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_基于wifi的室内防盗系统==
基于WIFI定位的室内定位系统研究

基于WIFI定位的室内定位系统研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室内定位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室内定位系统可以在室内环境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算法,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精确定位。
而基于WIFI定位的室内定位系统,是目前比较成熟和实用的一种方案。
一、WIFI定位的基本原理WIFI定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中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特征,如信号强度、相位等,来推算出设备的位置。
WIFI定位系统首先需要对环境建立信号数据库,也就是所谓的“指纹库”。
“指纹库”中存储了该环境下各个位置所对应的WIFI信号信息,包括MAC地址、信号强度等。
当终端设备连接上WIFI网络并发送信号时,系统会通过匹配“指纹库”中的信息,推算出设备所处的位置。
二、WIFI定位的优缺点WIFI定位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较低:为了实现室内定位,需要部署一定数量的基站或信标,而WIFI基础设施在绝大部分室内环境下已经得到了普及,所以利用现有的WIFI基础设施进行室内定位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成本较低。
2. 精度较高:相比于其它的室内定位技术,WIFI定位的精度较高,可以达到数米的级别。
3. 容易部署:WIFI定位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WIFI基础设施进行室内部署,在部署时只需要采集环境中的WIFI信号并建立“指纹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
WIFI定位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易受环境干扰:由于WIFI信号受到环境和设备的影响较大,如墙体、水泥地面会削弱信号强度等,所以WIFI定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
需要建立较为复杂的算法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2. 需要较高的能耗:为了获取WIFI信号和进行位置匹配,需要较高的能量消耗。
如果在移动设备上长时间使用,会消耗大量的电量。
3. 需要完善的算法支持:WIFI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与算法的优劣有着很大关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建立“指纹库”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算法模型来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处理定位结果。
基于无线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的设计

q u e s t o d e s i g n t h e h o me s e c u i r t y s y s t e m,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f o l l o wi n g o b j e c t i v e s : ( 1 ) t o e x p l o r e r e s e rc a h t e c h n o l o g y s t a t u s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f u t u r e s e c u r i t y s y s t e ms . Ke y Wo r d s : S ma r t Ho me ; F a mi l y S e c u r i t y ; Wi r e l e s s Ne t wo r k ; I n t e me t o f Th i n g s
2 0 1 3 年第 5 期 ( 总第 1 2 7期)
信 息 通 信
I NF ORM ATI ON & COM M UNI CATI ONS
2 0 l 3
( S u m .安 防系统 的设计
陈 博 睿
( 武汉工程 大学邮 电与信 息工程 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3 )
摘要 : 在 以无线 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条件 下, 对目 前 国内外 家庭安防 系统及终 端进行充分 的调研分析 并查阅大量参考丈献
资料后 , 结合 3前流行的物联 - 网概念 , 融合 4 G和云计算手势操控技 术对 家庭安防 系统进行设 计, 从而达到以下 目的: ( 1 ) 探讨 家庭安防 系统国 内外研 究的技术现状 ; ( 2 ) 比较分析各种无线 网络技 术的优 点及 不足之处; ( 3 ) 家庭安 防系统 中无线 传感器 的介绍与选择 ; ( 4 ) 搭建基于无线 网络的家庭安防 系统; ( 5 ) 分析家庭安防与 目前热 f 1 的技 术的结合 , 并展望安防
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通过无线通信、计算机技术等技术手段确定室内物品、人员等的位置信息。
在室内定位方面,WiFi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室内定位技术现状目前,常见的室内定位技术主要包括:1.蓝牙定位技术。
该技术主要以近场通信蓝牙协议为基础,通过扫描周围的蓝牙信号,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2.红外线定位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将红外线装置安装在需要定位的物品或者人身上,然后通过对红外线信号的解析,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3.超声波定位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发射固定频率的超声波信号,通过接受该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出位置信息。
不过,这些技术都有其局限性,比如蓝牙定位技术与红外线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比较低,而超声波定位技术的特定工作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加高效、准确的室内定位技术。
三、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1.系统设计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1)无线局域网(WiFi)。
(2)移动设备。
(3)室内定位算法。
其中,无线局域网是定位的基础,移动设备用于检测WiFi信号的强度,室内定位算法则是实现室内定位的核心。
2.设备的选择在室内定位系统的设备选择方面,我们首选安装在室内的WiFi 路由器。
WiFi路由器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强劲的信号,可以对室内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高效、准确地识别。
对于移动设备,我们可以选择智能手机等支持WiFi链接功能的设备。
采用该设备可以快速获取WiFi信号强度信息,并通过算法来计算出设备的具体位置。
3.算法实现在WiFi室内定位的算法实现方面,最常用的是Fingerprint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指纹库(Fingerprint Database)来实现室内定位。
