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系统托轮调整方案

合集下载

回转窑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20180414

回转窑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20180414

回转窑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2018年4月14日回转窑托轮调整是使回转窑运行稳定的重要手段。

所以正确且有效的对回转窑托轮进行维护,可以使回转窑轮带在托轮上往复运行,使托轮表面均匀磨损,避免出现台阶从而出现设备故障。

下面是具体调整方法与步骤。

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与步骤:1)回转窑在运行时,为减轻托轮与轮带的摩擦阻力,一般在托轮上方安装有石磨块对其进行。

我们在调整托轮时,则需要增加托轮与轮带的摩擦力,因此,在调整托轮前要把所有托轮上的石磨块取掉。

2)每个托轮轴承座侧都装有顶丝,为便于调整,顶丝的螺纹处应当经常加油。

3)确定托轮调整方向。

首先确定我们是要让回转窑上行还是下行,根据回转窑的旋转方向绘出托轮所受摩擦力矢量图,需要注意的是托轮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必须与窑所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反;然后根据托轮需要歪斜方向确定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

4)拧松需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的脚螺栓,并将该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

先将顶丝预调90°至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3至0.6rmin的速度慢转。

(调整回转窑必须是回转窑在运行状态,并且是在高温工况下进行)。

必要时可调整顶丝,此时回调90°,观察1小时,观察上行速度再调,调整到位时,顶丝要回位。

回位顶丝也要逐步退,顶丝在退到位后,等一段时间,托轮轴承座与顶丝接触后再固定轴承座螺栓,紧固锁紧螺母。

5)装回托轮石磨块。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注意事项:回转窑托轮调整一般以只调Ⅰ挡为好,必要时可调Ⅱ挡;拖轮歪斜后其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方向必须一致,即不能出现八字形。

必须经常细致地对每个托轮承受的正压力、推力大小及托轮是否产生歪斜等全面检查,从而作出准确判断,这是调整好托轮的关键。

具体判断方法是:托轮正压力大小用轮带与托轮接触面的光泽来识别,接触面发亮的受力大,发暗的受力小。

托轮推力的大小,用低端托轮轴肩推力盘的油膜厚薄来识别,轴肩推力盘油膜少而薄则推力大,油膜厚的推力小。

回转窑托轮的维护与调整

回转窑托轮的维护与调整

目前,回转窑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以其优质、稳定、高产,已经在我国水泥行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我国水泥产量在全国各地区逐渐趋于均衡,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逐渐更加重视减低成本、设备设备运转率和可靠性。

这其中回转窑由于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因处于直接决定整个工厂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特殊地位,提高回转窑的运转率和可靠性成为水泥企业生产和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

这其中托轮运转状况的优劣又是重点之一。

但是,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技术力量不平衡,回转窑的托轮问题,尤其是托轮轴承瓦高温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水泥企业。

以下介绍一些认识以供大家借鉴和探讨。

1、在回转窑维护和调整中,要对托轮和轮带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量对托轮的检查和测量,无论对维护维修还是对安装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所有其他一切工作展开的基础。

我们知道,在设计上,托轮中心轴线和轮带中心轴线在回转窑纵向中心线垂直面上的位置关系,是正三角形关系。

无论是安装还是维护回转窑托轮,都必须以其实际尺寸来确定或校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为此,维护调整时测量的尺寸应该包括:轮带外径、托轮的外径、托轮轴的外径,同时包括上述部位外表面的锥度,以及托轮底座的实际有效高度,另外还应测量托轮安装后托轮轴中心到回转窑中心的水平距离,以及托轮外表面的平整性和圆度。

2、运行中要确保托轮处于合理的位置,从而保证托轮不受到纵向外力前面说过,要使托轮正常工作,需要两个托轮纵向中心线与轮带纵向中心线平行,且都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同时在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面内两个托轮中心点与轮带中心点构成正三角形,相互夹角为60°,其误差一般不超过2°(见图1)。

