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22课程体系建设与特色

合集下载

中本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以通信工程(轨道通号

中本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以通信工程(轨道通号

中本贯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以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为例周文霞杨彬吴志琼(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学院)上海200030)摘要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设计出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该中本贯通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

明确了该中本贯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分析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前提,分析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两校软硬件实力。

具体阐述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不同类型课程的实施方案。

探讨了该中本贯通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方案中对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本贯通轨道通号课程体系一体化实施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0前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指出:“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加快轨道交通、民航、公共交通等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充分学习并领会通知精神的前提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选择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作为双方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试点专业实施中本贯通,由双方专家领导、企业专家、项目组核心成员讨论确定方案,申报通过后实施。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

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应然路向,即树立"整体性衔接"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人发展取向"的衔接目标、形成“动态联结”的衔接内容、转向“能力积累”的衔接模式以及建立具有“制度化显性效力”的衔接机制。

完成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方案及课程评价体系成为项目组要攻克的难题。

本文从三方面来论述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1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实施的现实基础通信工程(轨道通号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维护和管理的一线应用型工程师。

通信工程课程体系

通信工程课程体系

通信与信息系统(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主要研究对象——信息传输、交换以及信息网络
➢ 通信(Communication):通过媒体将信息(Infromation)由一点传送到另 一点的过程。媒体信道(Channel)
➢ 信息具体形式:语音、图像、数据;信息载体:声、光、电;传送过 程:传输、交换、网络
➢ 数字逻辑 ——数字逻辑(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 计。各种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A/D和 D/A等。基础是门电路
➢ 通信电子线路 —— 应用于通信的射频模拟电路,多属非线性电 子电路,主要完成频谱变换(有新的谱成份),如混频、调制解调、 选频放大、功率放大、振荡器等。
2020/9/10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s Technology
专业结构——本科专业
通信工程
➢ 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信息传输、交换、网络
电子信息工程
➢ 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电子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光电子、微波、光传输及处理
师资队伍:超过8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高级职称40余名, 博导4名、“八桂学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 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 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人选3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
科研: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在研项目经费超 过1400万元
微电子学
➢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
信息对抗
➢ 攻防兼备的信息战 ➢ 信息战——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争夺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 生产、传递、处理等的主动权;破坏敌方的信息传输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培养目标及模式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为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基础扎实,特色鲜明,面向需求,因材施教。

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设置,涵盖了通信领域相关的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和专业基础理论,为学生从事通信相关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设立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 无线通信理论和技术(方向I )”、“ 通信网络理论和技术(方向II )”。

设计了“研究开发型(模式A)”和“工程应用型(模式B)”两种培养模式。

模式 A 注重基础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培养;模式 B 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式。

二、基本要求(一)素质结构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体意识强;2.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较强,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综合分析素养和创新精神;4.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能适应较为艰苦的工作环境;5.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能力结构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自学能力较强,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应用所学电路、计算机、通信和信息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

