉调和牛血等调和料,色彩稳定,经久不变。
岩画作品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幻想和愿望。
善于敏锐地抓住人和各种动物的基本形体、动态,在粗简的图形中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
2、(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春秋中期以后开始出现青铜器镶嵌图像。
在铜器表面的纹饰凹槽中,嵌入红铜或铅类金属,构成装饰。
战国以后,出现采桑、习射、宴乐、水陆交战、弋射等直接描写社会生活景象的图画。
图中人物、器具、走兽等都取剪影形式,动作特征鲜明,叙事清晰。
高一美术《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1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课本类型:《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授课课题: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认识美术,了解美术有哪些门类,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B、技能目标:了解美术的门类,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C、情感目标: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感受中国与西方国家美术作品的不同魅力。
2、内容结构:
美术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中国特有的书法和篆刻
3、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不同的美术门类,应该怎样进行美术作品鉴赏。
难点:美术门类众多,每一个门类种类繁多,只能举其一二解说,特定的美术作品,鉴赏方法与常用的方法不同,需要学生灵活运用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1.教学目的
①了解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及中国与西方美术门类的同与异。
②了解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与修养。
③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内容结构
①美术的主要门类,中西美术领域的同与异;美术领域随时代而变化、发展。
②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常识;各种美术门类的语言特点;古今重要美术理论著作的代表性论点;与兄弟艺术门类的参照比较。
③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应当掌握的必要条件:作者情况,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环境,作品的主题、表现技巧特点。
④通过著录练习,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记录、表述能力。
3.重点和难点
①本课为美术鉴赏教材的引言,学生在未接触到教材所涉及的丰富中外美术内容时,会感到枯燥乏味。
本课的内容要点可在陆续授课过程中反复提示,使学生加深印象。
②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容易感到惶惑的是对于现代美术创作中一些观念性的、试验性的,以及行动艺术等现象,可以留在讲外国美术鉴赏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等课程中说明,但不必强调取得共识。
二、教学过程
(一)美术作品欣赏
1、岩画
古人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岩壁上的图画,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现。
中国岩画分布区域遍及12个省、自治区的40个以上的县(旗)。
岩画制作有刻、绘两种。
北方岩画多为磨刻、敲凿与线刻,风格粗犷、简明。
南方岩画多以红色涂绘,可能为赤铁矿粉调和牛血等调和料,色彩稳定,经久不变。
岩画作品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幻想和愿望。
善于敏锐地抓住人和各种动物的基本形体、动态,在粗简的图形中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
2、(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
春秋中期以后开始出现青铜器镶嵌图像。
在铜器表面的纹饰凹槽中,嵌入红铜或铅类金属,构成装饰。
战国以后,出现采桑、习射、宴乐、水陆交战、弋射等直接描写社会生活景象的图画。
图中人物、器具、走兽等都取剪影形式,动作特征鲜明,叙事清晰。
妇女在树上采桑的情景表现得富于抒情色彩。
弋射(箭尾带绳,便于收回猎物和箭)场景,生动地表现了射雁的不同时间过程。
水陆攻战表现在攻城和水战中异常激烈的战争场景。
3、长沙楚墓帛画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帛画。
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出土于战国中晚期楚地,是湖南长沙出土的保存完整的两幅帛画。
《人物龙凤》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纵31厘米,横22.5厘米。
画面中部偏右下方绘一侧身伫立的妇女,其身着缀绣卷云纹的宽袖长袍,袍裾曳地状如花瓣,发髻下垂,顶有冠饰。
在她的头部前方即画的中上部,有一硕大的凤鸟引颈张喙,双足一前一后,作腾踏迈进状,翅膀伸展,尾羽上翘至头部,动态似飞。
画面左边自下而上绘一只张举双足、体态扭曲向上升腾的龙。
《人物御龙》1973年重新清理20世纪40年代被盗的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时出土,纵37.5厘米,横28厘米。
画面正中绘一侧身执缰的男子,头戴高冠,身穿长袍,腰佩长剑,正驾御着一条状似舟形的长龙。
龙首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供男子伫立,龙尾上部站着一只长颈仰天的鹤,龙首下部有一向左游动的鲤鱼,人物上方正中画一华盖。
两幅帛画的功用、主题、造型观念和方式都较接近,表明它们是当时楚国绘画的一种普遍样式。
在中国美术史上,它们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绘画作品。
2.有关论述
(战国)《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纹壶》故宫博物院藏
美术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
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
中国古代所谓“百工技艺”,也是包括同样广泛的范围。
在古代,无论东方或西方,都只有“工艺”、“手艺”这样的概念。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的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
人类在创造精神产品中,自然地分门别类,建立起文学艺术的各个分支,朝着专门化的方向
前进,
美术的形态和特性
古今中外的美术品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千变万化。
现代美术因受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影响,新思潮不断涌现,前所未见的新样式、新品种层出不穷。
美术要求发展个性,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多元化,所以对它的共同特征难于作条理明晰的概述。
世界上的美术品类,按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几个大门类。
绘画的品种又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丙烯画以及多种塑料和化学颜料的画种。
版画品种又可分为木版、麻胶版、金属版(铜或铅)、石版、网版等。
木刻的印刷材料有油墨、油画颜料套色和水色套印之分。
金属版有腐蚀、干刻之分。
油画有有光术、无光术之分。
欧洲最古老的蛋彩画和中国古老的矿物质颜料,至今保持着色泽历久不变和技法运用上得心应手的优点。
油画和版画在20世纪已成为世界性画种,从表现形态来看,在许多文明国家中,版画已显现出民族和地区的特点。
现代油画和雕塑的开拓创新,步子最快,形态变化最大。
美术又称为视觉艺术,这是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来说的。
造型艺术被人们感知,一般通过视觉渠道(除了一些工艺品可通过手的摩挲,用触觉加强审美体验外)。
美术还被区分为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大系统。
三、课堂小结,并总结六法论
六法论
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
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