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合集下载

《2024年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范文

《2024年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范文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其片名翻译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功能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原则及策略,以期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功能目的论概述功能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根据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接受心理,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使译文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功能目的论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三、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1. 文化性:电影片名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需准确传达原片的文化背景。

2. 简洁性:中文电影片名通常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传播。

3. 创新性:为吸引观众,电影片名翻译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四、功能目的论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1. 准确性原则:准确传达原片名的含义,确保观众能够理解。

2. 适应性原则:根据目标语观众的审美和接受心理,调整翻译策略。

3. 创新性原则: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手法使译文更具吸引力。

五、功能目的论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1. 直译法:对于具有明确含义且文化内涵较为相似的电影片名,可采用直译法。

如《泰坦尼克号》可直接翻译为《泰坦尼克》。

2. 意译法:对于含义抽象、文化内涵丰富的电影片名,需采用意译法,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观众的审美习惯。

如《阿甘正传》可翻译为《Forrest Gump: A Simple Man's Extraordinary Life》。

3. 音译法:对于具有特殊文化背景或人名地名的电影片名,可采用音译法。

如《霸王别姬》可音译为《Bawang Bieji》。

4. 创新法:为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可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运用创新手法进行翻译。

如将《疯狂动物城》创新性地翻译为《Zootopia》,既保留了原意又具有新意。

六、结论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中文电影片名翻译需遵循准确性、适应性和创新性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

《2024年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范文

《2024年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范文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其片名的翻译质量对电影的推广和接受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功能目的论作为一种翻译理论,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指导原则。

本文旨在探讨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分析其特点、问题及优化策略。

二、功能目的论的概述功能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不仅是传达原片名的信息,还要考虑文化因素、市场接受度等因素。

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使译文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三、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1. 文化因素:电影片名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翻译者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准确传达原片名的文化信息。

2. 市场接受度:电影片名的翻译要考虑到目标语市场的接受度,使译文更符合当地观众的审美和语言习惯。

3. 简洁明了:电影片名的翻译要求简洁明了,使观众一目了然地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四、功能目的论在中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1. 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根据影片内容和目标语市场的文化背景,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

直译可以保留原片名的形式和语义信息,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片名的意境和情感。

2. 跨文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影片推广受阻。

例如,一些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在中文中可能没有相应的等价物,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 吸引观众: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具有吸引力,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需要翻译者深入了解目标语市场的观众需求和审美习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五、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问题及优化策略1. 问题: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过于直白或过于复杂,缺乏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优化策略:在保持原片名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 不 仅 是人 们 日常 休 闲 的娱 乐 形 式之 一 ,也是 一 门商 重 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将 “目的 ”这 一概念运用 于翻译之 业 性 与 文 化性 兼 具 的现 代视 听 艺 术 。 电影 片 名 作 为影 片 呈 现 中 ,并 认 为 翻 译 作 为 一 种 跨 文 化 的 交 际 行 为 , 翻 译 目 的往
中 出现 的 “ 一 名 多 译 ”及 其 他 翻 译 不 规 范 现 象 进 行 对 比 分 其 观 看 电影 的欲 望 和 兴 趣 , 从而 增 加 票 房 收 入 。 ( 李静,
析 , 以促 进 电影 译 名 的 规 范化 和 合 理 化 。
2 0 1 2 )
二、功能 目的论 与电影片名功能介绍 功 能 目 的 论 是 由 德 国 功 能 派 学 者 汉 斯 ・弗 米 尔 和 克
【 l 0 ] 朱冠明. 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 [ J ] . 山东 外语教学,2 0 0 5 , ( 2 ) .
【 2 ] 陈慧英,饶穗. 广 州话普 通话对照 ( 英丈译释 ) ( 第三版 )【 M 】 .
北京 : 北 京语 言 大 学 出版社 , 2 0 0 2 .
【 8 】 赖鹏. 从 “ 言域”的语用视角看情 态动词 “ 能”在粤语中的缺 失
与替 补 [ J 】 . 语 文 学 刊 ,2 0 1 5 , ( 1 ). [ 9 ] 彭利 贞. 现代 汉语 情 态 研 究 [ M ] . 北 京 : 中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
并存 的现象 ,正可谓是 “ 一名多译 , 良莠不齐 ” ( 贺莺 ,
( 指 称 )功 能 、表情 功 能和 感染 ( 诉 求 )功 能 ( N o r d ,
2 0 0 1 );其三 ,电影 片名翻译作 为一种应用型文体 ,其究 2 0 0 1 )。信息功 能即传递 电影信 息 ,包括其 内容 、情节和 竟 应当注重 “ 求真 ”,还 是落脚于 “ 务实 ”?因此 ,本文 主 题 的表 达 ; 表 情 功 能 则 主 要 指 情 感 的 表 达 , 它 要 求 片 名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影视片名汉译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英语影视片名汉译
翻译 。
l 影视片 名的功 能及 特点

