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技术 V1.0》解析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_v1.0

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_v1.0

数据中心技术白皮书1、数据中心技术概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IS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GIS应用系统需要访问分布在多个数据源的异构数据,也需要整合诸如文档、数据库属性表等非空间数据。

如何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对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GIS应用系统本身的构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处理来自多种数据库的异构数据,到使来自多种GIS平台的功能能够协同工作;从GIS空间分析,到复杂的领域业务逻辑的实施;从单机单应用程序到分布多服务器集群的运用等等;除此之外,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动,系统地设计不断调整,使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成为巨大的挑战,用户也未真正参与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不能自发的对新的需求做出响应,需要通过需求变更、系统软件版本升级等软件过程才能解决那怕看似简单的功能调整。

另一方面,组件技术的日趋成熟、插件式开发的逐渐普遍、Web Service技术的日益盛行,使开发具备高可伸缩性,且满足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集成及应用程序集成的软件开发模式成为可能。

在这种形势下,数据中心技术应运而生。

数据中心是各种数据的集成与交换中心。

数据中心平台是集基础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

数据中心技术的目标是。

建立数据中心的基本原则是。

数据中心是多种概念及思想的综合体,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入手可以得到不同语义的数据中心实例。

数据中心是一种可扩展的程序设计思想,它定义了一系列的规范,可以使功能模块达到搭建级别的可复用,搭建级别的可复用是运行时级别的可复用,通常需要一种脚步语言对功能进行重组,这里主要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功能的重组。

数据中心是一种强兼容性的数据仓库,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把来自不同生产厂商,不同格式,不同标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数据统一在一个系统之下;既对分布式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管理能力。

数据中心是一个定义完备的功能仓库,支持以多种方式(组件、插件、流程、动态库、程序片断、脚本)提供的功能,并能对这些功能以一种一致的方式进行调用及执行。

数据中心技术使用技巧解析(六)

数据中心技术使用技巧解析(六)

数据中心技术使用技巧解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设备,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

在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过程中,技术使用技巧对于保障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运维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中心技术使用的角度出发,对数据中心技术使用技巧进行解析。

一、设备选型与布局数据中心的设备选型和布局是数据中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备选型上,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在布局上,应遵循“热通道与冷通道隔离”原则,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确保设备之间的散热和通风效果良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二、网络架构设计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网络架构设计上,应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规模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划分VLAN,实现网络的分段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虚拟化技术应用虚拟化技术是当前数据中心建设中的热点技术之一。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服务器,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硬件成本。

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应合理应用虚拟化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

四、高可用性设计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设计是保障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在设计数据中心时,应采用冗余设计,包括冗余服务器、冗余存储设备、冗余网络设备等,确保数据中心在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时仍能够正常运行,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五、容灾备份策略容灾备份策略是数据中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容灾备份策略时,应综合考虑企业的业务需求和数据安全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备份方案和备份设备,设计合理的备份周期和备份策略,确保数据中心的数据能够及时、完整地进行备份和恢复。

六、监控和管理系统监控和管理系统是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数据中心机房简介

数据中心机房简介

运营模式与策略
01 02
独立运营模式
数据中心机房可采用独立运营模式,由专业的数据中心运营商负责建设 和运营,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三种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面的 数据服务。
合作运营模式
数据中心运营商可以与电信运营商、云服务提供商等合作,共同建设和 运营数据中心机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03
混合运营模式
VS
发展趋势
未来,数据中心机房将朝着更加绿色、智 能、高效的方向发展。随着能源价格的上 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数据中心机房将更 加注重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同时,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据中心机房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 自动化管理和运维。
常见类型与特点
常见类型
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数据中心机房可分为小型数 据中心、中型数据中心和大型数据中心。其中,大型 数据中心通常拥有数千台服务器和大量的存储设备, 是互联网和云计算公司的主要基础设施。
运维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如设备操作手册、安全操作规 程等,确保操作正确、安全可靠。
监控与预警
数据中心机房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网络状况 、安全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故障处理与恢复机制
故障处理流程
当数据中心机房出现故障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故 障处理,包括故障定位、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制定和实施 等环节。
安全防护措施与策略
防火墙
通过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非法访问,提高 数据安全性。
访问控制
通过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法用 户可以访问数据。
数据加密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防止敏感数据被窃取或 篡改。
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安全策略执行情况 ,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发布时间:2022-03-06 14:3浏3览量: 2076一、数据中心的概念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

