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专题研究第八周练习

合集下载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单选题]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A:雅乐B:清乐C:南曲D:燕乐参考答案:D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单选题]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参考答案:B首先,实践为人类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

最后,实践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中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单选题]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选词以配乐B:以近体诗入乐C:依曲拍为句D:扮演戏弄参考答案: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4:[单选题]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A: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参考答案:D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5:[单选题]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A:范仲淹《渔家傲》B:苏轼《定风波》C:王安石《桂枝香》D:贺铸《六州歌头》参考答案:A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6:[单选题]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集》D:《珠玉词》参考答案: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7:[单选题]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参考答案:B1-5) B B D D D 6-10) A A D C C 11-15) C C C C C8:[单选题]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A:温庭筠B:欧阳炯C:孙光宪D:孟昶参考答案:B一、默写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考前8周 高考题型天天练:第八周 周(五) “古诗歌+名句默写+语用”小综合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考前8周 高考题型天天练:第八周 周(五) “古诗歌+名句默写+语用”小综合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古诗歌+名句默写+语用”小综合训练限时:28分钟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注] ①星河:天河。

②谩:徒,空。

③蓬舟:轻如蓬草的小舟。

④三山:蓬莱、方丈和瀛洲。

14.下面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为梦魂所思做了铺垫。

B.上片首先写夜色将尽,满天云雾中略见曙光,移动的天河中就像有千帆飞舞。

C.“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作者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天帝生活的境界。

D.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为致力于学诗而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

E.全词结尾,作者寄希望于得到“风”的帮助,进入一种美好的生活境界。

解析:选AD A项,“‘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错误,应是借写想象中的景象为后文做铺垫。

D项,“作者埋怨自己因为致力于学诗而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词人情感把握错误。

应为: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15.“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中的典故出自《逍遥游》“鹏之徙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从主旨的角度,分析这一句的作用。

(6分)答:解析:解答时要注意这句词在谋篇布局上的作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借《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也要像这只鹏鸟一样,扶摇直上,脱离自己困顿的生活,到达“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想的生活状态。

参考答案:“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典明确主旨,展示作者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

同时,以“鹏”的实例呼应上文“谩有惊人句”,并以其气概引出“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生活理想,行文妥帖自然。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鱼我所欲也》中的“,,”三句,说明了性善的“本心”不是贤德之人所专有,普通人也能拥有,关键在于能否保持。

唐宋诗词专题研究第三周练习答案

唐宋诗词专题研究第三周练习答案

以下哪位诗人因为避讳而不能参与科举考试?A、李贺B、李白C、元稹D、韩愈参考答案:A、2[单选题]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参考答案:C、3[单选题]唐代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我们称这种风尚为_________。

A、通榜B、行卷C、及第D、温卷参考答案:B、著名的省试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谁的作品?A、孟郊B、钱起C、章孝标D、杜牧参考答案:B、5[单选题]①服务方镇②科举及第③入朝为官,这是多数唐代文人入幕所经历的三道程度,这三者的一般顺序为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参考答案:D、6[单选题]以下哪位唐代诗人不是“旗亭画壁”这一故事的主人公?A、王昌龄B、高适C、王之涣D、岑参7[单选题]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五十年仕途畅通,被誉为“太平宰相”是哪位宋代文人?A、晏几道B、欧阳修C、晏殊D、王安石参考答案:C8[单选题]“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唐代著名的行卷诗,该诗是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呈现给何人的?A、张籍B、崔颢C、韩愈D、钱起参考答案:A、9[单选题]杜牧的著名诗歌“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中的“三十三”指的是A、进士及第的人数B、参加科举的人数C、外出上任的人数D、外出游玩的人数10[单选题]在唐代,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还有哪种方式是文人获得升迁的途径A、省试B、温卷C、入幕D、行卷参考答案:C、11[单选题]唐代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我们称之为A、节度使B、方镇C、观察使D、主帅参考答案:B、12[单选题]“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唐代哪位诗人之手A、张籍B、张继C、韩愈D、李商隐13[单选题]王维的诗歌“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与初唐的哪位诗人的“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有极大的相似之处?A、虞世南B、杨炯C、王勃D、陈子昂参考答案:A、。

