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指导护理常规
母乳喂养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新生儿出产房后,病房护士应和产房护士共同查对胸牌及手腕带,明确婴儿性别。
2、立即给新生儿保暖,观察体温至体温上升到36℃以上,每小时有一次统计,6小时后没两小时统计一次,Q4测体温并有统计,二十四小时后每班统计一次。
(白班、上夜、下夜)3、新生儿应采取侧卧位,防呕吐引发窒息,观察关键:呼吸、皮肤、肢体活动程度及对刺激反应,大小便,定时统计(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并随机统计)4、使用恒温箱时,应在水槽内加适量蒸馏水,保持温箱湿度,依据新生儿体温调整温箱,随时观察。
5、遵医嘱行新生儿诊疗,应严格查对给药剂量和浓度、给药路径,新生儿胸牌及手腕带,实施完成后签字确定。
6、新生儿吸氧时,应严格遵医嘱头罩给氧,调整氧流量,预防氧中毒,观察新生儿皮肤、呼吸,如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
7、新生儿入室后,应通知病员及家眷,严禁非工作人员将婴儿抱出病区,预防遗失。
夜班10点钟以后负责关门加锁。
8、新生儿沐浴时,实施一人负责制,并在洗前、洗后查对胸牌及手腕带,并有统计,如有遗失,应重新填写。
标示不全或遗失,应立即补齐。
9、有病情危重婴儿需转院诊疗时,应带氧、抢救箱,由一名医生偕同护士一起将婴儿转院。
10、新生儿蓝光诊疗时,应戴不透光眼罩,遮盖会阴部,保持箱温和湿度,观察新生儿精神反应、呼吸、体温改变及黄疸进展程度等,每小时喂水一次,没三小时喂奶一次。
11、严格遵守新生儿筛查相关规章制度,防漏查及查错。
12、天天设岗位专职管理新生儿,指导母乳喂养,并每班严格交接,以防意外。
13、加强新生儿沐浴室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14、严格实施交接班制度,尤其是新生儿数量。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1、同一班病室工作制度。
2、实施母婴同室(即:母亲和新生儿二十四小时在一起,天天分离不超出1小时)3、产妇进入母婴同室后,除一班产后护理常规外,应发放书面教材,并进行口头关键宣传教育和指导。
定时对产妇及家眷进行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
母乳喂养十条规定PPT课件

世界卫生组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 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 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新生儿分开的情
3、对母乳喂养知识、技能进行考核。(指导抱奶体位、 含接姿势、挤奶等)
4、查看培训材料(授课材料、签到表、会议记录及考 试试卷)。
5、询问医务人员是否接受过“HIV”阳性、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
三、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 诉所有的孕妇
指标
80%的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并能够回答出以下七个问题中 的五个
二、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指标
1、产、儿科相关人员接受培训情况。 2、产、儿科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回答有关母乳喂养的问
题。 3、产、儿科能够正确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4、培训内容包括“HIV”阳性、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
产妇母乳喂养知识。
措施
1、利用岗前教育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母乳喂养 培训。
5、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床旁治疗及护理 ,确保每日母婴分开时间不超过l小时。鼓励按需哺乳 ,婴儿哺乳的间隔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指导母婴分 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实行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定期巡视,掌握新生儿 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新生儿不吃母乳以外食品和 饮料。
本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妇儿医院)
2、产前门诊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向孕产妇及家属实行爱 婴医院知识宣教。张贴孕校课程安排,使80%的产妇 接受母乳喂养培训。
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1、产前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重要性及可能性,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
1、孕期加强乳房护理,纠正乳头凹陷,做好营养指导,为哺乳做好物质准备,
并教会母乳喂养的方法。
2、产后60分钟内早吸吮,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介绍母婴同室的好处,
增加产妇信心,剖宫产产妇回病房后半小时内早吸吮。
3、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无需特殊护理必要的婴儿,都应母婴同室,如
需进行护理操作,预防注射不应超过一个小时,处置后应立即送到母亲身边,与母亲24小时在一起,实行早哺乳,奶前不喂糖水和代乳品。
4、不用人工奶头哺乳新生儿,以免造成乳头错觉,激励多吸吮,促进乳汁分泌,
乳量不足,可用人工奶库的人奶,用滴管、匙或杯子喂或乳量多的母亲协助喂哺。
5、高危儿应坚持母乳喂养,除有绝对禁忌症,母亲应亲自喂养病儿,不能喂哺
时用奶库的人奶或她人母乳。
6、随时指导母乳喂养,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如奶胀、奶头痛等不能亲自哺乳者,
多余奶汁应挤出放在奶库,标明收集时间,24小时内可用。
7、坚持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出院后转入家庭病房及地段保健组,保健医生协助
母乳喂养,42天要检查坚持母乳喂养情况,并给予咨询。
