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09-河蚌系列实验

合集下载

河蚌的系列实验

河蚌的系列实验

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容1.河蚌活体观察。

2.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

3.心脏搏动与水温的关系。

4.河蚌幼体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活河蚌(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炭末水溶液。

三、操作与观察(一)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面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末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作用?(二)河蚌的解剖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三)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内搏动。

2.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人水浴涡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9℃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搏频率)。

4.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度,记录一次心率。

河蚌净化实验报告

河蚌净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环境质量下降。

为了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采用河蚌净化水质的实验方法,旨在探究河蚌对水质净化的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河蚌净化水质的原理和方法;2. 评估河蚌对水质净化的效果;3. 为我国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河蚌:选取生长状况良好、体重约10克的河蚌10只;(2)实验水体:采用自来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pH值为7.0,溶解氧含量为6.5mg/L;(3)实验容器:塑料桶(容积为20L);(4)水质检测仪器:pH计、溶解氧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磷测定仪。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10只河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2)实验设置:将两组河蚌分别放入两个塑料桶中,每个桶中加入10L实验水体;(3)水质检测:在实验开始前、实验进行7天、实验进行14天、实验进行21天时,分别检测两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4)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水体的水质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实验前:两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0、6.5mg/L、0.2mg/L、0.1mg/L;(2)实验进行7天:A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2、7.0mg/L、0.1mg/L、0.05mg/L;B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6.8、6.0mg/L、0.3mg/L、0.2mg/L;(3)实验进行14天:A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3、7.5mg/L、0.05mg/L、0.03mg/L;B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6.5、5.5mg/L、0.5mg/L、0.3mg/L;(4)实验进行21天:A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5、8.0mg/L、0.02mg/L、0.02mg/L;B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6.0、4.5mg/L、0.8mg/L、0.5mg/L。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word范本]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word范本]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word范本] 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 - 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河蚌的解剖和观察,了解河蚌的内部结构和特点,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解剖法对河蚌进行观察和研究。

解剖法是通过将生物体剖开,暴露内部结构,以便观察和研究其形态、组成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河蚌的解剖,可以观察到其内部器官和组织,了解其生理功能和特点。

三、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河蚌、解剖刀、镊子、显微镜、实验纸和标签等。

2.选择新鲜、健康的河蚌,用清水冲洗干净。

3.使用解剖刀在河蚌的壳面中间部位切开,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4.暴露内部器官和组织,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形态、组成和位置。

5.使用镊子小心地取出内部器官和组织,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

6.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图表或表格,记录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组成和功能。

7.将解剖后的河蚌残骸用实验纸包好,并做好标签,以便后续研究。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河蚌的解剖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河蚌的内部结构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2.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肝脏和肠道等部分。

口是河蚌摄取食物的入口,食道连接口和胃,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肝脏和肠道则参与消化过程。

3.呼吸系统包括外套膜、呼吸树和氧气交换器等部分。

外套膜是河蚌的外壳,呼吸树是河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氧气交换器则是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部位。

4.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窦和血液等部分。

心脏是河蚌血液循环的中心,血窦是储存血液的部位,血液则是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媒介。

5.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和生殖腺等部分。

肾脏是排泄废物的器官,生殖腺则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

6.生殖系统包括精子和卵子等部分。

精子和卵子是河蚌进行繁殖的细胞。

通过对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河蚌的内部结构复杂且完整,说明了其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高效性。

蚌的解剖实验报告

蚌的解剖实验报告

蚌的解剖实验报告引言蚌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

它们在水中生活,通常生活在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蚌的身体结构,了解其内部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的蚌、手套、手术刀、显微镜和玻片。

2. 实验方法:- 戴上手套,将蚌放在实验台上。

- 使用手术刀轻轻切开蚌的外壳,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 将被切开的蚌观察放在显微镜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并进行实时记录。

