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光照下木质藤本和树木幼苗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合集下载

林木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征

林木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征

林木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征林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植物群落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氧气和木材等资源,还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林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对于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至关重要。

一、林木的生物学特性1. 生长形态和结构林木的生长形态和结构多样化。

树木根据树干、树冠和根系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分类为乔木、灌木和草本。

乔木是最常见的树木类型,其高大的树干和大型树冠使其适应长期的生长周期。

2. 生长环境需求林木的生长环境需求主要包括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

不同种类的树木对这些环境因素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树木对土壤酸碱度和质地有较高的适应性,而另一些树木则对光照需求更高。

3. 生长周期和寿命林木的生长周期和寿命因树种而异。

一些树木如柏树和松树具有较短的生长周期,而橡树和云杉等树种则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

此外,不同的树种也具有不同的寿命,从几十年到几千年不等。

二、林木的生态学特征1. 林木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林木是重要的碳汇。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此外,林木的生物质可存储大量的碳,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2. 林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林木作为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

林木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空间。

3. 林木对土壤保护的影响林木的根系对土壤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它们通过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防止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此外,林木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养分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林木对水资源管理的作用林木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们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维持自然水源的稳定性。

同时,林木还能过滤和净化水质,保持水源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林木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

了解和保护林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园林树木生物学特性

园林树木生物学特性

树体的组成:

叶幕: ——树冠内叶的集中分布区
1.1.3 观赏树木的生长规律
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 向心更新 (向心枯亡) ——树体各部位的年龄比较
1.2 观赏树木的年周期
芽萌动 展叶
开花
结果 落叶
——对于观赏树木的物候进行的观 测和记录,称为物候观测
1.3 观赏树木的生长相关性
2.群落的命名(2种)
①分层记载法:在命名时写出群落个层次优势
种的名称,并于其间连以“-”号,如果同一层次 中有几个优势种,则均应写出,但必须于其间附 以“+”号。例如樟子松(Pinus)-越桔-藓群落 。对在第一层中有两个优势种的樟子松与云杉的 混交林,则可写为樟子松+云杉-越桔-藓群落。
②简要记载法:在群落中选用两种优势种来代
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 变化在形态和生理机能上与之相应的规律 变化称物候期。
物候观测的目的与意义 1、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 四季景观提供依据。 2、为园林树木栽培(含繁殖,栽植,养护与育 种)提供生物学依据
物候观测方法 注意事项 ①选观测树及地点 ②观测时间与方法
生命周期:园林树木从播种开始,经幼年, 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 过程称生命周期。
离心生长、离心秃裸(自疏,自然整 枝),向心更新、向心枯亡
有长寿潜伏芽的树种更新容易
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不同
抑制剂等对 促进开花
乙烯剂
阿拉
三点苯甲酸
无效果
幼年阶段 种子 发芽

花 成年阶段


(2)冬春分化型:主要分化期在11-4月。如柑、桔、龙眼、 荔枝等。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生长差异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生长差异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生长差异不同光照条件对园林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生理功能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对于光照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生长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光照对植物的影响,为园林植物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在自然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生长往往受到日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照质量等因素的制约。

日照时间是指太阳照射地球一定范围的时间,对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来说,日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植物的生物钟节律。

光照强度则指太阳光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对园林植物的生长来说,光照强度的高低决定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生长速度。

光照质量则指太阳光的波长组成,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同,例如蓝光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而红光则有助于激发植物的开花和果实发育。

首先,探究不同日照时间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影响。

日照时间的长短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夏季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较大,长时间连续的光照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增加植物的碳源和能量供应,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而在冬季,日照时间的缩短则会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限,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因此,在园林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充分考虑不同时期的日照时间,确保植物能够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

其次,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影响。

光照强度是园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能量供应,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

然而,如果光照强度过强,会导致植物叶片烧伤,造成光合作用受损甚至死亡。

另一方面,光照强度过弱则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限,生长速度减慢,导致植物形态瘦弱、枝叶稀疏。

