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合集下载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篇一: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教案第3课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让生命之花绽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第三节是在第二节的基础上更一层次的延伸和提升,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生命是一切的基本和源泉,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不断奋斗,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在教导学生如何在人生过程中,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善待生命。

生命是最重要的,是最根本的,是每个人的权利,把它设计在七年级上册,使学生在走进青少年的同时,做到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阶段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这是学生进行全面认识自己的阶段,他们还没从本质上认识自我,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较为好奇,想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但是他们对生命的内涵缺乏认识,对生命的重要性认识不完善,而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善待他人,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延伸生命的价值是我们这一课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肯定自己的生命。

尊重自己的生命。

(2)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别人的生命,树立正确意识,和他人,社会和谐的相处。

(3)理解生命的意义,延伸生命的价值,学会为社会做贡献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了解生命,认识生命,肯定自己的生命,并学会尊重他人,通过不断学习,用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和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生命,认识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肯定、珍惜生命。

2让学生学会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善待别人的生命,并且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1、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让生命之花绽放,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也是书上第29页的故事:两名矿工到井下检修,不幸突遇矿井塌陷,被困井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总第15、16课时3.3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生命的可贵,学会珍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2)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2.能力目标:(1)学会悅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2)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方法,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3.知识目标:(1)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了解必备的自救知识(2)理解掌握生命的内涵、价值4.教学重难点:(1)为什么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2)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怎样提升生命价值?5.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6.时间安排:2课时7.教学过程:K1:导入:算一算-据预测,七十后,人均寿命为82.2岁,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

请计算一下,我的生命已用去___天;我的生命还剩下约___天。

算完后,你的第一感受是:【每位学生测算,问题接龙】K2:框题:3.3 让生命之花绽放K3:学习目标:1.为什么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2.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怎样提升生命价值?K4:一、肯定生命,尊重生命K5:想一想-阅读课本31页比尔的事例问题:1、为什么油漆匠自己少算工钱?为什么比尔要多算工钱?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6:【教师讲解点评】K7:1.为什么要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8:二、永不放弃生的希望K9:身临其境感悟生命问题:究竟是什么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10:【教师讲解点评】K11-12:年轻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问题:1、这些行为会造成什么影响呢?2、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行为的?3、我们应该怎么做? 【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13:我们的做法【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教师讲解点评并过渡】K14-17:求生的方法K18:2.怎样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19:三、提升生命价值K20-21:《有的人》【教师介绍】问题:1.什么样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2.你知道哪些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3.我们应该向哪种人学习? 【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22:讨论-我们怎样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呢?【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K23:3.怎样提升生命的价值?【分组讨论交流并归纳,回答问题】K24:我的生命箴言【展示名言警句】K25:课堂小结K26-29:课堂练习K30:课外作业布置:《金榜学案》P19-22。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5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5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轻易放弃求生的希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尊重他人的生命,造福更多的生命。

2.能力目标:学会悦纳自己的生命,并且尊重他人的生命;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方法,遇到危险时能够安全逃生。

3.知识目标:知道珍爱生命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认识和了解生命的价值,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的真正内涵。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2.教学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分组收集相关求生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中的非凡女孩──康洁》多媒体显示2内容简介: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勇敢机智地选择了跳楼求生,自己成功脱险后又去救助别人,11岁的她不但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

设问:1.地震发生时,康洁为什么会选择跳楼求生?2.当遇到如此艰难的抉择时,你能果断地选择求生吗?3.康洁脱险后为什么还要回去救其他人呢?在学生回答、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生命是宝贵的,应当珍爱我们的生命。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能轻言放弃;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二)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学会自救,学会救人(板书)多媒体显示3:求生知识知多少1.家里煤气泄漏,你该怎么做?2.上课时发生地震,你应该怎样保护自己?3.乘坐公交车时发生火灾,你知道怎么逃生吗?4.遇到溺水者,你知道如何救助他?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相关求生知识进行分析,并从中适当选择几个项目让学生分组上台进行自救、救人演习,教师从旁指点,最后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平时要多掌握自救以及救助他人的方法和知识,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设计(1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设计(1篇)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设计(1篇)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设计 1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引起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生命的韧性和弹性;通过自救知识的讲解和演习,从中学会必备的求生知识。

