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合集下载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旅行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促进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重要性。

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游客和投资的能力。

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应具备吸引力,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旅游设施、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也涉及到旅游业的运营管理、产业链条发展、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要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各个旅游目的地提供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帮助它们了解自身的竞争力优势和短板,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步骤。

1. 确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是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首要任务。

评价指标应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交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可以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

2. 确定权重确定指标的权重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一步。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3. 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调查、统计数据采集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然后,利用统计和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处理,计算得出各个指标的得分和综合评价结果。

4.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模型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

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分析等数学模型,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得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结果。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概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是指一套用于衡量和评估旅游目的地在吸引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和产品、以及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标准和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构建科学合理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禀赋: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等,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基础。

-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以及信息服务、安全保障等软件设施。

- 服务质量:涉及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流程的便捷性。

- 市场推广:包括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塑造、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 政策支持: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等。

1.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应用场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规划:为旅游目的地的长远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 政策制定:帮助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旅游发展政策。

- 市场分析:分析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为旅游企业提供市场定位。

- 引导:为者提供旅游目的地价值的参考。

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

指标体系应涵盖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市场推广和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具体指标应根据目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2 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 定性分析:通过专家打分、访谈等方式,对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进行主观评价。

- 定量分析:利用统计数据,采用数学模型对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

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

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研究一、自然环境指标:乡村旅游的核心魅力在于自然环境,评价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首要指标应该是自然环境的质量。

包括生态环境指标,如水质、空气质量、土地利用和森林覆盖率等;景观指标,如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貌形态的保存和植被的丰富程度等。

二、人文资源指标:乡村旅游也需要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吸引游客。

人文资源指标可包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指标,如历史建筑的数量和保存状况、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传承等;乡土文化指标,如民俗活动的丰富程度和文化传统的延续等;特色产业指标,如农业、手工业或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一个乡村目的地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底蕴。

三、基础设施指标:四、旅游支持服务指标: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旅游支持服务。

旅游支持服务指标可以包括旅游信息服务指标,如旅游指南和地图的发布和更新频率、旅游活动的宣传力度以及网络信息的更新程度等;游客管理服务指标,如导游服务、交通导引和游客投诉处理等;安全保障服务指标,如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评价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对游客需求的支持程度。

五、经济效益指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也需要保证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可以包括旅游收入指标,如旅游收入的总额和旅游业占地区经济的比重等;就业指标,如旅游业就业岗位数量和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等;地方财政收入指标,如旅游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程度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对于当地经济的贡献。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目的地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指标、人文资源指标、基础设施指标、旅游支持服务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并以这些指标为基础,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国庆节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升

国庆节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升

国庆节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国庆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国庆长假期间人们常常选择进行旅游的时刻。

红色旅游景点作为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在国庆节期间备受游客关注和青睐。

为了更好地提升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以国庆节红色旅游景点为案例,分析其核心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首先,国庆节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情感共鸣。

这些景点通常与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有关,能够展示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激发人们对国家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

因此,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正确认识和传达。

其次,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

很多红色旅游景点位于山区或革命老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古朴的建筑风格。

这些景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相互促进。

保护和弘扬红色旅游景点的自然风貌,对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此外,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红色旅游景点需要提供便捷的交通、舒适的住宿和多元化的餐饮服务,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同时,景点管理者还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为景点管理者及政府部门提供了提升景点服务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几点提升红色旅游景点核心竞争力的建议:首先,要加强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国家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演出等活动,引导游客深入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要注重保护和弘扬红色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和风貌。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景点的生态修复和环境维护,确保游客在清新的环境中愉快地游览。

