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人因实验报告心得(3篇)

人因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因工程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提升生活质量。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项人因实验,通过亲身体验和研究,我对人因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此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探讨不同照明条件对驾驶员视觉疲劳的影响。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驾驶员视觉疲劳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

因此,研究如何改善照明条件,降低驾驶员视觉疲劳,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验环境进行了布置,包括实验场地、照明设备、测试设备等。

同时,对实验对象进行了筛选,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实施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驾驶员在正常照明条件下驾驶;第二阶段,驾驶员在低照明条件下驾驶;第三阶段,驾驶员在改善照明条件下驾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程度、驾驶速度、驾驶距离等数据。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结论:(1)低照明条件下,驾驶员的视觉疲劳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照明条件;(2)改善照明条件后,驾驶员的视觉疲劳程度明显降低,驾驶速度和驾驶距离有所提高;(3)驾驶员在改善照明条件下的驾驶表现优于低照明条件。

四、心得体会1. 人因工程的重要性通过此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人因工程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人因工程研究的是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优化设计,使产品、环境更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2. 照明条件对驾驶员视觉疲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照明条件对驾驶员视觉疲劳有显著影响。

在低照明条件下,驾驶员的视觉疲劳程度明显增加,驾驶表现下降。

因此,在设计照明系统时,应充分考虑驾驶员的视觉需求,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3. 人因工程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人因工程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人因学实验报告(3篇)

人因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已成为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领域。

界面设计不仅关系到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还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满意度。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讨不同界面设计对用户操作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界面设计对用户操作效率的影响;2. 分析用户在不同界面设计下的操作习惯和认知负荷;3. 为界面设计师提供参考,优化界面设计,提高用户操作效率。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界面设计的实验任务。

2. 实验材料:选用一个常见的操作任务,如文件查找、图片编辑等,设计两个不同界面版本的实验任务。

3. 实验对象:选取3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被试。

4. 实验步骤:(1)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2)向被试介绍实验目的、任务和操作步骤,确保被试了解实验内容;(3)对第一组被试进行界面A的实验任务操作,对第二组被试进行界面B的实验任务操作;(4)记录被试完成实验任务所需的时间、操作错误次数、认知负荷等指标;(5)收集被试对界面设计的满意度评价。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界面A组完成实验任务的平均时间为10分钟,操作错误次数为5次,认知负荷评分为70分;(2)界面B组完成实验任务的平均时间为8分钟,操作错误次数为3次,认知负荷评分为65分。

2. 实验结果分析(1)界面B组的操作效率高于界面A组,说明界面设计对用户操作效率有显著影响;(2)界面B组的操作错误次数低于界面A组,说明界面设计对减少用户操作错误有积极作用;(3)界面B组的认知负荷评分低于界面A组,说明界面设计对降低用户认知负荷有积极作用。

五、实验结论1. 不同界面设计对用户操作效率有显著影响,优化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操作效率;2. 界面设计应关注用户操作习惯和认知负荷,降低用户操作错误和认知负荷;3. 为界面设计师提供参考,优化界面设计,提高用户操作体验。

人因工程试验报告

人因工程试验报告

照度测量实验报告一 . 实验目的1. 学会测量照度的方法;2. 学会计算平均照度、照明均匀度;3. 了解人工照明与自然照明在照明效果上的差异。

二 .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验证照明环境设计的不同方式对于以视觉作业为主的操作的效率的影响。

通过变换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方式,观察光源颜色对于显色性、照度、照度均匀度的影响,理解不同照明方式的选择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

