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育珠手术作业

合集下载

贝类插核手术报告

贝类插核手术报告

贝类插核手术报告一、珍珠核的材料珍珠核材料作为珠核的材料,主要是河蚌的贝壳,也有用瓷质、铅、铁、石头、鱼眼珠等作珠核,这些非贝壳制成的珠核,尽管能成珠,但质量不好,原因是贝壳和珍珠为同源物质本相似。

其他物质,一方面因其物不同源,相对密度、组成成分基,相对密度不同,珠层与核密实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生产出来的珍珠易碎、易锈和不易加工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采用贝壳制核。

用来制作核的贝壳主要是丽蚌属,如背瘤丽蚌、三巨瘤丽蚌、多瘤丽蚌、椭圆丽蚌等。

二、插核手术前的准备1.插核室的建立以无菌室作为手术操作室,能提高有核珍珠的质量。

简易的无菌室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小房子)中装一盏紫外线灯。

房子的大小视每年要做多少手术蚌而定。

室内建有手术操作台,手术操作应与无核珍珠手术操作台相近。

2.植核所需的工具解剖盘1 只;开蚌刀1 把;空针(注射器)l 支;开口针1 根,供在育珠蚌外套膜上开口用,用不锈钢制成,刀口锋利;通道针l 根,供开口后通道用,前端呈球形,一般用医用双头针弯成135度即可;分膜镊2 把;手术剪1 把;切片刀1 把;吸核器(送核器)1 支,供送珠核用,呈烟斗状,长20cm 左右,用不锈钢制成,根据珠核大小有几种规格,直径分别为4mm、6mm 、8mm 、10mm 不等;送片针l 支,供送小片用,与无核珠的送片针不同,针头呈“Y ”字形,用不锈钢制成;保养液滴瓶1 套等。

3.手术蚌的准备小片蚌一般选择年龄小(2 龄以下),生长决,体格健壮,规格大于6cm 以上的幼蚌或小蚌,洗净,浸入水中暂养。

暂养时间一般为24 小时。

4.育珠蚌的准备育珠蚌(插核受体蚌)一般选择年龄在5 龄以下、个体大(12cm 以上)、体格健壮、壳厚且坚实、壳间距大、腹缘整齐而宽、腹厚、喷水力强、无病的蚌。

这些蚌可以是已育过珠的1-2 龄的无核育珠蚌,也可以是一般的未经育珠的成蚌或小蚌。

5.珠核的处理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化学药害,平衡pH 值,减少细菌感染等。

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养殖贝类学贝类育种贝类养殖学之八河蚌育珠

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养殖贝类学贝类育种贝类养殖学之八河蚌育珠

3.亲蚌的培育
每年春节后开始选择亲蚌,分别在蚌壳上做雌雄标 记,然后雌雄相间吊养于池内,间距30~35厘米, 这样便于雌雄自然受精,提高受精率。亲蚌吊在水 中后,需要细心观察,加强管理。
(二)人工采苗
受精卵在雌蚌的外鳃腔发育成钩介幼虫 后,必须寄生在鱼类的鳃丝或鳍条上,吸收 营养,完成变态。人工采苗就是人为地使钩 介幼虫寄生于鱼体。
5、背瘤丽蚌
壳小,呈椭圆形;前端圆窄, 后端扁长,腹缘呈孤状,背缘弯曲。壳厚而坚硬,表 面粗糙,中部布满瘤状结节,铰合齿发达。分布于大 中型湖泊及河流,用于育珠成珠快,但接种手术难, 目前主要用其贝壳制作培育有核珍珠的珠核。
多产于流动水域,分布于华东、中南各省
6、猪耳丽蚌
又名猪耳朵,牛角蚌。壳大,成三角形似猪耳朵。壳 质坚厚,两侧不等,壳面黑褐色,有瘤状结节;壳内面 乳白色,有珍珠光泽。多生长在流水环境的河流、湖泊。 用于育珠质量较高。 分布于华东、中南各省
二、河蚌的形态结构
1、贝壳
育珠蚌的贝壳由外、中、内三层物质组 成,外层为黑褐色的薄层;中间是由极 细的棱柱状方解石组成,是最厚一层; 内层是富有光泽的珍珠层。
2.外套膜 位于贝壳的内面,紧贴贝壳,左右两侧包被蚌的内脏
团。贴壳的一侧为“外表皮”,靠近内脏的一侧为 “内表皮”。
3.足和肌肉 腹面一有发达的足,足上方为内脏团,内有消化器官
幼蚌出现了成体所具的胃、闭壳肌、肠管、斧足等器官。形态上 已具蚌形,钩介幼虫所特有的足丝和钩均消失。
(五)繁殖季节
不同种类的蚌,繁殖季节不同。三角帆蚌在水温达 18℃ 时(4月下旬、5月上旬),性腺开始成熟,5~6月怀卵, 排钩介幼虫。在良好的环境中,每只母蚌可产卵、排钩介 幼虫7~8次。在低温水体,排钩介幼虫可延迟到9月份。

