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30年

合集下载

国内旅游营销四大经典成功案例

国内旅游营销四大经典成功案例

蛙步旅游网浅谈:国内旅游营销四大经典成功案例案例一:玉龙雪山与“印象丽江”情缘玉龙雪山,这座全球少有的城市雪山,既是丽江旅游的核心品牌。

玉龙雪山景区在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66家5A 级景区之一,升级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整合周边六个景区的经营权,做大丽江旅游核心品牌景区。

从景区营销角度看,玉龙雪山的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品牌扩展策略。

所谓品牌扩展,是指景区在成功创立了一个高品质的知名品牌后,将这一品牌覆盖到其他景区产品,形成共同拥有一个家族品牌的旅游产品集群。

为此,玉龙景区特邀张艺谋导演及其创作团队以丽江山水实景演出大型舞台剧《印象丽江》捆绑“玉龙景区”品牌。

第一:《印象丽江》:实景演出成功探秘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丽江》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

根据玉龙雪山景区的统计,《印象丽江》自2006年7月23日公演以来,2007年接待观众23.64万人,2008年接待观众60万人,2009年接待观众140万人,全年演出927场,每天演出3-4场,门票收入超过1.5亿元,净利润7300万元。

《印象丽江》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优异的市场业绩呢?就节目本身而言,主要是三个结合:丽江品牌与张艺谋品牌的结合、民间生活元素与实景演出艺术的结合、少数名族文化与雪山特殊环境的结合。

第二:《印象丽江》:营销管理方面最棘手的是两个问题及解决办法1、价格策略:如何制定门票价格政策。

既要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又不能让利太多而减少演出收益?门票优惠政策和销售奖励措施向战略合作旅行社大幅度倾斜。

比如,大型地接社全年团队人数超过5万人,就能享受逐级累进的门票优惠和销售奖励;中小旅行社全年团队人数低于5万人,就很少或不能享受门票优惠。

这种把鸡蛋放在少数几个篮子里的做法,看似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但却成就了《印象丽江》的市场成功。

2、渠道控制,如何选择渠道分销模式。

《印象丽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渠道模式是“有选择的分销”。

丽江永胜谭国仁的奋斗历程

丽江永胜谭国仁的奋斗历程

目录一基本情况02 二读书简历03 三初入社会——从学木匠开始04 四第一次创业——组建永胜县满官建筑公司041 白手起家发展壮大052 进入省级百强全国500佳05 五第二次创业——永保水泥的创业与辉煌061 发展工业艰难建厂062 历尽艰辛从弱到强073 保质重誉中国名牌144 注重环保园林工厂155 特种水泥挺进水坝166 创新党建堡垒先锋177 一种精神一支团队188 群团组织发挥作用199 企业发展村民富裕2010 公益事业社会责任2111 社会兼职旗帜标杆2512 企业荣誉个人表彰26 六第三次创业——保尔生物国内一流291 保尔生物基本情况302 保尔庄园百亿产值323 综合开发拉动地方33 七领导的关心各界的支持34 八三次创业三次辉煌贡献社会成绩瞩目36一基本情况谭国仁,男,1956年12月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永胜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丽江市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政协常委,云南省十四届政协委员。

谭国仁出生于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满官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时逢文化大革命,才读到初一的他就作为知青离开了学校,十四岁步入社会,在艰苦的岁月磨练成长。

1980年,24岁的谭国仁,凭着敏锐的眼光和超常的胆略气魄,组建永胜县满官建筑公司,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到1992年,他所领导的满建公司,发展很快,成为丽江市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凭实力进入“云南省施工企业100强”,“全国乡镇企业500佳”。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全国兴起大力建设工业企业的热潮,根据永胜县委、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总体部署,谭国仁舍弃红红火火的满建公司,创建永胜水泥厂,直到2011年19年间共计新建水泥生产线6条,设计产能由建厂初期的年产6万吨,提高到年产500万吨,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水泥企业。

期间,永保公司在生产经营、环保、安全等方面全面发展,企业欣欣向荣,受到省市县各级高度表彰。

2012年3月,永保公司被中建材并购,谭国仁又以发展的眼光,全力经营从2006年已开始开发螺旋藻的丽江程海保尔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战略转移,使程海保尔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拟上市企业。