三 . 实验仪器及器材MODEL ZDS-10照度计:这是一种自动换档的照度计,能自动调整数据范围;数据范围分为四档——×10-1、×100、×101、×102;在读数时将显示器的数值与“档值〞相乘即可得照度值;当某一档的读数<100时,箭头将往上一档跳跃;而当显示屏上某一档的读数>1999时,箭头就会往下一档跳;假设测量场合的照度值多变,为了便于读数,可在读数较稳定时,将开关调制“HOLD〞档,那么显示屏上的读数可以保持不变,记录下这个读数之后,再将“HOLD〞改为“RESET〞,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四实验数据1.不同地点的照明度数据:1、测试点1、2、3选取在桌面,Emax=66 Emin=30 E=442、测试点4、5、6选取在地面,Emax=54 Emin=52 E=533、测试点7、8、9选取在墙面,Emax=38 Emin=14 E=22.334、测试点10、11、12随机选取,Emax=56 Emin=32 E=45.332、平均照度测量:在桌面选取100个点进行测量,数据如下:所形成的曲线如下:由表格可知:Emax=77 Emin=23 E =43平均照明度1/3MAX u E E A E -=≤同时满足:min 1/3u E E A E-=≤ 将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到 Au=3179.0434377>=- Au=31465.0432343>=-经计算可知,这种照明环境下照度的均匀度过高,超过国家所规定的照度标准。

人因工程学 人体测量实验 实验报告版本

人因工程学 人体测量实验 实验报告版本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验报告姓名:学号:090240902班级:工业09- 2课程:《人因工程学》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4月《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人体测量实验实验地点 工业工程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 12 年 4 月 13日 7,8 节指导教师同 组 者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进一步理解有关人体部分单元尺寸概念。

2.学会人体尺寸的测量与统计计算步骤。

3.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考查个体和小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了解人体测量数据在实际中运用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设备、方法和手段实验设备:人体秤、皮尺(或钢卷尺)、记录本等。

实验原理:人体测量数据在各领域尤其是工业工程领域运用十分广泛,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一般人体测量实验是利用实际仪器对人体的各部位尺寸进行测量。

目的是通过实操加强学生对这些数据的了解。

直接测量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有一定的好处,虽然存在实验时间较长、不够准确等问题,但基本原理可行。

利用简单仪器(皮尺或钢卷尺等)进行测量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让同学们对人体尺寸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实验的操作,增加了对理论教学中人体尺寸中所对应部位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基本概念、名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统计计算能力,进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测量有人体主要尺寸(包括体重)、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和人体水平尺寸(选作)四大部分,共计24项。

测量后,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实验步骤:测试者应进行相关内容的预习,认识人体大部分诸单元的尺寸,明确实验中测量的选项及对应部位,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前备好“人体主要尺寸、立姿人体尺寸、坐姿人体尺寸和人体水平尺寸”四个表格供实验时记录用。

