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2019.7-8 语文秋学逓讯•初中|45|
I课堂I
本版编辑/佩兰
的不二法门。”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观点应该是“是否与《礼记》《老子》
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师:你是把上下两行完整的句子全读出来了。同 学们注意一下,这个长句子中有一个连词,是什么?
生:分号。 师:不是标点符号,是连词。这个连词是什么? 生:但。 师:“但”表示什么关系? 生:转折关系。 师:这说明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后半句,所以我们 可以说后半句是作者的观点。“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生:“不二法门”是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 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师:议论文中的观点应该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 判断的陈述句。所以,这一句话我们怎么样表述会更 好?换句话说,这个后半句能不能用陈述句来表述? 生:”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独一无二。 师:“独一无二”是形容词,不是名词,不能放 在“的”后面。应该怎么表述呢? 生:“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这个观点大声读一遍。 生:“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最好方法。 (二)活动二:跳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师:“敬业乐业”在文中分别涵盖哪些段落?大 家找一找, (生默读寻找。) 生:敬业是第6自然段。 师:你找得很快,但是有一点点拘泥于某一段篇 幅了,上下段再看看,好吗?旁边的同学谈一谈。 生:敬业是第6、7两自然段。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第6自然段的首句是“第一要敬业”,第7 自然段的内容写的是敬业的事儿。 师:你抓住了文中的关键性语句。第6自然段的 首句是“第一要敬业”,第8自然段的首句是“第二 要乐业”,全文思路非常清晰。那观点和主要内容之 外的第2-5自然段能不能删去呢?请同学们跳读文 章,梳理文章思路。 (生跳读课文。) 生:我觉得不应该删去,因为文中有这样一句 话:“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这9篇《敬业与乐业》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敬业与乐业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 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 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

教学安排:四课时五。

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学过程与内容:【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一次月考。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有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二) 走近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陈雨《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陈雨《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陈雨《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介绍
这是一份关于陈雨老师在《敬业与乐业》课堂上的实录。

在本节课中,陈雨老师深入探讨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他在职场和生活中的经验和观点。

敬业的含义
陈雨老师首先解释了敬业的含义。

他认为,敬业是指对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敬业的人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以提供高质量的工作成果。

陈雨老师强调了敬业对于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它可以使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成功,并为组织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乐业的重要性
接着,陈雨老师讲述了乐业的重要性。

乐业是指对工作的热情和快乐,以及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和满意度。

他指出,乐业不仅可
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增强个人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陈雨老
师建议大家积极找到使自己乐业的工作,并注重个人成长和发展。

实践敬业和乐业
在课堂上,陈雨老师分享了一些实践敬业和乐业的方法和策略。

他建议大家:
- 建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以保持对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 持续研究和自我提升,以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 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 平衡工作和生活,注重身心健康;
- 不断寻找乐趣和满足感,培养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

结论
陈雨老师在本节课上强调了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
些实践方法和策略。

他的讲解使学生们受益匪浅,明白了如何在职
场和生活中更好地敬业和乐业。

这些价值观将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
个人幸福产生积极的影响。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

《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敬业与乐业》课堂实录执教者:李亚娟第一部分:读课文,自学字词师:现在开始上课。