另外,应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的投入力度,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的投资,并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 要 :以波特的钻石模型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为理论依据 ,运用层次分析法 ,从现实竞争力 、潜
在竞争力 、竞争环境支持力三个方面构建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可用于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评价 与建设 。
关键词 :红色旅游目的地 ;竞争力 ;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 F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24916 (2009) 0420068203
从图 1可见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由现实竞 争力 、潜在竞争力 、竞争环境支持力三个层面构成的 , 这三种竞争力的位置表明了其与旅游业相关性的大 小 ,其中 ,潜在竞争力位于核心地位 ,竞争环境支持力
图 1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圈层模型
型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揭示了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除 拥有现实竞争力外 ,还存在着潜在竞争力和竞争环境 支持力 ,从而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单纯的目的地旅 游业综合实力区分开来 ,清楚地表明前者综合反映了 不久的将来竞争力可能达到的水平 ,而后者则是旅游 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结果 ,是事实的竞争力 [ 2 ] 。 1. 2 模型解析
3. 1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本 文 采 用 层 次 分 析 法 ( Analytic
H ierarchy
标体系权重 。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 T. L. Saaty教 授于 20世纪 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 ,是对定性问题进 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 、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
·69·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旅游竞争潜力主要测度旅游竞 合竞争力的评价 。

旅游景区(点)空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旅游景区(点)空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引入西方关于竞争力的
理论, 将其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面, 应用的领域包 括产业竞争、 区域竞争、 城市竞争 、 企业竞争 以及 区
域旅游竞争等。近几年 , 国内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 的研究空前地增多 , 大量许多运用定量分析 的多因 素综合 的方法【 引 。甘萌雨和苏伟忠等对城市旅 游竞争力进行 了初步探讨 , 前者采用定性描述的方 法, 在分析特大城市、 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旅游竞争 力的基础上 , 研究 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选取和 发 展趋 势E- 后 者 运 用 定 量分 析 的方 法 , 过 建 67; 通 立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 , 对北京、 南京、 西安和
域旅游经济和旅游竞争 的研究之中, 并受到 了学术 界和政府部 门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 , 国内部分 学者在借鉴国外旅游竞争力研究 的基础上 , 相继 开 展 了相关研 究 【 l 卜3。 但迄今为止 , 相关研究 的研究层面仍 主要停 留 在我国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和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宏 观竞争力层面, 在研究 内容上也仅涉及到经济或产 业发展等方面, 而缺少从空 间角度对微观层面的景 区( ) 点 的指标体系评价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旅 游景区 ( 空间竞争力 影 响因素 , 立旅游 景 区 点) 建
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态势。同时, 由
于行政 区经 济所导 致的 区域利益 的空 间分 割 以及 旅
旅游竞争力 的概念 源于一般竞争力理论 。2 0 世纪 6 年代 , 0 一般竞争力理论被运用到区域旅游研
究 领域 。在旅 游 系统 观 念 的影 响 下 , 区域 旅 游竞 争
( 竞争力指标体系, 点) 并通过对案例区的调查 , 确定
各指标的权重 。

生态位理论下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

生态位理论下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

生态位理论下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作者:贾馥君李治来源:《艺术科技》2021年第04期摘要: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资源维和市场维两个维度下的10个指标的旅游生态位评价体系;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延安市4个五级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生态位分值,结合聚类分析,将延安市五级红色旅游资源划分为3种类型,指出各类红色资源的功能、优势、劣势及发展潜力。

为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各景区应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优化竞争关系,形成互动合作的局势。

关键词:生态位;旅游资源;延安;红色旅游景区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40 引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速了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资源的流动。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逐渐在国际经济合作市场中占据关键地位,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全国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采取科学的发展方式,使文化旅游产业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是当前旅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随着对象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延伸,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社会学、经济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

在研究区域旅游发展时引入生态位理论,可以更好地探寻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方向[1]。

1 文献综述随着生态位理论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展,该理论已逐步渗透区域旅游发展评价、旅游产业经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领域,成为常见的实证研究方法之一,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中,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规模、丰度、受欢迎程度、声誉、组合状态等)和环境条件(包括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位置条件、游客来源条件等)相互作用和匹配之后的状态,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区域内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功能和状态[2]。

