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拉贝日记》故事梗概_历史论文
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拉贝日记观后感电影《拉贝日记》讲述了一位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在中国南京的救援行动,他与其他国际友人一起,在日军侵略南京的时期帮助了大量的中国难民并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电影故事情节的讲述大致离不开拉贝的生平经历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背景。
拉贝作为一位德国商人在中国经商;抗战中,他选择了呆在南京,带领很多外籍同胞及华侨共同开创了南京保全地区,为赤子之心的中国人一起抵御日本军队的侵略。
然而,南京很快被日军占领,城内居民的处境变得糟糕而凄惨。
在不停骚扰和残害中,拉贝意识到他可以为那些难民尽一个人的力量。
在电影最初时,拉贝一家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南京保全地区的状况,而且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也在发生着许多的变化,特别是在他发现这里有很多无辜受害者的时候更甚。
尽管如此,他仍然选择了继续留在南京,共同抵抗日军及其破坏罗。
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之后,他最终有了一些实际行动来救援南京的居民,成立了安全区,帮助了很多失去家园的中国人。
许多引人注目的画面,台词和音乐都为这一丰富的故事提供了情感和张力。
与一些战争电影不同的是,电影《拉贝日记》的叙事主旨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人性的光辉,同时也反映了南京大屠杀对于视野狭窄的人们的惨痛影响。
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让我思考起来了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状态。
电影展示了拉贝是人性中的优良之一,救援南京难民受到他的为人所感染,从他的行动中得到了温暖和希望。
影片中一些画面和台词也深入人心,引发了我对于战争和肮脏的人性的怀疑和思索,如“世界在死亡,你们在望风”,“你们在想着怎么自救而没有谴责,你们难道不会为你们所看到的发生的事情感到羞愧吗?”等台词,让我在感悟了拉贝的善良和勇气之后,综合考虑了人性的两个方面,为现实世界中的混乱和不理解所叹息。
总之,电影《拉贝日记》不仅具有故事的悬念和情节的紧凑,同时还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革命的愿望。
它启迪了我关于自己的思考和对于人性存在的理解。
从拉贝救援南京难民的故事中,我得到了启示和向上的动力,还能够通过电影作为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给其他人看。
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引言《拉贝日记》是一部记录着德国外交官约翰·拉贝在二战期间救助犹太人的日记,它记录了拉贝和他的妻子维纳的艰难决策和行动。
这本日记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人类灾难中保持道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故事。
观看《拉贝日记》纪录片后,我深深被拉贝夫妇的勇气和无私感动,也对历史中的人性和善良相信恢复了信心。
拉贝日记背景拉贝是德国外交官,他在二战爆发后被派驻南京。
当日本军队占领南京,进行了一系列的暴行和屠杀时,拉贝目睹了无数的悲剧。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决定采取行动帮助那些受难的人们。
人性的善良与魅力在片中,拉贝被描绘成一个有勇气和奉献精神的人。
他敞开心扉帮助那些无助的犹太人,提供庇护所和食物。
他不仅仅是一个外交官,更是一个保护弱小的人们的英雄。
观看纪录片后,我感到无比震撼,因为面对如此残忍的历史事件,拉贝夫妇选择了站在受难者一边,用他们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他们的善良和勇敢无疑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也给我们每个人树立了榜样。
阻力与威胁拉贝夫妇的行为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和认可。
他们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威胁。
片中展示了当时日本军队对他们的威胁,并试图制止他们的救助行动。
即使面临这样的压力,拉贝夫妇依然坚持帮助受难者。
他们的行为展示了人类固有的善良和对正义的追求。
道德、正义与责任感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不是法律、制度或政治决定人们的行为,而是人类内心的善良和对正义的坚守。
拉贝夫妇将自己的道德观和责任感放在第一位,他们不仅仅是在救助犹太人,更是在向整个世界展示了道德和正义的力量。
他们的行为提醒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都有责任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拉贝日记》引起了我对历史和人性的深思。
历史的背后是无尽的悲剧和痛苦,然而,也有像拉贝夫妇这样的人,用他们的力量和善良给予希望和光明。
对人性的思考使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做正确的事情,去改变世界。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有义务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们。
历史影片 拉贝日记 观后感作文1000字

历史影片拉贝日记观后感作文1000字《拉贝日记》观后感《拉贝日记》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通过讲述一位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在日本占领南京期间,积极救助和保护中国人民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
观看这部影片,我被深深触动,不禁为拉贝先生的勇气和正义所折服。
一、影片的背景与情节影片背景设定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野蛮侵略中国,屠杀无辜的平民。
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约翰·拉贝作为德国公民、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和德国公使馆高级官员,选择留在南京并竭尽全力保护无辜者。