影视作品通常可分为纪录片、科教片及故事片 。其中 故事片又可分为惊险类、幻想类 、喜剧类及抒 隋类 ( 贺莺 , 2 0 0 1 ) 。不管是哪种类别的影片 ,其片名都是商标和广 告, 具有三项功能: 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及祈使功能。 首先 是信息功 能。片名必须浓 缩主题 ,最大 限度 地 提 供 影 片 的 相 关信 息 ,如 影 片 类 别 、所 涉 及 的 主 人 公 或 主要 事件 或故事 发生 的地 点等重 要信 息。如 Wa r Ho r s e ( 2 0 1 2 )译为 《 战马 》 ,观 众一 目了然 ,影 片为战 争片 , 故事 围绕战马展开 。 其次 是审美功 能。不 同类 别的片名有 其各 自不 同的 审美功能 。如惊 险类片名要突出其惊险刺激 ; 影片 S p e e d 译为 《 生死时速》 ,通过 “ 生死 ”二字的对比,给 人留下
目 片名 翻译的目 的 与原则
■_
功能派翻译理论 的核心 为功 能 目的论 。汉斯・ 费米尔 ( H a n s V e r me e r )提 出 了 目的 论 ( s k o p o s t h e o r y ) ,将 翻 译 研 究从原文 中心论 的束缚 中摆脱 出来 。 “ S k o p o s ”一 词来 自
( 张南峰 , 2 0 0 4 : 1 2 0 ) 。
惊 心动魄 的印象 。而抒情 类片名则通 过生动 的形 象、优 美 的措辞给 观众带来 美的体验 。如 W a l k i n t h e C l o u d ( 1 9 9 5 )译为 《 云中漫步 》 ,片名如 梦如幻 的意境 ,令观 众遐想 无限 ,产生 一探 究竟 的好 奇 。最后 是祈使 功能 , 其 目的是 召唤观众观看影 片 ,提升票 房收入 ,从而 达到 影 片的商业 目的 。只有 具备前两种功 能的片名才 能成功 地 实现 第三 种 功 能 。 在 这三种功 能的约束 下, 电影片 名被赋予 了独 特的 特 点 ,既言简意赅地体 现主题 ,同时又体现各种影 片类 别的特 点,富有美感 ,最后是符合观 众对影视作 品的期 待而吸引观 众。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功能目标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导语: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不仅需要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还要思量观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功能目的论与电影片名的翻译

功能目的论与电影片名的翻译

纯 的语 际转换 ,它更 是译 者 目的 的实 现 这 一 观 念 。为 翻译 实 践 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可操作性 。

