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性腺激素

合集下载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准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准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由胎盘产生的激素,它在妊娠早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生理功能、检测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hCG主要在妊娠早期起作用,它可以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从而促进胚胎的着床和生长。

此外,hCG还可以刺激卵巢产生雌激素和孕酮,维持妊娠的进行。

因此,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对于妊娠期间的监测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将介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尿液检测和血清检测。

尿液检测通常用于早期妊娠的初筛,其操作简便,可以在家中进行。

而血清检测则是一种更加精准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浓度,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结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结果,对妊娠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最后,我们将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除了用于妊娠的监测和诊断外,hCG还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育治疗药物。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通过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增加受孕的机会。

此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还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性腺功能减退症和早期性腺发育不良症。

因此,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和价值。

综上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在妊娠早期的监测和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其生理功能、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标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促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促性腺激素测定实验报告

促性腺激素测定实验报告

促性腺激素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探究其在生理和疾病状态中的作用和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和方法:将实验样本与检测试剂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促性腺激素的浓度,并根据相关标准曲线计算各样本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测定结果显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可能升高或降低,提示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

实验结论:促性腺激素测定可以作为评估性腺功能和男女生殖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促性腺激素测定,深入探究了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性腺功能和生殖健康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意义:促性腺激素测定实验有助于加深对性激素调节机制的理解,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持。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临床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临床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临床意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是一种由胎盘分泌的激素。

在临床上,人体测量hCG水平通常通过尿液或血液检测来确定是否怀孕,并可以帮助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此外,hCG检测还可应用于其他多种临床情况。

下面将详细阐述hCG检测的临床意义。

首先,hCG是怀孕的早期指标。

怀孕后,受精卵会植入子宫内膜并开始释放hCG。

通过尿液或血液检测hCG水平可以确定是否怀孕。

尿液检测通常采用孕妇试纸,可以在家中进行。

而血液检测通常是在医院或诊所进行,可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hCG水平可以在受孕后一周左右检查出来,这有助于早期检测和诊断是否怀孕,以便尽早采取措施保护和监测胎儿的健康。

其次,hCG检测可以帮助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在怀孕期间,hCG水平会逐渐升高,并在12到14周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

如果hCG水平异常升高或下降缓慢,可能暗示胎儿健康问题,如妊娠高血压,胎儿发育迟缓或染色体异常等。

此外,血液中hCG水平的监测还可以用于定性评估胎儿是否处于早期流产的风险中。

通过监测hCG水平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保护胎儿健康。

此外,hCG检测还可用于诊断和监测一些疾病。

例如,在卵巢癌和睾丸癌等恶性肿瘤中,患者的体内可能会分泌大量的hCG。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CG水平,可以帮助医生确认是否存在这些癌症,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此外,hCG检测还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囊肿等。

最后,hCG检测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

在辅助生育技术中,妇女可能会接受人工辅助措施,例如体外受精(IVF)。

在IVF过程中,hCG注射通常用于诱导卵巢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检测hCG水平可以确定是否成功诱导排卵,并评估卵巢反应情况。

此外,在流产手术后,监测血液中的hCG水平可以帮助确定手术是否彻底,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促进腺激素对于生殖器官有很大作用,女性身体中的促性腺激素,会使女性的卵巢发育良好。

出现激素对人体的一些机能都有很大的作用。

1、促性腺激素又称为促间质细胞激素。

它可以作用于男性睾丸间的间质细胞,会刺激雄性激素的分泌和生成,也对雌性动物卵巢有一定的诱导排卵作用。

在促性腺激素达到最高峰时,就会触发排卵,并且使排卵后的卵泡壁继而转化为黄体和分泌孕酮。

2、促性腺激素在男性体征里是促进睾丸的曲细精管中精子生成,而在女性体征中则是促进卵巢中的卵泡的发育和生长情况。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促性腺激素对于我们身体都是很重要。

3、促性腺激素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病症。

这点对于性新功能退化的一些患者来说时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在绝经的妇女中会有一些疾病发生,而这些疾病多是因为卵巢功能退化导致。

所以在注射促性腺激素来进行治疗时,可以防止卵巢功能退化过快而出现疾病。

促性腺激素的结构我们都知道,促性腺激素是人体中的一部分。

但是了解他的人不多,对于它的一些结构也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促性腺激素的一些结构。

1、促性腺激素还有促甲状腺激素,他们都是有,都是由α和β两两条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组合而成,并且在这些组合部分上含有糖基,而且糖基部分会通过共价键结合,在钛链上。

2、两条肽链可以分开和重组。

因为LH、FSH、HCG和TSH的α-肽链的结构有相同,但是β-肽链却各有各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各激素的功能和特异性的情况。