第一件事情,翻到《敬业与乐业》,因为我们没有预习,现在快速把全文浏览一遍,了解一下主要内容。

请给自然段标上小序号。

(学生看书)师:快速浏览完课文之后,在笔记本上抄写字词。

字要写规矩,这个时候是可以出声的,一边写,一边读背。

抄完之后可以读读注释。

(学生抄词,读词)师:抄完之后读注释,大声读,读出声。

(生读注释)师:好,停!我看了,聪明的孩子一边读注释的时候,他就知道把注释上对你而言比较难的词语,用笔勾一勾,告诉自己这是难点。

李路,这个词语的读音是?[ppt展示字词。

略] 生:赦。

师:赦,很好!不要读成“赫”了。

张迪,请读这个词。

生:鹜。

师:下边部分是什么?生:马。

师:对,马,跑得很快!王琛,这个读什么?(师指“强聒不舍”的“聒”)生:聒。

师:聒,好。

同学们把这些词语一气儿读给自己听,开始!(生大声读词)[Ppt展示梁启超的简介。

略] 师:这个人物非常了不起的,是要经常读他的作品的。

他是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

而且他还是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九个孩子,每一个都极为出色。

这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学贯中西的人。

你们小学时候学过他的什么文章?生:《少年中国说》。

师:好,来,最后一句。

美哉我少年中国……预备起——(生背诵)师:今天学他的《敬业与乐业》,也是一篇好文字。

我们先来整理一下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速读,梳理基本内容[投影展示]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分论点在第三段和第五段,快找……?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比如……?全文有很多事实论据,比如……?本文用了讲道理论证……?本文用了摆事实论证……?本文用了对比论证……?可以把“敬业”和“乐业”交换顺序吗?师:从第一件事情开始做起。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用红笔圈出来中心论点在第一段。

生: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

师:常青怡聪明,正是!请用红笔圈出来,这是中心论点。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敬业与乐业》。

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生:论说文。

师:对。

记叙文有六要素,那么论说文有哪些要素呢?生答后,老师归纳:论说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就是要发表的观点、看法、主见;论据就是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可以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正确的理论(自己的合乎规律的谈论或名人名言);论证就是把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的方法,有例证法(详细事例),引证法(名言),喻证法(作比方),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等。

师:论说文的基本结构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后)论说文的结构有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最关键的部分是本论,就是要对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提出这么几个问题:为什么?什么是或是什么?怎么样?把对这几个问题的的思索和答案,通过肯定的论证方法写出来,一篇论说文就基本形成了。

师:依据以上的介绍,请你思索一下: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题目应当提出并回答几个什么问题?(生答后)对。

这个题目涉及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是敬业?为什么要乐业?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是什么?下面请你快速阅读一遍课文,看看是不是这么写的,课文中写了几个什么问题。

(在同学阅读完后,并初步回答了以上问题后,老师进行解答。

下面就不一一列出这个过程了。

)师:写的内容与我们事先的分析是不是基本全都的?好,我们下面来详细分析课文,看看写了些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本文是怎么开头的?也就是说,如何提出问题的呢?——通过引用《礼记》和《老子》里的话,说明题目的'来历。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是如何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呢?这是本文的第二部分,也核心部分。

文中分三个层次来进行论述。

首先论证“有业”——这是前提,这是第一层;再论证“敬业”,——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要详写,这是第二层;然后论证“乐业”,这个道理比较浅显明白,所以可以略写,这是第三层。

优质课《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反思

优质课《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反思

优质课《敬业与乐业》课堂教学实录反思一、背景本次课为“敬业与乐业”课程,是本学期职业素养课程中的一节。

课程主要涉及敬业与乐业的概念、内涵、重要性、标准等知识点,同时也包括如何为职业做好规划、如何保持职业热情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敬业、乐业的概念和内涵。

2.掌握如何为职业做好规划、如何保持职业热情。

3.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了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并引用了明星刘德华的话:“对待工作,要像对待生命一样”,让学生意识到敬业和乐业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

同时,教师还展示了几个成功人士的事例,强调了敬业和乐业的价值。

2.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阅读了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文献,并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教师走到每一个小组,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和思考。

3. 小组合作探讨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探讨敬业和乐业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巡视,帮助学生处理一些讨论中的疑惑和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解,解读敬业和乐业的内涵与标准。

教师还展示了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5. 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总结课堂学习内容,结合学习目标,用自己的话表达敬业和乐业的概念和内涵,同时思考如何实现敬业和乐业。

四、教学效果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内的讨论氛围热烈。

教师通过引导提问和发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敬业和乐业的内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对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我在后面的过程中应该引导让学生讨论更加深入、丰富。