公式汇总:总和12345=X X +X +X +X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S 根据Z 值查表11-8(书257页)i X X Z=DS -三、实验结果记录与数据整理 总和12345=X X +X +X +X ?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S 根据Z 值查表11-8(书257页)i X X Z=DS -测量统计表1:人体主要尺寸(6项)及重量 实验者本人学号:19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 (%) 41 19 39 32 27 身高/mm1680.10 1650.00 1770.00 1669.20 1600.10 8369.40 1673.88 51.35 68.15 上臂长/mm 302.00 276.20 312.50 321.00 323.50 前臂长/mm 247.00245.20265.20257.50267.00总和12345=X X +X +X +X ?=1680.10+1650.00+1770.00+1669.20+1600.10=8369.40(mm )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40.8369=1673.88(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 1 / 4 * ( ( 1680.1 ^ 2 - 8369.40 ) + ( 1650.00^ 2 - 8369.40) + ( 1770.0 ^ 2 - 8369.40 ) + ( 1669.2 ^ 2 - 8369.40 ) + ( 1600.1^ 2 - 8369.40) ) ^ ( 1 / 2 ) ) =51.35i X X Z=DS -=35.5100.165088.1673 =0.4652查表11-8得s=0.1815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1815=0.6815(则为68.15%)大腿长/mm 475.00438.10 442.00 480.50 442.00 小腿长/mm 382.00 354.00 392.50 430.00 391.50 体重/kg53.0054.5077.0054.5045.00/mm 学号 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在组内的百分位P41 19 39 32 27 眼高 1533.00 1503.00 1652.00 1570.00 1530.00 7788.00 1557.60 65.54 79.02 肩高 1362.00 1402.50 1435.00 1408.00 1330.50 肘高1065.001046.50 1115.00 1042.50 972.00 手功能高 728.00 763.00 756.00 782.50 678.50 胫骨点高 482.486.515.433.468.测量统计表2:人体立姿尺寸(5项) 实验者本人学号:19总和12345=X X +X +X +X ?=1533.00+1503.00+1652.00+1652.00+1570.00+1530.00=7828.00(mm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00.7788=1557.60(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65.54i 1533.001565.60X X Z===0.49745.44D S --iX X Z=D S -=54.650.15036.1557 =0.8330 查表11-8得s=0.2402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2402=0.7902(则为79.02%)测量统计表3:人体坐姿尺寸(7项) 实验者本人学号:19 0000 00 00 50/mm学号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41 19 39 32 27 坐高914.00 850.00 952.50 932.00 862.00 4510.50 902.10 62.70 79.67 坐姿眼高 752.00 780.00 855.50 806.00 742.00 坐姿肩高 569.00 614.50 623.00 638.00 551.50 坐姿肘高 262.00277.00 293.50 281.00 239.00 小腿加足高 525.00525.50 440.50 513.00 439.50 臀膝距508.00535.50 554.80 558.00 542.50 坐姿下肢长 962.50987.001012.50567.00998.50总和12345=X X +X +X +X ?=914.00+850.00+952.50+932.00+862.50=4510.50(mm ) 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50.4510=902.10(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62.70i X X Z=DS -=70.6200.85010.902 =0.83查表11-8得s=0.3967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2967=0.7967(则为79.67%)测量统计表4:人体水平尺寸(6项) 实验者本人学号:19 总和12345=X X +X +X +X ?=414.00+390.50+445.50+489.50+423.00=2162.00(mm )/mm学号总和 ∑平均值 标准差 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41 1939 32 27 最大肩宽414.00 390.50 445.00 489.50 423.00 2162.00 432.40 62.68 74.86 胸宽 294.00 257.00 313.00 310.50 376.00 臀宽 293.00 312.50 355.00 353.50 330.00 胸厚 170.00 175.50 208.50 217.00 182.50 胸围 778.00 819.00 967.00 960.00 802 .50 腰围681.50 715.50 890.00 681.50 663.00 坐姿两肘间宽379.50372.00415.50458.00330.50平均值12345X X +X +X +X X=5+=500.2162=432.4(mm )标准差1n22D 11S =x 51i i x n =轾骣犏琪-琪犏-桫臌å= 62.68i X X Z=DS -=68.6250.39040.432 =0.6685查表11-8得s=0.2486在华南区的百分位P=0.5+s=0.5+0.2486=0.7486(则为74.86%)四、问题讨论思考题:1.分析“量身定做”与“人体数据百分位”的联系和区别。

人因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人因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因工程学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培养具备人因工程学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我校特开设了人因实验实训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现将实训过程及收获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实训背景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通过人因实验实训,我们可以掌握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

(2)实验操作:实训课程设置了多个实验项目,如人体测量实验、作业疲劳实验、环境因素影响实验等。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分析。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我们分析了人因工程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产品设计、建筑环境、交通运输、医疗保健等。

(4)实训报告撰写: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了实训报告,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了总结。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对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验技能方面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技巧。

同时,通过实验,我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应用能力方面实训课程设置了多个案例分析,使我了解到人因工程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分析案例,我学会了如何将人因工程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4. 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实验项目和案例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我们共同解决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实训反思1. 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学习。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测试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的最小阀限。

二、 实验设备:EP503A 深度知觉观测仪三、 实验步骤:1 被测试者坐到测试仪的窗口前面,使双目或单目与观察口成水平位置,观察比较刺激的前后移动。

2 记录数据者接通电源,被测试者预作几次,然后开始实验。

3 被测试者操纵遥控键,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三点一线。

4 记录者第一次提醒测试者大致的误差,第二次提醒精确误差。

测试者按键,然后记录者根据标尺记录误差值。

四、 实验数据:深 度 知 觉 测 量 实 验 数 据 记 录 表 格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五、思考题:1.对测试人的深度知觉能力做一个定性的描述;测试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同时能够反映出人对于精确提示后误差减下。

2.分析不同的信息提示方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对于精准与模糊的提示方法,精准的提示方式有助于减少误差。

