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小儿抗癫痫药物的若干问题

中华儿科杂志 20 年 7 02 月第 加 卷第 ? 塑 h j
坐!
! ! ! : !
.
讲 座 .
合 理 应 用,王 艺
合 理 使 用 抗 癫 痼 药 物 ( E s是 癫 痼 药 物 治 疗 中 的关 键 A D)
一
平 、 戊 酸 最 好 每 日 3次 。 近 年 发 现 丙 戊 酸 有 延 迟 排 泄 作 丙 用 , 可 每 日 2次 , 苯 巴 比 妥 的 半 衰 期 可 达 9 , 需 每 日 亦 而 6h 仅 1 即 可 。维 持 稳 定 血 浓 度 , 半 衰 期 并 不 是 固 定 不 变 , 次 但 受 个 体 与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的 影 响 , 巴 比妥 在 婴 儿 期 为 4 苯 7h左 右 , 在 年 长 儿 则 为 (6±1 ) , 苯 巴 比 妥 与 丙 戊 酸 合 用 而 9 2h 当 时 , 者 可 使 苯 巴 比妥 半 衰 期 延 长 至 12h 清 除 率 降 低 , 后 4 , 使
联合应用 时应加 以注意 。
只 有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保 持 稳 定 的有 效 血 浓 度 , 能 有 效 地 才 保 证 癫 痼 不 再 发 作 。 为 了达 到此 目标 , 必 按 照 半 衰 期 定 时 务 给 药 , 到 不 漏 药 、 间 断 、 年 如 一 日。 这 在 治 疗 一 开 始 , 做 不 常 就 必 须 与 家 属 、 者 交 待 清 楚 。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须 监 测 A D 患 Es
环 。 当然 A D 的 合 理 应 用 要 始 于 正 确 诊 断 , 正 确 的 诊 Es 而
断 又 基 于 详 尽 、 整 病 史 和 体 格 检 查 及 规 范 的脑 电 图 操 作 和 完 正确判 断 , 因此 正 确 诊 断 是 合 理 治 疗 的根 本 保 证 , 合 理 规 而 范地 应用 A D , E s又是 治 疗 成 功 的 关 键 。 1 根 据 不 同 的临 床 发 作 类 型选 用 合 适 的 A D : E s . E sA D 根 据 其 作 用 方 式 , 分 为 抗 惊 厥 性 、 失 神 性 及 两 者 兼 有 的 可 抗 A D 。抗 惊 厥 性 药 物 主 要 有 苯 巴 比 妥 、 妥 英 钠 、 马 西 Es 苯 卡 平 、 卡 西 平 、 己烯 酸 、 尼 沙 胺 、 加 平 ; 失 神 作 用 的 药 奥 氨 唑 泰 抗 物 有 乙 琥 胺 ; 者 兼 有 的 药 物 包 括 丙 戊 酸 钠 、 硝 西 泮 、 莫 两 氯 拉 三嗪 、 吡 酯 等。 在新 的 A D 托 E s不 断 问 世 的 今 天 , 统 的 传 A D 如 丙 戊 酸 钠 、 马 西 平 、 巴 比妥 、 妥 英 钠 等 仍 不 愧 Es 卡 苯 苯 为 疗 效 显 著 、 受 性 好 的 一 线 A D 。 简 单 性 与 复 杂 性 部 分 耐 Es 性发作 可选丙戊 酸钠 、 吡酯 、 马西平 、 巴比妥 、 痼 酮 、 托 卡 苯 扑 拉 莫 三 嗪 等 。对 部 分 性 发 作 或 由 部 分 性 继 发 的全 身 性 发 作 , 可 选 托 吡 酯 、 马 西 平 、 戊 酸 钠 、 卡 西 平 、 己烯 酸 、 妥 卡 丙 奥 氨 苯 英 钠 、 巴 比 妥 、 痼 酮 、 莫 三 嗪 和 氯 硝 西 泮 ; 阵 挛 性 发 苯 扑 拉 肌 作选丙 戊酸钠 、 莫三 嗪 、 硝西泮 。 拉 氯 Wet 合 征 可 选 用 促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C H) 泼 尼 s综 AT 或 松 、 戊 酸 钠 、 基 西 泮 ( 氯 硝 西 泮 )丙 戊 酸 钠 +托 吡 酯 或 丙 硝 或 , 托 吡 酯 单 独 使 用 。 Lno— at t 合 征 ( G ) 好 联 合 应 enxG s u 综 a LS最 用 , 选 用 丙 戊 酸 钠 +氯 硝 西 泮 , 戊 酸 钠 +托 吡 酯 治 疗 。 可 丙 目前 不 少 学 者 认 为 , 论 是 部 分 性 发 作 还 是 全 身 性 发 作 , 不 都 可 以选 抗 癫 痼 谱 广 、 效 显 著 、 良反 应 轻 微 的 A D , 丙 疗 不 E s如 戊 酸 钠 、 吡 酯 和 拉 莫 三 嗪 。 根 据 发 作 类 型 选 用 作 用 机 理 不 托 同 药 物 , 灶 性 发 作 可 选 用 卡 马 西 平 、 妥 英 钠 切 断 痼 性 放 局 苯 电 向周 围 扩 散 , 原 发 性 全 身 发 作 可用 丙 戊 酸 钠 、 吡 酯 , 而 托 由 部 分 性 引起 全 身 发 作 可 用 托 吡酯 , 在应 用 卡 马西 平 基 础 上 或 添 加 丙 戊 酸 钠 治 疗 。 因 此 , 传 统 A D 要 有 全 面 的 了解 , 对 Es 合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抗中枢疼痛综合征: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 痛,使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这些疼痛 有与癫痫相类似发作机制,轻微刺激→强烈放
电→剧烈疼痛).
苯巴比妥
对小发作疗效差 起效快、疗效好、毒性低、价廉,为防治癫痫大发
作的首选药 中枢抑制作用明显,主要作为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 发的首选药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临床更倾向于用戊巴比妥钠静 脉注射 机制:既能抑制病灶异常放电,又能限制异常放电 的扩散。 不良反应:嗜睡、精神萎靡、肝药酶诱导剂
扑米酮
用于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不能控制的大 发作,也可作为精神运动性发作的辅助 药。 与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合用有协同作用 ,与苯巴比妥合用无意义。 不良反应:嗜睡、镇静
乙 琥 胺
是治疗癫痫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对其他类型癫痫无效。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常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精神行为异常、焦虑、抑郁、
的精神症状有效,对小发作疗效差。
2. 对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3. 抗心律失常、抗利尿作用。
二、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
1、药物的选择
① ② ③
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次选丙戊酸钠、卡马西平。 小发作:首选乙琥胺,次选丙戊酸钠或BZ类氯硝西泮。 局限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次选苯妥英钠。