中山学院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及初步实践

中山学院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及初步实践
通 信 专 业 方 向 课程 、 大三 下 学 期 及 大 四 上 学 期 以N 网 C 络 通 信 综 合 系 统 为 平 台 , 强 实 践 教 学 , 出 工程 系 统 加 突 训练 , 打造 特 色 品牌 专业 。 2 2 课 程 体 系 的改 革 .
迎来一个几年期的高速发展期。 由此 ,市场对通 信人
2 1年2 01 月
I SSN1 2. 43 67 1 8 CN1 — 99 , 14 4 丁
才 的需 求 呈 现 不 断 上 涨 的 趋 势 ,而 目前 高 等 学校 通 信 专 业 的 教 学 模 式 存 在 着 过 于 注 重理 论 知识 而 轻 实 践 的 现 象 , 同 时 由于通 讯 行 业 本 身 的封 闭性 ,使 得 高 校 教
育 与 当前 技 术 最 少 有 5 的 差 距 , 学 生 所 学 的 知 识 陈 年
在 3 全 面 铺 网的 环 境 下 ,未 来 几 年 通 信 产 业 又 将 G
作 , C 信 网络 综 合 平 台为 主线 , 托 实训 平 台 , 化 以N 通 依 优
理论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后的培养方案采用 “ + ”模式:即在大一、大二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学 31 科基础课程教育 。主要学习通识课程 、语言类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大三上学年学 习
台及 课 程 体 系 ,使 专 业 设置 以就 业 为 导 向 ,达 到 工 程
化 的教育 目的,以满足通信行业 的人才需求。
2 通信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2 1人才培养 目标及其定位 . 为 了能更好地贯彻我院 以培养应用型人 才为 目标
的 方 针 , 2 0 年 3 开 始 对 我 国知 名 通 信 企 业 中 兴 通 从 08 月 讯进 行 了为 期 1 的调研 , 终 于 20 年 4 与 中兴 通讯 年 最 09 月 签署 了 “ 电子科 技 大 学 中 山学 院一 中兴 通讯N 学 院合 作 C 协 议 ”, 双方 联 合 共 建N (e w r C m u ia in 通 CNtok omn cto) 信 网络 综 合实 训 基 地 , 以现 网运 行 的通 信 设备 作 为我 校 通 信 专 业 学生 的专业 理论 实 践课 程 。同 时, 院通 信 工 我

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一、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为指导,以提高本科人才质量、培养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专业建设工作,使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达到条件优越、师资历雄厚、教学优秀,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辐射示范作用,且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本科专业。

2.建设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落实政策措施,培育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加强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发挥专业优势,培育精品,打造品牌专业;发挥地域优势,培养创新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岗位时间操作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素质,适应首都IT行业的平面设计制作、影视后期制作、动画设计制作、多媒体开发、网站的设计与管理维护、电子出版物制作等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行政事业单位、出版印刷企业、电视台、广告公司、信息服务等行业中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岗位,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将技术与艺术有机的融合,从事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开发、管理、技术指导等具体工作。

二、专业课程建设措施1.人才培养根据我国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统一规格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在学科基础、实践训练、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教育上,形成本学科教学的优势与特色。

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通过综合实习、课外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四大环节突出多媒体技术应用性学科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激励与淘汰机制为动力,更新理念、提高质量、教书育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

建设特色专业与培养高素质通信人才的探索

建设特色专业与培养高素质通信人才的探索
第3 2卷
第 3期
电气 电子 教 学 学报
V013 No .2 .3
21 0 0年 6月
3 0URNAL (F EEE )
Jl. 01 n 2 0 L
建设 特 色 专 业与 培 养 高素 质通 信 人 才 的探 索
李 晓峰 , 周 宁 , 玉柏 , 立香 , 李 马 王 琳
收 稿 日期 :0 942 ; 回 日期 :O 052 2 0 ——1 修 2 1 0
专业 建设 委员会 吸 收了用人 单位 中具有 丰富从业 经 验 的专家参 与 , 负责 专业 建设 的 方针 制定 和执 行监 督 。专业指 导 委 员 会 邀 请 通 信 行 业 的设 备 制造 企 业、 通信 网络 运营 与 服务 公 司及 研 究 院所 中的 高级 管理专 家 、 人力 资 源专家 与技术 骨干等参 加 , 咨询与 指 导本专 业制订 与 通信 行 业 、 会发 展 需 要相 适 应 社
程 与 5门四川省 精 品课 程 , 撑本 专业 的课 程 体 系 。 支
“ ” 列 的学 科 基础 课 程 包 括 了 1门 国家 精 品课 程 6系 ( 电磁 场与 波” 和 5f 四川省 精 品课程 ( 电路 分析 “ ) 1 “
抗 干扰 通信 技术 国 防重点 实验 室相 关学 术 团队 为依 托 单位 , 点 建 设 “ 入 网技 术 ” “ P I 议 ” 重 接 、 TC /P协 、 “ 网络软 件设 计 ” 网络 系统工 程 ” 和“ 等专 业课 程 。 ( )光 纤通 信专 业方 向以 国家 级抗 干 扰通 信 技 5 术 国 防重点 实验 室 相关 学 术 团 队为 依 托 单 位 , 点 重 建设 “ 纤通 信 系 统 ” “ 带 通 信 网” “ 网络 设 光 、宽 和 光 计” 等专 业课 程 。 在 本专业 的基础课 程 与五 个专 业方 向课 程体 系

