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张建勇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研出题老师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研出题老师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考研出题老师简介
张宗伟:男,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电影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纪录片研究。

重要论文有:《一起事先张扬的文化事件:透视红色经
典改编》,《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一个经典电影理论文本的当代诠释:重
读<雕刻时光>》,《艺术评论》2007年第9期等,专著有《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
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等。

袁庆丰:男,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教授,电影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早期电影史。

重要专著有:《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
影现存文本读解》,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0月版。

张建勇:男,现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教授,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电影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电影。

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电影》,陈荒
煤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

史博公:男,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电影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喜剧电影、电影民俗学、电影社会学。

重要论文有:《建构中国电影民俗学》,《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一种题材别样风彩——中国“抗战题材”电影述评(1932—2005)》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喜剧电影史》等。

祝虹:女,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电影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电影。

重要论文有:《法国电影现状评述》,《法国研究》2005年第2期;《法国
电影的红色冲击波——1968年“红五月风暴”史况研究》,《当代电影》2011年第2
期等。

“笑与美”:试论当代高票房喜剧电影的美感体验

“笑与美”:试论当代高票房喜剧电影的美感体验

2016年第05期“笑与美”:试论当代高票房喜剧电影的美感体验自《捉妖记》上映以来,喜剧电影不断刷新票房记录,《美人鱼》更是以30多亿的佳绩高踞榜首,笑傲群雄。

喜剧电影大获成功与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是紧密相关的。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欣赏影片是观众获取美感体验的一种“自我实现”,在此过程中得到身心的愉悦。

“观众作为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在无意识深处存在着一定强度的感情欲望,这种感情欲望作为一种动态结构,作为一种紧张力,总是要求得到满足和释放。

而人的欲求愿望一旦得以满足,紧张情绪便得以释放,身体就会进入和谐状态或达到平衡状态;人的感官、心理、精神也因之进入全面的愉悦状态。

这就是人的精神心理的‘愉悦’原则。

”[1]喜剧正是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席勒在《论崇高》中说:“假如没有美,我们的自然使命和我们的理性使命之间就会有不断的斗争。

”[2]生活需要美,观众需要高层次的美感体验,而这正是喜剧审美价值的所在。

“喜剧来自笑”[3],因此,喜剧美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笑,中外的众多美学学者也对“笑”与“喜剧性”进行了界定。

黑格尔指出:“最平庸和最无聊的东西会惹人笑,同时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东西也会惹人笑,如是这里露出和他们的习惯与日常的观点相违背的最微不足道的情况。

笑在这时只是一种自鸣得意的聪明的流露,只是一种说明他们有足够的聪明来理解这种对比和自己意识到这一点的标记。

”[4]可以看出,喜剧性对象必须具有“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内容,才不至流于单纯的“可笑”,乃至成为“最平庸和最无聊的东西”,而这种“可笑”“平庸和无聊”,便是“滑稽之笑”。

苏联《哲学百科全书》对喜剧所下的定义是:“喜剧是反映现象或事物之不完善的、陈腐的、有缺陷的内容和它们力求显得完美和有意义的形式之间的不协调性的一种美学范畴。

发现和揭示这种不协调性便产生喜剧感。

喜剧永远是可笑的——这正是喜剧特征之所在。

与此同时,喜剧与可笑又不同,它具有社会意义,与建立正面的美学理想相联系。

再谈左翼电影批评:“一元论”反思与“建设的批评”

再谈左翼电影批评:“一元论”反思与“建设的批评”

RESEARCH ON EARLY FILM HISTORY 早期电影史研究左翼电影批评标准的“一元论”,在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已有了一定的探讨,但在“重写电影史”视域下,相关结论还是值得进一步商榷。

1933年,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然而各种娱乐电影却依然以相对成熟的表现形式对中国观众进行着影响,这些电影的资产阶级甚至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为害深重。

一些影评人尽管对这些影片的意识形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批判,但“仍然对这些电影的‘技巧’层面带着强烈的赞赏情绪”。

