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筋扩展基础设计word精品
无筋扩展基础计算书

一. 无筋扩展基础计算地基承载力100kPa 。
基底标高为-1.000m 。
1. 墙厚为490mm ,考虑干挂,考虑风荷载,故,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55kN/m 2 。
①.条形基础底面宽度②.基础材料及尺寸详施工图。
③ .验算台阶宽高比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8.1.1查得砖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基础宽高比: mkN 69.5385.26.585320490/..P =⨯+⨯⨯=m 1200.100.1=+=d m 6875.000.12010055=⨯-=-≥d f F b G a k γm 970.0=b 取:kPa 100kPa 15.60054.0137.137.11120155max <=+⨯⨯⨯⨯+⨯=++=W M A G F p k k ()5.1136024026012060402==⨯+⨯=h b 2km kN 14.140.009.13.10.2/w=⨯⨯⨯=m kN 45.814.185.385.321⋅=⨯⨯⨯=M 22m kN 054.0970100061100000045.8/P =⨯⨯⨯='砖基础底部宽度取为:④.混凝土垫层验算混凝土垫层宽高比允许值1:1,设计:满足要求 2.墙厚为240mm ,考虑干挂,考虑风荷载,故,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35kN/m 2 。
①.条形基础底面宽度②.基础材料及尺寸详施工图。
③ .验算台阶宽高比mm9704804906042'00=+=⨯⨯+=b b m 1200.100.1=+=d m 44.000.12010035=⨯-=-≥d f F b G a k γm 72.0=b 取:kPa 100kPa 65.4510.01142.1142.11120135max <=+⨯⨯⨯⨯+⨯=++=M W A G F p k k mm b 1370=mm h 2000=()()112002/97013702/0002=-=-=h b b h b 22m kN 10.0720100061100000045.8=⨯⨯⨯='P 2m kN 44.3485.26.585320240=⨯+⨯⨯=..P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8.1.1查得砖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2.4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2)水平力H一般假定均匀分布于基底全面积 ,在沉降分析时要计算基底水平荷载的影响。
(3)当水平力H较大时。还要校核基础埋深 是否满足地基的稳定性。
二、无筋扩展基础构造 1、砖基础
(20~30mm)
(100~200mm)
基础上的防潮层
2、砌石基础
台阶形的砌石基础每台阶至 少有两层砌石,每台阶高度 ≥300mm。
为保证上一层砌石的边能 压紧下一层砌石的边块,每 台阶伸出长度≤150mm。
3、素混凝土基础
素混凝土基础可以做成台阶形或梯形断面。 做成台阶形时,
总高度h ≤ 350mm时,做一层; 350mm<h ≤ 900mm时,做两层; h > 900mm时,做成三层。 每个台阶的高度不宜大于500mm。
fa
pmax1.2fa
如不满足要求,或应力过小,地基承载力未 能充分发挥,应调整基础尺寸,直至满足上式 要求而又能发挥地基的承载力为止。
基础高度确定方法与中心荷载作用的方法相同。
必要时,还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和变形的 验算。
对(c)、(d)情况,基础的设计方法相同, 但还应考虑
(1)水平力H在基底引起的弯矩M’,并从而 改变基底压力p的分布。
2)荷载计算顺序
荷载计算应按传力系统,自下而上,由屋面 荷载开始计算,累计至设计地面。 当室内外地平不同时,对于外墙或外柱可累 计到室内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程。
外墙(柱)荷载累计高程
3)计算单元
无门、窗的墙体,且作用在墙上的荷载是均 布荷载(如一般的内横墙),可沿墙的长度方 向取1m计算;。
(2)考虑偏心不利的影响,加大基底面积10% ~40%。偏心小时可用10%,偏心大时可用40%。 则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底面积为。
24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24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研究,24无筋扩展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石油化工,其特点是具有高强度、弹性、高可塑性和耐磨性等特点,且不增加重量和大小。
24无筋扩展的基础设计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材料:24无筋扩展由铝合金、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组成,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可加工性,是用来制造24无筋扩展零件的最佳材料;复合材料可以改善24无筋扩展的强度、硬度和刚度,耐用性更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满足24无筋扩展的机械性能需求,并有助于减少24无筋扩展的重量。