8、不能接受代乳品,禁止以文字或版画的形式宣传人工喂养。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2.环境适宜。
病房必须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避免对流;室内最好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按病种隔离,严禁探视;工作人员入室前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患腹泻、皮肤病和传染病者均不得进入新生儿室,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细菌培养1次。
4.按医嘱给予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
哺乳后应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助胃内误咽的空气排除;哺乳后宜取右侧卧位,以防溢奶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病情危重或口腔疾病不能吸吮者,用滴管喂养或鼻饲,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奶具每次用后经消毒液浸泡、洗刷,再高压灭菌后备用。
5.准确执行医嘱,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6.新生儿入室后尽快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家长,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亦可避免发生纠纷。
及时给患儿戴上写有姓名、性别等身份标志的手圈,防弄错婴儿。
7.每日测量体温三次或遵医嘱。
早产儿,低体温及发热39℃以上者,每1~2小时测体温一次;置婴儿温箱者,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以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8.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房间1次,每次60min。
照射时注意眼睛及皮肤的防护。
9.使用婴儿温箱时,注意消毒隔离。
每日用消毒水擦拭温箱。
温箱湿化水每日更换一次。
10.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换片时先用温水清洁臀部,再涂20%鞣酸软膏或其他护臀膏,防臀红发生。
11.根据病情轻重每日给予沐浴或床上擦浴,沐浴时观察皮肤有无皮疹、疖肿、糜烂等,衣服应宽大松软,棉质适宜,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2.新生儿脐部24小时后采取暴露疗法,脐带未脱落或脐部分泌物多时禁盆浴,每日用0.5%络合碘消毒2~3次,以防发生感染。
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

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总1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xxx人民医院目录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医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卫生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新生婴儿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乳房护理技术护理常规

乳房护理技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及心理反应。
2、评估产妇健康状况,分娩经过,产后天数。
3、产妇乳房状况,有无乳胀、采取喂养方式等。
4、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
二、护理措施1、洗手,备齐用物,核对新生儿及产妇信息,向产妇做好解释工作协助产妇洗手,屏风遮住产妇。
2、指导取舒适体位,湿毛巾热敷乳房,露出乳头,每侧持续约5分钟。
3、协助产妇按摩乳房,协助者站在产妇背后,左手母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托起产妇一侧乳房,右手小鱼际肌顺时针按摩乳房,直至乳房变软,双手母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分别托起双侧乳房轻轻晃动5-6次。
4、牵引乳头,左右手的拇指对称置于距离乳头根部2厘米的乳晕上,上下左右向外牵拉乳房皮肤各20次。
拇指与食指轻轻牵拉乳头10次。
动作轻柔,不可用力过猛。
5、干毛巾擦干乳房,协助产妇穿好衣服,询问需要,整理床单位。
6、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产妇注意清洁乳头,去除痂皮。
2、热敷时温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烫伤。
3、产妇自行按摩的方法及次数,避免劳累。
4、告知产妇自我评估按摩效果。
5、产妇如有溢乳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四、注意事项1、热敷时注意水温,避免受凉或烫伤。
2、按摩时注意力度,避免暴力牵拉。
3、注意保护产妇隐私。
4、保持产妇衣服清洁干燥。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1一科学管理强素质:妇产科工作复杂繁重,风险较大,特别是产科母子两条生命掌握在我们医务人员中。
为给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我们妇产科实施了科学管理,把制度建设及其贯彻落实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通过每天的交班,使每天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我觉得妇产科是一支敬业奉献的团队,管理出素质,出成绩,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科室工作顺利进行,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优质服务树形象:医院应给病人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有了这“三感”服务质量就在其中了。
但这三感离不开高质量的技术和周到细致的服务。
近几年,科室在医院的支持下,先后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同时积极联系专家来我院讲学,会诊,指导。