[1]这种“意识”与“技巧”分别批评的方式,被称作是“二元论”。

为了扭转这一倾向,左翼电影理论家钱杏邨(凤吾)于1933年5月在文章《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中提出了影评的“一元论”标准,认为“内容与形式是整然的一个东西,绝没有分开的可能性”,甚至“不能把对帝国主义影片的批判,与‘从前人的遗产里去学习’的问题合而为一”。

[2]值得注意的是,“一元论”诞生后不久就被左翼影评人所商榷。

陆小洛(Riku)认为,“不妨让它(影评)有一个‘意识’和‘技巧’分开来评断的过渡时代。

因为:指出了‘意识’的歪曲处,可以使观众明白作者的用意,不至于受其蛊惑。

同样的,指出了它们的‘技巧’的成功处,可以让中国的制片者去仿效”。

[3]柯灵(芜邨)虽然原则上同意克服“二元论”,但是他也认为“目前,电影批评还得应用两元论的方法,把意识与技巧分开来批评”,因为外国影片内容与意识虽然歪曲,但其形式与技巧却是成功的,因此需要分开对待。

对于此二人的意见,钱杏邨极不赞成,并在7月1日发表《电影批评的二元论倾向问题》作直接回应。

该文频繁入选各类电影史料选本,对电影史研究影响极大,很容易给学者们造成一种错觉——即只有陆小洛与柯灵发表了“不同意见”,且后又被钱杏邨驳倒,以及1933年7月后的左翼电影批评由“一元论”所主导。

借助史料重回当时的公共领域,可以发现,在钱杏邨的文章《电影批评的二元论倾向问题》发表之后,电影界对此讨论颇多,并一直持续到1933年底。

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杨晓鲁

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杨晓鲁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杨晓鲁
凯程考研集训营保录班,是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成立于2005年4月,是我国最早从事高端全科保过辅导的正规培训机构,由英语名师索玉柱教授、政治李海洋教授为代表的教研组组成。

被学员一致公认业界授课质量最好,服务最到位,应试效果最显著。

凯程教育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九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杨晓鲁
[男]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 业:音乐学 广播电视音乐理论方向]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音乐学博士。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导师,北京广播学院硕士导师,中央电视台著名电视策划。

中国“五个一工程”评委,中国电视金鹰奖2000年、2001年评委,1999年、200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大赛评委,2002年中国阳光电视明星大赛评委,中国百家城市电视台音乐电视大赛评委;著有《中外歌曲鉴赏词典》、《中国音乐与民族礼仪》、《音乐电视(MTV)编导艺术》等专著,拍摄了《幸福来》、《淡淡三月天》、《八角飘香》、《风筝》、《人在天涯》等几十部MV(音乐电视):其中《三门峡畅想曲》获银奖。

所担任编导的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走进喜玛拉雅》获优秀记录片导演奖。

在中国音乐及中国电视界享有声誉。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个人信息】:杨乘虎,男,1971年5月11日出生【职务】: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0——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理事教育部名刊,人文社科权威核心期刊《现代传播》特约编辑【学历职称】: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教育与研究经历】:1999年7月,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9年12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13年1月——2014年1月,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简历】:曾从事影视创作十余年,策划、执导了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电视纪录片等各类影视片百余部集。

1999年8月——2006年5月,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任策划、编导,从事电视专题片、谈话节目、纪录片等类型栏目编采工作。

2006年6月——2009年12月,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电影部主编、主任,国家二级导演(副高职称),从事大型科教电影、纪录电影的策划、生产与营销工作。

2010年1月至今,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任艺术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研究生科研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与科研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传媒艺术创新、传媒发展战略规划、媒体咨询策划、公共文化服务等。

迄今为止已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多部,主要有:《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研究》(独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中国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创新研究》(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

《影视艺术教程》(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电视节目策划学》(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电视艺术新论》(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