2、能力目标: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自救能力:紧急呼救能力、火场逃生能力、溺水自救能力、地震自救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命,乐观向上;保护生命,意志坚强。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知道基本求生知识,学会紧急呼救、防火自救、溺水自救、地震自救必备的求生知识。

难点:感受生命的韧性。

三、课前准备分别查找紧急呼救知识,防火自救知识、溺水自救、地震自救知识。

四、课堂助学1.活动一:欣赏一首诗《我还有一只脚》,感受生命的可贵。

2.活动二:学会自救的方法:把全班同学分四个组,分别是:紧急呼救组、防火自救组、溺水自救组、地震自救组。

每个组的同学进行自救方法的讲解和演习。

3、课堂总结。

五、巩固与反思①锻炼身体,保持健康②不宰吃动物③保护生态环境④敢于同疾病作__ ⑤面对凶恶歹徒,不作无谓的牺牲⑥及时享受短暂、宝贵的生命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应该()A.从明天做起B.从干一番大事业做起C.从进入初中以后做起D.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3.吴欲同学给自己的生命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是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生命的质量”的正确理解是()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的快乐和悲伤4.提升生命的价值最主要的是()A.延长生命的时间B.绝不放弃生的希望C.多享受社会财富D.为社会多作贡献。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

《让生命之花绽放》-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

2.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讲述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例如,可以展示一张婴儿诞生的照片,一张大自然的美丽图片,以及一张濒临灭绝的动物的照片。

让学生思考生命的诞生、生命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学生记录本。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收集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第二章: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生命尊重意识。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讲解或邀请专家讲解生命的诞生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迹和宝贵。

强调每个生命的独特性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生命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奇迹。

2. 邀请专家分享生命的诞生过程和相关知识。

3. 学生提问,与专家进行互动。

教学资源:1. 生命的诞生资料和图片。

2. 专家邀请函和相关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听讲和互动情况。

2.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第三章:生命的美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生命的美丽。

2. 培养学生的生命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视频或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欣赏生命的美丽,并引导他们珍惜生命。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分享生命的美丽和相关知识。

3. 学生提问,与专家进行互动。

教学资源:1. 大自然的美丽图片或视频。

2. 专家邀请函和相关资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欣赏和珍惜态度。

2.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第四章:生命的脆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性。

2. 培养学生的生命保护意识。

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范文

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范文

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范文第一篇: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范文第三节《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两个真实的故事做对比,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体会生命的可贵;通过自救急救知识的讲解和讨论,学生从中学习必备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知识;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利、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能力;发展学生交流合作、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热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启发式和讲授式为辅。

教学重点基本求生知识教学难点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教师:同学们,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达成了共识: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对每个人而言,只有一次,但是,不同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仅有一次的生命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则材料,在这几则材料中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材料一:200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宜园3号学生宿舍北侧楼一名女博士生跳楼身亡;去年同一日该校另一女博士生董某从品园4号学生宿舍楼8层跳下身亡;……2007年2月25日深圳福田区一16岁男中学生蔡某由于学习压力太大而跳楼;2006年6月10日早晨,宜兴市某中学高二(3)班女孩小玲站在宿舍6楼窗台前,她轻轻一跃,一个青春的生命就此消失,而她跳楼自杀却是缘于与室友间的250元纠纷。

材料二:汶川地震中矿工的例子。

教师:看了这几则材料,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有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看法或者感受呢?(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同样是面对对人仅有一次的生命,有的人在绝境中创造生的希望,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人选择“解脱”,却留给亲朋好友无限悲痛和世人的不解,以及“生”的权利和希望。

可见,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

教学设计4:3.3 让生命之花绽放

教学设计4:3.3 让生命之花绽放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教材地位、内在结构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三框题《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时安排1课时;第三课是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开课篇,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又是第三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框在内容设计上共有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第二环节:“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环节:“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除了采用常规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外,教师将启思导学法、情境教学法有机结合,以活动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学法:我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四大学法开展学习,旨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直观演示法(2)情境体验法(3)列举法(4)合作探究法。

通过以上教、学法,帮助学生架构“列举事例感知——协作分析探究——获得理论成果”的学习过程,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珍爱生命延伸生命价值”的课程主题。