各档托轮和轮带的上述三角形都要达到上述要求。

只有保证夹角60°左右,驱动回转窑的动力载荷才最小,各托轮受力也最小,才能保证托轮的工作状况良好。

只有在此状况下才能保证各托轮瓦受力合理,避免因托轮受到纵向力而使托轮瓦边与托轮轴挡圈不合理的摩擦,从而避免托轮瓦因积聚热量过多而最终刚度降低、拉伤变形而失效。

回 转 窑 托 轮 的 调 整

回 转 窑 托 轮 的 调 整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回转窑的重量占整个水泥厂机械设备总重的20%~40%;它的造价占全厂投资的10%~15%;它的性能和运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泥的产质量和成本。

所以,它素有水泥厂心脏之称。

许多人这样评价它:只要大窑转,就有千千万万。

由此可见,提高回转窑的运转率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证回转窑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转,从设备维护和正确使用方面来说,调整好托轮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

当前,许多水泥厂最缺乏的技术工人就是经验丰富的看火工和托轮工。

因为这些工种技术比较复杂,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掌握的。

许多水泥厂的回转窑因为托轮调整不当,引发了许多重大设备事故。

如回转窑下炕,也有称为掉窑的,就是回转窑窑体从托轮上掉下来、轮带顶坏或顶掉挡铁、回转窑发生剧烈振动、托轮和轮带表面出现点蚀、掉碴掉块、裂纹、严重磨损不均、多边形或小波纹和窑体弯曲等,严重时还会引起托轮轴承烧瓦断轴事故,这些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调整托轮的目的有三:一是使窑体能够按所要求的规律沿轴向正常地上下往复窜动,以保证托轮和轮带外表面均匀磨损;二是使回转窑筒体中心线在热态时永保一条直线,以使托轮和轮带受力均匀,不产生超载现象,降低功率消耗;三是使各档托轮能够均衡地承受窑体载荷,以保证不产生附加应力,减少或避免机件的过早损坏。

如果通过调整托轮,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在方法上能够熟练掌握。

但笔者在现场工作中发现,全面具有这方面知识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却较少,往往因此将回转窑调乱,进而引发出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

为此,笔者根据在生产调试、达产、监理和处理有关问题中的体会,对回转窑正确调整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

1 窑体运转时轴向窜动的分析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档支承装置的托轮上慢速回转工作,一般以3%~5%的斜度倾斜布置,绝大多数在3.5%~4.0%之间。

当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在窑运转时窑体就会沿轴向下窜。

曾有许多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窑体不转时不下窜而转动时才下窜?下面就从理论分析上来解答这个问题。

调整回转窑托轮受力和窑体轴向的办法

调整回转窑托轮受力和窑体轴向的办法

调整回转窑托轮受力和窑体轴向的办法通过偏斜托轮轴摆放位置,可以使回转窑窑体能沿轴向正常地往复窜动;使用说明书要求回转窑的上下行速度控制在小于l mm/min,中铝股份山西分公司回转窑上下行速度为O.1~0.5 mm/min,每行10分钟,停留l小时。

通过控制液压挡轮分阶段上下行至端点的调窑方法,可以促使窑体上下窜动,有利于托轮的均匀磨损。

但当托轮摆放位置不正确时,窑体的上行或下行力特别大,超过了液压挡轮的推力,导致液压挡轮毁坏,甚至出现大小齿轮脱开,造成事故。

托轮轴线与窑轴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倾斜,在水平面(严格说是窑安装的斜平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偏斜。

设置普通挡轮时,需靠托轮轴线相对于滚圈偏斜产生使窑体上窜的力,当它大于窑体自重的下滑分力时,窑体能上窜,反之,使窑体下滑。

而对于推力挡轮和液压挡轮,则要求托轮轴线与滚圈轴线平行,即同一档托轮的两轴端距离相等,允许误差小于I mm,严禁使托轮摆放出现促使窑体下窜的偏斜位置而加大挡轮负荷。

托轮偏斜角度一般不大于0°30’。

应使获得的上窜力稍大于窑体的下滑力,在窑的运转过程中,使窑体处于上窜状态。

为使窑体下柑,Il1在受力较大的托轮面上抹少量油,减小摩擦系数。

一般每班使窑体反复窜动1~2次即可。

调整托轮促使回转窑窑体上下窜动应遵循“手势定则”,即大拇指方向表示窑体窜动方向,即指向窑体高端,三手指握起手指指示方向表示窑的回转方向,而小拇指所指的方向则为托轮轴偏斜方向。