虽然有结构相近,但是也有24个氨基酸的延长部分不存在于β-LH中。

3、不同激素结构有相似处,这是激素的一些相同结构但是有不同作用,如促性腺激素会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成雌激素,同时也对做孕酮有刺激作用,会抑制植物凝集素从而对淋巴细胞有刺激作用。

那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可以吸附到滋养细胞的表面,保护胚胎会被母体的淋巴细胞进行攻击。

促性腺激素分泌机理促性腺激素对人体有一些作用,是对于每个男女性朋友都不可少的情况。

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作用

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作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

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特异的。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1)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10μg/L,(2) β-HCG的正常值<3.1μg/L。

一、检测方法1.胶乳集抑制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2.放射免疫试验(RI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二、参考值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大,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妊娠期间血清HC****平见下表。

在妊娠最初3个月,HC****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尿HCG(HCG 半定量法)非孕妇女<25 IU/L,孕40天>5000 IU/L,孕60~70天>(8~32)×104 IU/L(清晨尿HC****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表妊娠期间血清HC****平三、临床意义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

1.诊断早期妊娠: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 IU/L。

60~70天可达80000 IU/L,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2.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① 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

HCG常为312~625 IU/L。

② 流产诊断与治疗:不完全流产如子宫内尚有胎盘组织残存,HCG检查仍可呈阳性;完全流主或死胎时HCG由阳性转阴性,因此可作为保胎或吸宫治疗的参考依据。

hgg数值

hgg数值

hgg数值
hgg是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正常值为3.1微克/升。

主要由妊娠滋养细胞产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生殖细胞肿瘤及其它恶性肿瘤,比如肺、肾上腺及肝脏的肿瘤,也可以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正常妊娠的受精卵着床时,也就是排卵后的第6天,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就开始产生hgg,约1日以后就能测到外周血hgg,以后每1.7到2日就会上升1倍。

在排卵后14天约达到100U/L。

血hgg的变化趋势可以用以确诊宫内孕或宫外孕,正常怀孕时hgg每天持续快速上升,48小时上升超过60%,而异位妊娠hgg新陈代谢较少,48小时上升不超过50%。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hgg的信息,可以再次向我提问。

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作用.

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作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在受精后第6日开始分泌,受精后第7日,就能在孕妇血清中和尿中测出,可用于早期妊娠的诊断。

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到高峰,约50-100kU/L,持续10日后迅速下降,中、晚妊娠时血浓度仅为高峰时的10%,持续至分娩,一般于产后1-2周消失。

(1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2β-亚单位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特异的。

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正常参考值:(1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10μg/L,(2 β-HCG的正常值<3.1μg/L。

一、检测方法1.胶乳集抑制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2.放射免疫试验(RI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4.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二、参考值妊娠不同时期以及各孕妇之间血清HCG绝对值变化大,一般非孕妇女血HCG<100IU/L,妊娠期间血清HC****平见下表。

在妊娠最初3个月,HC****平每(2.2±0.5)天约升高一倍,尿HCG(HCG半定量法)非孕妇女<25 IU/L,孕40天>5000 IU/L,孕60~70天>(8~32×104 IU/L(清晨尿HC****平最高,接近血清水平)。

表妊娠期间血清HC****平妊娠周数HCG(IU/L)0.2~15~501~250~5002~3100~50003~4500~100004~51000~500005~610000~1000006~815000~2000002~3月10000~100000三、临床意义HCG的检查对早期妊娠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与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和病程观察等有一定价值。

1.诊断早期妊娠:孕后35~50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 IU/L。

60~70天可达80000 IU/L,多胎妊娠者尿HCG常高于一胎妊娠。

2.异常妊娠与胎盘功能的判断:① 异位妊娠:如宫外孕时,本试验只有60%的阳性率,在子宫出血3天后,HCG仍可为阳性,故HCG检查可作为它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

性激素六项标准值

性激素六项标准值

性激素六项标准值性激素是人体内一类具有调节生殖系统功能的激素,对人体的生殖发育、性功能、生殖细胞的生成和成熟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性激素六项指的是促性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和泌乳素(PRL)六项指标。

这六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对于人体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六项指标的标准值范围。

首先,促性腺激素(FS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对于促进卵巢发育和卵泡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促性腺激素(FSH)的标准值在每月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一般在排卵期前的第三天,其标准值范围为3.5-12.5mIU/ml;在排卵期的第十四天,其标准值范围为4.7-21.5mIU/ml。

而男性的促性腺激素(FSH)的标准值范围为1.5-12.4mIU/ml。

其次,黄体生成素(LH)也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对于促进排卵和黄体生成起着重要作用。

女性的黄体生成素(LH)的标准值范围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所变化,一般在排卵期前的第三天,其标准值范围为 2.4-12.6mIU/ml;在排卵期的第十四天,其标准值范围为14.0-95.6mIU/ml。