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二、机房工程(数据中心)的类型及特点电子机房主要有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控制机房、屏蔽机房等。

这些机房既有电子机房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各异。

(一)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机房内放置重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及机房保障设备。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应考虑以上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

大型计算机机房普通由无人区机房、有人区机房组成。

无人区机房普通包括小型机机房、服全运行。

(2)保安监控机房。

内设监控主机及终端显示设备,对建造各出入口、车库、走道、电梯轿箱等处进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

(3)消防控制室。

是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系统的控制中心,也是火灾时灭火指挥和信息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等对消防监控机房的设置范围、位置、建造耐火性能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其主要功能提出原则性要求。

(4)卫星接收机房。

主要用于安放卫星接收机、调制解调器、混合器、放大器、有线光缆接入设备、各频段接受显示器等。

卫星接收机房一般是位于建造顶层,有利于卫星电视信号的传输。

(5)视频会议控制机房。

主要用于安放视频会议主控单元(MCU)、调音台、音响扩声系统、信号传输设备、控制台设备、信号源机柜等。

但由于普通的视频会议控制机房面积较小,在设备布置时应根据房间的具体情况灵便布置。

(四)屏蔽机房为了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式噪声、辐射对电子设备和测量仪器的影响,并严防电子信号泄漏从而威胁到机密信息的安全,国家机关、军队、公安、银行、铁路等单位需要建立屏蔽机房。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V1.0(201108)[2]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V1.0(201108)[2]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V1.0)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H3C iMC 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Keywords关键词:iMC,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智能报表,虚拟化,ITIL,应用管理,SLA,零配置Abstract摘要:H3C iMC数据中管理方案提供了一体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管理,虚拟化、自动化的IP资源管理,多维度、新模型的应用和流量管理,规范化、可衡量的IT运维流程管理,实现了管理平台、流量分析、行为审计、安全设备等各种资源之间的智能联动,为实现基于用户、开放式、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中心管理打下了基础,为数据中心资源的动态调配、最优化利用提供了保障。