《电视受众审美研究》(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广播电视理论名家访谈》(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师资队伍状况(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师资队伍状况(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师资队伍状况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任金州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胡芳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陈作平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刘自雄电视系行政机构行政办公室:功敬、程素琴、王小刚办公电话:65779422本科教学办公室:王静、冷爽办公电话:65789904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赵希婧、付海钲办公电话:65779304党总支办公室:傅楠办公电话:65783312分团委办公室:丰瑞办公电话:65779595培训中心(研修班、短训班):陈昌群办公电话:65779262电视系教学机构编辑出版教研室:吴炜华(主任)王晓红、丁海宴、王宏、周文、程素琴、郑志亮、徐培喜电视编辑教研室:田维钢(主任)何苏六、霍文利、钟大年、徐舫州、陈默、隋岩、吴辉、祝虹、郭大为、徐帆电视新闻教研室:杨凤娇(主任)赵淑萍、高晓虹、刘宏、张静滨、张雅欣、张绍刚、曹晚红、曹培鑫、崔林、马忠君、李智电视摄影教研室:孙振虎(主任)陈刚、孟群、郭艳民、叶明睿实践教学中心:秦瑜明(主任)电视系实验机构资料中心:王闻俊(主任)韩亚非、夏丽丽办公电话:65779203节目制作实验中心:功敬(主任)吴引、杨鲁平、李为、顾洁办公电话:65783259、65779488数字媒体编辑中心:刘羽(主任)孙洪亮、郇睿教学机构Teaching新闻系主任:任金州新闻史论研究室主任:丰纯高张彩,李磊,哈艳秋,贾乐荣,辛欣,刘自雄,李煜,艾红红,郎劲松(外调),赵玉明(退休返聘)新闻业务教研室主任:方毅华罗哲宇,凌昊莹,李舒,唐远清,刘年辉电视新闻教研室主任:吴水平副主任:张丽陈作平,刘坚,隆莉(出国)报刊新闻教研室主任:金梦玉(南广)副主任:王灿发张燕,张晓红媒体创意教研室主任:宫承波副主任:王建华詹骞,罗琳,涂小华,刘萍(出国)新闻传播基础课教研室主任:余小梅刘京林(退休返聘),张晓辉,倪桓广播新闻教研室:副主任:于忠广曹璐(退休返聘)传播系主任:邓炘炘调查统计教研室主任:沈浩副主任:肖明丁迈,柯惠新,崔蕴芳,王锡苓传播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曾兴邓炘炘,曾庆香,王军,张志华,韩运荣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兼)副主任:王武录(退休)临时负责人:张晓红(兼)成文胜,詹新慧,闫永栋(人才派遣)广播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璐(退休返聘)副主任:邓炘炘张彩,于忠广外聘:(校内)王宇,谢非,李立军,孟伟(校外)王晓辉,赵忠颖,张萍,温秋阳,万梅,联新元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副所长:沈浩丁迈,崔蕴芳,肖明,王锡苓舆论研究所所长:雷跃捷副所长:唐远清柯惠新,王锡苓,王灿发,韩运荣,曾庆香,刘燕南(校内)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刘京林(退休返聘)副所长:余小梅张晓辉,倪桓。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院所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导师名单学制媒体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020205)01产业系统理论02文化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03区域文化产业发展04文化产业市场05文化产业投融资管理06娱乐产业发展与管理01昝廷全02姚林青、金雪涛03韩骏伟04、05、06入学后选01、02方向2年;03、04、05、06方向3年政治与法律学院国际关系(030207)01国际关系理论02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03国际关系与跨文化交流04当代国际关系01肖欢容02张桂珍、赵雪波03孙英春、闵惠泉04何兰、杨勉、仪名海、许铁兵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0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0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01冯波、李淑文02张静敏03冯宋彻、任素琴3年思想政治教育(030505)0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02传媒政治03政治传播与政治社会化01高慧燃、毛明华、田维义、张付02吕艳君、李宏、李静霞03张晓峰、姚旭、荆学民3年文学院文学院文艺学(050101)01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02文艺学原理与马列文论03西方文艺理论04审美文化学01张晶、王韶华02杜彩03李有兵04杜寒风3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01应用语言学02对外汉语教学03语言信息处理01侯