河蚌的系列实验

河蚌的系列实验

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容1.河蚌活体观察。

2.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

3.心脏搏动与水温的关系。

4.河蚌幼体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活河蚌(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炭末水溶液。

三、操作与观察(一)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面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末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作用?(二)河蚌的解剖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三)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内搏动。

2.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人水浴涡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9℃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搏频率)。

4.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度,记录一次心率。

小河蚌育珠记

小河蚌育珠记

小河蚌育珠记
小河蚌有一个心愿,她想育一颗最大最闪亮的珍珠,让爸爸妈妈为她骄傲。

不过,这个心愿是她珍藏在心底的秘密,不到把珍珠育出来的那一天,他对谁也不会说的,她要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

小河蚌听说把沙粒放进自己的身体里,过一段时间,就能育出珍珠。

于是,她在河底捡了一颗洁白的沙粒,放进身体里。

沙粒像小刀一样时刻刺着她,小河蚌难受极了,整天坐卧不安。

一个月过去了,这天,河蚌一家正在吃饭的时候,小河蚌突然晕倒了。

小河蚌的爸爸妈妈吓坏了,急忙送她去医院。

鲤鱼医生检查后,说:“小河蚌的身体里有异物,必须立刻开刀把它取出来。


于是,小河蚌被推进手术室,鲤鱼医生从她的身体里取出了那颗沙粒。

沙粒不但没有变成珍珠,反而钻进了小河蚌的肠胃里,差点儿要了她的命,小河蚌醒来后,爸爸妈妈知道了她的那个“秘密”。

河蚌妈妈说:“傻孩子,珍珠是能分泌出珍珠质的珠蚌育出来的。

我们只是一种普通的河蚌,不管怎么努力,也不会育出珍珠。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以后有什么愿望,一定要先告诉爸爸妈妈,好吗?”小河蚌听了,点点头。