因此,在园林建设中,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耐阴耐阳特性以及园林环境条件,合理配置植物的种植位置,确保植物可以获得适宜的光照强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不同光照条件下花榈木幼苗的生理生化响应及生长效应

不同光照条件下花榈木幼苗的生理生化响应及生长效应

不同光照条件下花榈木幼苗的生理生化响应及生长效应段如雁;韦小丽;孟宪帅【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Ormosia henryi seedlings to photoenvironment,by artificially simulating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100% full light; 75%,50% and 25% of full light),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the physiological and growth indexes were determined of Ormosia henryi seedling.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hading intension,the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of seedlings decreased; the strong shading (50% and 25% full light) made the diurnal variation curve of photosynthetic rate from bimodal curve to single-peak curve,without "midday depression" ; the order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light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were:75%> 50%>100%> 25%; with the decrease of light intensity,chlorophyll-a,chlorophyll-b,total chlorophyll and the SOD activity all increased gradually,but on the whole,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decreased; the MDA contents under high light and low light level were higher than others; after treated with 75% of full light,the seedling height,ground diameter growth,biomass of light treatment reached theirs largest values,the root-shoot ratios of the seedlings among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had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but decreased with light weakened.The suitable light intensity for physiological and growth promoting of O.henryi seedling is about 75% of full sunlight,so the appropriate shading measure in cultivating Ormosia henryi seedlings shoul be adopted.%为探讨花榈木幼苗对光照环境的生态适应性,采用人工模拟不同的光照条件(100%全光照、75%光照、50%光照、25%光照)进行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花榈木幼苗生理生化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有减小的趋势;强度遮光(全光照的50%和25%)使幼苗的光合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变成单峰型,没有午休现象;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大小排序为75%光照>50%光照>100%光照>25%光照;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SOD活性都逐渐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则呈降低趋势,丙二醛含量则表现为弱光下和强光下较大;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最大的是75%光照处理,不同光照强度下花榈木幼苗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但有随着光照减弱而降低的趋势.对花榈木幼苗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有利的光照强度是全光照的75%左右,因此,花榈木幼苗培育中应适当遮荫.【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05【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花榈木;光照条件;生理生化响应;生长效应【作者】段如雁;韦小丽;孟宪帅【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3花榈木Ormosia henryi是蝶形花科红豆树属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种。

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征

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征
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性: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性决定了木材的抗化学腐蚀、抗紫外线等性能,这些特性对木材 的保存和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木材保护和保存
生物和遗传学特性: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性决定了木材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这些特性对木材的加工、使用 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性: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性决定了木材的抗腐朽、抗虫蛀、抗变形等性能,这些特性对木 材的保存和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性: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性决定了木材的抗火、抗湿、抗热等性能,这些特性对木材的保 存和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木材的生物和遗 传学特性对木材 工业的影响
木材品质改良
遗传改良:通过选择优 良品种,提高木材品质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 术,如基因编辑,提高
木材品质
环境控制:通过控制生 长环境,如光照、温度、 水分等,提高木材品质
加工技术:通过改进加 工技术,如干燥、防腐、 涂装等,提高木材品质
综合利用:通过综合利 用木材,如家具、建筑、 造纸等,提高木材品质
遗传改良的方 法: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基 因工程等
遗传改良的效果: 改善木材的密度、 硬度、抗弯强度 等性能
遗传改良的应用: 在林业生产中广 泛应用,提高木 材的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
01
0 2
03
04
木材的分子标记
木材的遗传学特征:木材的遗传 学特征主要包括木材的遗传多样 性、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等。
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 征
汇报人:
目录
木材的生物特征
01
木材的遗传学特征
02
木材的生物和遗传学特 性对木材工业的影响
03

光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光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光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光是林木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阳光照射在林木上,能够为其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

光对林木生长的作用不仅仅是能量供给,还涉及到光周期、光质和光强度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光对林木生长的具体作用。

光合作用是光对林木生长的最主要作用之一。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自养自足的基础,也是林木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

太阳光中的光子能够被叶绿素吸收,激发光合作用的进行。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合成有机物质,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支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光合作用是光对林木生长的基础和动力。