而男性的黄体生成素(LH)的标准值范围为1.7-8.6mIU/ml。

第三,睾酮(T)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之一,对男性的性功能和生殖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成年男性的睾酮(T)的标准值范围为2.8-8.0ng/ml。

第四,雌二醇(E2)是女性主要的性激素之一,对女性的性功能和生殖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雌二醇(E2)的标准值范围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所变化,一般在排卵期前的第三天,其标准值范围为21-251pg/ml;在排卵期的第十四天,其标准值范围为202-506pg/ml。

第五,孕酮(P)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对于维持妊娠和促进胎盘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女性的孕酮(P)的标准值范围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所变化,一般在排卵期前的第三天,其标准值范围为0.7-4.3ng/ml;在排卵期的第十四天,其标准值范围为2.6-21.5ng/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体期注射雌激素不出项LH峰;

排卵前:孕激素水平较低时,促进LH的分泌, 与雌二醇一起促进LH峰的形成。
雄激素 对下丘脑:抑制GnRH分泌 对垂体:对LH作用很小() 提高FSH分泌(提高FSHβ亚单位 mRNA水平)
2.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制素系统
卵泡液中提取的多肽(在卵巢、睾丸、 胎盘、垂体、中枢神经、肾上腺和骨髓中都 发现),根据其对FSH基因表达的作用不同 而命名:
GnRH脉冲释放的频率对维持适当的血浆 LH和FSH水平起决定作用。
GnRH脉冲释放频率过低或过频、连续释放时导致循环 中的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 连续灌注GnRH,LH释放呈双向反应: 初次释放 30分钟达峰值,90分钟后开始第二次上升, 持续4小时。 提示:人垂体中有2个LH池,GnRH作用,使第1LH池 快速释放LH,第2池为激素生物合成激发促性腺细胞分泌颗 粒,释放LH(雌激素可促进此相分泌)。



抑制素(inhibin) 激活素(activin) 卵泡抑素(follistatin)
作用: 抑制素(inhibin)
选择性抑制垂体分泌FSH。(精液、卵泡液)
激活素(activin)
刺激FSH合成、分泌(垂体细胞产生、分泌) 刺激颗粒细胞表面FSH受体的合成(卵巢)
卵泡抑素(follistatin)
第四节 GnRH的结构、合成、分泌和释放
1971年,Schally和Guillemin分别从下丘脑提 取了能刺激腺垂体释放LH和FSH的活性物质,称黄 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LHRH)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 GnRH由下丘脑内侧基底区的弓状核和视前区 的GnRH细胞合成,转运到正中隆起,进入垂体门 静脉,到达腺垂体,作用到促性腺细胞,使之分泌、 合成LH和FSH。
正常腺垂体显微镜图像。 腺垂体包含嗜酸性细胞、嗜碱 性细胞和嫌色细胞。染色方法 多样,如要准确识别特定激素 分泌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是必要的。 激素分泌分类如下: 粉红色嗜酸性细胞分泌生长素 ( GH )和催乳素( PRL ); 暗紫色的嗜碱性细胞分泌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 ACTH ),促甲 状腺激素(TSH)和卵泡刺激 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淡染的嫌色细胞几乎没有胞质 颗粒,但也有分泌活动。
连续灌注GnRH,血浆FSH逐渐升高。 提示: 促性腺细胞中没有可快速释放的FSH池; 可能还需要特殊的FSH释放因子。
二、LH和FSH合成和分泌的调控
调控GTH的表达的因素:
1. 下丘脑因子— GnRH 2. 垂体内因子—肽类激素、激活素、卵泡抑素 3. 性腺的反馈调节—甾体激素、肽类
调控GTH的表达的方式:
Figure 3. Hormonal levels through the menstrual cycle. The cycle is driven by alterations in GnRH pulsation, which differentially favor the production of gonadotropins. Follicular development fostered by FSH results in E2 production, which, in turn, causes positive feedback to produce the LH surge. After ovulation, the corpus luteum produces P, causing a slowing of the GnRH pulse generator and decrease in LH. The arrows indicate GnRH pulsations. The length of the arrow indicates the amount of GnRH secreted. The distance between arrows indicates pulse intervals. (From Marshall JC et al: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pulses: Regulators of gonadotropin synthesis and ovulatory cycles. Recent Prog Horm Res 47:155189, 1991).
FSH 对男性:促进生精上皮发育,促进精子成熟
诱导青春期精子发生的启动; 与睾酮一起维持睾丸内精子的发生,对保持精
子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LH:促进甾体激素生成,形成并维持第二性征
对女性:与FSH协调,促进卵泡成熟并分泌激素。
增加LH/CG受体数量(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 促进黄体形成和孕酮分泌,维持黄体功能; 增强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LH峰触发排卵;
第一节 FSH与LH的结构
(一)LH 和FSH亚单位的结构 LH和FSH的结构相似:
α、β亚单位通过2个非共价键结合而成, α亚单位的氨基酸序列几乎完全相同, β亚单位各自具有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对受体的 识别、结合起决定作用, α、β二聚体才具有生物活性。
FSH
(二)糖基与LH和FSH亚单位
α、β亚单位分别与不同的 糖基结合 意义:保持蛋白的稳定性,保证 其生物活性
GTH的发现和纯化



