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气中医教你晒后背

合集下载

阳气一升,邪气不留!徐灵胎的一张医案,教你补阳驱邪

阳气一升,邪气不留!徐灵胎的一张医案,教你补阳驱邪

(以下文字,曾经在10月22日推送过。

作为以上音频的文字内容,供大家对照收听。

)下面,我要给你说一张医案。

如果你能把它读懂了,你对中医的理解,可以再上一个层次。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徐灵胎。

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

关于他的生平,我就不多说了。

您可以自己上网查一查。

话说有这么一年,当时的浙江嘉善县有一位女患者,请徐灵胎看病。

这个女患者是当地一个官员的夫人。

什么病啊?就是怕风。

身体感受一点风,都不行。

徐灵胎受邀来到患者家中。

一进门,好家伙,被吓了一跳。

原来,家中所有的窗户,以及所有可以和外界相通的地方,全都用厚厚的布给遮住了。

在患者的床的周围,又悬挂了帷帐。

帷帐外头,还挂了一层毛毯。

为啥啊?就是怕风,不让风吹到患者身上。

否则,痛不欲生。

徐灵胎直皱眉,心想这到底是啥病啊?他要来患者从前服过的方药,发现是大队解表散寒之剂,发散的力道特别强。

而后呢,可能是前医感觉到该给患者滋补了,于是用了大量的补益药。

看到这些,徐灵胎立即为患者诊脉,发现脉象微软、细缓。

徐灵胎想了想说,现在的当务之急,除了用药之外,就是得让患者晒太阳。

患者的丈夫就说了,这哪儿成啊?见日光,肯定就要见风。

而见了风,病人就受不了啊。

徐灵胎想了想,忽然有一个主意,道:“要不咱这样吧,你去上房顶,把瓦片接下来。

反正这几天都是晴天,也不下雨。

这样,让日光向下照射下来,这样总行了吧”?患者丈夫一听,觉得是好主意,立即差人上房揭瓦。

就这样,患者一边用了徐灵胎的药,一边做了三天日光浴。

结果,第四天,不怎么畏风了,差人撤去毛毯和帷帐,甚至可以微微地开窗透气。

等到十天以后,畏风现象消失,诸证悉平。

最后啊,有一次,徐灵胎和患者以及患者丈夫小聚。

当天,仨人在一条河上的船中谈话,而且水面上刮起大风。

这时候,徐灵胎感觉有些受不了了,但是从前的这位患者,反倒觉得无所谓了。

治疗效果,就是这么明显。

这是徐灵胎很有名的一张医案。

您如果有时间看他的书,当会读到。

徐灵胎到底用的什么药,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了。

老中医:教你向老天要阳气,把“阳气”养回来!

老中医:教你向老天要阳气,把“阳气”养回来!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享受着种类最丰富的食品、洁净的水源和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但为什么近些年来,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时反而不如农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偷”走了太阳,也“偷”走了真正的生活。

现在的城里人都“蜗居”“蚁居”着,为了能买个“厢房”而拼命,早出晚归,不见太阳。

一些房间的阳光被高楼大厦遮挡着;很多北漂族住在地下室和没有窗户的隔板房里……压力和疲劳已经是对自身阳气的损耗,再加上没有能力讲究居住环境,人们离太阳似乎越来越远了。

1、每天晒晒背,向天借“阳”气现在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平时上班早出晚归,唯一能多接触一些阳光的时间,只有夏季上下班路上那么一小会儿;而经常开车的人,连这点儿晒太阳的时间也省略掉了,不但晒不到太阳,进了办公室,本来最需要有强大阳气来保护的后背,还得让冷飕飕的空调风吹着……过这种生活的,大多是奋斗中的年轻人。

有句话说: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买命。

咱们还是把辛苦换来的钱,留到以后享受一些更自由的生活,不要拿来换命的好。

我有一个很简单的防病、养生的办法:每过两个小时,就把缩在电脑前的背脊挺起,走到被阳光普照的窗前,转过身来,背对窗子站上10分钟。

背站的好处有二:其一,太阳光不会刺激到眼睛;其二,后背的督脉,就好比是人体的“发电厂”,太阳正好晒在后背的督脉上,给你的“发电厂”补充点儿能量。

每天刻意地坚持晒太阳,它的效果就会慢慢显现。

也许是一年,也许是十年,当同龄人都疲惫了、苍老了,而你却仍旧阳光、健康、神采奕奕。

你就知道这个向天“借”阳气的小方法,有多么神奇了!2、疏通人体的“1号线”,就能走回健康!北京地铁有一个1号线,我们身体里边也有条“1号线”,那就是被称为“阳气之海”的督脉。