唐宋诗词专题研究试卷参考答案

唐宋诗词专题研究试卷参考答案

唐宋诗词专题研究试卷参考答案A一. 填空(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1.三州唱和集2.李逢吉、令狐楚3.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4.谢灵运、鲍照、颜延之5.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6.三曹、建安七子、三张二陆两潘一左7.乐府8.曲子词 9.温庭筠 10. 西蜀 11. 花间词 12.韩偓二. 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满分10分):1.√2.×3. √4.×5. √三. 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 战国宋玉所作,《高唐赋》赋楚怀王游云梦之台,昼寝,梦见巫山神女,愿意“荐枕”,于是有了艳遇一日情。

赋载《文选》。

2. 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

3. 礼部命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诗歌称为“省试诗”,一般五言、六韵。

4. 1900年,甘肃敦煌鸣沙山莫高窟(千佛洞)第288石窟(藏经洞)发现大量的唐五代写本,唐五代民间词曲重见天日。

学者称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歌辞。

四.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1. 唐代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制度,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门下二省合称北省。

二省的分工是,凡有关军国大事,由中书省起草诏书,中书令宣,中书侍郎奉,中书舍人行,各具官封姓名。

由门下省负责覆审,所以中书省诏书的抬头就是“门下”。

侍中、门下侍郎、给事中具官封姓名。

如同意,签署“请付外施行”之类的覆审意见。

“付外施行”就是付尚书省执行。

最后,由皇帝画“可”。

2. 应制诗是大臣奉君主之命所作之诗。

是君臣之间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直接交流。

应制诗肇源自魏晋,风行于六朝。

应制诗盛于唐代。

五. 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题20分,满分20分):李清照前期的词,内容多写离愁别绪,闺情相思,风格清丽。

南渡以后,内容多写家亡国破之后的满腔凄苦和孤苦无依的浓愁,风格沉郁凄绝。

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今昔对比的手法。

善于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内心感情。

西南大学《唐宋诗词研究》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唐宋诗词研究》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单选题]提出词"自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 )。

A:苏轼B:秦观C:周邦彦D:李清照参考答案:A2:[单选题]下列词人中,对周邦彦起直接影响的是( )。

A:欧阳修B:苏轼C:晏殊D:秦观参考答案:D3:[单选题]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A:温庭筠B:欧阳炯C:孙光宪D:孟昶参考答案:B4:[单选题]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 参考答案:B5:[单选题]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A:范仲淹《渔家傲》B:苏轼《定风波》C:王安石《桂枝香》D:贺铸《六州歌头》参考答案:A6:[单选题]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集》D:《珠玉词》参考答案:C7:[单选题]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A: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参考答案:D8:[单选题]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选词以配乐B:以近体诗入乐C:依曲拍为句D:扮演戏弄===================================================================================================参考答案:C9:[单选题]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参考答案:B10:[单选题]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4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8-4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第一板块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九日登梓州城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

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解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诗句,“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中“扶”的意思是“扶起”,“暗”的意思是“使……昏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湖风把柳树扶起,江雨使山楼昏暗”,景物的阴暗,烘托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将进酒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抓住琉璃钟(杯)、琥珀浓(酒)、真珠红(酒)、“烹龙炮凤”(肴馔)、罗帏绣幕(宴庭陈设)等物象描绘了筵席的华贵丰盛。

主要采用了夸张、借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宴席上的欢乐沉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的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

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钟”,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

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无以复加。

《唐宋诗词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唐宋诗词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 。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是的诗句。

3.“张王乐府”是指、两位诗人的乐府诗。

4.“身无彩凤双飞翼,”是的名句。

5、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

6、“易安体”的创始者是________。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的《_________》一诗。

8、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9、“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10、“无边落木萧萧下,”是的诗句。

11.晚唐诗坛上“温李”是指、两位诗人。

12、初唐上官仪提出的“”之说,为律诗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

13、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在文学史上合称为“”。

1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和。

15、苏轼在《》中以“”概评王维诗歌的基本特色。

16、“文章合为时而著,”,是白居易在《》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17、中唐以孟郊、贾岛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被后人称为“”。

18、元好问以“诗家总爱西昆好,”二句指出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19、五代后蜀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

20、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宋代诗歌的特点为:“,以才学为诗,。

”21、范仲淹的词《》()可称为古代第一首真正的边塞词。

22、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因吕本中作《》而得名,后人又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其“一祖”为。