3.试列举从事哪些职业或工种的人员需要做此测试飞行员炮手驾驶员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者: 王德超成绩:班级: 工程1103同组者: 党博凯指导教师: 刘彦辰实验名称: 动觉方位辨别实验实验环境:天气: 晴气温: 14¢场地: 机电实验楼308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使用动觉方位辨别仪,考察动觉感受性的个体差异。

2 理解左右臂在空间位移的动觉感受性。

二、实验设备:EP 207动觉方位辨别仪三、实验步骤:1 被测者先熟悉下仪器的使用方法,先取几个角度做实验。

2 记录者取一个角度,让测试者做几次,大致的记一下所摆动的角度。

3 测试者根据记忆的角度摆动,记录者记下角度,然后提醒测试者大致相差范围,记下数据。

4 若要还存在偏差,记录者在提醒一个精确的范围,记录数据。

四、实验数据:动觉方位辨别测量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五、思考题:1.对测试人的动觉方位辨别能力做一个定性的描述;测试者在空间位移手臂的角度感觉2.分析不同的信息提示方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七反应时间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视觉和左右手的反应时测定, 充实对人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能力的理解, 并作为测定疲劳程度的间接手段。

比较不同出手方向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对光信号的简单反应时的测定;(2)对不同单色光反应时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反应时测定器或光电速示仪、计时器、卡片等。

四、实验步骤1.简单反应(对光信号和声的反应)时实验1)光信号反应时间测定①右手做20次反应时测验。

②为防止被试者有超前反应, 在中间插入一次“检查实验。

如果被试者发生对“空白刺激”做出反应, 主试者宣布该实验单无结果无效, 重做20次。

③20次休息1 min。

④换左手依右手的方法进行同样的测试。

(3)实验结果的处理计算每个被试者左右手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数据处理如下所示, 单位为s(4)实验分析①实验结果说明左右手反应时有差别, 一般来说右手反应时会比左手快原因是一般人习惯用右手。

②实验结果说明简单反应时是受练习的影响, 越到后面的测试, 测试者越熟练而导致反应时间呈现越来越短的趋势2.选择反应时实验(1)主试者告诉被试者, 要求被试者在刺激信号中挑出约定的刺激信号后再做出反应(依简单反应时实验中正式实验规定)。

(2)如果反应错了, 则记下错误次数, 并安排重做一次实验。

(3)分左、右手各进行20次, 中间休息1min。

(4)其它操作方法与简单反应正式实验相同。

(5)右手分别按正式实验的第②、③、④规定进行测定。

(6)实验结果的处理①计算各被试者的左右手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测试者1的数据处理如下, 单位为s②比较全体被试者对选择反应时左右手的平均数和差异。

通过数据处理结果可知, 左右手的选择反应时差别并不是很大, 每个测试者的左手相对会比右手更快点。

五、实验感想:通过对于反应时的实验, 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刺激之后的反映有进一步更加定性的理解。

以前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认识, 但通过实际实验, 对被测试者的测试, 对数据的处理, 可以发现细微的差距在哪里, 也可以对于工作当中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精品】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精品】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精品】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人因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同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进行交互式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学科,主要关注人类的心理、生理、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其核心原则是将人作为“设计的中心”,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人机系统,实现最佳的工作效率、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此,人因工程学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如实验室实验、场景观察、调查问卷和人机交互测试等,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为优化人机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包含两个部分:实验基础和实验案例。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实验基础(1)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流程;(2)学习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包括频率分析、平均值和标准差等统计方法;(3)通过实验测试,了解人的感知、反应、判断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2.实验案例本实验以在线购物为案例,对不同界面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进行分析。

(1)针对两种不同的在线购物网站A和B,分别设计不同的界面,包括字体、颜色、布局和操作方式等;(2)招募实验参与者,让他们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别使用两种网站的购物界面进行浏览和选择,同时记录下其反应时间、操作次数、满意度等数据;(3)通过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两种购物网站在效率、易用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购物网站B的界面设计更为简洁、清晰,用户操作更为直观、快捷,因此在用户体验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而购物网站A的界面设计更为复杂、繁琐,用户操作难以理解,因此在用户体验方面表现较差。

