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解析

合集下载

第04章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

第04章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

背景知识——气阀传动机构
机械式传动机构
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
背景知识——气阀传动机构 三、凸轮和凸轮轴传动机构
1、凸轮轴 (1)作用:控制柴油机中需要定时的设备,使它们按照一定 的工作顺序准确工作。 (2)构造:由若干进、排气凸轮、喷油凸轮、空气分配器凸 轮和支承轴颈组成。 1)整体式:凸轮轴的凸轮与轴本体铸成或煅成一体,用于小 型机上 2)装配式:凸轮和轴是分开制造,然后根据定时要求,将凸 轮紧固在轴上,这种凸轮轴上的凸轮是可调节的,以便定时调 节,并且任何一个凸轮损坏后都可单独更换,一般用于大型机 上。
背景知识——气阀机构
2.气阀导管 (1)作用:保证气阀与阀座在同一中心线上工作,并起散热作用。 (2)材料:铸铁或青铜 (3)气阀导管和阀杆的间隙必须合适。过大:散热不良,磨损增 大;造成阀杆处漏气,甚至造成滑油结焦使阀卡死。过小,导致气 阀卡阻。 3.气阀座 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耐磨性。但导热性差,加工精度高,成本高。 材料:耐热钢,合金铸铁或特种青铜。 4.气阀弹簧 作用:依靠其弹力关闭气阀。 采用内径不同的内外两根旋向相反的弹簧,优点是: 减小每根弹簧钢丝直径,疲劳强度↑; 两弹簧自振频率相互干扰,避免共振; 一根弹簧折断,另一根可防止气阀落入气缸。 旋向相反,避免研磨气阀。
亚临界状态
换气过程
2)强制排气 (从自由排气结束 至排气阀关闭) 3)进气阶段
强制排气 惯性排气
从缸内压力低于进气压力后开始进气, 到惯性进气结束。 。
(从进气阀开至进气阀关)
背景知识——换气过程 2. 气阀重叠和燃烧室扫气 气阀重叠角——进排气上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 现象。等于排气滞后角与进气提前角之和。 扫气作用: 1)使排气更干净; 2)降低热负荷。 二、二冲程机的换气过程 1、换气过程 1)自由排气阶段(B-R) 2)扫气阶段 (R-C) 3)过后排气阶段(C-E)

柴油机的增压、

柴油机的增压、
提高柴油机功率的方法之一:提高柴油机功 率的关键在于增加空气量。要增加每循环的 进气量,只要设法提高进气压力,即提高进 入气缸的空气密度就行了。
一、柴油机的增压
增压的方法:机械增压 、废气涡轮增 压和接带动的扫气泵来提高 进气压力的方法。
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二、废气涡轮增压柴油 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涡轮带动同轴上的压气机叶轮高速旋转 ,经过空气滤清器滤清过的空气被吸入叶道 。高速旋转的压气机叶轮把空气甩向叶轮外 缘,使其速度和压力增加,并进入扩压器。 扩压器的形状是进口小出口大,使气流的速 度下降,而压力升高。再通过断面由小到大 的环形压气机壳,使气流的压力继续升高。 最后,压力得到提高的增压空气经进气管进 入柴油机的气缸。
⑵废气涡轮增压
将柴油机排出的废气送入涡轮机中 ,使涡轮机高速回转来带动一离心式压 气机,由它把压力较高的空气送入气缸 ,以实现增压。我们称这种增压方式为 废气涡轮增压。
四冲 程废 气涡 轮增 压柴 油机 工作 原理
⑵废气涡轮增压
特点:把废气中的能量利用起来,使 之带动扫气泵工作,既能增加柴油机 的功率,又可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
⑴机械增压
特点:由于扫气泵所消耗的功率是柴油机 曲轴输出功率的一部分,因此,进气压力 的提高会使柴油机消耗于扫气泵的功率增 多。在进气压力超过一定值时,消耗于扫 气泵的功将大大增加,将使柴油机所提高 的功率几乎全部消耗在带动扫气泵本身上 ,因此机械式增压通常只用于扫气压力不 超过0.16MPa~0.17MPa的场合。
①气阀重叠角加大,这是为了利用压力空气来 赶走残存在缸内的废气,加强“燃烧室扫气” ;
②同时降低燃烧室组件以及其它有关机件的温 度,提高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
③喷油提前角减小,因为增压后,燃油燃烧滞 燃期缩短,减小喷油提前角可防止柴油机工作 粗暴。