二 、片名翻译 的 目的 及 目的 论对 片 名翻 译 的 启 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_片名翻 译 的 目的和功 能 电影是一种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 的艺术形式 ,其观众既是艺 术欣赏者又是商品消费者 ,这就决定 了一个好的片名应 该由诸多 因素组成,这些 因素也决定着片名 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 (1)信息传递。电影片名是浓缩 了的电影语言,能够 凸显影片 的内容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奠定影片的感情基调 。片名 翻 译的用语必须明白易懂 ,避免故弄玄虚 ,以引领观众更好地欣赏电 影这种大众艺术 。如 Hamlet(((哈姆雷特 》)、Sindler’S List(((辛德勒 的名单》)、Love Story(((爱情故事》),这样的译名让观众一 目了然, 立刻能够联想到自己即将观看到的影片内容。 (2)文化交流。电影是语言文化的一扇 窗口。通过一部 电影, 我们可以了解—个民族丰富多彩 的文化 内容 ,所 以电影负载着向 观众介绍异域文化的 目的。在片名 翻译 中体现文化价值 ,促进文 化交流和理解,是片名 翻译 的重要任务。观众欣赏一部影片的 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Jarnal ofInnerM础 A cuItud U 、Ielsity(S。dal ScienceE&tlo*0
2009年第 5期(第 ll卷 总第 47期 )
Nn 5 2009(V0L11 Sum Nn 47)
功能目的论与电影片名的翻译
● 喻 滔
(长沙理工大 学 外 国语 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2024年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范文

《2024年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范文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其片名翻译的准确性和吸引力对于电影的推广和接受至关重要。

在功能目的论的视角下,中文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准确地传达原片名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受众接受度等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与策略,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原则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

在中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准确性原则:翻译应准确传达原片名的核心信息,确保观众能够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2. 文化适应性原则: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翻译应适应中文表达习惯,避免文化冲突。

3. 吸引力原则:翻译应具有吸引力,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电影的关注度。

三、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与策略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片名,可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既保留原片名的文化特色,又使其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2. 运用修辞手法:在翻译中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片名更具艺术性和吸引力。

3. 考虑受众心理:根据目标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片名更易被接受和理解。

四、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实践案例分析以几部知名中外合拍电影为例,分析其在中文片名翻译中的成功与不足。

如《复仇者联盟》的翻译成功地保留了原名的气势和英雄主题;而《饥饿游戏》的翻译则通过意译的方式,使观众更容易理解电影的内容。

同时,也有一些翻译存在文化误解或不够精准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五、中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改进建议1. 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在翻译过程中,应深入了解中外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误解导致的翻译失误。

2. 提高翻译人员的专业素养:翻译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3. 注重反馈与修正:在电影推广过程中,应关注观众的反馈,及时对片名翻译进行修正和优化。

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探究

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探究

88现代交际■ 2017年18期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探究曹韦王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功能翻译理论中指出目的论对于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翻 译理论家弗米尔所说:翻译是人类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

翻译是为了实现不同 文化间交际的完成,因此译入语的文化必然会影响翻译结果的实现。

(Nord2001: 27)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译入语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和电影的市场预期值。

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 递,激发观众的观看欲等功能为目的,译者应当采用直译、补译或创译的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本文笔者选取一 些西语国家较有知名度的影片为例,试析其翻译方面的特点,从而探讨在西语影片名汉译上的策略和方法及其 在西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电影片名译入语观众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8-0088-03在翻译实践中目的论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派理论,如许多翻译家所言:在进行翻译时功能理论的应用是渗透 在一字一句中的,文本、译者、文化围绕功能理论共同博 弈,译者在认知政治、伦理、习俗等社会文化因素后,使 译本的实现过程具有了很强的行为指向,换言之就是译者 的目的性可能决定了同一译文的异同,而在这一过程中目 的论这一功能派的重要理论所践行的对译者的指导力不可 小觑。

之后诺德通过大量的实践对这一理论进行再认知,对目的论进行了新的补充,认为除过目的原则之外,更应 该注重“忠实性”的原则。

对目的论的认知和不断再加工,既保证了翻译的有效性,又保证了翻译的社会、文化 属性,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托。

