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2018级 植物地理学 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植物地理学》试卷 A卷(含答案)

师范学院《植物地理学》试卷 A卷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3页,5个大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2、闭卷。
一、名词解释题 (9分,每小题3分)1.孢子植物2.四强雄蕊3.物种二、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1.列出以颈卵器作为雌性生殖器官的植物类群。
2.什么低等植物?包括哪些类群?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有何区别?4.毛茛科有哪些特征比木兰科进化?5.写出三个具有柔荑花序的科。
三、判断题(6分)1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2.()高等植物依靠导管或管胞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菊科植物的花冠常常变态称为冠毛。
4 ()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十字花冠、二强雄蕊、总状花序。
5.()松柏类植物的果实常常成球果状,故称为球果植物。
6.()颈卵器是全部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
四、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国际上制定的植物命名法规为(),其中第一个字为(),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为(),一律小写。
2.高等植物包括()、()和()三类。
4.杜鹃花科植物的花药开裂形式为()。
5.维管植物包括()、()和()三个类群。
五、问答题(45分,每小题15分)为什么说木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有何区别?列举菊科植物的进化特征。
师范学院《植物地理学》试卷 A卷评分细则一、名词解释题 (9分)1.孢子植物以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2.四强雄蕊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群有6枚雄蕊,四枚花丝长,2枚花丝短,称为四强雄蕊。
3. 物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二、简答题:(30分)1.列出以颈卵器作为雌性生殖器官的植物类群。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2.什么低等植物?包括哪些类群?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组织的分化,生活史中没有胚形成的植物称为低等植物。
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有何区别?4.毛茛科有哪些特征比木兰科进化?草本,叶分裂或复叶,有两侧对称花5.写出三个具有柔荑花序的科。
植物地理期末考试

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植物地理学复习范围一、填空题1.光合作用包括那两个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p832.热带雨林植物的特征:p259 植株高大、多具板状根支柱根、多攀援植物、绞杀植物、附生寄生植物、老茎生花3.按照其分布范围,中国的常绿阔叶林分为哪三类p274东部大陆湿润常绿阔叶林、台湾山地、西部大陆湿润常绿阔叶林4.自然种群三个特征:①空间特征,: ②数量特征,③遗传特征5.热带雨林气候特点:p257 温度高、温差小、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6.低等植物包括那三大类:藻类、菌类、地衣7.高等植物包括那三大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8.根据环境水分的多少,陆生植物可分为哪三类: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9. 常绿阔叶林的气候类型及该气候的特征: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稍为干寒、春秋温和、雨热同期、降雨量≥1000mm二、解释术语1.物种及种群p6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种群:植物种内的个体(植株)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
2.生物入侵及垂直带谱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垂直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系列。
垂直带谱的结构类型主要取决于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山体本身的特点3.环境和植物分布区p27环境: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
植物分布区:一个地区或一个群落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一个种系或任何分类单位(科属种)在地表分布的区域。
4.植物内稳态及生境植物内稳态指植物控制小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生境:植物个体或群体栖息地上的小环境称为植物的生境。
5.生态幅:每个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6.三向地带性三向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者的结合,它们是陆地植被类型分布和分区的综合作用结果,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基本特点。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
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植物地理学 A 卷
第1页共5页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6.在自然界 ,有一部分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分别在细胞的不同部位进行二氧化碳吸收、固定和有机物的合成,
请从下面的植物光合作用类型中选择出来。
(
)
A.C3 植物 ; B.CAM 植物 ;C.C4 植物;
D.B 和 C。
7.将广州起源的龙角豆引种到哈尔滨,可能发生的现象从以下答案中选择 。
植物地理学期末试卷卷植物地理学修订精编版

植物地理学期末试卷卷植物地理学修订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200×-200×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考试(A)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1.最小面积对一个特定的群落类型能够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或者能够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一定面积。
