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络合滴定法原理

络合滴定法原理

络合滴定法原理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络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特性,通过滴定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络合滴定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络合滴定法的原理主要包括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络合滴定的终点判定和计算含量三个方面。

首先,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是络合滴定法的基础。

络合剂是指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化合物,通常是含有多个配位基团的有机物,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

当络合剂与金属离子接触时,它们会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通常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沉淀的生成来确定络合反应的终点。

其次,络合滴定的终点判定是络合滴定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络合滴定过程中,当络合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完全络合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将减少到极低的水平,此时滴定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或出现沉淀,从而提示滴定的终点已经达到。

常用的指示剂包括黑蒙蒙酸、二甲基黄等,它们能够与金属络合物形成显色化合物,便于观察和判定终点。

最后,计算含量是络合滴定法的最终目的。

通过知道络合剂的浓度和滴定消耗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待测金属离子的含量。

计算公式通常为,C(金属离子)=C(络合剂)V(络合剂)/V(待测溶液),其中C为浓度,V为体积。

通过精确的滴定和准确的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金属离子含量。

综上所述,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基于络合反应的分析方法,通过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的反应、滴定终点的判定和含量的计算,可以准确地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络合滴定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化学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手段。

通过对络合滴定法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分析中,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章络合滴定

第四章络合滴定

即:pM' = lgK'MY - 3.0
pM=lgK´MY- 6 - pCsp(M)
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
KMY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CSP(M)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
2019/8/7
EDTA滴定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
pM´
10 8 6 4 20
2019/8/7
100 滴定百分数
实际上常用Cu-PAN作指示剂: CuY+PAN。 在含有待测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uY,并滴加PAN,溶 液显紫红色。
M + CuY + PAN = MY + Cu-PAN
滴加EDTA与M定量反应后,稍微过量的EDTA就夺取Cu- PAN 中的Cu2+使PAN游离出来,溶液变为黄色达到终点。
Cu-PAN + Y = PAN + CuY CuY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不影响滴定结果。
pMgt lgK'mgEBT lgK mgEBT lgαEBT(H) 7.0 1.6 5.4
设想pH为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的Zn2+, 其pZnt为多少?
pZn t lgK'Zn EBT lgK Zn EBT lgαEBT(H) lgαZn(NH 3 )
M + Y = MY
K(MY) = [MY] [M][Y]
sp时:[M]= [Y]; [M]+[MY]= cSP(M)
M'sp = Y'sp =
csp M K' MY
或:
pM'sp
=
(pY)sp
=
1 2
lgK'MY +pcsp M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钛中钛含量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钛中钛含量

在化学分析领域,edta络合滴定法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金属离子的含量。

其中,测定二氧化钛中的钛含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edta络合滴定法在测定二氧化钛中钛含量方面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原理和方法1. edta络合滴定法的原理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强螯合剂,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在络合滴定法中,当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1:1的络合物时,其PH值发生明显改变。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对待测溶液中金属离子与edta的化学反应进行滴定,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2. 测定二氧化钛中钛含量的实验步骤a) 样品的前处理:将待测二氧化钛样品溶解后,用盐酸酸化至PH=2左右。

b) 缓冲溶液的添加:加入pH=2的乙二胺/醋酸缓冲溶液,以保持溶液的酸性。

c) 指示剂的加入:加入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是二酮二酸。

d) edta的滴定:使用标准edta溶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由蓝色变为e) 数据处理:根据edta的滴定量,计算出二氧化钛中钛的含量。

三、应用和意义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钛中的钛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且操作简便。

在二氧化钛相关工业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理解二氧化钛中钛的含量对其性能和应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进行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钛中的钛含量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PH值、缓冲剂的选取、edta滴定的速度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结合经验和仪器设备的精度进行综合考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样品特性和实验要求,灵活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方法,以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总结回顾:本文通过深入介绍了edta络合滴定法在测定二氧化钛中钛含量方面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应用和意义。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对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共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edta络合滴定法

edta络合滴定法

edta络合滴定法摘要:1.EDTA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2.EDTA 络合滴定法的优点3.EDTA 络合滴定法的应用领域4.EDTA 络合滴定法的局限性5.EDTA 络合滴定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文:EDTA 络合滴定法,全称为乙二胺四甲酸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定量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乙二胺四甲酸(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测定络合物的生成量,从而推算出待测金属离子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在分析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EDTA 络合滴定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使得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其次,EDTA 可以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因此适用范围较广。