4.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9-26)

4.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9-26)

4.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定义:这个工质更换的过程称为换气过程,它指的是柴油机从开始排气、扫气到进气结束的整个气体更换过程。

换气过程进行完善,压缩过程开始时残留废气量少,存留在气缸中的新鲜空气量多,就为燃油的完全、及时燃烧创造了良好条件。

燃油的完全而及时的燃烧,不但使柴油机发出更大功率,提高其动力性;使柴油机有高的热效率,提高其经济性;而且,完全而及时的燃烧还意味着减少结炭和较低的循环平均温度,从而提高其可靠性;减少排气污染也必须有好的换气质量。

因此,换气质量的好坏是柴油机工作优劣的先决条件。

作用:更换工质,为下一循环燃油的燃烧创造必要条件。

要求:废气从气缸内排除得愈干净愈好,充入气缸的新鲜空气量愈多愈好;消耗的功及流失的空气量要少。

1.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形式在二冲程柴油机中,不同的换气形式对换气质量以至对柴油机性能有重要影响。

至今已出现多种换气形式。

根据气流在气缸中的流动路线,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形式可分为弯流与直流两大类。

每一大类中又有不同的换气形式,即: 横流(图1-2-4)回流(MAN 低速机)弯流 排气口有阀控制半回流(Sulzer 低速机)简单半回流排气阀—扫气口式(B&W 、三菱及Sulzer RTA )直流排气口—扫气口式1.弯流扫气扫、排气口布置于气缸下端,扫气空气由下而上,然后由上而下地清扫废气。

横流扫气的船舶主机已淘汰多年,目前仍有半回流和回流两种。

1)半回流(新横流)扫气Sulzer 公司大型柴油机的传统形式。

进气口布置在排气口同侧的下方及两侧。

如图1-2-6所示。

其气缸盖结构较简单,不用设排气阀。

扫气口在纵向(与气缸轴向成角度)和横向(与气缸径向成角度)两个方向均有倾斜角,使扫气空气进入气缸后有向上和绕气缸轴线旋转的运动。

活塞顶的形状也有引导扫气空气向上的作用。

这样可控制气流方向,防止进气直接流向排气口,减少新、废气掺混,提高换气效率;避免死角,减少残留废气,提高换气质量。

柴油机的换气和增压

柴油机的换气和增压

柴油机的换气和增压柴油机从开始排气、扫气到进气结束的整个气体更换过程称为换气过程。

换气过程进行的完善,压缩过程开始时残留的废气量就少,寸留在汽缸中的新鲜空气就多,就为燃油的完全、及时燃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燃油完全、及时的燃烧,不但使柴油机发出更大的功率从而提高其动力性,使柴油机有较高的热效率,提高其经济性,而且完全的燃烧还意味着结碳减少,改善排气的污染,及时的燃烧还以为着较低的循环平均温度,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可靠性。

因此,换气质量的好坏是柴油机工作优劣的先决条件。

一.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因为汽缸压力及排气管内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而变化;进、排气阀的通流截面积也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根据气体流动的特点,将换气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自由排气阶段:当排气阀开启时,汽缸压力远远高于排气管压力,排气管压力与汽缸压力之比小于临界值,气体流动为超临界流动,汽缸内废气以音速流过排气阀最小截面处。

汽缸压力迅速下降,排气管压力升高。

当排气管压力与汽缸压力之比大于临界压比时,气体流动转入亚音速流动阶段。

到某一时刻,汽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压力时,自由排气阶段即告结束。

***强制排气阶段:活塞上行将汽缸内的废气强制推挤入排气管的阶段,即为强制排气阶段。

由于排气阀延迟关闭,此阶段的末尾可利用排气管中废气的流动惯性把汽缸内的废气继续吸出。

***进气过程:进气阀提前开启,汽缸中的废气压力低于进气压力时开始进气。

进气流具有一定的惯性。

进气阀滞后关闭可使气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使进气终了时汽缸压力接近或略高于进气管压力。