丽江:十年旧貌换新颜

丽江:十年旧貌换新颜

丽江:十年旧貌换新颜
行者
【期刊名称】《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卷),期】2006(055)005
【摘要】丽江,中国西南边陲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她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人,共有23个民族。

丽江历史上就是滇西
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半个多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得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却鲜为人知而深深打动,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行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2
【相关文献】
1.十年磨一剑——云南省丽江市森林公安局的十年发展历程 [J], 张东荣
2.改革开放三十年黄浦城建旧貌换新颜 [J], 蔡勇
3.风雨二十年旧貌换新颜 [J], 赵洪涛;张海龙
4.沧桑五十年旧貌换新颜——锡盟财政五十年回顾 [J], 无
5.风雨历程六十年雅砻旧貌换新颜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

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

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
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案例:
1. 平遥古城保护: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住建部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城墙、整治环境等方式,成功保护了平遥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 四川桑林古镇保护:桑林古镇位于四川省,是一个保存有明清时期建筑群的古镇。

住建部通过修缮古建筑、维护传统街道、保护遗产资源等方式,成功保护了桑林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3. 南京建邺古城保护:建邺古城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

住建部通过修缮古建筑、规划景观、保护遗址等方式,成功保护了建邺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北京胡同保护:北京的胡同是古代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住建部通过整治街道、维护胡同建筑、推动文化活动等方式,成功保护了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成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丽江古城保护: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之一。

住建部通过修缮古建筑、整治环境、保护水系等方式,成功保护了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成
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些案例都是住建部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典型示范,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成功保护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

市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

市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

市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就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区市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锐意进取,埋头苦于,扎实工作,推动了××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繁重。

解决当前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深;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民生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个别党组织、领导班子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我们就无法应对当前的严峻挑战,就会丧失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就难以肩负起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崇高使命。

2024年度国内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

2024年度国内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

2024年度国内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2024年国内那些旅游名城名镇和旅游景区超酷的创新发展案例,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先来说说丽江古城吧。

你要是以为丽江古城还是以前那种只靠古街古巷吸引游客的地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2024年,丽江古城像是一个时髦的弄潮儿,玩起了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走进古城,你能看到好多小店铺里,传统的纳西族手工艺品旁边,摆着虚拟现实(VR)设备。

游客戴上VR眼镜,就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的丽江,能看到纳西族祖先们建造古城的场景,那热闹的劳作画面,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播放。

我遇到一个游客小张,他兴奋地跟我说:“哇塞,这也太酷了吧!以前来丽江就是看看古建筑,现在感觉自己像个时间旅行者。

”这还不算完呢,古城里的一些客栈也进行了创新。

他们不再是简单提供住宿,而是推出了“文化住宿套餐”。

住客可以跟着纳西族的老艺人学习传统的东巴文字书写,这就像一场独特的文化寻宝之旅,每一个笔画都像是打开古老文化大门的钥匙。

再瞧瞧乌镇,这个江南水乡在2024年就像是一个精心打造的艺术舞台。

乌镇把戏剧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以前的乌镇戏剧节就已经很有名了,可现在呢?整个乌镇就像一个巨大的戏剧场。

在古镇的角落里,随时可能会有街头戏剧表演。

你走着走着,突然就有一群穿着古装的演员在你面前演起了经典的越剧片段,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我和当地的居民李大爷聊天,他乐呵呵地说:“咱乌镇啊,现在天天都像在过节。

这戏剧表演到处都是,游客们看得高兴,我们也觉得热闹。

”而且乌镇的水上游览项目也有了创新。

不再是那种单调的游船看风景,而是加入了灯光秀和水上舞台表演。

夜晚的乌镇河道上,灯光映照在水面上,舞台上的演员们翩翩起舞,游客们坐在船上,就像置身于仙境之中,那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

