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课件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
砥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
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 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新中国的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 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 历史的新纪元?
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
制度。 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
可靠保证。
4、土地改革(过渡时期,实际时间是1950—1952年) 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
清政府本身的探索:清末新政和预备仿行 立宪
中共土地方针
1、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
灭地主阶级(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双减政策(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土地改革(解放战争,实际时间是1947—1948年)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农业合作化(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 政策: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由互助组——
初级社——高级社。 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6、人民公社化(十年建设时期,实际时间1958—1978年) 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政策: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

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辨析题1.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

P9错。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

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题中所述为中国现代史的起点,故错误。

2.近代中国应该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P17错。

近代中国应该首先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实业救国根本不能成为正确的道路。

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对。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地位。

南京临时政府指定的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4. 大革命失败后建立起来的国民党政权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错。

国民党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其政权是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证权。

5.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对。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

毛泽东提出了“必须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中国革命从八七会议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6.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错。

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而根据《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耕者有其田”。

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基本确立。

8.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对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十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制度

第十四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制度

第十四章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制度1.中华民国鄂州军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意义资产阶级地方革命政权。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3.南京临时政府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共和模式改造中国的一次尝试,它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统治的封建专制体制的灭亡,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的诞生。

4.如何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制宪活动?答:1905年,以兴中会、光复会和华兴会为主要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公推孙中山为总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派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付诸实施,开始了改造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第一次尝试。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指导思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一次实践就是一系列的制宪活动,他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和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的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

(1)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总称三民主义。

孙中山将它概括为自由、平等、博爱,民族主义意味着自由,民权主义意味着平等,民生主义意味着博爱。

民族主义——指“驱除靼虏,恢复中华”,驱除一部分腐朽的满洲贵族统治阶级,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主要解决民族解放的问题,矛头直指清政府,并以推翻这一政府作为奋斗目标。

它在法制上的主张表现为:要求废除各种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收回治外法权,收复租界与失地,恢复关税自主权等。

民权主义——“天赋人权”为基本理念,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君主不能把臣民当奴隶,其基本要求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解决民主革命问题。

民生主义——它是三民主义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主要内容是提倡社会改革,基本要求着眼于解决人民的经济生活等问题,包括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和群众的生命等。

它是革命党人进行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中国现代史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中国现代史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动
革命元勋孙中山
孙中山 (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 者 广东香山(中山)人 1892年毕业于香 港西医书院 1904年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誓推翻清朝 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 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被推 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 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华兴会成立
1903年11月4日 黄兴 陈天华 章士钊 宋教仁等发起成立革命 组织华兴会 左图为成立时合影 前排左一为黄兴 左四为宋教仁 后排左四为刘揆一
革命宣传家章炳麟
章 炳 麟 1 8 6 9 - 1 9 3 6 初名学乘 字枚叔 后改 名绛 号太炎 余杭人 1903年6月 针对康有为鼓吹的保皇 言论 在上海发表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并为邹容 革命军 一书作序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和 革命军 在 苏报 一 发表后 清政府大为震怒 勾结租界工部局 将章与邹容拘捕 造成震动全国的“苏报案” 1904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 1906年出狱 东渡日本 任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主编 在
2 本课程讲授加强经济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和学术等领域的内容 力求全面展示现代中国由农业文 明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全过程
3 尽可能引入近年国内外中国现史学界的学 术研究新成果
4 ]致力将中国现代史置于广阔的国际背景下 分析中国卷入世界潮流并继续西方列强争夺的殖民地的 过程
5.努力将中国现代史置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的广阔背景下 全面展示中国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联 系及其不断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
这样 辛亥革命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被袁全部破 坏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下来 民主共和国已成 徒有虚名的躯壳
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10 日 新军工兵营打响了 起义第一枪 经一夜苦战攻占了总督 府 11 12 日 驻汉口 汉阳的新军 相继起义 革命军控制了武汉三镇 取得了武昌首义的成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验二(第3-4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验二(第3-4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验二(第3-4章)最后得分:100 分做题时长:55分38秒测验时间: 2018-09-04 22:51:27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A、孙中山B、黄兴C、袁世凯D、蒋介石【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参见教材P53。

2、()以黄兴为会长。

A、华兴会B、光复会C、岳王会D、兴中会【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

其中重要的有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以及科学补习所、岳王会等。

参见教材P54。

3、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新民丛报》B、《民报》C、《时务报》D、《国闻报》【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

参见教材P54。

4、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

参见教材P56。

5、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B、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C、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D、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参见教材P56。

6、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性质的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权,而不是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种势力的联合政府,首先因为革命党人在政权内占主要地位,政权基本上掌握在他们手中。