2.植物环境(群落环境)在群落内部,由于群落本身作用形成的特殊环境,是群落内部的一个组成成分。
3.植物区系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内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4.生态位每个种群与群落中其他种群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及其机能关系。
5.植物群落某一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群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植物组合,称为植物群落。
二、判断题(10分,对着“√”,错者“×”,每题1分)1.(×)建群种就是群落最高层的优势种。
2.(√)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具有两个层片。
3.(×)群落演替与群落波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是可以预测的。
4.(√)群落的复生必须具备种源及土壤。
5.(×)生态型是植物趋同适应的结果。
6.(×)光照越低,对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越有利。
7.(×)外来种与入侵种属于同一概念范畴。
8.(×)胎生现象是热带雨林的乔木所特有的现象。
9.(√)环境条件的不均匀性是小群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10.(√)沉水植物是典型的水生植物。
三、简答题(30分)1.简述Logistic 增长曲线的特点。
曲线变化平缓(1.5分),具有一个上渐近线(1.5分)2.根据植物对光强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哪些类型?阳生植物(1分)、阴生植物(1分)、耐荫性植物(1分)3.草甸和草原有何区别?草甸为隐域植被,草原为显域植被(1分)草甸季相变化不明显,草原季相变化明显(1分)草甸以中生植物为主,草原以旱生植物为主。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 年春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一卷单项选择题( 60 分 =30x2 分)如下图为“某地区夏天生态农业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A. 四川盆地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黄土高原D. 东北地区2.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B.大豆和豆制品加A. 水稻和米皮加工 C. 棉花和纺织工业 D. 油菜和油料加工工如下图为“某农业景观图”,据此达成问题。
3.图中采纳的农业技术能够A. 提升对太阳光的利用率B. 提升气温,改变农业小天气C. 增添二氧化碳的含量D. 提升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4.该农业技术能起最大作用的地区是A. 广东省B. 海南省C. 吉林省D. 山东省左图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右图为美国硅谷工业区。
据此达成问题。
5.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条件有A. 劳动力低价B. 海运便利C. 政策支持D. 水源充分6.对于两工业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主要工业部门为微电子工业B. 公司间协作联系不密切C. 对原料、能源的依靠程度高D. 公司以中小型为主“PPE 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读图达成问题。
7.上图中,a、 b、 c、d 四点代表的人口增添状况中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A.aB.bC.cD.d8.当前以下国家中基本不行能出现“PPE怪圈”的是A. 坦桑尼亚B. 津巴布韦C. 阿富汗D. 德国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9.该地的农业地区种类最可能是A. 乳畜业B. 商品谷物农业C. 水稻栽种业D. 混和农业10.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A. 甲B. 乙C.丙D.丁都市家产是指适应多数市可连续发展要求,能充分利用都市生产因素,供给许多就业岗位,满足都市居民花费和市场需求,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制造业。
以下图为某市开发区主导家产占比图。
生物(植物)地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生物(植物)地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_ 成对种__。
2、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可划分三种生态型,即阳生植物、中生植物和阴生植物。
3、苔原的气候最热月均温一般在14 摄氏度以下,其植物群落的一般特征有种类组成贫乏,植株低矮,生长极其缓慢,通常具有大型的花和花序、多为多年生、长日植物。
4、暖性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纬度带,其代表性树种有马尾松、紫杉、红杉。
5、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 _苔藓地衣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西伯利亚的北部。
6、根据陆生植物对水分的适应范围,可把恒水植物划分三种生态型,即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
7、热带雨林种类丰富,植物有着特殊的生活型,其中,板状根和茎花现象犹为突出,雨林植物无显著的季相变化。
8、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 纬度带,其群落特征为旱生、阳生、具刺、树高不超过20米。
9、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单型属_ _。
10、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连续分布区_。
11、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 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 个植物区, 即泛北极植物区和___古热带植物区_。
12、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 _ 地理成分。
13、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 光补偿点。
14、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龙脑香__ ______。