她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冒险了。

河蚌的人工育珠及管理

河蚌的人工育珠及管理

1、人工育珠的操作方法1.1选育珠蚌和暂养育珠蚌选择第一次育珠颗粒大,光泽好,数量多,养殖年限在1.5~2年的健壮个体。

手术前对养殖的育珠蚌逐一检查,先用竹片把鳃、斧足等拨至一侧,然后用竹片的头部轻轻触动每颗珠,以分析其生长情况。

凡红光珠、集头珠、空心珠、附壳珠等约占60%的,均不宜用作再生珠养殖。

目前育珠的河蚌主要有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鸡冠蚌)。

三角帆蚌育珠质好,优质率比较高,但适应性和抗病性比鸡冠蚌差,死亡率高。

在选蚌时,要求蚌龄小,蚌体健壮,无病伤的蚌育珠。

用于制片的蚌,应选择2~3龄(壳长>10cm)为宜。

育珠蚌最好挑选2~4龄的。

制片蚌和育珠蚌一般不能相差两龄(同龄最好)。

外购蚌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暂养,方可手术。

为防止蚌病传播,提倡自繁、自育、自用。

1.2适时植珠水温在10~30℃均可进行植珠手术,以春秋季15~20℃的水温最好。

因这时进行植珠手术,蚌体新陈代谢旺盛,分泌珍珠质能力强,伤口愈合快,形成珠的光质好。

所以一般三角帆蚌在3~4月和9~12月,鸡冠蚌在5~7月和9~10月进行手术为宜。

植珠要避开蚌的排卵期。

育珠蚌应该在手术前1~2个月进行暂养育肥。

1.3手术工具(1)制片工具开壳刀一把,一般医用剪刀一把,镊子两把,切片刀一把,解剖盘一个,6cm 宽、20cm长的玻璃板数块,海绵数块,杯子、盆、滴管、木制手术架各一个。

(2)植片工具开口器一个,塞子数个,拨鳃板一块(用竹片或不锈钢片制成,长约20cm,一端或两端呈舌形)。

此外还需小钩开口针和送片针。

(3)养殖工具钻子、网笼、毛竹、木棍制成架子,船只或木盆、刷子、塑料绳等。

1.4植片操作做好植片手术是获得优质高产珍珠的关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植片季节一般以3~5月份为主,9~10月份为辅,水温15~20℃最为适宜。

(2)河蚌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把吊养的育珠蚌从竹架上取下,洗去蚌壳外的污物,然后排放在水泥池或水盆中。

排放时要将育珠蚌的腹缘向上,让其自然开口。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三章珍珠植珠技术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三章珍珠植珠技术
1. 制片用具 剖蚌刀:切断闭壳肌,剖开蚌体 平头镊子: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 尖头和弯头剪刀:剪除外套膜边缘膜的色线 切片刀:切除外套膜边缘膜和整修小片时切
片(锋利,刃平)
解剖盘:放置手术架和小片板 小片板:放置小片,材料为玻璃板或木版 木制手术架:制片、植片时固定蚌体 棱形通针:同体植片时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 弯头刀:同体植片时切除色线 玻璃滴管、烧杯、海绵
撕开内外表皮
取小片系:将外表皮放在消毒液中浸1分钟 后,置小片板上,使外表皮贴壳面向上,修 切小片,剪除色线
修边切片:用切片刀修整带 状的外表皮,然后切成小片
整修和切片
小片基本要求
厚薄均匀:0.3~0.4 mm,其中一般三角帆 蚌以厚为好,褶纹冠蚌以薄为好
大小整齐(以收缩后成正方形为佳) 从制片开始到插入在10 min内完成
小片——(3*4 mm)除产量略有降低外,圆 度、光泽度等提高,价格可提高1~2倍
小工具——操作更加轻便灵活,对蚌损伤小
2. 其他指标
健壮:壳色鲜艳,生长 轮宽大,具鲜艳软边; 反应灵敏喷水有力;无 病无损伤;无怀卵等
壳内面:珍珠层光泽好; 色泽鲜艳(制片)
制:插比例
无核育珠——2~3:2 有核育珠——1:10~1定壳口 舌形木片:拨开内脏团和瓣鳃 植(送)片针:植小片用,不锈钢制成,
针头圆形或半圆形,顶端最好有短刺
送核器:送入珠核,一种规格的送 核器只能送上同一种规格的珠核
开口针:手术时在外套膜上开创伤 口,有钩针和直针,不锈钢
通道针:开通送核的通道 固定针:同体植片时固定育珠蚌内
2. 小片切取大小、形状和位置
无核珍珠的小片:常用规格为4~5 mm (长宽比 约为3:2)
有核珍珠的小片:边长约为珠核直径的1/2~1/3

人工育珠

人工育珠

河蚌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珠技术一、河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蚌属于软体动物,瓣鳃纲、古异齿亚纲、真瓣鳃目、蚌科。

河蚌属底栖动物,常年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的水底。

蚌通常以水中细菌、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小型枝角类、小型桡足类和有机碎屑为食。