“手势定则”有“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之分,其鉴别法是:站在窑出料端(窑头),如窑为顺时针转动,则用“右手定则”;如窑为逆时针转动,则用“左手定则”。

托轮摆放位置严禁呈八字形,即同一档两托轮轴中心线偏斜方向不同。

同时亦严禁使各档托轮摆成促使窑体向下窜的位置,即违背了“手势定则”。

如出现此种异常情况,则使各档同托轮互相“争力”或“对抗”。

在调整托轮之前,必须根据窑体的窜动情况,查明窜动原因,避免盲目的行动。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及维护1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及维护1

静止时 T>G2
1、托轮的受力分析
为防止筒体向下窜动过大,造成破坏事故,根据窑回转方
向,将托轮整体调歪斜(同向)
1#窑 1# 窑尾 窑头
3#
2#
V1 β V2
V
β=1~30〃
V2=轮带圆周线速度
2、托轮的结构
3、回转窑托轮调整法则
仰手法则(左、右手法则)
面对窑筒体所要调整的方 向,握手,手心向上,大拇指 与窑体中心线一致,并指向窑 体所需要调整的方向,使四指 的方向与窑体回转方向一致, 然后根据窑的转向选用左手或 右手,在选定的手上沿着四指 的中间关节连成一条直线,即 是托轮中心线所需调整的歪斜 方向。
学习目的
1. 了解回转窑的托轮系统功用
2. 详细了解回转窑托轮系统的结构,
3. 托轮系统的相关检查、维护及故障处理
1、托轮系统功用

回转窑托轮系统是整个回转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 它是回转窑进行回转运动的支撑 提供回转窑所所需的上行推力
1、托轮的受力分析
筒体中心线斜度4:100;冷端筒体L<3.3D; 热端
1、托轮的受力分析
运转后由于驱动,产生轮带表面切线方向圆周力(垂 直与于2),使轮带与托轮接触表面处产生弹性变形而 引起的弹性滑动,从而减小一部分摩擦力,当T>G2时, 向窑头滑动。
G2 G3 G3
T
G2
20 G3
f=0.15
G
G1
G
G2=G×Sina≈0.025G T=2×f×G3 ≈ 0.173G
总 结
托轮的受力
托轮的结构
仰手法则
L<1.5D;其余L<8D; L<32D称为短窑(干法线); (1#窑382t)

调整陶粒砂回转窑拖轮常用的方法

调整陶粒砂回转窑拖轮常用的方法
改变摩擦因数法:当窑体窜动较小时,通常采用
改变摩擦系数的方法进行调整。改变摩擦系数常
采用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上涂抹或浇淋粘度
不同的润滑剂,以改变陶粒砂回转窑拖轮和轮带 接触时的摩擦因数,达到控制窑体合
合理窜动的目的。加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在使用该方法时,首先应判断欲加润滑剂的陶粒
砂回转窑拖轮的受力情况,然后决定加大摩擦因
数的润滑剂。陶粒砂回转窑拖轮所受反力的大小 及方向,可根据经验判断:第一点:
若轮带的表面发亮则受力大,轮带的表面发乌则
表明受力较小;第二点,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轴颈
表面上的油膜教薄,表明受力大,反之则受力小。
当筒体上窜时,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涂抹粘 度较大的油,减少陶粒砂回转窑拖
轮与轮带表面间的摩擦系数,以空盒子筒体向上
下即低端窜动;若两侧间隙基本相等,说明陶粒 砂回转窑拖轮所受的轴向力基本平衡
;若所有的陶粒砂回转窑拖轮均如此,表明窑体
处在相对平衡状态。一般情况下,在轮带与陶粒
砂回转窑拖轮表面上市价粘度大的润滑剂时窑体
向上窜动,施加稠度小的润滑剂时窑体向下窜动。 广州陶粒,广东陶粒 编
下应尽量避免使用,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如
发现因窑体的窜动马上就要出现大的事故时才可
暂时使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推动窑体的窜动方
向,可以通过观察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轴端或轴跟 上的挡环或止推环与轴瓦端面的体向高端窜动,若间隙出现在
高端,说明陶粒砂回转窑拖轮推动轮带或窑体向
窜动;当筒体下窜时,在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
涂抹粘度较小的油,增加陶粒砂回转窑拖轮与轮
带表面间的摩擦系数,以控制筒体向下窜动。另 外也可以向陶粒砂回转窑拖轮表面撒
粉状物,如陶粒砂、飞灰等来来改变摩擦因数,