此外,EDTA 络合滴定法的操作简便,对实验条件要求较低,便于在各种实验室推广应用。

EDTA 络合滴定法在多个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领域,EDTA 络合滴定法可以用于测定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从而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物医学领域,EDTA 络合滴定法可以用于测定生物组织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从而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在材料科学领域,EDTA 络合滴定法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成分,从而为材料的性能研究提供依据。

尽管EDTA 络合滴定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在复杂样品的分析中,可能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EDTA 络合滴定法对于某些特殊金属离子的测定,如放射性金属离子等,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望未来,EDTA 络合滴定法在分析化学领域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针对其存在的局限性,可以通过改进试剂、优化实验方法等方式加以克服。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络合滴定可以是一种体积研究,其中金属颗粒与配体反应形成络合物。

以下是络合滴定的基本标准:1. 复合体的排列:-在络合滴定中,分析物排列中的金属颗粒与络合专家或配体发生反应,形成络合物。

该配合物由配体上的给电子束的金属粒子规则地形成,例如孤立的电子组或π键。

2. 使用复数运算符:-络合滴定通常使用螯合专家或络合专家作为滴定剂。

这些专家拥有不同的官方地点,可以用金属颗粒构建稳定的复合物。

-常见的络合专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腐蚀剂(EDTA),它与许多金属颗粒及其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例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

3. 金属-配体复合物和谐:-金属颗粒和配体之间形成络合物的反应由平衡反应表示。

-络合反应的和谐稳定(排列一致)决定了复合体形状的坚固程度。

更好的排列一致性表现出更稳定的综合体。

4. 端点发现:-络合滴定的终点定期利用指示剂或通过检查溶液物理性质的变化(例如pH 值或吸光度)来确定。

-金属颗粒指针,例如Eriochrome Dark T (EBT) 或murexide,与某些金属颗粒复合时会发生颜色变化,显示滴定终点。

5. 滴定弯管:-由于金属-配体络合物的排列,络合滴定弯曲经常显示比例点周围滴定剂浓度的缓慢变化。

-滴定弯管的形状取决于金属-配体络合物的健全性和分析物排列中金属颗粒的浓度等成分。

6. 分析物浓度的计算:-分析物排列内金属颗粒的浓度可以根据达到可比较点所需的滴定剂的体积和浓度来确定。

-络合滴定计算通常包括化学计量和使用平衡表达式来确定金属离子的浓度。

7. 应用:-络合滴定广泛应用于说明化学中,以确保不同测试中的金属离子,例如水、药物和天然液体。

-它们对于保证水测试中的硬度特别有价值,其中钙和镁等金属颗粒与EDTA 络合。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标准,研究人员可以成功地进行络合滴定来确定排列中的金属颗粒的浓度。

02第6章-络合滴定法-滴定曲线

02第6章-络合滴定法-滴定曲线

[M' ]sp
C M , sp K MY
化学计量点后
[MY] CM MY + Y′ [M' ] [Y]K MY [Y]K MY
EDTA滴定同浓度的Zn2+的滴定曲线
12 10 8
pM'
6 4 2 0 0 50 100 150 200
pM= ‒lg[M]
T/ %
化学计量点计算
Et . ( 查表(pMg)t=5.4 )
解: lgKMgY=lgKMgY -lgY(H) = 8.7- 0.5 = 8.2
(pMg)sp=
1 (lgK' MgY 2
+pcsp)= (8.2+2.0)/2=5.1
pMg = 5.4- 5.1= 0.3
Et =
100.3 - 10-0.3 (10
2' [Zn ] 2 [Zn ] αZn
lg Zn (7.0 3.2) 10.2 pZnsp pZnsp
[Y ] [Y ] Y

lg Y pYsp =pYsp (7.0 1.4) 8.3
pYsp pZn sp
滴定突跃计算
sp前, 按剩余M 浓度计. sp后, 按过量Y 浓度计.
黄绿
红 Bi3+ Pb2+ Zn2+ Fe3+ 紫红 红 Ca2+
[1-(2-吡啶偶氮)2-萘酚] (PAN)
(CuY-PAN)
紫红
紫红
Cu2+
Co2+ Ni2+
2. 指示剂的变色点:(pM)t
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
M + In K MIn K MIn MIn K MIn K' MIn M In In H 当[MIn]=[In]时, K'MIn=