敏、刘海涛、云贵彬02郉欣、李大勤、彭宗平、刘海燕、司红霞、陈玉东、侯亚光03滕永林3年汉语言文字学(050103)01汉语史02文字学03现代汉语01张民权、肖晓晖02郝茂03赵雪、李峰3年中国古代文学(050105)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1姚小鸥02钟涛03董希平04刘丽文、朱萍、马素娟3年05中国文学批评史05白岚玲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01中国现当代思潮流派与作家作品02中国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03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01逄增玉、颜浩02谢筠03张鸿声3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01国别文学与文学关系02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众传媒01李贵森、杜文娟、李顺刚02徐敏3年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050301)01新闻史02新闻理论03新闻业务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05报刊理论与实践01李磊、贾乐蓉02刘自雄、雷跃捷、郎劲松、丰纯高03张丽、王宇、潘力、罗哲宇、方毅华、陈作平04吴水平、金梦玉、邓炘炘、王军、李建刚05张燕、成文胜、张晓红2年传播学(050302)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02应用传播学03传播研究方法04电视文化传播05媒介与女性06国际传播01胡正荣、袁军、龙耘、段鹏、李煜02宫承波、凌昊莹、刘燕南、许学峰03丁迈、柯惠新、沈浩、肖明04隋岩、陈默、郑世明05刘利群06陈卫星、李智04方向2年,其它方向3年电视与新闻学院国际新闻学(050320)01国际新闻史论02国际新闻业务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04国际媒体01刘笑盈02张开、吴敏苏03麻争旗、庄琦春、童之侠04徐琴媛、田智辉、洪丽、赵靳秋3年广播电视新闻学(050321)01广播电视史02外国广播电视03电视新闻04纪录片05新闻摄影06新媒体策划与制作07电视理论08广播理论09广播节目10广播经营01哈艳秋、艾红红02张彩03曾祥敏、高晓虹、秦瑜明、张绍刚、任金州、赵淑萍、刘昶04钟大年、何苏六、张雅欣05陈刚、乔保平06孟群07刘宏08邓炘炘09王宇、孟伟10潘力2年舆论学(050322)01舆论学基础02应用舆论学03舆论调查01曾庆香02王灿发、韩运荣03王锡苓2年编辑出版学(050323)01编辑出版理论02出版经营与管理03媒介融合01李立、赵均02蔡翔03丁海宴、王晓虹01、02方向3年03方向2年广告学院广告学(050330)0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02广告实务03广告媒介04品牌传播05受众与市场06新媒体产业01黄升民、丁俊杰、文春英、刘英华02段晶晶、刘林清、初广志、03钟以谦、袁方04张树庭05黄京华06赵子忠、周艳、张宏3年公共关系(050331)01公共关系理论02公共关系实务03危机管理04营销公关01何辉02齐小华03鲁津04杜国清2年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心理学(050332)01传播心理基础理论02传播心理应用01刘京林02余小梅、张晓辉2年高等教育研究所传媒教育(050334)01媒介素养教育02比较传媒教育03传媒高等教育01张玲02姚云03王保华、杨树雨、杨旭东、黄侃3年政治与法律学院传媒政策与法规(050335)01传媒政策理论与实践02传媒法理论与实践01李丹林、王四新、匡敦校02魏永征、魏晓阳3年媒体管理学院传媒经济学(050336)01传媒产业管理02国际文化贸易03文化产业管理04影视项目管理01卜彦芳02李怀亮、王雪野03冷述美04陈晓春、刘洁2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050337)01语言传播发声学02播音主持基础理论03播音主持业务04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01陈京生、李晓华02鲁景超、陈晓鸥、付程、丁龙江、王宇红03马玉坤、曾志华、罗莉、李洪岩、柴璠、陈雅丽、翁佳04徐树华2年影视艺术学院艺术学(050401)01艺术美学02艺术传播学01徐辉、施旭升、周月亮02王杰文3年音乐学(050402)01广播影视音乐理论02广播影视音乐应用03音乐人类学04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01曾田力02杨晓鲁、卢国文、李俊梅、梁晶03赵志安04曾遂今3年美术学(050403)01影视美术02当代美术创作与新媒体艺术03美术史论01佟华苗、宋东葵、曹久平02金妹、李宽03邵军3年广告学院设计艺术学(050404)01设计艺术史论02广告设计01芦影02陈宏年、肖虎、吴学夫、叶建新3年影视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戏剧戏曲学(050405)01戏曲历史与理论02戏剧历史与理论03广播电视戏曲01周华斌、路应昆02周靖波、蒋泽金、姚小鸥03杨燕3年电影学(050406)01电影艺术史论02电影创作03电影电视剧表演艺术04影视制片01张建勇、张宗伟、袁庆丰、祝虹、史博公02梁明、潘桦、游飞、刘书亮、周涌、周炜03王明亚、赵宁宇04蒲剑3年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7)01电视艺术理论02电视策划03广播电视文艺04电视剧创作与理论05电视艺术与技术06录音艺术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