实验结果通过解剖我们发现以下蚌的内部结构:外壳蚌的外壳是由两个壳瓣组成的,用于保护其内部器官,并提供结构支持。

鳃我们可以看到,蚌的鳃位于其身体的一侧。

鳃是呼吸器官,用于吸取水中的溶解氧供身体代谢所需。

心脏我们可以观察到蚌的心脏位于其身体的中间部位。

蚌的心脏是一个类似管状的器官,负责泵送血液循环。

肝脏蚌的肝脏位于其心脏之下,呈现黄色。

肝脏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体,负责合成和储存能量物质。

肠道蚌的肠道贯穿于其整个身体,起到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我们可以观察到肠道中含有一定量的食物颗粒。

生殖器官发现蚌的生殖器官位于其肠道附近。

蚌是雌雄同体的动物,意味着它们同时具有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

结论通过对蚌的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蚌的内部结构。

蚌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高度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其中,其外壳能够给予其良好的保护作用,鳃则是呼吸的重要器官,心脏和肝脏则负责维持身体机能。

肠道负责消化和吸收,而生殖器官则让蚌能够繁衍后代。

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蚌的机会,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蚌的解剖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鲍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为更深入的研究和保护这一物种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请参考不少于三篇相关文献,列出完整的引用格式)。

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

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

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

2、学习解剖河蚌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新鲜的河蚌若干只。

2、解剖盘、解剖刀、镊子、剪刀、放大镜等解剖工具。

三、实验步骤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1)河蚌的贝壳:河蚌具有两片大小相近的贝壳,壳的前端较圆,后端稍尖。

用手触摸贝壳,感受其质地和表面的纹理。

(2)贝壳的开闭:观察河蚌在静止和受到刺激时贝壳的开闭情况,了解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贝壳运动的控制。

(3)河蚌的外套膜:在贝壳的内表面,有一层柔软的膜状物,即为外套膜。

注意观察外套膜与贝壳之间的关系。

(4)河蚌的足:河蚌的身体腹面有一个肌肉质的足,用于运动和挖掘。

2、解剖河蚌(1)将河蚌放在解剖盘内,使其前端朝上,后端朝下。

用解剖刀沿着贝壳的后端合缝处轻轻插入,逐渐撑开贝壳,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2)用镊子去除一侧贝壳,使内部器官充分暴露。

3、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1)外套腔:位于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腔隙,内有鳃、足以及出水管和入水管的开口。

(2)鳃:河蚌的鳃呈瓣状,位于外套腔内。

用镊子轻轻拨动鳃,观察其结构和排列方式。

(3)足:观察足的形态和肌肉结构。

(4)内脏团: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和排泄系统等。

消化系统:依次观察口、食道、胃、肠和肛门等器官。

循环系统:找到河蚌的心脏,观察其形态和位置。

生殖系统:分辨雌雄生殖腺的形态和颜色。

排泄系统:注意观察肾脏的位置和形态。

四、实验结果1、河蚌的外部形态(1)贝壳:坚硬,表面有生长线和肋纹。

(2)外套膜:薄而透明,边缘与贝壳相连。

(3)足:肌肉发达,呈斧状。

2、河蚌的内部结构(1)外套腔:充满了水,为鳃和足提供了活动空间。

(2)鳃:由许多鳃丝组成,鳃丝上有纤毛,有助于过滤水中的食物和氧气交换。

(3)消化系统:口位于前端,食道短,胃膨大,肠弯曲,肛门位于身体后端。

(4)循环系统:心脏位于围心腔内,由一心室和二心耳组成。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一、课题名称:河蚌系列实验二、文献综述:动物学实验(白庆笙、王英永编著)(高等出版社)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

2. 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 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实验条件:1 、实验:活河蚌。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3 、实验药品: 炭末水混合液。

五、实验原理和方法:方式,河蚌是典型的代表;六、实验步骤设计1 (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钝圆的一端是2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揭开左贝壳。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内部结构。