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加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1)、延伸生命的价值(教学难点)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看,延伸生命价值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从学生的学看,“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深奥的话题“价值”一词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从教师的教看,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有限,要把一个永恒不变的深奥话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明白并化为自身实际行动,有一定的难度。

(2)、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生命(教学重点)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前两框的学习,到本课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延伸生命的价值;从学生方面看,他们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七年级政治上册《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新人教版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第三中学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回馈社会,造福人类。

2、能力目标: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获取一些自救知识;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使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小组表演法等三、知识链接1、你了解他们吗: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还知道哪些事例2、5.12地震、洪水、火灾图片3、著名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有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四、学法指导: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活动教学模式,在活动、讨论中及时启发学生应该怎样珍爱生命,怎样延伸生命的价值。

五、导学过程:第一步:通读教材29页—32页第二步:结合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在灾难面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2、什么样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什么样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你知道哪些人死了,但他又还活着?举例说说这样的人。

3、如果你还有24个小时的生命,你会做些什么?4、结合以上问题谈谈如何珍爱生命六、课堂小结让我们在肯定生命,尊重生命;让我们把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七、反思:八、达标检测(单选)1、雷锋、任长霞、霍英东……这一个个名字都长久萦绕在人们心间。

他们的生命虽然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力量却让后人永远怀念。

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为社会作出贡献,可以让生命价值得以延伸B、个人利益比社会和集体利益更重要C、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命是无限的,与常人不同D、普通人无法延伸生命的价值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如何珍爱我们的生命。

2.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欲望和互助、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主动的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怎样延伸生命的价值。

【教学方法】体验式、情景式、目标教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同学们!你曾饲养过小动物或种植过植物吗?你是怎样使它成长起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动植物的生长非常不易,他们需要阳光雨露以及人类的呵护。

我们人类的生命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珍爱其他生命的同时,更要珍爱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珍爱让生命之花绽放。

(二)情景体验、探求新知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活动一:
情景体验: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完之后谈一谈你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生命的奇迹的故事》)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这两个同学说的都非常好,应该说,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多媒体显示: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活动二:
说一说:老师还想问个问题,对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你是如何理解的?难道仅仅是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我们要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也不放弃他人生的希望,那么,除了刚才我们听过的故事,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关于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故事吗?(找3~5位学生举例)
活动三:
测一测:这几位同学举的例子都很好,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中的这些人,在身处逆境、甚至绝境的情况下都能做到永不放弃生的希望,那么我们自己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项技能测试,看看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的求生技能如何。

(小组合作)
(多媒体显示:技能测试题)
教师要求:这里有4个题,我想请4个小组各出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抽题并回答,要求至少说出三种求生的方法。

(4个学生到前边进行技能测试)
教师评价:好,看来我们这几个学生求生的技能都挺高的,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同时也向他们的积极参与行为表示感谢。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活动一:
小组交流:①谁来说一说自己生命的意义?
②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曾得到那些人的关爱和帮助?
教师点拨评价
活动二:
小组交流: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
小组展示
教师总结:自己的存在能给他人带来欢乐,带来帮助。

因此我们应该肯定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

同时,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多媒体显示: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3、延伸生命的价值
活动一:
成果展示:上节课我们布置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生命价值的名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的人生箴言,现在我们开展一个竞赛,男生发言,男生将获得一个笑脸,女生发言,女生将获得一个笑脸,一会儿我们比一比谁获得的笑脸多。

教师点评总结:好,时间到,老师很高兴,同学们非常踊跃而且说的都很精彩,但是,有比赛就会有输赢,这次比赛,男生取得胜利,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其实,为社会多做贡献就是延伸生命的价值。

(多媒体显示:三、延伸生命的价值)
活动二:
说一说:①你知道那些为社会、对人类有过突出贡献的人?
②我们每个同学怎样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的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让后人受益无穷,生命的价值就得以延伸,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使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本课小结)(三)、学知导行、歌曲激励
1、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与同学交流,解释其含义,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2、让学生说一说,在今天的学习中,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有那些收获,那些感悟?
3、媒体展示所获所悟(即板书设计)
教师小结: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让我们一起珍爱我们的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

最后,让我们在充满爱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多媒体播放《让世界充满爱》师生一起唱。

(四)、板书设计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让生命之花绽放→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延伸生命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