络合滴定的实验报告

络合滴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络合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3. 学会利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样中的钙、镁含量。

二、实验原理络合滴定法是一种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金属离子与络合剂(如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根据金属离子与络合剂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滴定反应的终点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EDTA是一种常用的络合剂,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具有高稳定性。

在本实验中,EDTA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化学计量关系为:Ca2+ + EDTA = CaEDTA;Mg2+ + EDTA = MgEDTA。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滴定台、洗耳球、滴定指示剂等。

2. 药品:EDTA标准溶液、钙、镁标准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铵、铬黑T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配制EDTA标准溶液:称取一定量的EDTA固体,用盐酸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2)标定EDTA标准溶液:取一定量的钙、镁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2. 测定水样中的钙、镁含量(1)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盐酸,使pH值调至5.5左右。

(2)加入适量的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3)根据滴定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水样中钙、镁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结果(1)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1 = 25.00 mL(2)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C(EDTA) = 0.0542 mol/L2. 水样中钙、镁含量的测定结果(1)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2 = 20.00 mL(2)水样中钙的含量:C(Ca2+) = 0.0041 mol/L(3)水样中镁的含量:C(Mg2+) = 0.0025 mol/L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如何保证滴定的准确性?答:保证滴定的准确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确保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的准确性;其次,准确测量水样的体积;最后,注意观察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及时调整滴定速度。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HOOCH2C
-
NH+-CH2-CH2-NH+
CHCHOOCH2COOH
OOCH2C
在酸性溶液中,2个羧基再结合2个H+,形成六元酸形式,H6Y2+:
HOOCH2C HOOCH2C
NH -CH2-CH2-NH
+
+
CHCHOOH CH2COOH
分析化学课件


基本原理
滴定条件选择
应用与示例


EDTA为白色粉末,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室温下EDTA溶于
分析化学课件


基本原理
滴定条件选择
应用与示例


例: 计算pH=2和5时的lgKZnY 值。
解:查表得:
lgKZnY =16.50
pH=2时,lgY(H)=13.79 pH=5时,lgY(H)=6.45
查附表得: pH=2时和pH=5时 , lgZn(OH)=0 所以 pH=2时,lgKZnY =lgKZnY -lg Y(H)
应用与示例


例: 计算pH=11,[NH3]=0.1mol/L时的Zn 解:已知Zn(NH3)42的lg1~lg4 :2.27、4.61、7.01、9.06 则 Zn(NH3)=1+102.2710-1+104.6110-2+107.0110-3+109.0610-4 • =105.10 而pH=11时,lgZn(OH)=5.4 所以 Zn=Zn(NH3)+Zn(OH)-1 =105.1 +105.4-1105.6
[Y] [Y] [HY] [H2 Y] [H6 Y] [NY] Y [Y] [Y] [Y] [HY] [H2 Y] [H6 Y] [NY] [Y]- [Y]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g Y ( H ) lg K MY 8
由lgY(H)值,再查出相应的pH值——即为滴定某一金属
离子的最低pH值。 因此,溶液酸度高于这个限度就不能准确进行滴定,这 一限度就是络合滴定所允许的最高酸度 (最低pH值)。
2、最低酸度或最大pH 根据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计算:
M + n OH-
4. 化学计量点之后
由于过量的EDTA抑制了ZnY2-的离解,溶液中pZn’与过量
的EDTA的浓度有关。
Zn 2 Y VZn VY ZnY
Zn
Y ' (VY VZn ) cY
VZn [ ZnY ] ' ' [Y ' ]K ZnY (VY VZn ) K ZnY
例如:以0.02000 mol/L EDTA滴定20.00mL 0.02000
mol/L Zn2+,滴定是在pH=9.00的NH3-NH4+的缓冲溶液中
进行,并含有0.10mol/L 游离氨。 已知:锌氨络合物的积累形成常lg1~lg4分别为 2.27,4.61,7.01,和9.06; lgKZnY= 16.50
2、金属离子的浓度cM的影响
三、直接准确滴定金属离子的条件
由于人眼对颜色分辨能力的局限性,络合滴定的目测终 点一般会有±0.2 ~ 0.5pM 单位的不确定性,设为±0.2 ,若 要求滴定误差在±0.1%内,设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为cM ,
根据终点误差公式,可得金属离子准确滴定判别式:
sp 6 lg cM K MY
(20.00 19.98) 0.020 [ Zn' ] 1.0 105 m ol.L1 (20.00 19.98)
pZn′=5.00
3. 化学计量点时
由于滴定反应已经按计量关系完成,溶液中[Zn’]来自 络合物ZnY的解离,所以根据化学计量点时的平衡关系:
Zn 2

