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整理 完整版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1.预成论:⼉童与成⼈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开始,⼉童的⾝体和个性已经成⼈化了。
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童与成⼈在⾝⼼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童⾝⼼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切有⽤的知识教给⼀切⼈,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
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众教育⼿段的⼀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
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法,使最⽆经验、最⽆知的⼈也能教育⾃⼰的孩⼦。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认为每个⼈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形成,⽽是由“外⼒”为他形成的。
他所说的这种外⼒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
他认为,⼈带着天赋品质降⽣,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个重要的教育改⾰法案,即〈〈⽩特勒法案〉〉。
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特勒的名字命名。
〈〈⽩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教育⾏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英国教育和就业⼤⾂谢泼德公布了⼀套数⽬为⒎3亿英镑的“幼⼉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付幼⼉教育的费⽤,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童都能接受三个⽉的⾼质量的学前教育。
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由选择公⽴的或私⽴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或民办学校则需⾃⼰再多交⼀些钱。
(#)7.店铺幼⼉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
实⾏⾃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进⾏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
教育内容和⽅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作。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
一.简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2.结合史实试述外国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3.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4.二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
评论陶行知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答案
一.简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①在空间上,他把幼师生的实习场所从幼稚园扩大到婴儿园和小学,从校内扩大到校外,从城市扩大到农村;
②在时间上,他从只集中在三年中的最后一学期,增加到三年六个学期中均有实习;
③在内容上,他从仅仅实习幼儿教育扩展到婴儿保育、小学教育,从只实习教育和教学扩展到实习行政管理以及缝纫炊事等。
联系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进行阐述。
2.结合史实试述外国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1)没有儿童的儿童观。
(2)中世纪:欧洲的中世纪社会由教会统治,其鼓吹的“原罪说”被普遍接受。
“原罪说”认为人生而有罪,从儿童时期起就具有原罪,要通过不断地惩罚而赎罪。
因此,中世纪的儿童观是“儿童生而有罪”。
(3)文艺复兴:把儿童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儿童观。
(4)近代以来:把儿童当做儿童的儿童观。
3. 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要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要点10学前教育考试题型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中外幼儿教育史的学科面貌20世纪2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教育史的分支或幼儿教育学的分支。
五帝时期学校的雏形:“庠(xiang)”是学校的雏形、萌芽初是实施养老和儿童共育机构,后儿童保教功能占据主导地位。
保傅教育制度在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是君主教育的有效制度。
乳保教育制度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事务的制度。
第二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目的.培养统治人才奠定齐家治国基础光耀门楣“幼仪”的总原则?生活常规:循“礼”,原则:谦卑、恭谨、稳重“幼仪””童子礼“,初步的道德教育: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文化知识教育:主要内容。
“万般为下品,唯有读书高”识字、习字、《四书》、《五经》、诗、词、赋;学风培养:乐学勤学体育:教养结合,体育游戏“外象内感”孙思邈《千金方》“外相内感”,注重孕妇的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我国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经验: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局限:夸大了”外象“的作用。
第三章贾谊论早期教育的基本观点一、早谕教1、“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针对皇太子的教育。
2、早期教育是人生最重要时期。
“君子慎始”,教育应及早开始。
3、胎教是早期教育的开始。
王室应设置胎教之地——“蒌室”二、慎选左右1、应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设置“三公”、“三少”,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2、应慎选德、才兼备之师、保、傅,关系国运兴衰。
三、重儒术是儒家学者。
1、以儒家理想人格塑造太子。
培养:忠信义礼孝仁道德观念2、以儒家经典教育太子。
《春秋》、《诗》、《礼》、《乐》3、以历史知识警示太子。
四、教养结合《颜氏家训》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誉为“家教规范”,论述关于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原则、方法等,涉及普遍问题,在家庭教育史上影响重要。
汇总:中外学前教育史——相关复习材料汇总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4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1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方面教育的是训诫类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 25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蒙(2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痒”。
求》)。
3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26 .在古代儿童的教材中,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哪个朝代以养公育后?宋代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27 .把太子教育分为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四阶段的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是贾谊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28 .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6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校教育、成人教育。
7 .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29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8 .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30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
育教科书是《颜氏家训》9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 31 .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A.大器晚成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之推10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32 .在儿童家庭教育中,颜之推_提出如何解决对子女严教与慈爱的关C.讲故事D.游戏系,是一重要问题。
P68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33 .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外国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

外国学前教育史一:古代、文艺复兴<第1章>史前幼儿教育1.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原始家庭2史前社会分4个时期: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军事民主制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军事体育训练,宗教、唱歌、舞蹈等内容。
△△4.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示范与讲解,观察与模仿,奖励与批评。
5.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的是( )A.示范与讲解B.实验与讲解C.奖励与批评D.观察与模仿6.史前社会幼儿教育随着下列哪一项的变化而变化?家庭模式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A.在家庭中进行,并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B.公养公育,民主平等C.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D.老人即专职教师8.史前幼儿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1)特征:a、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它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b、幼儿教育公养公育,民主平等;c、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d、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十分简陋。