15、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欧亚大陆__ _和_ 北美大陆___, 其中__欧亚大陆_ 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6、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北美__夏绿阔叶林中。
17、寒温带针叶林在_ 欧亚大陆大陆连续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 明亮针叶林和__ 阴暗针叶林__。
珍奇观赏植物_西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珍奇观赏植物_西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一种只生活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植物,其濒危等级为答案:野外绝灭2.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其濒危等级不包括答案:近危3.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由中国植物学家命名发表的植物是答案:银杉4.被称为裸子植物“三元老”的植物中不包括答案:银杉5.银杏的俗名(别名)不包括答案:凤尾蕉6.伯乐树的中文名源自于答案:对中国植物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俄罗斯植物学家名字的译音7.红豆杉的抗癌活性成分主要是答案:紫杉醇8.猪笼草捕虫器的类型为答案:陷阱型捕虫器9.瓶子草科的捕虫器类型属于答案:陷阱型捕虫器10.捕虫叶与猪笼草最相似的植物是答案:土瓶草11.捕虫叶(捕虫器)最相似的植物是答案:鹦鹉瓶子草与眼镜蛇草12.花大而美丽的食虫植物是答案:瓶子草属13.植物界最高的树是答案:杏仁桉14.植物界最高的草本植物是答案:旅人蕉15.植物界最粗的树是答案:猴面包树16.植物界体积(单株木材蓄积量)最大的树是答案:巨杉17.植物界最重(木材气干密度最大)的树是答案:蛇桑(蛇纹木)18.植物界种子最大的植物是答案:巨籽棕19.植物界种子寿命最长的植物是答案:莲(荷花)20.植物界单朵花最大的植物是答案:大花草21.见血封喉最毒的部位是答案:乳汁22.李清照在《一剪梅》描述的植物是答案:莲(荷花)23.古莲子最早发现于答案:辽宁普兰店24.鹤望兰花中颜色为黄色部位是答案:花萼25.已知最芳香的水果是植物界中的答案:鸡蛋果26.葫芦树和十字架树的传粉媒介为答案:蝙蝠27.热唇草花中最醒目、最美丽、颜色为红色的部位是答案:苞片28.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中的兰花属于答案:兰属植物29.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的植物是答案:兰花30.兰科植物中,唇瓣成兜状或囊状的是答案:兜兰属与杓兰属31.被誉为“洋兰之王”的是答案:卡特兰32.印度尼西亚的国花是答案:大花草、茉莉花、美丽蝴蝶兰33.狭义的多肉植物不包括答案:仙人掌科34.仙人掌科属于答案:茎多肉植物35.仙人掌属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答案:墨西哥36.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珙桐##%_YZPRLFH_%##鸽子树37.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水杉38.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银杏##%_YZPRLFH_%##白果39.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捕蝇草40.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眼镜蛇草##%_YZPRLFH_%##眼镜蛇瓶子草41.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鹦鹉瓶子草42.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旅人蕉43.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莲##%_YZPRLFH_%##荷花44.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百岁兰##%_YZPRLFH_%##千岁兰45.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代儿茶46.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大花万代兰47.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卡特兰48.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春兰49.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流苏石斛50.图片所示的植物是答案:芦荟##%_YZPRLFH_%##库拉索芦荟。
西南大学 2018级 植物地理学【最新 最全 期末重点】【教学大纲思考题】

绪论【重点、难点】1.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复习思考】1.植物地理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2.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地理科学专业为什么要学习植物地理学?4.简述植物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5.简述你家乡的植被状况。
6.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生物圈(biosphere)2.植被(Vegetation)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学习目标】1. 认知类目标:了解植物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及命名方法;了解各类植物主要特征、代表种及常见种、发生及其与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
【重点、难点】1.植物的命名、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特征2.植物进化与地球环境【复习思考】1.举例说明植物的命名法则。
2.论述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
3.论述被子植物的发展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4.分析地球生命耦合系统。
5.如何在野外识别植物?举例说明。
6.试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特征。
7.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种(species)2.种群(population)3.双受精现象4.个体发育(ontogeny)5.系统发育(phylogeny)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学习目标】1. 认知类目标:掌握植物区系的概念,了解植物分布区的形成及演变原因,了解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其应用,了解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