Y


得: lg Y ( H ) lg K MY 8 lg K MY
Y ( H ) 最低pH
根据最低pH值对lgKMY作图,即可给出用EDTA滴定不 同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低pH值与金属离子的关系曲线, 此曲线称“林邦曲线”,或称“酸效应曲线”。 → EDTA 的酸效应曲线
EDTA的酸效应曲线
若要求滴定误差在±0.3%内,则金属离子准确滴定判 别式:
sp 5 lg cM K MY
可见,金属离子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之一是:应有足够大的
KMY’值。 所以,当有副反应存在时:若允许误差在±0.1%内
sp 6 由lg cM K MY sp 当cM 0.01m ol/ L

lg K MY lg Y lg M 8 lg K MY
ZnY VZn cZn
VZn VY VZn VY VZn
因此 : [ Zn' ]
' pZn' lg K ZnY lg
设加入20.02mL EDTA标液,(+0.1%),则:pZn’=7.12 加入19.98→20.02mL EDTA标准溶液,在产生± 0.1% 的相 对误差内,产生的滴定突跃pZn’从5→7.12
4-4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本节主要讨论: 1、通过络合滴定曲线→了解滴定反应的滴定突跃、影响 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计算化学计量点。
2、理解如何正确选择指示剂。
3、准确滴定和分步滴定的条件。
在络合滴定中,若被滴定的是金属离子M,当达到化
学计量点附近时,溶液的pM值发生突变;利用适当的方
法,可以指示滴定终点。 可见,讨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即 络合滴定曲线及其影响 pM 突跃的因素是极其重要的。
例如:用0.02000 mol.L-1 EDTA滴定0.020 mol.L-1 Zn2+时,
要求Et=±0.1%.
(1) 计算滴定的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
(2) 如欲采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滴定应在什么酸度范围内
进行? 已知:lgKZnY=16.50, Zn(OH)2的Ksp=10-16.92, pH=4.0时,lgY(H)=8.44,
EDTA的酸效应曲线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A:可以找出滴定各离子时的最低pH值。如果小于该pH值,就不能络合 或络合不完全,滴定就不可能定量地进行。
B:在一定pH范围内,离子被滴定时的干扰离子。
C:利用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有可能在同一溶液中连续滴定(分步滴定) 几种离子。即是说:当有数种金属离子共存时,酸效应曲线指出了控制 pH进行选择滴定或连续滴定的可能性。 例如:铁和铝的滴定,就是基于控制溶液不同酸度而进行连续滴定的。 调节pH=2~2.5,用EDTA先滴定Fe3+,此时Al3+不干扰。然后,调节溶液 的pH=4.0~4.2,再继续返滴定Al3+。
M(OH)n
要使 M(OH)n 沉淀,须满足[M][OH]n≥KSP
从而求出[OH-] → 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的最大pH。
[OH ] n