光周期对林木生长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光周期是指光照和黑暗的交替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起着调节作用。

光周期对植物的开花和休眠等生理过程有着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长日植物在光周期较长的条件下能够正常开花,而短日植物则需要较短的光周期才能开花。

此外,光周期还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节律、植物的生理代谢和植物的生殖生长等方面。

因此,光周期对林木生长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光质也是光对林木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光质是指光的波长和光的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

红光和蓝光是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影响最大的两种光质。

红光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伸长生长,而蓝光则能够促进植物的侧向生长和开花。

此外,红光和蓝光的比例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例如,较高比例的红光能够促进植物的叶片展开和根系发达,而较高比例的蓝光则能够促进植物的茎秆生长和花芽分化。

因此,光质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能够通过调节光质来控制植物的形态和性状。

光强度也是光对林木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光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光照的能量密度。

光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过强的光照会使叶片受伤,造成叶片干枯和凋落,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不同光环境对麻栎和刺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不同光环境对麻栎和刺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不同光环境对麻栎和刺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徐飞;郭卫华;徐伟红;王仁卿【摘要】通过搭建遮阳棚设置3个光照强度,模拟森林幼苗生长的林缘、林窗和林下光环境,研究麻栎和刺槐幼苗形态结构、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极度弱光环境限制了幼苗的株高、基径、总叶面积、冠面积、叶面积指数和总叶数等形态指标的增长,与全光环境相比,适度遮萌有利于幼苗的形态生长,光照对麻栎形态的异速生长曲线影响较小,刺槐较麻栎的曲线变化更明显一些,弱光降低了异速生长指数.随遮荫程度的增加,麻栎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逐渐降低,刺槐的净光合速率则在适度遮荫下最大,两者的光能利用效率均显著增大,水分利用效率先升后降.随光照强度的减弱,麻栎各器官的生物量积累降低,叶面积比率的增加和根冠比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光能的捕获,而刺槐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则在适度遮荫下达到最优;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上升,而叶绿素a/b则逐渐下降.麻栎和刺槐显示出不同的生存策略和光利用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它们在阔叶林群落中不同的演替地位.【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12【总页数】10页(P3098-3107)【关键词】模拟光环境;形态;生物量分配;光合特性;麻栎;刺槐【作者】徐飞;郭卫华;徐伟红;王仁卿【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014;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也是限制森林树种生存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特别是大气臭氧层的减少,光因子作为环境胁迫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

一般认为,高等植物在其一生中均会受到光胁迫的作用,并且从极地到赤道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两种热带木质藤本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能力对光强和养分的响应

两种热带木质藤本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能力对光强和养分的响应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8, 25 (2): 185-194, w w 收稿日期: 2007-02-28; 接受日期: 2007-05-09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90302013)* 通讯作者。

E-mail: c aokf @x tbg.ac.c n.研究论文.两种热带木质藤本幼苗形态、生长和光合能力对光强和养分的响应陈亚军1,2, 张教林1, 曹坤芳1*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勐腊 666303;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摘要 比较了两种不同攀援习性, 卷须缠绕种薄叶羊蹄甲(Bauhinia tenuiflora )和茎缠绕种刺果藤(Byttneria aspera ), 木质藤本植物的形态、生长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光强(4%、35%和全光照)和土壤养分(高和低)的响应。

两种藤本植物大部分表型特征主要受光照的影响, 而受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

弱光促进地上部分生长, 弱光下两种植物均具有较大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茎生物量比(s tem mass ratio, SMR)和平均叶面积比(m ean leaf area ratio, LAR m )。

高光强下, 两种植物的总生物量和投入到地下部分的比重增加, 具有更大的根生物量比(root m as s ratio, RMR)、更多的分枝数、更高的光合能力( maximum photosynthetic rate, P max )和净同化速率(net ass im ilation rate, NAR), 综合表现为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增加。