河蚌靠鳃上纤毛摆动而形成水流,经鳃过滤而获得食物。

生长适宜水温为15-35℃,繁殖最适水温18-28℃,水温高于35℃生长受阻,低于10℃即进入半冬眠状态。

对低溶氧适应下限为3毫克/升。

在人工养殖蚌时,可多次采集钩介幼虫。

蚌虽然怀卵量高,但由于变态发育复杂,培育成钩介幼虫的成活率只有10%左右。

钩介幼虫离开母体后,遇鱼即以足丝及壳钩附着在鱼鳃及鱼体上,暂时营寄生生活。

幼虫靠吸收鱼体的营养而发育变态,最后破囊而落入水底营自由的底栖生活。

幼蚌出现了成体所具的胃、闭壳肌、肠管、斧足等器官,形态上已具蚌形。

钩介幼虫所特有的足丝和钩均消失。

二、人工育珠技术三角帆蚌幼蚌的培育一般将体长1-9厘米的蚌称幼蚌;体长10厘米以上的蚌称成蚌。

幼蚌培育方法:1、池址选择(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光照时间长,管理方便。

(2)靠近面积较大的池塘(蓄水池)下端,并有一定的水位落差,能经常引入池塘肥水育蚌。

泥池面积与供水池塘面积比为1∶5。

2、建池要求。

泥池设计为并联供水式,用涵管将泥池与池塘连通或设一支涵管将池塘水引入总进水沟再分别进入泥池,使池塘肥水不断流入育蚌泥池。

取池塘表层水为好。

泥池为长方形,长10-20米,宽1.5-2.0米,深0.5-0.6米,池底平坦,铺3厘米厚稀肥泥。

泥池两端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出水口高出池底20厘米,进出水口用网布过滤。

幼蚌放养前每平方米泥池用生石灰200克进行消毒。

3、放养密度与时间。

放养时间一般在6月中下旬,若有可能,放养得越早越好。

每平方米放养体长0.8-1.0厘米稚幼蚌300只左右(亩放养15-20万只),9月初小蚌可达7-9厘米,成活率可达95%以上,9月中旬即可进行珍珠插种。

淡水珍珠养殖-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无核珍珠手术操作技术

采用贝类外套膜上皮组织、移植到育珠贝体内以培育珍珠的方法,一直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基本手术工艺。

经多年努力,我们将撕膜法工艺和系统化消毒技术科学结合,形成了一套新的手术操作工艺、流程,以及手术操作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对手术操作工的培训和养殖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及其管理措施,不仅使“大、光、圆、艳”的优质珠率大大提高,同时手术后珠蚌成活率达95%以上,并可有效地预防蚌病的发生。

1、新撕膜法制片工艺流程2、:技术要点①第一刀应在色线内,平整,用力均匀果断,深度达到外套膜中间结缔组织层即可。

第二刀(也可省略应在外套膜肌痕处或尽量靠中央,以制取较宽的组织带。

②撕膜应从外套膜前部开始,以便尽量利用出水孔附近的小孔。

③有镊子夹药棉,整理组织小片,擦除粘液等。

④组织带放在玻板上后,应将两过粗糙面修平,宽度均匀一致。

切成的小片要求4毫米×5毫米,经收缩后呈正方形。

切片要求果断、干脆、切口平滑。

⑤切片后应及时滴加专用滴片液保养。

⑥玻板消毒液、药棉浸泡液、滴片液应当天配制,当天用守。

⑦组织小片不能接触其他东西,严格防止污染。

⑧制片过程由一人连续完成,要求在2分钟内结束,并及时用于接种,不可存放太久。

制片过程十分重要,事关珍珠质量,应加强管理。

2、植片工艺⑪流程选好育珠蚌并在蚌壳上刻划出日期和操作工的编码。

①用开壳器开口,加附口器,插入塞子→②擦除外套腔污物,使斧足侧向一边→③用送片针顶信小片,在开口针帮助下挑起小片→④从边缘膜下右开始用开口针钩口→⑤将小片送入伤口内0.5厘米深→⑥用开口针压信伤口,抽出送片针→⑦用开口针拉、压、挤、推整圆→⑧从上至下,从右至左,重复③-⑦至完工→⑨拔出塞子将育珠蚌放入中药浸泡液内→⑩吊养育珠蚌(2技术要点①植片工具应与手术蚌规格相适应,开口大小应与小片大小相宜。