2.教师需要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

3.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我有时会讲得过于简单,下次有必要更加深入地阐述相关的要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主要介绍了新中国一直在弘扬的重要思想,敬业和乐业,它强调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参与和完成国家的重大工作及尊严的任务,并强调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去服务于社会。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要求教师尊重新生,以真诚的态度欢迎他们,将他们融入到新班级及学校生活中去,充分展示新生们品质和风采,鼓励他们踊跃投身国家宏伟事业之中。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还要求老师应该做到既尊重学生,又讲求良心、规范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表达内心热情,用自己的努力将国家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老师要以真诚和热情的心情,注重到每一位学生,从他们的身上发现希望,将敬业,乐业的思想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有效的深入到知识的海洋、收获其中的最大利益。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师:(黄山图片)黄山以其秀美迷人的风光名扬天下,然而黄山的环卫工人更因为一种精神赢得世人尊重。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游览黄山时曾这样评价:“了不起!了不起!正因为有他们辛勤的劳动,黄山才能这么干静,这么漂亮。

”为什么安南能对环卫工人做出这么高的评价?我相信,当你们聆听近代学者梁启超在89年前的一次精彩演说,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去感受他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

(板书课题)师:这篇课文很长,不好读。

但老师相信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下面老师帮助大家检查一下。

(多媒体显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完成以下填空: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后分别讲述“”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敬业就是“”,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生踊跃举手。

)师:你是今天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希望你有精彩的表现。

生: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而后分别讲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脉络,很好。

师:这篇文章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什么是“不二法门”?生:就是唯一的办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文中理解到的。

师:你理解的非常准确。

师:谁还能再说说“不二法门”的意思?生:独一无二的门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注释看到的。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读注释⑥。

(生读)师:书下注释是对文章重难点词句的标注,这篇课文有一些词不好读,有许多句子不好理解,只要借助课下注释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师:这篇文章对于同学们这个年龄阶段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通过对预习的检查,老师发现大家读书很认真。

那么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你感觉最难理解的段落。

能和老师交流一下读书的感受吗?生:我觉得第四段很难理解。

生:我觉得第三段有些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敬业与乐业》教学实录师:(黄山图片)黄山以其秀美迷人的风光名扬天下,然而黄山的环卫工人更因为一种精神赢得世人尊重。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游览黄山时曾这样评价:“了不起!了不起!正因为有他们辛勤的劳动,黄山才能这么干静,这么漂亮。

”为什么安南能对环卫工人做出这么高的评价我相信,当你们聆听近代学者梁启超在89年前的一次精彩演说,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去感受他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

(板书课题)师:这篇课文很长,不好读。

但老师相信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下面老师帮助大家检查一下。

(多媒体显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完成以下填空: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后分别讲述“”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敬业就是“”,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生踊跃举手。

)师:你是今天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希望你有精彩的表现。

生: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而后分别讲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脉络,很好。

师:这篇文章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我相信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什么是“不二法门”生:就是唯一的办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文中理解到的。

师:你理解的非常准确。

师:谁还能再说说“不二法门”的意思生:独一无二的门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从注释看到的。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读注释⑥。

(生读)师:书下注释是对文章重难点词句的标注,这篇课文有一些词不好读,有许多句子不好理解,只要借助课下注释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师:这篇文章对于同学们这个年龄阶段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通过对预习的检查,老师发现大家读书很认真。

那么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你感觉最难理解的段落。

能和老师交流一下读书的感受吗生:我觉得第四段很难理解。

生:我觉得第三段有些难。

生:我认为第六段难。

师:既然大家感受相同,我们就先来攻克这些难关。

请大家默读第三段,用心去聆听大师的演说。

(多媒体显示)①围绕敬业,作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②勾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提示:可以用加关键句的方法,拿起笔圈点勾画。

