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心有敬畏,是一种对事物的敬畏和敬重之情。
在生活中,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知识等等,都要以敬畏之心来对待。
例如,面对自然的伟大,我们不能随意破坏环境,而应该保护环境,尊重自然;面对他人的努力和付出,我们要感激他们的奉献,不要轻言放弃;面对知识的广博与深奥,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自以为是。
只有心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相处,遵循规则,发展自己。
行有所止,意味着要懂得适度,不要过度追求,要有节制。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冲动。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极端,做出过激的行为,这样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因此,我们要懂得控制自己,不要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过度追求名利,要学会适度放松,给自己和他人一些喘息的空间。
只有行有所止,我们才能真正地为自己和他人谋幸福。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和准则。
它不仅是一个个人的追求,更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丧失了敬畏之心,目光短浅,行为极端的人往往会陷入不断的矛盾和困境中,并且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伤害。
而那些心怀敬畏,懂得适度的人,他们不仅会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安,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心怀敬畏,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尊重自然、珍视他人、崇尚真理;行有所止,不沉迷于物质的追求,不追逐虚荣的名利,要懂得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给自己和他人留些空间和时间,去品味生命的真谛。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心怀敬畏行有所止,在人生的旅途中发现更多美好,走得更远,实现更多的梦想。
谢谢大家!。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3篇)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
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
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
身份,是社会赋予某群人____归属感的依据所在。
身为中学生,我们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
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
因为你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____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
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也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
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
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
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律心存敬畏。
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
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
但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
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恭敬的各位老师,友爱的同学们:大伙儿好!今天是国庆节之后的第1次升旗仪式。
同学有没有考虑过,什么原因要升旗,什么原因还要举办一具盛大的仪式,什么原因要求我们虔诚肃立的瞻仰国旗。
这当中教育意义有不少,在此我提出一点和大伙儿分享,那算是敬畏心。
人应当有颗敬畏之心。
一具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
"敬畏之心",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监督",是一种"自我鞭策",;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随心所欲胆大包天。
看看周围同学违纪违规的事情,皆是没有敬畏心的表现,没有了敬畏心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情况。
提起敬畏心,才干有感恩心;提起敬畏心,才干有谦虚之心;提起敬畏心,才干有珍惜之心。
同学们,我们观看一下自己,有没有敬畏之心。
我们的同学处在社会组织之中,对国家要敬畏,对学校组织要敬畏,对老师要敬畏,对校纪校规要敬畏,对父母要敬畏。
如今对校纪校规别敬畏,今后走上社会,对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也别能很好的敬畏;如今对学习、对课堂别敬畏,今后对工作对职业也很难做到敬畏;如今对老师别敬畏,今后对领导也可不能敬畏,自己也得别到尊重。
因此,希翼我们的同学提起敬畏心,知道该做什么,别该做什么。
别要认为和自己无关,好的适应是渐渐养成,坏的适应,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思想也是渐渐养成的,让坏的行为和思想成为一种惯性,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是懊悔莫及的情况。
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我们要敬畏规律。
别敬畏规律,将在规律中淘汰出局。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李嘉诚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的算是这条幅。
同样,我们的老师站在说台上,也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学生的每一分钟,敬畏家长的每一分钞票。
我们的学生治理人员,要及时处理相关咨询题,别能滋长我们同学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范本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范本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发表演讲。
今天我将谈论一个重要的主题——“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____年已经到来,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保持心有敬畏的态度,行有所止。
心有敬畏,意味着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和职责充满敬畏之情。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时刻保持警惕。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充满敬畏。
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可能改变我们、改变团队、甚至改变整个世界的走向。
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要谨慎而审慎地思考和行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错误的决策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行有所止,意味着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在这个充满了诱惑和娱乐的世界,很容易让我们迷失方向,沉浸在短暂的快乐中。
但是,我们要知道,生活不仅仅是享受和满足自己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所追求有所放弃。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愿景,清楚自己需要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我们要学会说“不”,学会拒绝诱惑,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并最终实现成功。