1、局限性发作 (1)单纯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面
部或一侧肢体或某肌群痉挛、抽搐,多无意识 障碍,是特定部位感觉异常及大脑皮层不同区 域异常放电所引起。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抗癫痫药是指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在癫痫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抗癫痫药不仅可以治疗癫痫,还可以预防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在使用抗癫痫药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下面就来看一看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1. 个体化用药原则不同的癫痫患者病情不同,严重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用药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用药。
每位患者的用药方案都应该是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的。
2. 单一药物原则在治疗癫痫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
单一药物对于治疗癫痫发作而言,具有更好的品质和疗效,并且可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也降低了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3. 合理的药物选择原则在选择药物时,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体重等因素进行选择。
对于癫痫的治疗需要选择具有广谱性的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影响多种类型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4. 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原则药物剂量的合理控制是使用抗癫痫药进行治疗的重要原则。
药物剂量大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等进行合理的控制,以防止剂量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发生。
5. 多药治疗原则对于某些严重的癫痫患者,在使用单一药物治疗时,疗效并不好,需要采用多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但是在进行多药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控制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6. 合理的药物组合原则药物组合是治疗癫痫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药物组合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药物组合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体重等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7. 药物治疗的终止原则当患者病情缓解或者已经控制,需要停止使用抗癫痫药时,应该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
过快减少药物剂量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再次发生,因此,在停药时应该慢慢减少剂量,直到彻底停药。
总之,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是个体化用药、单一药物、合理的药物选择、严格的药物剂量控制、多药治疗、合理的药物组合和药物治疗终止。
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药物及用量指南

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药物及用量指南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这种病症的困扰下往往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为了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成为了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量指南。
一、苯妥英钠(Phenytoin)苯妥英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兴奋性来达到稳定神经系统的目的。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100-3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5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阻断钠通道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200-4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头晕、口干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三、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丙戊酸钠是一种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500-1500毫克,分2-3次服用,逐渐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7.5-10毫克/千克,分2-3次服用。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调整剂量。
四、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的药物,其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其用量指南如下:-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天60-120毫克,一次服用或分2次服用。