沿着这条线,就能走回健康,因为它是人体之中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大道。

为什么要称督脉为1号线?首先,地铁1号线横贯长安街东西,长安街是北京的中轴线。

而我们的督脉是人体经络中最好找的一条经,是人体的“中轴线”,攸关性命。

背部为阳中之阳,春天晒背,可散体内阴寒

背部为阳中之阳,春天晒背,可散体内阴寒

背部为阳中之阳,春天晒背,可散体内阴寒⼜是⼀年春来到,要说春天如何保养,那还得了解春季的节⽓特点,养⽣保健,是需要顺应四季阴阳的。

那就需要我们懂得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如何养⼈,才会事半功倍。

初春的⼩⽓候: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太阳直射点已经往北半球⾛,但还没完全回暖。

⼈的情况是:经过了⼀冬的藏养,阳⽓虚弱,代谢减缓。

如何养呢?两者结合:吃补药!有⼈说,吃补药这⼈⼈都知道,不需要你教啊。

不过这个补药,不需要花钱去买的,⽽是吃⼤⾃然送给我们的免费补药:太阳!这太阳怎么吃啊?养⽣专家的答案是:⽤背吃!背部见太阳——⽼病不来烦背部为阳中之阳,如果背部受冷,则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经络⼊侵,伤及阳⽓⽽致病,年⽼体弱或久病虚损之⼈就易旧病复发,并加重病情。

⽽如果我们有意识的在春天晒背,就可以防⽌这些春发之病。

(晒背注意要找防风处)北京中医药⼤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说,⼈体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全靠阳⽓来⽀撑,阳⽓充盈,⼈体对抗疾病的能⼒就会提⾼。

背部,脊柱两旁共有53个⽳位,也是膀胱经、督脉穿贯的⼀个地⽅,通过晒⽇光,膀胱经和督脉⼀同得到滋养:⾎管中的⾎液、淋巴⾥的⽔液,经络中的能量在⾼温的作⽤下充盈饱满,春天发病(呼吸系统病、咳嗽等)的情况就⾃然会减。

现代医学也证实,⼈的背部⽪下蕴藏着⼤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晒太阳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调和脏腑、祛寒⽌痛的⽬的。

正确晒背10分钟——胜过⼈参补⼀冬避风晒背能暖背通阳,增进健康。

春夏暖和时经常晒晒后背,可起到补充⼈体阳⽓的作⽤。

此外,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散肺中阴寒、有助改善消化功能、缓解呼吸系统的⽑病。

现已119岁的新疆⽼⼈买合莆·孜汗有个出了名的爱好——晒太阳,只要天⽓暖和,⽼⼈每天都要下楼懒洋洋地晒上半⼩时,⽽且这种晒太阳:“重在晒背”。

他说,每天让阳光直射背部,全⾝上下都舒服的不得了。

晒背⽅法晒背不是冻背,不要脱光了站在室外,晒背的最好⽅式是穿着背⼼,⼀边运动⼀边晒太阳。

中医晒背的方法

中医晒背的方法

中医晒背的方法中医晒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领域。

晒背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疲劳和调节情绪。

本文将介绍中医晒背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晒背的原理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背部,刺激皮肤产生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

同时,阳光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和神经,缓解疼痛和疲劳。

此外,晒背还可以调节体内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中医晒背的方法很简单,首先选择一个适合晒背的时间和地点。

早上的阳光较为温和,适合选择在早晨9点到11点之间进行晒背。

地点选择在户外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如花园、阳台或者户外露台。

晒背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晒背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即可。

初始阶段可以适当缩短时间,逐渐增加晒背时间,以避免皮肤受到过度曝晒而引起烧伤或其他不适。

在进行晒背之前,应该将背部的皮肤进行清洁,并涂抹适量的防晒霜,以防止皮肤受到过度伤害。

同时,选择适合的姿势,可以躺在躺椅上或者趴在柔软的垫子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进行晒背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可以戴上太阳镜或者用毛巾遮挡眼睛。