窑中心线找正及回转窑托轮调整

窑中心线找正及回转窑托轮调整

窑中心线找正及回转窑托轮调整窑中心线找正回转窑是连续运转设备,在运转中重要的是保持窑体的“直而圆”和轴向窜动的稳定性。

而窑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和窑体的正常游动,是受各个托轮位臵影响的。

因此,窑体中心线的直线度和托轮位臵的正确与否,是回转窑长期安全运转在机械方面的关键。

1、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危害回转窑在运转中,窑体中心线保持一直线,是长期安全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窑体中心线不直,会造成支承零件过快的磨损或损坏、功率消耗增加、密封装臵失效,致使窑内耐火砖松动,发生掉砖红窑事故,以及造成窑体产生裂纹,直至影响回转窑的运转。

2、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原因回转窑中心线不直,多数是由于托轮组基础下沉不均匀;托轮位臵调整的不正确;支承零件(轮带、托轮、托轮轴颈、轴承、窑体热板等)磨损不一致;检修更换支承零件时没考虑新旧尺寸的影响;窑体刚度不够以及停窑时,操作不正确等原因所造成。

因此,要定期校正窑体中心线。

3、窑体中心线找正的方法回转窑窑体中心线找正的方法有:挂钢丝法、灯光法、纬仪法、压铅丝法和激光法等。

回转窑托轮调整为了保证回转窑的长期安全运转,在回转窑的运转过程中,在机械维护方面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窑体的“直而圆”和轴向窜动的稳定性,而要完成上述任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正确地调整托轮。

1、调整托轮的基本原则(1)调整托轮使窑体中心线是一直线回转窑的窑体是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挡托轮上的,在支承零部件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窑体的位臵是受托轮位臵确定的。

回转窑在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调整托轮的位臵,保证窑体中心线呈一条直线。

即调整托轮的水平位臵及同一挡两托轮中心距的大小。

(2)调整托轮使窑体正常游动(适用于固定挡轮)回转窑在运转中,为使托轮和轮带表面磨损均匀,应使窑体在上下挡轮之间不断地轴向窜动(称为游动),但不允许轮带与挡轮经常接触转动,即使偶尔接触转动,也不要受力过大或时间过长,以免顶坏挡轮。

为实现上述要求,应将各个托轮(传动装臵附近的托轮除外)的中心线歪斜一个小角度,使托轮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个对窑体的向上的推力,以克服窑体的下滑动,并使窑体缓慢地向上窜动,当窑体达到上挡轮位臵时,可在托轮表面加适量的润滑油,减小托轮与轮带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使托轮的向上推力减小,窑体依靠其下滑力缓慢向下窜动;当窑体达到下挡轮位臵时,托轮表面的润滑也没有了,窑体又开始向上窜动,即进行再一个循环的游动,这就叫做人工游动法。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的调整罗俊杰回转窑筒体以与水平方向成3%~6%斜度安装在托轮上,如图1。

由于窑体本身重力的作用,以及基础沉陷不均,筒体弯曲,轮带与托轮不均匀的磨损,特别是轮带与托轮接触表面之间摩擦力的变化,经常引起筒体沿轴向上下窜动。

轮带与托轮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与筒体转速,气温升降,表面有无油水、灰尘以及本身的磨损程度有关,这些因素在生产中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调整好的筒体,在运转过程中也会上下窜动。

如果筒体在有限的范围内时而下、时而上的窜动,保持相对稳定,这是正常现象,可以防止轮带与托轮的局部磨损;如果只在一个方向上做较长时期窜动,则属于不正常现象,必须加以调整。