3 、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C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博频率)。

(4 )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

水温每升高1~2C,记录一次心率4 、内部构造观察⑴ 原位观察•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伸足肌、缩足肌•外套膜、外套腔、外套线;入水管、出水管•斧足•呼吸系统:鳃瓣、(从出水口剪开一鳃瓣的鳃上腔)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和鳃上腔。

•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操作:沿鳃的上缘剪掉左侧腮•• ,即•• 5 、钩介幼虫的观察11 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1条12 、河蚌的解剖内部构造的观察(1)原位观察•斧足•呼吸系统:鳃小瓣、瓣间隔、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动脉干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以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黄色的腺体(卵巢),即为生殖腺,左右两侧生殖腺各以生殖孔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神经系统:脑、足、脏神经节。

观察河蚌实验报告单

观察河蚌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
成绩
实验名称
观察河蚌
实验目的
观察软体动物河蚌的结构。
实验器材
及药品
河蚌一只,解剖刀一把,镊子一把
实验
内容

步骤
一、不使用工具,用肉眼观察河蚌的形态及外层的结构,并思考:
河蚌最外面的结构是,有片,它有作用。
二、使用解剖刀及镊子,将河蚌腹部的外套膜轻轻划开,并打开河蚌,进行观察,思考:
实验结论
1.用手触摸河蚌的身体,你感受到它的身体(柔软、坚硬,较硬)
2.对照课本图片,你能找到哪些结构?请在图中标出,并思考各结构的作以用足,是河蚌的器官;河蚌用呼吸;通过将水吸入体内,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然后由
将水排出,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在此过程中,与水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河蚌外套膜可以物质形成。

实验5软体动物(2)

实验5软体动物(2)

