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模块原理和端接
网络模块接线顺序图解终审稿)

网络模块接线顺序图解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网络模块接线顺序图解家装工程的网络布线其实和电线布线的施工方式法有些相同,都是在地板、墙壁里暗装,经过PVC管和终结在86底盒。
但网络线是一个信息点一根网线,中间不允许续接,一线走到底。
这些对于一般施工队来说不难,难的是如何安装网线始点和终点的接口模块。
在始点是位于家庭信息接入箱中的“网络模块条”的安装,在终点是RJ45信息模块的安装。
下面分别讲述:信息模块的安装这里指的是RJ45信息模块,满足T-568A超五类传输标准,符合T568A和T568B线序,适用于设备间与工作区的通讯插座连接。
信息模块的端接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下述的T568A模块和T568B模块的内部固定联线方式。
两种端接方式所对应的接线顺序如下表所示:1.需打线型RJ45信息模块安装 RJ45信息模块前面插孔内有8芯线针触点分别对应着双绞线的八根线;后部两边分列各四个打线柱,外壳为聚碳酸酯材料,打线柱内嵌有连接各线针的金属夹子;有通用线序色标清晰注于模块两侧面上,分两排。
A排表示T586A线序模式,B排表示T586B线序模式。
这是最普通的需打线工具打线的RJ45信息模块。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第1步:将双绞线从暗盒里抽,预留40厘米的线头,剪去多余的线。
用剥线工具或压线钳的刀具在离线头10厘米长左右将双绞线的外包皮剥去。
如图所示。
第2步:把剥开双绞线线芯按线对分开,但先不要拆开各线对,只有在将相应线对预先压入打线柱时才拆开。
按照信息模块上所指示的色标选择我们偏好的线序模式(注:在一个布线系统中最好只统一采用一种线序模式,否则接乱了,网络不通则很难查),将剥皮处与模块后端面平行,两手稍旋开绞线对,稍用力将导线压入相应的线槽内,如图所示。
第3步:全部线对都压入各槽位后,就可用110打线工具(下图)将一根根线芯进一步压入线槽中。
用于宽带接入网的光模块工作原理

1UI
{0.22UI, 0.375UI, 0.20UI, 0.20UI, 0.30UI}
光眼图实例
光接收模块
• 光接收模块的作用是把经过传输后的微弱光信号 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整形恢复为原输入的电信 号;光接收模块的原理框图如下
偏置电压
PD/APD TIA
光接收组件(ROSA)
主放
判决/限幅放大
信号通过光模块实现传输媒体的转换(光纤←→铜线)
电光转换
光电转换
LD,LED
光发射
光纤
模块
E/O
PD,APD
O/E
光接收 模块
电发射机
电接收机
光发射模块
光发射模块是由将带 有信息的电信号转换 成光信号的转换装置 和将光信号送入光纤 RF输入 的传输装置组成
右图是光发射模块的 示意图
MD LD
放大驱动电路 (电流开关)
• 将LD芯片和监测光电二极管(MD)加上其他 元件封装在一个紧密结构中(TO同轴封装或 蝶形封装),就构成光发射组件(TOSA)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实质上就是一个高速电流开关
驱动电路原理电路
LD调制电流输出电路原理图
LD直流耦合接口电路原理图
激光器驱动电路原理图
驱动电路结构
一个典型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包括下列部分: 1. 差分电流开关电路—向LD输出调制电流 2. 偏置电流发生器—向LD提供直流偏置电流 3. 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在不同温度和
• 上行光波长为1310nm 下行光波长为1490nm 1550nm作为传输视频信号用
• 传输码型为扰码的不归零码,CID抗扰度大于72bit
GPON
• 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千兆无 源光网络
网络模块原理端接实训

目录
实训目的 实训要求 实训设备、材料和工具 实训步骤 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
1)掌握网线的色谱、剥线方法、预留长 度和压接顺序。 2)掌握通信配线架模块的端接原理和方 法,常见端接故障的排除。 3)掌握常用工具和操作技巧。
实训要求
1)完成6根网线的两端剥线,不允许损伤线缆 铜芯,长度合适。 2)完成6根网线的两端端接,共端接96芯线, 端接正确率100%。 3)排除端接中出现的开路、短路、跨接、反 接等常见故障。 4)2人一组,2课时完成。
实训设备、材料和工具
1)网络配线实训装置,型号KYPXZ-0 1-05。 2)实训材料包1个。内装长度500毫米的网线 6根。 3)剥线器1把,打线钳1把,钢卷尺1个取出网线。 (2)剥开外绝缘护套。 (3)拆开4对双绞线。 (4)拆开单绞线。 (5)打开网络压接线实验仪电源。 (6)按照线序放入端接口并且端接。 端接顺序按照568B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 蓝、绿、白棕、棕”。 (7)另一端端接。 (8)故障模拟和排除 。 (9)重复以上操作,完成全部6根网线的端接。压接完线芯,对 应指示灯不亮,而有错位的指示灯亮时,表明上下两排中,有1 芯线序压错位,必须拆除错位的线芯, 重复在正确位置压接, 直到对应的指示灯亮。
施工完成图
实训报告
1)写出网络线8芯色谱和568B端接线顺序。 2)写出模块端接原理。 3)写出压线钳操作注意事项
课后思考
打线过程中哪些步骤容易出错?
4g模块原理