- 儿童初始剂量为每天3-5毫克/千克,分2次服用。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抗癫痫药物是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其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药原则、起始治疗、剂量调整、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处理以及停药。
1. 选药原则:(1)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择适宜的药物:根据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检查结果,大致将癫痫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
对于部分性发作,青少年首选卡马西平、新碱类、卡马西平和托吡酯等药物;对于全身性发作,首选乙巴宾、苯巴比妥和托酮砷等药物。
(2)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和伴随疾病等因素,选择较少不良反应的药物。
例如,对于儿童患者,应优先选择副作用较轻的药物。
2. 起始治疗:(1)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作类型、病史持续时间等;标本采集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2)单药起始治疗:通常使用单种药物开始治疗,以便更好地评估副作用和疗效。
(3)起始剂量调整:起始剂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癫痫类型而异。
剂量的调整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进行。
(4)低剂量持续治疗:由于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与剂量有关,因此应该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3. 剂量调整:(1)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的癫痫类型、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2)适当缩量: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剂量增加:当剂量不足以控制癫痫发作时,可适度增加剂量,但应注意剂量的增加速度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4. 疗效观察:(1)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和癫痫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指标,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
(2)通过监测血药浓度,确定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
5. 不良反应处理:(1)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酌情决定是否停药或调整剂量。
(2)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处理常规,如对于肝功异常,应停药或调整剂量,并监测肝功能。
6. 停药:(1)治疗持续时间:对于首次发作的患者,通常在2-4年的无癫痫发作期内继续治疗;对于复发性癫痫患者,通常需要持续用药维持。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解答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解答癫痫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而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1978年以前上市的抗癫痫药物主要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及丙戊酸钠等,习惯上称之为传统抗癫痫药物,而1993年以后问世的药物常被称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目前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并在我国注册上市使用的有奥卡西平、托吡酯、左拉西坦、拉莫三嗪和加巴喷丁等。
本文对常见新型抗癫痫药物及其临床应用简单介绍如下。
1.奥卡西平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是卡马西平的10-酮基类衍生物,主要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10-单羟基代谢物(MHD)发挥作用,而MHD能阻滞电压敏感性钠离子通道,稳定过度兴奋性神经细胞膜,抑制神经元重复放电,减少突触冲动传递,从而阻止癫痫发作。
在治疗癫痫时,其和卡马西平的适应证相同,已逐渐代替卡马西平作为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且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对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也有较好疗效。
而与卡马西平相比,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能更好地抑制癫痫样放电,对脑电背景活动影响较小,且皮疹发生率较低。
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头晕、复视、恶心、呕吐和疲劳等,继续用药后以上不良反应可消失,偶见胃肠功能障碍、皮肤潮红、血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
2.托吡酯托吡酯(topiramate)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结构上和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完全不同,可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阻断钙离子通道、增强γ-氨基丁酸(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等多种机制发挥抗癫痫作用。
在国内,该药被广泛用于部分性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和婴儿痉挛症的治疗。
研究发现,除对失神发作的治疗方面效果不好外,该药治疗其他各类型发作的效果都较好,且与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成人新诊断癫痫相比,托吡酯显示出更高的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
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

.