有了适宜大小的珍珠贝做母贝之后,怎样使它的体内产生珍珠 呢?
由于珍珠是在外物刺激下,外套膜多分泌一些珍珠质,把外物 包被起来而形成的。所以培植珍珠,就必须人为的制造达种 外物刺激。
最好的方法是插核,就是将蚌、砗磲等的贝壳制成的小珠或核, 插入珍珠贝体内,使珍珠贝分泌珍珠质,将核包被而形成珍 珠。我国古代将铝制的佛象模型放入蚌的贝壳与外套膜之间 培育珍珠佛的方法,与目前的插核手术的道理是一样的,不 过近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开展,对插核的种种要求更为细致合 理而已。目前插核已形成一套复杂的操作过程,不仅需要将 核移植到珍珠贝体肉,而且需要同时将外套膜的上皮组织移 入。这种上皮组织是从生活力旺盛的两岁贝体的外套膜上切 取的。外套膜的上皮细胞是分泌珍珠质的,将它同核一起植 入珍珠贝体内以后,它就沿着核的边椽速渐生长,最后形成 一个囊,我们称它为珍珠囊,将核完全包被,并不断分泌珍 珠质,一层层地附于核外而形成珍珠。
珍珠及珍珠层粉具有泻热定惊、防腐生 肌、明目解毒、止咳化痰等功能,是20 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多 种疾病,并有嫩肤美白的特殊作用。用 珍珠加工成的饰物,精致美观,高贵典 雅,其价格昂贵,可供外贸出口。
〔一〕河蚌外形
外形:河蚌是常见的淡水种类,两壳较大, 近椭圆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削,两壳铰 合的一面为背缘,别离的一面为腹缘。
软体部的两叶薄膜,外套膜在反面与内脏团的皮 肤相连,两外套膜之间为外套腔,外套膜内面上 皮具纤毛,两外套膜在后缘结合有两个管子,出 水管和入水管。 ○出水管:位于背侧,口小,边缘光滑; ○入水管:位于腹侧,口呈长形,边缘褶皱,上有 许多乳突状感觉器;
〔二〕河蚌的解剖
1、肌肉、外套膜与水管系统:
出水孔 入水孔 外套膜
这样的材料不易得到,请与其他同学分 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结果分析 1、根据实验效果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进 行分析; 2、根据实验结果,用动物学知识和原理说明 结论。 五、完成实验报告 填写统一的黄冈师范学院生科院提高型实验 报告
3
河蚌系列实验(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河蚌系列实验
钟玉林
一、目的和要求 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 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 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条件 活河蚌。 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 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炭末水混合液。 示范标本:毛肤石鳖、鲍、田螺、蜗牛、海兔、 唐冠螺、日月贝、蚶、马氏珍珠贝、乌贼、 章鱼。
4、内部构造观察 、 ⑴ 原位观察 前闭壳肌和后 闭壳肌;伸足肌、 闭壳肌;伸足肌、 缩足肌 外套膜、外套 外套膜、 腔 、 外套线 ; 入 水管、 水管、出水管 斧足
呼吸系统:鳃瓣、 呼吸系统:鳃瓣、(从出水口剪开一鳃瓣的鳃上 腔)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和鳃上腔。 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和鳃上腔。
三、实验过程 1、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 、河蚌外形、
(1)外形 壳分左右两 ) 大小和形状一样, 瓣,大小和形状一样, 近椭圆形。 近椭圆形。钝圆的一端 是前端,后端稍尖, 是前端,后端稍尖,背 缘互相绞合,腹缘分离。 缘互相绞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 略偏向前端, 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 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 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 长线。 长线。两壳在背部相连 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 带。
沿鳃的 上缘剪掉 左侧腮
排泄系统:观察河蚌的肾脏(肾体、膀胱) 围心腔腺。 排泄系统:观察河蚌的肾脏(肾体、膀胱)、围心腔腺。
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 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肝脏和肠等部分。 肝脏和肠等部分。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脑、足、脏神经节。 脏神经节。
5、钩介幼虫的观察 取雌性河蚌肥厚外鳃瓣的分泌物1滴于载玻片上, 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河蚌的幼体阶段——钩介幼 虫。幼虫生有1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壳一张一 合。贝壳张开时,可看到壳的腹缘有带齿的钩,腹 部中央有1条细丝称足丝。钩介幼虫是亲蚌的受精 卵在雌体外鳃瓣的鳃腔中发育而成的。 6、示范标本观察:毛肤石鳖、鲍、田螺、蜗牛、 海兔、唐冠螺、日月贝、蚶、马氏珍珠贝、乌贼、 章鱼。 清理实验室。
1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 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内部构造模式图
3、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 、 3.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 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3.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 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 下降,直到4℃左右。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 下降,直到 ℃左右。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博 频率)。 频率)。 3.4 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 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 每升高1~2℃,记录一次心率。 ℃ 记录一次心率。 每升高
区分前后左右背腹;壳顶,韧带,生长线 区分前后左右背腹; 壳顶, 韧带,
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 (2)运动与呼吸 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 ) 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 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 足从壳缝中伸出来。如果振动培养缸, 足从壳缝中伸出来。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 足缩回,紧闭双壳。 足缩回,紧闭双壳。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 数滴炭墨水悬浮液, 数滴炭墨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 的入水孔被吸入蚌体内, 的入水孔被吸入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 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2、河蚌的解剖 、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 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 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 刀柄,取出手术刀。 刀柄,取出手术刀。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 肌处,撑开缝隙, 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 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 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 子柄取出。揭开左贝壳。 子柄取出。揭开左贝壳。
用眼科镊轻轻提起围心膜, 用眼科镊轻轻提起围心膜,用 眼科剪小心地从背面剪开围心膜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观察 河蚌的心脏(心室、 心耳) 动脉干。 心耳)、动脉干。
2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以 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白色的腺体(精巢) 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白色的腺体(精巢)或黄 色的腺体(卵巢),即为生殖腺,左右两侧生殖腺各以生殖孔 色的腺体( 卵巢) 即为生殖腺, 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 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