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书法作品欣赏
傅山书法真迹精选

傅山书法真迹精选傅山东海倒座崖诗轴傅山《东海倒座崖诗轴》,纵180厘米,横62厘米,晋祠博物馆藏。
释文:关窗出海云,著被裹秋皓。
半夜潮声来,鳌抃郁州倒。
佛事要血性,此近田横岛。
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宿东海倒座崖一章。
玄老社词兄政,弟山。
傅山七言诗傅山《七言诗》,200.5X50cm,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龙王社鼓闹村雩,抛却残书也扶杖。
愁无角抵酬花眼,谁好鏖糟俯灶觚。
傅山。
傅山七言诗傅山《七言诗》,200.5X50cm,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龙王社鼓闹村雩,抛却残书也扶杖。
愁无角抵酬花眼,谁好鏖糟俯灶觚。
傅山。
傅山草书诗轴草书诗轴,绢本,纵203厘米,横45厘米。
日本藏。
释文:月黑一线白,林底林端萦。
木新信石路,只觉芒鞵[鞋]平。
云雾遮不断,禽兽蹂不奔。
侣伴任前后,不让亦不争。
樵径一章。
傅山。
傅山草书七绝诗轴草书七绝诗轴,纵174厘米、横53厘米。
绫本,广东省博物馆藏。
傅山寿胡母朱硕人周礼君七十小叙傅山《寿胡母朱硕人周礼君七十小叙》轴,北京市文物商店藏。
傅山行草七言诗轴傅山《行草七言诗轴》,北京故宫博物馆藏,花绫本,行草书。
纵182.9厘米,横50.8厘米。
此轴书自作诗《足梦中句》,载《霜红龛集》卷十三。
书法笔力雄浑,连带自然,章法布局自出抒机,有咄咄逼人之势。
释文:除夜新开五色云,飞仙欸乃玉楼闻。
赤曇雯素衣灵汉,不是怀中匹锦文。
傅山。
傅山《草书千字文》欣赏

傅山《草书千字文》欣赏聊起傅山的《草书千字文》,那可是书法界里的一块瑰宝,简直让人爱不释手。
你要说这字儿好在哪儿,嘿,那可多了去了,咱就从头到尾给你捯饬捯饬。
你乍一看这《草书千字文》,那感觉就像是进了大观园,满眼都是风景。
傅山老先生那笔走龙蛇的功力,简直绝了。
每个字儿都像是活的一样,在纸上跳跃、翻滚,让人目不暇接。
这草书,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每一个笔画、每一个转折都蕴含着傅山老先生的心血和情感。
那笔锋时而锐利如剑,时而温婉如丝,就像是在跟你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要说这《草书千字文》的特别之处,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瞧那“天”字,写得那叫一个开阔,就像是天高任鸟飞,让人心胸豁然开朗。
再看那“地”字,厚重而沉稳,就像是大地母亲,承载着万物的生长。
每一个字都像是有了生命,有了自己的性格和情感。
你读着读着,就好像能听到它们在你耳边低语,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
傅山老先生的草书,不仅字形美观,那墨色也是一绝。
浓淡干湿,恰到好处。
有的地方浓墨重彩,像是重彩油画;有的地方则淡墨轻描,像是水墨画中的留白。
这墨色的变化,就像是四季的更迭,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律动。
你再看这纸上的布局,那也是匠心独运。
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安排过的一样,既不过分拥挤,也不过分稀疏。
它们就像是天空中的星星,虽然各自独立,但却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布局,就像是傅山老先生心中的世界,既有序又自由,既和谐又多元。
说到这《草书千字文》的价值,那可真是无法估量。
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字儿里,蕴含着傅山老先生的智慧和情感,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你读着这字儿,就像是在跟古人对话,感受着他们的智慧和情感。
我每次看到《草书千字文》,都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吸引。
那字儿里透出的气韵和生命力,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和力量。
它让我明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傅山老先生的《草书千字文》,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中国草书(四)