(2)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相应的社会性质、家庭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2 ,名词解释: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体育训练a)是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b)私有制萌生,部落战争出现,氏族部落出现了由推选或选举产生的酋长和军事长官两个首领。
c)为满足军事民主制的需要,开始重视和加强对全体部落成员的军事体育训练。
d)学习使用武器和作战方法,锻炼强健的体魄,成为每个氏族成员的必修课。
第2章,古代东方学前教育1.【古埃及】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建筑、军事等。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从形式上看,特点:多样性、等级性。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从内容上看,特点:实践性、职业性·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家长制加体罚。
(完整word版)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2。
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7。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
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
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
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A、实用主义教育B、智育C、实业教育D、商业教育答案: B2.曾预言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B、麦克米伦C、爱伦·凯D、别劳夫人答案: C3.持“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的是A、贾谊B、朱熹C、颜之推D、王守仁答案: A4.《母育学校》的作者是A、柏拉图B、夸美纽斯C、伊拉斯谟斯D、维吉乌斯答案: B5.我国古代对婴儿实施道德教育的是A、慈母B、子师C、保母D、乳母答案: B6.1966年,英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发表了《______》,其中有一章呼吁大力发展英国的幼儿教育。
A、哈多报告B、教育白皮书C、普洛登报告书D、巴特勒报告7.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在道德发展上属于“他律”阶段时,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B8.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A、农夫-军人B、雄辩家C、政治家D、商人答案: B9.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学校是A、上海崇德女子中学附属幼稚园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C、景海幼稚师范学校D、杭州私立弘道女学答案: B10.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令是A、《学制令》B、《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C、《幼稚园令》D、《幼儿教育法》答案: B11.一般来说,我国幼儿园的主要收托形式是A、全日制幼儿园B、寄宿制幼儿园C、学前班D、混合班答案: A12.《爱弥儿》的作者是。
A、杜威B、福禄贝尔C、蒙台梭利D、卢梭答案: D13.将改造中华民族视为幼儿教育目标的是A、谢天恩D、宋庆龄答案: C14.按照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自我中心主义”是其突出的特点儿童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B15.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是A、北平幼稚师范学校B、集美幼稚师范学校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D、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答案: D16.9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A、克鲁普斯卡娅B、皮亚杰C、加德纳D、布鲁纳答案: A17.在我国,志厚最早介绍了______的幼儿教育思想,赞成其注重儿童早期感觉训练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
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
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
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13.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
1952年11月幼儿教育处由原来的司属处调整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单位。
14.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
规定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机构,在幼儿教育方面包括: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
15.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16.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17.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优劣取决于城邦是否具有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而天赋、习惯和理性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三条主要途径。
18.骑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19.《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
20.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09年在苏格兰新拉纳克棉纺厂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
21.1989年,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通过了《学前教育构想》指出了新的、个性定向式教育策略的基本特征。
22.1947年3月,日本厚生省成立了儿童局,主要职责是保障儿童福利,1947年12月公布《儿童福利法》明确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
23.1837年,福禄贝尔完全转向学前儿童教育,并于1840年将其幼儿学校命名为“幼儿园”。
24.1907年1月6日,意大利罗马圣罗伦佐区,蒙台梭利建立了其第一个“儿童之家”,这也是真正具有现代幼儿教育特征的幼儿园。
25.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即生长、生活、经验的改造。
26.看一看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大题
1.陶行知的六个解放(见书本74页)
答:要解放孩子的创造力,必须解放孩子的头脑、嘴巴、眼睛、双手;解放孩子的时间、空间,要因材施教
2.二战后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见书本206页) 答:二战后的德国主要分为联邦德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东德)。
东德:学前教育被纳入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成为公立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德:学前教育制度主要有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或学前班)设施以及其他辅助幼教机构。
3.评价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见书本240
页)
答:(1)什么是自然主义?其核心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
(2)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正确对待儿童;给儿童充分的自由。
同时也注意儿童天性所带来的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3)评价:卢梭在世界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教育家,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理论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全面、深刻的批判,而且使人类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使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他的自然教育理论震撼了当时的整个欧洲,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对现在世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仍存在着巨大影响。
(4)现实意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教会教育弊端及偏见,也为当时法国大革命爆发在思想上扫清障碍,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
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呼吁保护儿童纯真的人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
是在现在都对我国的教育实践有着借鉴意义。
卢梭的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的教育思想也使我国的教育实践有所改变。
对从卢梭的教育观点剖析中不难发现,我国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精髓在许多方面正是对卢梭观点批判的继承以及发扬光大。
4.斯巴达和雅典幼儿教育的相似点(见书本151页)
答:(1)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使其政体与社会需要相互适应(2)教育非全民性,只有上层统治者享有,具有阶级性色彩(3)重视优生优育。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经过后天挑选过得儿童,以保证培养优秀的公民(4)重视军事教育的同时都对儿童的品德习惯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礼貌行为教育和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