还有黄山景区呢。

黄山一直是个很有名的旅游胜地,可2024年它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生态乐园。

景区开发了很多环保又有趣的游览项目。

三十年三十件经典案例

三十年三十件经典案例

三十年三十件经典案例一、八十年代(1980 1989年)1. 个体户崛起。

在八十年代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来了。

这时候啊,个体户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了。

就说那个老张吧,以前在工厂里就是个普通工人,工资低得可怜。

后来他瞅准了机会,在街边租了个小店面,开始卖服装。

那时候大家的衣服都还很单调呢,老张进了些时髦的衣服,什么喇叭裤之类的。

刚开始大家还都觉得新鲜,有点不敢穿,可老张就有办法,他自己穿上喇叭裤站在店门口当模特,慢慢地就有人来买了。

他这生意啊,越做越大,最后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服装老板,还带动了周围好多人也做起了小买卖呢。

2. 女排夺冠的激励。

1981年啊,中国女排那可是给咱中国人长了大脸了。

女排姑娘们在世界杯上夺冠了。

这可不得了,全国都沸腾了。

你看老李家的闺女,本来读书没什么劲儿,就想着早点出去打工。

可看了女排夺冠之后,那精神头一下子就起来了。

她就想啊,女排姑娘们能在世界舞台上争第一,自己为啥不能在学习上争个好成绩呢?于是啊,她开始发愤图强,每天晚上都学习到很晚。

最后啊,考上了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呢。

这女排夺冠啊,就像给全国人民打了一针强心剂。

3. 万元户诞生。

八十年代中期,“万元户”可是个超级新鲜的词儿。

老王就是我们村的第一个万元户。

他脑子可灵活了,不像其他村民只知道种地。

他先是种了很多经济作物,像什么草莓啊,在当时可少见了。

然后呢,他又把自家的房子腾出一间来,开了个小加工厂,加工一些农产品。

那时候啊,大家都羡慕死他了。

他还特别大方,把自己的种植和加工经验分享给村里其他人。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好多人也开始尝试新的致富路,慢慢地,整个村子都富起来了。

二、九十年代(1990 1999年)1. 股票市场的疯狂与机遇。

九十年代初,股票市场刚在中国兴起。

那时候大家都不太懂股票是啥玩意儿。

老吴啊,本来是个普通的机关干部,听朋友说股票能赚钱,就拿了自己的积蓄去买股票。

刚开始的时候,他买的股票那是一路飘红啊,他心里可美了。

旅游专业《丽江玉龙雪山景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旅游专业《丽江玉龙雪山景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丽江玉龙雪山景区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1玉龙雪山,这座全球少有的城市雪山,既是丽江旅游的核心品牌,又是云南现有的两个5A级景区之一。

根据丽江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的开展目标,玉龙雪山旅游开发区先后投资10亿元,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发了甘海子、冰川公园、蓝月谷、云杉坪、牦牛坪等景点以及雪山高尔夫球场和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

十年间,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客流量从2021年的万人次,开展到2021年的230万人次,年均增长超过25%。

2021年11月下旬,我应邀赴丽江考察调研,ountain〕〞等主题产品。

活动筹划媒体选择以旅游杂志、重要社区、娱乐场所和俱乐部为主。

〔3〕欧美市场通过玉龙雪山国际摄影大赛、中瑞姊妹峰节等文化交流活动,活动筹划吸引和邀请欧美国家的外事人员和国际组织人员、媒体人员和专业人员。

同时,筹划“徒步虎跳峡〞、“南国雪山探秘〞、“雪山高尔夫〞等探险旅游活动,吸引具有冒险精神的国际游客。

其中,针对欧洲游客享受自然、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增长知识的心理,活动筹划主打“原生态的东巴文化,原生态的玉龙雪山〞品牌。

针对美国游客喜欢探险和多样性旅游工程的心理,以“壮丽的雪山、神奇的虎跳峡〞为诉求,在美国?国家地理?定期开设专栏,活动筹划介绍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活动筹划民俗风情和资源保护。

此外,借助丽江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世界遗产论坛、纳西族“三朵节〞等民族节庆与会展活动,吸引海外媒体、旅行商和国际游客,并在飞往主要客源地国家的国际航班上免费赠送多语种的玉龙雪山旅游资料。