其方法如下。

1.窑头2.轮带3.大齿轮4.水平线5.窑尾6.电机7.减速机8.小齿轮9.托轮图11.改变轮带与托轮表面的摩擦因数由于筒体的窜动与托轮表面摩擦因数有关,因此可以采用改变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的方法进行调整。

如果筒体往上窜时,在托轮表面涂粘度较大的油,减少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

当筒体下窜时,在托轮表面涂粘度较小的油,增加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

2.托轮安装角β的调整筒体的理论弹性下滑速度v3(m/h)与轮带的圆周速度v1(m/h)成正比,与筒体的倾角α成正比,与轮带和托轮之间的摩擦因数f成反比。

即:其中d为筒体直径(m),n为筒体转速(r/min),k为系数。

在生产中为控制筒体的窜动,常把筒体与托轮轴线调整呈一角度β,并使tgβ=ktgα/f。

调整筒体托轮时必须进行细致的检查,要对每个托轮承受的正压力的大小、推动筒体窜动的力的方向及托轮安装角β的大小及方向等,作出正确的判断。

根据检查与判断,按照下列原则先行调整:安装角β有错误的应先纠正;筒体下窜,上推力小的托轮先调;筒体上窜,上推力大的托轮先调。

由于各厂回转窑筒体转动方向不同,在调整托轮时必须正确地确定方向。

3.托轮安装角方向的确定(1)图解法如图2(面向筒体低端),①筒体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欲使筒体往上窜,托轮按图2中a调整;欲使筒体往下窜,托轮按图2中b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力过大情况,必要时可适当降低窑速,现场采 取内进或外移托轮座(区别窑的旋转方向)的方法进 行处理。
二、托轮瓦出现高温的主原因:
培训教案
3、托轮座球面瓦、冷却水管堵塞或漏水,造成 托轮瓦冷却效果不良及润滑油变质。
4、润滑油变质或弄脏,淋油盘、油勺变形或损 坏。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组织托轮调整工作,首先要充分理解窑运行 中上窜下滑原理;其次,通过结合现场手工测温 与中控显温趋势相结合,逐步将各档托轮受力状 态调整至均衡、稳定。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歪斜托轮调整法原理图示 (a)歪斜前托轮位置 (b)歪斜后托轮位置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2)、托轮调整方法 判断托轮的推力:
判断托轮是否推筒体向上有两种方法。一种 是观察托轮轴上止推盘与托轮瓦端部的间隙:当 止推盘设于中间时,则缝隙应保持在上端(窑尾 侧),下端(窑头侧)应接触无缝隙。推力的大 小可根据止推盘与托轮瓦端部接触处的油膜厚度 判断,油膜少而薄说明推力大,油膜厚说明推力 小。
一、托轮调整的主要目的:
培训教案
在试生产运行期间,通过调整可进一步纠正 设备安装质量缺陷,均衡Ⅰ、Ⅱ、Ⅲ档每组托轮 及托轮瓦径向受力状态,避免托轮瓦高温及损坏 事故的发生;另外,合理控制窑体运行的上窜下 滑现象,既保证托轮瓦推力均匀,又改善液压挡 轮受力状态,确保回转窑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 行。
二、托轮瓦出现高温的主要原因: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2)、托轮调整方法
1)、判断托轮的推力
根据油膜厚度判定推力的大小,其依据是: 当窑体运转时,托轮给轮带作用力,阻止窑体下 滑,轮带给托轮一个反作用力,这个作用力由托 轮瓦端部和托轮轴上的止推盘所承受。由于该力 的作用,下端(窑头侧)托轮轴端部的止推盘将 与托轮瓦端部相接触。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仰手法图示 1-窑体需要调整方向;2-窑体旋转方向;
3-托轮中心线方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2)、托轮调整方法
3)、托轮调斜的步骤:
首先松开托轮座与底座的固定连接螺栓,然 后根据确定的歪斜方向,先松开一顶丝,再顶进 另一顶丝,使轴承座歪斜。歪斜的大小可根据顶 丝螺距(4mm)确定,具体可在顶丝端部用石笔 或记号笔划出十字交叉线,按松动90°为1mm来 判明,准确方法为架设百分表显示进、退数值。 当托轮瓦温连续一星期相对稳定后,将托轮座与 底座的联接螺栓拧紧。
