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 学号_____一、选择题(前20题每小题1分,后1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月球上蕴藏着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这里的钛、铁、铀……指的是()A.原子B.单质C.分子D.元素3.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5.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6.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说明化学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

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7、已知的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人体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引起夜盲症?()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8、上题中提到的维生素是维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之一,自然界还有很多物质中都含有维系生命活动的营养素。

看看在你熟悉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营养素的是哪种?() A、食盐 B、水 C、氧气 D、花生油9、(08安徽)我省是农业大省,皖南主产大米,皖北主产小麦。

大米和小麦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最多的是()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维生素10、(08贵港)我镇以羽绒加工闻名全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B.氮气C.汞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A.铁B.铁元素C.铁锈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含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含答案)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2道,每道5分)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反映B.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说明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答案:C解题思路:分子的基本特征有: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反映,A正确;B.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B正确;C.热胀冷缩,改变的是分子的间隔,分子大小是不变的,C错误;D.氢气和液氢属于同一种物质,同种物质性质相同,故都可以做燃料,D正确。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的性质2.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分子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变化答案:B解题思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是有其内部结构的,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核和电子,A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B正确;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C错误;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粒子大小不变,D错误。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质构成的微粒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氯气B.二氧化碳C.氯化钠D.金刚石答案:D解题思路:大多数非金属单质、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由活泼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物质都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A.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A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B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错误;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D正确。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7.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故选C
12.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含硫矿物在工业上常用于制造硫酸、肥料、纸张、橡胶制品等
根据如图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D.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汉语名称“硫”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都可判定它为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答案】B
【解析】

鲁教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鲁教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鲁教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铝C.铁D.氧2.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A.单质B.混合物C.有机物D.氧化物3.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4.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5.韭菜是一种富含铁的蔬菜,这里的“铁”指的是()A.原子B.元素C.分子D.离子6.2023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电子数为92C.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D.核电荷数为927.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相同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Mg稳定D.电子层数相同8.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中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76 B.原子的质子数为118C.元素符号为uU0 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9.如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式,此化学式是()A.HClO B.O3 C.NO2 D.H2O210.下列含氯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KClO3 B.NaCl C.Ca(ClO)2 D.HClO4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2.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B.C.D.13.燃放爆竹产生一种污染物,其化学式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该污染物是()A.H2S B.CO C.SO2 D.NO214.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2:1C.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D.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二、填空题15.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质构成的神秘》测试题(一)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P-31 S-32 第一卷(选择题 40 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每题2,共 40 分)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号答案1. 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以下认识,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行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 .离子不可以够转变为原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够直接构成物质2.今年 1 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 硅酸钠 ) ,Na2SiO3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A .+1 价B.+2 价C.+3 价D.+4 价3.以下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COB.C C .CO2 D.C 604.“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 3 资源,氦— 3 原子构造表示图为,图中x为()A.1B.2C.3D.45.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钠原子失掉电子后变为钠离子B .氯离子失掉电子变氯原子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以再分6.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很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 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 种B.5种C.6种D.7 种7.某些人睡觉经常磨牙是由于缺锌,这里的“锌”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为亲密的是()A. 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9.近来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 号元素铪和第74 号元素钨精准测定出月球起码比地球早700 万年形成。

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实质不一样是()A. 核内质子数量B.核内中子数量C.核外电子数量D.相对原子质量10.达菲 ( 化学式为 C16H28N2 O4·H3 PO4) 是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的抗禽流感药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

故选C。

2.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镆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NH4Cl===NaCl+NH4NO2②NH4NO2===N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C.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答案】D【解析】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A. NH4NO2由氢,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某小组同学所画的如图线条中,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 a B. b C. c D. d2.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3.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5.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则分子也不显电性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D.原子核不显电性6.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7.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8.水结成冰是由于( )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 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水分子变小了 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9.生活我们经常听说“补铁”,你认为下列可行的是()A.代表需要补充铁丝 B.代表需要补充铁粉C.代表需要补充铁块 D.代表需要补充铁元素10.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较稳定B.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C.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D.其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D. 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1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确定元素的种类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13.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14.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水 B.液氧 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
2.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再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将胆矾晶体研磨变细
C.氧化汞分解得到汞和氧气 D.将空气加压降温变为液态空气
3.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鼓胀,是因为袋内水的( )
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间间隔增大4.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将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很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不变
6.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干冰 B.黄金 C.水 D.氯化钾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 个氖原子Na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Mg+2
C.4个氢分子4H D.2个氮原子2N
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9.关于如图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金属元素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③④是阴离子 D.②④是稳定结构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氢原子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1.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12.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13.右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铁的元素符号为FE
D.由图可知,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③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氢
B.碳、氧
C.碳、氢、氧
D.氢、氧
16.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7.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氯元素__________; (4)5个铝原子___________;
18.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 、B 、C 、D 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2)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 、C 、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____;
(3)D 中X 为__________;从E 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
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填一种),其阳离子是______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C 和Ne
b .Be 和Mg
c .Al 和Si
d .F 和Cl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填一种),其阳离子是______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C 和Ne
b .Be 和Mg
c .Al 和Si
d .F 和Cl
20.图1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图2是水蒸发成水蒸气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不同点是: 。

2. 如果过程①表示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则过程②表示
3. 根据上图一,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

三、实验题(共11分)
21.(5分)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下图所示实验。

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

(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图 22题
22.(6分)如上图所示,在小烧杯A 中装入30 mL 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 中装入30 mL 浓氨水。

用一大烧杯把A 、B 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 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 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 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______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I A II 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E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D
6、D
7、D
8、C
9、B 10、D
11、B 12、C 13、A 14、D 15、B
二、填空题
16、(1)①②⑥(2)①②④(3)⑤(4)③(5)⑤(6)⑥
17、(1)N (2)O (3)H (4)Cl (5)5Al (6)3Fe2+
18、(1)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2)2 (3)8 (4)失去正Na+
19、(1)三(2)8 (3)47 108
20、(1)硼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等)
(2)钠(或镁、铝等) Na+(或Mg2+、Al3+)
(3)NaCl 离子
(4)b、d
三、实验题
21、(1)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

22、A烧杯中液体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①第二种②不能不能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