8 Kht C xT, aak A,t nesniloefr c rni C ; ad R, o Y syoS e a A set l o uf O t l ar s i n
4 Ho i r S,No r T, a a u h S, t 1 mu a S kge i e a .Co to o e lt r T c l n r l f r g ao y u el d v lp n y t e t n c p in f co o p . c e c 2 0 2 9: 0 7 e e o me tb h r s r to a t rF x 3 S in e, 0 3, 9 1 5 — a i
16 . 0 1 r ‘
身抗体 吸附于红细胞 表面 而引 起 的一种 溶 血性贫 血 。抗 人球 蛋 白试验 ( om s C o b 试验 ) 大多 阳性 。近年来 , 凋节 性免 疫 抑制 细胞在 AHA发病 中的作用 逐渐被人们所认 识 , i ioi 列 I Ns b r等 h
研究发 现信号转 导和转 录激活 因子缺 陷的小 鼠 C ; C ; D D T细
胞丧失 了应有 的免疫调 节作 用 , 鼠易 于患 自身 免疫 性疾病 。 小 将野生性小 鼠的调节性 T细胞 输入 到 患有 自身 免疫性 溶 血性 贫血小 鼠的体 内 , 以阻止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发 生。显示 C 4 可 D+
E 医药 2 1 0 0年 9月 第 3 2卷 第 1 8期
Hee Mei l o ra,0 0 V l 2S DN .8 b i dc unl2 1 . o 3 e o 1 aJ
医 学 输 血 与 血 液 学 分 册 ,0 5,8:1.1 . 2 0 2 14 16
合理使用抗癫痫药

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服用药物有效,症状有所缓 解时切忌突然停药,应该缓慢减量。疗效不佳时,也 不可突然更换药物,应当在增加新药的基础上,缓慢 减量,最终停用原来的用药。
抗癫痫药物简介
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可分为两类:①广谱抗癫
痫药物,主要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
拉西坦等,对于多数成人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患者有
用 抗 癫 痫 药 物 ,对 达 到 治 疗 目 的 ,改 善 生 活 质 量 尤 为
敏反应。与苯巴比妥一样,也具有肝药酶的诱导作用,
关键。
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需慎重。
联合用药的问题
拉莫三嗪 广谱抗癫痫药物,临床上常用丙戊酸 钠联合小剂量的拉莫三嗪,来缓解单药无法控制的癫
癫痫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药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于
是效果最好的广谱抗癫痫药物之一,但对局限性发作
坚持规律用药 癫痫治疗应当坚持规律用药,以保
的疗效要弱于卡马西平和其他新型的抗癫痫药物。
28
合 理 用药
其不良反应为恶心、暂时性脱发,极少数患者出现胰腺炎,非常罕 见 严 重 肝 功 能 损 伤 ;有 致 畸 作 用 ;小 儿 使 用 丙 戊 酸 钠 应 监 测 肝 功能。
部分抗癫痫药物有时可能会出现加重癫痫症状的不良反应, 如卡马西平对某些全面性癫痫无效甚至会导致发作加重,尤其对 于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青少年肌阵挛癫痫、青少年 失神癫痫、癫痫性脑病等慎用或忌用。
在选用抗癫痫药物时还应考虑到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特 殊人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般患者用药 ①老年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时首选拉莫三嗪 或奥卡西平,伴随其他系统疾病时则首选拉莫三嗪或左乙拉西 坦。②对于女性患者而言,拉莫三嗪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与症状 性部分性癫痫的首选药物。对于计划受孕或哺乳的女性,首选药 物亦为拉莫三嗪,一线药物为拉莫三嗪与左乙拉西坦。③学龄前 儿童全面性发作首选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为一线用药;症状性部 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为奥卡西平与拉莫三嗪,一线药物为左乙拉 西坦、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癫痫的流行病学
• 癫痫的药物治疗和发作预后
癫痫的流行病学
• 停药后复发的情况
•
一项基于人群的长期研究显示,在停止药物治疗后,癫
痫的 5 年终点缓解率为 61%。因此,对于已有 2 年或 2
年以上无癫痫发作的患者而言,可以尝试减停药物。在减药
过程中或停药后,癫痫复发的风险从 12%至 66%不等。荟萃
轻为最终目标
22
症状性部分性癫痫的联合用药
目前应用的药
较为合理的添加用药
卡马西平
托吡酯、拉莫三嗪、唑尼沙胺
丙戊酸
托吡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