4g模块原理4G模块原理。
4G模块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设备,它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的网络连接。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4G模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那么,4G模块是如何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连接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4G模块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4G模块的工作原理。
4G模块是建立在LTE技术基础上的,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意为长期演进。
它是一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低延迟的网络连接。
4G模块通过LTE技术,利用多天线技术、高阶调制技术和多址接入技术等,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连接。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4G模块的多天线技术。
多天线技术是指在发送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个天线,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信号的合并和分集,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在4G模块中,多天线技术可以实现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覆盖范围。
此外,高阶调制技术也是4G模块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重要技术之一。
高阶调制技术是指在有限的频谱资源内,通过提高每个符号所携带的比特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4G模块中,采用了16QAM、64QAM甚至256QAM等高阶调制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最后,多址接入技术也是4G模块实现稳定连接的重要技术之一。
多址接入技术是指在同一频段上,通过编码和调制技术,实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在4G模块中,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和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可以实现多用户同时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保证了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wifi模块远程控制原理

wifi模块远程控制原理WiFi模块远程控制原理1. 什么是WiFi模块远程控制WiFi模块远程控制是一种通过WiFi无线网络连接将设备远程控制的技术。
它允许我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无需物理接触,对WiFi模块连接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操作。
这种技术在家庭、工业以及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WiFi模块远程控制的基本原理WiFi模块远程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WiFi无线网络传输数据。
一般来说,WiFi模块有两种工作模式:STA模式和AP模式。
STA模式STA模式(Station模式)是将WiFi模块连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WiFi网络中,作为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模式。
在STA模式下,WiFi模块可以通过接入已有的WiFi网络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远程控制。
AP模式AP模式(Access Point模式)是将WiFi模块自身作为一个热点设备,允许其他设备连接到它。
在AP模式下,WiFi模块作为一个服务器,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指令,并对连接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3. WiFi模块远程控制的实现步骤WiFi模块远程控制的实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WiFi连接建立首先,需要将WiFi模块与WiFi网络进行连接,确保模块能够顺利地接入网络。
在STA模式下,WiFi模块需要知道要连接的WiFi网络的SSID和密码,然后通过认证流程与WiFi网络建立连接。
在AP模式下,则需要配置WiFi模块的热点名称和连接密码等参数。
数据传输与解析一旦WiFi连接建立成功,WiFi模块就可以通过该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的方式可以是TCP/IP协议、UDP协议或HTTP协议等。
通过这些协议,WiFi模块可以接收来自其他设备的指令,并解析这些指令来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远程控制操作当WiFi模块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内容进行相应的远程控制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包括打开或关闭设备、调节设备状态、发送传感器数据等。
WiFi模块将执行完指令后,可以通过数据传输通知控制端指令执行结果,也可以定时发送设备状态信息给控制端。
05-单元五 网络电缆模块和配线架与端接技术

图5-18 剥线钳
图5-19斜口钳
图5-20 模块钳
图5-21 打线钳
《信息网络布线工程技术训练教程》
XIYUAN 西元®
5.1
网络电缆模块与端接技术
5.1.3 网络电缆模块的端接技术和操作步骤
2.端接技术与方法
第一步,根据产品说明书规定和操作习惯,剥除网线外护套,例如30毫米。 第二步,剪掉撕拉线。 第三步,用手将8芯线按照色谱压入8个塑料线柱内的刀片中,如图5-22所示。初学 者也可以使用打线钳逐一将线压入。注意网线外护套前端必须放置在模块内部。 第四步,扣上压盖,用力向下压紧压盖,如图5-23所示。初学者可以用模块钳压紧 压盖,把8芯线压入片底部,如图5-24所示。 第五步,用斜口钳剪掉线头,注意露出模块的线头长度小于1毫米。
图5-14 压盖图
图5-15 压盖压入网络模块图
《信息网络布线工程技术训练教程》
XIYUAN 西元®
5.1
网络电缆模块与端接技术
5.1.2 网络电缆模块的机械结构与电气工作原理
5.线序标签 如图5-16和5-17所示,网络模块塑料外壳的侧面或者中间贴有T568A 和T568B两种线序的色标,端接时线序必须符合其中一种。
图5-36 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5-37 语音模块线序色标图
《信息网络布线工程技术训练教程》
XIYUAN 西元®
5.2
语音模块与端接技术
5.2.3 语音模块的端接技术和操作步骤
1.端接工具 语音模块端接工具与网络模块端接工具相同,主要使用剥线器和斜口钳,用于剥除护套和 剪断线头。初学者可以使用打线钳和模块钳。 2.端接方法与步骤 下面以4对网络双绞线压接2对为例,说明语音模块端接方法。 第一步,根据产品说明书规定和操作习惯,剥除网线外护套,例如30毫米。 第二步,剪掉撕拉线。 第三步,用手将2对线按照色谱压入4个塑料线柱内的刀片中,如图5-38所示。初学者也可以使 用打线钳逐一将线压入。 第四步,扣上压盖,用力向下压紧压盖,如图5-39所示。初学者可以用模块钳压紧压盖,把4 芯线压入刀片底部,如图5-40所示。 第五步,用斜口钳剪掉线头,注意露出模块的线头长度小于1毫米。
网络模块接线顺序图解.doc