23、周邦彦被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集大成主要表现在:①结构的细密曲折;②;③。

24、张炎在《词源》中评姜夔词的主要风格为“”。

25、明代在中指出:“调入初唐,”概述了初唐诗坛的倾向性特征。

26、包融与二子何、佶合称。

27、和两大诗派共同构成了盛唐诗坛的两大主流。

28、“大漠孤烟直,”是的诗句。

29、李白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是①②③。

30、王昌龄的七绝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被称为。

31、中唐前期社会讽喻诗的代表诗人有和。

32、中唐诗歌发展到贞元、元和和长庆时期,出现了两大诗人群体,即和。

《唐宋诗词史》练习题库及答案分析

《唐宋诗词史》练习题库及答案分析

《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 。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是的诗句。

3.“张王乐府”是指、两位诗人的乐府诗。

4.“身无彩凤双飞翼,”是的名句。

5、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

6、“易安体”的创始者是________。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的《_________》一诗。

8、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9、“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10、“无边落木萧萧下,”是的诗句。

11.晚唐诗坛上“温李”是指、两位诗人。

12、初唐上官仪提出的“”之说,为律诗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

13、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在文学史上合称为“”。

1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和。

15、苏轼在《》中以“”概评王维诗歌的基本特色。

16、“文章合为时而著,”,是白居易在《》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17、中唐以孟郊、贾岛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被后人称为“”。

18、元好问以“诗家总爱西昆好,”二句指出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19、五代后蜀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

20、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宋代诗歌的特点为:“,以才学为诗,。

”21、范仲淹的词《》()可称为古代第一首真正的边塞词。

22、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因吕本中作《》而得名,后人又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其“一祖”为。

23、周邦彦被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集大成主要表现在:①结构的细密曲折;②;③。

24、张炎在《词源》中评姜夔词的主要风格为“”。

25、明代在中指出:“调入初唐,”概述了初唐诗坛的倾向性特征。

26、包融与二子何、佶合称。

27、和两大诗派共同构成了盛唐诗坛的两大主流。

28、“大漠孤烟直,”是的诗句。

29、李白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是①②③。

30、王昌龄的七绝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被称为。

31、中唐前期社会讽喻诗的代表诗人有和。

32、中唐诗歌发展到贞元、元和和长庆时期,出现了两大诗人群体,即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古人离别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它出自
A、屈原《离骚》;
B、江淹《别赋》;
C、谢惠连《雪赋》;
D、晏殊《拂霓裳》;
[单选题]
辛弃疾“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写出了人生离别的悲苦、无奈,感情相当浓烈,它巧妙地化用
A、屈原;
B、江淹;
C、杜甫;
D、鲍照;
3[单选题]
“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出自谁的作品
A、晁补之;
B、苏轼;
C、柴望;
D、李曾伯;
4[单选题]
以下哪两个感觉是从时间的维度入手的①人生如萍②人生如梦③人生如寄④人生如舟A、①②;
C、①④;
D、②③;
5[单选题]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是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笔下?
A、宋之问;
B、崔颢;
C、王维;
D、李白;
6[单选题]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是
A、及时行乐;
B、适时怡情;
C、逍遥世外;
D、自我消沉;
7[单选题]
以下事物与“及时行乐”最为相宜的是
A、茶;
B、棋;
C、酒;
D、琴;
8[单选题]
酒与豁达旷放相联系,最盛于古代的哪个时期
A、汉代;
B、唐代;
C、魏晋;
D、宋代;
9[单选题]
杜甫诗中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A、陶渊明;
B、阮籍;
C、嵇康;
D、李白;
10[单选题]
“人生江海一萍浮。

世路相期如此水,万里安流”体现了以下哪种情感?
A、文人思归;
B、人生的漂泊感;
C、年华的流逝感;
D、别离之伤;
11[单选题]
“槐安国”的典故出自哪里?
A、《南柯太守传》;
B、《枕中记》;
C、《霍小玉传》;
D、《白兔记》;
12[单选题](本题不选AD)
根据所学课程,“人生如逆旅”体现了对人生的哪种感悟?
A、人生的充实感;
B、人生的虚无感;
C、人生的短暂感;
D、人生的失败感;
13[单选题]
“歌者的词”,是以下哪位学者的观点?
A、胡适;
B、王国维;
C、龙榆生;
D、朱彝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