指纹库主要包含了所有WiFi路由器的位置坐标以及每个位置的信号强度值(RSSI值)。
基于WIFI的家庭智能防盗系统研究与设计

创新与实践TECHNOLOGY AND MARKETVol.24,No.7,2017基于W IFI的家庭智能防盗系统研究与设计林昂(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1150)摘要:针对家庭智能防盗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电子安全报警系统,它将安全防盗与当前家庭必不可少的W I F I相 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安全防盗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是将电子探测、智能控制和W I F I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防火防盗报警 系统。
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搭配各种功能模块,对家庭住宅的安全进行监控,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要求。
关键词:智能防盗;声光报警;W I F I模块do i:10. 3969/j.iss n.1006 - 8554.2017. 07. 024〇引言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十分快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飞 一般的提升,除了注重生活品质、快捷、舒适,更加注重住宅安 全的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社会 问题也渐渐的突显出来,尤其是住宅盗窃问题,其中准确报警,成为了人们追求的家庭安全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且许 多国家在注重防盗问题的同时,也会不断的强化防火方面的投 人。
由此可见,开发一个稳定、可靠、准确、实时性好的智能化 防火防盗报警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智能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它所具有的主要功能是警情信号 的检测(防盗检测和防火检测)和发送,以及利用W I F I网络通 知用户等功能。
警情信号的检测包括以下几种信号,人体发出 的红外信号、温湿度、烟雾浓度等,多传感器信号的检测使得报 警系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快捷,不仅可以运用于防火防盗报警,而且可以在其他工业领 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在未来住宅防火防盗报警体系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1系统的总体构成与功能1.1系统的总体构成系统是基于单片机S T M32F103ZET6和W I F I通知的智能 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基于WiFi技术室内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WiFi技术室内定位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了WiFi定位技术在室内定位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介绍了WiFi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室内定位系统设计原则。
然后深入讨论了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算法,包括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在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部分,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优化。
最后探讨了基于WiFi技术室内定位系统设计的实际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为室内定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WiFi技术、室内定位系统、定位算法、实验设计、系统性能优化、实际应用、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WiFi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WiFi技术,用户可以方便地接入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和共享。
随着对室内定位需求的增加,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传统的室内定位系统往往需要额外的硬件设备,而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则可以利用已有的WiFi网络设备,减少了成本和部署的复杂度。
当前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在定位精度、系统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信号干扰、多径效应等。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WiFi定位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设计和实现一套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为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也将探讨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室内定位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基于WiFi技术室内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WiFi技术室内定位系统设计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室内定位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室内环境中,GPS信号常常受限,无法提供准确的定位服务。
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应运而生。
一、背景介绍室内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在室内建设无线信号基站,然后通过接收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交互,从而实现室内空间的定位服务。
目前室内定位系统的技术主要包括基于WiFi、蓝牙、RFID等技术,而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因为覆盖范围广、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成为了目前室内定位系统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WiFi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主要通过对WiFi信号的强度和信号延迟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来确定用户所在的位置。
