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3篇)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
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
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
身份,是社会赋予某群人____归属感的依据所在。
身为中学生,我们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
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
因为你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____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
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也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
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
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
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律心存敬畏。
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
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
但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
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恭敬的各位老师,友爱的同学们:大伙儿好!今天是国庆节之后的第1次升旗仪式。
同学有没有考虑过,什么原因要升旗,什么原因还要举办一具盛大的仪式,什么原因要求我们虔诚肃立的瞻仰国旗。
这当中教育意义有不少,在此我提出一点和大伙儿分享,那算是敬畏心。
人应当有颗敬畏之心。
一具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
"敬畏之心",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监督",是一种"自我鞭策",;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随心所欲胆大包天。
看看周围同学违纪违规的事情,皆是没有敬畏心的表现,没有了敬畏心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情况。
提起敬畏心,才干有感恩心;提起敬畏心,才干有谦虚之心;提起敬畏心,才干有珍惜之心。
同学们,我们观看一下自己,有没有敬畏之心。
我们的同学处在社会组织之中,对国家要敬畏,对学校组织要敬畏,对老师要敬畏,对校纪校规要敬畏,对父母要敬畏。
如今对校纪校规别敬畏,今后走上社会,对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也别能很好的敬畏;如今对学习、对课堂别敬畏,今后对工作对职业也很难做到敬畏;如今对老师别敬畏,今后对领导也可不能敬畏,自己也得别到尊重。
因此,希翼我们的同学提起敬畏心,知道该做什么,别该做什么。
别要认为和自己无关,好的适应是渐渐养成,坏的适应,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思想也是渐渐养成的,让坏的行为和思想成为一种惯性,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是懊悔莫及的情况。
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我们要敬畏规律。
别敬畏规律,将在规律中淘汰出局。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李嘉诚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的算是这条幅。
同样,我们的老师站在说台上,也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学生的每一分钟,敬畏家长的每一分钞票。
我们的学生治理人员,要及时处理相关咨询题,别能滋长我们同学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doc

没有了敬畏心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提起敬畏心,才能有感恩心;提起敬畏心,才能有谦虚之心;提起敬畏心,才能有珍惜之心。
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敬畏之心。
我们的同学处在社会组织之中,对国家要敬畏,对学校组织要敬畏,对老师要敬畏,对校纪校规要敬畏,对父母要敬畏。
现在对校纪校规不敬畏,将来走上社会,对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很好的敬畏;现在对学习、对课堂不敬畏,将来对工作对职业也很难做到敬畏;现在对老师不敬畏,将来对领导也不会敬畏,自己也得不到尊重。
所以,希望我们的同学提起敬畏心,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不要认为和自己无关,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坏的习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思想也是慢慢养成的,让坏的行为和思想成为一种惯性,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是后悔莫及的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我们要敬畏规律。
不敬畏规律,将在规律中淘汰出局。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李嘉诚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的就是这条幅。
同样,我们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也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学生的每一分钟,敬畏家长的每一分钱。
我们的学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不能滋长我们同学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
我分享的第二点是:师生亲,家校友。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学生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亲人,学生同样是老师的亲人。
亲人的爱,是不能计较的爱。
老师对学生的爱,永远是如父母般、如弟妹般的爱想怎样就怎样,而是严格严肃的爱。
老师们,如果爱学生,就请你们严格。
这种爱不是溺爱,不是要求学生。
如果心中没有这份爱,也很难把教育工作做好。
同学们,也请你们理解,教育你,是因为在乎你关心你,也请你们不要让关心你的人失望。
同学们,你们经过1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逐步适应了校园的环境。
现在应该是密切融入的阶段,你的思想没有理由游离于学校和学习之外。
因为时间是一晃而过,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迎来我们的期中考试了。
我记得上次李校长,在此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同学们每天都要回答: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离目标还有多远?我为目标的实现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我还有哪些不足。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致良知感悟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致良知感悟
心存敬畏之心,意味着我们要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
这种敬畏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尊重和珍视。
当我们对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以及自己的内心都充满敬畏时,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在行动上有所节制,不至于盲目冲动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行有所止,意味着我们要在自己的行为上设定一个界限,不要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要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