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建设通信工程专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通信工程人才,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社会对通信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探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的建设。

一、课程设置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的核心是合理的课程设置。

通信工程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因此,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中,应该设置一系列的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等。

同时,还应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如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等,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通信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应用情况。

此外,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还应注重课程的选择和更新。

随着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课程设置应及时调整,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业需求,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保持专业的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因此,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实验课、实习以及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

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实习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三、教师队伍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

建设高水平的通信工程专业教师队伍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待遇,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其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还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设置:设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设置与学科相关的各类专业方向。

根据学科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与优化学科设置,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课程设置: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

课程内容要与学科研究方向和前沿技术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才。

构建一支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4. 科学研究:加强学科的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科研工作,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推动学科的发展。

5. 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平台,满足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研究成果。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可以不断提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J
私杯
蛩jE琏f_:!;ia"(必
他)
豫内 删拖 船‘≯
链赣 学#f
赏践 环*
般髓 发鹾 忠讲
0蛆址舶滞(必 修J 0j地力捌{挎J鸯。粜
’‘强p n…jfI}Jzl=球
≈北盹”慊 渊内婪蝙 独立心灌雀牧 认姒冀爿、乍l“蜞 封、澡积矬 ̄j、毕 蛐蜒二J 20潍;f ^学教珂、1:训 l}{_☆堪拽
按照教育部《引导性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 要求与规范,我校电气工程系从2005年起按学科大类 ——电气信息类招生,前二年不分专业,按相同的培 养计划实施教学;后两年分专业,按专业培养计划 实施教学,从而构建了“2+2学制”的培养模式,这 种培养模式将专业及学科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
所示。 曜望里翠
第一层敬; 主千学科
效合一 BB 霜 50g 完美裸妆的秘密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9
0



面 :/list.php/1801-0-1-1000000-%25D1%25C5%25CA%25AB%25C0%25
BC%25F7%25EC.html 标题:美容护肤/美体/精油雅诗兰黛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2,宽口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宽I:1径专业的学生涉及的基础更宽、领域更
多。在课程体系的设立匕,既遵从—般的教学规律,将 课程在“纵”的方向分别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 课、专业课(方向必修课、方向选修课),又在“横” 的方向上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划分为“计算机 类”、“电子类”、“信号类”、“通信类”等四大课类(见 表1),在专业方向上将专业课程分为“计算机通信 类”、“通信技术类”、“通信信息处理类”等三个方向 类。“纵”的方向构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层次关系, “横”的方向奠定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课类的范围内 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
系上体现了按课程性质分群、按专业方向分群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加大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力度,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结构;课程体系
我国数字化、信息化的普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发展,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信技 术和掌握通信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对保证数字化、 信息化工作顺利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满 足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对具有综合素质的通信工程专 业人才的需求,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根据国家 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和通信工程专业的职业特点,从师 资队伍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人手,按照“2+2学制”的培养模 式,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 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层次的综合配套改革, 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教学模式,促 进综合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及各个教学环节之 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特色上均 有一定的创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通信工程技术人才、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3.期刊论文 邱银安.杨伟丰.邹豪杰.王丽君.QIU Yin-an.YANG Wei-feng.ZOU Hao-jie.WANG Li-jun 通信工程专业
教学模式改革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2)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实行课程负责 人制;建立导师指导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进行多层次、开放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 学、研一体化,以培养适应于信息化时代要求的高级通信专业人才.
引证文献(4条)
1.高红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09(13) 2.邱银安.杨伟丰.邹豪杰.王丽君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期刊论文]-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3.蒋青.张毅.胡敏 创新课程体系 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通信类人才[期刊论文]-科学咨询 2008(1) 4.陈海强.覃团发.唐秋玲.张振荣 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期刊论文]-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B0%25FC.html 标题:搜酷女包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3
0