两种藤本植物的P max 与叶片含氮量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 但刺果藤的P max 与SLA 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薄叶羊蹄甲的P max 与SLA 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本实验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21∀41# N, 101∀25# E, 海拔 580 m ) 内进行。该地位于热带北 缘, 受西南季风影响, 一年中有明显干季 ( 11月 ~ 翌年 4月份 ) 和雨季 ( 5~ 10月份 )之分。年平均降雨量 1500 ~ 1600 mm, 降雨多集中在雨季, 占全年降雨量的 83% ~ 87% 。年平均气温 21. 7 ∀C, 相对湿度 85% 。 1. 2 实验材料
第 28卷第 12 期 2008年 12月
生态学报 ACTA ECOLOG ICA SIN ICA
V o .l 28, N o. 12 D ec. , 2008
两种光照下木质藤本和树木幼苗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陈亚军, 朱师丹, 曹坤芳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 勐腊 666303 )
摘要: 对比研究生长在两种光照环境 ( 4% 和 35% )下的 7种热带木质藤本和 5种常见的雨林冠层树种幼 苗叶片的光 合能力、色 素含量和形态解剖特征。结果表明: ( 1) 与树木相比, 低光下木质藤本光合能力 (Pm ax ) 较弱, 光强升高, 木质藤本 光合能力 提高 86. 4% , 树木提高 61. 5% , 且木质藤本具有更高的光合能力。其光合作用光补偿点 ( LCP )和饱和点 ( LSP )较高。 ( 2) 木质 藤本 和树木正午光化学效 率 (Fv /Fm ) 下降, 非光化学耗散 (N PQ )升高。相 同处理条 件下, 木 质藤本 光化学效 率高于 树木, 正午光 系 统 受到光抑制的程度较小。 ( 3)光强 升高, 木质藤本和树 木单位 叶面积 叶绿素 含量减 少。木质藤 本比树 木单位 面积均具 有 更高的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以及更高的叶绿素 a /b的比值。 ( 4)与研究树木相比, 木质藤本具有 更大的叶片厚度, 并且具有更大的比叶面积 ( SLA ) , 反映出其较低的叶片密度。 关键词: 木质藤本; 树木; 生理生态学特征 文章编号: 1000 0933 ( 2008) 12 6034 09 中图分类号: Q 948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 对于木质藤本的研究多集中于群落学调查及其与树木的关系上。由于木质藤本的叶片多集中于冠 层, 难以触及, 对于木质藤本光合能力、不同光照环境下木质藤本和雨林树种在叶片形态解剖、色素含量等特 征的对比研究较少, 对其生物学的研究还远落后于其它维管植物 [ 10] 。本研究以生长在两种光照环境下的 8 种木质藤本和 5种雨林常见冠层树种幼苗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比不同光照环境中木质藤本和树木叶片的光合 特征、色素含量及形态解剖等特征, 揭示木质藤本与树木叶片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的相似性和差异, 并探讨 其生态学意义。
表 1 12种植物的科名和生活型
T able 1 Fam ilies and life form s of the 12 species s tudied
缩写 A
卫矛科 C elastraceae
GM
买麻藤科 G netaceae
PN
漆树科 A nacardiaceae
Comparison of the eco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 een seedlings of lianas and trees under two light irridiances
CH EN Ya Jun, ZHU Sh i Dan, CAO Kun F ang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机构 [ 7, 8] 。光影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色素含量等生物学特征, 而植 物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密切相关。与弱光环境下植物叶片相比, 高光环境中的植物往往具有 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高的光饱和点, 在解剖结构上叶片较厚、栅栏组织细胞更为致密、气孔密度更高 [ 9] 。低 光下叶片的 SLA 较大, 可以增大对光能的截获, 且单位面积上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其中叶绿素 b所占的 比重较高, 以此增大对林下有限红光资源的利用能力 [ 4] 。
K ey W ords: lianas; trees; eco physiolog ical characterist ic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90302013) 收稿日期: 2007 07 25; 修订日期: 2008 04 09 作者简介: 陈亚军 ( 1981 ~ ) , 男, 江苏人, 硕士, 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E m ai:l cheny@j xtbg. org. cn F ounda tion i tem: Th e project w as fin ancial ly supported by N ational N atura l S cien ce Foundat ion of Ch ina ( N o. 90302013 ) R eceived da te: 2007 07 25; A ccepted da te: 2008 04 09 B iography: CHEN Y a Jun, M aster, m ainly engeded in plan t ecological physiology. E m ai:l cheny@j xtbg. org. cn