***气阀叠开和燃烧室扫气过程:在气阀叠开期间,进气管、燃烧室和排气管连通起来,当进气管中压力比排气管压力高时,新鲜空气进入汽缸并驱赶残留在燃烧室的废气一并进入排气管。

这样,既有利于清扫残余废气、增加新鲜空气量,又有利于降低燃烧室部件冷却液难以冷却到的高温壁面的温度。

但是,应该指出:气阀叠开角并不是大的就好,因为进气阀开启过早会造成废气倒冲入进气管;排气阀关闭过迟,过量的扫气空气会降低涡轮前排气温度,减少增压器涡轮获得的可用能。

第四章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 (1)

第四章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 (1)

第四章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1287 柴油机换气过程是指_______。

A.排气行程B.进气行程C.进、排气行程D.进、排气过程1288*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中,当活塞将扫气口关闭到排气口关闭,这一阶段时间称为_______。

A.自由排气阶段B.过后排气阶段C.强制排气与扫气阶段D.超临界排气阶段1289*二冲程柴油机在换气过程中,活塞将扫气口打开到扫气口关闭,这一阶段称为_______。

A.自由排气阶段B.过后排气阶段C.强制排气与扫气阶段D.超临界排气阶段1290*从提高换气质量要求,应力求缩短的换气阶段是_______。

A.过后排气阶段B.自由排气阶段C.扫气阶段D.强制排气阶段1291*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第互阶段是自由排气阶段,它是从_______。

A.排气口(阀)打开到扫气口打开B.排气口(阀)打开到缸内压力等于临界压力C.排气口(阀)打开到缸内压力等于扫气压力D.排气口(阀)打开到缸内开始进新气1292*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第Ⅱ阶段是强制排气与扫气阶段,它是从_______。

A.缸内压力等于扫气压力到扫气口关闭B.缸内出现最低压力到扫气口关闭C.活塞将扫气口打开到扫气口关闭D.开始进入新鲜空气到扫气口关闭1293 换气过程的自由排气阶段中,废气的排出主要靠_______。

A.气体流动惯性B.气缸内外压力差C.活塞上行的推挤作用D.新鲜空气驱赶1294 由二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可知,当扫气口打开瞬时缸内压力_______。

A.略高于扫气压力B.等于扫气压力C.略低于扫气压力D.A和B都可能1295 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是从_______。

A.扫气口开到扫气口关的过程B.扫气口开到排气(阀)关的过程C.排气口(阀)开到排气口(阀)关的过程D.排气口(阀)开到扫气口关的过程1296 二冲程直流扫气式柴油机在缸套扫气口上有纵横两个方向的倾斜角度,其目的是_______。

A.增加缸套强度B.提高扫气速度C.有利于气缸冷却D.形成气垫,改善扫气效果1297 二冲程气口气阀式直流扫气柴油机,其气口、气阀时面值形态曲线分布状态是_______。

第一节柴油机的换气过程及换气质量评定参数

第一节柴油机的换气过程及换气质量评定参数

第四章柴油机的换气、换气机构与增压第一节柴油机的换气过程及换气质量评定参数换气过程:排气过程、扫气过程到进气终止的整个气体更换过程作用:将已燃气体排除,吸入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循环提供条件。

换气过程的影响:动力性,经济性,排气污染,可靠性。

换气过程的评价:废气排除干净与否,新鲜空气充入量,新鲜空气的消耗量评定参数:充量系数、扫气效率等一、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1.自由排气阶段2.强制排气阶段 3.进气阶段4.气阀重叠和燃烧室扫气气阀重叠角:上止点附近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相应的曲轴转角,它是排气迟闭角与进气提前角之和。