一般而言,WiFi信号会在环境中产生多重反射、衰减等现象,因此可利用这些特性进行定位。
当用户在室内移动时,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会不断接收来自不同WiFi基站的信号,系统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强度和延迟,得出用户的位置,并提供相应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三、设计要点1. 建立WiFi信号基站网络:在室内环境中,需要部署一定数量的WiFi基站,以覆盖整个区域。
基站之间需要适当的覆盖范围,以确保用户在任何位置都能接收到至少三个基站的信号。
2. 信号强度参数测量:用户移动设备在接收到不同基站的WiFi信号后,需要对信号的强度和延迟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这些参数将作为定位算法的输入数据。
3. 定位算法设计:设计适合室内环境的定位算法,一般可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或者贝叶斯定位算法等。
算法需要将接收到的WiFi信号参数和基站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出用户的准确位置。
4. 定位系统验证与调试:在设计完整的室内定位系统后,需要进行系统验证与调试,对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评估和优化,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四、优势和挑战1. 覆盖范围广:WiFi基站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覆盖,适用于各类室内环境。
2. 成本低廉:相比于其他定位技术,部署WiFi基站的成本较低,可以在商场、医院、机场等公共场所推广应用。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及实现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及实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室内定位需求的增加,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WiFi信号在室内环境中的传播特性。
WiFi信号在室内环境中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和衰减,导致信号强度分布不均匀。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不同位置的WiFi信号强度信息来实现室内定位。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先在室内不同区域设置WiFi接入点,并利用一台手机或其他设备收集不同位置的WiFi信号强度。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定位模型。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来建立WiFi信号强度和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常用的算法包括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简称K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等。
通过训练模型,我们可以将新的WiFi信号强度数据映射到对应的位置。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或其他设备实时采集WiFi信号强度,并将其输入到已训练好的定位模型中,从而实现室内定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显示设备上的地图界面,标记当前位置,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位置。
为了提高定位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用多个WiFi接入点进行定位,然后将多个位置估计结果进行融合。
常见的融合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和贝叶斯定位法等。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WiFi信号的波动、室内环境的变化和信号干扰等。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参考点、定期校准和使用滤波算法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
综上所述,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通过收集WiFi信号强度数据,建立定位模型,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定位,我们可以实现室内定位的精确性和实时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有望在商业和个人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基于Wi-Fi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

意愿,在此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政治困惑和思想焦虑,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成为理 性的爱国主义者。疫情期间,学还组织退伍军官,通过线上直播的渠道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授爱国主义教育知识,激发爱国热情。利 用强大的媒体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宣传,让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飘扬 在网络领域中,占据网络主阵地,才能用强大的舆论力量引导大学生的爱 国思想,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
基于此我们研究了一款操作简单 , 适应性强 , 智能度高 , 安全性强 , 可扩展性高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 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该家庭智能安防系统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 要由电源模 块、STM32 控制模块、开关控制模块、门禁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信 息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等构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如图 1 所示 , 控制 器 STM32 模块采用了 STM32F103ZET6, 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系统模块的 信息的汇总及处理与蓝牙模块之间进行串口通信。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