Abbr. List缩略语:目录1 综述 (6)1.1 建设背景 (6)1.2 现状分析 (6)1.3 建设目标 (7)1.4 建设内容 (7)2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介绍 (8)2.1 一体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管理 (9)2.2 虚拟化、自动化的IP资源管理 (9)2.3 多维度、新模型的应用和流量管理 (10)2.4 规范化、可衡量的IT运维流程管理 (11)3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产品介绍 (12)3.1 基础设施管理 (12)3.1.1 全面的基础设施管理 (12)3.1.2 灵活方便的拓扑功能 (14)3.1.3 方便易用的性能管理 (19)3.1.4 设备配置管理 (20)3.1.5 智能的告警管理 (25)3.1.6 Syslog管理 (27)3.2 IP资源管理 (27)3.2.1 零配置自动化部署 (27)3.2.2 ACL管理 (29)3.2.3 VLAN管理 (31)3.2.4 IP/MAC管理 (33)3.3 网络应用流量分析 (38)3.3.1 任务式多角度网络流量分析 (38)3.3.2 结合拓扑、设备管理直观展示网络流量 (38)3.3.3 流量分析widget监控 (38)3.3.4 分布式流量监控能力 (39)3.3.5 总体流量趋势分析 (39)3.3.6 应用流量分析 (40)3.3.7 源主机\目的主机\会话流量分析 (40)3.3.8 智能基线及流量告警 (41)3.3.9 未知应用流量分析 (41)3.3.10 七层应用流量分析 (42)3.3.11 基于用户的流量分析 (42)3.3.12 主机连接数统计分析 (42)3.3.13 业务间流量统计分析 (43)3.3.14 VPN流量统计分析 (43)3.3.15 网络应用自定义 (44)3.4 虚拟化管理 (44)3.4.1 虚拟化网络管理 (44)3.4.2 VMWare虚拟服务器管理 (47)3.4.3 Hyper-V虚拟服务器管理 (50)3.5 应用性能管理 (51)3.5.1 简便灵活的web架构,易于部署和使用 (52)3.5.2 全方位的监视功能,更清晰地展示各种信息 (52)3.5.3 故障根源分析,协助管理人员快速解决问题 (53)3.5.4 丰富的报表功能,便于工作总结和汇报 (54)3.5.5 SLA水平测量,服务质量更有保障 (54)3.5.6 应用与拓扑融合管理,IP与IT的完美结合 (54)3.6 数据中心综合SLA分析 (55)3.6.1 增加KQI指标 (55)3.6.2 数据中心综合SLA分析报表 (56)3.7 智能报表分析 (57)3.7.1 集中的报表管理平台 (58)3.7.2 完备的开放数据源 (58)3.7.3 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 (58)3.7.4 丰富的预定义报表模板 (58)3.7.5 灵活而强大的报表设计功能 (58)3.7.6 无缝的设计环境和用户操作环境融合 (59)3.7.7 业界领先的报表展示 (59)3.7.8 快速自定义报表 (60)3.7.9 自动化的周期性报表机制 (61)3.7.10 实时的立即报表 (62)3.7.11 我的报表视图 (62)3.7.12 Email自动发放报表 (62)3.8 运维流程管理 (62)3.8.1 实时、精确的联合CMDB (63)3.8.2 完整的服务运维流程 (63)3.8.3 融合iMC告警模块的网络故障维护流程 (64)3.8.4 融合iMC配置管理的网络变更流程 (65)3.8.5 快捷灵活的流程定制能力 (65)3.8.6 集中的知识库管理 (66)3.8.7 服务台 (66)4 系统功能 (67)4.1 个性化首页定制 (67)4.2 系统安全管理 (68)4.2.1 操作员登陆管理 (68)4.2.2 操作员密码管理 (68)4.2.3 操作日志管理 (68)4.2.4 操作员在线监控和管理 (68)4.3 分权管理 (68)4.4 分级部署 (70)4.4.1 重要告警上报与下级网管状态监控 (71)4.4.2 无缝衔接的分级拓扑 (71)4.4.3 灵活丰富的分级报表 (71)4.5 硬件要求 (72)4.5.1 iMC平台部署硬件要求 (72)4.5.2 NTA组件部署硬件要求 (74)4.5.3 DIG采集器组件配置要求(可选) (75)4.5.4 APM部署方案(仅限Windows操作系统) (75)4.5.5 SOM部署方案 (75)4.5.6 iAR报表组件配置要求 (76)1 综述1.1 建设背景“网络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对于一个拥有一定规模数据中心的用户来说,管理永远是一个大“问题”。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详解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详解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详释1 总则1.0.1 为规范数据中心的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数据中心的设计。

条文说明:本规范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政府数据中心、企业数据中心、金融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外包数据中心等从事信息和数据业务的数据中心。

1.0.3 数据中心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数据中心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数据中心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可以是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条文说明:本规范定义的数据中心是以建筑空间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不包括室外以集装箱、车辆、船舶等设施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

2.1.2 主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处理设备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条文说明: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计算、存储、交换和传输等。

主机房除可按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划分外,对于面积较大的主机房,还可按不同功能或不同用户的设备进行区域划分,如服务器设备区、网络设备区、存储设备区、甲用户设备区、乙用户设备区等。

2.1.3 辅助区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总控中心、消防和安防控制室、拆包区、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1.4 支持区为主机房、辅助区提供动力支持和安全保障的区域,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不间断电源系统用房、消防设施用房等。