燃烧室扫气:在气阀重叠期间新鲜空气对燃烧室的清扫。

二、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1.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图4-2)1)自由排气阶段(B—R)2)强制排气和扫气阶段(R—C)3)过后排气阶段(C—E)2.二冲程柴油机换气的特点(1)换气时间大大小于四冲程柴油机(2)主要是依靠压差换气,换气质量差(3)空气耗量大,耗功多。

(4)气缸容积不能充分利用。

三、评定换气过程质量的参数1.残余废气系数残余废气系数:换气过程结束时,缸内残存的废气量G r 与充入气缸的新鲜空气量G 0之比,即γr =G r /G 0残余废气系数的作用:评价换气过程结束后废气排除的干净程度残余废气系数γr 是的影响因素:燃烧室扫气、扫气形式及扫气的完善程度2.充量系数(充气效率) φc充量系数:每一工作循环进入气缸的实际充气量G 0与在进气状态p 0、T0(二冲程机为p s 、T s ,增压机为p k 、T k )下能充满气缸工作容积V s 的理论充气量G s 的比值,即φc =G 0/G s 充量系数是用来表征柴油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

经整理:r a c a c T T p p γεεφ+⋅⋅⋅−=1110影响充量系数φc 的因素:转速、负荷、增压程度、冷却情况、换气系统的清洁程度等ε是由于充量系数的定义而出现的,并不影响换气过程的好坏。

第四章柴油机换气、机构、增压(1、2节)

第四章柴油机换气、机构、增压(1、2节)

5、旋阀器 使气阀在开、关过程中缓慢转动
1)减少阀面与阀座上的积炭,使磨损减小,贴合严密;
2)使阀盘均匀地接受热量和散热,以改善阀盘的热应 力状态,防止局部过热;
3)可以消除阀杆与导管间的积炭,防止阀杆与导管 卡住。
二、气阀传动机构
1、机械式气阀传动机构
气阀间隙:在冷态下,当滚 轮落在凸轮基园上时,在摇 臂端与气阀阀杆之间留有间 隙。
18.转翼
A.补油管 B.补油孔
C、D。油空间
M、N.气空间
空间小、重量轻、总体布置自由,拆装方便,维修量 少,阀杆不受侧推力,撞击小。采用空气弹簧装置后更使 嗓音低。但其密封及调试均较困难。
三、凸轮轴及其传动机构
1.凸轮轴 整体式 小型机
装配式 大型机
2.传动机构
齿轮传动(四冲程柴油机) 链条传动 齿轮与链条联合传动(称为二级传动
流量为定值,时面值愈大,所需流 速愈小。
五、评定换气过程的质量参数
1、充气(量)系数ηv
v
G0 Gs
G0——为换气结束后留在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重量; Gs——为在进气口环境条件下(对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为大气压力 P0,温度T0,对于二冲积柴油机为扫气箱扫气压力Ps,温度Ts;对于 增压柴油机则为中间空气冷却器后的公共扫气箱压力Pk,温度Tk) 充满气缸工作容积Vs的新鲜空气重量。
l) 齿 轮 传 动 机 构
曲轴与凸轮轴的转速比为2:1
为保证传动比准确可靠, 其凸轮轴的齿轮传动机构都 安装在飞轮端。
2)链条传动机构
曲轴与凸轮轴的转速比为1:1
张紧轮(惰轮):张紧链条、 带动调速器、增加包角。
四、换气机构的故障和维护管理
1、气阀机构故障
气阀机构的常见故障包括:阀面与阀座磨损、阀面 与阀座烧损、阀杆卡紧、阀杆和阀头断裂、气阀弹 簧断裂、阀壳产生裂纹。

831第四章 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第三节

831第四章 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第三节

第三节柴油机的增压204题考点1:柴油机废气能量分析及其在涡轮增压器中的利用情况31题等压涡轮前废气的状态参数以e′表示,面积g-2-4-i-g为扫气空气对涡轮所作的功;面积4-2-1-5-4是活塞推出废气所做的功,由柴油机活塞所给予;面积5-1-f-e-5是从废气中取得的部分能量;而废气能量的其余部分损失掉了,损失部分以面积5-b-e-5表示,这部分能量称为脉冲动能,或叫变压能,用E1表示;面积e-f-f′-e′-e表示损失掉的废气能量中的一小部分转变为热能,加热废气,使涡轮得到的附加功,即复热回收部分。