从形式上看,国务员名额的分配是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三种势力的联合。

在国务员中,陆军总长黄兴、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都是老同盟会员;内务总长程德全、实业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是江浙极有影响的旧官僚或立宪派领袖;在临时政府几乎没有作用的海军总长黄钟瑛是起义的舰长,司法总长伍廷芳和财政总长陈锦涛都是留学外国,深受西方影响的“法界前辈”和“理财专家”,也在清政府内任过要职。

革命派竭力团结立宪派、旧官僚,是为了借重他们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力量,因而让出内政、实业、交通等部总长的席位,极力在形式上造成各派联合的局面。

而政府的实权,却通过“部长取名,次长取实”的办法,掌握在同盟会派的革命党人手中(注:居正:《梅川日记》第71页:蔡寄鸥:《鄂州血史》第166页。

)。

全部次长清一色是留学日本、欧美的青年知识分子,除汤芗铭已退出同盟会外,其余次长蒋作宾、魏宸组、吕志伊、景耀月、马君武、王鸿猷、居正、于右任都是同盟会的骨干。

他们代理总长,处理部务,制定政令,出席国务会议,所以当时有“次长内阁”之称。

不仅如此,程德全曾是清朝的巡抚,汤寿潜有屠杀革命党人的血债,他们在许多公开场面是“不敢吱声”的(注:章炳麟:《太炎自定年谱》,《近代史资料》总12号;《赵凤昌藏札》第36函,第108册。

)。

汤“力辞交通”,远走南洋(注:见《袁大总统书牍汇编》函牍,下,第1页。

)。

程认为革命派“一意孤行,颇难说话”,一直“养疴沪上”(注: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第292页。

)。

状元公张謇虽然十分嚣张,但对毫无可搞的实业部没有兴趣,根本不来就职(注:《张謇日记》第24册,十一月十四日条。

)。

这种情形正象《张謇传记》作者所描写的,临时政府同戏院一样,虽然挂牌写出“聘请某某名角,择吉唱演,而实际并未登台也”。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辨析题1、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起点。

错!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指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应该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错!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认为发展商业能富国,富国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反映实业界和开明人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自强救国的进步要求。

但是没有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看到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一个资产阶级政权。

(1)从人员构成上看,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宣布禁止刑讯,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等。

颁布的《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

4、大革命失败后建立起来的国民党政权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错!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并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镇压人民、消灭异己,建立庞大军队和全国性特务系统,禁止革命活动,控制舆论,文化专制,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三章

1.一. 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标准答案:对2.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标准答案:对3.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国民党。

()标准答案:错4.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标准答案:错5. 袁世凯的去世是造成北洋军阀迅速分裂的根本原因。

()标准答案:错6. 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标准答案:对7.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标准答案:对8.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标准答案:对二. 单选题注:每题2分。

(得分:0.0)9. 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是指( )()标准答案:B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平均地权C. 创立民国D. 实现共和10. 下面那一个事件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标准答案:BA. 二次革命的失败B. 护法运动的失败C. 五四运动D.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1.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的内容包括( )()标准答案:A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平均地权C. 创立民国D. 实现共和12. 在保路运动期间,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标准答案:AA. 成都血案B. 五卅惨案C. 二七惨案D. 下关惨案13. 1906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思想领域内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其中,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标准答案:CA. 黄兴B. 陈天华C. 梁启超D. 章炳麟14. 保路风潮中,运动最强烈的省份是( )()标准答案:DA. 湖北B. 湖南C. 广东D. 四川15.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 )()标准答案:BA. 兴中会的革命纲领B. 三民主义学说C. 中国国民党章程D. 《钦定宪法大纲》16. 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标准答案:BA. 保路运动B. 武昌起义C. 黄花岗起义D. 中华民国成立17. 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 )()标准答案:CA. 孙中山B. 黄兴C. 黎元洪D. 段祺瑞18. 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的是( )()标准答案:BA. 民族资产阶级利益B. 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C.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益D. 工农利益三. 多选题注:每题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多选]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主要体现在()
A . 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B . 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C . 同盟会会员虽不在临时参议院中占多数,但占据各个重要职位
D . 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正确答案:AB
参考解析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体现在:(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答案为AB
南京政府是于1912年1月1日建立于南京,成立时各部实权掌握在同盟会手中,这才有了后来袁世凯篡权后,将同盟会员掌握的要害部门变为自己心腹掌管,而同盟会员只担任“冷衙门”的部长,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他当然会在成立之后
努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是在1912年的3月.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到11月﹐已有十五个省区宣告独立﹐相继建立了地方起义政权。

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各起义省区代表集会武昌﹐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提出在召集国民会议﹑颁布宪法之前﹐组织临时政府。

12月29日﹐各省代表又在南京开会﹐选举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五色旗为国旗(代表汉、藏、蒙、回、满——当时的五大民族)﹐并建立了中央政府机构。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它不仅结束了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种势力,但它不是三种政权的混合体,领导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