具体数据如下:网站名称反应时间(s) 操作次数满意度A 28.6 15 78B 20.2 12 92其中,反应时间是用户点击某个按钮或选项时从屏幕出现到显示结果所需的平均时间;操作次数是用户在购物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次数的总和;满意度是用户在使用购物网站时的主观感受和意愿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人因工程学综合试验班级: 110040801学号: 11004080104姓名:陈秋池成绩:指导教师:肖燕2013年 06 月 02 日实验目录实验一生理测量与工作作业实验 (3)实验二心理与认知实验 (7)实验三人因环境综合测量实验 (13)实验一生理测量与工作作业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1、学习人体生理测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学习人在工作作业中的动作错误概率与训练的关系。

二、实验步骤实验一、生理测量实验1、身高、坐高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TZG型身高坐高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将身高坐高计座板掀起,被试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脚踏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

足跟及两肩与标尺竿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

(2)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

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3)将座板放平,被试坐在身高坐高计座板上,两肩胛间紧靠标尺杆,躯体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

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尽可能与大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足踏在地面上。

(4)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

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2、人体重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RGT—140型人体秤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先拨动主、副游驼至0刻度处。

(2)被试站在人体秤踏板上,向右拨动主游驼至20或40或60或80公斤刻度处,最大程度使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翘,并与闸门上筐接触。

(3)向右拨动副游驼,直至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下均匀摆动至平衡。

此时读数记录。

3、握力测量【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CWL—1型握力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拧动握距调整轮调整适当握距,握距大小要根据被试手大小来调整。

(2)持握柄的手松开,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拨指针回零。

(3)手持握力计,掌心向内,表盘朝外,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两臂自然下,用最大力握内外握柄,此时,指针所指的表盘刻度值即为握力值。

(4)被试左、右手各3次,取最大握力值记录。

4、皮肤电反应检测【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EP602型皮肤电测试仪进行检测。

【实验步骤】:(1)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并把电源选择开关拨向左。

(2)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为零。

(3)把探头一端插入主机插孔,另一端探头极片涂上导电液,两极片可分别与左手和右手连接,并使极片与皮肤有良好接触。

(4)调节幅度旋扭,使指针向左或向右偏转约整个指示的1/3,当被试情绪稳定半分钟后,读出电流数值。

5、两点刺激敏感阈限检测【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EP506型两点阈测定仪进行检测。

【实验步骤】:(1)从被试能感觉到一个点刺激的最小距离开始,用仪器上两点垂直、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间不超过2秒钟。

然后逐渐移动两点阈的副尺,加大两点距离,不停地接触皮肤,直到被试感觉两点刺激。

(2)从主尺上读得整数,从副尺上读得小数后为两点距离,然后拧紧定位螺钉,此时的读数即为被测部位的两点阈限6、频闪融合阈限检测【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EP403型亮点闪烁仪进行检测。

【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后面板数码管亮,三支发光管之一亮。

(2)选择呈现亮点颜色红、黄、绿,在后面板左角任取一种。

(3)由被试者改变频率值,将将前面板频率旋扭反时针方向转动,频率缓慢降低,光点闪烁明显;将前面板频率旋扭顺时针方向转动,频率缓慢上升,光点可趋于稳定。

(4)观察亮点程序:先由低频段逐渐上升找到临界点并作出记录,再由高频段逐渐下降找到临界点并作出记录,再由低频段逐渐上升找到临界点并作出记录,再由高频段逐渐下降找到临界点并作出记录。

7、暗环境视觉适应性测定【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EP404型暗适应仪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连接遥控盒,电源线,接通电源,主机自动复位。

(2)根据测试需求,可选择暗适应时照度(1.51x时电表值在110V左右)。

(3)更换数字薄膜板。

(4)被试眼紧贴观察窗,适应一分钟。

(5)主试按启动键即开始测试。

实验二、学习曲线测试实验1、双手协调实验【实验仪器】:本实验采用EP711型双手协调器和EP001型计时计数器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将联接电缆线的15芯插头插入双手协调器的15芯插座中,7芯插头插入记时记数器的插座中。