【重点、难点】1.植物分布区的形成及演变、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2.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及区划【复习思考】1.植物分布区的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
2.物种形成的理论有哪些?3.影响植物分布区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及分区5.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影响岛屿植物区系的主要因素6.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如何?7.世界植物区系分区1.植物区系(flora)2. 物种形成(speciation)3.地理替代种(vicarious species)4.成对种5.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6.地理残遗分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学习目标】1. 认知类目标:掌握主要生态因子(光、水、温度)对植物个体生活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策略;了解营养元素、生物条件、地形条件及风、雪、火对植物的影响;熟悉生活型的概念,了解不同的生活型和生活型的不同分类体系,掌握植物生活史与适应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级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1.种2.生态位3.冷害4.群落的最小面积5.地带群落交错区二、判断题1.种群是生物存在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岛屿面积相同,距离近者较快达到平衡,保留种数也多。
3.起源于沈阳的植物移植到北京种植,会提前开花。
4.光补偿点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候的点。
5.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植被型。
6.天山的基带植被类型是草原。
7.演替的方向可以预测。
8.适度干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9.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10.垂直带谱与海拔有关,与经纬度无关。
三、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选错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面植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Populus alba L.B.Populus alba L.C.populus alba L.D.populus alba L.2.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特征()A.种子B.花粉管C.花和果实D.双受精3. 生活型谱组成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为1%﹕22%﹕60%﹕15%﹕2%,最可能是哪种植物群落类型()A.草原B.荒漠C.稀树草原D.苔原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等植物是()A.海带B.银耳C.肾蕨D.毛竹5. 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红树林的特征()A.支柱根B.呼吸根C.胎生D.泌盐6.垂直带谱是间断的,是因为可能缺少()A.夏绿阔叶林带B.常绿阔叶林带C.针叶林带D.灌木林带7. 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分布区的变化()A.气候变化B.板块运动C.地形变化D.人类活动8. 下列选项中,属于温带地带性植被的是()A.夏绿阔叶林B.草原C.寒温性针叶林D.暖性针叶林9. 热带季雨林的土壤类型不包括()A.砖红壤B.赤红壤C.石灰性土D.黄壤10. 下列选项中,属于苔原植被特征的是()A.通常为多年生植物B.花色鲜艳C.植株矮小D.苔藓典型四、辨析题1. 寒温性针叶林与暖性针叶林2. 生态型与生活型五、简答题(任选两题作答)1. 简析极地植物矮小的原因。
2. 在野外考察中,如何去识别一种植物?3. 为什么横断山区会成为裸子植物王国?4. 简述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六、论述题(任选1题作答)1. 植物对资源的分配策略有哪些?对你有何启示?2. 举例说明,如何认识一种植被类型?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个体。
物种是可育的自然群体,与其他自然群体是生殖隔离的。
2.生态位: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地位和作用。
3.冷害:是起源于热带的植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造成的伤害。
4.群落的最小面积:是基本上能够包含组成植物群落大多数植物种类和表现出植物群落各项特征的最小面积。
5.地带群落交错区:在地带性植被之间通常气候逐渐变化,相邻的两类植被各自占据有利生境,形成空间上镶嵌分布,但优势(面积)相互转化的过渡带,特称之为地带群落交错区。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弧里打√,错误的在括弧里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三、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选错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 B2. CD3. A4. AB5. ABCD6. A7. ABCD8. ABC9. D10. ABCD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计12分)1. 寒温性针叶林与暖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或者是亚高山的针叶林,气候为寒温带气候或者亚高山气候,土壤为灰化土,林内伴有落叶阔叶树种(3分);暖性针叶林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土壤为山地黄壤和黄壤,林内有常绿阔叶树种(3分)。
2.生态型与生活型:生态型是分布广泛的同种植物,长期生活在分布区内不同生境中,发生基因型分化,形成对各自生境的不同适应特征(形态、结构、生理、生长发育等),称为不同的生态型。
是相同生物对不同环境的趋异适应,反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分);生活型是生物对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进行趋同适应的结果,反应的是环境对植物的综合影响(3分)。
五、简答题(任选2题,共14分)1.简析极地植物矮小的原因。
(7分)(1)高山和极地紫外线较多,植物的高生长受到抑制。