黄芳[3]首次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应用了生态位理论的意识形态领导力,以优化旅游体系,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21.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期刊论文]-旅游学刊 2000(1)
22.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期刊论文]-旅游学刊 2003(3)
23.谭林.李光金论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体系[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24.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1(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作者:张东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1.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 2003
3.期刊论文冯学钢.沈虹.胡小纯中国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Fra bibliotek9,41(5)
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是旅游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素角度构建其评价指标与模型.而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重新审视,基于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差异驱动原理,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展开量化研究,则具有创新意义.据此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投入产出效率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且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对其所占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56.Murphy P E Data gathering for community-oriented tourism planning:case study of Vancourver Island 1992(01)
57.Muhittin Oral.Habib Chabchoub On the Methodology of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 199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 1可见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是由现实竞 争力 、潜在竞争力 、竞争环境支持力三个层面构成的 , 这三种竞争力的位置表明了其与旅游业相关性的大 小 ,其中 ,潜在竞争力位于核心地位 ,竞争环境支持力
图 1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圈层模型
型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揭示了在红色旅游目的地中除 拥有现实竞争力外 ,还存在着潜在竞争力和竞争环境 支持力 ,从而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与单纯的目的地旅 游业综合实力区分开来 ,清楚地表明前者综合反映了 不久的将来竞争力可能达到的水平 ,而后者则是旅游 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结果 ,是事实的竞争力 [ 2 ] 。 1. 2 模型解析
The index system of red tour ism destina tion com petitiveness eva lua tion
CHEN J ing
( School of Econom ics and Management,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计算软件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特征向量 , 游地总数 ; n为评价指标的总数 [6 ] 。
再将计算得到的特征向量按下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可
得到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权重 。
参考文献 :
W1
=
W1
n
6
i=
W
1
i
( 4 )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的公式为 :
CR
=
C R
I I
其中 , 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当 CR
摘 要 :以波特的钻石模型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性模型为理论依据 ,运用层次分析法 ,从现实竞争力 、潜
在竞争力 、竞争环境支持力三个方面构建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可用于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评价 与建设 。
关键词 :红色旅游目的地 ;竞争力 ;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 F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24916 (2009) 0420068203
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除具备丰富的传统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强弱的较为全面客观定量的
旅游资源的旅游地外 ,大部分旅游目的地依靠的是整 评价 ,并最终实现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
体环境 ,尤其是经济环境来发展旅游业 。因此 ,对大 部分旅游目的地而言 ,经济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因素 ,其中 ,社会环境 、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起保障作 用 [ 4 ] 。旅游地综合竞争力反映的是测度该旅游目的 地的整体竞争能力 。旅游竞争业绩反映了旅游地的 现有竞争能力 ,竞争潜力反映的是旅游目的地未来发 展的后续能力 。若竞争力很强而现有竞争实力太弱 ,
第 19卷 第 4期 2009年 12月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Vol. 19 No. 4 Dec. 2009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谌 静
(信阳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 河南 信阳 464000)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谌 静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映某地旅游业过去和现在竞争行为的结果 ,不能反映 势 ;若竞争潜力弱 ,现有竞争实力强 ,该地区的旅游业