中国草书(四)傅山《草书孟浩然诗》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十八首草书赏析《草书孟浩然诗》,明代/清代,傅山,手卷,纸本墨笔,纵28.2厘米,横39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全卷10234x694高清大图《草书孟浩然诗》卷书录唐代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等诗十八首。
全卷凡三接纸,共书114行,此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结字欹正相间,古拙雄健,但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山书法艺术之特色,亦是对其书法美学思想作了最好的诠释。
本卷款署“山”,下钤“傅山私印”。
本幅无藏印,具体书写时间不详。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1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2《草书孟浩然诗》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结字欹正相间,古拙雄健,但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山书法艺术之特色,亦是对其书法美学思想作了最好的诠释。
此卷向被视为傅山草书中的上乘佳作,代表了傅山中晚期行草书的最高艺术水平。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3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4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5傅山在书法艺术上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草书孟浩然诗》卷书法纵逸奇宕,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结字欹正相间,古拙雄健,但笔意相连不断,充分体现了傅山书法艺术之特色,亦是对其书法美学思想作了最好的诠释。
此卷向被视为傅山草书中的上乘佳作,代表了傅山中、晚期行草书的最高艺术水平。
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6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7明清书法家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局部高清大图08《草书孟浩然诗》释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泼墨泪沾襟。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傅山书法欣赏(一)

傅山书法欣赏(一)傅山四体书《左思咏史八首十条屏选二》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
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山西太原人。
傅山自称老庄之徒,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
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
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傅山一生的主要精力多用在做学问上,至于书法,“不过借纤豪、片楮以陶写性情,销磨岁月”。
(《太原段帖·序》)由于他青少年时期,在临习晋唐楷书上下过一番功夫,成年后又博涉篆隶行草诸体,终于成为极富创新精神的一代书法名家。
傅山所处的正是董(其昌)字风靡书坛的时代,但在傅山看来,董其昌的书法“止是一个秀字”,他所推崇的是“心画自孤傲”的颜字。
他崇敬颜真卿的人品,进而欣赏、追摹其书品。
傅山的书法真、草、篆、隶、行诸体,无一不能,无所不精。
他喜爱颜真卿雍容大方的书体,更敬重他大义凜然的气节。
傅山的楷书宗法魏晋,尤以颜体笔意为主。
他的楷书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就是一幅具有颜字风神的六言楷书力作。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这里的“四毋”,是傅山书法艺术实践的理论依据。
中国的书法艺术,长期以来流传一些约定俗成的风格,比如“二王”与“赵董”书风,让人无法有新的突破,心理形成某种拘束。
文字一方面是工具,又是渲泻的媒介,或者叫墨酒亦可,心有铅块,自然要酒来浇。
笔墨之类的渲泻,同样成为千百年来书家的喜好。
傅山传承了徐渭等人的精神,这里面有迷狂、有放浪、有失常、有疯癫,心理的惊涛骇浪,一一呈现在观者面前。
傅山的书法应当是古代书法家成功的模式,“业余而成功,专业反而不成功。
”今天的大多书家因为习气过重,从而不具备傅山或其它古代书家的创造精神。
山西博物院馆藏傅山书法真迹:又拙又丑