拉贝与妻子多娜共同设立了“国际安全区”,为南京的难民提供庇护,并通过严格管理和国际象征性法庭的方式,保护尽可能多的中国人。
二、影片的人物塑造拉贝是一个可敬的英雄形象,在日军侵占南京期间,他选择留下并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方式援救了无数的中国人。
他以温和、善良的性格和坚定的信仰感,对待每一个被迫流离失所的中国同胞。
而拉贝的妻子多娜则是一个独立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她与拉贝共同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用爱与坚韧支撑着整个安全区。
影片中还塑造了一批多样的角色形象,比如辛思明博士,他作为南京大学校长,冒着生命危险向世界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还有金子清、陈仪等中国人物,他们与拉贝一同努力,向世人呼吁援救南京。
三、影片的思考与感悟《拉贝日记》引发了我对历史的深思。
尽管该片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背景,但是其中所揭示的恐怖和荒诞,让我不禁为人类的罪行深感痛心。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拉贝及其团队的伟大举动,让我产生了对人性的信心。
影片中展现的人道主义和正义精神令人震撼,它们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不可或缺的力量。
正如拉贝在片中所说的:“这不仅是我的责任,还是人类的责任。
”他的话语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善良和勇气的向往。
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平凡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影响身边的人,播撒爱心和正能量。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是一部真实记录了二战期间中国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文献,通过纪实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以及拉贝的伟大人道主义精神。
这部作品让人深刻地反思了战争的可怕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拉贝是一位德国人,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担任德国领事,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拯救了大量的中国人。
他用尽一切办法,包括设立安全区、提供食物和医疗救助等,保护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
他的行为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让人感动不已。
通过阅读《拉贝日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对无辜的中国人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和奸淫,让人不禁为之心寒。
在这样的环境下,拉贝的人道主义精神显得格外可贵,他不顾个人安危,全心全意地帮助中国人,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同时,通过拉贝的故事,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在战争的阴影下,人性往往会变得扭曲和丑陋,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人道主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拉贝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让我对人性和世界充满了希望。
通过阅读《拉贝日记》,我不仅对南京大屠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反思了战争的可怕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传承人道主义精神,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电影 《拉贝日记》故事梗概.

电影《拉贝日记》故事梗概一天晚上,拉贝在柏林豪华的电影院给贵宾们做报告,他激动地诉说自己亲身经历的1937年南京大屠杀,并出示大量图片,证明日本军队对中国人犯下了残无人道的暴行。
听报告的绅士与太太们非常震惊,他们从来不知道南京发生过一场恐怖屠杀,拉贝的报告在柏林引起了强烈震撼。
就在这天晚上,拉贝在自己家中突遭盖世太保逮捕。
拉贝不明白自己有何罪过,因为他曾经在南京拯救过十几万南京人的性命,获得过中国政府的勋章,还给希特勒写过信,希望元首制止盟国日本的野蛮屠杀……然而盖世太保给他三条严厉命令:1、南京没有发生过任何屠杀;2、你没有救过任何南京人;3、不准在任何场事下谈论关于南京的任何事情;拉贝被迫接受这些命令。
当他出狱回到西门子公司的办公室时,却发现他已经失业了。
这天深夜,拉贝在家中翻出一副破旧的南京地图,回忆1937年冬天的遭遇。
南京就要被日本军攻破了,城里的富人都准备逃离,而身为西门子公司代表的拉贝却匆匆回到南京。
他认为战争是巨大商机,公司正可趁此时将产品卖给南京政府。
他向员工们许诺:公司将保护他们的安全。
宋美龄宴请城里的欧美洋人,她保证南京不会失守,但又请求洋人们在破城之后救护难民。
洋人当即组织了"国际安全委员会",并推选拉贝任主席。
拉贝戳穿他们的用意:日本仇恨英美,却和德国是盟友,而自己又是纳粹,宋美龄和洋人想利用自己特殊身份。
但拉贝还是很高兴地就任这光荣的职位,他要求南京政府让安全区保持中立,无论日本军人还是中国军人,都不准进入南京安全区。
出乎拉贝意料,不但日本方面拒绝了国际委员会的要求,就连中国军人也不相信"安全区"能带来安全。
守军上校黄建国把阵地安置在安全区内抗击日军,拉贝向他抗议,"如果你们自己都不尊重安全区的话,怎么能指望你们的敌人尊重安全区呢?"黄建国却告诉他,"日军能向安全区轰炸,我们就能在安全区里反击。
这国家是我们的国家,这战争是我们的战争,你们洋人钻到安全区呆着吧!"拉贝痛苦地感到:这些黄种人虽然互为死敌,有一点却很一致,那就是不信任洋人。
拉贝日记影片观看心得感想

拉贝日记影片观看心得感想《拉贝日记》是一部描述中国抗战时期的纪录片,记录了华北抗日战争的历史细节和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民群众。