在____年,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社会的变革等等,都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心有敬畏的态度。
不要过于自信和轻视,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
在做出决策和行动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要盲目乐观或悲观。
要有意识地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虚心听取不同观点,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取得良好的成绩。
同时,在追求成功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保持行有所止的态度。
不要贪心、不要急功近利。
要理智和平衡地进行思考和决策。
不要拼命追求短期的成绩和荣誉,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和健康的生活。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通用3篇)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通用3篇)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国庆节之后的第1次升旗仪式。
同学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升旗,为什么还要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为什么要求我们虔诚肃立的瞻仰国旗。
这当中教育意义有很多,在此我提出一点和大家分享,那就是敬畏心。
人应当有颗敬畏之心。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
"敬畏之心",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监督",是一种"自我鞭策",;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看看身边同学违纪违规的情况,皆是没有敬畏心的表现,没有了敬畏心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提起敬畏心,才能有感恩心;提起敬畏心,才能有谦虚之心;提起敬畏心,才能有珍惜之心。
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敬畏之心。
我们的同学处在社会组织之中,对国家要敬畏,对学校组织要敬畏,对老师要敬畏,对校纪校规要敬畏,对父母要敬畏。
现在对校纪校规不敬畏,将来走上社会,对法律法规、对公司的也不能很好的敬畏;现在对学习、对课堂不敬畏,将来对工作对职业也很难做到敬畏;现在对老师不敬畏,将来对领导也不会敬畏,自己也得不到尊重。
所以,希望我们的同学提起敬畏心,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不要认为和自己无关,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坏的习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思想也是慢慢养成的,让坏的行为和思想成为一种惯性,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是后悔莫及的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我们要敬畏规律。
不敬畏规律,将在规律中淘汰出局。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李嘉诚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的就是这条幅。
同样,我们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也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学生的每一分钟,敬畏家长的每一分钱。
我们的学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不能滋长我们同学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
国旗下讲话稿之国旗下讲话稿: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国旗下讲话稿之国旗下讲话稿: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哈佛大学有一条校规——学生借阅珍贵的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内阅读。
18世纪的一天,一名同学借阅了一本珍贵的图书,因为没有看完,他便悄悄地把书带出了图书馆。
当天夜里,图书馆发生了火灾,其他图书被焚烧殆尽,而这本珍贵图书却因此得以保留。
事后,这名同学主动将书还给了学校,为此哈佛大学召开大会。
校长为该同学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而对他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将其开除。
哈佛大学的校长说了一段至今仍被人们广为铭记的话:“你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理应得到赞美;但你违反了校规,理应被开除。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
”这就是哈佛对规章制度的敬畏,也是哈佛历经数百年而傲视全球高校不衰的奥妙所在。
这的确值得我们的深思。
我们该敬畏什么,又该怎样敬畏呢?学会敬畏,首先要学会敬畏纪律。
黑格尔的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纪律是一种契约,大到法律道德,小到校纪班规,制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个人的行为自由,必须受到纪律制度的约束,任何违反纪律制度的行为都必须接受惩罚。
我们也应该明白,在违犯纪律时,接受惩罚,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育和保护的手段。
这就如同火与水对人的危害一样。
水柔和绵软,跳入其中甚感舒适,则淹死的人多是自觉自愿跳入水中而丧命的。
而火则猛烈,刚性十足,触之即疼痛难忍,故而少有人自觉自愿跳入火坑中被烧死,为什么?因为疼痛保护了你。
违反纪律之后必要的惩罚也是如此,你感到疼痛难受,其实这种疼痛难受正保护了你,使你不至于走向更严重的违纪违规甚至犯罪。
可倘若有一天,你丧失了疼痛感,也就丧失了畏惧感,那你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遵守纪律、敬畏纪律,不仅是我们做一个文明人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我们只有将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养成我们的习惯,融入我们的血液,它才会慢慢积淀成我们的素质,变成内心的一种善,回归成一种真,形成学校乃至社会的一种美。
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

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哈佛大学有一条校规——学生借阅珍贵的图书只能留在图书馆内阅读。
18世纪的一天,一名同学借阅了一本珍贵的图书,因为没有看完,他便悄悄地把书带出了图书馆。
当天夜里,图书馆发生了火灾,其他图书被焚烧殆尽,而这本珍贵图书却因此得以保留。
事后,这名同学主动将书还给了学校,为此哈佛大学召开大会。
校长为该同学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而对他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将其开除。
哈佛大学的校长说了一段至今仍被人们广为铭记的话:“你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理应得到赞美;但你违反了校规,理应被开除。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
”这就是哈佛对规章制度的敬畏,也是哈佛历经数百年而傲视全球高校不衰的奥妙所在。
这的确值得我们的深思。
我们该敬畏什么,又该怎样敬畏呢学会敬畏,首先要学会敬畏纪律。
黑格尔的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梁启超也说:“法律者,以保护我自由者也。
”纪律是一种契约,大到法律道德,小到校纪班规,制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个人的行为自由,必须受到纪律制度的约束,任何违反纪律制度的行为都必须接受惩罚。
我们也应该明白,在违犯纪律时,接受惩罚,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育和保护的手段。