以上除损失掉的脉冲动能E1外,其余四项之和即为等压涡轮的总能量,用E2表示,称为等压能,即四冲程柴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

涡轮所利用的废气能量有:自由排气时的废气能量、燃烧室扫气时的增压空气能量及活塞推挤废气所作的机械功等。

能量E1与E2的比值随增压压力p s的不同而不同。

p s越高,其比值越低。

B1. 柴油机增压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空气量,使燃烧完全B.提高柴油机功率C.改善柴油机结构D.增加过量空气系数,降低热负荷B2. 柴油机增压的目的是()。

A.提高爆压B.提高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和功率C.充分利用排气废热D.提高柴油机热效率D3. 提高柴油机功率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冲程长度B.加强润滑,提高机械效率C.减少每循环的冲程数D.提高平均指示压力D4. 关于柴油机增压的不正确说法是()。

A.增压就是提高进气压力B.增压是提高柴油机功率的主要途径C.通过废气涡轮增压器达到增压目的的称为废气涡轮增压D.各种增压方式都不消耗柴油机功率A5. 当前,限制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提高增压度的主要因素是()。

A.机械负荷与热负荷B.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C.增压器效率D.增压器制造B6. 四冲程柴油机一般所采用的增压方式是()。

A.机械增压B.废气涡轮增压C.复合增压D.上述三种形式都有A7. 根据增压压力的高低,属低增压的增压压力一般不大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 一、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1、排气过程 • 自由排气——压差 • 强制排气——推动功 • 过后排气——惯性 •2、进气过程 • 准备进气阶段——创造压差、开度条件 • 主要进气阶段——压差 • 补充进气阶段——惯性
• 循环进气量对应于气缸工作容积Vs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四、时面图和时面值 • 设通路流通面积为,则在时间微元内,流过通路的气体数量为: • dG=ωfdt
• 结构不变,n↑→时面值↓→换气质量↓
Gf dt
f dt—时面值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五、评定换气过程质量的参数
•1、残余废气系数
• ——换气过程结束时,气缸内残存的废气量与充入气缸的新鲜空气量之比。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三、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形式 •1、弯流扫气 • 1)横流扫气:扫气口与排气口位于气缸中心线的两侧。 • 2)回流扫气:扫气口与排气口位于气缸下部同一侧且排气口在扫气口上方。 • 3)半回流扫气:扫气口在排气口下方及两侧。 • 特点:扫气流动路线长(2S)、新气与废气易掺混、死角、气流短路,换气质量差;气缸下部受热
§4-2 换气机构
•二、气阀传动机构 •1、型式 • 机械式和液压式 •2、机械式传动机构 • 组成:顶头、顶杆和摇臂 • 气阀间隙——柴油机冷态下,气阀关闭时阀杆顶端与摇臂之间的间
隙。目的是留有气阀受热膨胀空间。
• 间隙↓→早开迟关,关闭不严 • 间隙↑→迟开早关,开度不足,撞击严重
§4-2 换气机构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4、扫气效率、扫气系数和给气比 • 扫气效率ηs——换气过程结束后,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量与气缸内总气量之比。 • 扫气系数Φs——在一个循环中通过扫气口的全部扫气空气量与换气过程结束后留在气缸内的新鲜空
气量之比。
• 给气比β——每循环通过扫气口的新鲜空气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空气量之比。
§4-2 换气机构
• 阀面锥角——气阀锥面与底面的夹角。锥角大,对中好,密封好,但磨损严重;反之亦反。 • 阀线——气阀阀盘与阀座相接触的很窄的一圈接触线。阀线宽度应适当,过窄则密封虽好,但磨损
严重,连续且位置正确。连续、宽度、位置。
§4-2 换气机构
•气阀旋转机构 • 旋转帽式旋阀器 • 推进器式旋阀器
不均易变形;结构简单、管理方便。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2、直流扫气 • 气口-气阀式、气口-气口式 • 特点:气流流动路线短、不易掺混,质量好;气缸下部受热均匀;机构复杂,管理不便;易于长行
程(S/D>2.5)和超长行程(S/D>3)柴油机。
• 柴油机的气口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有倾斜角以控制气流方向。
第四章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解析
1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 换气过程——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把废气排出气缸,并把新鲜空气吸入气缸的工质更换的过程。
• 要求:①排气——干净——进气多