观看这部影片让我对抗战时期更加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抗争精神。
以下是我对《拉贝日记》的观后感想:首先是对于拉贝这个人物的印象。
拉贝是一位来自德国的犹太人,他在中国长大并爱上了这个国家。
在抗战爆发后,他选择留在中国,并且积极地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军侵略。
从片中的记录来看,拉贝是一位非常有爱心和正义感的人,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被战争摧残的人们,而不顾自己的安危。
他在危难时刻,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中国并坚守自己的信念,这让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其次,影片中展示了中国抗战时期的艰苦和残酷。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人们失去了亲人,家园被摧毁,生活变得困苦。
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无比的坚韧和抗争精神。
他们在战火中毫不退缩,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国家。
在片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互相帮助、团结奋斗的场面,这让我对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印象深刻。
另外,影片中也展示了中国人民与国际友人的合作。
拉贝带领着一支由外国教师、传教士和义工组成的队伍,在战争中给予中国人民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为伤员提供医疗救助,为儿童提供教育,为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住所。
他们的无私奉献感动了我,也让我明白了友好合作的重要性。
影片中还记录了中国人民与日军的血战。
中国军民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
这些战斗场面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于自由和尊严的追求,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国家和人民而战。
最后,拉贝这位始终带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在战争中积极地帮助中国人民,也为日本战俘提供了人道主义的救助。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光辉。
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他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让我感到非常震撼,也让我相信善良和正义的力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
拉贝日记观后感500字

《拉贝日记》观后感《拉贝日记》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它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二战期间南京大屠杀的惨状。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维护世界和平。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为残忍的事件之一,30多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在这场浩劫中遇害。
而《拉贝日记》则以真实的记录和细节的描写,将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展现得淋漓尽致。
拉贝作为一个德国商人,虽然身在南京,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无奈和痛苦。
在《拉贝日记》中,拉贝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所见到的南京大屠杀的种种细节,包括日本军队的残忍行径、中国人民的无助和痛苦,以及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记录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这使得《拉贝日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面。
战争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和破坏,更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和亵渎。
而《拉贝日记》则以真实的记录和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拉贝日记》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无奈和痛苦。
拉贝虽然是一个德国商人,但他却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无奈和痛苦。
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和伤害。
总之,《拉贝日记》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纪录片,它以真实的记录和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无奈和痛苦。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维护世界和平,让我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关观看《拉贝日记》的感悟心得范文

有关观看《拉贝日记》的感悟心得范文《拉贝日记》是一部根据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的日记和回忆录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通过讲述拉贝在南京的经历,揭示了二战期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以及人性的光辉和阴暗。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下面是我对该电影的感悟和心得。