第二,结构:24无筋扩展是一种多层结构,其形状取决于用于制作无筋扩展的材料的类型和厚度。
通常,无筋扩展都采用平行折叠结构,并且还可以使用丝状结构或其他复杂的结构。
第三,技术工艺:24无筋扩展的制造技术工艺包括剪切、成型、焊接、热处理、喷塑、模具制造等工艺步骤。
第四,检测:在24无筋扩展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进行密度、力学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耐腐蚀性能、机械稳定性等检测,以确保24无筋扩展的质量。
最后,安装:在安装24无筋扩展时。
无筋扩展基础基础设计.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将基础设置在变形较小,而强度又比较大的持力 层上,以保证地基强度满足要求,且不致产生过 大的沉降或沉降差。
还要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基础的稳 定性,确保基础的安全。
必须综合考虑地基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河流的冲 刷程度、当地的冻结深度、上部结构形式以及保 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深和施工技术条件、 造价等因素。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6、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地表土的性质是不稳定的。人类和动物的活动以及 植物的生长作用,也会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所以一 般地表土不宜作为持力层.为了保证地基和基础的 稳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除岩石地基外)应在天 然地面或无冲刷河底以下不小于1m。
在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还应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 响。
大可为基底核心半径的1.2~1.5倍,以保证必要 的安全储备。
四、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核心半径的计算公式
当外力合力作 用点不在任何 一个对称轴上 时,可以下式 直接求解。
e0
1 min ( N )
A
五、基础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验算
基础稳定性验算 地基稳定性验算
基础倾覆稳定性验算 基础滑动稳定性验算
• 容许承载力[fa]的计算
由地基(基底以 下)土确定
[ fa ] fa0 k11(b 2) k2 2 (h 3)
容
基
宽
2m b 10m
基
深
基 h 3m
许
本 度底
度底
承
承 修以
修以
载
载 正下
正上
力
力系
系
数
数
四、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某基础工程扩展基础设计方案

F M
第四十一页,共48页。
当基础底面全部落在45冲 切破坏锥体底边以内,则 成为刚性基础,无需计算
按抗弯计算确定; 独立柱基在地基净反力的作用下,两个方向都产
生弯曲(wānqū),需双向配筋; 抗弯计算时,把基础看成是固定在柱边或变截面
处的倒置悬臂板,最大弯矩作用面在柱边或变截 面处。 当矩形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和e ≤b/6时,任意截面 弯矩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 在柱中心荷载F(kN)作用下,如果基础高度(或阶梯 高度)不足,则将沿着柱周边(或阶梯高度变化处)产生冲 切破坏,形成45O斜裂面的角锥体。
因此,要求冲切破坏锥体以外( A)l 的地基反力所产生的 冲切力( )应Fl小于冲切面处混凝土的抗冲切能力。
• 对于矩形基础,柱短边一侧冲切破坏较长边一侧危险,一般只根据短 边一侧冲切破坏条件(tiáojiàn)确定底板厚度,即要求对矩形截面柱的矩 形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第九页,共48页。
(4)按混凝土基础设计 混凝土强度(qiángdù)等级采用C15,基底宽度取, 基础分二阶,第一阶高度250mm,伸出宽度180mm,台阶宽度比为;第 二阶高度200mm,伸出宽度150mm,台阶宽高比为。由p=fa=220kPa查 表得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为,符合要求。
第十页,共48页。
边m)
b--矩形基础的宽度(m)
bc--矩形基础冲切破坏锥体斜截面短边的上边(shàng biɑn)长度(柱截面的
短 边m)
Am bmh0
h0--基础底板的有效高度(m)。
1 2
(bc
bb )h0
1 2
(bc
bc
2h0 )h0
(bc h0 )h0
4扩展基础设计讲解

p jI
p
j
m in
l
ac 2l
p j max p j min
例题2-8
第七节 联合基础设计
联合基础设计的假定:
一般认为,当基础高度不小于柱距的1/6时,基础 是刚性的。
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土质均匀; 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一、矩形联合基础
筋网。