(2分)(2)高山和极地气温低,空气稀薄,光合作用较弱。
(2分)(3)高山和极地生长季节较短,光合作用有机物积累较少。
(1分)(4)高山和极地环境胁迫强,植物呼吸消耗大。
(1分)(5)高山和极地风多、风大,影响植物高生长。
(1分)2. 在野外考察中,如何去识别一种植物?(6分)(1)根:分为须根、轴根、假根、不定根等;(1分)(2)茎:分为木本、草本、藤本等;(1分)(3)叶:叶子的质地、大小、形状、有无锯齿、叶脉等;(2分)(4)花:花的形态结构、分类等;(2分)(5)果实:果实的类型等。
(1分)3.为什么横断山区会成为裸子植物王国?(7分)(1)横断山区南北走向的山脉为冰期裸子植物从北向南迁移提供了通道,保存了很多古老的松杉类裸子植物孑遗种(3分);(2)横断山区高大的山系成为植物基因东西向交流的障碍,经过长期的单独演化,分化出了许多松杉类裸子植物的新种(3分);(3)横断山区既是古老的裸子植物的孑遗中心,又是新种的分化中心,裸子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故被称为裸子植物王国(1分)4.简述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7分)(1)从大兴安岭-吕梁山-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分我国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半部,东南半部是季风区,发育各种类型的中生性森林,西北半部季风影响微弱,为无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所分布。
(3分)(2)纬度地带性:在湿润森林区域内,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区。
(2分)(3)经度地带性: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区域:湿润森林、半干旱草原和干旱荒漠。
(2分)六、论述题(任选1题,共19分)1.植物对资源的分配策略有哪些(12分)?对你有何启示?(7分)资源分配策略:以CSR系统为基础,阐述3种类型的环境特点,对资源的分配策略(8分)。
在此基础上介绍LHS系统的特点。
(4分)对你的启示:(8分)。
要求: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上述3条理论的理解,以及给自己的启示。
对你的启示:(8分)。
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上述3条理论给自己的启示。
可以就某一方面作深入的阐述,也可以从几个方面阐述。
打分视回答情况按:0分(没有回答)、2分(一点启示但较浅)、4分(两点启示,或只有一点但非常深入)、6分(两点启示,但较深入,或三点但较浅)、7分(三点或4点启示,且比较深入)。
2.举例说明,如何认识一种植被类型?(19分)在一定的植物区系历史背景下,植被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
在全球以及大区域等宏观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和土壤密切相关。
因此,认识一个植被生态系统,首先应该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和土壤来着手,然后再分析其物种组成和结构,了解其功能、类型与分布以及利用与保护等问题。
(4分)下面以热带雨林为例来进行说明。
生态环境。
(2分)气候特征:全年常夏,无季节变化。
全年年均气温:20-28℃,气温年较差小于日较差。
平均日较差一般为 3 -16 ℃。
全年多雨无干季,全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mm以上,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土壤特征:典型土壤为砖红壤,富含Al2O3与Fe2O3,pH=4.4-5.5,有机质含量高为8%-10%。
植物种类组成特征。
(4分)A种类成分最丰富:有花植物全世界的近25万种,17万种在热带,8万种在热带美洲,4万种在热带亚洲,3万5千种在热带非洲。
B单位面积上树木种类:多东南亚雨林400种/ha,非洲雨林100种/ha。
C优势种不明显:例如,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原始雨林1.5hm2中生长着261株胸径超过20cm的乔木,分属98种,其中同一种的个体不超过12株,仅占4.5%。
D特有属与特有种多:美洲、非洲和亚洲三地雨林共有的科不多,在东南亚约有500个特有属(马来西亚有40%的属为特有分布),同时在亚马孙河地区也拥有一样多的特有属和至少3000个特有种。
群落结构特征。
(1分)热带雨林的成层现象十分复杂。
虽然它基本上也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三个层次,但界限不明显,所以整个雨林群落一般可分为5—8层。
乔木一般可分三层,第一层高30~40米以上,树冠宽广,有时呈伞形,往往不连续;第二层一般20米以上,树冠长、宽相等;第三层10米以上,树冠锥形而尖,生长极密。
再往下为幼树及灌木层,最后为稀疏的草本层,地面裸露或有薄层落叶。
生活型特征。
(3分)A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优势;B茎花现象;C板状根现象;D叶具滴水尖现象;E藤本植物丰富;F附生植物数量很多;G绞杀植物;H寄生植物较多。
外貌特征(1分)。
无明显的季相变化。
功能(1分)。
雨林每公顷植物量平均400—500t ,占全球所有植物干有机质重量的41%,热带雨林的净生产量亦占全球净生产量的1/4,或全部森林的60%。
类型与分布(1分)。
类型可分为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沼泽雨林。
世界上共有3个热带雨林分布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雨林区、印度—马来亚雨林区。
利用与保护(2分)。
对农田、牧场、木材资源及薪炭资源的需求,是造成雨林大面积毁坏的原因。
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200万~1500万hm2的速度消失。
热带雨林退化后果十分严重。
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有50~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
热带雨林破化后最严重的后果是进一步导致的土地退化。
热带雨林由于具有根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基因资源,因此被认为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提供食物、医药等潜在资源的重要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面临的生物威胁已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
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有关机构正在努力通过改变森林经营和采伐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歌剧、加强环境教育和完善法律制度等努力,保护热带雨林资源。
(说明:也可以其他植被类型为例来说明,比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等,但必须包括生态环境、植物种类组成特征、群落结构特征、生活型特征、功能特征、类型与分布、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