托吡酯
拉莫三嗪、丙戊酸、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拉莫三嗪
托吡酯、丙戊酸、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奥卡西平
托吡酯、丙戊酸、拉莫三嗪、唑尼沙胺
23
癫痫发作缓解后抗癫痫药的撤停
• 应确定是否为癫痫性发作 • 是否为真正首次发作,家属时常忽略此次明显发作
前的一些较轻的发作 • 应全面考虑其再次发作的危险以及用药物治疗的利
弊
11
首次癫痫样发作的处理原则
以下情况可以暂时不用抗癫痫药治疗 • 首次非诱发性发作,脑电图正常,找不到病因者 • 发作有诱因,如酒精戒断、药物成瘾者 • 在急性疾病中的发作,如高烧、低血糖等 • 妊娠中出现首次发作,注意是否有妊娠合并症 • 合并有血液、肝、肾疾病的首次发作者
给氧 呼吸道管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电解质、血糖 心电图
血生化,凝血功能, AEDs 浓度,毒物检测, 培养,头颅影像学
仍发作
入ICU,保证呼吸道通
咪达唑仑持续 IV 维持至少 24h,达
畅,准备机械通气,中
到 EEG 广泛暴发抑制(首剂 0.1-
心静脉通道建立,血流
0.2mg/kg, 随后 0.05-0.5mg/kg/h
24h 无发作, EEG 广 泛爆发抑制
缓慢减停麻醉药( EEG 监测至停药后 24h) 加用口服抗癫痫药
减量后临床或 EEG 复发
重新使用麻醉药(咪达唑仑,逐渐加至原达 到暴发抑制剂量)
考虑加用其他抗癫痫药(如:托吡酯、左乙 拉西坦、大剂量苯巴比妥)
进一步头颅影像学检 查及病因评估
控制癫痫发作发作的同时,需密切关注 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人强烈要求用药者
13
癫痫治疗的一般原则
➢ 何时开始治疗 ➢ 如何治疗 ➢ 癫痫发作药物治疗
• 癫痫发作即刻处理 • 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14
如何治疗
• 选择哪种抗癫痫药物 • 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的调整 • 首次单药治疗失败怎么办 • 癫痫发作缓解后抗癫痫药的撤停
15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总原则
12
首次癫痫样发作的处理原则
以下情况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 首次发作无诱因,既往有FC或癫痫家族史者 • 脑电图有明确癫痫样放电者 • 临床特点提示某些特殊综合症 • 有明确病因者,如灰质发育异常、颅内血管畸形 • 首次发作呈惊厥持续状态或呈簇状发作者 • 虽然病情符合上述可以暂不用药的条件,但家长或本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发作类型及综合征分类是合理 选药的基础 。
16
抗癫痫药可能加重的发作类型
抗癫痫药 卡马西平 苯妥英 拉莫三嗪 苯巴比妥 苯二氮卓类 加巴喷丁 氨己烯酸
加重发作的癫痫类型 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 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 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肌阵挛发作 大剂量可加重失神发作 强直发作、L-G综合征、West综合征 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L-G综合征 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药物
一线药物(早期SE): •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咪达唑仑(非静脉用)
劳拉西泮(国内尚无) 二线药物(确定SE): • 苯巴比妥(有争议,儿童常用) • 丙戊酸钠 • 苯妥因、磷苯妥因(国内无) • 左乙拉西坦(静脉)(国内无) 三线药物(难治性SE):主要为麻醉药,包括咪达唑仑(静脉 用) 、丙泊酚、戊巴比妥、硫喷妥等。 其他治疗药物(超难治性):免疫治疗(甲泼尼龙、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月),随后逐渐下降。
癫痫治疗的目标
终极目标 ➢ 确保癫痫病人拥有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
首要目标 ➢ 控制和减少发作
7
癫痫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 何时开始治疗 ➢ 如何治疗 ➢ 癫痫发作药物治疗
• 癫痫发作即刻处理 • 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8
何时开始治疗
目前总的原则
癫痫一旦确诊,均应及时应用抗癫痫药 物控制发作
抗癫痫治疗的主要目标:
• 终止癫痫发作,同时应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 不良反应,尽可能使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预后 和最佳的生活质量
Epilepsia, 2005, 46:470-472.
• 要选择耐受性最好,潜在危害最小的抗AED药物
Neurology. 2004;62:1252.