一、功能主义目的论以及它对翻译实践的指导1.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形成阶段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首先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集商业、文化和艺术等因素于一身的再创作。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究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方法在具体实例中所起之功效,并力图对当前电影片名翻译中存在的“一名多译”及其他不规范的翻译现象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解读,以期为今后的电影片名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从而使电影译名在忠实传递影片信息和文化的同时,亦能兼富美感,并顺利实现其商业价值。

标签:功能目的论电影片名翻译直译意译
一、引言
电影不仅是人们日常休闲的娱乐形式之一,也是一门商业性与文化性兼具的现代视听艺术。

电影片名作为影片呈现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不仅具备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还承担着对电影的宣传和推销作用。

精彩的片名往往有助于吸引观众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进而帮助实现其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贺莺,2001)
在现阶段翻译界,学者虽已从多个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尝试和探究,但综观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文献,仍存在三大不足之处。

其一,电影片名的翻译究竟是应当就“片名”本身而论,还是应当结合电影情节和内容;其二,当前电影片名的翻译依然存在诸多译名并存的现象,正可谓是“一名多译,良莠不齐”(贺莺,2001);其三,电影片名翻译作为一种应用型文体,其究竟应当注重“求真”,还是落脚于“务实”?因此,本文将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力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方法来探究直译与意译在片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其中出现的“一名多译”及其他翻译不规范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以促进电影译名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二、功能目的论与电影片名功能介绍
功能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汉斯·弗米尔和克里丝汀·诺德等人创立的一种理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论将“目的”这一概念运用于翻译之中,并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往往决定翻译策略或手段。

同时,目的论者认为,在“目的论”的三大法则中,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作为普通适用法则,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且忠诚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仲伟合,1999)。

就具体的翻译目的而言,电影片名翻译作为一种应用型翻译,往往以实现市场利益最大化为依托,即“务实”总体上高于“求真”:增加票房收入必然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周领顺,2014)
依据功能目的论,电影片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和交际行为,其功能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指称)功能、表情功能和感染(诉求)功能(Nord,2001)。

信息功能即传递电影信息,包括其内容、情节和主题的表达;表情功能
则主要指情感的表达,它要求片名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特征,要能给受众以美的体验和享受;而感染功能要求潜在的观众受到感染,并产生或提升其观看电影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增加票房收入。

(李静,2012)
三、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片名翻译方法
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体现原片名之丰姿,又要忠实于原片名之内容,并力求实现艺术的再创造,同时又要具备很好的导视作用(何跃敏,1997)。

就目的论的视角而言,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评判标准在于,译名是否在发挥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感染功能的同时,有效地遵循了忠实法则和目的法则,并最终成功地充当了电影票房的推动者。

(一)直译——注重忠实法则
直译是实现信息功能的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其目的在于忠实地传递影片的信息内容,并力图实现字字对等的翻译佳境。

该方法是指在语言共性的基础上,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境下,既保持原文基于目的论的电影片名翻译技巧的思想内容,又尽可能保持译文与原文语言形式的对应形式(龙千红,2003)。

例如,张一白导演的《好奇害死猫》,其英文片名被直译为Curiosity Kills the Cat。

因为“猫”这一文化意象在中西方文化中均为好奇心和神秘的象征。

因此,通过直译这一翻译方法的应用,恰到好处地达到了中西文化以及语言形式的完美契合,可谓神形兼备。

然而,在不具备语言共性的基础上,倘若译者盲目地追求形式对等,则往往会阻碍其信息功能的有效发挥,并违背忠实原则。

例如,《霸王别姬》Farewell to My Concubine,这一译名明显忽视了“姬”字在影片中的历史文化内涵,致使受众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混乱,甚至贻笑大方。

此外,《画皮》Painted Skin,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以及Fast & Furious《速度与激情》、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夜》等很多影片的片名都采用了直译法。