这就如同火与水对人的危害一样。
水柔和绵软,跳入其中甚感舒适,则淹死的人多是自觉自愿跳入水中而丧命的。
而火则猛烈,刚性十足,触之即疼痛难忍,故而少有人自觉自愿跳入火坑中被烧死,为什么因为疼痛保护了你。
违反纪律之后必要的惩罚也是如此,你感到疼痛难受,其实这种疼痛难受正保护了你,使你不至于走向更严重的违纪违规甚至犯罪。
可倘若有一天,你丧失了疼痛感,也就丧失了畏惧感,那你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遵守纪律、敬畏纪律,不仅是我们做一个文明人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国旗下讲话:心怀敬畏,行之高远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高一(12)班杨舒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怀敬畏,行之高远》。
不知不觉,我们在附中的第一个学期已经渐入尾声。
对于附中,我们由向往到慢慢靠近,直至走进它,我们渐渐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习惯了在这里学习生活的紧张与忙碌,也经历了几场大大小小的考试。
我想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多多少少积攒了一些经验与教训,我们都需要不断调整方法、查漏补缺,继续奋勇向前。
在这充满苦痛与欢欣的自我超越的道路上,我觉得最重要的便是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浮躁、不自大、不逃避、不畏难,沉潜下来,为心中的远方而奋斗。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心中就有了方向,就能自觉约束自己。
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附中人,我们要敬畏什么呢?敬畏自然和生命。
康德讲,我们对大自然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
附中的老师讲,在附中,操场上的小草春绿冬黄,经过三次草坪的由绿到黄,我们就要离开这里,奔向更远的远方。
面对这神奇的自然万物和转瞬即逝的高中生活,我们置身其中,不断生长,不断思考,不断体悟这宇宙自然带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我想,在附中,我们要敬畏操场上每一棵小草的奋力生长,敬畏杏园里每一株竹子的拔节而上,敬畏教学楼旁每一片叶子的悄然落下,因为天地万物,本属一体,生命的成长与枯萎都是一样的道理,从对自然界的敬畏中,我们理应看到自然界更广阔的生命大河,和自己的生命长河中更应该把握的今日时光。
敬畏时间和规则。
俄国历史学家雷巴柯夫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附中人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更令我惊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附中的每间教室里都有两个同时行走着的时钟,以保证教室里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时间;每天早上早读前,都有许多同学摸黑小跑奔向教室;每一次考试,老师们都能做到试卷不过夜,我想这就是“附中时间,附中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与同学们分享的话题是《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敬畏,何为敬畏?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敬畏自然,敬畏祖先,敬畏神灵……由此可见,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敬”为尊敬;“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既尊敬又畏惧”。
“尊敬”这两个字是后天修为,“畏惧”这两字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而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截止昨日下午六点,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4731例,全球累计超过780万,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最近几日北京已经开始出现反弹现象,李兰娟院士表示,“原来我们已经做的措施都要继续,不要麻痹大意”,必须按照原来的要求,严格佩戴口罩、接触了外来的东西要及时洗手消毒。
夏天到了,一定要注意卫生,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据研究报道称,2003年非典病毒,可能源于人类捕食野生动物果子狸。
2014年的非洲埃博拉病毒,可能源于人类对于野生猴子和黑猩猩的狩猎。
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最先也是起源于贩卖野生动物的海鲜市场。
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对于野生动物的猎杀、对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原本与人类没有交集的病毒转而对人类产生“攻击性”。
在疫情面前,人类需要深刻反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自然我们应当心存敬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是小人的狂妄言行。
生活在人世间,总会有一些人和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比如对父母的孝敬,对亲人的关心,对爱人的忠诚,对小孩子的爱护,对朋友的真诚,对陌生人的善念,甚至对小猫小狗小花小草都要有敬畏之心。
遵从规律,敬畏自然,才能活出一个人的本性真我,才能活出一个人的风范和姿态。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种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做,言行不拘,天地不怕,这样的人看似无拘无束,其实是心中没有敬畏,没有底线,言行没有所止。
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跟对错没有关系,跟“三观”有关,跟品性有关,虽然不是敌人,但也不会有人真正当他们是朋友。
敬畏一朵花,不是因为一朵花有多么美丽和妖娆,敬畏就是敬畏,不是爱惜,敬畏是因为它和一棵草一片叶一棵树,甚至是一片庄稼都一样,都有活着的尊严。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绿色,没有了粮食,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会不会变成荒漠?人类会不会变得荒凉和无趣?
敬畏一只蚂蚁,不因为这只蚂蚁有多么弱小和无力而轻视,敬畏就敬畏,不是同情,敬畏是因为它和一条鱼一条虫子一只小鸟,和一只狮子一样,都有活着的权力。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动物的存在,人类会不会失去彼此温暖和依傍的伙伴?人类会不会变得孤单和寂寞?
古人常说:多难兴邦。
面对疫情,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人生。
每一次面对灾难的反思,都让我们走的更远,走的更稳。
晚清名臣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天命”即是规律,“人言”即是别人的评论,“君父”即是国君。
知道害怕和恐惧的人,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这个“害怕”是超越了自身本能的害怕,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自觉选择,是敬畏的一种。
曾国藩一生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所向,行有所止,内清外浊,内方外圆,谨言慎行,终成一代名臣。
心存敬畏,敬畏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植物、动物,一切世间存在的事物。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敬,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行无所止,对天地万物失去敬畏之心,势必就会失去一个人做人的底线,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随意亵犊,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律,敬畏道德,敬畏一切应该敬畏的东西。
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以一颗敬畏之初心来面对我们所生活和栖身的世界,守住做人的底线,像花一样美丽,像蚂蚁一样勤劳,活出情怀,活出人格,活出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