K sp [M
n
]
n
K sp cM
3、适宜酸度范围 最高酸度和最低酸度之间的酸度范围称为滴定的
“适宜酸度范围”。
如果滴定在此范围内进行就有可能达到一定的完全 程度,至于在实际操作中能否达到预期的准确度,还需 结合指示剂的变色点来考虑。
单一金属离子络合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若只考虑Y的酸效应和M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被准确滴 定(允许误差在±0.1%内)的条件是:
sp sp lg cM lg cM KMY lg KMY lgY ( H ) lgM (OH ) 6
(1) 酸度增大,lgY(H)增大,lgKMY’减小,对滴定不利。
3
则: lgKZnY’ =lgKZnY-lgZn-lgY
=16.50-5.10-1.28=10.12
1. 滴定前
[Zn′]=cZn=0.020mol· L-1
2.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pZn′=1.70
pZn’由未被滴定的[Zn’]决定 如 VY=19.98mL EDTA , a = 19.98/20 = 99.9% ( -0.1% ), 则有:
又已知:Zn(OH)2的KSp=10-16.92 若[Zn2+]=cZn=0.02=10-1.70 mol.L-1 , 则:最低酸度
16.92 10 7.61 1 [OH ] 10 ( m ol . L ) 2 1.70 [ Zn ] 10
K sp
pOH 7.61
pH 6.39
(2) 酸度减小,虽然lgY(H)减小→lgKMY’增大,对滴定有利,
但金属离子又可能水解→lgαM(OH)增大,影响滴定;
所以要控制溶液酸度:不能太高和太低。
1、 最高酸度(或最小pH) 设不存在其他副反应,只考虑酸效应;
sp 当cM 0.01m ol/ L, Et 0.1%时,准确滴定条件为: sp sp lg cM lg cM K MY lg K MY lg Y ( H ) 6
ZnY c Znsp
sp Zn
Znsp
' K ZnY
Znsp
1 c cZn 2
sp Zn
sp cZn [ ZnY ] [ Zn' ][Y ' ] [ Zn' ]2 sp ' sp

sp ' [ Zn' ]sp cZn / K ZnY
1 1 sp ' pZn ( pcZn lg K ZnY ) (2.00 10.12) 6.06 2 2
(2) 因此滴定Zn2+的适宜酸度范围为pH:4.0~6.39。由于二甲 酚橙应在pH<6.3的酸度下使用,故此时滴定Zn2+应在
pH:4.0~6.0之间进行。
4、 EDTA的酸效应曲线
根据最高酸度(最低pH值)的求法:
sp 当cM 0.01mol/L , E t 0.1% 的准确滴定条件: sp lg c K MY lg cM lg K MY lg Y ( H ) 6 sp M
3
1 102.27 101.00 104.61 10 2.00 107.01 10 3.00 109.06 10 4.00 1 101.27 102.61 104.01 105.06 105.10
Zn Zn(OH ) Zn( NH ) 1 100.2 105.10 1 105.10
副反应越严重→lgY或lgM值越大→lgKMY’值就越小,小
到lgKMY’ < 8 时就不能准确滴定。因此,要准控制
在络合滴定中常会使用缓冲溶液和辅助络合剂:
(1) 控制溶液的酸度
防止随着EDTA络合使溶液酸度逐渐增高;
防止因酸度较低金属离子水解。 (2) 掩蔽干扰离子 所以,在使用缓冲体系及其它辅助络合剂时,要注意这 些试剂对金属离子M的络合效应,及对Y的酸效应。


(1) 滴定曲线上限的高低,取决于络合物的lgK’MY值。
(2) K’MY值越大,突跃上限的位置越高,滴定突跃越大。
(3) 而K’MY大小与KMY、M、 Y均有关。
' lg K MY lg K MY lg M lgY
辅助络合效应、水解效应、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等各 种因素对K’MY的大小均会产生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解:首先:要计算主反应产物ZnY的条件稳定常数KZnY′:
查表知,pH=9.00时,lgZn(OH)= 0.2。
pH=9.00时, lgY(H) = 1.28 = lgY
Zn( NH ) 1 1[ NH 3 ] 2 [ NH 3 ]2 3 [ NH 3 ]3 4 [ NH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