锥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在弯、剪荷载共同作用下, 主要破坏形式是先在弯剪区出现斜裂缝, 随着荷载增大,裂缝向上扩展。未开裂部 分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迅速增加。当主应力 出现拉应力且大于砼的抗拉强度时,斜裂 缝被拉断,基础内形成45°斜裂面锥体,
出现斜拉破坏,即冲切破坏。
柱下独立基础高度由混凝土受冲切承载 力确定。
其他构造要求:
一般不低于等级MU10的砖和不 低于M5砂浆;
为保证砌筑质量、平整和保护基 坑作用,基底需做垫层;垫层可 选用灰土、三合土、砼。厚度一 般为100-200mm。
必要时,在室内地面以下50mm 左右处铺设防潮层。
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的截面设计包括确定 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 构造要求:
⑴梯形截面基础的边缘高度,一般 不 小 于 200mm ; 基 础 高 度 小 于 等 于 250mm时,可做成等厚度板。
⑵基础下的垫层厚度一般为 100mm,每边伸出基础 50~100mm,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
⑶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和小于100 mm。当有垫层时,混凝土的保护层净厚度 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纵向分布筋直径 不小于8mm ,间距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 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
8-2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第二节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一、设计原则材料特点:刚性基础通常是由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材料建造的,这些材料具有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刚性基础设计原则:使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并保证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均不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设计方法:通过对基础的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进行验算来实现。
同时,其基础宽度还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二、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1.砖基础砖基础采用的砖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地下水位以下或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基础底面以下一般先做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或C7.5。
2. 石灰三合土基础石灰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和骨料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后,铺在基槽内分层夯实而成。
三合土的体积配合比为1∶2∶4或1∶3∶6,在基槽内夯实。
3. 灰土基础灰土基础由熟化石灰和粘土按比例拌和并夯实而成。
常用的体积配合比有3∶7和2∶8。
4. 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一般用C10以上的素混凝土做成。
三、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1)根据构造及建筑模数初步确定基础高度H 。
(2) 根据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基础所需最小宽度b min 素混凝土基础的高度不宜小于20cm ,一般为30cm 。
石灰三合土基础和灰土基础,基础高度应为15cm 的倍数。
砖基础的高度应符合砖的模数,标准砖的规格为240×115×53。
在布置基础剖面时,大放脚的每皮宽度b 1和高度h 1值见图3-8。
G F b f dγ≥-⋅G F A f dγ≥-⋅或矩形基础条形基础(3) 根据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确定基础的上限宽度b maxmax 02tg b b H α≤+宽高比t g αb 2 ─基础的外伸长度。