34
AEDs不良反应
3
癫痫的病因
新生儿及 婴儿期
先天以及围产期因素(缺氧、窒息、头颅产伤)、遗传代谢性 疾病、皮质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及特发性
儿童以及 青春期
特发性(与遗传因素有关)、先天以及围产期因素(缺氧、窒 息、头颅产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发育异常等
成人期
头颅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因素等
老年期
脑血管意外、脑肿瘤、代谢性疾病、变性病等
癫痫发作缓解后抗癫痫药的撤停
撤停药物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 开始抗癫痫药治疗后仍有发作者 • 用一种以上抗癫痫药物者 • 症状性癫痫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 脑电图异常(在儿童尤有价值) • 活动性癫痫病史较长 • 有发作的家族史
26
癫痫治疗的一般原则
➢ 何时开始治疗 ➢ 如何治疗 ➢ 癫痫发作药物治疗
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早期 SE:癫痫发作>5min 确定性 SE( established SE):癫痫发作
>30min 难治性 SE( refractory SE, RSE):对二
线药物治疗无效,需全身麻醉治疗,通常发作 持续>60min 超难治性( super RSE):全身麻醉治疗 24 小时仍不终止发作,其中包括减停麻醉药过程 中复发。
分析显示,停药后 1 年和 2 年的复发风险分别为 25%和
29%。在停药后 1 年和 2年时,保持无发作的患者累积比例
在儿童中分别是 66%-96%和 61%-91%,而在成人中则分别是
39%-74%和 35%-57%,说明成人癫痫要比儿童癫痫的复发率
高。复发比例在停药后 12 个月内最高(尤其是前 6 个
动力学检测,血糖,体 温监测, V-EEG以了解有
咪达唑仑最大量仍发 无止惊后的NCSE
作或不能耐受
硫喷妥钠 IV(首剂 3-5mg/kg, 随后 3-5mg/kg/h) / 丙泊酚 IV(首剂 1-2mg/kg, 随后 210mg/kg/h
维持至少 24h,达到 EEG 广泛爆发抑制 考虑加用:托吡酯 PO/ 丙戊酸 PO/ 左乙拉西坦 PO
➢ 抗癫痫药的撤停应慎重权衡停药引起癫痫复发 的危险性和仍继续用抗癫痫药物所致副作用之 间的利弊
➢ 一般来讲,儿童2年临床无发作可考虑停药。 成人3~5年临床无发作可谨慎停药
➢ 春天易犯病,秋季为减药的黄金季节
24
撤药原则
• 原来发作频繁的患者有5个发作间期没有发作, 可以考虑撤掉原来的AED。对发作不频繁的患 者加新AED后有三个月没有发作可以逐渐撤掉 原来用的 AED。 每次只能撤掉(原来服用的) 一种药物,撤掉一种药物之后,至少间隔1月, 如仍无发作,再撤掉第二种药物。
• 切忌频繁换药
19
首次单药治疗失败怎么办
➢首先要仔细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
诊断错误
◆ 晕厥、心律失常等 ◆ 诈病、癔症性发作 ◆ 潜在的新生物
用药错误
◆ 发作类型判断有误 ◆ 未按发作类型选药 ◆ 与其它药物间有相互作用
剂量错误
◆ 剂量过小 ◆ 由于药物副作用阻碍 剂量增加
病人有误
◆ 依从性差,未按医嘱服药 ◆ 生活不当,如熬夜、酗酒 、药物滥用等
期意识不恢复至发作前的基线状态。 ➢ ILAE 2001新定义 • 一次癫痫发作(包括各种类型癫痫发作) 持续时间大大超过了该型癫痫
发作大多数患者发作的时间, 或反复发作,在发作间期患者的意识状态 不能恢复到基线状态。 ➢ 方便临床实际操作的定义 • 全面性惊厥性发作持续超过 5 分钟,或者非惊厥性发作或部分性 • 发作持续超过 15 分钟,或者 5~30 分钟内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未完全恢 复者, 即可以考虑为早期 SE( early SE 或 impending SE) ,因为此 期绝大多数发作不能自行缓解,需紧急治疗以阻止其演变成完全的癫首选单药治疗 特别对新诊断的癫痫病人效果更好, 可使70%的新发病人完全控制,尤其是 特发性癫痫
18
药物剂量的调整
• 应从小剂量起始然后逐步调整到既能控制发作 又不产生明显毒副反应为宜,也即达最小的有 效量
• 每种药物都应逐渐增量用至血药浓度达到较高 水平或患者最大耐受程度,仍然无效者,才能 考虑换用另一种药物治疗
➢ 积极寻找原因:要询问病人及家属是否按时服药,有无诱发因素,必要时检查血常规、 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抗癫痫药物浓度等,如有条件可进行脑电图同步记录。 如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按“癫痫持续状态”处理。
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 status epilepticus, SE) ➢ 传统定义 • 1 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 以上,或反复多次发作持续>30min, 且发作间
• 癫痫发作即刻处理 • 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27
癫痫的即刻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