其中,美国电影Sleepless in Seattle的片名在翻译中存在“一名多译”的现象:通过直译而来的《西雅图不眠夜》或《西雅图夜未眠》以及通过意译而来的《缘分的天空》。

显然,就受众效果而言,中国观众更为津津乐道的则是通过直译法得来的第一种译名。

因为电影片名的最佳翻译,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信息内容,又要兼具表情功能和感染功能。

具体而言,将Sleepless in Seattle 直译为《西雅图不眠夜》,一方面在汉英语言共性的基础上,忠实地传递了原片名文本的内容和信息,保持了原电影片名的思想、内容和情节,同时又在语言形式上实现了与原文语言形式的对等;另一方面,在西雅图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亦能给予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富于动态的画面美,因而往往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般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欲,进而间接地实现了其情感功能和感染功能。

(二)意译——侧重目的法则
就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而言,电影片名的意译法则侧重于表达情感和感染观众,并务实性地提升票房收入。

长期以来,由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均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其文化内涵往往也各不相
同。

因此,在双方语言文化内涵存在较大差异或限制的基础上,为确保商业电影宣传造势之功效,译者往往需要以影片的情节和大体风格为依据,抛弃原名的语言形式而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删减或改写,这一翻译方法即意译。

例如国产电影《云水谣》,其官方译名为The Knot,即“结,打结”之义。

这一译名显然是通过意译的翻译方法,对该电影情节和主题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而不拘泥于原电影片名的语言形式。

电影《云水谣》讲述的是男女主角陈秋水、王碧云之间,跨越海峡、历经60年动荡背景下的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故事。

因此,片名中的“云”和“水”分别指代男女主角陈秋水和王碧云。

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和文化传播的局限性,外国观众显然难以熟知“秋水与碧云”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因此,倘若将其直译为Ballad of Qiushui and Biyun,则难以被外国观众理解和接受。

相较而言,为有效实现其商业目的,可以通过意译来体现影片的主旨,改变原片名的语言形式,将其意译为The Knot。

这不但能有效地表达出影片的内容和主旨,而且“knot”一词,在隐射出影片曲折跌宕而又纠结缠绵的爱恋情节之时,亦能引发观众无限的遐思和观看欲望。

另外,许多其他电影片名也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例如: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唐伯虎点秋香》Flirting Scholar以及《北京遇上西雅图》Finding Mr. Right等。

功能目的论认为,意译并非乱译,在侧重于目的法则地同时,也必须兼顾忠诚法则。

倘若译者在片名翻译中,一味地为追求商业目的而博取宣传噱头,不顾及电影本身的情节、主旨和风格,则往往会使受众在选择和理解电影时产生偏差和混乱。

例如,《春光乍泄》这一部以沉郁压抑的基调讲述一对同性恋人相爱相离的华语电影,由于受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被译为Happy Together。

显然,相较于原片名的内涵基调而言,这一译名在内容情节、情感基调等多方面都是有失偏颇的。

其译名不但没有正确地发挥电影片名的信息功能,也违背了翻译的忠诚法则,同时也丧失了原作的美感和情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片名翻译应当以功能目的论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忠实于原片信息内容和情节主题的同时,符合目标语的文化特征,以达到文字优美、言简意赅,并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且最终有效地促进票房收入的增加。

就电影片名的具体翻译方法而言,翻译目的论要求译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以切实保留原作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并着重考虑其商业价值。

笔者认为,在电影片名本身具备通过信息功能以实现其表情功能和感染功能的前提下,且其并未与目标语在文化或语言形式上产生矛盾之时,译者应当优先采用直译的方法,以确保电影原名与译名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实现字字对等的翻译佳境。

参考文献:
[1]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1).
[2]仲伟合.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3]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李静.功能目的论下的电影片名翻译[J].影视翻译,2012,(6).
[6]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
(4).
[7]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兼谈电影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陈佳妮广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5106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