首先,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拉贝作为德国人,他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勇敢地为南京市民提供庇护所。
他对南京人民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爱,不顾自己的安危,一直坚持下去。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拉贝的行为无疑是一束光明的火炬,照亮了众多受难者的道路。
他的举动让我相信,在人间有爱,在黑暗中有光明。
其次,我感到了人性的阴暗。
电影中揭示了许多南京大屠杀的恐怖细节,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一幕。
在屠杀期间,无数无辜的人们被虐杀和侮辱,他们的尊严和生命被践踏。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部分德国士兵不仅参与了这一罪行,还对妇女和儿童进行了野蛮的侵犯。
这使我深思:人性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残忍的行为存在?我相信,教育、文化和历史的力量对于人性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警醒自己,不断追求理性和慈悲。
最后,我从《拉贝日记》中汲取了教育的力量。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性,让我们对过去的错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观看这样的作品,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激励自己为实现和平、正义和人道主义价值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和平,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以拉贝为榜样,勇敢地站出来,为弱者发声。
总的来说,《拉贝日记》这部电影让我对人性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它告诉我们,人性既有光辉,也有阴暗,但是唯有通过教育和不断的自我反思,我们才能够展现出最美好的一面。
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为构建和平、公正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晚上,拉贝在柏林豪华的电影院给贵宾们做报告,他激动地诉说自己亲身经历的1937年南京大屠杀,并出示大量图片,证明日本军队对中国人犯下了残无人道的暴行。
听报告的绅士与太太们非常震惊,他们从来不知道南京发生过一场恐怖屠杀,拉贝的报告在柏林引起了强烈震撼。
就在这天晚上,拉贝在自己家中突遭盖世太保逮捕。
拉贝不明白自己有何罪过,因为他曾经在南京拯救过十几万南京人的性命,获得过中国政府的勋章,还给希特勒写过信,希望元首制止盟国日本的野蛮屠杀……然而盖世太保给他三条严厉命令:1、南京没有发生过任何屠杀;2、你没有救过任何南京人;3、不准在任何场事下谈论关于南京的任何事情;拉贝被迫接受这些命令。
当他出狱回到西门子公司的办公室时,却发现他已经失业了。
这天深夜,拉贝在家中翻出一副破旧的南京地图,回忆1937年冬天的遭遇。
南京就要被日本军攻破了,城里的富人都准备逃离,而身为西门子公司代表的拉贝却匆匆回到南京。
他认为战争是巨大商机,公司正可趁此时将产品卖给南京政府。
他向员工们许诺:公司将保护他们的安全。
宋美龄宴请城里的欧美洋人,她保证南京不会失守,但又请求洋人们在破城之后救护难民。
洋人当即组织了国际安全委员会,并推选拉贝任主席。
拉贝戳穿他们的用意:日本仇恨英美,却和德国是盟友,而自己又是纳粹,宋美龄和洋人想利用自己特殊身份。
但拉贝还是很高兴地就任这光荣的职位,他要求南京政府让安全区保持中立,无论日本军人还是中国军人,都不准进入南京安全区。
出乎拉贝意料,不但日本方面拒绝了国际委员会的要求,就连中国军人也不相信安全区能带来安全。
守军上校黄建国把阵地安置在安全区内抗击日军,拉贝向他抗议,如果你们自己都不尊重安全区的话,怎么能指望你们的敌人尊重安全区呢?黄建国却告诉他,日军能向安全区轰炸,我们就能在安全区里反击。
这国家是我们的国家,这战争是我们的战争,你们洋人钻到安全区呆着吧!拉贝痛苦地感到:这些黄种人虽然互为死敌,有一点却很一致,那就是不信任洋人。
拉贝仍然坚定地设立起国际安全区,他固执地相信:在20世纪的今天,任何人都不敢在光天化日下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
日本军破城的当天夜里,拉贝胸前挂满勋章去找日本人交涉。
在路上遇见黄建国等中国守军。
黄建国请求拉贝让他们进入安全区避难。
拉贝不同意,因为安全区是中立区,他们会将灾难带进安全区。
拉贝把他们带进西门子公司仓库,说自己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黄建国却只身离去,他要抵抗到底。
拉贝遇见了刚进城的日本大使田中,他以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名义,要求日本方面保证中国难民的安全。
但拉贝亲眼看见,日本军人正在疯狂地屠杀南京平民,在仓库藏身的上百名中国军人也尽遭杀害。
这时拉贝才意识到自己完全错了:战争中没有人道,安全区没有安全。
田中向拉贝建议:只有同日本军人合作才能少死人。
拉贝不得已,派助手韩林带着工人们去修自来水厂,以供给南京难民的饮水并与占领军妥协。
但是,工人们却被日本军人当做抵抗者砍掉了头颅……死者的亲人们向拉贝要儿子,占领军逼迫拉贝再派工人,安全区断水断粮……拉贝彻底绝望了,甚至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一种罪恶!在日本占领军的新年音乐会上,日军总司令松井佯做姿态地向拉贝表示慰问,拉贝冷冷地回答他,我刚从城外回来,看见一条狗在挑死孩子吃,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孩子肉嫩,连野狗都开始挑肥拣瘦了!安全区被占领军强令撤销,拉贝等洋人都被驱逐出南京。
1945年,柏林被盟军攻克,拉贝因是纳粹党员被再次逮捕审判,他申诉自己没有犯过任何罪行,却拯救过无数南京难民。
但他的申诉受到法官的嘲笑。
拉贝再度释放出狱时,陷入饥寒交迫中。
这时他突然收到万里之外邮来的食品包裹。
南京人没有忘记他,这些食品救了他全家的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南京政府官员请他为东京大审判做证,指控南京大屠杀中的罪犯。
拉贝却对人生绝望了,说我是一个纳粹,我没有脸看任何人被吊死。
1997年,尘封60年的《拉贝日记》解禁面世。
同时,他的墓碑也从柏林运到南京,与30万死难者安葬在一起。
本片以拉贝日记为线索,以无数史实为依据,同时展开两方面故事场景:一方面真实地再现南京大屠杀中种种骇人听闻的暴行,以及南京难民们在绝境中的生存与反抗;另方面追寻拉贝本人的生命历程,细腻入微地展示他在南京与柏林各种遭遇,从而深刻地表现了战争对于人类的惨痛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