这样的节制并不是压抑自己,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
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我们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不会迷失方向。
致良知,是指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伦理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自省,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是正确的。
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智慧和品质的人。
总之,心存敬畏之心、行有所止、致良知,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南。
只有做到这三点,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与同学们分享的话题是《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敬畏,何为敬畏?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敬畏自然,敬畏祖先,敬畏神灵……由此可见,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敬”为尊敬;“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既尊敬又畏惧”。
“尊敬”这两个字是后天修为,“畏惧”这两字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而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截止昨日下午六点,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4731例,全球累计超过780万,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最近几日北京已经开始出现反弹现象,李兰娟院士表示,“原来我们已经做的措施都要继续,不要麻痹大意”,必须按照原来的要求,严格佩戴口罩、接触了外来的东西要及时洗手消毒。
夏天到了,一定要注意卫生,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据研究报道称,2003年非典病毒,可能源于人类捕食野生动物果子狸。
2014年的非洲埃博拉病毒,可能源于人类对于野生猴子和黑猩猩的狩猎。
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最先也是起源于贩卖野生动物的海鲜市场。
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对于野生动物的猎杀、对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原本与人类没有交集的病毒转而对人类产生“攻击性”。
在疫情面前,人类需要深刻反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自然我们应当心存敬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是小人的狂妄言行。
生活在人世间,总会有一些人和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比如对父母的孝敬,对亲人的关心,对爱人的忠诚,对小孩子的爱护,对朋友的真诚,对陌生人的善念,甚至对小猫小狗小花小草都要有敬畏之心。
遵从规律,敬畏自然,才能活出一个人的本性真我,才能活出一个人的风范和姿态。
升旗仪式教师讲话心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升旗仪式教师讲话心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心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家熟记的《弟子规》,其实也是在告诫我们人生的规则。
只有对这些规则心怀敬畏,我们才会行有所止,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人们常说,军队是最有力的集体,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枪有炮,最根本的一条是因为他们有铁一般的纪律,并且对违反纪律的人毫不姑息。
同样,一个集体的和谐发展也必然离不开纪律的保障。
可能你会觉得规则多是麻烦的事,可是我们若不遵守规则,有时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之前有则新闻报道:几个人为了逃票,翻越了动物园的围墙。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围墙之后是凶猛的老虎,于是老虎就把他们当成了猎物。
工作人员赶来后用了很多办法驱赶老虎,但是游客还是受了伤,无奈之下只好击毙了攻击游客的老虎,在游客被救出之后还是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亡。
这能怪这只老虎吗?他只是一只野兽,有着动物的天性,但是却因为人的不守规则被杀,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违规,导致了两条生命离开了世界。
遵守规则,知易行难。
不守规则的人其实是缺少了敬畏之心。
这在我们身上也有体现,例如,有些同学不能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早晨上学迟到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同学进校门时不刷校园卡;有些同学出操拖拖拉拉,影响全班跑步;有些同学在校园吃零食,且随手乱丢垃圾,损害自己身体的同时,也破坏了校园环境;还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打瞌睡、看课外书,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等等。
诚然,大家这个年龄可能对有些是与非还不明确,但是学校的管理规则是不可违背的,敬畏它们,就是要我们以完成现阶段的学业为首要任务,请把控青春的激荡,收敛年少的轻狂,不要以一时的头脑发热,去触碰学校规则。
一个人真正的精神价值,是看他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会做些什么。
遵守校规校纪,并不意味着我们失去自由,反而是扔掉了枷锁与狭隘,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举目瞭望我们的校园,有整洁宽敞的操场,有窗明几净的教室……文明有序,一切可以让我们的同学快乐学习,可以让我们的老师愉悦工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明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常常想,当你对规则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规则的惩罚;当你对时间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岁月的惩罚;当你对财富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同样一定会受到贫穷的惩罚。
所以无论是对于自然界的万物,还是人世间的一切,我们应该充满敬畏之心。
我曾在多个班上监考过,发现在考场上看课外书、玩手机、传递文具、相互说话、吃东西的现象颇多,这些同学认为只要不作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我却很诧异,难道近十年的学生生涯,考场规则竟没有在他们心中留下半点痕迹。
没抓住算运气。
情说句话,咱没有什么事情摆不平的。
每当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我总在想,这些同学的话语中少了一分最重要的元素:敬畏,对规则的敬畏。
不过面对今后人生中的无数次考试,这些违规现象怎么可能被一次次原谅呢?少了对纪律的敬畏之心,对犯错心怀侥幸之心,终有一天会在法律的铁壁前碰得头破血流。
一个人,在社会上,能什么事情都能摆平吗?不可能,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可能。
法律约束着每一个人,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当一个人以为自己能够摆平一切人的时候,当一个人以为个人的水平能够左右一切的时候,也就是他已经无所畏惧的时候,肯定就是他万劫不复的开始。
有时候我真羡慕我的某些学生啊,他能从早自习睡到第一节课,能从第一节睡到第二节,又从第二节睡到第三节。
而我却多次在本该睡觉的夜里,因家事,因工作,因这样那样的责任不能成眠。
对这样的同学,我也心存敬畏,不过我不是敬畏他能吃会睡,我是敬畏他现在拥有而我已经失去了的青春岁月。
在乡间,我常常遇见多年不见的人,小学的同学,儿时的玩伴,也有多年没有走动过的亲戚。
几十年的光景,见面之后,看到大家都已经是两鬓斑白,最多的是对时光和岁月的喟叹。
2023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精编