②排列:第一排6粒,第二排5(6粒,第三排5(4粒,呈梅花型布局。

行、列间距适中,整体形状完美。

第只育蚌总植片数以32粒为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距1厘米左右的要求,按每侧外套膜植3―4行计 算。则一般每只蚌可植40―50片,也有的单位根 据自己的经验,按蚌体的大小决定植片的数量, 即每厘米体长植3.5片左右。
创口插片时要注意: • 1.创口时创口针要平稳,以免刺伤外表皮而形成
• • • • •

附壳珠。 2.口大小要适宜,以正好能让小片通过为好,创 口过大,易吐片,且不易愈合,过小则当小片强 行挤过时损伤小片,并使小片拉长,影响珠形。 3.创创口深浅要适宜,一般三角帆蚌深约 0.5―0.7厘米,褶纹冠蚌深约0.7―1.0厘米,过深, 影响插片数量,过浅则易吐片或形成焦头珠。 4.小片要一次插送成功,并要送达底部,以便于 创口收缩,加快伤口愈合。 5.插片后要整圆,一是为了提高成圆率,二是可 以降低吐片率。 6.插片时要先插边缘膜后插斧足基部,以防垮膜 而影响继续操作。 7.相邻两行小片,创口与小片的位置应交错排列, 亦即创口与小片各自成“品”字形或“▼”形排

4.金霉素保养液
二。无核珍珠的手术作业
• 1.细胞小片的制备 • 剖蚌→去污→分膜→弃去内表皮→取下小片条
反拉到切片板上→去污去粘→修边(弃去色线边) →切片(3*3mm 4*4mm 5*5mm 3*4mm 4*6mm )
2. 细胞小片的插植
排蚌→开口加塞→整鳃去污→创口→取片→送 片(插片)→整圆→换侧→扒塞浸水
• •
保养液
• 1.冷血动物平衡盐保养液:
• •
• 2.PVP组织间液保养液:
NaCL 3.50克 KCL 0.05克 CaCL 0.1克 MgSO4 0.20克 NaHCO3 0.20克 用蒸馏水配成1000毫升。
Polyvinylpyrrolidone,化学名称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又可写作PNVP,povidone, polyvidone,crospovidone,为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为N-Vinylpyrrolidone (N-乙烯基-2-吡咯烷酮),是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属高科技 含量、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是国际倡导的重要化工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
作业:
• 写出无核珍珠手术作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去除内表皮的三种壳
肌附近开一小口,用镊子的一脚插入在内外表皮 之间,另一手拿镊子夹住内表皮,两手协作,边 伸入边分离,使边缘膜的内外表皮完全分开,插 入的镊子一脚应尽可能偏向外表皮,以使制得的 细胞小片厚薄均匀而且少带结缔组织。 2.削膜法:用刀片把内表皮均匀地削去。 3.撕膜法:用镊子夹住内表皮,撕去内表皮。
实验二
河蚌育珠手术作业
目的:了解育珠手术操作全过程
• 实验材料:背角无齿蚌
实验内容:
• 一。手术前的准备。 • 二。手术操作
一。手术前的准备
• 一。手术器具的准备 • 1.开壳工具 • 2.制片工具 • 3.插片工具 • 4.手术工具的清洗和消毒 • 二。手术蚌的准备 • 1.采捕 • 2.运输 • 3.暂养 • 4.选择 • 三。保养液的准备 • 1.冷血动物平衡盐保养液 2.PVP组织间液保养液 3.胰岛素保养液
由河蚌外套膜组织间液加配1.5%PVP溶液组成。(PVP =
• 3.胰岛素保养液:


• 4.金霉素保养液:
0.1%胰岛素10毫升,0.07M生理盐水100毫升。
用过滤的池水将金霉素配成千分之一浓度的溶液。
插植部位:1.边缘膜 2.中央膜 3.斧足基部 插植排布:“品”字形排布 插植法:1.横插法 2.直插法 插植行数:1.横插→3―4行 2.直插→2―3行 插植数量:根据小片插入后距伤口0.5―0.7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