01吴辉、徐舫州、张静滨、胡智锋、周文、王黑特、张国涛02关玲、苗棣、许行明、郑月03蔡卫、何晓兵、陆健、游洁、张育华04戴清、李胜利、刘婷、刘晔原、卢蓉、秦俊香、吴素玲、王利丽、彭文祥、吴秋雅05李兴国、毕根辉、张歌东、赵永华、郭艳民、金贵荣06李大康、李伟、王珏、伍建阳、胡泽07卢静、李凤辉、赵俐01、07方向2年02、03、04、05、06方向3年动画学院动画学(050420)01动画理论与实践02动画产业01路盛章、张骏、倪学礼、栾伟丽、丁品、索晓玲、贾否、曾定凡、王雅萍02高薇华、王冀中、郑玉明3年数字媒体艺术(050421)01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02网络多媒体01贾秀清、廖祥忠、李停战、曹云生、江逐浪02李海燕、王利敏、孙庆杰3年游戏(050422)01游戏设计与创作02游戏理论与产业01石民勇、费广正02姜浩3年理学院应用数学(070104)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应用02不确定理论中的数学方法03代数及其应用04统计与计量方法05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01康彤、刘停战、朱永贵02李军03高永存04张辉、吴正鹏05张彬2年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080902)01电子测量与电路状态诊断02现代电子设计01李建平02何晶、许信玉、李冬梅3年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01微波与卫星通信01车晴、居继龙、隋强02陈新桥、林金才3年02光纤传输与通信技术03电磁兼容04电磁辐射、散射与逆散射03逯贵祯、殷红成04李增瑞、陈军文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01声频技术02数字电视技术03数字广播技术04信息网络技术05传输与覆盖监控06信息安全技术07移动多媒体01孟子厚、朱伟、陈小平、谢凌云、齐娜02姜秀华、史萍、杨盈昀、张远、章文辉、赵志军、李朝晖、孟放03刘守训、张华清、王翾04刘剑波、张勤、王京玲、王晖、柴剑平、郭晓、曹三省、颜金尧05苏志武06杨成、田沛07杨占昕、曾志斌、骆新全3年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01DSP技术与应用02多媒体技术03自动控制技术04视听模式与人工智能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01蔡超时、苏震02杨磊、徐品、杜怀昌03蒋伟、周春来、任慧04戴志强、吕朝辉05吕锐、黄祥林06陈远知、胡国荣、侯亚辉3年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01分布式计算与软件02传媒信息安全03智能信息处理01朱立谷、王希辰02王永滨、隋爱娜03于水源、李健瑜、王晓宏3年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01互联网应用技术01林卫国、潘耘3年02媒体信息数据化技术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04高性能计算及应用05网络新媒体技术02刘立新、孙书韬03扈文峰04余文华、王金涛、鲁永泉05张鹏洲媒体管理学院媒体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01媒体管理02管理信息系统01高福安、宋培义、黄晓兰、任锦鸾02梁郑丽、刘丽华、夏征宇2年企业管理(120202)01媒体战略管理02营销管理03财务管理01丁钊、方英02孟庆顺、王越03寇德广、李竹荣2年行政管理(120401)0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02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01高慧军02宋香云2年信息工程学院工程硕士(4301)电子与通信工程(430109)01数字媒体技术02数字广播电视技术03天线与微波通信入学后选2年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工程(430110)01片上系统设计02 DSP算法与FPGA设计入学后选2年计算机学院计算机技术(430112)01网络多媒体技术02传媒信息安全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入学后选2年MBA 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460100)01媒体经营与管理02市场营销03广告战略管理04新媒体运营05影视、动画项目管理06文化产业管理入学后选2年艺术硕士(5501)广播电视(550105)01播音与主持艺术02电视策划与创作03广播影视音乐应用04动漫创作05艺术管理06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07文化产业项目策划08文化市场入学后选01播音与主持艺术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02电视策划与创作属电视与新闻学院03广播影视音乐应用属影视艺术学院04动漫创作属动画学院05艺术管理属媒体管理学院06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属新媒体研究院07文化产业项目策划、08文化市场属文化产业研究院2年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570100)01汉语国际教育入学后选2年注:020205产业经济学专业03、04、05、06方向属文化产业研究院;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属计算机学院。