2023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精编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的主题。
2023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开始。
在这个崭新的一年里,我深感责任重大,决心更加坚定。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将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也将是我立足的方向航标。
心有敬畏,意味着我们要对生活保持敬畏之心。
面对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我们要时刻谨记自己的渺小与微弱,学会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与选择。
我们要保持谦逊的心态,虚心地接纳来自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因为这是我们成长的动力所在。
我们要对生活中的每段经历都怀有感恩之情,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都能够成就我们更好的人生。
心有敬畏,意味着我们要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而多样的地球上,但同时也是一个生机脆弱、遭受破坏的地球。
我们要时刻保持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绿色出行,呵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打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家园。
心有敬畏,意味着我们要对人类文明保持敬畏之心。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无数个智慧与汗水所铸造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自满和骄傲。
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保持对和平的珍视,坚决抵制战争和恶性竞争,推动世界朝着共同发展、协作共赢的方向前进。
我们要尊重多元文化,推崇包容与理解,构建一个彼此平等、共同繁荣的社会。
行有所止,意味着我们要设定目标并坚定前行。
我们要时刻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并制订清晰明确的计划和行动步骤。
我们要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我们要懂得放下,适时地停下脚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段旅程做好准备。
行有所止,意味着我们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处理,但我们不能让自己被琐碎的事务所困扰,忘记了最重要的目标和价值。
我们要有机会及时休息和放松,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国旗下演讲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今天讲话的题目就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就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与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
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
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就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就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
身份,就是社会赋予某群人集体归属感的依据所在。
身为中学生,我们就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就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
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
因为您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亵渎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
纪律就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也就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就是规范,就是秩序,就是行为规则。
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
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
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
律心存敬畏。
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就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
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就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
但就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
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她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她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
然而, “昨日骑竹马,今日白头翁”。
等我们感觉到时不我待的时候,蓦然回首,就已经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敬畏同学。
古人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而所谓同学,更就是指在一起学习并为相同或相近的学习目标奋斗的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人。
实际上,敬畏同学就就是尊重同学,就就是互相学习。
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
同学间大有卧虎藏龙的英才,或在功课学习上高人一等,或在电脑操作上高人一筹,或在学习生活中创意不断;她们或性情豁达,或行事谨慎,或感恩孝顺,总之,身边的同学总有一样或多样的品质优秀于自己、超越于自己。
与之相处就要学会瞧到别人的长处,敬畏别人的长处。
所以说,不管我们身边的同学如何,只要找准了自己与她交往的相同志趣,与人为善地包容别人的不足,放大别人的长处,我们就能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敬畏师长。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口耳相传的千年祖训总有它的道理。
不管人情如何淡薄,相亲相爱的家长老师不会把您往火坑里推。
敬畏家长,把父母的嘱咐放在心上,您会少犯许多错误,少走许多弯路。
敬畏老师,把谆谆教诲记在心上,您会明白更多道理,得到更多收益。
敬仰高人,
会滋生见贤思齐的力量。
敬人者,人恒敬之;畏人者,人亦畏之。
当然,对青少年而言,我们正处于成长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敬畏的也还有很多,比如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真实,敬畏规律,敬畏知识等等。
不论对象就是什么,常怀敬畏之心,才会诚恳做人,踏实做事。
常言道,人无羞耻无恶不作。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她墓碑上刻上“天上的繁星与心中的道德法则”来表达自己的敬畏;孟子则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警句来表明自己的敬畏。
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就是因为她们对世界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
而平凡的我们,特别就是中学生,常怀敬畏之心,才不会狂妄、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股正气、庄严与崇高。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心怀敬畏,做个快乐无忧的人!
谢谢大家!。