〔4〕日本市场重点加强与日本旅行社和观光协会的联系,活动筹划主推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东巴文化世界记忆遗产。

其中,面向日本的银发市场,针对日本游客求新、爱动、追求高质量旅游的心理,主推“神秘东巴,古老神山〞品牌活动筹划。

面向日本的高端客源,加强对玉龙雪山东巴文化特色商品、纳西特色餐饮的宣传力度。

〔5〕东南亚市场针对泰国中青年游客喜欢刺激和创新、热爱登山滑雪的心理,活动筹划以“彩云之南,玉龙雪山〞为品牌,突出东巴神山的资源独特性和神秘性,突出包价旅游的价格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30年四川省旅游信息中心改革开放30年来,丽江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解放、精神面貌的大变化带来了丽江经济社会大发展。

通过大胆实践,丽江走出了一条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丽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国主要的旅游热区和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并逐步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投资创业环境最好、人居环境最佳、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丽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国主要的旅游热区和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并逐步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投资创业环境最好、人居环境最佳、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一、震后精神不倒三项世界遗产申报成功1997年1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正式批准,丽江古城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我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古城镇。

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6次评审会上,经评委审议表决,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建国后,丽江地方党委、政府作出“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的城建发展方略,特别是丽江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丽江地、县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实施了《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大研古城保护工程,使丽江古城建筑风貌和文化特色得以完好保存。

二、东大街的拆迁——丽江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进入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外地“拆旧城、建新城”之风的影响,丽江古城一度出现了一些新式建筑,1986年7月,云南工学院建工系教授的朱良文给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同志写了一封题为“紧急呼吁”的信,信中说:丽江古城目前遭到极大的威胁,新街像一把尖刀已经插入古城之中……这些都破坏了古城的和谐与协调,威胁着古城的存亡,建议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千万不要搞建设性的破坏。

否则,丽江这样一座解放后30多年来在我国难得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古城将在我们这一代领导者手中遭到毁灭。

”和志强省长收到信后,立即批示丽江地委、行署和丽江县委、县政府:“较完整的保留丽江古城很有必要,这不仅是为了研究颇具特色的纳西族民居建筑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开放和旅游所必须。

国内外专家多次呼吁,请你们认真研究,务必做到保留丽江古城。

”1994年10月,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召开,在会上,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宣布了省政府作出的12项重大决定,其中就包括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古城保护“五四三二一”工程的决定。

以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的召开为里程碑,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全方位、系统性的古城保护工作逐步推进。

其中,在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实施的古城东大街拆迁项目中,共搬迁了丽江县农行等17家单位,拆除钢混建筑及各类不协调建筑共16000多平方米,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

三、新城建设的突破点——香格里拉大道(雪山中路)建设香格里拉大道(雪山中路)是丽江新城的中轴线,它具有城市主干线和过境线双重功能。

香格里拉大道(雪山中路)全长4.3公里,路基宽40米,总投资7000万元,于1995年11月6日动工,1997年1月1日竣工,这是丽江交通最繁忙的道路,两旁矗立着幢幢高楼,最早来丽江投资的企业大都在这条路两旁扎根落户。

这条路是云南省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后,在丽江启动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当时的目标是建成代表云南省内道路建设最高水准的“云南第一路”。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突破传统,提出了在当时来看十分超前和大胆的计划,即:在每建设50米道路的同时,两侧各征用80米宽的规划建设用地,用来招商引资,再将这些土地的收益投入到道路的建设中去。

这在当时是一次创造性的实践,也是带有丽江特色的招商引资做法。

四、木府重建——中国使用世行贷款的典范木府是纳西人的精神栖息地之一,在地震中全部被夷为平地。

在木府的重建设过程中,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在为封建王朝“树碑立传”。

我们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争议,筹资5860多万元(其中向世界银行贷款3360万元),完成了木府的重建,并将其作为“丽江古城博物院”对外开放。

这一举措是丽江市委、政府采用公共财政手段培育民族文化产业的破冰之笔。

10年之后,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项目”,增强了世界银行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

这一成功举动,为丽江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如今,木府成了丽江古城的灵魂建筑之一,成为对明朝以来纳西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这一历史事实进行展示的重要场所。