http: / /www. ecologica. cn
12 期
陈亚军 等: 两种光照 下木质藤本和树木幼苗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603 5
木质藤本是热带森林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由于木质藤本具有特殊的攀缘习性, 表现出与树木不 同的物候学、解剖学和生物量分配特征。研究表明, 木质藤本投资到支撑结构的生物量较少, 而把较多的生物 量配置到光合组织上 [ 1 ~ 3 ] 。与树木相比, 木质藤本的导管一般较大, 水分传导能力更强, 因此, 单位基面积能 够比树木维持更多的叶片 [ 4, 5 ] , 且往往具有较大的比叶面积 ( SLA )。此外, 木质藤本往往在树冠上形成一层 致密的 地毯 !结构, 其在树冠顶部高光、高温和高蒸腾环境中的成功建立被认为与其叶片具有较大的形态和 生理可塑性有关 [ 6] 。有研究表明, 改变光环境后木质藤本的叶片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光环境, 尤其对高光环境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3] 。
SC
龙脑香科 D ip terocarpcese
生活型 L ife form 木质藤本 L ianas
乔木 Trees
1. 3 处理 用黑色尼龙网遮荫, 建立相对光强为 4% 和 35% 的荫棚。栽培基质为等体积的森林表土与河沙混合而
成, 基质的 pH 为 5. 4, 有机质含量为 8. 74g / kg, 全 N 为 0. 61 g /kg, 全 P为 0. 431 g / kg, 全 K为 12. 47g / kg, 有效
本研究共选取 12种植物为实验材料 (表 1), 包括 5种树木, 7种木质藤本, 幼苗均采自西双版纳热带雨 林中。
种名 Species
独子藤 Celastrus m onospermu s 买麻藤 G netum m on tanum M arkg r 藤漆 P egia nitida 翼核果 Ven tilag o leiocarpa 风筝果 H ip tag e bengha len sis 蒜香藤 P seudoca lymm a alliaceum 薄叶羊蹄甲 B auh inia tenu if lora 箭毒木 An tiaris toxica ria 绒毛番龙眼 P om etia tom entosa 勐仑翅子树 P terosperm um m eng lun en se 五桠果木姜子 L itsea d illen iif olia 望天树 Shorea ch in en sis
Abstract: W e compared photosynth et ic ch aracteristics, p igm en t conten ts, ch lorophy ll fluorescences and anatom ical traits in leaves of seed lings b etw een 7 lian a and 5 tree sp ecies under tw o ligh t irrid ian ces ( 4 and 35% of fu ll sun ligh t) in a shad ehou se in X ishuangbanna, SW Ch ina. The resu lts show ed that: ( 1) In th e low ligh t, lianas had low er photosyn thetic capacity, wh ilst they had the greater increasem en t ( lianas, 86. 4% ; trees, 61. 5% ) in photosyn thetic rates responded to the h igh ligh t leve.l M oreover, lian as h ad h igh er light compensation poin t ( LCP ) and ligh t satu rated point ( LSP ) than trees. ( 2) M ax mi um efficiency of PS photochem istry ( Fv /Fm ) was declined and non photochem ica l quench ing (NPQ ) w as increased in the m id day for both lian as and trees. Compared to trees under the sam e ligh t leve,l lianas had h igh er Fv /Fm valu es and w ere less ph oto inh ib ited by the m idday strong light. ( 3 ) P igm en t conten ts per un it area decreased und er the h igh ligh t leve.l L ianas h ad h igh er p igm ent con ten ts ( eg. ch lorophy ll a, ch lorophyll b, total ch lorophy l,l caroteno id con ten t) per un it area and ratio of ch lorophyll a and b than trees. ( 4 ) L ianas had h igher spec ific leaf area ( SLA ) than trees although th ey had th ick er leaves, wh ich ind icating thatthe d en sity o f leaves of lianas is low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