(上接 389 页)务、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得到锻炼,进一步 增强大学生主人公精神。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总结和感知,形成爱国 主义教育思想和意识。“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 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个人创业相结 合的管理体制”。参加体验型实践活动,比如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 纪念碑和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 ;从事志愿者、勤工俭学等活动 ;强化自己 的责任担当,将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参加大学生社团、创业活 动和学生会等,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清晰自己的定位,觉察能力哪方面 的不足。因此,可以通过实践来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知识进行校验,在实 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丰富理论知识成果。用辩证的思维提高爱国主 义教育第二课堂实践的有效性。 3.3 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下短视频、社交媒体是当代大学生 的最爱,他们能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所以我们应该抢占思想新高 地,用社会的主流价值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点,制作短 视频、微电影、网络文章加音频,通过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宣传, 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基地,传播正能量。把热点话题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素 材,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wifi的室内防盗系统摘要智能家居作为家庭信息化的实现方式,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将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基于容易实现,方便操作,贴近使用的设计理念,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为控制终端,并采用包括红外遥控、按键、Web界面等在内的多个控制源来控制家用电器。
本文的二至四章描述了整个设计的软、硬件部分的具体实现,第五章是根据设计好的功能搭建了一个具体的环境实例。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家居、单片机、STC89C52、多源控制目录摘要 (1)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背景.. (3)1.1智能家居的概念 (3)1.2物联网的出现 (3)1.3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 (5)第2章总体设计 (6)2.1整体介绍 (6)2.2系统设计方案 (6)2.3功能设计: (6)2.3.1 多源控制 (7)2.3.2 温度控制 (8)2.3.3 湿度控制 (9)2.3.4 风阀开度控制 (10)2.3.5 模式控制 (10)第3章硬件设计 (12)3.1 最小系统模块 (12)3.2 串口模块 (13)3.3湿度传感器模块 (13)3.4温度传感器模块 (13)3.5 LCD模块 (15)3.6 键盘模块 (18)3.7 继电器模块 (18)3.8 AD模块 (19)3.9 串口转以太网模块 (20)第4章软件系统设计 (23)4.1 MCGS 组态软件介绍 (23)4.1.1 MCGS 窗口与编辑 (23)4.1.2 MCGS 启动退出策略 (29)4.1.3 模拟调试软件 (33)第5章环境实例搭建 (39)5.1 实例环境选择 (39)5.2实例环境布置 (39)5.2.1 所控电器 (39)5.2.2 布线 (40)5.2.3 控制模式 (40)5.2.4 远程控制 (41)第6章总结 (43)谢辞 (44)参考文献 (45)第1章背景1.1智能家居的概念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以家为平台,兼备建筑、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家居环境。
家居智能化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是X-10技术,通过X-10通信协议,网络系统中的各个设备便可实现资源的共享。
因其布线简单、功能灵活,扩展容易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
至今,X-10技术产品的销售已超过两亿个,仅在美国一个国家,便有超过600万个家庭在使用。
自动化的智能家居不再是一幢被动的建筑,相反,成了帮助主人尽量利用时间的工具,使家庭更为舒适、安全、高效和节能。
智能家居是现代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目标是通过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对家居电器等的智能控制,使其能够按照人们的设定工作运行,而不论距离的远近。
智能化与远程控制是智能家居的两大特点。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开始了对智能家居的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发展,网络化智能家居系统可提供遥控、家电(空调,热水器等)控制、照明控制、室内外遥控、窗帘自控、防盗报警、电话远程控制、可编程定时控制及计算机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使生活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1.2物联网的出现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
故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均是智慧地球的有机构成部分。
物联网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
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能彼此“交流”,无需人的干预。
可以说,这是一个智能化的世界。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最生活化的应用之一:窗帘可以自动感知光线而关闭;空调更“听话”了,天热它会把温度调低,太潮就会自动抽湿灯也知道节能了,房间里没人会自动灭掉。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物联网的应用竟已经很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物联网繁多的应用,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互联网、电脑、手机、天线等IT通讯领域,到智能卡、芯片、传感器、红外线产品等工业领域,再到冰箱、电视机等制造领域,环环相扣,商机巨大。
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EST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联”业务(即物联网业务),与“人与人通信”业务(即互联网业务)之比将达到30∶1。
专家预计,中国物联网整体产业在2015年将超过一万亿元规模,2050年传感器在生活中将无处不在。
可以想见,物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家中的电器可以和外网连接起来,通过传感器传达电器的信号。
厂家在厂里就可以知道你家中电器的使用情况,也许在我们之前就知道家中电器的故障。