⼭西博物院馆藏傅⼭书法真迹:⼜拙⼜丑傅⼭傅青主,怕是⼭西明清以来最负盛名的⼈物了。
三尺微命,⼀介布⾐的他被后⼈赋予很多形象。
⾦庸⼩说⾥,傅青主深藏不露,武功盖世;影视剧作中,傅真⼭悬壶济世,碧⾎丹⼼;妙笔丹青内,朱⾐道⼈驾鹤骖鸾,物我超然。
书法中的傅⼭,是介乎于侠客、郎中和⽅⼠的存在。
——傅⼭草书“春⽇华飞满四邻”诗释⽂:春⽇华飞满四邻,不须酤酒漫醺醺。
酡颜偏称西螺紫,纳⼊桃林佛顶云。
⼭书《阳曲傅青主先⽣事略》云(傅⼭):“⼯书,⾃⼤⼩篆,⾪以下,⽆不精,兼⼯画”。
喜以篆籀笔法作书,重⾻⼒,形成⾃⼰独特的⾯貌。
处于董赵书风笼罩书坛之际的傅⼭,曾学赵孟睿罄炊哉宰直岢獾煤芾骱ΑK凇端祉杓防锼担骸坝璨患舱宰影海∑淙硕於衿涫椋⽢⼜辔纯珊穹牵烀拇略甲允羌笮阍沧惺粽觯亲浴独纪ぁ纺谏员涠链擞胧备呦乱嘤善耍欢牢恼氯灰病!保庖欢问榉ㄆ缆凼飞稀笆槿缙淙恕钡牡湫吐鄱稀——傅⼭草书“酒阵茶枪次第陈”诗释⽂:酒阵茶枪次第陈,湘箫绿⾬座中春。
妖姬⼀曲江南弄,霡霂阴阴下宝云。
⼭他留给⼦孙的话中写道:“作字先作⼈,⼈奇字⾃古。
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
”(《作字⽰⼉孙》)这样的话,虽然有些精神⽀配的意思在⾥头,却是他“学问志节”刚正的体现。
他对艺术的主张为“宁拙⽏巧,宁丑⽏媚,宁⽀离⽏轻滑,宁真率⽏安排”,他的书法也始终秉承了这样的主张。
——傅⼭草书《虹巢》释⽂:汾⽔新出峡,远⼼为⼩栏。
⼭花春暮艳,柳雪夏初寒。
细盏对僧尽,孤云旋⾃观。
饥来催晚饭,苦菜绿堆盘。
真⼭书——傅⼭草书《青⽺庵》释⽂:幽花烂漫⽃春晖,庵主扶藜启⽯扉。
煗雪团团⼭薝蔔,⾹风阵阵野蔷薇。
⼭书——傅⼭草书杜甫《⾚霄⾏》诗句释⽂: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贤。
君⼦胸襟,不可不如开豁。
傅⼭书——傅⼭草书杜甫《夔州歌⼗绝句》之四释⽂:⾚甲⽩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傅⼭书——傅⼭草书杜甫《漫成⼆⾸》之⼆释⽂: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贪看鸟,回头错应⼈。
藏品赏鉴傅山《右军大醉诗》

藏品赏鉴傅山《右军大醉诗》《右军大醉诗》傅山作,绫本,纵202.2厘米、横4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明末清初由于时局剧烈变化,社会环境对于书法的影响非常大,强调书法家个性和气势的作品一再出现,从中也反映出书家内心的强烈变化。
尤其是行草书、草书、狂草书,在此一时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都是该时期出现的杰出书法家。
这也是书法思想观念、审美意识获得突破以及审美创造力空前勃发的时代,傅山“四宁四毋”观点的提出,不啻为该时期书法追求个性解放及表现的总纲领,引领了行草书、草书乃至狂草艺术的纵深发展,一直到现在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南京博物院藏《右军大醉诗》是傅山晚年最具代表性的大草作品,从中可感受到傅山书学思想、审美观念的一些特点,明末清初书法思潮的剧烈变化以及取得的艺术成就于此可见一斑。
傅山(1606—1684)初名鼎臣,初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又字仁仲,有啬庐、朱衣道人、侨黄老人、浊翁、浊堂老人、石头、石老人、石道人、真山、侨山、松桥、酒道人、青羊庵主、丹崖翁、公他、公之它、大笑下士、观化翁、老孽禅等七十多个名号,山西阳曲(一作太原)人,明末清初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医学家、文学家、书画艺术家。
傅山一生撰有相当多的学术著作,探讨领域极为深广,著有《十三经字区》《荀子评注》《性史》《易解》《霜红龛集》《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洞天奥旨》《奇书》《左锦》《乡国闻见录》《明纪编年》等。
可惜的是,他的绝大部分专著并没有流传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傅山的书法艺术,奠基于其广阔的文化基础和渊博的学识之上,其书法呈现出浓郁的野逸气息、山林气象,放纵遒逸的用笔、跌宕浑脱的结体、大起大合的章法布局、狂逸率真情感的流露,都将傅山的书法推进到博大雄畅、秀逸清劲的审美境界之中,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行草艺术具有新风貌以及变革出新的鼎力之作,艺术光辉照亮了整个书坛。
《右军大醉诗》亦反映出傅山厚重、正大而豁达的性格特点。
傅山三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傅山三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傅山三十四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2021-12-08 07:26·听月工作室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笔者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清朝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攻克北京,明亡。
同年5月清兵进京,10月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政府开始统治中国。
对于满清的统治者来说,一方面必须压制各种反抗,另一方面也必须尽快融会吸收汉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长久的统治。
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两项相反相成的文化政策:一是大兴文字狱,以钳制任何可能的文化反抗,二是主动地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整理。
而陷入异族统治下的知识分子,开始倡导通经致用,朴学逐渐兴起。
在朴学学风中成长的金石、考据学,让人们重新发现了秦汉、北朝书法的艺术价值,从而形成清代书法发展的新格局。
从这个意义上说,清代是我国书法史上的转型和总结时期。
清代前期,国势初平,百废待兴,尚无力过多关心书法,因此这时期基本上延续的是晚明书风,大体可以看作三线发展:一是晚明行草书风的新发展,二是传统书风,三是篆隶初兴。
中国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
尤其是碑学书法家借古开今的精神和表现个性的书法创作,使得书坛显得十分活跃,流派纷呈,一派兴盛局面。
清代历二百六十余载,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书道中兴的一代。
清代初年,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故书法得以弘扬。
明末遗民有些出仕从清,有些遁迹山林创造出各有特色的书法作品。
新乡市博物馆藏清代名家书法赏