网络模块接线顺序图解家装工程的网络布线其实和电线布线的施工方式法有些相同,都是在地板、墙壁里暗装,经过PVC管和终结在86底盒。
但网络线是一个信息点一根网线,中间不允许续接,一线走到底。
这些对于一般施工队来说不难,难的是如何安装网线始点和终点的接口模块。
在始点是位于家庭信息接入箱中的“网络模块条”的安装,在终点是RJ45信息模块的安装。
下面分别讲述:信息模块的安装这里指的是RJ45信息模块,满足T-568A超五类传输标准,符合T568A和T568B线序,适用于设备间与工作区的通讯插座连接。
信息模块的端接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下述的T568A引脚号 1 2 3 4 5 6 7 8 T586A模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T586B模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1.需打线型RJ45信息模块安装RJ45信息模块前面插孔内有8芯线针触点分别对应着双绞线的八根线;后部两边分列各四个打线柱,外壳为聚碳酸酯材料,打线柱内嵌有连接各线针的金属夹子;有通用线序色标清晰注于模块两侧面上,分两排。
A排表示T586A线序模式,B排表示T586B线序模式。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第1步:将双绞线从暗盒里抽,预留40厘米的线头,剪去多余的线。
用剥线工具或压线钳的刀具在离线头10厘米长左右将双绞线的外包皮剥去。
如图所示。
第2步:把剥开双绞线线芯按线对分开,但先不要拆开各线对,只有在将相应线对预先压入打线柱时才拆开。
按照信息模块上所指示的色标选择我们偏好的线序模式(注:在一个布线系统中最好只统一采用一种线序模式,否则接乱了,网络不通则很难查),将剥皮处第3步:全部线对都压入各槽位后,就可用110打线工具(下图)将一根根线芯进一步压入线槽中。
110打线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切割余线的刀口永远是朝向模块的处侧,打线工具与模块垂直插入槽位,垂直用力冲击,听到“卡嗒”一声,说明工具的凹槽已经将线芯压到位,已经嵌入金属夹子里,金属夹子并已经切入结缘皮咬合铜线芯形成通路。
弱电工程配线架及网络模块端接方法【最新版】

弱电工程配线架及网络模块端接方法综合布线系统中施工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穿线工作,比如光缆与网线的敷设。
另一部分为设备安装,比如模块、配线架的安装等。
今天就专门给大家讲解一下配线架及网络模块的安装方法。
正文:一、模块化配线板的端接首先把配线板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每个配线板需配有1个19U的配线管理架。
(1)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
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
(2)分别从左右两侧线环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3)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4)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5)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6)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
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7)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紫、紫/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8)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
(9)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示此区域。
二、信息插座端接(1)安装要求: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地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
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
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
(2)信息模块端接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
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灵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12、网络模块原理和端接(2课时)
P47-48欢迎交流/
【教学知识点】
1.配线端接技术原理
2.网线的色谱、剥线方法、预留长度和压接顺序
3.通信配线架模块的端接方法
【重点】通信配线架模块的端接
1.配线端接技术原理
综合布线系统配线端接的基本原理是,将线芯用机械力量压入两个刀片中,在压入过程中刀片将绝缘护套划破与铜线芯紧密接触,同时金属刀片的弹性将铜线芯长期夹紧,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电气连接。
2.网线的色谱、剥线方法、预留长度和压接顺序
568A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68B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3.通信配线架模块的端接方法
剥开外绝缘护套,拆开4对双绞线,拆开单绞线,按照线序放入端接口并且端接。
【配套习题】
1.写出568A线序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2.写出568B线序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