表 2 1 - 9阶判断矩阵 R I值
计算软件来实现 [ 5 ] 。具体步骤如下 :
n12345678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进行专家调查 ,获得各因子间重要性比较值
R I 0. 000. 000. 58 0. 9 1. 121. 241. 321. 411. 45
将所有专家的意见进行转换 ,得出最终标度值 。
其转换公式为 :
( 5 )层次总排序
k
B = 6 ni ai / (m - 1) i=1
即以同一层中所有层次排序结果计算出针对上 层的本层次所有因素重要性权值 。
其中 , B 为最终的专家意见在标定标准表中的位 置 (注 :标定值与标定位置不同 ) ; m 为回收的专家调 查问卷的有效份数 ; ni 为给出第 i种意见的专家人 数 ; ai 为第 i种专家意见所对应的标定表中的位置序 号 ; k为专家意见的种数 。在得到所有专家意见的综 合标定序号位置后 ,再通过转换为最终的专家标定 值:
资源品位 D10 资源密度 D11 资源垄断度 D12 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状况 D13 近邻效应 D14 等级公路里程数 D15 年客运总数客运量 D16
旅游 (技术 )人才 C5
持有导游证人数 D17 开设旅游学院的高等院校数 D18
竞争环境支持力 B3
自然环境 C6 经济环境 C7 社会文化环境 C8
< 011时 ,即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说
[ 1 ] 高 舜礼. 发展 红色旅 游的思 考 [ N ]. 中 国 旅 游 报 , 2002208202 (4).
式中的 Pi 为某指标转换后的无量纲指标 ; Di 为
为 B 所对应的标定值序列区间的左端点值 ; P为 B 所
n
转换前的指标值 ; 6 Di 为所有评价红色旅游目的地
对应的标定值序列区间的右端点值 ; R为 B 所对应的
i=1
该指标的总和 。
序号序列区间的左端点值 。 ( 2 )得出标定值矩阵
3. 3 综合竞争力的计算方法 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得分值代入加权求和
3. 1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本 文 采 用 层 次 分 析 法 ( Analytic
H ierarchy
标体系权重 。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 T. L. Saaty教 授于 20世纪 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 ,是对定性问题进 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 、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
·69·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红色旅游目的 的竞争力 A
表 1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现实竞争力 B1 潜在竞争力 B2
市场占有状况 C1 经营能力 C2
红色旅游资源 C3 区位条件 C4
红色旅游收入 D1 红色旅游人数 D2 旅游者平均逗留天数 D3 旅游人均花费 D4
旅行社数量 D5 星级宾馆数量 D 旅游饭店客房出租率 D7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D8 旅游服务水平 D9
T =Q + ( P - Q ) ×(B - R )
3. 2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指标物理意义不同 ,这就决定了指标数据
不可能具有统一的量纲 ,而单位不统一是无法进行综 合评定的 ,因此 ,要将收集到的各种指标数据进行无 量纲化处理 。其转化公式为 :
Pi
=
Di
n
6
i=
D
1
i
其中 , T为最终的因子重要性比较专家标定值 ; Q
该地区旅游业未来的竞争态势 。对旅游竞争业绩的 就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会被淘
评价主要通过现在的旅游收入 、旅游接待量和旅游企 汰 。因此 ,只有对旅游目的地现实竞争力 、竞争潜力
业的经济效益等来进行评价 [ 3 ] 。潜在竞争力是旅游 和环境支持力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得出旅游目的地综
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确定下 数 。C I越小表示一致性越好 。R 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
层元素对上层元素的贡献程度 ,从上到下逐层计算 , 随机一致性指标 , 其 1 - 9 阶判断矩阵值如表 2 所
从而得出基本元素对总体目标的重要程度排序 。其 示 / /表 2。
中的大部分计算过程可借助计算机程序以及 matlab
如前所述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包括现实竞争 力 、潜在竞争力 、环境支持力 、综合竞争力 。其中 ,分 析现实竞争力可用旅游竞争业绩来评价 ,但其只能反
收稿日期 : 2009208203 作者简介 :谌 静 (19802) , 女 ,河南信阳人 ,讲师 , 硕士 ,研究方向 :旅游资源经济.
·68·
2 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红色旅游的特点和红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模型 ,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在划分评价指标层次 ,确 立评价指标各层次间的隶属关系 ,逐个选取各层的具 体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笔者构建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竞 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表 1。
则要花很长时间去培养竞争力来发挥潜在的竞争优
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旅游竞争潜力主要测度旅游竞 合竞争力的评价 。
争过程的输入和竞争力的后续能力 ,可从旅游资源条
依据以上模型 ,通过建立细分的评价指标体系 ,
件 、旅游资金来源和旅游技术人才三个方面来评价 。 选取统计数据 ,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计算 ,可用于研究
对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 ,其整体环境的好坏对旅 在宏观的经济 、自然 、技术和社会文化环境下 ,对特定
第 19卷 第 4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 12月
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有序 的阶梯层次 (如目标层 、准则层 、措施层 )或若干个因
λ C I = max
-
n
n- 1
素 ,通过比较因素的重要程度构造判断矩阵 ,利用判
其中 ,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 n 为矩阵的阶
Abstra ct: To Porter’s diamond model and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concep tual model as a theoretical ba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