1920s 发现去垂体大鼠出现严重的生殖功能紊乱, 幼鼠不成熟,成年鼠不繁殖; 1927 发现hCG(孕妇、葡萄胎及绒癌患者的尿中) 1933 证明腺垂体分泌的GTH是2种糖蛋白; 1959 从羊垂体中分离出LH 1960s 分离、纯化FSH 1970s 测出LH、FSH的氨基酸序列
对男性:作用于睾丸间质细胞,促进睾酮生成。
促进睾丸Leydig细胞成熟; 促进睾丸Leydig细胞分泌雄激素。
思考题:
1. 促性腺激素有哪些? 2. LH、FSH、hCG主要由哪分泌?其基本 结构是什么? 3. Gn分泌受哪些因素调节?如何调节? 4. Gn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5. 简述FSH、LH的作用。
1. 改变转录速度
2. 改变mRNA的稳定性
3. 增加蛋白亚基的合成
4. 改变翻译后加工
5.改变促性腺细胞数量
(一)下丘脑的调控
GnRH 下丘脑正中隆起 腺垂体 与促 性腺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GnRH+R达一定 数量后,细胞表面内陷一胞吞作用转运至胞 内, GnRH+R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分离, GnRH进入细胞内部,R游离回到细胞表面, 等待与下一个GnRH分子结合。
雌激素:
小剂量雌激素抑制GTH的基础分泌,还降 低GnRH的分泌频率; 大剂量(>200pg/ml,持续50h时)雌激素促 进GTH释放。
排卵前成熟卵泡释放大量的雌二醇,引起LH、 FSH峰,这是 GnRH与雌二醇协同作用的结果。
孕激素 黄体期:抑制大剂量雌激素引起的LH、FSH 释放,使其维持低水平分泌状态。
α亚单位 :结合2个寡糖 β亚单位: (人LH)结合1个寡糖 (FSH)结合2个寡糖
(三)活性决定簇
1.α、β亚单位结合并维持其结构的完整,是保持 GTH生物活性的先决条件。
拆分hCG的α与β亚单位后,失活; 拆分后再重组,活性降低(60%~活性的关键。 去唾液酸的hCG t1/2缩短为数分钟,生物活性为完整

FSH受体基因
含有678个氨基酸,定位于2号染色体,其跨膜区与 LH/CG受体序列有80%同源性。
三、GTH受体第二信号转导
四、脱敏作用
GTH连续作用于受体后,受体对GTH的反应性降 低,称受体的脱敏作用(desensitization)。 快速脱敏:解耦联-受体分子的翻译后的修饰发 生改变,导致活性下降。
一、LH和FSH的合成和分泌
合成:
1.α亚单位、β亚单位装配在内质网进行, 2.连接寡聚糖(在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过程中完 成)。
分泌:
1.LH的分泌:卵泡早期下降,然后逐渐 上升,在排卵期达高峰,随后快速下降,到 下一个周期在逐渐增加。 2.FSH分泌的波动较小,排卵后和卵泡早 期也呈下降表现。
hCG的3%。
(四)基因结构与染色体定位
1.α亚单位基因
定位于人染色体6p21.1~23,长度6~16.5kb,有4个外显 子和3个内含子; α亚单位基因的编码区高度保守成熟的mRNA含730~800 个核苷酸,翻译产生120(24+96 or 92)个氨基酸的前体多肽。
2. β亚单位基因
各种β亚单位由不同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编码。 人LH β亚单位基因:19q13.3 ,长度1.1kb,含3个外显子, 2个内含子;mRNA约含700个核苷酸,前体蛋白145氨基酸 (24+121)。 人LH β和CG β亚单位 的氨基酸序列有82%相似,二者 具有几乎相同的生物活性。 人FSH β亚单位基因:11q13 ,含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 不同种属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有高度相似性(80%);mRNA 在3’端有一段非翻译区(1~1.5kb),与保持其稳定性有关。

GnRH对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合成
(二)甾体激素的反馈调节
GTH的合成与分泌受2个反馈系统调节: 性腺甾体激素系统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制素系统
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素
与GnRH的脉冲调节重叠,起抑制作用。
1.甾体激素
与激活素的β亚单位结合,使之刺激FSH合成、分泌 的活性丧失。
血清抑制素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
在整个周期中,血清抑制素在100~1500 IU/L之 间波动。
卵泡期:维持低水平 FSH基因表达增加 黄体期:急剧增高达峰值;之后迅速下降,FSH 开始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