新乡市博物馆藏清代名家书法赏打开文本图片集中国书法是我国5D00年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
清代书法发展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书法名家,新乡市博物馆藏有部分名家书法作品,本文精选几幅以飨读者。
1《傅山草书条轴》(图1)此藏品纸本,书法内容大致为:“高秋逢令节,犹阻故园觞。
望里云千树,吟边雁几行。
老嫌身是客,时至露为霜。
为报东篱菊,应留几瓣黄。
”此为一首五言律诗,高秋之日的景色中寄托对故国的感伤。
诗文左下方有题款:“傅山书”,款下钤“傅山之印”白文方印。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后改为山,字青竹,改宇青主,又号朱衣道人、观化翁、公他、石头、石道人等,山西太原人,是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
傅山在书法上的造诣颇深,清代史学家全祖望所著《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有载:“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其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还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书法艺术理论。
傅山书法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草书,其草书作品用笔洒脱,书风奔放,劲力深厚,草法连绵不绝,给人以痛快淋漓的视觉感受,对后世影响深远。
2《张照行书条轴》(图2)此藏品纸本,书法内容为:“辇下同斟除夜酒,花前尽是故乡人。
”文左侧有题款:“雪庄句,张照”,款下有钤印两方:上方为“张照之印”白文方印,下方为“得天”朱文方印。
从题款可知,此句出自清代诗画家缪谟的诗句。
缪谟,字丕文,又宇虞皋,号云章、雪庄,张照曾推荐他入《律吕正义》馆,其诗文清丽,善画山水,尤长乐府,有《雪庄乐府》等著作传世。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长卿、天瓶居土,室名法华童,松江府(今上海松江区)人,是清代藏书家、书法家、戏曲家、书画目录整理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山书法作品欣赏
傅山字青主,别字公它,山西阳曲人。
他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兼工书画篆刻。
他先学赵后学颜,其中对赵孟俯贬斥得很利害,甚至苛求。
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基甚厚。
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云(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
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实古拙。
其实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且深通医道的名医和出色的思想家。
更兼他“学问志节”为人所重,世人对他的书法也就倍加珍视了。
《章草刻帖》
《草书诗轴》清傅山草书。
傅山的草书正是在王铎草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在书法上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此件草书轴为其代表风格,现藏上海博物馆。
《右军大醉诗轴》清傅山草书。
为其代表作,诗云:“右军大醉舞蒸豪,颠倒青蓠白锦袍。
满眼师宜欺老辈,遥遥何
处落鸿毛。
”其流畅的用笔中仿佛有着某种生拙的气息,然而其用笔又在法度之中。
缠绕游丝的强调,使字与字,笔划与笔划间的疏密空间对比格外鲜明。
其间欹斜反正、
相避揖让、纵敛开合等艺术手法,在傅山的手下运用得十分娴熟,仿佛均在不经意中,真率的情感、大起大落的章法,
充分表现了他博大精深的胸怀。
《草书七言诗》
《草书五言诗》
《各体书册》局部(1)
《各体书册》局部(2)
《各体书册》局部(3)
《各体书册》局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