②进气——多——烧的油多、作功能力大;燃烧完全,经济性好,排放性好;热负荷低。

③空气消耗量小,耗功少。
• 每循环的最大供油量,完全取决于各循环的充气量。
•2、充量系数
•γr=Gr/G0
•——每以循环进入气缸的实际充气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空气量之比。
•ηV=G0/Gs<1
V
1 T0( 1Ta
pa p0
pr) p0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3、影响充量系数(换气质量)的因素 •1)进排气道流动阻力的影响 •2)柴油机转速的影响 • n↑→流速↑→流动阻力↑→pa↓,pr↑→ Φc↓ • n↑→时面值↓ →G ↓ •3)柴油机负荷的影响 • Pe↑→气缸温度上升→Ta↑→ Φc↓ •4)气阀间隙的影响——时面值 •5)气阀定时的影响——时面值、工作紊乱
§4-2 换气机构
• 2、气阀间隙检查与调整: • 气阀关闭(滚轮在基圆上) • 3、气阀定时的检查与调整: • 气阀间隙正确或为零 • 4、气阀与阀座的修铰与研磨
§4-3 废气涡轮增压
•一、柴油机增压概述 •1、柴油机增压的目的
•Pe∝iD2smnpe
• 柴油机的增压:通过提高进气压力,来增大循环充气量,以使更多燃油能充分燃烧,提高平均指示
•3、液压式传动机构 • 开阀靠油压,关阀靠空气弹簧 •实船
§4-2 换气机构
• 三、凸轮轴及传动机构 • 1、凸轮轴 • 2、凸轮轴的传动机构 • 1)齿轮传动机构 • 2)链传动机构
§4-2 换气机构
• 四、换气机构的常见故障和管理 • 1、气阀机构的常见故障 • 1)阀面与阀座的磨损和腐蚀:撞击、高温腐蚀。 • 2)阀面与阀座的烧损:密封不好串气。 • 3)阀杆卡紧:气阀导管间隙过大、过小;对中、变形。 • 4)阀杆和阀头断裂:撞击、热应力过大。 • 5)气阀弹簧断裂:共振、材料缺陷。 • 6)阀壳裂纹:安装应力。
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进而提高柴油机功率的一种方法。
C
1 T0
1Ta
(
pa p0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3、 气阀重叠和燃烧室扫气
• 气阀重叠角——进排气上止点前后,进排气阀同时开启的现象。排气滞后角与进气提前角之和。
• 扫气作用:
1)使排气更干净;
•2)降低热负荷。源自• 重叠角高速机大于低速机,增压机大于非增压机。
§4-1 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二、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过程 • 1、换气过程 • 1)自由排气阶段 • 2)扫气阶段 • 3)过后排气阶段 • 2、特点 • 1)时间短; • 2)掺混严重; • 3)新鲜空气消耗量大,耗功多; • 4)气缸容积不能充分利用,存在有效压缩比。
§4-2 换气机构
• 换气机构——保证柴油机按规定顺序和时刻完成柴油机的进、排气过程的机构。
• 型式: 气阀式换气机构

气口式换气机构

气口-气阀式换气机构
• 气阀式换气机构:

气阀机构

气阀传动机构

凸轮及凸轮轴

凸轮轴传动机构
§4-2 换气机构
•一、气阀机构 •1、型式 •带阀壳式 不带阀壳式 •2、组成 • (阀壳)、气阀、 •阀座、导管、气阀 •弹簧、弹簧衬盘、 •卡块、卡簧和转阀 •机构。 •实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