)(师巡视,对采用批注法的学生进行表扬。

)师:看完了吗让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围绕敬业,作者提到哪些问题生: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师:你抓住了一个问句,请你大声再读一遍。

师:文章还为我们写了什么生: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生:“主一无适便是敬。

”师:这里没有问题,请你帮助作者完善一个。

生:什么是敬业师:问的很好。

师: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大家的答案。

在第三段里,作者围绕敬业,先说了什么是敬业(生齐答),然后说了为什么要敬业。

师:围绕这两个问题,作者有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什么是敬业呢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师:这句话里有一个生字,但这位同学读的非常正确。

它也不好写,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一遍。

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左上方是一个“矛”,右边是一个反“文”,下面是“马”,谁能告诉老师“骛”是什么意思生:它的意思是“追求”。

师:很好。

谁知道“骛”原本是什么意思生摇头。

师:大家来看“骛”字是什么底生:马字底。

师:汉子是表意文字,因此这个字与马儿有关。

“骛”本意是马儿纵横奔驰,现在泛指追求。

那么,“旁骛”是什么意思生: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师:这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生:贬义词。

师:能否加上几个字把它变成褒义词呢生:心无旁骛。

师:很好。

“骛”字我们掌握了,有一个字与它像双胞胎一样,老师把它也写出来。

有同学认识它吗生摇头。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字也读“wù”,它是“鸟”字底,自然与鸟有关,原意是野鸭,有一个成语叫“趋之若鹜”,同学们日后遇到这两个成语时一定不要把两个“wù”字写错了。

师:刚才我们讲到了什么是敬,文章里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什么是敬生:主一无适便是敬。

师:请看注释,“主一无适便是敬”是什么意思生:是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师:对于什么是敬,作者用了两句话来解释。

请同学们连起来朗读。

生齐读。

师:朱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说“心无旁骛就是敬”,那么,为什么要用两种说法说呢能否把朱子的话删掉生:不行。

师:为什么生:这样子是为了说明作者所说的敬业是有来源的。

师:哦,是有来头的,有根据的,这样是为了说明“敬”字是有……生:是有权威性的。

师:你的说法真棒。

(师板书:引圣哲名言)师:我们接着往下看。

作者围绕敬业还说了一个观点:为什么该敬谁能来说说生: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师:请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作者认为,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神圣的。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他用了什么样的的方法呢生:举例子。

师:举了什么例子生:做总统和拉黄包车的。

师:你能不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生:老师。

师:和什么职业比较呢生:总理。

师:不管你是做总理还是我做老师,我们的职业都是神圣的。

谢谢你对老师的尊重。

师:我们来看,作者讲到什么是敬业的时候采用引圣哲名言的方法,在为了说明为什么要敬的时候,为了让大家更为信服,作者采用的方法是……生:举例子。

师:举的是身边的小事,生活实例。

(师板书:举身边小事)师:通过引圣哲名言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敬,通过举身边小事我们明白为什么要敬。

下面,请大家自学第四段,用刚才老师交给你的方法去读书,看看在第四自然段里,作者又提出来什么样的问题,他作了怎样的回答他又是如何使自己的说理更为有力的(生默读自学。

师巡视,提示学生拿起笔进行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语句。

)师: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自学。

刚才有同学说第四段很难理解,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自学的成果,你有没有读懂呢作者围绕敬业还提出了什么问题呢生: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师:如果把这个问题换一个词,你换一个“敬业”,你会怎么问呢生:怎样敬业呢师:很好。

围绕这个问题,作者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生: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师:你能否把这一问一答还原成一句话,作者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生:做到敬业就是要做到从心里面忠实。

师:非常好。

如果有人对梁启超的话持质疑的态度,为了说服对方,他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生:他引用了《庄子》里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还举了一个身边小事,将木匠与政治家、挑粪的与军人打胜敌军相比较,大家都同是为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也不比羡慕你。