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休息或放松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籍或进行轻度的运动。

晒背后,应该注意保护皮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可以选择在晒背后涂抹保湿霜,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

此外,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和牛奶等。

虽然中医晒背有很多好处,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例如,皮肤敏感或患有皮肤病的人应该避免晒背。

另外,孕妇、儿童和老年人也需要谨慎进行晒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晒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促进健康。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同,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也不同。

在进行晒背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度的晒背,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

秋冬补阳,别忘晒晒后背

秋冬补阳,别忘晒晒后背

11月份,北方地区已进入了深秋,气温骤降、寒风瑟瑟。

医院门诊由于感受风寒之邪而出现感冒、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多了起来,此类患者往往存在一个共同点——卫表不固。

素体阳虚、卫表不固的人,很容易受到寒邪侵袭。

所以,在秋冬季节,温补、保护阳气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温补阳气,增强机体耐受风寒之邪的能力?中医学有许多补充人体阳气,提升机能的方法。

比如根据体质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服用;或制定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案;或是用艾灸的方法,温中散寒。

但如果不喜欢吃药,或不喜欢艾灸的味道,还有一种更天然、简单的补阳方法——晒后背。

多晒后背可生发清阳秋冬季节,万物收藏,人体阳气内敛,温煦力量不足,身体机能下降。

阳气不足者,需要补充阳气,温煦身体。

太阳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光和热。

在中医学中,太阳最早的含义就是极盛的阳气,所以,晒太阳能有效地补充人的阳气。

一般说的“阳光浴”,是指全身晒在阳光下。

若要在秋冬补阳,别忘晒晒后背文/赵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副主任医师“卫”是指“卫气”,属阳气的一种。

《灵枢·本脏篇》中记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卫气具有温阳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的功能。

卫外阳气不足,不能固表,感受风寒之邪,就会出现感冒等相关症状。

52《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1月刊秋冬季节温补阳气,建议多晒背部。

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

背部是人体督脉和膀胱经走行之所,全身各脏腑在背部具有其相关的腧穴。

通过晒背部能起到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及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由于阳气虚弱造成的手足冰冷、胃肠不适、寒凝咳嗽、情绪低落等症状。

此外,晒头部也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当然,也可以晒晒手心、腿脚,有助于缓解疲劳、失眠、腿脚冷痛等症状。

现代研究也发现,通过晒太阳,人体可以利用紫外线制造维生素D3,并将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形成,并且可以延缓衰老。

手脚冰凉最好多晒太阳 专家推荐几招补阳大法 RTF 文档

手脚冰凉最好多晒太阳 专家推荐几招补阳大法 RTF 文档

手脚冰凉最好多晒太阳专家推荐几招补阳大法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吃了寒凉的食物就肚子疼,吃了热气的食物就喉咙发炎,典型的“寒又受不了,热又受不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主治医师王新民说,这其实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的缘故。

现在正值三九寒冬,阳气潜藏,人体代谢缓慢,而万病皆损于阳气。

因此冬天里防病养生,最经济的办法是多晒晒太阳。

阳气不足表现王新民医生说,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而阳气不足,就很容易让疾病找上门。

日常生活里,老百姓阳气不足的表现很多,但他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

A:手脚冰冷。

不管冬天盖多少被子,睡了一晚上,脚都是凉的。

平时也受不住冷。

B:“寒”和“热”的食物都无福消受,吃棵青菜都会咳嗽,吃块羊肉又会喉咙痛。

C:女同志小腹冷,患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疾病。

D:鼻炎,每天睡醒打喷嚏,流鼻涕。

几招补阳大法一、中午晒太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这段时间天气寒冷,此时晒晒后背,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上午10点至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时间的长短也各异,一般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冬季要早睡。

冬天夜长日短,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天最好的睡觉时间是晚上九点前。

但是现代社会不容易做到,那么王新民医生建议说,最晚要在11点之前上床。

三、艾灸。

用艾条炙烤脊椎背后的大椎穴、至阳穴和尾椎的命门穴。

三伏天晒背的功效与作用什么时候可以晒背

三伏天晒背的功效与作用什么时候可以晒背

三伏天晒背的功效与作用_什么时候可以晒背三伏天晒背的功效与作用1 补充阳气中医上常说腹为阴,背为阳,背上的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而且主全身之阳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寿命。