面 :/list.php/0-0-1-1000000-%25D2%25CB%25BC%25D2.html 标 题 : 宜
家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4
0



面 :/list.php/0-0-1-1000000-%25C1%25AC%25D2%25C2%25C8%25B9.h
第二鏖扶: 盎里焦皇掌 第三层次: 专业方向
曹l焉信工程I
图1通信工程专业学科层次架构 第一层次是四个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信息与 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 学科基础部分构筑起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干基础及 支撑。第二层次则体现为宽1:1径通信工程专业本身。 它的专业基础源自上述四个一级学科,而它的主干 方向及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又集中在“信息与通信工 程”这一主干学科方向上。第三个层次为满足学生 个性化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在本科高年级阶段设立的“专业方向”层次。在计 算机通信、通信技术、通信信息处理三个方向上分 别加强专业、专长的学习与训练力度。
1,2+2学制及专业学科架构
流、相互学习、甚至相互融合,加强专业课程建 设,减少直至避免前后课程知识链的脱节或重复等 现象出现。
占总学分的1 5%;从学时视角看,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学时占总学时的71%,专业方向选课 的学时占总学时的15%,实验课的学时占总学时的 1 2%,保证了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7
0



面 :/list.php/0-0-1-1000000-%25D0%25A1%25B5%25F5%25B4%25F8.ht
ml 标题:小吊带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8 0 当前页面:/product.php/8445765231.html 标题:百万好评 beely 七
4,通信工程专业实践环节
宽口径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工程 实践能力,而实践性教学环节正是培养学生实践动 手能力的一个主要的教学途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 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习、课程设计、创新 实践、课程实验(实验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如 图3所示)。
为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2002级实践环 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与2002级的培养 计划相比,“2+2学制”的培养计划中实践性环 节的主要特点是,(1)实验课学时数增强了22%:(2)实践 环节的教学内容作了很大的调整,首先是课程设计内 容由单元电子电路设计增加为8f]课程的课程设计, 在方法上并不是要求每位学生做所有的课程设计,
1 0 当前页面:/product.php/4524721478.html 标题:超低价大甩卖全
新?品索尼爱立信 G900 质量保证 质保二年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2
0



面 :/list.php/0-0-1-1000000-%25CB%25D1%25BF%25E1%25C5%25AE%
2007(z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jxx200601223.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6b066c4b-0642-42b9-954a-9e8e00b1d7a9
下载时间:2011年2月18日
0 0 当前页面: 标题: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科 学教育论坛
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1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通信工程专业2+2课程体系建设与特色
郭业才黄友锐朱宗玖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252001
摘要:按照“2+2学制”@g-g模K,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层次的综合配套改革。在课程结构体
学舒 95
25 15 195
比{埘 学州
19
1622
328
288 112 60 2纠 110
8 100%
比制 59 12 11 tI 8
100*
表2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 由表2可见,从学分视角看,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61%,专业方向选课 的学分占总学分的14%,实验与实践技能课的学分
tml 标题:连衣裙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5 0 当前页面:/product.php/7799991571.html 标题:新款秋装闪亮女
式长袖 T 恤 8024_乐淘一族专业淘宝网导购网站
6 0 当前页面:/list.php/1512-0-1-1000000-LG.html 标题:手机 LG_乐
图2通信工程专业方向支撑课程
一年级
计算机文化基础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微机原理及应用
C语j 数据
数据库 PLc应用
掌电 电子实验 电磁蛹与电磁坡
高频电路 电子设计
与系统
随机
表1课程体系及类群的划分
3。基本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
宽H径通信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学习掌握多方面 的知识,如何在四年中完成基于表l所示的全部课 程的学习,这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 前提下,以精讲多练为原则,加大力度压缩各门 课程的课内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验学时数,并 保证基础课所占的课时比例不变。各类课程的学分 学时分配如表2所示。
和研究了2002级培养计划的长

处和不足,以重基础、重能力
培养为原则,以“2+2学制”
为培养模式,构建了宽口径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
系、课程内容与结构。从2005级开始将按新的 “2+2学制”的培养计划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