师:老师特别想表扬你,因为你刚才读“《庄子》里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这句话在文中是非常难读的,可是你读的很流畅,说明你预习的十分充分。

师:除了《庄子》的故事和这位同学所说的两个例子,文中还有其他的例子吗谁能再来分享自己读书的成果生:还举了法国学者着的一本书中提到的英法两国国民的性质。

师:请看黑板,你找到的这句话应该属于哪种方法生:举身边小事。

师:很好。

还有吗生:还引用了曾文正“坐这座山,望那座山,一事无成”这句话。

师:你添了两个量词,能重新读一读吗生准确再读。

师:这一遍就准确了。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这句话与忠诚有关吗生:有。

师:有什么关系生:做了一种职业就不能再想着其他职业,否则什么事也做不好。

师:所以一定要做到……生:忠诚,敬业。

师:如果你不忠诚,你就会……生:一事无成。

师:这是从反面来强调忠诚的重要。

师:还有吗生:倒数第三段引用了庄子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以及孔子说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两句话。

师: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

(师读句子,生翻译)师:引用这两句话的目的是……生:说明忠实的重要性。

师:这么长的一段文字,大家掌握了方法,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什么是敬业,为什么该敬业,以及怎样去敬业。

而且我们还懂得了要想让自己的说理更为有力,我们可以采用“引圣者名言”、“举身边小事”的方法。

师:敬业只是生活的基础,如果我们要想达到人生更高的境界,还必须做到乐业。

请大家将课本反过来。

我现在就是梁启超,同学们是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我现在要为同学们做一番演讲,请大家认真聆听。

听完后,看看大家能否听出来老师想要告诉你们什么道理。

(师激情演讲。

)师:老师的演讲结束了。

你听到了老师想要告诉你们什么生:劳苦是免不了的,但是要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劳苦。

师:你一下子就听懂了梁先生的意思。

请大家打开课本将这句话画下来,第五段倒数第六行。

我们要学会在劳苦中寻找快乐来。

师:老师想问大家,为什么这一段,大家不看书仅听老师演讲就读懂了生:因为本文体裁就是一篇演讲稿。

师:那为什么之前3、4段大家读不懂现在怎么又是不读都懂啊生:因为梁启超是大学问家,说起话来文绉绉的,所以不好理解。

师:可是刚才老师演讲的也是梁先生的话啊。

你怎么听得懂了生:因为前面两段要么是引圣哲名言,要么是举身边小事,而这一段表现的是梁启超个人的看法,就好像是朋友之间在一起交谈。

师:我们刚才说了要领略大师的平易近人,他是大学问家,但是给学生演讲时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

也因为他是大学问家,所以在演讲时引经据典,随口而出。

师:下面还有一段文字,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师辅读。

师:在这一段中,梁先生告诉我们,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我们不仅要苦中寻乐,还要会享受这种乐趣。

这里有四个句子用序号标注出来,层次感很强。

梁先生说,你要学会在劳苦中寻找快乐,在竞争中体味快乐,在奋斗中感受快乐,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如果大家感觉他这番话对你日后的学习生活有帮助,请你把它背诵下来。

师:课文读到这,我想大家应该能回答出老师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安南能给予黄山的环卫工人那么高的评价请大家说一说。

生:因为我们黄山的环卫工人就是像文中所说的拥有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师:就是因为我们黄山的环卫工人拥有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师引导学生读板书的课题)敬业就是责任心(板书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板书趣味)。

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应该有一份业(将板书的所有内容连成一个“业”字)。

这大大地“业”字实在是分量太重太重了。

老师也有一份业,我的业是一名教师。

从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地爱着自己的职业,虽然当教书匠很苦很累,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在我临参赛前,我的学生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

(多媒体展示)就冲着孩子们这片深深地情,我也会在我以后的从教生涯中敬教、乐教。

(掌声)同学们,对于你们来说,这个大大的业字就是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会敬学、乐学。

谢谢同学们精彩的表现,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