某一天突然有维修工上门告诉家中空调有问题,我们还惊异地不相信。
1.3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功能智能家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家庭设备自动控制、家庭安全防范二个方面。
其中家庭设备自动监控包括电器设备的集中、遥控、远距离异地(通过电话或Internet)的监视、控制及数据采集。
(1)家用电器的监视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程序的要求对热水器、微波炉、视像音响等家用电器进行监视和控制。
(2) 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数据采集、计量和传送根据小区物业管理的要求所设置数据采集程序,通过传感器对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度表的用量进行自动数据采集、计量,并将采集结果远程传送给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3)空调机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所设定的程序,根据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空调机进行监视、调节和控制。
(4)照明设备的监视、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分别对各个房间照明设备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可自动调节各个房间的照度。
(5)窗帘的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对窗帘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第2章总体设计2.1 整体介绍本次设计以STC89C52芯片为控制核心,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为环境信息采集源,以Web控制为辅助,来制作一个物联网空调监控系统。
在原有的机械式按键开关的基础上,采用无线遥控器与Web网页远程控制,来控制空调机组(如风机,加湿器,风阀等),实现了远距离,多角度对空调机组进行实时控制。
此外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多种传感器想结合,智能根据各传感器采集的数值进行自动化控制,如自动开关风机,智能调节冷冻水量,自动调节风阀开度等。
并能够实现故障诊断,提供报警,数据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查询并Excel表输出。
2.2系统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系统提供了包括了核心控制模块,Web服务器,Web HTML 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块,等等。
系统的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整体框图 12.3 功能设计2.3.1 多源控制为了适应人们高质量,便捷的生活需求,本系统采用多源控制,即按键控制,Web 网页远程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这三种控制相结合。
其中Web 网页远程控制,是指在离开服务器以后,通过互联网登陆运行在特定服务器上的网站,然后去查看,管理当前空调的运行,只需第几网页上相应的按钮,就可以轻松的打开,关闭,控制家中的空调机组,已达到远程控制的功能。
系统自动控制是指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根据外部传感器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与用户设定的可以使人可以较为舒适的之作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对相应的设备进行调节控制,以保持着个舒适的水阀开度 新风开度回风开度 网页服务器(串口转网关) 核心控制设备(以STC8052为核心) 数据库信息设备状态信息传感器(温度,湿度) LCD 显示 模式,温度,湿度信息继电器风机加湿器用户输入信息用户控制信息 环境信息 按键值,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温湿度环境。
2.3.2 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如图2)采集当前的温度信息,送到采集模块中进行转换,由MCGS组态软件进行分析,通过与预设值的对比,决定冷水机组的水阀开度,使室温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
同时为了方便控制,MCGS组态软件会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发送到LCD1602液晶屏上显示出来。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接线方便,封装成后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管道式,螺纹式,磁铁吸附式,不锈钢封装式,型号多种多样,有LTM8877,LTM8874等等。
主要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而改变其外观。
封装后的DS18B20可用于电缆沟测温,高炉水循环测温,锅炉测温,机房测温,农业大棚测温,洁净室测温,弹药库测温等各种非极限温度场合。
耐磨耐碰,体积小,使用方便,封装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狭小空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
1: 技术性能描述①、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②、测温范围-55℃~+125℃,固有测温分辨率0.5℃。
③、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最多只能并联8个,实现多点测温,如果数量过多,会使供电电源电压过低,从而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
④、工作电源: 3~5V/DC ⑤、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⑥、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⑦、不锈钢保护管直径Φ6 ⑧、适用于DN15~25, DN40~DN250各种介质工业管道和狭小空间设备测温⑨、标准安装螺纹M10X1, M12X1.5, G1/2”任选⑩、PVC电缆直接出线或德式球型接线盒出线,便于与其它电器设备连接。
图2 温度传感器DS18B202.3.3 湿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如图3)采集当前的温度信息,送到采集模块中进行转换,由MCGS组态软件进行分析,通过与预设值的对比,决定加湿器的水阀开度,使室内湿度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
同时为了方便控制,MCGS组态软件会将采集到的温度值发送到LCD1602液晶屏上显示出来。
湿度传感器可用来精确测量土壤、空气的湿度,广泛应用于气象、勘探、农业、林业、制造业、畜牧业等领域。
湿度传感器可分为土壤湿度传感器和空气湿度传感器。
TH100HUML土壤湿度传感器水分是决定土壤的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
TH100HUML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土壤的介电常数,直接稳定地测量各种土壤的真实水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