2.1.5 行政管理区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数据中心机房学习资料

数据中心机房学习资料

机房地板
活动地板在计算机房中是必不可少 的。机房采用的是豪华的架空抗静电 全钢活动地板,地板敷设高度为0.4米, 地板下敷设电源线管、线槽、综合布 线、消防管线等以及一些电气设施 (插座、插座箱等)。
地板工程
地板工程
UPS系统
机房UPS电源系统 UPS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应急使用,防止突然断电而 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给用电设备造成损害;二是消除市电上 的电涌、瞬间高电压、瞬间低电压、电力线噪声和频率偏移 等“电源污染”,改善电源质量,为用电设备提供高质量的 电源。
数据中心机房属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范畴,与一般的电子信 息系统机房相比,其地位更加重要,设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优良。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主机房(包括网络交换 机、服务器群、存储器、数据输入/输出配线、通信区和网络监控终端 等)、基本工作间(包括办公室、缓冲间、走廊、更衣室等)、第一类辅 助房间(包括维修室、仪器室、备件间、存储介质存放间、资料室)、 第二类辅助房间(包括低压配电、UPS电源室、蓄电池室、精密空调 系统用房、气体灭火器材间等)、第三类辅助房间(包括储藏室、一般 休息室、洗手间等)组成的。主机房内放置大量网络交换机、服务器 群等,是综合布线和信息化网络设备的核心,也是信息网络系统的数 据汇聚中心,其特点是设备24h不间断运行,电源和空调不允许中断, 对机房的洁净度、温湿度要求较高。
机房内安装有UPS不间断电源、精密空调、机房电源等大量配套 设备,需要配置辅助机房。为了方便管理,有时将通信机房与信息网 络机房合在一起建设,使得机房的面积相对较大。此外,机房布局时 还应设独立的出入口;当与其他部门共用出人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 交叉;人员出人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机房与其他建筑物合 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尽可能设 于机房两端。

数据中心机房基础知识全面讲解

数据中心机房基础知识全面讲解

数据中心机房基础知识全面讲解数据中心机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施,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它是一个专门设计的物理空间,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相关组件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环境。

首先,数据中心机房的位置非常重要。

它应该远离自然灾害和高风险地区,例如洪水、地震和火灾等。

此外,机房应该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以确保供电、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机房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它应该有合适的面积和高度,以容纳所有必要的设备,并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散热。

机房还应该具备合适的防火设施,例如消防设备和自动灭火系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供电系统是数据中心机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机房应该有备用电源,例如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以确保在电力中断或故障时持续供电。

此外,机房还应该具备合适的电源配送系统,以确保电力稳定地分配给各个设备。

网络基础设施也是数据中心机房的关键部分。

机房应该有可靠的网络连接,以保证数据的快速传输和访问。

此外,机房应该具备合适的网络安全设备,例如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保护机房内的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机房内的设备也非常重要。

它们应该是高性能、可靠和可扩展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

此外,机房内的设备应该遵循适当的配置和布线标准,以确保最佳的性能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机房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监控。