⎥⎦⎤⎢⎣⎡=H b g 2t αα称为刚性角;tg 2b b Hα-≤─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表3-1;有缘学习+V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基 础 材 料 质 量 要 求台 阶 宽 高 比 的 允 许 值p k≤100 100< p k≤200 200< p k≤300素混凝土基 础C15混凝土1:1.00 1:1.00 1:1.25 毛石混凝土基础C15混凝土1:1.00 1:1.25 1:1.50砖 基 础 砖不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1:1.50 1:1.50 1:1.50毛石基础 砂浆不低于M5 1:1.25 1:1.50 -灰 土 基 础 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干密度:粉土1.55t/m3粉质粘土1.05t/m3粘土1.45t/m31:1.25 1:1.50 -三 合 土 基 础 体积比1:2:4~1:3:6(石灰:砂:骨料),每层约虚铺220mm,夯至150mm1:1.50 1:2.00 -注:表中p 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处地基平均压力,kPa。
基础工程扩展基础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底板厚度和配筋计算
(1)中心荷载作用 1)基础高度的确定
• 在柱中心荷载F(kN)作用下,如果基础高度(或阶梯 高度)不足,则将沿着柱周边(或阶梯高度变化处)产生冲 切破坏,形成45O斜裂面的角锥体。
因此,要求冲切破坏锥体以外( Al )的地基反力所产 生的冲切力( Fl )应小于冲切面处混凝土的抗冲切能力。 • 对于矩形基础,柱短边一侧冲切破坏较长边一侧危险, 一般只根据短边一侧冲切破坏条件确定底板厚度,即要求对 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 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公式:
相应于荷载 效应基本组 合时作用在 Al上的地基 净反力设计 值;Fl=pnAl
Fl 0.7hp ft bmh0
基础冲切破坏锥 体最不利一侧计 算长度
A
m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 高度影响系数,当 h≤800㎜时,hp取 1.0,当h≥2000㎜ 时,hp取0.9;其 间按线性内插法取 用。
Ⅱ
e1 Ⅰ
l
Ⅱ—Ⅱ截面
pj
MⅡ
pj 24
(b bt ) 2 (2l at )
b
Ⅱ
4
Ⅰ
at
1
A
2 3 e1 Ⅰ l
bt
Ⅱ
变截面处 Ⅲ—Ⅲ截面
MⅢ pj 24 (l l1 ) 2 (2b b1 )
pj Ⅲ
Ⅳ—Ⅳ截面
MⅣ pj 24
Ⅳ
Ⅳ 受荷面积 lb bb b1 l1
(b b1 ) 2 (2l l1 )
b b1 p j max p j min p jI p j min b
三、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设计
1.构造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设计资料:
某六层中学教学楼,砖石承重结构,砖墙厚24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纵墙设计底面出的竖向荷载F K=294kN/m,设地基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素填土,厚0.9m, 17.8kN/m;第二层为一般粘性土(试验用土,厚10.0m )。
设计过程:
(1)选择基础材料与类型
材料:MU10砖、M5砂浆、C10素混凝土
类型:“二、一间隔收”基础。
(60mm 120mr)
(2)确定地基持力层
初选d=0.9m
(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①确定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 o
由前面的试验可得e、I L,用内插法查表得f°,并列于下表:
②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采用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 E 0.1公式计算
2 2 2 2 2 2 2
0.4961 2 3 4 5 6 0.5062 0.555
2 0.5202
0.5042 0.516 -6 0.5162
6 -1
=0.025
/」-0.025/0.516 =0.048
2 2 2 2 2 2 2 0.16 0.20 0.17 0.19
0.13 0.22
6 0.178
=0.91 427.6 =389.1kPa
6 -1
= 0.034
=;丁2 2 =0.034/ 0.178 =0.191
、.=1 〔2
= 0.048 0.1 0.191 =0.067
7.981 2 n 2.884 7.981
=1 -(
—)0.067
6 62
n 42
-n 」2 y |
f
2.884 十
= 0.91
120
(5) 基础剖面设计并绘制基础施工图
◎确定基础埋深修正的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fa =fak • d m (d -0.5)
=389.1 1.6 17.8 (0.9 -0.5) =400.5kPa
(4)
确定基础底面宽度
F K
294 400.5 -20
0.9
=0.769
取b=0.8m,查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 8.1.2得台阶 宽高比< 1.52,由于基础类型:“二、一间隔收” 即高60mm 120mm 贝U
宽< 90mm 考虑到砖的长度120mm 为便与砌筑和节省砖,最终取宽为
60mm
800 —60 X2
N
4.4 二 5
b=240+120X 5=840mm=0.84m
f
a
b=S4C
1 • £ 二?S 为mm.
2殳寻CO为电庚土.
3•乓尢丰MU1O黔、
M53SIT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