而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适当晒背能为很好的身体补充阳气,可以起到驱寒除湿的作用。

2 补充钙质太阳光含有的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所以经常晒背能为身体补充大量的钙质,这样能更好的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适当的晒一下被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3 提高免疫力三伏天适当的晒一下背能提升机体各脏腑的运行能力,并且当体内阳气上升后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抗病邪能力也会提升。

4 三伏天晒背什么时间最好上午8点左右或者下午3点以后。

三伏天是人体和自然界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的毛孔扩张,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热气来为身体补充阳气,能够起到扶阳驱寒、补中益气的效果,对于一些寒症的治疗有一定的好处。

此时如果要晒背的话,建议在上午8点左右或者是下午3点以后在进行,因为这些时间段紫外线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强,这样既能起到较好的保健效果,又能避免出现晒伤或者是中暑的情况。

5 三伏天晒背晒多长时间最好10-15分钟左右。

三伏天晒背能更好的疏通身体经络,为身体补充阳气,但建议每次晒背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即可,三伏天阳气较为旺盛,稍微晒一会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如果晒的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中暑或者是晒伤的情况。

三伏天什么时候可以晒背三伏天晒背最佳时间为上午8点到9点之间,或下午3点之后。

避免在温度很高的时候晒背,以免引起中暑。

每次晒背的时间,大约15-20分钟即可。

其他时间可以晒背吗其他时间晒背也是可以的。

平时的太阳也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并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平时适当地晒晒背的话,对于人体健康来说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为什么说三伏天会很热为什么说三伏天会很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

三伏天晒背的好处及作用和时间

三伏天晒背的好处及作用和时间

三伏天晒背的好处及作用和时间三伏天晒背的好处及作用和时间疏通经络中医上常说腹为阴,背为阳,人体背部有很多穴位喝和经脉,三伏天的时候人体阳气最佳,这时候进行晒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疏经通络的作用,可以使人体气血流畅,促进血液循环。

补充钙质人体适当晒背可以补充大量的钙质,因为太阳光含有的紫外线B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经常进行晒背,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

驱寒补阳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人体阳经多行于背部,而且后背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三伏天晒后背可经由热的刺激来驱除体内的寒湿,疏通经络,补足阳气。

提升免疫力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而阳气是支撑人体脏腑运行的力量,当身体中的阳气充盈,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提高,三伏天的时候适当进行晒背,除了补阳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晒背时间建议三伏天晴天上午最好。

三伏天期间晒背是很好的,而一天中上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尤其是晴天上午10-11点左右,这时候太阳比较大,晒背效果比较好;其次下午4-7点也适合进行晒背。

小贴士:晒背并不是要顶着大太阳,中午12和下午14点是不建议晒背的,此时阳光比较毒,进行晒背很容易导致皮肤晒伤。

2023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按照农历历法所确定的时间,2023年的三伏天将分为三个时段,分别是:初伏:7月23日至8月1日中伏:8月2日至8月11日末伏:8月12日至8月22日因此,整个三伏天的时间跨度为31天,比往年少9天。

根据历史记录,三伏天的汗蒸天气一般会在中伏期出现。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伏邪”所指“六邪”是古时人们的一种说法,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

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阳气中医教你晒后背
来源:千龙网时间:11-28更多关于中医教你补阳气晒后背的文章查看发表评论>>
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同时在寒冷的天气里,晒晒后背,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生活中常见到有些人,不论天气冷热都会手脚冰凉,在中医看来,这是人体阳气虚弱或气血不足的表现。

针对手脚冰凉,调理方法很简单,平时晒晒太阳就能达到保健的目的。

清代医家曹庭栋在其老年养生专着中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说明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也很有好处。

晒太阳是有方法的
在春季,上午10点至11点晒太阳最好。

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时间的长短也各异,一般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

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

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

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如果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很多时候,这些细节容易被人忽略,第二年得了病也不知因何而起。

如果我们事先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那么大部分疾病也就很难找上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