导师资料

导师资料

中传电影学方向导师介绍(2010-10-14 09:55:16)刘书亮:电影学电影创作方向1954年生于青岛市,1978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摄影专业。

1982年至1986年在青岛电视台当了4年记者,1986年重入北京广播学院攻读硕士,1989年毕业留校至今,现任导演表演系主任、教授。

主要作品:电视剧《鹅子》编剧。

(获1986年飞天奖单本剧二等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之《赤壁鏊战》主摄像.电视连续剧《蝴蝶兰》导演.电视连续剧《无花的夹竹桃》导演.电视连续剧《幕起幕落》导演.理论著作:《电影电视导演术》广院出版社1997年.《电影艺术与技术》广院出版社2000年.《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广院出版社2000年.《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游飞:电影学电影创作方向1979-1983年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3-1986年新华通讯社国内部,记者兼编辑1986-1989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硕士1989-1993年峨嵋电影制片厂艺术室,导演1993-1996年就读美国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电影系,高级艺术硕士(MFA)1997-1999年美国中文电视台(Sinovision),记者兼制片人2000-至今执教于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主讲课程:《导演艺术》《类型电影研究》《经典影片分析》学术著作:《中国电影的困境与前途》(载〈美〉《哈佛大学亚太季刊》1999年冬季号,英文版)《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版)影视作品:电视剧《父母心》(1988年)电视剧《铁血男儿》(1990年)电视情景剧《幸福街》(30集,2000年)电视连续剧《中关村风云》(20集,2001年)电视连续剧《凤求凰》(33集,2003年)、潘桦:[女]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电影学电影创作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系教授电影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会员1997-1998年应邀赴美国纽约大学主讲“中国当代电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导师介绍】中传影视艺术学院导师:张建勇
张建勇
考中传,找凯程. 凯程中传考研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中传考研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
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
[男]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电影学电影艺术史论方向]
张建勇,男,汉族,浙江省鄞县人,1953年1月生于上海。

中共党员。

现任《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电影连环画刊》主编。

专业职务职称为高级编辑(正高)。

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任现代文学研究室实习研究员;1983年调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任中国电影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1991年任《当代电影》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00年任《当代电影》主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2004年任《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

兼任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夏衍电影文学奖评选办公室副主任、第三至第七届夏衍电影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本届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专著:
《当代中国电影》(主编陈荒煤,大型丛书《当代中国》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主要撰稿者(撰写“绪论”、“第一编”、“第二编”和“大事记”等约20万字)和统稿者。

《中国电影图志》(珠海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获国家图书二等奖和广东
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副主编,撰写“第二编”,并负责全书的体例设计、撰稿协调、文字统稿及出版、宣传等。

《中华文学通史》(主编张炯、邓绍基、樊骏,“九五”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华艺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撰稿者之一,撰写第六卷第十章第二节和第七卷第十九章第三节(近现代文学编电影文学部分,共约3万字)。

此外,主编(或副主编,但实际为执行主编)专业学术书籍有:《当代电影论丛》(8卷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出版),《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集(1—6集)》,《忆荒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