对我们年轻医务人员传、帮、带,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给病人减轻了不少痛苦,科室对新技术高度重视,科主任以身作则,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新技术。
三亲情服务暖人心:优质的服务更是让患者获得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的基础。
我们坚持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换位思考,并从规范的言语和亲人般的行为做起,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让患者感到的是温馨提示、知情告知,而不是刚硬条款;听到的是亲切问候、和蔼解释,而不是“生、冷、硬、顶。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2一、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产后护理常规

产后护理常规一、产褥期护理常规1、产妇入母婴同室后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按摩子宫,观察恶露、会阴伤口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为产妇提供一个空气清新、舒适、安静的环境,病房温度20—24℃,相对湿度55%—65%,上下午各通风30分钟;保持床单元的干净、整齐。
3、回病房后进半流质,后进普食;剖宫产禁食6小时后进米汤等汤类食物,肠蠕动恢复后逐渐进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汤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4、产后4小时内鼓励产妇排尿,剖宫产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多吃蔬菜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鼓励产后6—12小时轻微活动,于产后第二日室内随意走动;剖宫产12小时取半卧位,24小时下床活动,不能长时间站立及蹲位活动。
6、会阴用0.5%碘伏棉球每日2次擦洗,水肿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遵医嘱给予理疗。
7、乳房护理:(1)乳房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
(2)每次哺乳前洗手,用清水将乳头洗净,柔和的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
(3)平坦及凹陷乳头可以做乳头伸展及乳头牵拉练习.(4)配戴合适棉质乳罩.(5)产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时,应尽早停止哺乳退奶,少进汤汁,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8、指导母乳喂养:(1)母婴同室,按需哺乳.(2)开始每次吸吮时间3-5分钟,后逐渐延长不超过15-20分钟.(3)先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
(4)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5)乳汁确实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按比例稀释的牛奶。
9、做好心理护理。
10、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健康指导】1、一般指导。
2、适当活动。
3、喂养指导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
4、产后保健操.5、计划生育指导产后3个月可放环,剖宫产半年。
6、产后42天来院检查。
二、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概念】足月新生儿指孕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体重叁2500g的新生儿。
【护理评估】1、出生时评估.2、入母婴同室时评估健康史及身体评估.3、日常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母乳喂养指导护理常规
一、目的考察护士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工作。
理解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能满足婴儿出生后至6个月的生长需要。
对于适合进行母乳喂养的刚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促进哺乳的多种方式以达到成功母乳喂养的目的。
二、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定
(一)准备。
1.人员:着装整洁、洗手。
2.用物:清水、毛巾。
3.母亲:评估母亲身体状况。
4.环境:环境安静、整洁,备隔帘或屏风保护母亲隐私。
(二)操作流程。
1.评估母亲身体状况,了解有无母乳喂养禁忌症。
2.心理准备:鼓励母亲,帮助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3.产妇准备:哺乳前,用毛巾对乳腺和乳头湿热敷2-3分钟,然后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促进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
4.新生儿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5.保持正常喂哺姿势:刚生产的产妇一般采用卧位,若情况允许可采用坐位,抱婴儿斜坐位。
6.尽早开奶:正常分娩、母婴健康情况良好时,产后1小时内即可哺乳;哺乳时,将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置人婴儿口中,以剌激婴儿的口腔动力,有利于吸吮。
7.排空乳汁:两侧乳房应先后交替进行哺乳,每次哺乳均应让乳汁排空。
8.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刚出生的新生儿哺喂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9.哺乳后护理:哺乳完毕后将婴儿竖直、头部紧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婴儿背部以帮助其胃内空气昵出。
哺乳后应将婴儿保持于右侧卧位,以利胃排空,防止反流或吸入造成窒息。
(三)质量评定。
1.关爱母亲和新生儿,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有效沟通。
2.操作流程规范,方法正确,操作熟练。
3.用物准备齐全,符合要求。
4.规定时间(30分钟)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