此外,机房应该有合适的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和预防故障。

最后,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是不可忽视的。

机房应该有严格的访问控制和监控系统,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

此外,机房应该有适当的物理安全措施,例如视频监控和防护门锁等,以保护机房内的设备和数据不受损害和盗窃。

数据中心机房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环境,还为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公认全球统一标准,通过一些最佳实践指导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分级
数据中心分级(TIA-942)
Tier I
基本 可用性 每年IT 服务 中断时间 99.671% 28.8小时
Tier II
冗余单元 99.749% 22.0小时
Tier III
可并行维护 99.982% 1.6小时
Tier IV
机房标准
• 国外标准:
• 国外标准《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ANSI/TIA-942-2005 、ANSI EIA/TIA 568A、569、607 美国布线标准等。
• 国内标准:
• • • • GB 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 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46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验收规范》
– 保证数据中心有充足的铺设电缆的管路(管道、通道、线槽);
– 保证数据中心有充足的电信设施扩展空间; – 保证数据中心各种电缆的长度符合通信应用的要求;
ANSI/TIA-942 标准概述
发布TIA-942 的目的(续): • 定义数据中心通讯基础架构的标准:
– 使用标准的架构和截止(电缆)来实现数据中心架构化布线系统; – 适应于多种通讯设施的部署(LAN、SAN、WAN、Channels、Consoles,楼宇 自动化系统); – 可适应现在和不远的将来的各种通信协议的部署(10 GE、10G); – 代替那种非结构化的通过不同电缆实现不同通信系统间联系的布线方式; – 实现数据中心电信空间和电缆铺设的标准化; – 提供为数据中心各种电缆、配线架、机架做编号、标签的建议
有人说:数据中心是大量数据处理集中的网络
有人说:数据中心是集中网络、计算、存储的平台, 是超级计算机 有人说:数据中心是企业的命脉 实际上:数据中心是企业ICT的基础,是企业战略 成功的基石
数据中心的定义
企业发展
Stragic
Organizations
R&D
PRINT SERVICE
典型数据中心布局
接入服务商 网或园区网 接入室 RM
主干电缆 水平电缆
MDA
通信室 TR
机柜
机柜 机柜
总配线区 MDA
机柜
机柜 机柜
机柜
机柜
水平配线区 HDA
EDA
设备配线区 EDA
EDA
机房 Computer Room
接入层形态 —— End-Of-Row
End of Row: 比较传统的布线方式. 网线直接从服务器拉到汇聚/接入交换机 这种方式面临着服务器群接入密度的挑战:
Site/room
Systems
Electrical Environment Fire Suppression
members
数据中心的重要性
数据中心是ICT(信息通讯技术)的基础,从而也是公司战略成功的基石 数据中心宕机会对企业运作有重大影响 (Mission Critical) 数据中心故障的来源 人为操作故障
可预防的 (67%)*
• 错误的程序 • 差的设计
• 不充分的冗余
• 维护 • 设备故障
无法预防的 (33%)*
(尽管有适当的维护和测试)
• 供应/服务链故障 • 电脑恐怖行动
目录
数据中心介绍
数据中心的重要性
数据中心的标准及规范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数据中心各系统 数据中心评估服务
案例与测试
数据中心机房技术
刘志国/01004 日期:2011.4.6
目录
数据中心介绍
数据中心各系统 数据中心评估服务 案例与测试
目录
数据中心介绍
数据中心的重要性
数据中心的标准及规范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数据中心各系统 数据中心评估服务
案例与测试
数据中心的定义
究竟何为数据中心?
ANSI/TIA-942标准,《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数据中心的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是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TIA 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在2005年4月发布的以 数据中心通讯基础设施(机房工程)为对象的技术规范标准。 TIA-942 的适用范围:企业数据中心(EDC)、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TIA-942 的目标(Purpose of TIA-942): • 填补数据中心通讯基础架构设计标准的空白。 • 为数据中心的用户提供了数据中心设计方面的关注点,以便客户可以更好 的同建造数据中心的工程师、建筑师们沟通需求。 • 设立一个数据中心建设等级标准(主要是可靠性、安全性)。 • 发布这个标准也为了带动数据中心网络通信设计人员,数据中心的IT从业 人员能更早的投入到数据中心的早期设计阶段; • 确保数据中心能适应于各种设备和实施工艺的需求:
错误的操作和流程规范
未授权访问
事故、忽略警告造成进一步故障
电源质量问题
异常电流、电压、频率问题 电源干扰、高地阻、电源谐波
电磁问题
线缆、电源、变压器、PDU、雷电等辐射
环境因素
温、湿度问题 错误制冷 污染来自数据中心宕机的根本原因
• 人为过失
• 缺少流程
TSC P&M
Mail SERVICE Network SERVICE
Sales
MKT
ERP Service
oracle OA EPMS Applications
Services
hub
PMS SERVICE
routers Switches UNIX
NT Servers Mail frames
Infrasturature network Facilities
容错 99.995% 0.4小时
操控中心 多运营商线路接入
主干线缆冗余 水平配线冗余 供电线路 UPS冗余 ……
无 否
否 否 1路 N
无 否
否 否 1路 N+1冗余
有 是
是 否 1主+1备 N+1冗余
有 是
是 可选 2路热备 2N冗余
注:数据中心的定级取决于整个系统中最低等级的部件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范--ANSI/TIA-942 标准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