(2)打开电源开关,移动光斑发出红光。

移动旋钮调整光斑到起始点(起始点为终止点的两侧,即走顺时针时,将光斑移至其右端,反之走逆时针时,将光斑移至其左端)。

(3)当移动光斑进入轨道开始记时、记数。

完成一周当光斑进入终止点,记时记数器发出声音,实验结束。

(4)记录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按N/T键,再记录错误次数。

按复位键,为下次实验作准备。

(5)经过多次练习后,直到不出错为止。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表1 人体及体力测量记录表实验内容单位数据1 数据2 平均值身高、坐高厘米(cm) 176 、94 175 、92 175.5 、93人体重测量公斤(kg) 60 62 61握力牛顿(N) 220 250 235皮肤电反应微安培(μA) 10 12 11表2 两点刺激敏感阈限检测记录表测量部位手臂颈背部小腿肚测量数值(mm) 7.50 23.30 14.20分析:两点阈法也叫皮肤敏感距离法,是用来测试实验者的疲劳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研究表明:随着疲劳的增加,皮肤的敏感性下降,敏感距离会相应地增加。

表3 频闪融合阈限检测记录表颜色F↑(Hz)F↓(Hz)F↑(Hz)F↓(Hz)确定值(Hz)红19.9 23.8 23.0 26.8 23.40绿27.1 23.8 24.6 28.5 26.10黄23.0 23.1 21.8 25.1 23.25分析:研究表明:在精神高度集中,视力紧张,以及枯燥无味、重复单调的工作前后,闪光融合频率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在体力劳动或在精神不太紧张的工作前后,闪光融合频率变化很小的。

暗环境视觉适应性测定结果:表4 暗环境视觉适应性测定记录表数字板1 数字板2 平均时间从上到下读到第6排的时间13.6 13.7 13.65分析说明:当眼睛从亮环境进入暗环境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个实验就是让眼睛经历了一个暗适应。

而人眼在经历视野明暗急剧变化时,眼睛不能很好的适应,从而引起视力下降。

如果频繁地适应这种环境时,眼睛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所以眼睛要尽量避免频繁地去适应频繁亮度 变化而引起视力下降和视觉过早疲劳。

双手协调实验结果学习曲线图如下:横坐标为练习次数,纵坐标为错误次数。

分析说明:开始对操作不熟练,导致错误数过多,时间也较长。

后来随着对操作的熟练,错误数逐渐减少,完成时间也减少。

工作中,工人对流程的熟悉和操作方法的掌握会使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出错率也会变得很低。

总结:实验一主要是了解测试者自身的身体机能,和了解一些关于人体疲劳的测试方法,了解疲劳对工作的影响。

在设计和优化的时候要将这些知识考虑进去。

学习了人在工作作业中的动作错误次数概率与训练的关系,使人机有效的结合。

四、参考文献1、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2、丁玉兰编,《人因工程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曹崎主编,《人机工程》,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马江彬主编,《人机工程学及其应用》,机械工程出版社,19935、范中志等主编,《基础工业工程(IE )》,机械工程出版社,1993练习次数 1 2 3 4 错误数 8 4 1 0 时间130.0150.0105.095.0实验二心理与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心理测试的基本内容,学会各种心理项目测试的方法,认知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学习测定光简单反应时的程序。

学习测定光选择反应时的程序,了解光选择反应时不同于光简单反应时的特点。

学习使用光点闪烁仪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学习手动作的稳定性,分析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动作技能形成的进程及趋势。

二、实验步骤1、光简单反应时实验【实验步骤】:(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4)要求被试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做按键状。

(5)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当你看到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准又快。

不许提前按键。

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光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6)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同时按下“简单反应时”键。

先练习一个单元。

每个单元为20次,其中有2次侦察实验。

(7)练习结束后,“简单反应时”指示灯灭。

主试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正式实验单元启动。

每个单元结束后,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结果。

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

每个被试连续完成3个单元。

反应时间记录在表2中。

(8)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2、光选择反应时实验(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4)要求被试将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反应时手键的红键、绿键、黄键上做按键状。

(5)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就迅速用中指按绿键;如果看到黄光,就迅速用无名指按黄键。

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

如果提前按键或错误反应,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秒钟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

”(6)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学习”一侧,同时按“选择反应时”键。

每种色光练习3次。

主试按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

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按“复位”键后再按“选择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