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丽江考察时,都曾给予木府重建项目极高的评价,说它树立的是民族团结的精神。

五、灾后建成官房大酒店——云南省第一个五星级酒店1995年10月31日,丽江官房项目用地仪式在昆明举行,时隔三个月就发生了“2•3”地震。

尽管如此,丽江官房大酒店于1996年4月18日如期开工,标志着丽江震后招商引资的重新开始。

当时,企业负责人提出3个不变,即:投资信心不变、投资额度不变、投资项目不变。

丽江人把这次非同寻常的开工典礼称之为铸造新丽江的奠基礼。

这场奠基礼鼓舞了丽江人重建家园的信心,也吸引了国内外的客商和投资者,在雪山中路周围,短时间内投资项目达到了数十亿元,掀起了丽江震后酒店建设的高潮。

1996年底,全市仅有13家旅游涉外饭店,标准床位1200个。

截至2007年底,全市星级饭店发展到194家,其中五星级4家,4星级13家,三星级48家,标准床位达5万多个。

六、丽江吹响第一家全国地级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文化就是财富”。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劲牵引力。

丽江地处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地区,是羌藏文化圈、汉文化圈和濮越文化圈的重要交汇区。

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和东巴绘画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等,是丽江东巴文化鲜活的因子。

2003年8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东巴古籍文献就是丽江东巴文化的代表。

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因其婚姻家庭仍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为人类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最后领地,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

通过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真正把丽江这块土地上古老的东巴文化、丽江古城、纳西古乐、茶马古道等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下来,真正使丽江成为国内外地质学界、植物学界、文化人类学界、历史学界、音乐学界、宗教学界众多学者开展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术研究的聚焦地是丽江发展的源泉。

丽江的文化离不开旅游,丽江的旅游离不开文化,丽江改变把文化装进“象牙塔”里存放起来、把文化和经济割裂开来的陈旧观念,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把文化产业放在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来抓。

丽江文化体制改革的报春花是1986年,纳西族的宣科先生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的纳西古乐会。

乐会以老人演奏者(平均年龄近80岁)、老曲子(唐朝、宋朝、元朝时期的中原曲子)、老乐器(基本均为市场上失传的古老器乐)“三老”而闻名于世,从而使纳西古乐成为世界知名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乐队多次应邀到美国、英国、法国、香港、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乐会从成立至今已演出7820场,110万名中外游客直接聆听了乐会的演奏。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丽江纳西古乐队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169个国家大使及其夫人举办了专场演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998年,“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把东巴乐舞和纳西族歌舞推向市场。

2001年12月,通过市委、政府牵线搭桥,“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累计演出1000多场,观众达300多万人。

2003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考察丽江时,充分肯定了丽江在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破格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唯一的一家地级市。

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丽江市委、政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了《关于全面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丽江市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策。

全面完成了全市24家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把有竞争力的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增长点,“纳西古乐”、“东巴乐舞”、“丽水金沙”等文化品牌成功进入市场,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文化亮点。

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策划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去年接待旅游客14.4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450万元,今年仅“十一黄金周”就接待游客2.07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2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束河古镇被列为全国影视拍摄基地,《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大东巴的女儿》等一批影视力作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0.3%;实现利税由2001年的2900万元增至2007年的8800多万元,增长近3倍。

七、一千万带动十个亿——招商引资开发玉龙雪山景区丽江选准旅游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后,就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一心一意把旅游产业办成精品,做大做强。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并实施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八五”期间“抓观念、打基础”,“九五”期间“抓机遇、促发展”,“十五”期间“抓质量、增效益”,“十一五”期间“旅游强市”。

我们按照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的“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思想,乘势而上,确定并实施了丽江古城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开始玉龙雪山景区开发建设,推动丽江旅游业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

2003年,丽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远学巴厘岛、近学九寨沟,加快丽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的发展思路。

我们提出并实施了旅游“二次创业”,推动旅游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思路,使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十一五”,我们提出了以加强区域合作、开发旅游精品、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完善旅游管理机制、带动与旅游业相关联的各类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的战略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