培训教案
1、窑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局部超 负荷(俗称托轮瓦径向受力);该现象造成托轮瓦损 坏的机率最高,往往防不胜防,因此,要求调整 人员高度重视,在出现高温的初期及时组织调整。
2、托轮歪斜过大,造成托轮瓦推力过大(俗称 托轮瓦轴向受力)。该现象预兆性比较强,当出现 温度上升趋势较快时,要分清是环境温度变化或
培训教案
φ4.8×74米回转窑系统 托轮调整方案
培训教案
5000t/d熟料生产线回转窑在试运行过程中 经常出现托轮瓦发热问题,影响回转窑的安 全、稳定运行,严重的会导致托轮瓦烧损、 托轮瓦拉翻、托轮轴磨损等事故,因此,对 托轮瓦在安装、试运行期间及日常运行中的 检查、调整、监控和保驾非常重要。结合工 作实际,特制订下列调整方案和运行保驾措 施(例举右旋向窑型)。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判断托轮推力方向示意图 (a)止推盘轴端 (b)止推盘在中间 1-轮带;2-托轮;3-止推盘;4-托轮瓦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2)、托轮调整方法 2)、托轮调整方法
使窑体向上窜时的调整:窑体下滑力过大、 下滑快时,可根据窑的转向,适当地调大一对或 几对托轮的歪斜角,以增大托轮向上的轴向分速 度,使窑体上行。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2)、托轮调整方法
培训教案
仰手法:面对窑体所要调整的方向,握双手,手 心向上,使大姆指与窑体轴线方向一致,并指向 窑体所要调整的方向,四指的方向与窑体回转方 向一致,再根据窑的转向选用左手或右手,在选 用的手上沿加指的中间关节连成一直线,此直线 即为托轮中心线所需调整的歪斜方向。
(一)、窑运行中上窜下滑的原因
回转窑静止地放在托轮上,窑体重量的轴向 分力小于托轮与轮带间的摩擦力,窑体不会向下 滑动;回转窑运转起来以后,轮带除窑体本身自 重产生的下滑力的作用外,垂直于下滑力,沿轮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带圆周表面切线方向还作用有由于窑体上大齿圈 驱动而产生的圆周力,圆周力是用来克服托轮轴 瓦中的摩擦力矩,这二个力的合力通过计算,约 为0.0255-0.0507G(G为窑体自重),此力仅为摩 擦力的1/2-1/8,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轮带与托轮 间不会产生明显的相对滑动。但是对任何一台刚 安装好的回转窑,所有托轮中心线相对平行于窑 体中心线,窑转动起来以后,窑体总是缓慢地向 下滑动,究其原因是:由于轮带与托轮的接触面 产生弹性变形而引起弹性滑动。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二)、上窜下滑的控制方法
欲使窑体上窜下滑得到控制,关键问题是改 变托轮与轮带之间的摩擦系数,使窑体下滑速度 减小。目前常用的办法为歪斜托轮调整法。
1、歪斜托轮调整法:
托轮调整的三项基本要求
一是保持窑体的轴向稳定 二是保持窑体中心线的正直 三是减少驱动窑体的额外附加功率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1)、原理
根据窑的旋转方向(例举为右旋,站在窑头
看),把托轮轴的中心线调斜一点,使其与窑体 中心线呈微小的偏角β(托轮中心与窑体中心线的 歪斜角)。由于托轮的歪斜,其圆周速可分解为 υ1(托轮沿窑体的轴向分速成度m/min)和υ2 (托轮沿轮带圆周的分速度m/min)两部分,其中 υ2与轮带作回转运动时的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相 等,υ1即是在托轮歪斜作用下,迫使轮带沿窑体 中心线动窑体轴向运动的速度。
使窑体下滑时的调整:当窑体上窜力过大、 上移快时,可根据窑的转向,适当地调小一对或 数对托轮歪斜角,以减小托轮向上的轴向分速度, 使窑体在自重作用下缓慢下行。
托轮歪斜方向的确定:
三、托轮调整的主要原理:
培训教案
图解法图示 1-使窑体向上调整法;2-使窑体向下调整法; 3-使窑体向上调整法; 4-使窑体向下调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